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22 古希腊的先哲学案 人民版选修4.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8002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22 古希腊的先哲学案 人民版选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22 古希腊的先哲学案 人民版选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22 古希腊的先哲学案 人民版选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22 古希腊的先哲学案 人民版选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22 古希腊的先哲学案 人民版选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22 古希腊的先哲学案 人民版选修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22 古希腊的先哲学案 人民版选修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22 古希腊的先哲学案 人民版选修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22 古希腊的先哲学案 人民版选修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22 古希腊的先哲学案 人民版选修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22 古希腊的先哲学案 人民版选修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22 古希腊的先哲学案 人民版选修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22 古希腊的先哲学案 人民版选修4.docx

《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22 古希腊的先哲学案 人民版选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22 古希腊的先哲学案 人民版选修4.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22 古希腊的先哲学案 人民版选修4.docx

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22古希腊的先哲学案人民版选修4

第2课 古希腊的先哲

预习导引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

2.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1.重点:

掌握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主张和贡献。

2.难点:

对古希腊哲学家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

知识点一 古典文化的辉煌时代

1.雅典文化繁荣的条件

(1)军事胜利:

希波战争的胜利使雅典赢得了盟主地位,并为之带来经济上的繁荣。

(2)民主政治:

伯里克利对雅典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使雅典的民主制度发展到顶峰,为雅典文化的繁荣创造了理想的政治环境。

(3)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希腊城邦被马其顿帝国所统治,但希腊哲学却在这期间达到顶峰。

2.雅典文化繁荣的表现

(1)雅典成为希腊各城邦的文化中心。

(2)希腊哲学达到顶峰,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大思想家,他们对欧洲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知识点二 柏拉图与《理想国》

1.生平

(1)出身于贵族,自幼受到良好教育,青年时师从苏格拉底研究哲学。

(2)长达12年游历期间曾到麦加拉、埃及、意大利,后来回雅典创办学园,收徒授课。

2.理想国

(1)内容

(2)实现途径

①为统治者提供掌握哲学知识的严格教育。

②过集体生活,使权力和财产、家庭分离,从而一心为公。

3.影响:

其设想的理想国被称为最早的乌托邦,哲学著作成为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

[疑难辨析] 柏拉图与孔子思想的比较

知识点三 探索求知的亚里士多德

1.生平

(1)青年时曾在柏拉图学园学习,中年时曾任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

(2)老年时回雅典讲学,创立“逍遥学派”,后客死他乡。

(3)被公认为是历史上最博学的科学天才之一,曾完成百科全书式的著述。

2.哲学观

(1)认为求知是人的本性、“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敢于挑战权威。

(2)从分析自然入手,认为理性是人的本质,提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

(3)认为善就是万物能够实现自己的本质。

3.政治观

(1)认为“人在本性上是城邦的动物”,但把奴隶和妇女排除在公民之外。

(2)政体上倾向于民主制,主张由中产阶级执政。

4.影响

(1)其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的重要理论来源。

(2)其自然观在中世纪乃至近代都备受推崇。

(3)对正义与民主的讨论仍然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

[深化拓展]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恩怨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认识是从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开始的:

他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他也批评老师对理想国家的设想,认为这种设想不符合社会实际。

主题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与孔子的比较

【史料探究】

史料一 当初我对于政治,雄心勃勃,但一再考虑,看到政局混乱,我彷徨四顾,莫知所措。

我反复思之,唯有大声疾呼,推崇真正的哲学,使哲学家获得政权,成为政治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地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灾祸总是无法避免的。

——[古希腊]柏拉图:

《书札》

史料二 当人达到他最高的发展程度时,他是一切动物中最好的;同样,当人违背法律与正义时,他就是最坏的动物了。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思考

(1)据史料一、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2)结合所学,分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上述主张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答案 

(1)主张:

两个哲学家面对雅典城邦的现实,分别提出了自己解决困境的设想。

柏拉图提出了让哲学家成为政治家或统治者,而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人应当追求公平与法制,实际上提出了法治学说,体现了他建立民主政治的主张。

(2)背景:

①雅典城邦经济繁荣,民主制发展到顶峰。

②伯里克利时代后,雅典民主制走向衰落,面临一系列危机。

③雅典哲学高度发展。

【史论归纳】

1.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教学方式的比较

(1)柏拉图采用对话形式进行教学,随心所欲,不拘一格,学生也很随意,这种轻松的学术氛围有助于对各种问题的自由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

