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教学反思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0307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45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五夜望月》教学反思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十五夜望月》教学反思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十五夜望月》教学反思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十五夜望月》教学反思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十五夜望月》教学反思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十五夜望月》教学反思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0页
《十五夜望月》教学反思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0页
《十五夜望月》教学反思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0页
《十五夜望月》教学反思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0页
《十五夜望月》教学反思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0页
《十五夜望月》教学反思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0页
《十五夜望月》教学反思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0页
《十五夜望月》教学反思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0页
《十五夜望月》教学反思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0页
《十五夜望月》教学反思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0页
《十五夜望月》教学反思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0页
《十五夜望月》教学反思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0页
《十五夜望月》教学反思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0页
《十五夜望月》教学反思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0页
《十五夜望月》教学反思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五夜望月》教学反思1.docx

《《十五夜望月》教学反思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夜望月》教学反思1.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十五夜望月》教学反思1.docx

《十五夜望月》教学反思1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3《十五夜望月》

教学目标

想象《十五夜望月》的画面,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要通过读通诗句、理解诗句,展开想象、将凝固的语言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巧妙、委婉的重点词语和简短的诗句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学生较难深刻体会,因为六年级的学生情感经验和生活经验有限。

教学方法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去理解和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

2、通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诗人借景抒情、委婉的表达思念友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咱们中国留下了不少传统节日。

这节课就让咱们一起来学习唐朝王建所写的《十五夜望月》。

看到诗题,相信同学们就已经猜到了,这首诗和咱们喜欢的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有关,中秋节又称祭月节、团圆节,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据周礼记载当时人们已经在中秋夜有击鼓奏乐以迎寒,民间中秋赏月的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宋,了解了中秋节的资料就让咱们赶快来了解一下作者吧。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了解作者

王建:

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人。

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

两人创作诗歌的风格相似,并称“张王乐府”。

代表作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

二、回忆以月亮寄托思念的诗

……

自古以来,“月”便被文人墨容赋予思念亲友、思念故乡之情。

三、诵读古诗

1、王建的这首七言绝句《十五夜望月》又是怎样书写他的思念之情呢?

咱们一起来观看朗读视屏,边听边跟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把握停顿。

2、在这首诗当中有两个生字需要咱们注意,第一个栖息的栖,第二个乌鸦的鸦,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

四、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中庭地白树栖鸦”意思是“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么白,树枝上安歇着乌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意思是“夜已经很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意思是“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五、诗歌赏析,难点答疑

1、读一读诗的前两句,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用词的巧妙

“地白、树、鸦、冷露、桂花”

首先,咱们来体会一下“白”的妙处:

地白,指的是。

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写出了月光如水、澄澈清冷之感。

“树栖鸦”,正确的语序应该是“鸦栖树”,这里啊采用了倒装。

“栖”既写了鸨鹄栖树的状态,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这个字不仅写出月夜的冷清,还表现了作者心里的孤寂、清冷。

前两句诗虽无“月”字出现,却处处可见月夜之清幽冷寂,这两句中景物的描写不仅渲染了中秋望月寂寥冷清的氛围,还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怅然的心情。

正如那句话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把自己内心的情感借助景物表达出来,此时的情与景是紧紧的交融在一起的。

2、读一读诗的后两句,思考:

诗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不知秋思落谁家”运用一个问句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乡思,这两句作者将感情寄托于月亮,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之情。

这句诗具有含而不露、委婉深沉的表达特点。

3、对比读一读,体会“落”字用法的精妙之处。

“落”字,它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化无形为有形,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用得不同凡响,新颖别致。

而“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

六、主题概括

结合资料袋感受这首诗的主题,《十五夜望月》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冷清的中秋月夜图,渲染了一种清幽、寂寥的气氛,表达了作者中秋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情感。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判断正误。

本诗中“中庭地白树栖鸦”与李白的“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均没有直接用一个“月”字,却形象地写出了月的皎洁、清冷。

()

2、选择正确的选项。

“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念之情。

以下这些的古诗词中,也是表示思亲之情的诗句有()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小结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表达了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3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

教学目标

想象《十五夜望月》的画面,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体味“望月”的文化意蕴,要通过理解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的意境美,感悟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这首诗中,诗人没有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委婉的疑问语气,似虚而实的把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出来,高于学生的情感表达经验。

教学方法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感悟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情与景之间的关系。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体验诗人望月怀人的秋思。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感情朗读视频导入,想:

1、诗歌描写了那些景物?

