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重建工作.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05289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后重建工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地震后重建工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地震后重建工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地震后重建工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地震后重建工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地震后重建工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地震后重建工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地震后重建工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地震后重建工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地震后重建工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地震后重建工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地震后重建工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地震后重建工作.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地震后重建工作.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地震后重建工作.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地震后重建工作.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地震后重建工作.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震后重建工作.docx

《地震后重建工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后重建工作.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震后重建工作.docx

地震后重建工作

中興大學化學系地震復原工作

一、背景說明

台灣位處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交界的地震帶上,受到板塊間推擠引起地震是件稀鬆平常的;但在民國88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芮氏規模7.3級的集集大地震,奪走台灣地區人命有2400多條,房屋倒蹋近五萬餘棟次,尤其是南投、台中等區域接近震央,相關建設如道路、水利、電訊等受到嚴重損壞,更因餘震不斷引起大規模山崩群如草嶺山崩形成堰塞湖的奇觀。

車籠埔斷層形成之破裂面南北延伸達80餘公里,由相關資料顯示,沿車籠埔斷層附近之建築物損壞、傾倒極為嚴重。

此斷層南起桶頭、竹山、名間、南投、草屯、霧峰、大里、太平、台中、潭子、豐原,地震後其斷層北端向東轉向進入大安溪與大茅埔-雙冬斷層北端連接,平均向上抬升2.5公尺,垂直最大位移甚至達到10公尺。

在921地震中對活斷層通過造成建築物的破壞的程度可分三類:

1.地震錯動所引起的地表破裂,導致錯動帶附近的地層基礎產生重大改變,造成斷層帶附近的建築物倒塌或損毀。

2.部分結構物雖然隨著地層的變動隆起而無立即的損壞之虞,但也因基礎變位造成結構主體變形,使得整體結構的承載及抗震能力降低。

3.受地震動態荷重時基礎因天然或人為(回填不實)原因產生差異沈陷或是土壤產生液化,喪失承載力現象,產生基礎材料強度不足產生破壞而使建築物下陷或傾倒…等破壞。

地震的發生屬於大自然演變現象,目前對地震預測技術不如氣象預報準確提供未來變化資訊,適時疏散與應變措施,將災害受損降至最低;唯有對建物結構加強耐震設計、對安全措施標準相對提高、落實安全教育訓練、確實執行自動檢查工作等等;進而分析危害規畫緊急應變處置、災後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救災搶修復原等對策。

二、意外事故應變作業分析

(一)危害分析

當有危害物質存在,就有可能發生危害事件,所謂星星之火足可燎原。

一件意外的發生小至容器的破損,大至發生爆炸而導致有毒物質擴散。

一件緊急情況在極短時間內可能處理程序複雜造成應變人員本身也成為危害事件處理的受害者。

安全操作程序的設計是提供緊急應變人員資訊,幫助操做人員如何在發生危害意外事故時,指導安全地離開現場操作。

安全操作程序包括危害事故結束前的所有處理程序。

透過訓練的課程,可使應變人員在真實的緊急意外事故中更加安全。

而這種訓練必須常態化,並考慮將其列入法規中。

最佳的訓練方法應包括實際情況演練,來測試人員處理偶發事件的能力,可能的話在緊急事件演習中應包含協調其他相關單位,包括消防局、警察局、緊急醫療單位和保健部門與其他相關部門均應參與實際事件演習。

訓練到達事故現場的第一線應變人員,強調的是人員安全。

第一應考慮的是辨識及確認危害物質並決定事故危害性,操作人員必須知道自己的能力極限。

一個好的決策應包括適時請求其他單位支援處理這個意外事件。

如果這個意外事件將形成重大威脅時,或許有必要請求政府的支援。

對於保護應變人員生命的安全與健康最基本的就是危害事故的處理計畫。

以HAZMAT方式處理意外事故,應變計畫中應包括必要通訊系統與各單位之間的協調,同時也要計畫防護服與防護裝備和其他必要的支援,使得整個安全操作程序能夠更加完善。

良好的預測和計畫是危害分析的基礎,固定的裝備與運輸道路在處理大型危害物質時必須先行確認,並詳列可能危害目標。

(二)標準操作程序

有幾個問題必須確認知道,此處有哪些危害物質?

