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钓全攻略.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09552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钓全攻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台钓全攻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台钓全攻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台钓全攻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台钓全攻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台钓全攻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台钓全攻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台钓全攻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台钓全攻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台钓全攻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台钓全攻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台钓全攻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台钓全攻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台钓全攻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台钓全攻略.docx

《台钓全攻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钓全攻略.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台钓全攻略.docx

台钓全攻略

台钓全攻略

本文系搜集整理而成,目的是便于广大钓友特别是台钓爱好者的研究和垂钓。

在此亦向所有原作者致谢。

  一、什么是台钓

  台钓就是台湾钓法,铅坠悬于水中,而钩在底,又指悬坠底钓术。

是由我国台湾省的垂钓高手经过长期实践,不断探索而总结归纳出的一种装备齐全、动作规范、上鱼率高、集娱乐性和竞技性于一体的、既舒适又科学的钓鱼方法。

在台湾称之为“悬锤底钓”,主要适用于池钓。

由于不断发展,矶钓、船钓、溪钓也都有人使用。

  《台钓秘诀》中对“台钓”的特色归纳为:

  1、竿细短、线细、钩小无倒刺,浮漂细长均匀灵敏度高,稳定性好。

  2、垂钓者坐在美观的晴雨伞下和轻巧的折伞式*背椅上,有舒适感。

  3、钓竿搁放在竿架上,手不离竿,眼不离漂。

  二、台钓基本用具

  

(一)主要用具

  1、钓竿:

  台钓的主要对象是鲫鱼。

一般活动在1.5米左右深度,*池边较近的地方,鱼的重量一般在150-300克之间,最大不过500克,因此,钓竿一般选用3.6米-4.5米碳素或玻璃钢中调竿。

当然,也需要根据不同水域情况进行选择。

用碳素竿一定要注意环境,防止触电。

硬调竿比较适合初学台钓者。

  2、钓线:

  鱼线:

台钓钓线由两部分组成。

从竿尖到铅皮座的一段叫做主线(或母线),铅皮座以下的叫做子线(或支线)。

钓小型鱼线都比较细,因怕小鱼受惊吓所以线要细。

台钓的钓线应选用柔软、切水性好的高抗拉强度钓线。

专钓鲫鱼的主线直径不超过0.20毫米,子线不超过0.10毫米。

这么细的线要是钓到大鱼肯定会跑鱼!

但是,“鱼和熊掌不可间得”,所以宁可多钓些小鱼也不愿钓不到鱼!

鱼线还分为多种:

“陶瓷线”,“尼龙线”……可去鱼具店细细询问,一般根据对象鱼、钓竿和钓线的抗拉强度来选定。

  3、鱼钩:

  台钓一般钓鲫鱼,不需大钩,且为了摘钩快,采用不带倒刺的鱼钩。

目前市场上有专供台钓使用的无倒刺鱼钩出售,可根据所钓鱼的大小选定相应大小的钩。

若实在买不到无倒刺钩,也可自行解决,最简单的方法是,将大小合适的钩,比如海津6号钩,用尖咀钳子顺着钩尖的方向把钩的倒刺往回一夹即可。

若出现毛刺,就得劳驾您动手用锉锉一下。

  4、鱼漂:

  台钓使用的浮漂多是立式浮漂。

形状最好是上下尖,中间大的流线型,整体均匀细长者,并且标示颜色要鲜艳醒目,标示段不可过多。

一般漂头为实心细杆,粗细和铅笔芯相仿。

漂身最好是孔雀羽根或巴尔沙木的,塑料制作的灵敏度不好。

浮漂标示杆(漂尖部分)分为实心与空心两种,实心灵敏性高,但稳定性较差,遇有风吹草动,难辨咬钩的真伪。

因此有人喜欢用空心细塑管标尾。

市场出售的达摩浮漂,常为许多钓者喜欢。

鱼漂的浮力有大有小,可以选用几支同一牌子的不同浮力的鱼漂,根据需要更换。

  浮漂的选择应根据水深浅、竿长短、鱼大小、视力好坏来确定。

水深、风大、鱼竿长,适合用大漂;水浅、风小、鱼竿短宜用小漂。

大饵钓大鱼,宜用大漂,反之用小漂。

视力好可用小漂,较灵敏,视力差则可选择较粗较大的浮漂。

但浮漂与铅坠的配合一定要恰当。

  5、铅坠:

一般用铅皮为佳,因便于调整轻重。

  6、太空豆、插漂座、返捻环(联结环)、铅皮座。

  

(二)、辅助用具

  1、坐椅与竿架:

  竿架与坐椅初期是分离的,现在也有人仍然采用分离的,比较便宜。

但更好的是椅架合一的台钓专用坐椅,即比较通用的钓箱。

竿架和钓箱合为一体,同时可架两支竿,使用起来极为方便。

  2、鱼护:

  是由金属框架与锦纶丝网组成,长度应为2米以上,直径30--40厘米。

由于鱼护的空间撑开,呈圆筒型,鱼在鱼护中比较安静,避免了对钓点附近鱼的惊扰。

长度大,是便于适应各种不同的钓点,岸边距水面的高度。

要求鱼护挂在支架上,鱼护口连有一细金属丝,或在鱼护口安上“挡针”,十分便利于顺手将钓上来的鱼磕入护内,节省时间。

  3、太阳伞:

  用来遮阳和挡雨,既保护身体,又减少不必要的干扰。

  4、工具盒:

  装必要的工具与备用的小渔具,如钩、坠、线、太空豆、联结环、浮漂等等。

  5、饵料盒:

  装各种干湿饵料。

  6、抄网。

  7、渔具包、鱼竿袋等。

  8、其它:

主要是饮食、药物用品携带的袋包等。

  除了配齐这些工具外,台湾钓法还明确规定了各种工具的摆放方式、摆放位置、顺序等,采用台钓时都需严格遵守。

在垂钓现场,竿架上搁竿应放在垂钓者正前方,饵料盒位于竿架与垂钓者之间。

垂钓者右手边依次是工具盒、竿袋,与钓者平行位置。

鱼护应设在垂钓者的左前方,手抄网则在正左边。

  三、台钓的钓组组合

  台钓的钩、坠、漂、线的组合,是台钓能否显示优越性的关键。

  1、主线的组合:

  主线(即钓线、母线)一般应比钓竿长10-30厘米。

先装上一枚"太空豆",接着装上浮漂插座(漂座),再装入一枚太空豆夹注浮漂座。

然后再装上一枚太空豆,再把铅皮座装上。

再装一枚太空豆,用来固定铅皮座的位置。

最后拴上"返捻环"(也叫联结环)。

目前还有直接带υ型挂钩的铅皮座,或挂○型圈,或直接与子线相连。

  2、脑线的组合:

  一般认为脑线直径应为主线的1/2,实质脑线只要比主线略小一号即可。

长度约35厘米。

两端各拴上一个鱼钩。

线要从钩的内侧拉出,要牢牢拴住。

拴好后两钩相距约30厘米。

将拴好钩后的脑线对折,形成两钩一上一下,对折处打一个外∞字型结,两钩相差半钩长的距离。

  3、与竿尖固定:

在竿尖的尼龙线上打个结,在主线的另一端(无铅皮座的一端)将钓线折回8厘米左右,连打两个“∞”字结,形成一个大环,一个小环。

把线顺入大环,再套到竿尖的尼龙线上拉紧。

解下时拉小环即可。

  4、鱼饵上乘,诱鱼力强,能迅速聚鱼并使萁争先吞钩。

  5、一切要求规范化,操作轻松、动作标准、姿普罚簿克俣龋鹩懵矢摺?

br>以池钓为例,台湾池边划定的钓位只一米宽,钓客多时只能是一个挨一个并排坐。

故台湾钓友传入大陆的规范式的钓鲫方法及钓具装备,完全是由于台湾池钓场那种严格的场地和垂钓环境养成的,他们竿长线长一般只需3.5~4.5米,抛钩、扬竿、起鱼这些动作,及坐姿都必须是垂直的,否则,会干扰和妨碍钓友。

  

  --------------------------------------------------------------------------------

  四、鱼饵

  台钓的特点之一是饵料的诱钓合一。

诱鱼的办法是先用较大的饵料捏在铅皮座上,抛至钓点后,向内拉回20--30厘米,再扬竿,如此连续4、5次。

再将比钓饵稍大一点的饵料挂在两只钩上,连续抛十次左右,使饵逐一垂地,这样窝子便已形成。

再将双钩挂上饵料,抛向窝中,浮漂稍有动作立即提竿,反复几次使鱼变得急躁,且鱼儿越聚越多,便可正式垂钓。

  饵料的选择。

省事起见,台钓中的鱼饵最好在商店购买,因为台钓对鱼饵要求高,需专门配备,对于不同的鱼种,需各自具备香、腥甚至甜味。

当然自己也可配制,不过比较麻烦。

鱼饵的软硬应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在刚开始垂钓时应和制偏软的,这样溶水快,可充当诱饵吸引附近鱼儿前来。

