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黑坝段生态修复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0459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黑坝段生态修复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品黑坝段生态修复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品黑坝段生态修复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品黑坝段生态修复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品黑坝段生态修复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精品黑坝段生态修复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精品黑坝段生态修复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精品黑坝段生态修复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精品黑坝段生态修复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精品黑坝段生态修复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精品黑坝段生态修复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精品黑坝段生态修复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精品黑坝段生态修复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精品黑坝段生态修复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精品黑坝段生态修复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黑坝段生态修复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

《精品黑坝段生态修复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黑坝段生态修复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黑坝段生态修复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

精品黑坝段生态修复项目研究建议书

 

陇南市林业局北浴河流域

黑坝段生态修复项目

 

项目建议书

 

陇南市林工商总公司

二0一0年十一月二十日

目录

1项目概要…………………………………………………4

2基本情况…………………………………………………5

2.1地理位置……………………………………………5

2.2自然条件……………………………………………5

3项目建设必要性……………………………………………7

4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9

3.1建设的指导思想………………………………………9

3.2建设原则………………………………………………9

3.3项目编制据……………………………………………10

5项目建设一期工程实方案…………………………………10

5.1建设地点……………………………………11

5.2建设规模及务…………………………………………11

5.3建设期限……………………………………………11

5.5项目一期建设实施方案………………………………11

5.5.1工程造林部分………………………………………11

5.5.2配套灌溉系统部分…………………………………13

6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16

6.1概算依据……………………………………16

6.2项目资金来源………………………………………17

6.3投资概算………………………………………17

6.3.1人工造林概算………………………………………17

6.3.2配套灌溉系统概算…………………………………20

7效益评价…………………………………………………21

7.1生态效益……………………………………………21

7.2经济效益……………………………………………22

7.3社会效益……………………………………………22

8保障措施………………………………………22

附表

附表1陇南市林业局北浴河流域黑坝段生态修复工程一期工程总概算表

附表2陇南市林业局北浴河流域黑坝段生态修复工程一期工程人工造林概算表

附表3陇南市林业局北浴河流域黑坝段生态修复工程一期工程配套灌溉系统概算表

附图

附图1陇南市林业局北浴河流域黑坝段生态修复工程规划示意图

附图2陇南市林业局北浴河流域黑坝段生态修复工程一期工程配套灌溉系统规划图

陇南市林业局北浴河流域

黑坝段生态修复项目

1、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陇南市林业局北浴河流域黑坝段生态修复工程

项目主管单位陇南市林业局

项目建设单位陇南市林工商总公司

项目法人代表代金全(陇南市林工商总公司总经理)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建设地点陇南市武都区城关镇黑坝村

项目总规模人工造林5800亩,一期工程人工造林2000亩,二期工程人工造林2000亩,三期工程人工造林1800。

建设配套灌溉工程。

项目建设期限2011年-2012年

项目建设内容:

该项目共分为3期工程,其中2011年实施一期工程,建设任务为人工造林2000亩,修建造林地灌溉用50-100立方蓄水池12个,铺设自旧城山至造林地输水管道2500米。

项目投资一期工程总投资298.88万元

2、基本情况

2.1地理位置

陇南市武都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居长江流域嘉陵江一级支流——白龙江中游,地处南秦岭山脉东构造带西延部,地理位置处在东经104°34′30″~105°38′25″,北纬32°47′55″~33°42′30″之间,东接康县、成县、陕西省宁强县,南临文县、四川省青川县,西连宕昌、舟曲县,北与西和、礼县接壤,东西长97公里,南北宽40公里,总面积4683平方公里。

本项目生态修复森林植被恢复人工造林工程区北峪河流域黑坝段位于武都区县城北入口,北浴河南北两岸,距县城1.5公里,涉及城关镇黑坝、殿沟、大庄里、石家庄四个村,宜林地面积5800亩,造林一期工程完成人工造林2000亩,修建配套灌溉蓄水池12个,铺设引水管道2500米。

包括黑坝、殿沟两个村。

2.2自然条件

2.2.1地质地貌武都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大巴山西缘与秦岭山脉西南缘交汇地带的长江上游西南高山峡谷区。

西北部以南,岷山山脉横贯全境;以西秦岭余脉向西伸延穿插,形成特殊而复杂的地形,成为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武都境内山大沟深,陡坡狭谷,岩性软弱,剥蚀强烈,基岩屡见裸露,集长江流域的气候特点和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为一体。

