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培优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07495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培优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三生物培优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三生物培优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三生物培优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三生物培优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三生物培优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三生物培优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三生物培优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三生物培优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三生物培优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三生物培优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三生物培优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三生物培优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三生物培优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三生物培优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三生物培优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三生物培优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培优资料.docx

《高三生物培优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培优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生物培优资料.docx

高三生物培优资料

08年高三生物培优资料(5.6,距离高考30天)

1.(10分)肝脏在人体健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内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

(1)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能够分泌胆汁,肝细胞中与此功能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

(2)肝脏里有一种数量较多的枯否氏细胞,它能吞噬、消化病原微生物(其吞噬过程如右图所示),这种免疫方式叫做免疫,其中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图中吞入和外排过程发生的结构基础是。

(3)我国是乙肝病的高发区,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1.2亿,感染率高达60%。

乙肝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它能侵入人体的肝细胞并在肝细胞内增殖。

请利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乙肝病毒增殖过程中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

 (4)乙肝病毒不直接损伤肝细胞,肝组织损伤是通过免疫反应引起的。

机体在清除乙肝病毒的同时,常常会导致肝细胞破裂、变性和坏死,这一反应属于免疫失调所引起的

病,此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免疫细胞是。

(5)右图为肝脏的局部结构模式图。

健康人饭后半小时,血管A端与B端相比,血糖浓度较高是的血管A端,此时胰岛分泌的激素  分泌量减少。

1.(10分)

(1)高尔基体

(2)非特异性 细胞膜上具有糖蛋白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如图(3分,评分方法如右图,每部分全对得1分)

 

(4)自身免疫效应T细胞(5)胰高血糖素

2.(9分)下面是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关于“调查人群中某些性状的遗传”课题的研究方案:

Ⅰ课题名称:

人群中××性状的调查。

Ⅱ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材料用具、研究过程(略)。

调查结果分析。

请分析该研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下面的“家庭成员血友病调查表”,判断“本人”的基因型(用B或b表示)是  。

家庭成员血友病调查表

祖父

祖母

外祖父

外祖母

父亲

母亲

哥哥

妹妹

本人

(说明:

空格中打“√”的为血友病患者)

(2)下表是关于单眼皮和双眼皮遗传情况的调查结果。

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婚配方式

调查

家庭数

儿子

女儿

单眼皮

双眼皮

单眼皮

双眼皮

第一组

单眼皮

单眼皮

35

17

0

23

0

第二组

双眼皮

单眼皮

300

36

122

75

99

第三组

单眼皮

双眼皮

100

24

28

19

33

第四组

双眼皮

双眼皮

220

31

98

25

87

根据表中第组调查结果,可直接判断出眼皮的显性性状是。

理由是。

(3)调查中发现某男子患一种遗传病,该男子的祖父、祖母、父亲都患此病,他的两位姑姑中有一位也患此病,这位患病姑姑又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

其他家族成员都正常。

①请根据该男子及其相关家族成员的情况,在下图方框中绘制出遗传系谱图,并标出该男子及其直系亲属的基因型。

(用D或d表示)

图例:

正常女性女性患者

正常男性男性患者

②此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

③该男子(色觉正常)与表现正常、其父亲为红绿色盲的女性婚配,预期生出完全正常的孩子和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分别是和。

2.(9分)

(1)XBY或XBXb(全对才给分)

(2)四双眼皮父母均为双眼皮,子女出现了单眼皮

(3)①遗传系谱如右图(2分,图全对得1分,

基因型标注全对得1分)②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③3/81/2

3.(7分)2007年,陕西镇坪“华南虎”事件重新引起了人们对这种濒危生物的关注。

华南虎Pantheratigrisamoyensis(又称中国虎)是我国特有亚种,全球只剩下不到100只,在野外生存的华南虎可能只有10到30只。

影响它们数量的首要原因是人虎冲突。

一只虎至少需要15到30平方公里活动空间。

近代的人口迅速增长,导致华南虎的栖息地碎裂化、岛屿化,很难满足华南虎的生存要求,被孤立的华南虎个体之间很难交流和繁殖。

第二个原因是华南虎的很多食物是人类的经济动物,当人们的猎杀使这些动物的种群密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华南虎已经很难生存。