有無溢出、洩漏或火災的可能?

事件中對生命的危害性及如何救援與疏散受害者?

考量風向條件後,選擇最佳操作地點,因應風向改變,如何預做作業安排?

在火災發生時,有什麼特殊的救火裝備可以應用或是需要?

在嚴重的洩漏情況時,有什麼裝備可以用來築溝引流這些只是重要問題中的一小部份,。

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問題,操作人員必須盡可能在災害發生前找到各種問題的答案。

當意外事故發生後操作人員已經知道大部分問題的答案,如此一來發生的意外情況也越少,而操作人員將有更多的時間去處理事故的其他問題。

緊急應變計畫的另一部份是發展一套標準操作程序,必須簡單、實際、而且有效使應變人員能夠操作使用。

緊急應變計畫必須明定規範與職責,並且廣為宣導。

應變計畫必須應用於各種緊急情況,而非只是應付單一事件。

事故指揮系統是完善作業程序的一部份,從應變人員到達現場之後到緊急事件結束,指揮系統均必須存在。

指揮官必須負責指揮並協調所有事故處理單位,直到事故穩定之後。

先到達事故現場的應變單位,其領導者為現場指揮官,負責指揮到更高階層單位接手。

當有多個支援單位時,指揮權責規範需明定於應變計畫之中。

而指揮權的取得應由設立現場指揮所開始。

指揮所必須設立於事故現場的上風處,並且遠離事故現場不能被事故地點的情況所影響。

理想的狀況下應同時能夠觀察到事故現場之狀況,指揮的重點在於資訊的傳輸與維持一個溝通的網路。

在大型事故中,同時有數個支援的單位,而彼此存在著不同的救災步調,事故前的應變計畫可找出解決之道。

而指揮官同時必須對整個事故作一個完善的紀錄,以便將來做報告與評核。

完善的指揮程序必須經過事故現場的評估,當應變小組到達現場之後便開始持續進行評估,當然主要評估的重點是危害物質種類,這些我們已經在第一集中討論過。

事故現場的指揮官必須快速處理許多資訊,針對問題找出解決方法。

包括有多少化學品?

發生火災或爆炸的可能性了人員如何全身而退?

是否有氣態污或氧氣洩漏?

若有,則需考慮使用氧氣呼吸器。

在時間很少要能夠執行事故評估事項有

1.傷患受傷情況和地點?

2.本身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時如何因應?

所有答案必須行動前皆有腹案。

在意外事故處理中,搜尋或搶救的過程常伴隨著危險性,特別是在危害物未知時。

受污染人員被救出後必須進行緊急醫療。

在生命安全無虞的情況下,必須儘可能收集事故資訊,直到後續支援單位抵達後再展開行動。

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二次災害發生後果是什麼?

2.事故對環境的影響有多大?

3.事故地點為何種地形、風向和氣候狀況?

4.有多少危害物質存在?

人員暴露的威脅為何?

5.需要什麼樣的支援?

在哪裡可以找到?

6.有多少人力可用?

其訓練的程度為何?

7.人員的防護服與防護裝備是否足以安全地控制事故狀況?

8.需要何種消除程序?