为峡谷深度切割区。

全区大体可划分为四个地貌类型区,即:

白龙江、北峪河流域中高山深切割河谷区,西部山地高原区,西汉水中山峡谷区,东南部中山峡谷区。

工程区属陇南构造剥蚀及侵蚀的北峪河流域中高山区,海拔1140-2106m,相对高差966m。

主山脉东西南走向,造林地为主山脉北坡宜林荒山和25度以上撂荒地。

2.2.2气候气象武都地处大陆中部,属北亚热湿润向暖温半湿润过渡带,为季风气候的一部分。

年内气候变化主要受西太平洋副高压暖气团和西北利亚冷气团的影响,往往形成冬季暖,春季冷的特殊情况。

同时由于受纬度、海拔、坡向及植被等因素影响,区内气候水平差异悬殊,气候地带性过渡非常明显,垂直变化十分显著,一年四季分明,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这种垂直分布的差异性则是“立体林业”主要自然基础。

年平均气温14.6℃,最热7—8月,平均气温24.8℃,最冷1月,平均气温-8.1℃,全年日照时数1911.7小时,占应照时数4429.7小时的43%,年太阳辐射总量109千卡/cm2,无霜期228天。

≥10℃的积温为4568.7℃,年均降雨量450毫米。

东北部山区及河谷地干燥度在1—2.00之间,年降水量在400—500毫米之间。

本项目工程区属白龙江流域北峪河支流,气候温凉湿润,期180天左右。

2.2.3土壤武都自然土壤为褐色土,工程区的土壤以淋溶褐土、侵蚀性褐土为主。

2.2.4植被。

项目工程区所在地属白龙江流域,北峪河河谷黑坝段,由于距城市距离近,人为活动频繁,地形相对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工程区完全是撂荒陡坡地和荒山草坡,基本无灌木和乔木生长。

3、项目建设必要性

项目建设地位于武都城区北入口,省道江武公路将工程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工程区距城区1.5公里,北峪河南北两岸,该区域包含城关镇大庄里、黑坝、殿沟、石家庄四个村,区域内地形破碎,沟道纵横,地表裸露,泥石流频发。

5.12地震时该地裸露地表受到较大损坏,多处地方出现崩塌,殿沟村在5.12地震中因为裸露山体崩塌导致3人严重受伤,多间民房被毁,震后崩塌区域内村民整体搬迁。

北峪河流域为武都经济较发达区,人口密集,过去由于人为活动的频繁,植被破坏严重,到处一片荒山秃岭,流域内常年发频发泥石流,使北峪河河床急剧提高,目前北峪河武都城区段河床高于武都城区10-12米,成为悬河,是悬在武都城区头顶上的一把利刃,严重威胁城区安全,多年来在市、县、乡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在北峪河流域安排了大量的人工造林项目,流域内森林覆盖率得到很大提高,很大程度的降低了北峪河流域泥石流发生得强度和频度,但是以往的造林工程区多选择在流域的上中游,在流域的下游地区没有安排过工程造林任务,本项目工程区在流域下游紧临北峪河武都城区段,该区域由于地表缺乏植被保护,水土流失严重,是目前北峪河泥沙产生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一是可以使工程区内的黑坝、大庄里、殿沟、石家庄四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变,减少泥石流对村庄的直接危害,保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给当地群众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生活环境。

二是通过对流域内撂荒坡耕地的治理,栽植油橄榄等经济林木,使原本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的坡地产生经济较高效益,提高群众的经济收入。

三是通过该流域的人工造林治理,最大程度恢复当地生态环境,减少对北峪河泥沙量的输入,有利于降低北峪河对武都城区的威胁。

四是项目实施区位于武都城区北入口,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是这一区域的山体尽快绿起来,能够有力地改善武都景观效果,对于响应陇南市委、市政府将武都城区建成生态城市的号召,提高陇南区市城市形象,优化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4、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4.1建设的指导思想

武都区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防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重点地区,生态地位重要。

特别是武都北峪河流域,由于历史的原因及人为生产活动破坏,许多区域已成为荒山秃岭,水土流失严重,每逢暴雨山洪泥石流倾泻而下,严重威胁着当地群众及城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之遭受“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该流域内众多山体坍塌、滑坡,因此,本项目生态修复森林植被恢复人工造林工程建设指导思想是:

以尽快恢复森林植被为宗旨,遵循自然规律,依靠科学技术,营造生态公益林,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兼顾景观效应,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2建设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生态优先、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原则;

