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09249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开封市2010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0页。

全卷共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考场、考号、姓名、座号等填写(或涂黑)在答题卷的相应栏目内。

考试结束,仅收答题卷。

2、第Ⅰ卷(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把第Ⅱ卷(非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的相应栏目内。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面为过M点(128°E,48°N)沿经线和纬线作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若①、②为同一山脉,则该山脉的走向大体为

A.南北走向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

2.关于图中M地附近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量小,含沙量大B.结冰期长

C.汛期只出现在夏季D.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民勤地区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沙源地之一。

阅读材料完成3~4题。

年份

石羊河年均径流量(/108m3)

流入民勤年均径流量(/108m3)

1957

13.31

4.64

2000

13.03

0.98

3.民勤绿洲水资源最充沛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4.导致近50年来,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根源在于

A.全球变暖,石羊河水量明显减少

B.流域内用水量增加,上游来水减少

C.大量地表径流在沙漠地区下渗

D.草原破坏使地表径流减少

下表是美国就业人口岗位分布比例(%),读表完成5~6题。

岗位

1988年

1998年

2008年

管理

10.3

10.5

10.7

专业

12.5

14.1

15.6

技术

3.2

3.5

3.8

市场销售

10.4

10.9

11.0

服务

15.5

16.0

16.4

农业

3.5

3.2

2.7

生产、手工艺

11.9

11.1

10.5

操作、装修

14.2

13.2

12.7

5.下列关于1988~2008年美国就业人口岗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领(脑力劳动者)增多,蓝领(体力劳动者)减少

B.从事农业人口的比例下降,农业生产正逐年萎缩

C.服务业从业人口增加,第三产业不发达

D.生产、手工艺从业人口减少,第一产业不发达

6.美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

A.市场范围的扩大B.农业和采矿业

C.第一产业D.知识和技术

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左图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右图示意地租变化。

读图完成7~8题。

7.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A.西风;自西向东流B.西北风;自东向西流

C.东南风;自东向西流D.东风;自西向东流

8.右图中曲线能反映左图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为三个小组同一天分别在北京(40°N,116°E)及另外北半球两地观测的太阳高度曲线图,他们利用该图及北京的经纬度推算另外两地的经纬度。

完成9~11题。

[HTSS]

9.②曲线所在地的经纬度是

A.23°N,105°EB.45°N,135°E

C.25°N,135°ED.45°N,105°E

10.这一天北京时间12点整时,①、②两地观测到太阳所在的方位分别是

A.正南,西南B.西南,东南C.东南,正南D.东南,西南

11.一年中②地昼长大于①地的时段为

A.秋分到第二年春分B.冬至到夏至C.春分到秋分D.夏至到冬至

12.在中国古代,朱雀、玄武、青龙、白虎是镇守天庭的四大神兽,也象征着方位和四季。

《礼记·曲礼上》曰:

“行。

前朱鸟(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

”由此推断,白虎所在的方位应该是

A.东方B.西方C.南方D.北方

13.司马光在治平二年(1065年)和治平四年(1067年)对宋英宗的上书曰:

“臣愚窃惟真宗皇帝亲与契丹约为兄弟,仁宗皇帝敕赵元昊背叛之罪,册为国王,岁损百万之财,分遗二虏。

岂乐此为之哉?

诚以屈己之愧小,爱民之仁大故也。

”司马光对待民族问题的态度是

A.主张宋英宗布施恩信,怀柔戎狄B.盛赞宋真宗善择将帅,兴师讨伐

C.反对宋仁宗抚慰西夏,劳民伤财D.反对宋英宗重文轻武,仁爱无施

14.乾隆皇帝谕令两广总督苏昌:

“国家四海之大,何所不有,所以准通洋船者,特系怀柔远人之道。

乃该夷来文内,有与天朝有益之语,该督等不但当行文笼统驳饬,并宜明切晓谕,使知来广贸易实为夷众有益起见,天朝并不籍此些微远物也。

”材料体现的实质是

A.列强以有益天朝为由意欲侵略中国B.天朝大国心态阻碍中外间贸易交往

C.清初帝王以怀柔之道处理国家关系D.西方强权外交导致清初统治者不满

15.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

“若诏旨—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

”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16.“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