(2)亚里士多德喜欢在学园的林荫小道上边散步边讲学,这种方式轻松洒脱,师生在身心愉悦轻松中进行教与学,效果极佳。

(3)二人的教学方式都不拘泥于固定课堂模式、气氛轻松活泼,师生身心放松,有助于思维启迪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对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2.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对比

领域

亚里士多德

孔 子

思想

哲学

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不可分割

敬鬼神而远之

政治

革命的原因在于不平等、法治优于人治

以礼治国,为政以德,反对苛政、人治

伦理

中道理论

中庸理论

教育

思想

教学方法别具一格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启发式教学

社会环境

奴隶制城邦民主体制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

影响

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奠基人

创立的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传至亚洲、世界

                   

1.德国近代哲学家黑格尔说,古希腊是欧洲人的精神家园,他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  )

A.希腊处于欧洲的中心地带

B.希腊文化就是欧洲的文化

C.欧洲文化起源于希腊文化

D.古希腊文化的地位非常高

答案 C

解析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欧洲文化起源于希腊文化。

2.柏拉图主张让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明智、富有才干、具有道德的人手中,这实际上是(  )

A.对雅典的民主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B.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的必然结果

C.坚定地支持雅典的民主制

D.为自己进入仕途制造舆论

答案 A

解析 柏拉图所生活的雅典时代实行民主制,而他的主张更接近斯巴达的贵族制。

3.柏拉图的理想国理念是奴隶主的理想,资产阶级把永保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他们的理想,无产阶级则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这说明(  )

A.在阶级社会中,理想具有阶级性

B.他们的理想都是幻想

C.每一时代的人们都有美好的愿望

D.理想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答案 A

解析 奴隶主、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说明了理想的阶级性。

4.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

这种观点(  )

A.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

B.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

C.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性质

D.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亚里士多德认为意识第一,物质第二,这种观点属于唯心主义。

5.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主张的“中庸之道”的共同之处有(  )

①都看做是至高的美德 ②都主张适度,不走极端

③都反对将“过”和“不及”简单的调和或折中 ④其标准都是“正确的理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关于“中庸”的标准,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的,不会是以“正确的理性”为标准的,排除含④的选项。

6.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当柏拉图在雅典建立学园,讲学布道并造就了亚里士多德等一代哲学宗师的时候,被后人誉为“亚圣”和“东方柏拉图”的孟子也在与西方圣哲们思考着同样的问题——人性与治国。

请回答:

(1)柏拉图和孟子在哲学思想上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

(2)两位思想家都从人性问题出发,却提出彼此完全不同的治国方案。

请分别简要概述。

答案 

(1)柏拉图的思想核心是“理念论”。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性善论和天命观。

(2)柏拉图从当时希腊城邦日趋衰落的现实出发,提出了“理想国”的治国方案。

孟子从当时社会大变革着眼,发展了孔子思想,主张建立“仁政”国家。

孟子思想核心是民本,主张轻徭薄赋,宽政薄刑,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基础巩固

1.公元前399年,雅典法庭以渎神罪判处苏格拉底死刑。

这一历史事件(  )

A.使柏拉图开始关注雅典民主政治

B.充分暴露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C.助长了柏拉图对民主政体的成见

D.导致雅典民主政治走向全面衰落

答案 C

解析 苏格拉底之死反映了雅典民主政体实质上是奴隶主专政的一种手段,进一步助长了柏拉图对民主政体的成见,故C项符合题意;A项是青年柏拉图的活动,B项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结局相关,D项与苏格拉底之死没有直接关系。

                   

2.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实质上是(  )

A.为雅典奴隶主的民主政治作辩护

B.为贵族奴隶主的专政作辩护

C.奴隶制趋向衰落在思想上的反映

D.废除奴隶制要求的最初体现

答案 B

解析 柏拉图的理想国家并非纯粹的空想,而是针对当时希腊各种政体的弊端提出的。

在一些方面,以斯巴达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作为原型,而斯巴达实行的就是贵族奴隶主专政。

3.尽管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但人们还在热烈地讨论柏拉图这个人物,并且存在很大的意见分歧。

这种讨论(  )