坚持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的原则。

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合理使用建设资金的原则;

坚持集中治理、突出规模效益的原则;

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建精品的原则;

坚持最大程度保护原有植被的原则;

坚持造林与管护并重,管重于造的原则。

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兼顾的原则。

坚持按规划实施,按项目管理,按设计组织施工的原则

坚持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顾景观效应、社会效益的原则;

4.3项目编制依据

4.3.1GB/T18337·l一2001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

4.3.2GB/T18337·2—2001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

4.3.3GB/T18337·3—2001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4.3.4GB/T15776·1995造林技术规程

5、项目建设一期工程实施方案

5.1建设地点

项目实施地点选择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由易到难,集中连片原则,一期工程选择在陇南市武都区城关镇黑坝村。

5.2建设规模及任务

工程造林2000亩,建设配套绿化灌溉工程修建造林地灌溉用50-100立方蓄水池12座,其中:

50立方米蓄水池8座,100立方米蓄水池2座。

铺设自旧城山二级提灌出水口至造林地蓄水池输水管道2500米。

5.3建设期限

2011.3-2.11.12实施一期工程。

5.4项目建设总体布局

依据造林工程的建设地点的立地条件和土地权属,将造林地划分为生态林建设区和生态经济兼用林建设区。

本工程中两区域互相穿插,撂荒地为生态经济兼用林建设用地,荒山荒坡为生态林建建设用地。

5.5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5.5.1工程造林部分

5.5.1.1林种划分

该项目为生态修复公益林绿化造林,其中生态公益林造林面积占总面积70%共1400亩,生态经济兼用林占30%共600亩。

5.5.1.2造林方式

本项目所有造林范围内均使用植苗造林的方式造林,既植苗造林面积为2000亩。

5.5.1.3营造林技术措施:

5.5.1.4树种及苗木选择

(1)由于该该项目区水肥条件差,土地瘠薄,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公益林造林树种采用干旱区造林先锋树种侧柏。

兼用林造林树种选择油橄榄。

(2)苗木规格:

1.0CM以上,营养钵口径不小于12cm。

油橄榄:

两年生以上容器苗,苗高60-120CM,地径0.8CM以上。

5.5.1.5整地

由于项目实施区内立地条件差,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造林难度相当大,因此该项目中生态林使用鱼鳞坑整地,整地后的鱼鳞坑为品字形分布。

鱼鳞坑为半圆形,外高内低,长半径不小于60cm,短半径不小于40cm,深度不小于50cm.

兼用林造林地一般为地势平坦的撂荒地或者坡度小于25度,土层较厚的缓坡地,在撂荒地全面整地,在缓坡地进行水平台状整地。

5.5.1.6造林方法(使用保水剂造林) 

1、挖穴栽植穴的大小和深度应略大于苗木根系。

苗干要竖直,根系要舒展,深浅要适当,填土前在土壤中施入保水剂,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实,再填土踩实,最后覆上虚土。

 2、栽植深度

根据该项目实施区的立地条件、土壤墒情和树种确定栽植穴深度,最小不低于50cm,一般应略超过苗木根颈。

 

3、苗木处理

造林前根据树种、苗木特点和及栽植时土壤墒情,对苗木进行必要的剪梢修枝、剪叶等处理。

4、灌水保墒

苗木定植后浇灌定根水,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植苗穴,薄膜四周用土埋压。

每一月灌水一次,至少连续3次。

5.1.5.5初植密度、

 侧柏:

110株/亩

油橄榄:

40株/亩

5.5.2.配套灌溉部分

5.5.2.1项目实施地灌溉现状及建设灌溉系统的必要性

该区域内没有灌溉设备,近几年来也没有安排人工造林和义务植树,以往年度义务植树造林一般采用人工或蓄力从北峪河取水浇灌,取水成本高、取水难度大,一般仅在刚栽树的时候灌一次水,加之该区域内土壤瘠薄、保水性差,树木成活率极低,保存率几乎为零,造成了多年义务植树不见树的状况,为改善该区域内的造林条件,改变以往重造轻管,提高苗木成活率,保证苗木健康生长,实现3年内工程区域变绿,将该区域建成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点的目的,有必要在项目建设区域内配套建设灌溉设备

5.5.2.2任务与规模

(1)工程任务通过修建配套灌溉系统,使一期工程实施范围内的苗木得到灌溉,提高苗木成活率,巩固造林成果。

(2)工程规模按照一期项目实施区地貌和灌溉需要,规划修建50立方米蓄水池8座、100立方米蓄水池4座,铺设PEφ50引水主管道2500米。

5.5.2.3灌溉

(1)灌区基本情况

本灌区位于黑坝村后山,海拔在1100m-1500m之间,灌区内以绿化树为主,主要有零星侧柏和油橄榄,灌溉面积为2000亩,灌溉用水为从白龙江河滩电力提灌的地下水。

适宜做灌溉用。

(2)灌水定额

因引水、配水均采用管引,水量渗透、蒸发损失很小,灌溉水利用率高,管道有效利用系数为0.97,田间水效利用系数为0.9,灌溉水综合利用系数为0.97×0.9=0.87.

