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07639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福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福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福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福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方案.docx

《福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方案.docx

福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方案

福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方案

 

 

————————————————————————————————作者:

————————————————————————————————日期:

 

福建省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方案

(试行)

一、目的意义

为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加强和规范我省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监测工作,根据卫生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特制定本方案。

二、监测内容

1.空气:

抽查教室、寝室及活动室。

在动态或静态情况下监测空气中细菌总数和溶血性链球菌。

2.物体表面:

抽查提供给幼儿使用或把玩的物品,如课桌、餐桌、玩具、毛巾等,对物体表面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溶血性链球菌)进行检测。

3.工作人员手:

抽查为幼儿提供教学、以及餐、饮服务的工作人员双手。

对手上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溶血性链球菌)进行检测。

4.餐(饮)具:

抽查消毒处理后拟提供给幼儿使用的餐(饮)具。

以大肠菌群、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溶血性链球菌、志贺氏菌)为监测内容。

5.游泳池、嬉水池:

供入托儿童游泳、嬉戏的水。

对水中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游离性余氯进行监测。

三、监测方法

1.空气:

动态情况下依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采用撞击式采样器进行采样;静态情况下依照GB15982中平板沉降法进行采样。

空气中细菌总数和溶血性链球菌检测依照GB15982附录A进行。

2.物体表面:

按GB/T18204或GB15982进行采样与检测。

3.工作人员手:

按GB15982进行采样与检测。

4.餐(饮)具:

按GB14934进行采样与检测,抽查消毒处理后拟提供给幼儿使用的餐(饮)具。

以大肠菌群、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溶血性链球菌、志贺氏菌)为监测内容。

5.游泳池、嬉水池:

细菌菌落总数按GB18204.9~10执行;大肠菌群(纸片法)采样与检验按GB14934执行;游离性余氯按GB/T5750.11执行。

四、监测数量及时间

1.本年度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CDC)至少监测2家省级托幼机构;设区市CDC至少监测2家市级托幼机构;县(市、区)CDC至少监测1家县(市、区)级托幼机构。

各项目监测采样量见下表。

样本量

项目

幼儿数

≤100人

幼儿数100~199人

幼儿数200~299人

幼儿数

≥300人

空气

2~4间

3~5间

5~8间

5~10间

物体表面

2~4份

4~10份

10~12份

10~15份

工作人员手

2~4人

4~8人

8~12人

10~15人

餐(饮)具

5~8份

5~10份

10~12份

10~20份

游泳池水

1份

1份

1份

1份

2.监测时间为托幼机构开学期间,每学期开展1次监测。

五、监测网络组成与职责

监测网络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各级托幼机构组成,其职责分别是:

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省卫生厅管理全省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本辖区内的监测工作,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2.省CDC:

制定托幼机构消毒监测方案;负责汇总全省监测资料、分析本省托幼机构消毒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负责对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工作的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对省级托幼机构开展消毒质量监测工作。

3.设区市CDC:

制定本市托幼机构消毒监测实施方案,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组织和实施本地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工作,指导辖区内县(市、区)CDC开展消毒质量监测工作;指导辖区内托幼机构开展消毒工作。

4.县(市、区)CDC:

根据上级实施方案,制定实施本地监测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并做好上报工作;指导辖区内托幼机构开展消毒工作。

5.各级托幼机构:

按照消毒规范做好消毒并积极配合CDC做好消毒质量监测抽查工作。

六、监测质量控制

1.省CDC对全省托幼机构消毒监测工作进行质量控制,配合省卫生厅组织全省范围内的督导,年底抽查3个设区市CDC对其开展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2.设区市CDC对所辖县(市、区)监测工作进行质量控制,每年抽查≥2个县(市、区)CDC对其开展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七、监测数据收集、分析与反馈

1.各县(市、区)CDC应及时汇总(附表)、统计、分析本地资料,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被监测单位;于6月25日和12月5日前将本学期监测材料与监测工作总结,上报给本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设区市CDC。

2.设区市CDC应及时汇总(附表)、统计、分析、本市监测资料;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被监测单位;于6月30日和12月10日前将本学期监测材料和各县(市、区)CDC上报材料按附表汇总后,与监测工作总结,上报给本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省CDC。

年底对县(市、区)CDC开展监测工作考核情况于12月20日前上报给本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省CDC,同时反馈给各被考核CDC。

3.省CDC定期收集我省各地监测与考核资料,并进行汇总(附表)、统计、分析,于7月底、12月底分2次将全省监测总结及年终对设区市CDC开展监测工作考核情况形成报告上报省卫生厅;并同时反馈给各被考核设区市CDC与其主管卫生行政部门。

4.对托幼机构消毒质量存在重大隐患的由省卫生厅向省教育厅通报。

附表

省、市、县(市、区)CDC对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汇总

第页,共页

托幼机构

名称

监测项目

结果

空气(动态)

空气(静态)

物体表面

工作人员手

餐(饮)具

游泳池(嬉水池)

 

采样数

合格数

 

采样数

合格数

 

采样数

合格数

 

采样数

合格数

合计

采样数

合格数

各项目合格

评价标准

1.空气:

细菌总数(动态)≤2000cfu/m3,(静态)≤500cfu/m3;溶血性链球菌:

不得检出。

2.物体表面:

细菌总数≤10cfu/cm2,不得检出大肠菌群、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溶血性链球菌)。

3.工作人员手:

细菌总数≤300cfu/只手,大肠菌群不得检出,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溶血性链球菌)不得检出。

4.餐(饮)具:

不得检出大肠菌群、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溶血性链球菌、志贺氏菌)。

5.游泳池、嬉水池:

细菌总数≤1000cfu/ml,大肠菌群≤18个/L,游离性余氯0.3~0.5mg/L。

填报人:

填报日期:

单位(盖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