(1)野外的成年华南虎通常将尿液淋洒在树枝上作为确定它们领地的一种标志,这是一种  

信息。

(2)在生态系统中,华南虎处于“能量金字塔”的顶层。

由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

的特点,因而与其它物种相比,在一定的地域内华南虎所获得的能量。

因此华南虎需要较大领地才能获得生存所需的能量,一般地,华南虎只能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其所获得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3)如果镇坪存在华南虎,对该区域内的华南虎进行保护的最有效方法是_。

(4)华南虎与东北虎均为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是两个不同的亚种。

从进化角度看,两

者差异的实质是种群的不同。

3.(7分)

(1)化学

(2)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最少10%~20%太阳能

(3)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4)基因频率

4.(6分)2008年l至2月我国南方遭受了罕见的持续低温冻灾,广东省肇庆市星湖中的60万斤罗非鱼、鲮鱼被冻死。

现已清捞死鱼50多万斤,但仍有约10万斤死鱼沉在湖底,严重威胁着星湖的生态环境,使以鱼养水、以鱼净水的生物治污工程遭受严重破坏。

(1)正常情况下,水中鱼和浮游生物的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但是,在遭遇冻害后,鱼大量死后会引起更多的水生生物死亡,生物数量的变动远远超出正常的范围,这说明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

(2)冻灾发生后,环保部门的监测结果表明,随着气温的升高星湖湖水的pH值有逐渐升高的趋势。

这是为什么?

(3)为了尽快恢复星湖的生态平衡,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列出一项)

4.

(1)负反馈(或反馈)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死鱼被分解,向水体释放丰富的无机盐:

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藻类的光合作用大量消耗湖水中的C02,从而使湖水pH值上升。

(3分)(3)清除底泥或投放鱼苗

5.克隆羊的成功轰动世界,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过去尚未遇到的重要问题,包括伦理道德、人类自身安全等。

图为人类对克隆羊技术的拓展。

请据图回答问题。

(10分)

(1)写出图中所用到的生物技术名称:

    ,     、_________

(2)下列过程在胚胎移植中必需进行的是()

A.对供体、受体要进行选择

B.要用激素对供体进超数排卵处理

C.供体和受体要进行免疫检查,防止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D.胚胎移植常采用手术法和非手术法两种方法

(3)图中婴儿长大后,外貌、性格和其他特征与原型男人完全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全能性。

(4)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需满足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早期胚胎发育在______________阶段以前的细胞是全能细胞。

(5)干细胞要形成组织或器官必须进行什么生理过程?

在器官移植时常要发生排斥反应,据图分析,你认为采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6)你对图中两种对克隆技术的应用,所持态度是什么?

为什么?

5.(10分)

(1)核移植胚胎移植细胞培养(另外写细胞融合也对,写了三个则给满分。

(2)ABD(3)婴儿的全部细胞核基因来自原型男人动物体细胞核

(4)无菌无毒的环境适宜的营养适宜的温度桑椹胚

(5)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细胞的生长;用患者自己的干细胞体外培养,使其分化成特定的组织或器官,在移植到患者体内,避免排斥反应

(6)图中是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的两种应用。

学生可表达自己的态度,合理即给分。

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知DNA另一条链的碱基顺序(1分)。

6.(10分)英国科学家Sanger因发明了链终止DNA测序法而再获诺贝尔奖。

通过向DNA复制体系中加入能够终止新链延伸的某种脱氧核苷酸类似物,可以得到各种不同长度的脱氧核苷酸链,再通过电泳呈带(按分子量大小排列),从而读出对应碱基的位置。

下图表示测定DNA新链中腺嘌呤位置的操作方法,据图作答:

(1)操作的第一步是通过加热破坏______________从而使DNA分子的双链打开,在细胞中这是在____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完成的。

(2)根据上图中的模板链,对应合成的最长新链的碱基序列是(白上而下读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通过以上操作精确地测出DNA链上每一个碱基的位置,电泳分离结果必须能把______________区分开来。

(4)为了能够从电泳结果直接读出上图模板链中鸟嘌呤的位置,进行以上操作时

①应加入什么标记物?

②扩增后将产生几种带标记的新链?

为什么?