要明確地評估危害事件的處理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

若做出不台理的決策,可能危及應變人員的生命安全。

首先,應變人員必須確認是否需要提高應變等級。

當較高應變層級人員到達後,立即移轉指揮權,同時清楚交代目前收集的所有資訊,而評估的動作必須持續進行,掌握現場狀況。

無可避免地,指揮官必須決定因應之道。

對第一線應變人員而言,首先要隔離現場禁止他人進入,並立即疏散。

除此之外,一個負責的應愛人員應採取防範措施,監控整個情況,使人員遠離危險區域,直到有經驗並經完整訓練的專業人員到達現場支援,勿擅自行動。

除非是應變人員所採取的行動,可以有效穩定控制意外,減少事故對生命及環境的危害。

掌控事故現場的第一步是規劃各個控制區域。

熱區是危害情況最嚴重的地區,通常這個區域就是危害物質或是事故地點的所在,進入這個區域即可能被污染。

這個地區必須設立進出口進行管制,禁止進入。

暖區設立於熱區周圍,安全小組和其他支援人員與裝備,均集中在這個區域中。

而暖區的另一個功用為除污區,設立於熱區出口附近,所有離開熱區人員均必須通過這個區域,這個除污區域本身也分為乾淨和污染兩邊區域,所有乾淨的裝備和SCBA均由乾淨端進入,而廢棄或尚需進一步消除的裝備則由污染端通過。

作業基點則提供到達支援之單位休息與住紮場地,並提供飲水與食物,而這個區域需遠離污染區。

(三)搶救與復原

或許操作人員想要減緩意外事故的繼續向外擴張:

利用挖溝或築堤、轉向、保留、吸收、分散、稀釋、堵塞、補強、撲滅火苗的方式。

無論如何處理問題,無論用什麼方法,應愛人員的安全問題為最先考量。

安全官設立的目的就在於此,安全官也屬應變組成員之一,或者由指揮官指定人員擔任,在估算污染源時,安全官將建議指揮官劃分一個控制區域,並管制各區間的進出情形,並對是否進入熱區出最後決定。

安全官應確認人員防護服與SCBA確實穿戴,監控設備正常運作並正確連結,支援小組已完成待命準備,消除程序一切就緒,並與現場指揮官保持聯絡。

但在標準操作程序中,安全官可能也會下達人員由污染區疏散的決定,並確定具備運輸能力的緊急醫小組已完成待命。

一個完善的醫救援程序中,皆療人員應隨時確認工作人員在進入污染區前後的身體狀況,尤其要嚴格要求穿著化學防護服進行作。

持續解目前事故的情況,作業人員環境及暴露時間,並即時修改行動方案,這也是安全官的責任。

為確認所有安全操作程序均確實執行也是安全官的工作。

除非是在遠離熱區之特定區域中,否則吃東西、抽煙甚至嚼口香糖均一律禁止。

只有必要的人員與裝備才能進入熱區中,並且人員應兩兩一組進入熱區。

通訊能力是執行現場安全操作的重要因素,但對於穿著防護服的人員,通訊連絡是相當困難的事。

指揮人員利用無線電或對講機和其他人員保持聯絡是非常重要的。

若利用無線電聯絡則必須使用一個特定的頻率,以免其他無線電波截斷干擾。

應預設無線電警示或氣笛等信號,以利指示現場的應變小組進行緊急疏散。

除污的最佳方法就是不要被污染,應盡量避免接觸到污染物表面。

除非必要就算穿著適當的防護服也應避免站或跪在污染物上,並盡量避免裝備與污染物接觸。

一個有效的消除程序,將可避免毒物擴散轉移到其他安全區域,方可幫助應變人員安全地脫除防護服,愈毒的污染區愈需要完善的消除程序。

負責消除的人員也應穿著適當的個人防護服與防護裝備。

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決定消除程序的功效,因此存有任何懷疑時,所有可能被污染的服裝與裝備均應丟棄。

當然,經過消除作業後的污水也必須控制。

污水及被污染的裝備拋棄時,應由合適的專家執行,運輸到合格的棄置場。

也許意外是結束了,但後續工作才正要開始!

