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13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0513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块13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板块13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板块13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板块13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板块13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板块13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板块13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板块13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板块13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板块13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

《板块13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块13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板块13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

板块13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

板块13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题号

政治建设和外交

1、2、3、4、5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6、7、8、9、10

思想理论成果、文教科学及社会生活

11

综合

12、13、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5长春三模)1978年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中,前12条都是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改变了以往先规定公民义务,再规定公民权利本末倒置的做法。

但宪法在增加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的同时,也规定公民有“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

这反映了(  )             

A.民主集中制原则还需要恢复

B.依法治国方略得到正式确立

C.民主法治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思想路线拨乱反正全面展开

解析:

C 根据“前12条都是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改变了以往先规定公民义务,再规定公民权利本末倒置的做法”说明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也规定公民有‘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说明这一时期民主法制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由此可知民主法治建设在曲折中前进,故C项正确。

2.(2015洛阳统考)1953年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通过举手和无记名投票产生。

1979年人大选举法进行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

这一变化(  )

A.有利于公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B.保证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不受干预

C.表明我国开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D.说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进程

解析:

A 材料中“举手和无记名投票产生”到“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说明宪法注重对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规定,有利于公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故A项正确;公民行使民主权利一直没有受到干预,B项错误;我国开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民主政治进步,不是曲折发展,D项错误。

3.(2015甘肃诊断)2010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

这个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在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

这一举措最主要的意义在于(  )

A.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实现所有村民直接处理村委会事务

C.巩固家庭联产承包成果

D.探索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

解析:

D 材料涉及的是村委会的基层民主,没有涉及权力机构之间的制约与平衡,故A项错误;村委会的改进,是农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表现,而不是为了实现所有村民直接处理村委会事务,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巩固家庭联产承包成果,故C项错误;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是基层民主的体现,是基层村民自治制度的进一步探索,故D项正确。

4.“基本法的制定过程……这个国家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正是由于基本法的存在,使得宪法建构起来的国家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它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的国家,而变成‘多元一体’的国家。

”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最可能是(  )

A.“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B.经济特区的建立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解析:

A 根据材料,“传统的单一的国家”指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多元一体’的国家”应指多元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下,我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变成“多元一体”的国家。

故A项符合题意。

5.阅读下图所示中国外交活动,下列解读最准确的是(  )

A.推动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B.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合作

C.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D.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解析:

A 图片反映的是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活动,有利于推动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中国不仅与第三世界国家合作,也与发达国家合作,故B项错误;从材料信息看,中国有区域合作,也有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故C、D两项错误。

6.(2015云南检测)从1979年夏收开始,粮食统购价格提高20%,超购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50%;生猪平均提高26%。

收购价格提高而市场销售价格不变,财政补贴达168亿元。

到1984年,工农业产品综合比价缩小30%。

政府的举措(  )

A.平衡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

B.导致城市居民生活成本增加

C.极大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打破了价格领域的计划体制

解析:

C 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统购价格提高,市场销售价格不变,保证了农民在改革农业生产管理体制、实行包产制度后得到显著的经济利益,极大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故C项正确。

A项据材料无法得出;工农业产品综合比价的缩小反映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城市居民生活成本降低,B项错误;计划经济在当时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

7.(2015年天津文综,8)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是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投资环境评价中,天津开发区已连续多年位居前列。

当初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

A.服务于天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B.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C.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

D.加强天津对内地的辐射作用

解析:

C 20世纪80年代首批国家级开发区设立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对外经济活动的自主权,加快放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故选C。

8.(2015东三省名校联考)如图为改革开放后中国一家股份制公司——东方家具公司售出的唯一一张股票。

这表明(  )

A.中国股票交易制度基本成熟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改革开放使家居装修业发展

D.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已被打破

解析:

D 提取图片有效信息“1980”,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是在21世纪初,1980年中国股票交易制度基本成熟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时间是1984年,B项错误;材料并不能反映改革开放使家居装修业发展,故C项错误;1980年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因此产生了东方家具公司的股票,由此可见打破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变化,故D项