A.都是与封建专制斗争的结果B.都使本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

C.都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D.都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17.有资料显示,1938年10月,八路军人数将近25万人,较之1937年底的9万余人增加了近2倍。

下列各项中,体现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原因是

A.国民政府对中共政策的转变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提出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D.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

18.1978年底,法国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来到北京。

他回忆说:

“我刚来中国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穿灰的衣服、黑的衣服,或者绿的衣服,……我感觉就像被一座灰的墙给包围住了一样。

”1989年底,一位波兰记者访华后撰文写道:

“如今穿着入时、欧式打扮的姑娘,使北京的街道有一种令人应接不暇的特殊美感。

”促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②城市经济生活空前活跃

③与欧美国家建交④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

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9.“《百科全书》的读者群并不是由资本家构成的,而是1789年中瓦解得最快的各个部门。

他们来自于高等法院和大法官裁判所,来自波旁王朝的官僚机构、军队和教会。

一种进步的意识形态竟然渗透了社会结构中最为陈旧和锈蚀的部分,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荒谬,但大革命正是从悖论中开始的。

”这段话表明,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

A.人民攻占巴士底狱B.特权阶级的自我崩溃

C.资产阶级要求革命D.国王召开了三级会议

20.雅尔塔会议后,《真理报》出版了一期会议专刊。

它认为,会议上达成的各项决议表明“三大国的联盟不仅掌握了历史的昨天,还将拥有伟大的未来。

”该会议的重要内容中能反映出这一点的是

A.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B.建立战后世界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C.在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D.安排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等重大问题

21.漫画《转动地球》反映的是二战后初期美国的对外政策。

下列不能表明这一漫画含义的是

A.通过“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经济,从而控制欧洲

B.通过“冷战”来遏制共产主义

C.通过美苏争霸确立了争霸初期的优势地位

D.通过建立国际金融体系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22.针对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使用原子弹将日本两座城市夷为平地的惨剧,爱因斯坦在1948年世界知识分子和平会议组委会上指出:

“通过痛苦的经验我们懂得,理性思考不足以解决我们社会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深入研究和敏捷的科学工作对人类常常具有悲剧性的含义。

”对这段文字的最确切的理解是爱因斯坦

A.反对广泛应用各种科学技术B.告诫人类科学技术不是万能的

C.认为科学研究总具有悲剧性

D.告诫人类滥用科学技术将造成严重的后果

23.2009年11月20日,比利时首相赫尔曼·范龙佩当选为首位“欧盟总统”,这说明

A.比利时在欧盟国家中处于主导地位B.欧洲国家开始走上联合之路

C.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D.欧盟已成为统一的联邦国家

24.假定某国待售商品3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00元,若当年该国多发行了250亿元纸币,导致商品价格上涨25%,其他条件不变,则当年该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应是亿元,该年的货币流通次数为。

A.10003B.30003C.10006D.30006

25.“地沟油”又称潲水油,是指经过反复熬炸、烹炒再提炼的废油,其中含有剧毒的黄曲霉素,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近年来,受食用油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地沟油回收利润空前诱人。

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从街边小铺到五星级饭店,无一得免。

导致一些人生产、销售和使用“地沟油”的原因有

①获取利润是市场主体的唯一目标②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③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④经营者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缺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6.2010年年初我国政府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就是要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推动和实现“三网融合”有利于

①市场充分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②促进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优化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④提高我国社会的信息化水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7.一部《阿凡达》把3D技术运用到极致,打造出亦真亦幻的美感。

该片上映仅20天全球票房就达11.62亿美元,在中国内地上映3天票房就达1.1亿元人民币。

这使与之有关的3D产业一起成为备受热捧的投资概念,可以预见,3D产品必将成为未来消费的主流。

这表明

①科技进步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水平和方式③精神文化消费成为家庭消费的主要内容④科技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8.“我所期待学校教育就是:

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给你一些时间让你安排;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表演;给你一些机会让你创造;给你一个期待让你自我成长。

”(摘自2010年3月23日《北京青年报》)这些期待反映了

①事物的发展需要必要的外部条件②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制约③意识对现实的反映具有能动性④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9.2009年8月,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选出全球十大最危险的国家和地区,美国被列为最危险的国家,理由仅仅是“国家越强大越容易引发危险”。

下列成语中与美国的这一意识蕴涵的哲理相同的是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②杞人忧天、庸人自扰③福祸相依、居安思危④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0.2009年网络热词“躲猫猫”、“钓鱼执法”、“被增长”、“被就业”等大部分来自于社会热点事件,彰显着中国公民意识的增强。

这说明

A.互联网有自己的价值标准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D.中国公民意识是在社会热点事件中形成的

31.温家宝总理在两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我将以此明志,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

”其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强调的是

A.物质世界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外化和表现

B.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成功

C.崇高的理想是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志

D.实现人生价值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32.“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的这句话引起强烈共鸣。

人民批评、监督政府

①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③会降低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④有利于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3.近日在浙江宁海,一位“好事”的网民,十多次在当地的“文峰论坛”上,要求县人大常委会公布县人大代表的工作电话与工作地址,结果遭到拒绝。

人大常委会一位干部回应说,“如果把人大代表的电话公布出来,代表们不是不堪烦恼?

人大代表的工作单位,不成了一个个信访局?

”这一观点

①错误人大代表保持与选民密切联系才能更好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

②正确公民享有隐私权,人大代表个人生活和工作不能被打扰

③错误人大代表享有了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就应履行相应的义务

④正确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参与行使国家权力,而不直接解决问题

A.②④B.①②C.①③D.②③

34.安徽省下派小岗村干部沈浩,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工作出色、群众信服。

小岗村的群众两次在他三年任期届满时集体摁手印要求他留任,最终因积劳成疾牺牲在工作岗位上,沈浩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沈浩的事迹启示广大党员要

①加强对农村工作的政治领导②发扬先锋模范作用③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④弘扬党的优良作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5.2009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2010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

这表明民主党派在我国

①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②是有宪法和法律保障的参政党③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④是国家权力的拥有者和执行者

A.①②B.①②③C.①④D.①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4大题,共160分。

36.(36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每当你来到贺兰山下的银川,都会被那一片片迷人的湖泊湿地和悠闲的水乡风光所打动。

上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银川湿地的储水量一度大幅下降。

如今从黄河灌区逶迤而来的一条条水渠,将湖泊湿地重新连通,塞上湖城风采得以重现。

材料二:

“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和“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1)简述银川的气候特征。

(12分)

(2)银川平原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称,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分析银川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

(12分)

 

(3)银川湿地对当地环境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分别分析上世纪60年代、90年代造成银川湿地的储水量一度大幅下降的原因?

(12分)

 

37.(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

1520

1600

1670

1700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5.25

8.25

13.5

17.0

21.0

27.5

51.0

——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材料二人口向城市不断移住,农村因租地集中,耕地牧场化,以及机器的应用等等而不断导致人口过剩化,农村人口因拆毁小屋而不断被驱逐,这种现象是同时并进的。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人口问题》

材料三在此期间,中国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0万人,致1893年增至2350万人。

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为6.6%。

至1949年增至5766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10.6%。

……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

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皮明庥《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材料四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各乡村普遍有一种杌鼻句(wohou)不安(注:

心情焦灼不安)的现象。

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都市。

——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

材料五由于历千年而仍其故的农工结合体因在近代受到的冲击程度不同,造成了不同区域间传统农业区域和商品化农业专业化区域的同时并存。

在小农经济一统天下的传统农业区域,城乡间的联系和互动性差,乡村对城市产生的推动力小,城市对乡村产生的拉力也弱,故而城市与乡村均发展缓慢。

——带鞍钢《近代上海与苏南渐北农村经济变迁》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4分)并据材料一、二分析英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4分)

 

(2)根据材料三、四概括中国近代前期城市发展的背景。

(9分)

 

(3)对比材料一、三归纳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特点,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特点形成的经济原因。

(13分)

 

(4)近代中英两国的城市化进程,对当今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有何启示?