(银白的地面、熟睡的鸦雀、飘洒的冷露、芳香的桂花)

2诗歌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

(一幅安静、凄清的秋夜景色,为秋思创造伤感的氛围)

指名学生朗读(读出自己体会)皓月当空,月色如银,如此美景,会勾起你无尽的遐想,今天且让我们跟着唐代诗人王建走进他的《十五夜望月》,感受他的思绪。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3.理解诗句。

(1)诗中哪一句写了景物?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这是个怎样的日子,作者身处何地?

2想象:

中秋佳节,亲人朋友团聚,

诗人写望月,却没有写到月光,从何处体现?

(“地白”:

给人予积水空明、澄清清冷之感,从侧面突出了月色皎洁)(

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3“树栖鸦”从听觉还是视觉来写?

写鸦雀有什么作用?

(既是听觉也有视觉,烘托夜的寂静,衬托诗人内心的孤独)

“树栖鸦”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④“冷露无声湿桂花”蕴含怎样的情感?

(用寒意、清冷烘托诗人寂寞凄清的心理。

想象:

冷气袭人,桂花怡人。

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

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

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

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尽”想到了什么?

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

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

2体会“落”的意境。

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用得不同凡响,新颖别致。

诗人用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一个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

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

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

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

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

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

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

配乐朗读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4.提到“望月思亲”,在古诗词中,通过月亮寄托抒发自己思念亲人表达对家乡思念的诗句也有很多,有一些特定的“景”或者“物”都可以和思念联系起来,比如:

(指名回答)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代:

张九龄《望月怀远》)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唐·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秋宵月下有怀》唐·孟浩然)

《望江南》

宋·王琪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

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沈钩。

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

天上共悠悠。

这么多古诗词当中,都有明月寓相思之意,古往今来的诗人似乎特别钟情于月亮,情到深处总会望月抒情。

诗人王建为寄托抒发自己因为思念远方的朋友,在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

配乐朗读。

小结

《十五夜望月》采用了虚实结合、想象、借景抒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手法,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全班配乐朗读。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2020年8月20日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六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第3课第三课时《十五夜望月》

难点名称

感受《十五夜望月》这首诗的主要意境和情感,理解诗中抒发的感情。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体会诗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深情长,要通过理解诗句,展开想象,将凝固的语言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这首诗中,诗人的内心情感和周围熙攘的环境矛盾学生较难感受,学生在联系实际和想象方面比较困难。

难点教学方法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感悟诗人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了解诗人背景及其简介。

2.有感情的示范朗读,带学生初识古诗。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中秋佳节即将来临,在这个传统佳节里,我们会做些什么呢?

(吃月饼,赏月)

2.圆月,是中秋的象征。

中秋的月亮,总是带着些平日里没有的味道,引得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忍不住要对月提笔,一抒己志。

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古诗《十五夜望月》。

课件出示

王建(768—835),唐代诗人,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昌)人。

王建是大历进士,早年即离家寓居魏州乡间。

20岁左右,与张籍相识,一道从师求学,并开始写乐府诗。

他写了大量的乐府诗,同情百姓疾苦,反映时政弊端。

他的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所作《宫词》百首,在表达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

本诗选自《王司马集》。

4.走进古诗

课件出示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把握大意,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语。

课件出示

十五夜: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中庭:

即庭中,庭院中。

地白:

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释义:

中秋的月光照在庭院的地面上,好像铺了一层白霜,树上栖息着鸦鹊。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

课件出示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释义:

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当空的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跟随古诗脚步,回忆作者情感历程

十五夜望月

《十五夜望月》通过______望月的特定场景,描绘了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对家乡的______之情。

小结

思念家乡

想念亲人

思深情长

所感

月明露冷

所见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3.《十五夜望月》

教学目标

学习生动形象又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诗人的写作背景不清楚就难理解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分析

在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先放手让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自学,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求学生把初步理解的词语放进诗句中去,试着讲讲诗句的意思。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适当点拨即可。

教学方法

学习古诗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结合课文插图等理解诗句的意思。

同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以丰富学生对古诗中美好感情的感悟。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板块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中秋佳节即将来临,在这个传统佳节里,我们会做些什么呢?