正确。

9.下面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图,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B.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C.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即将确立

解析:

B 读图可知,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出现在1985年。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村改革始于1978年,城市改革始于1984年,故B项符合题意。

其他三项均与图中时间信息不符。

10.(2015哈师大附中联考)1978年后的最初几年里,香港和广东之间的交际语言是粤语,然而到1980年代末时,普通话渐渐成了新的通用语言。

这种语言上的变化反映了(  )

A.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

B.广东和香港间的经济交往密切

C.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

D.说普通话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解析:

C 结合所学判断,粤港两地交流语言由之前的粤语到普通话,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结果,故C项正确。

A、D两项材料无反映,排除;B项仅为材料表面信息,不能正确反映材料主旨,

排除。

11.(2015大连二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史研究伴随着电影理论与批评的转型,从学术史的角度进入一个观念变革、视野洞开的“重写”时期。

从电影史“重写”可以看出(  )

A.国内电影市场基本被外国占领

B.带“左”倾思想的电影不允许观看

C.华语电影的拍摄水平参差不齐

D.建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环境已形成

解析:

D 改革开放以来,“双百”方针重新确立,文学影视领域又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从学术史的角度进入一个观念变革、视野洞开的“重写”时期,即处于建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环境已形成时期,故D项正确。

A、C两项材料无体现,B项与史实不符。

12.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受西方学术影响,社会史研究在中国兴起并逐渐占据重要地位。

社会史研究的视角相对于以前主流的政治史有很大的不同,有学者总结:

如果说以前的政治史是“眼光朝上看”的话,那么社会史则是“视线的下移”。

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时令风俗等等都成了研究的重点。

导致中国史学研究转型的原因是(  )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B.改革开放的促进

C.政治的大众化和民主化推动

D.市场经济的发展

解析:

B 根据材料信息“受西方学术影响”可知对外开放促进国外社会史理论传入,为国内史学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国内改革导致现实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史学研究领域的思想解放,推动历史学者把目光转向普通社会群体和社会生活,这就带来了社会史研究的兴起。

由此可见,正是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史学研究开始转型。

故B项为最佳选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其中13题24分,14题28分,共52分)

13.(2015锦州质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中国人口结构示意图(单位:

万)

——根据《中国人口研究》编制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提取两项有关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4分)

解析:

选取不同的角度,探究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我国人口结构变化:

从人口总数看,基本上每十年增加2亿左右,从基数大、经济发展、生活与医疗水平提高等方面分析原因;从出生率看,关注0~10岁人口段,新生儿出生率逐年下降,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国民生育观念的变化分析原因;从死亡率看,关注40、50岁人口段,人口死亡率在下降,寿命在逐渐增加,从生活与医疗水平提高、国民健康意识增强等方面分析原因。

答案:

(示例)信息一:

人口总数不断增长,基本上每十年增加2亿左右。

(3分)

说明:

人口基数大;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卫生医疗条件的改善等。

(5分)

信息二:

从0~10岁人口所占比例来看,新生儿出生率逐年下降。

(3分)

说明:

国家人口政策;人口生育观念变化等。

(5分)

信息三:

从40、5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来看,我国人口寿命在逐渐增加。

(3分)

说明:

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民健康意识增强。

(5分)

14.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

待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二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

……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

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

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

讲话名称

发表日期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84年6月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1985年10月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992年1月、2月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

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

(8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6分)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

(10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

(4分)

解析:

(1)问,据材料一出处可判断其反映的是新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内容,与旧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相对比即可得出“变化”;“原因”实际要求回答新三民主义出现的背景。

(2)问回答的时间限制是“20世纪20年代”,结合所学本问实际要求回答“工农武装割据”的相关内容,注意题干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

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对“讲话名称”一栏内容进行分析回答。

第(4)问是开放性问题,综合前面的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变化:

由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发展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4分)

原因:

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4分)

(2)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6分)

(3)“一国两制”的构想,推动了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5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5分)

(4)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要联系实践,不断完善。

(4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