垂钓一段时间后,应选用稍硬的粉团,这样保持持久,利于鱼儿吞钩。

根据水的深浅,鱼咬钩的快慢等加以考虑,一般要求入水沉底后1分钟之内溶化为好。

  鱼饵上钩的方法,应有两个要求,一是钩尖要在鱼饵的中间;二是钩底与饵底平行。

饵的形状可以是球形、圆锥形或圆柱形均可。

不论制成何种形状,需要符合这样一些原则:

  第一、鱼饵的大小要合适,需与浮、坠等浮力合理配比;

  第二、软硬要合适,水与饵的比例约为1:

1,揉搓成小团后在空气中放置4分钟-6分钟吸收空气后再使用;

  第三、不能使用和制太久的粉团。

尤其夏天粉团在空气中发酵很快,应当场炮制及使用。

  也有人上下两个钩用饵大小不一,或下钩饵小,上钩饵大;或下钩饵大,上钩饵小(据说更为灵敏),各有千秋。

但必须注意,采用那种装饵方法,都必须在调整浮漂时即确定,以便调整好调目与钓目,使垂钓时正确反映鱼钩在水下的状况与鱼咬钩的情况。

  如果使用荤饵如蚯蚓、小虾等也可以,但由于其自身重量较轻,需在钩上适当配重,才便于调整浮漂。

  五、台钓的具体应用

  台钓鲫

  水库中的鲫鱼一般来说比池塘个头大,密度低,加之水库中水较深,小杂鱼多,地形杂,常有风,故一般不采用拉饵造成柱状雾区的办法,多采用搓饵钓底的办法。

总的原则是夏天高水温期钓钝些,春秋低水温期钓灵些。

水库中钓鲫鱼时,常碰上鲤、鳊、草、鲌、鲢等鱼,故即使钓鲫鱼,也把钩换稍大的,线用稍粗些的。

夏天时,浮漂调4目,钓4目或5目,让一钩刚触底或一钩完全触底子线还弯曲些。

如果鱼咬钩比较勤,双钩可都用雾化较好,雾化后有絮状残留物的商品饵;如果咬钩比较稀,下钩可用较粘耐泡的传统面饵,上钩用商品饵,春秋时,浮漂调4目,钓3目或2目,下钩挂较粘耐泡的传统面饵或蚯蚓、红虫,上钩搓商品饵。

一般不用打窝子,只是开始垂钓时,用商品饵搓大饵,连送十多竿,以后则边钓边诱不必再考虑撒诱饵了。

  台钓鲤

  鲤鱼是水库垂钓的主打鱼种,个头大,劲头足,上钩后手感特别猛,故钩要大,线要粗。

鲤鱼是底层鱼,一般以底钓为主,调漂时尽量调钝些。

钓鲤鱼时子线不必太长,以10厘米左右为好,并且上下钩距离不必大,以1-2厘米为好,有时钓大鲤鱼时甚至让双钩平齐,两根子线一般长。

调漂一般调4目钓5或6目,让下钩支线弯曲钓饵卧底,上钩钓饵刚刚触底。

若遇上大风天时,可换上两钩平齐支线10厘米的双钩,把漂调得再钝些,使铅皮座着底,双钩都卧在水底,以便固定住钩饵不走漂。

鲤鱼对水底颗粒较大的饵料和大饵团感兴趣,故钓鲤鱼时不必刻意追求雾化,饵料入水后三、四分钟便化成糟食那样的松散状态或像棉絮那样的状态最好,这样的状态钩就埋在其中,鲤鱼见到后常常一口连饵带钩都吸入嘴里,中钩率较高。