(2分)

 

38.(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4—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项目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国内生产总值增速%

10.1

10.4

11.6

13

9.0

8.7

国家税收收入增速%

25.7

20.0

21.9

31.4

17.0

9.8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

6.8

6.2

7.4

9.5

8.0

8.5

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7.7

9.6

10.4

12.2

8.4

9.8

农村居民纯收入(元)

2936

3255

3587

4140

4761

5153

城镇居民纯收入(元)

9422

10193

11759

13786

15781

17175

材料二2009年12月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

调整好个人、企业、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

缩小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调整劳动报酬。

改变当前分配不公平问题,应当在初次分配领域改革的同时,在再分配领域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在2010年两会答中外记者问中,温总理指出,“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这三者不可偏废。

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其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

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6分)

 

(2)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结合图表和材料二分析说明如何解决表格所反映的问题?

(10分)

 

(3)运用所学政治常识,从依法治国的角度说明应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8分)

 

(4)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哲学常识,说明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过程中如何做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8分)

 

39.(60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

丹麦能源领域相关数据统计

1PJ=1015焦耳=34139吨标准煤

1980年

1990年

2005年

消费构成

石油

546

355

350

煤炭

241

328

165

天然气

0

82

192

可再生能源

24

50

130

能量自给率(%)

5

52

156

CO2排放(万吨)

5310

5270

4940

材料三:

丹麦GDP增长与能耗比较

(1)丹麦拥有众多风力电站,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其风能丰富的原因。

(8分)

(2)丹麦是全球将能源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已走上一条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

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说明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12分)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中,经历了三次人口资源环境恶化:

一是1958年,二是“文化大革命”,三是改革开放之初。

——《中国近代现代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五:

1961年前后,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化工和工业燃烧重油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骤增,尤其是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50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约为8%,死亡10余人。

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因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死亡率达38%,汞中毒者达283人,其中60余人死亡。

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痛川流域,因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居民食用后中毒,1972年患病者达258人,死亡128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现代化及环境污染问题》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的三次人口资源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12分)

(4)比较材料四与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中国与日本两国环境污染的不同原因。

(8分)

材料六:

气候变化是当前整个人类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

2009年年底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把一个普通人不关心的科学问题、环保问题演变成了热点话题。

应对气候变化不仅仅是各国政治家的事,每个企业、公民都会受到深刻的影响,同时也都有责任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采取积极行动。

(5)结合上述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的相关知识,谈谈怎样才能解决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问题。

(10分)

材料七: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一贯突出“两个坚持”的立场,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中国强调气候变暖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发达国家的存量排放造成的,发达国家应该正视自己的历史责任和当前人均排放高的现实,严格履行《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减排目标,继续承担中期大幅量化减排义务;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国情,在发达国家资金和转让技术的支持下,尽可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努力适应气候变化。

(6)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常识,说明世界各国如何开展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世界气候的变化?

(10分)

参考答案

第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1.C2.B3.B4.B5.A6.D7.A8.D9.B10.D11.C12.B13.A

14.B15.D16.D17.A18.B19.B20.D21.C22.D23.C24.A25.B

26.D27.C28.A29.B30.C31.D32.C33.C34.B35.A

第Ⅱ卷共4大题,共160分。

36.(36分)

(1)主要气候特征是:

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较多,昼夜温差大;降水少,蒸发强烈,气候干燥;风大沙多等。

(每点4分,共12分,任答三点即可)

(2)银川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阴雨天气少,光热较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的积累(每点4分,共12分)(3)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大气环境(4分)60年代主要是随人口增长要解决吃饭问题,围湖造田发展农业(4分)90年代城市建设加快,围湖造陆。

(4分)

37.(32分)

(1)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或工业革命后大大加快)。

(4分)工业革命和圈地运动的推动。

(4分)

(2)列强经济侵略;通商口岸的被迫开放;小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