當意外事件結束後,所有的應變人員均應參加意外事故處理簡報會議,回顧緊急事故時的所有程序,並提出改善建議,以期下次事故發生時能夠處理得更完善。

聽取醫療簡報可了解人員曝露在危害物質下,可能引起的潛伏性與慢性疾病

災後復原進行時仍須注意安全,某些區域也許必須關閉並與外界長期隔離。

任何事故後欲重新開放,均應先通過環境評估測試。

雖然毒物的危害性可破完全掌握,處理時仍須受過訓練,並且穿戴足夠的防護裝備,當然,現場強而有力的指揮架構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知道如何辨識危害物質,並明瞭其危害性;知道如何選擇及使用個人防護裝備;已經有很完善的現場安全操作程序,並且確實執行,將可安全地處理每件危害物質引起的事故。

三興大化學實驗室災後應變

在這次地震中,中興化學系因排煙櫃倒蹋,內有化學藥品產生火警,造成一個研究室設備與資料全毀,損失難以估算,其餘藥品散落、儀器掉落的損失;復原工作藉由平時訓練與規畫,藉由全系所同仁同心協力,在短期間內完成。

(一)興大化學系建築緣起

貯放危險品較多的化學館在此災難性地震的侵襲下,接受嚴酷的考驗。

興大化學系在此次地震所經歷的破壞及在缺乏外來救援體系下如何緊急應變和復原,作簡短說明對未來的安全工作有所助益。

中興大學的地理位置在台中市南區,與災情嚴重的大里市僅一橋之隔,地質上屬於旱溪與綠川的沖積平原並接近車籠埔斷層帶,相距於此次地震中全倒的德昌新世界、天下一家及中興大樓僅約500公尺。

因此在發生7.3級的921集集大地震時,位於6.8級震區的中興大學在強震的搖撼下,造成圖書館、綜合大樓、食科館、遺傳中心等多棟大樓嚴重毀損。

化學館也引起火災,情況甚為緊急,所幸最後並未造成嚴重傷害。

在此次地震中造成傷害最直接的是建築物,要探討化學系的震災始末前,先介紹化學館的建築背景:

化學館是L型的八層樓RC建築物,因經費因素,整個興建工程歷經十年,分三期完成。

民國74年開始興建第一期1~3樓工程,民國79~80年完成第二期4樓增建工程,最後終於在民國83~84年完成5~8樓增建工程。

而整個化學館的使用規劃為:

一樓為教室與貴重儀器中心,二、三樓為實驗教學實驗室,四樓為中部圖書中心,五樓為分析化學實驗室,六樓為物理化學實驗室,七、八樓為無機及有機化學實驗室。

由於五至八樓主要為研究實驗室,因此在第三期增建工程針對防火、防震特別規劃設計,例如斥資800萬在土木工程上增加三個剪力牆以增加建築物的耐震力,消防設計上規劃耐燃材料設計及各實驗室獨立電源系統等,這些設計都在此次地震中發揮功用,減輕了化學館的災情。

(二)、地震後創傷說明

1).以人員、火災、建築物、儀器及藥品等五個部分來說明。

人員:

因為地震發生的時間是在午夜1點47分,系館只有少數研究生尚在收拾當日延遲的實驗,整個化學館人員的活動及化學實驗的進行都在幾近靜止的狀況下,所以並無人員傷亡,實屬不幸中之大幸。

火災:

地震發生後,在七樓一間實驗室傳出燒焦味,被地震後十分鐘內趕到化學館的研究生丁若愚同學發現,立即通知119消防隊,但因地震造成大區域性災害,消防隊無法立即派出人力支援,隨即實驗室火勢擴大燃燒,系主任也在第一時間趕到化學館,立即組織指揮現場人員,待消防隊稍後趕到化學館後,由該同學導引下進入現場救火。

火勢控制後,消防人員巡視化學館發現八樓藥品倉庫有悶燒現象,因該房間為封閉的空間,又設防火門,為避免開門後造成燃爆,所以在監控下悶燒至熄滅。

最後這兩起火災都完全控制下來,並未漫延造成更大災害

建築物:

經結構技師的堪察,樑、柱等主結構無礙,但是2~5樓的隔間牆龜裂嚴重。

水電系統方面,電力系統除了火場部分外並無損害,但埋在牆內的給水管線因強震而破裂。

儀器:

在貴重儀器方面有400MHzNMR核磁共振儀傾倒毀損,串聯質譜儀毀損。

其他在各實驗室皆有部分儀器震落損壞。

藥品:

各實驗室均有藥品傾倒,但因大部分實驗室事前有分類儲存及放置於有門的藥品櫃,所以並不嚴重。

至於鋼瓶部分則因固定不確實,傾倒情形嚴重,也造成小型氨氣外洩,所幸並未造成人員傷害。

經火災搶救後現場

經火災搶救後排煙櫃殘餘現場

經地震後藥品儀器散落情形

經地震後玻璃器皿散落情形

(三)危機處理:

地震災害發生後,如何進行緊急危機處理,以避免二次傷害是首先要面臨的工作,尤其是在強達5級以上的餘震不斷的情況下,更需快速審慎的進行危機處理,才能使日後的復原工作順利完成。

因此我們採取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危機處理。

1.火場控制

火場部分在119消防隊滅火完成後,對整棟化學館做初步巡視,看是否有其他產生立即危害的區域,發現除八樓藥品倉庫有悶燒現象外,並無其他危險狀況。

因此在處置完八樓藥品倉庫悶燒狀況後,119消防隊便轉往它處進行救災。

2.人員組織

掌握狀況及人力資源是緊急危機處理中最重要的兩個要件,因此系主任於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後,立即組織現場人員進行初步危機評估。

3.初步危機處理

由最熟悉各實驗室的負責人對易爆炸、易起火之危險品及已外洩的危險品進行現況分析,在安全條件下將各實驗室做緊急處置,防止因餘震造成二次傷害,例如危險鋼瓶移離化學館。

4.建築物管制

完成初步危機處理後,化學館以繩索圍起來並做危險標示,禁止任何人員進入。

5.人員管制

由各實驗室負責人清查實驗室人員(含地震後未到校的人員),確實掌握動向以傳達危機處理中心的各項訊息。

6.復原工作準備

完成初步危機處理後,即刻規劃復原工作。

首先宣佈下次人員集合時間與工作內容,安全委員於9月26日前完成復原工作計劃書,安全委員、行政人員及助教等危機處理中心人員於9月26日週日09:

00集合,進行前置作業與協調。

其他人員於9月27日週一09:

00在化學館草坪(指揮中心所在)集合,進行災後復原工作。

四興大化學實驗室災後復原

(一)復原工作計劃書:

復原工作首重安全且工作煩瑣,因此必須要有詳細完整的規劃才能順利完成。

但因一切都在餘震不斷的緊急狀況下,此時復原工作計劃書反而必須簡單明確,才能使所有人在最短時間了解個人任務及整個復原架構,因此復原工作計劃書的規劃只有人員編組及行動指南兩項如下:

1.未經系上報備,請勿私自進入化學館。

因受地震影響有部份藥品散落,若無配戴個人防護具者進入實驗操作區,可能會造成二次傷害,特別實施人員管制。

2.成立緊急編組

由系主主召開緊急會議並逐一實驗室清點人數,按樓層別分組指派人員共同參與救援工作;依任務需要共分協調、安全、後勤、衛生、救護、消防等組並賦予執掌,由指揮中心統一指揮與協調。

指揮中心

協調組

安全組

後勤組

衛生組

救護組

消防組

1.各項工作諮詢。

2.人員安排調度。

3.各組工作進度回報整理。

4.對外新聞發佈。

1.人員進出化學館登記管制,確實掌握在館內人員動態。

2.各層樓巡邏,定時以無線電回報安全組負責人。

3.意外緊急處理。

1.各項器材提供。

(例如:

吸收棉、安全手套、口罩、防護衣、清潔器材…等)