A.在现代社会已经毫无实际意义

B.说明人们仍对柏拉图有浓厚的兴趣

C.将历史人物引入各学科的研究之中

D.证明了柏拉图在历史上的影响巨大

答案 D

解析 柏拉图关于理想国家和教育的思想至今对人们仍有启发,故A项错误;不管是对柏拉图肯定还是否定,都说明他的影响巨大。

4.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中庸之道”,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中间。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他在政治上是(  )

A.反对民主制的激进派B.反对奴隶制的激进派

C.温和的民主派D.激进的民主派

答案 C

解析 “中庸”反对的就是过度和不及,在题目给定的四个选项中,有三个选项带有“激进”,由此可判断出正确答案为C项。

能力提升

5.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在本性上是城邦的动物”。

他所说的“人”是(  )

A.男性公民B.妇女儿童

C.广大奴隶D.外邦移民

答案 A

解析 亚里士多德在这里所说的“人”是指具有公民身份的人。

妇女、儿童、奴隶、外邦移民没有公民身份。

6.“当人达到他最高的发展程度时,他是一切动物中最好的;同样,当人违背法律与正义时,他就是最坏的动物了。

”上述言论出自(  )

A.苏格拉底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D.伯里克利

答案 C

解析 题干言论探讨了人的本质,四个选项中,亚里士多德探求了人的本质,认为理性是人的本质。

7.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话表明他和柏拉图之间存在分歧,他们在哲学方面的分歧主要在于(  )

A.人是否要追求现实的幸福

B.现实世界是否具有真实性

C.是否要确定哲学的研究对象

D.人是否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

答案 B

解析 哲学方面的主要分歧关键是“唯物”与“唯心”的区别。

柏拉图是古代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则“接近唯物主义”,其主要分歧就是是否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

故选B项。

8.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逍遥学派”“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

A.孔子B.墨子

C.普罗塔戈拉D.亚里士多德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逍遥学派”和所学史实可知,指的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故选D项。

9.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材料二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

答案 

(1)共同性:

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

礼的作用:

明晰等级;仁的作用:

缓和矛盾。

品德:

智慧;勇敢;自制(节制)。

(2)原因:

社会关系冲突;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显现。

                   

【学习思考】

1.雅典城邦为什么会出现民主制度?

(教材P28)

提示 

(1)小国寡民的城邦需要调动所有公民的参政积极性才能生存发展;

(2)城邦公民的长期斗争;(3)发达繁荣的经济提供了物质基础;(4)梭伦、伯里克利等人的民主改革推动;(5)城邦注重对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等。

2.你认为教育可以培养出一个全知的人吗?

只有全知的人才能拥有国家政治权力吗?

(教材P29)

提示 此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只要学生言之有据即可,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

3.亚里士多德是怎样定义人的本质的?

(教材P31)

提示 是理性使人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理性成了人的本质,因而“人是有理性的动物”。

【自我测评】(教材P32)

1.简要描述柏拉图是如何构造理想国的?

你认为他的设想有合理之处吗?

提示 国家由三个等级的公民构成,即智慧的统治者(已接受哲学训练或哲学家)、勇敢的武士和自制的劳动者,当这三个等级的人在国家里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时,整个国家便具有了正义的美德,这样的国家便是柏拉图的“理想国”。

柏拉图关于“理想国”的设想虽然是一个典型的乌托邦,但有其合理之处,如要求社会的合理分工,强调社会的和谐有序,统治者应该有智慧、具有治理国家的知识、懂得正义与善、一心为公。

2.简述亚里士多德对人的定义并对其进行分析。

提示 人除了感觉、繁殖等基本功能之外,还会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能探求知识。

同时,人还能理智地约束欲望与激情,追求道德完美,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人是有理性的动物”。

【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P32)

1.柏拉图为何提出哲学家与国王应合而为一?

提示 柏拉图认为,只有统治者具有智慧的美德,掌握了治理国家的知识,才能使国家实现正义与安宁。

而哲学家拥有各方面的知识,最有智慧,懂得正义和善,所以,最有资格出任统治者。

2.柏拉图哲学家王的主张与儒家的“内圣外王”的理论有何异同?

提示 两人所强调的理论,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安定与社会的有序,设计出了一种理想君主(统治者)的标准。

但标准的侧重点不同,柏拉图从知识层面考虑,强调统治者应该有智慧、会治理国家;而孔子则从道德层面出发,强调君主要具有高度的道德修养,恪守伦理,遵循孝悌。

两者的理论主张都影响深远,但在历史进程中也都没有完整意义地实现过。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