根据作物需水量计算,本灌区综合灌溉定额为1.2立方米/亩。

(3)灌溉用水量

本工程灌溉面积2000亩,综合灌溉定额为1.2立方米/亩,灌溉水综合利用系数为0.97×0.9=0.87.灌区全年用水量W=3×1.2×2000/0.87=8275立方米。

(4)水量平衡

本工程灌溉面积2000亩,全年用水量8275立方米,每次灌溉用水量为2524m3,规划修修建12座蓄水池总蓄水量1200m3,循环使用蓄水池蓄水,可保证灌溉。

5.5.2.4灌溉工程设计

(1)进水枢纽

本灌区进水从旧城山3级提灌蓄水池接入。

(2)引水管道

本次设计引水管道管材采用PE管埋设,埋设时管沟底宽0.8m,埋深2m.

(3)蓄水池。

本灌区设计蓄水池10座,其中50立方米8座,100立方米4座,蓄水池布置采用沿引水管道按“长藤结瓜”的形式布置。

蓄水池设D25cm闸阀控制操作,供灌溉使用。

蓄水池为C25钢筋混泥土结构,池深2.5m,设计水深2.3-2.5m,地板后30cm,侧墙厚25cm,每座蓄水池均设D40mm进出水闸阀控制操作。

5.6.建设进度

⑴2011年3月完成作业设计

⑵2011年3月-5月植苗造林

⑶2011年3月-9月苗木灌水管护,完成灌溉配套系统建设

⑷2011年10月死亡苗木补植

⑹2010年11月一期工程验收

6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

6.1投资概算依据

⑴国家林业局《绿化造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⑵国家林业局有关规定、规程中的技术经济指标;

⑶甘肃省现行劳务市场价格。

⑷甘肃省物价局《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

⑸《甘肃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

⑹水利部《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

6.2项目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298.88万元中,申请在生态修复资金中列入。

(表1陇南市林业局北浴河流域黑坝段生态修复工程一期工程总概算表)

6.3.投资概算

6.3.1.人工造林概算

陇南市林业局北浴河流域黑坝段生态修复生态复一期工程人工造林2000亩,共投资180.37万元。

(表2陇南市林业局北浴河流域黑坝段生态修复工程一期工程人工造林概算表)

6.3.1.1苗木造价概算

陇南市林业局北浴河流域黑坝段生态修复生态复人工造林工程一期工程设计任务2000亩,苗木费需投入77.7万元。

(1)生态林苗木价格概算

本项目生态林造林面积占总面积70%,共1400亩,公益林苗木造林苗木需投资69.3万元,概算如下:

侧柏

用苗量:

1400×110株/亩=154000株

价格:

154000株×4.5元/株=69.3万元

(2)生态经济兼用林苗木价格概算

本项目生态经济兼用林造林面积占总面积30%,共600亩。

造林苗木费需投资8.4万元,概算如下:

油橄榄

用苗量:

600亩×40株/亩=24000株

价格:

24000株×3.5元/株=8.4万元

6.3.1.2.整地定植费用(580h㎡造林用苗)

该项目整地及苗木定植费总投资61.1万元。

(1)侧柏整地定值费53.9万元

侧柏植苗154000株

整地定值费;154000株×3.5元/株=53.9万元

(2)油橄榄整地定值7.2万元

油橄榄植苗24000株

整地定值费:

24000株×3.0元/株=7.2万元

6.3.1.3.苗木二次转运费(580h㎡造林用苗)

该项目实施中的建设区均是车辆不能到达区域,苗木必须依靠人力或蓄力转运,因此二次转用需雇佣工人人工完成,总投资4.33万元。

(1)侧柏二次转运费

营养钵侧柏苗:

15.4万株×0.25元/株=3.08万元

(2)油橄榄二次转运

营养钵油橄榄苗:

2.4万株×0.2=1.68万元。

6.3.1.4.灌水保苗费用

为保证造林苗木的成活率,该项目中除使用保水剂外造林苗木至少需灌水3次,灌水需雇佣工人完成,费用包括人工费、水费、燃料费,总投资32.04万元。

保水剂费用:

(15.4万株+2.4万株)×1元/株=17.8万元

灌水费用(15.4万株+2.4万株)×0.8元/株×3=14.24万元

6.3.1.5.设备购置

由于该造林地配套灌溉设施和造林同时进行,在2011年春季造林季节配套灌溉工程不能投入使用,需购置300m高扬程燃油水泵4台,购置塑料1寸、0.6寸PC管2吨,总投资5.2万元。

4台×0.5万元/台=2万

2吨×1.6万元/吨=3.2万元

6.3.2配套灌溉系统概算

陇南市林业局北浴河流域黑坝段生态修复生态复一期工程配套灌溉系统共投资84.21万元。

(表3陇南市林业局北浴河流域黑坝段生态修复工程一期工程配套灌溉系统概算表)

6.3.2.1基础单价

武都区城区公工资为:

土方工程80元/工日,石方工程90元/工日,安装及机械人工工资100/工日.主要材料根据实地调查的产地价格加运费、装卸费、采购保管费和人工搬用、运费构成。

山上工程处不同车路,主要材料车辆运输到山下后,再经人工搬运到工地。

建材工地仓库价=城区材料价+车辆运输费+人工搬运费

水泥工地仓库价=520+80+220=820元/t

块石工地仓库价=150+55+220=425/m3

砂子工地仓库价=140+55+220=415/m3

石子工地仓库价=120+55+220=395/m3

6.3.2.1引水管道投资概算

一期工程实施范围内灌溉用水计划从已建成的旧城山灾后重建绿化造林配套水利提灌工程3级提灌蓄水池使用PE管道引入蓄水池,主管道管道长度约2500米。

需投资12.85万元(表3陇南市林业局北浴河流域黑坝段生态修复工程一期工程配套灌溉系统概算表)

6.3.2.1蓄水池投资概算

一期工程实施实施范围内计划修建50立方米蓄水池8座,修建100立方米蓄水池4座。

需投资71.57万元.(表3陇南市林业局北浴河流域黑坝段生态修复工程一期工程配套灌溉系统概算表)

6.3.3.其他费用

本项目其他费用25.8万元

(1)设计咨询费4.8万元.

(2)项目监理费6万元

(5)项目预备费15万元。

7效益评价

7.1生态效益

该项目的建设可以有效增加局部地区的林草盖度,对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可以使工程区内的黑坝、大庄里、殿沟、石家庄四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变,减少泥石流对村庄的直接危害,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给当地群众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生活环境。

同时通过该流域的人工造林治理,最大程度恢复当地生态环境,减少对北峪河泥沙量的输入,有利于降低北峪河对武都城区的威胁。

实施区位于武都城区北入口,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使这一区域的山体尽快绿起来,能够有力地改善武都景观效果,对于响应陇南市委、市政府将武都城区建成生态城市的号召,提高陇南区市城市形象,优化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7.2经济效益

二是通过对流域内撂荒坡耕地的治理,栽植油橄榄等经济林木,使原本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的坡地产生经济效益,提高群众的经济收入。

栽植的油橄榄8年后,每株按5公斤产果,亩产用工量165公斤,每公斤8元计,亩收益1320元,年产出效益可达52.8万元。

7.3社会效益

实施区位于武都城区北入口,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能够有力地改善武都景观效果,改变城市形象,提高武都城区人均绿地面积,对于响应陇南市委、市政府将武都城区建成生态城市的号召,提高陇南区市城市形象,优化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该工程的实施对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农民增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一定作用。

8、保障措施

8.1加强领导,靠实责任。

为了确保该生态修复顺利完成,本公司将成立项目部,责任到人,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的管理工作,同时完善工程管理档案,统计上报工程建设进度及资金使用情况。

8.2加强技术服务指导,确保工程质量。

聘任专业技术人员作为造林现场施工员,在造林工作中,技术人员要深入造林现场进行跟踪指导,搞好服务,严把整地、苗木、栽植关,确保栽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

8.3加强管护责任制。

必须按设计要求做好补栽、浇水、中耕、除草、培土、施肥、防治病虫害等工作,由公司组织人员定期进行验收。

8.4加强资金管理。

生态修复资金实行,建专帐,立专户,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