(5)从理论上分析,采用链终止法测定一段DNA双链中的全部碱基顺序,最少要按图中所示模式操作3次,请简要说明理由。

6.

(1)氢键(1分)解旋酶(1分)

(2)TACTAGGAC(1分)

(3)长度只差一个碱基(或脱氧核苷酸)的DNA链(1分)(4)①加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类似物(或ddCMP,1分)

②2种(1分)。

因为模板链上只有2个鸟嘌呤(或新链上只有2个胞嘧啶,1分)。

(5)经过3次操作可以测出DNA片段的一条链上三种碱基的位置(1分),剩下空位就是第四种碱基的位置(1分);

7.(10分)东方田鼠不同于家鼠,喜野外环境。

2007年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地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水位上涨部分内迁。

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

(1)生态学家研究发现,东方田鼠种群是在围湖造田期间迁入湖洲地的,迁入初期种群数量很少,一个月内随着水稻和芦苇等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而迅速增长。

为研究东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生态学家构建了数学模型,其过程如下表。

①请填写表中II和III空白之处的内容。

②表中N1=No·λt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③假设东方田鼠种群迁入初期为3000只,则30天后该种群的数量(N30)为:

N30=______________只。

(用公式表示,不必计算具体结果)

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

构建东方田鼠种群增长模型的主要步骤

I.观察对象,搜集现实信息

I.东方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

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

II.

II.Nt=No·入t(其中,Nt代表t天后东方田鼠

的数量,t表示天数,入表示倍数,No表示

最初的东方田鼠的数量。

III.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

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III.

(2)对于洞庭湖区的鼠患,有人主张投放高毒性的灭鼠药,在短期内迅速杀死大量东方田鼠。

你赞成这一方案吗?

请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说出两点理由。

(3)请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提出两项控制东方田鼠数量的有效措施。

7.

(1)①II.根据搜集到的现实信息,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抽象表达(1分)

III.跟踪统计东方田鼠的数量,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1分)

②(2分)湖洲地的资源充分、空间充足、缺乏天敌(答出两点即可,或答种群增长不受东方田鼠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③N30=3000×(1.0147)30(1分)

(2)不赞成(1分)。

理由(2分):

①会同时杀死其他动物(或降低生物多样性);②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③引起环境污染;④没有被毒死的东方田鼠由于得到了充裕的生活条件而大量繁殖,有再度大爆发鼠患的可能(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退田还湖(或控制水稻和芦苇种植面积)、引入天敌。

(2分)

8.(22分)

(1)转基因抗虫水稻对于缓解粮食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①转基因抗虫水稻能有效地杀死特定害虫,从而降低该种害虫的____________。

能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还有: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种群中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

的____________;或者利用天敌与害虫之间捕食或____________的种间关系,引入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②如果要获取豇豆细胞中的抗虫基因,一般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

如果右图中的标记基因是质粒(作运载体)中唯一的标记基因,那么目的基因不能插入的位点是图中的____________处。

目的基因在水稻植株中得到了表达的标志是____

③如果目的基因导人成功,且与某条染色体的DNA整合起来,则该转基因水稻可视为

杂合子。

该转基因水稻自交,理论上子代中抗虫植株占____________。

(2)某遗传病是人类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已知致病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上)。

有人调查了城区的10000个家庭,对其中有该遗传病患者的部分家庭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合序号

婚配方式

家庭个数

儿子

女儿

正常

患病

正常

患病

正常

正常

400

32

4OO

27

0

正常

患病

100

O

57

59

患病

正常

1000

477

53

486

54

患病

患病

10

O

6

0

5

①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的理由有:

从组合一可以看出,致病基因是____________性基因;假设该基因位于另一类染色体上,组合二的儿子群体中正常个体与患病个体的数量关系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这与调查事实不符。

②组合三中的某对夫妇已经生了一个患病的儿子,他们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_____。

③表格中?