2.器材回收。

1.指揮各實驗室廢棄物收集。

2.協調校方環保組進行廢棄物收集,化學廢棄物及一般廢棄物分開收集。

人員急救及後送。

1.各樓層待命滅火。

2.指揮人員疏散。

3.119通報。

(二)草擬行動指南

由本系安全衛生委員會蒐集系館相關損害資訊規畫方案並邀請勞安衛專家指導研議可行性與相關防護措施

1.安全步驟及注意事項

1.先集水於水塔但不送水:

以備緊急意外處理時所需水源

2.實驗室整理:

以逐層逐間方式進行,進行時配備安全防護及安全組、救護組、消防組人員。

步驟:

(1)先打開門窗

(2)整理非藥品部分,以清出通道為優先,拔掉所有插頭。

(3)傾倒洩漏藥品,以吸收棉吸收。

(注意:

冰藥品冰箱不可打開門,以免毒氣外洩)

(4)全館由8樓起由上往下至一樓,逐層各樓統一時間,插上冰箱插頭(未送電)、打開冰藥門後,人員立即淨空,通風2小時(避免藥品冰箱毒氣傷害及送電時火花引燃易燃氣體)。

(5)送電(火災樓層除外),觀察30分鐘,無狀況則進入實驗室。

(6)先開排風櫃,開始整理實驗室。

(7)廢棄物依衛生組規定處理。

3.各實驗完成後回報至協調組。

4.指揮中心巡視及檢討

2.災後復原:

災後復原工作主要是依復原工作計劃書來實施,有行前會議、復原工作實施、人員管制、復原工作回報、指揮中心巡視及檢討等步驟逐一進行。

(1)行前會議:

主要工作為復原工作計劃書內容的沙盤推演並說明安全準則要求,在會議中確認計劃書工作後,依計劃書完成編組,然後發放安全防護裝備、化學品洩漏處理裝備及安全組人員配備無線電後,進行復原工作。

(2)復原工作實施:

依安全步驟逐層逐間的原則進行復原工作,其程序如表2.1,由系館安全衛生維護人員與實驗室操作人員相互聯繫與監護,就現有水電配置圖逐一送水、供電;

(3)檢討與改進:

在整個過程藉由適當人員編組、任務區分、教育訓練、管路標識等配合,順利完成實驗區域水電供應作業,若遇突發情狀時隨即檢討並修正工作方案,

A.在送電時發生4樓製冰機因人為疏忽,未依規定拔掉插頭,造成送電時因短路而爆炸起火。

B.在7,8樓有半區樓層因7樓火場造成線路短路,無法送電。

C.送水時因5,6樓牆面水管斷裂而大量漏水等狀況。

(4)人員管制:

因為災後復原工作無法在短期完成,所以在此期間系館每日下午5:

00關門,所有人員禁止進入,以免有意外情況發生。

(5)復原回報:

各單位將財產損失與須維修部分,回報至協調組,進行資料整理。

由協調組向校方彙報及整合各項修繕復原工作。

(6)指揮中心巡視及檢討:

指揮中心巡視復原情形並確認安全狀況。

最後全體人員開會做檢討報告。

至此由系主任宣佈應變組織解散,回歸正常運作。

現場會勘

該樓層各實驗室負責人、安全組人員

初步現場整理

(拔掉插頭、清理通道、通風)

實驗室負責人及學生、安全組人員

送電

(人員退至走廊,轉角處由安全組站崗負責聯絡)

實驗室負責人及學生、安全組人員、

校營繕組及系辦公室電力人員

送水

實驗室負責人及學生、安全組人員、

校營繕組及系公室辦水電人員

現場整理

實驗室負責人及學生

五檢討分析

總括而言,整體上在此次921集集大地震中,化學館經此強震搖撼,雖然有火災、有藥品儀器傾倒、建築物也受損,但是以整棟到處都有溶劑、危險化學品的建築物來說,災情可算比預期小多了。

然而這是上天眷戀我們,還是我們平時在安全工作上多有著墨的結果?

