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检定修在阳城电厂开展情况.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0157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点检定修在阳城电厂开展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点检定修在阳城电厂开展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检定修在阳城电厂开展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检定修在阳城电厂开展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点检定修在阳城电厂开展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检定修在阳城电厂开展情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点检定修在阳城电厂开展情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点检定修在阳城电厂开展情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点检定修在阳城电厂开展情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点检定修在阳城电厂开展情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点检定修在阳城电厂开展情况.docx

《点检定修在阳城电厂开展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检定修在阳城电厂开展情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点检定修在阳城电厂开展情况.docx

点检定修在阳城电厂开展情况

点检定修在阳城电厂开展情况

张天胜

(山西阳城电厂,山西阳城048102)

[摘要]本文介绍了关于阳城电厂开展点检定修体制的整个实施过程,点检定修运作情况,点检定修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开展点检定修后取得的成果以及开展点检定修的一些其它心得体会,为发电企业开展点检定修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点检定修、执行情况、效果

前言

点检定修制是一种在设备运行阶段以点检为核心对设备实行全员、全过程管理的设备管理模式。

推行点检定修制的设备管理模式,可有效防止设备的“过维修”和“欠维修”,提高可靠性,降低故障发生率,减少设备的维护检修费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现场发电设备的管理,充发调动广大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及提高员工设备主人翁意识,进一步提高设备检修管理水平,阳城电厂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在机械专业和电气一次专业实行发电设备点检定修制。

下面以机械专业为例对阳城电厂点检定修开展情况作一介绍。

1实施过程

在公司统一领导安排下,机务设备管理部于2005年开始着手点检定修相关准备工作。

从2008年5月1日开始在部门正式实行点检定修制。

其中主要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机务维护部全体员工于2005年8月在公司现场参加了大唐集团公司组织的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初级培训,并经考试取得了相应的培训证书。

通过此次培训,使员工对点检定修这种新的管理体制在思想上有了一个初步认识。

第二阶段:

根据点检定修精神,2006年在部门内部进一步加强了定巡检相关工作,为编制点检定修基础文件奠定基础。

第三阶段:

2007年2月份,根据《火力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参照《大唐集团公司点检定修管理操作指南》,开始点检定修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等相关技术文件地编制。

至2008年3月份,上述文件基本完成。

第四阶段:

2008年1月份开始,结合公司MIS系统建立,在部门内部进行点检定修试行工作,同时对外委单位进行相应培训,为公司实行点检定修制打下了基础。

第五阶段:

经过对试行期间存在问题的总结处理,2008年5月1日根据公司统一安排,在部门内部正式开始执行点检定修制。

2部门点检定修执行情况

2.1部门结合自己实际,对实行点检定修制与传统检修体制的认识。

点检定修制是一种综合的现代管理体系,是点检制和定修制的总称。

设备点检是利用人的感官和或简单的仪表工具和在线监测系统等,按照预先制定的技术标准,定人、定点、定期地对设备进行检查、诊断的一种管理方法。

强调的是预先制定的,强制执行的,持续改进的、权威的一种设备检查和诊断方法。

定修是根据点检的分析,定位设备的状况,按照设备失效的规律和周期而确定什么时间修,修什么,如何修,怎样控制才能修的好,修的快,费用低。

以下就公司原检修体制和实行点检定修制后主要认识区别进行比较:

序号

项目

原检修体制说明

点检定修制体制说明

1

理念

以“修”为主,多数情况在设备出现问题后才修,主要是事后检修或计划检修。

对设备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以“管”为主,通过点检找出设备存在隐患、故障的规律和周期,安排定修进行消除,实现超前控制、预防、预知维修。

2

责任制

专责工程师与承包单位检修人员共同承担,责任不清。

点检员对设备存在问题及出现的异常事故负责,承包单位对所安排的检修工作的完成情况负责。

3

主要工作内容

专责工与承包单位混在一起共同参与设备管理、设备维护、设备检修。

(专责工设备管理所占比重相对较小,设备检修所占比例相对较大。

对所辖设备状况了解不够深入仔细)

设备管理和设备检修作业分离,点检员为设备主人,主抓设备管理(点检员的主要职责是管理、策划、组织、协调、指挥)。

承包单位负责独立完成点检员分配的具体维护检修任务或能够独立完成运行人员所提缺陷。

4

人员要求

专责工程师要求具备在出现问题时或发生事故后能给予处理解决的能力(着重点在于如何对设备进行修复)。

承包单位具备能够在专责工程师共同参与下对发生的事故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处理的能力。

点检员在专责工程师的基础上还要对设备的状况变化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对设备的管理有一个整体规划,避免设备的欠维修、过维修、事后检修。

承包单位工作人员具备独立完成全部检修过程的能力(除对设备单体有所了解外还要对整个系统有所了解,能够独立完成隔离单的办理直至整个缺陷的消除)

5

需要具备的一些基础文件

巡检台帐、定检台帐、标准化程序、检修台帐等

设备点检标准、设备技术标准、检修作业标准、检修作业指导书、设备维护保养标准。

(要求做好点检记录、点检日志、点检周报、点检月报)