(吃月饼,赏月)

2.圆月,是中秋的象征。

中秋的月亮,总是带着些平日里没有的味道,引得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忍不住要对月提笔,一抒己志。

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古诗《十五夜望月》。

(板书课题)

4.交流: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中秋夜赏月的情景)

5.了解诗人王建。

课件出示

王建(768—835),唐代诗人,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昌)人。

王建是大历进士,早年即离家寓居魏州乡间。

20岁左右,与张籍相识,一道从师求学,并开始写乐府诗。

他写了大量的乐府诗,同情百姓疾苦,反映时政弊端。

他的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所作《宫词》百首,在表达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

本诗选自《王司马集》。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发展。

思,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板块二初读古诗,读出韵味

1.自由读诗,读通读顺。

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认真读两遍,第一遍读准字音,把诗读通、读顺;第二遍做到字正腔圆。

2.指导朗读,读准字音。

(1)第一句中的“栖”读作“qī”,在这里是指“乌鸦在树上休息”。

(2)“湿桂花”的“湿”是翘舌音,“冷露”的“冷”是后鼻音,“尽”是前鼻音。

3.赛读古诗,读出节奏。

读诗不光要字正腔圆,还要读出节奏。

请男女生比赛读,读出这首诗的节奏。

课件出示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读诗的方法,由读得字正腔圆,到读出节奏,再到读出音韵美。

朗读要求逐步提高,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古诗的美。

板块三把握大意,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语。

课件出示

十五夜: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中庭:

即庭中,庭院中。

地白:

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

2.指名读第一、二句,并理解意思。

课件出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指名读。

(2)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学生交流:

中秋的月光照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霜,树枝上栖息着乌鸦。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了庭中的桂花。

3.指名读第三、四句,并理解意思。

课件出示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指名读。

(2)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学生交流:

今夜人们都望着明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的身上?

4.理解诗句,全班齐读古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让学生带着理解朗读古诗。

板块四精读古诗,感悟诗情

1.为什么诗中写的是桂花?

桂花是中秋时节有代表性的花。

桂花常在农历八月,也就是中秋时节盛开。

2.“人尽望”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描绘出了中秋之夜人们争相赏月的情景。

3.诗歌前两句描写的景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景物?

为什么?

4.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的“冷”字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它是从哪个角度来描写的?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冷”字写出了秋夜露珠的清冷,是从触觉的角度写的。

这两句诗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的中秋之夜的图景,表现了诗人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情。

5.诗歌后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深切的思乡之情)

6.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诗人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全诗营造了月圆人缺、静寂孤苦的氛围,抒发了诗人的离别之情、思念之情。

7.《全唐诗》在收录这首诗时将末句的“落”字作“在”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有表现力?

“落”字更有表现力,“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同时也与“无声”相契合,凸显月夜的静。

而“在”字则相形见绌,平淡寡味。

8.齐读全诗,体会诗人的思念之情。

9.用多媒体展示从不同角度所看见的月亮,如海上明月、沙漠月升、小楼新月、水边望月等,学生根据令自己有所感悟的图景发挥想象。

10.指导学生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1.请同学们课下收集其他有关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的古诗,并注明作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能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并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积累优秀传统文化经典。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背诵古诗,理解诗意和思想感情。

小结

读中想象。

让学生通过寻找诗中描写的景物,结合自身感悟和课件展示的美景图等,再用自己的语言把想象的画面描绘出来。

在读中想象,能帮助学生较好地感悟诗中的意境。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3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

教学目标

想象《十五夜望月》的画面,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体味“望月”的文化意蕴,要通过理解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的意境美,感悟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这首诗中,诗人没有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委婉的疑问语气,似虚而实的把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出来,高于学生的情感表达经验。

教学方法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感悟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情与景之间的关系。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体验诗人望月怀人的秋思。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感情朗读视频导入,想:

1、诗歌描写了那些景物?