相信運氣是少不了,但是平時的努力可一分也少不得!

而安全是永無止盡工作,除了時時須回首舊有的安全工作,時時提醒自己外,更須向前看,接受新的安全觀念及設備。

因此事件的檢討分析正好給我們改進的絕佳機會。

(一)建築規畫

以此次的火災而言,若在平時119消防隊一定可以在最短時間到達順利救火,但是因地震造成大區域性災害,造成消防隊無法立即到達的情況下,火勢經一段時間燃燒仍未漫延至其他實驗室,相信建築時以磚牆隔間及使用耐燃材料的設計,一定發揮了作用。

而各實驗室獨立電源及給水系統的規劃,使得整棟建築物的水電系統並未因火災而癱瘓,得以由其他水電系統支援救災,加速了復原工作的進行,同時災後其他實驗室也能獨立恢復運作。

至於建築物主結構在此強震下能無重大損害,其原因和在化學館5~8樓增建工程中,主結構加了三個剪力牆(耗資800萬)增加耐震力有息息相關的關係。

(二)藥品管理

在藥品部分各實驗室均有傾倒,但未有重大災情,主要原因有三:

1.大部分藥品放置有門窗或有抽屜的藥品櫃,故只有少數掉落破裂。

2.在6月剛好完成兩次廢棄物清運,大量減少了各實驗室藥品廢棄物的數量,此舉減少許多未知的危險因子。

3.在7,8月全系在安全委員會推動下完成藥品分類儲存、標示。

因此雖有少數掉落破裂,但未因不相容性反應而釀災。

(三)器材管理

至於鋼瓶嚴重傾倒的原因有二:

1.鋼瓶有完成固定,但鐵鍊未緊緊圍住鋼瓶,造成固定銷脫落。

2.使用中及使用完之鋼瓶有部分未依規定固定。

在儀器方面則因大部分並未做固定防震造成震落毀損,不過實在未經如此強震無法想像地震威力,例如大型儀器在此強震下,連400NMR核磁共振儀、串聯質譜、抽氣櫃、乾燥操作櫃等重量級儀器都傾倒或位移,可見地震威力之強大。

不過在鋼瓶嚴重傾倒及儀器震落毀損方面看來,若是有依規定做好安全措施,仍然可以減少損失的。

例如此次七樓發生火災的實驗室,因位於L型建築南北向的轉折處,受東西向的地震拉扯最嚴重,也是唯一抽氣櫃倒塌的實驗室,雖然起火原因不明,但是抽氣櫃倒塌後造成藥品溶劑傾倒,更何嘗不是助長火勢的原因之一。

因此目前化學系已要求新的抽氣櫃工程必須固定,以防止類似情形發生。

六復原作業迅速_

(一)原因探討

要能夠迅速復原除了因平時的安全準備使災情仍在控制下之外,進行復原工作的關鍵無非是人員、組織與計劃。

從這三方面來檢視我們的復原工作:

(1)人員方面:

平時教育的訓練:

化學系的研究生於一年級入學註冊前一週,便必須接受為期一週的密集化學安全訓練課程,該課程為一學分的必修課,無此學分者不能畢業。

而當921地震發生前,新進的研究生也已完成訓練,因此所有人員都已具備相關化學安全知識,所以進行復原工作時能得心應手。

(2)組織方面:

指揮系統確立,人員管制成功。

系主任於第一時間到達現場指揮,立即組織行政人員及助教成立應變指揮中心,而且各實驗室負責人完全掌握所屬研究人員動向。

因此人員完成任務編組各司其職,明確了解任務,對緊急應變有莫大的幫助。

(3)計劃方面:

系主任要求安全委員立即編寫復原計劃書,以進行復原工作。

雖然平時未依安全規定完成緊急應變計畫及演練,但是因平時的教育訓練,使得安全委員有能力於最短時間完成復原計劃書,在復原工作進行時避免二次傷害。

(二)經驗分享

我們有健全的專業人員、組織架構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