处的数据为1,这个数据引起了争议。

有人认为这个数据是由于记录时出错而得到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有人认为这个数据没有错,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2分)

(1)①种群密度(种群数量)(1分)性别比例(1分)寄生(1分)

②人工合成基因(反转录法、化学合成法)(1分)B、C、D(2分)水稻植株表现出抗虫性状(水稻细胞中具有了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2分)③3/4(2分)

(2)①X(2分)隐(2分)正常个体多于患病个体(2分)②1/4(2分)③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正常的父亲不能可能生出患病的女儿(2分)

父亲产生精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女儿的体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2分)

(如果答成是环境因素引起的,给1分)

9.(10分)【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一头特殊的由体细胞克隆产生的牛犊在山东省莱阳农学院高青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一淄博小黑牛牧业科技有限公司降生了。

这头通体黑亮的小牛犊采用了转基因克隆技术,在其体内带有抗病牛病的基因。

据介绍,新降生的抗疯牛病体细胞克隆牛是莱阳农学院的董雅娟教授和柏学进教授继2001年11月成功克隆出我国首例和第二例健康成活体细胞克隆牛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成果。

转基因动物的研制,是将人类需要的外源基因,通过显微注射等方法导入到动物受精卵细胞核中,然后把注射后的受精卵移植到受体雌性动物体内,让其发育生长。

(1)该技术首先通过体外受精获得受精卵。

从雌性动物体内采集的是,且要在体外经后,才能与的精子受精。

(2)体外受精得到的受精卵,应移入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培养时除了要有无机盐、有机盐、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外,还应加入等物质。

(3)胚胎移植是胚胎工程及其他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可以充分发挥。

供体的主要职能是,而受体则承担妊娠和育仔的任务。

在实施该技术时,要用激素对供、受体进行处理使他们。

为了提高胚胎利用率,可采用胚胎分割技术,用于胚胎分割的胚胎应该是

(4)就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或克隆人的伦理性)提出你的观点(至少两点)。

9.

(1)卵母细胞人工培养成熟获能

(2)动物血清

(3)繁殖潜力产生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胚胎同期发情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囊胚或椹胚

(4)(2分)I.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安全:

①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可以保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

②转基因农作物要表现其新性状,必须有一定条件;③种植抗虫转基因农作物,可减少农药用量。

不安全:

①可能会出现新的过敏源;②导入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或病毒杂交,从而重组出新的病原体;③重组的微生物降解化合物过程中会产生中间产物,造成二次污染。

II.克隆人的伦理性问题:

赞同:

①克隆人是一项科学研究;②人的道德观念可以改变;③现有问题可以通过胚胎分级、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查等得到解决

不赞同:

①克隆人严重违反了现有伦理道德;②克隆人冲击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③克隆人是人为制造心理和社会地位不健全的人

高中生物学有关原理及运用分析

什么叫原理?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

原理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是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的规律。

高中生物学中有许多基础知识作为原理,运用于工农业生产、卫生保健、环境保护和日常生活实际等等。

现将有关的原理及具体运用分类归纳如下。

1细胞学原理

植物细胞增殖、分化及全能性的原理运用于植物组织培养。

细胞膜流动性的原理运用于动物细胞融合、原生质体融合。

细胞的全能性和细胞膜流动性原理运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运用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抑制DNA分子复制的化学药物能抑制癌细胞分裂,运用于治疗癌症。

人工生物膜材料选择透过性的特性,运用于海水淡化和污水净化,以及透析型人工肾的研制。

2生理学原理

2.1酶的特性的原理

纤维素酶、果胶酶用于除去植物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

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分散细胞,可以得到单细胞悬浮液。

蛋白质酶、脂肪酶、淀粉酶制成有助于消化的多酶片。

添加蛋白质酶、脂肪酶、淀粉酶制成加酶洗衣粉,提高洗涤效果。

高温破坏酶的活性运用于高温消毒法。

酶的合成调节和酶的活性调节运用于微生物发酵过程的控制。

2.2光合作用原理

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运用很广。

根据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分析,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提高光能利用率:

延长光照时间、增大光合作用面积、控制光照强度、提供足够的二氧化碳、确保矿质元素的供应。

如生产上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

合理密植既能增大光合作用面积又能增加二氧化碳的供应,间种套种能增大光合作用面积,多施有机肥能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又能增加土壤中的矿质元素,温室内通过调节温度控制光合作用,补充光照,合理施肥等等。

2.3呼吸作用原理

根据生产和生活实际情况,一定的程度上控制细胞呼吸,包括增强或减弱。

根据影响细胞呼吸的主要因素,如温度、氧气浓度、水分、酶激活剂和抑制剂等,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土壤松土,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加强根细胞的呼吸作用。