2.2部门根据员工实际情况,按点检定修体制相关要求建立了扁平的组织机构。

2.3完成了相关点检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等执行点检定修所须的基础文件工作。

2.4点检定修运作情况。

2.4.1部门员工运作情况

目前,各班组点检长、点检员每天的工作模式如下:

1)点检员上班后,打开电脑登陆公司一体化,查看所辖范围内设备相关缺陷,登陆PI生产实时数据系统查阅所辖设备运行相关参数(见图2),根据缺陷和设备运行参数,点检员还可利用PI生产实时数据系统查看相应曲线(见图3)以进一步了解设备状况,为当天的倾向点检打下基础。

图2

图3:

2)点检长上班后,根据高级主管传达的上级指令(高级主管参加公司生产碰头会后,会根据公司和部门要求及自己的工作计划和要求形成一些指令),结合值班人员汇报的值班情况(值班人员同时有书面汇报),同时登陆相关系统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后,结合每年、每月的工作计划,利用班前会(有相关承包单位负责人参加)对班组当天工作作一个全面的安排部署(安排工作要按照“三讲一落实”要求进行)。

3)点检员根据点检长的安排,结合自己所辖设备的实际情况,在点检前对外委队伍下发相应的工单,同时详细交代相应的工作任务。

并尽可能在点检前签发完当天相应的须点检签发的工作票。

4)点检员在完成上述工作后,从点检管理系统下载当天的点检任务,按点检基本原则(定点、定标准、定人、定周期、定方法、定量、定业务流程、定点检要求)用点检仪对设备进行相应点检工作。

在点检过程中,要求点检员要做到:

a)对当天提出的缺陷进行重点点检。

b)对夜间检修或抢修过的设备进行重点点检。

c)对经常出故障的部位进行跟踪点检。

d)对一些重要设备和有劣化倾向的设备进行精密点检。

5)点检完成后,点检员将点检仪数据上传至点检管理系统。

至此,点检员上午点检工作告一段落。

点检员下午的工作可根据点检长当天的安排和自己的计划结合事情的轻重缓急自行安排。

目前部门员工的常做工作有如下几种:

1)对上午点检中发现的问题,与相关点检员(比方所辖设备相应B角)、点检长、高级主管进行交流,协调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

2)记录点检日志,着重做好对设备健康状况的分析记录,并交点检长审核。

3)对当天安排出的检修工作进行检查指导验收。

4)开展年计划、月计划等计划性工作。

5)其它不确定性工作,如:

编制物资计划、验收到货物资、填写检修记录、完善基础台帐、编制检修技改方案、编制检修计划、编写各种工作报告、进行安全学习、进行交叉相互培训等。

6)点检长组织召开班后会,对当天工作情况进行总结。

2.4.2承包单位运作情况

承包单位由于综合素质、技术水平等因素限制目前处于半点检模式。

承包单位负责人上午参加班组班前会,会后根据点检长和点检员安排,开始当天的检修工作,在整个检修工作中,承包单位对点检员检修指导等依赖性相对较大。

在完成部门及班组安排工作任务的情况下,还需根据维护部门要求,做好人员培训、现场巡检、设备卫生清理等工作。

3实行点检定修后遇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办法

点检定修在部门实行以来也遇到了许多问题,结合公司及现场实际情况,我们也进行了不断的总结和改进。

3.1根据点检定修体制精神,点检定修对设备管理强调的是实行全寿命、全过程管理,点检人员应当从设备招标、选型、订货、验收、安装、调试及至投入商业运行全过程负责,而目前班组点检员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相当一部分未经过上述过程,主客观因素决定了其对设备掌握不够全面,对设备了解不够深入,导致点检时对问题分析不够全面。

针对此种情况,我们要求点检员要从头开始做起,不但要掌握设备目前运行情况,还要查阅相关原始资料,详细了解设备的过去,给设备建立档案,全面掌握设备健康情况。

3.2部分员工和承包单位对点检定修的理解还不到位,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偏差。

比如有些点检员把对设备的点检简单当成以前的巡检,注重发现设备存在的缺陷,而对设备运行状况的变化缺乏足够的敏感性。

这样导致对设备运行状况变化发展趋势缺乏分析。

针对此种情况,我们要求点检员要对设备所有变化(强调的是对变化进行分析)进行分析,而不只是对具有劣化倾向的设备进行分析。

3.3实行点检后,设备点检按机组进行划分,导致点检员对同类设备横向比较相对欠缺,对责任范围外同类设备异常不能充分吸取相关经验,做到举一反三。

针对此肿情况,部门采取将同类设备相关点检员组建成技术小组,并设立组长,统一组织相互学习,共同解决处理设备相关问题及备品备件计划编制等事情。

这种模式使点检员经验更丰富,设备管理更有序。

3.4承包单位人员由于由于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限制,目前暂不能完全胜任点检定修工作,使得点检员的点检工作容易中断(承包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须点检员中断点检进行指导)。

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加强了对承包单位人员的培训,同时对承包队伍人员进行了设备划分,使其尽可能与点检设备划分相适应。