(银白的地面、熟睡的鸦雀、飘洒的冷露、芳香的桂花)

2诗歌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

(一幅安静、凄清的秋夜景色,为秋思创造伤感的氛围)

指名学生朗读(读出自己体会)皓月当空,月色如银,如此美景,会勾起你无尽的遐想,今天且让我们跟着唐代诗人王建走进他的《十五夜望月》,感受他的思绪。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3.理解诗句。

(1)诗中哪一句写了景物?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4这是个怎样的日子,作者身处何地?

5想象:

中秋佳节,亲人朋友团聚,

诗人写望月,却没有写到月光,从何处体现?

(“地白”:

给人予积水空明、澄清清冷之感,从侧面突出了月色皎洁)(

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6“树栖鸦”从听觉还是视觉来写?

写鸦雀有什么作用?

(既是听觉也有视觉,烘托夜的寂静,衬托诗人内心的孤独)

“树栖鸦”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④“冷露无声湿桂花”蕴含怎样的情感?

(用寒意、清冷烘托诗人寂寞凄清的心理。

想象:

冷气袭人,桂花怡人。

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

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

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

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尽”想到了什么?

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

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

4体会“落”的意境。

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用得不同凡响,新颖别致。

诗人用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一个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

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

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

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

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

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

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

配乐朗读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4.提到“望月思亲”,在古诗词中,通过月亮寄托抒发自己思念亲人表达对家乡思念的诗句也有很多,有一些特定的“景”或者“物”都可以和思念联系起来,比如:

(指名回答)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代:

张九龄《望月怀远》)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唐·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秋宵月下有怀》唐·孟浩然)

《望江南》

宋·王琪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

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沈钩。

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

天上共悠悠。

这么多古诗词当中,都有明月寓相思之意,古往今来的诗人似乎特别钟情于月亮,情到深处总会望月抒情。

诗人王建为寄托抒发自己因为思念远方的朋友,在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

配乐朗读。

小结

《十五夜望月》采用了虚实结合、想象、借景抒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手法,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全班配乐朗读。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3古诗三首之《十五夜望月》

教学目标

想象《十五夜望月》的画面,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学会借景抒情类古诗的分析方法,要通过理解诗句,领悟游子望月思念家乡的感情,学生掌握方法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这首诗中,诗人望月推己及人,扩大了范围,委婉表达思乡情感,因为这高于六年级学生的情感经验和生活经验。

教学方法

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导学生把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聚焦时事,导入“团聚”节日

1.播放视频“南岸中心小学抗疫一线的家长们照片”

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一个团聚的传统节日,同学们,我们才刚刚渡过了一个不一样的与家人团聚的春节,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和家人团聚。

2.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一个家人团聚的日子——中秋《十五夜望月》,唐朝诗人王建用他的神来之笔描写了思乡怀人的情绪。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走近作者,品味古诗。

1.理解题目。

《十五夜望月》在全唐诗中的名字是《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没错,就是诗人十五夜望月思友而写的诗。

2.王建:

唐代诗人,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

代表作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

(八月十五的夜晚诗人望月会望到什么景象,又望出了什么情感呢?

让我们扫清障碍认识生字)

3.简单提示生字。

4.初读(同学们可以按下暂停键,读两遍古诗,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顺,第二遍做到字正腔圆)

5.范读:

此诗是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言绝句。

大家注意节奏,听老师读一遍,同学们再读一次。

(相信同学们都读的很好)(转折:

八月十五,作者会看到什么景物呢,请同学读一读诗的前两句,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解析,其中作者看到的是……)

三、知诗意,悟诗情

1.中庭地白树栖鸦。

诗意:

庭院里地面上一片银白,树上安歇着几只乌鸦。

(1)“地白”二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