种子晒干保存,减少水分,降低呼吸作用。

水果蔬菜低温保鲜,降低呼吸作用。

种子萌发前浸种——吸胀吸水,加强呼吸作用。

温室内夜间降低温度,减弱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无土栽培时在培养液中通入氧气,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等等。

2.4水分代谢原理

水分代谢过程中包含渗透作用原理、吸胀作用原理、蒸腾作用原理。

根据这些原理有许多相应措施。

例如,移栽幼苗时去掉部分叶片,减少水分蒸腾散失。

带土移栽保护幼根,有利于吸收水分。

75%的酒精消毒的原理是让微生物渗透失水而死亡。

纤维素能吸胀吸水运用于制造吸水纸。

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水规律进行合理灌溉。

2.5矿质代谢原理

矿质代谢是指植物体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吸收的选择性原理,运用于合理施肥,以及农作物轮作提高土壤矿质元素利用率。

溶液培养法原理运用于无土栽培技术。

2.6人体三大有机物代谢原理

人体内三大有机物代谢的基础知识与人体健康联系紧密内容丰富。

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人体健康的基础。

具体列举部分原理运用如下:

磷酯是合成脂蛋白重要原料的原理,运用于多吃含卵磷脂的食物运用于预防脂肪肝。

“少吃多动”减肥法。

蛋白质在人体内不能贮存,以及人体需要八种必需氨基酸,运用于人体每天需要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

人体细胞生长发育等生理活动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原理,运用于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

2.7植物激素调节原理

生长素(包括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果实发育运用于培育无子番茄、辣椒、黄瓜。

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的原理,运用于研制植物除草剂。

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运用于提高扦插枝条的成活率。

生长素能保蕾保铃,防止落花落果,运用于棉花保蕾保铃。

顶端优势原理运用于园林修剪造型。

2.8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原理

激素调节的原理运用于治疗内分泌失调症。

例如,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注射性激素调整运动员的月经期。

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强化的原理运用于训练动物表演节目。

二氧化碳刺激呼吸中枢的原理,运用于抢救病人输入含有二氧化碳的氧气。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原理运用于研制止痛药、镇痛药、安眠药麻醉药等。

3遗传学原理

3.1遗传的物质基础原理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不同生物的DNA化学组成相同,空间结构相似,可以进行拼接和重组。

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同一种基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表达出来的蛋白质是相同的。

这些基本原理都运用在基因工程之中。

利用运载体上的标记基因的性状容易观察和检测的特点,用来筛选含有目的基因(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

DNA分子杂交的原理运用于研制DNA探针。

DNA探针是指用放射性标记或荧光分子标记的DNA片段(基因)。

鉴定被测标本上的遗传信息(碱基排列顺序)。

3.2遗传的基本规律原理

根据显隐性关系和性状分离的原理,在育种过程中得到的F1不能随意丢弃。

在F2中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选择从F2开始。

近亲结婚会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的原理运用于制定禁止近亲结婚的法律依据。

根据不同类型的遗传病发病特点,推算后代患病的概率,进行遗传咨询。

3.3生物变异原理

生物变异的原理主要运用于培育生物新品种。

用人为的方法改变生物的遗传物质,导致生物出现新的性状,从中选择出满足人们需要的性状,并加以培育,得到新品种。

这是遗传育种的总原理。

具体有:

基因突变(人工诱变)的原理运用于诱变育种。

基因重组(DNA重组)的原理运用于杂交育种。

染色体数目(整倍性减少)的变异的原理运用于单倍体育种。

染色体数目(整倍性增加)的变异的原理运用于多倍体育种。

不同物种生物的DNA重组的原理运用于基因工程育种。

4生态学原理

4.1生态因素原理

光周期长短影响植物开花的原理,运用于调控植物开花时间和花期。

光周期长短影响动物繁殖的原理,运用于控制人工饲养动物的繁殖。

生物之间的天敌关系(捕食或寄生)的原理运用于生物防治害虫。

昆虫趋光性的原理运用于利用黑光灯诱杀农业害虫。

(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原理,见生理学原理部分。

4.2种群特征原理

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利于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以及有害生物的防治。

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