这样点检员在安排工作时可根据工作和人员具体情况尽可能合理安排,保证点检工作正常进行。

3.5定修是在点检基础上根据点检对设备分析结果和设备变化规律进行的,由于点检员对设备的状态分析和判断还不够准确深入,导致真正意义上的定修还不能执行。

目前我们采取计划检修和点检与定修相结合的综合模式,在计划检修时充分利用点检分析结果对设备进行检查,掌握设备运行变化规律,确定设备下一步的检修周期和检修项目,逐步对所有设备开展定修。

3.6部门在一些基础性文件格式上与点检定修标准格式有所不同,如点检定修技术标准中有检修作业文件包,部门目前用的是检修标准化程序。

对此,公司思想是深刻理解点检定修内涵和本质,不拘形式,创造性地根据本厂实际情况开展点检定修工作。

使点检定修体制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3.7精密点检开展情况不是很深入,对设备的分析多停留在理论推导和经验分析基础上,点检深度进行不够。

根据点检定修逐步开展情况,逐步增加精密点检仪器数量,同时加强对点检员专业技术培养,提高对设备分析判断能力。

4实行点检定修制后取得的效果

4.1实行点检定修后,扁平化的组织机构保证了从体系上对设备的关注力度。

点检制要求点检长、高级主管等要对点检日志、周报、月报进行审核。

这样部门成员最大程度地投入到设备管理中来。

4.2实行点检制后,明确了设备管理的责任主体,同时提出了以人为本和自主管理理念,极大增强了员工主人翁意识,激励员工全身心投入到设备管理。

4.3从形式制度上保证了员工对设备的检查情况和检查效果,员工对设备健康状况更加了解。

以往的检修体制,员工关注较多的可能是有故障设备,工作重心在于怎样解决处理这些出现的问题,而对其它设备运行情况掌握不深。

实行点检定修后,整个设备健康状况都在可控之中,大大降低了突发事故的机率,极大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例如对锅炉捞渣机大链地更换,未实行点检前,可能要等到捞渣大链出了问题后才组织人员抢修,实行点检后,通过对大链跟踪检查,在捞渣机大链偏差及拉长达到规定值之前,合理有计划安排进行更换,使所有工作都处于可控之中。

4.4准确掌握设备现状,发现隐患及时采取对策,把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

例如汽机点检员在对汽轮机1#可倾瓦顶轴油压点检过程中,发现两顶轴油压有缓慢波动现象,后对其进行跟踪检查,并结合瓦温等参数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判定可能为可倾瓦自位能力有问题,油膜形成不好,后根据情况对汽轮机进行调停。

解体检查发现可倾瓦自位不好且有轻微磨损,及时更换了瓦块,避免了烧瓦事故的发生。

4.5员工知识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能力也进一步增强,因为通过对设备精密点检、劣化分析等,不仅需要员工知道设备目前运行状况,还要对运行状况作出分析判断,无形之中加强了员工钻研问题的积极性和对问题认识的深度。

例如通过对磨煤机小齿轮轴承振动频谱分析,判定磨煤机大小齿轮啮合不良,及时对磨煤机大小齿轮进行了彻底检查调整,避免了磨煤机齿轮损坏事故的发生。

4.6通过点检经验积累,提出合理的设备维修和零部件更换计划,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维修标准,保证设备性能稳定,延长设备寿命。

例如在对低加疏水泵点检时,发现其有轻微异音,后跟踪对其温度、振动和其它参数监测分析,认为可以继续运行,在机组停机时对其进行检查发现轴承完好可以继续运行。

为低加疏水泵轴承更换周期积累了经验数据。

4.7设备的故障和事故停机率大幅度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可靠性逐步达到并保持较高水平。

例如锅炉点检员在点检时发现5#炉B磨煤机小齿轮温度高(没有温度测点),及时检查分析发现是喷淋油故障未报警导致,及时作了处理避免了大小齿轮粘合。

同时及时调整了磨煤机点检项目和周期,使磨煤机运行稳定性大大提高。

4.8点检制后,标准化作业程度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较原先有明显提高。

5对实行点检定修制的一些其它体会

点检定修是一种新的检修体制,搞好点检定修必须转变观念,要努力学习点检定修理念,逐步由传统维修理念过渡到点检定修。

在全面实施点检定修管理的基础上,加大对人员的培训力度,逐步向状态检修过渡。

为了尽快实现这个目标,部门还针对点检定修提出如下要求:

5.1进一步做好部门员工及外委单位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真正尽快达到点检定修要求。

5.2不断优化点检相关内容、周期,对设备管理更加科学。

5.3结合点检定修执行的实际情况,不断的进行总结部署,形成闭环管理,良性循环。

5.4在进行点检定修的同时,有意识地逐步发展为融定期检修、状态检修和故障检修为一体的检修模式。

6结束语

通过对点检定修制在阳城电厂实施情况的具体分析,总结了点检定修在发电企业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方案以及以及实行点检定修制后取得的成果,为点检定修制在其它发电企业推广实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倪瑞龙,梅挺毅。

发电设备点检定修管理,中国电力出版社

作者简介:

张天胜,(1972-),男,阳城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机务设备管理部副经理工程师

邮寄地址: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阳城电厂

邮编:

0481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