钓鲤鱼要耐心地守,不要总怕钩上无饵频频扬竿换食。

只要窝子形成了,就应每隔一段较长的时间换一遍食,谁有耐力谁钓大鱼。

另外钓鲤鱼时最好竿柄上配失手绳或拉砣线,以免竿被突然上钩的大鲤拖入水中,也可大鱼上钩后方便遛鱼,缓解大鲤猛烈的冲撞。

  台钓鳊

  钓鳊鱼钩线与钓鲫鱼相同即可,但支线需长些为好,上下钩的距离要大些,一般让两钩相距12厘米,上钩支线长10厘米,下钩支线长22厘米。

调漂时要双钩挂饵,以漂尖露出水平5目左右为好。

钓饵上钩用雾化性能好有絮状残留物的商品饵,如东峻鲫鱼饵、老鬼九一八、金龙疯食2号等。

下钩用传统面饵为好,我一般用玉米面和生豆面蒸成窝头,再掺些麯酒和白糖,夏秋季节用新成熟的玉米胚芽效果也较好,刚开始垂钓时,最好先用碎豆饼屑,麸子和湿沙土撒到窝子里,随后先钓浮,让钓饵在半水开始垂钓,如无鱼咬钩再往上捋漂10厘米,让钓饵慢慢*近水底,如不咬钩每隔10分钟左右便撒一把用碎豆饼屑,麸子和湿泥沙做成的诱饵。

一般浮钓鳊鱼时咬钩都是有力地一顿,随即浮漂便往顶起几目,在发现漂顿或上升时扬竿都可中鱼。

鳊鱼爱成群活动,发现某一点某一深度上鱼后,要记住这一点和这一深度,尽量保持钓点安静,分秒必争地垂钓,鱼上钩后要立即侧拉引其出窝。

鳊鱼咬钩就是一阵,短者三、五分钟,长者二、三十分钟,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努力提高效率,不上鱼时要把饵和备用钩及抄网等准备好。

  台钓鲢鳙

  钓鲢鱼钓饵必须雾化性能好,因为鲢鳙鱼对雾状的食物情有独钟,即便不是酸臭饵,香饵也能引得它们蜂拥而至。

东峻鲫鱼饵和日本丸九五号鲫鱼饵钓鲢鳙效果就必较好。

调漂时无风可调得灵些或不灵不钝,如调5钓3和调5钓5;有风可调得钝些,如调5钓6,让下钩着底,子线稍弯曲,以稳住钓饵。

如果风很大时,可改变一下钓组。

即用一根子线,直接把两枚钩绑在上边,两钩相距10厘米左右,再把下钩前边5厘米处打下结,把铅皮座的铅皮缠在结处,然后把上钩上边5厘米处系个环节,随后拆下双子线钓组,系上这副单子线双钩钓组即可。

这种钓组在钓钝的情况下铅坠着底,饵钩不易移动,反应也较灵敏。

鲢鳙鱼比较傻,不象鲤鱼那样小心谨慎。

游动和吃食时都很鲁莽。

只要一进钓点,就会把漂弄得不停晃动,发现漂连续晃动或连续抖动时应立即提竿。

钓上的鲢鳙钩在嘴里的情况不多,大多是挂在下颌或身上。

钓链鳙也要在竿柄加失手绳或拉砣线。

  六、水库台钓的应变措施

  台钓在鱼池钓其先进性及速度是别的钓法所不能相比的。

但由于台钓的设计原是针对鱼池并不是水库,因此,在水库中使用台钓应根据水库的环境,鱼情来对台钓稍加改进。

  用竿:

最好选用中硬调竿,因其适用范围广。

太硬的话配线要加粗,太软反应慢、剌鱼不深较易走鱼。

常用有3.6及4.5两种,水浅钓罗非等小鱼用3.6好,若涨水及水深可用4.5及更长的钓竿。

  用线:

除重坠大漂有别于正常台钓外,尽量用线径细,切水性好的高强度线做大线。

这是整个钓组合理匹配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水一深了,大线的切水阻力对立漂的快慢影响很大。

当然中大鱼后,就要考验钓手领鱼的技术了。

脑线要短,有7一10厘米即可,脑线短能提高一些灵敏度。

因水库鱼比池鱼爆发力及耐力均高好多。

所以3.6米竿用1.5号主线配1.0-1.2脚线;4.5米竿用2.5主线配2.0脚线较为适宜。

这个搭配应付两斤以下都可以,若配放竿绳也能应付大鱼。

  竿长线粗虽然不易跑大鱼,但灵敏度肯定要大打折扣。

若专为钓大鱼,仍是长竿粗线为好。

  用钩:

最好用有倒剌钩,无倒刺钩原是针对鲫鱼等小型鱼挣扎力弱,及为能在竞技比赛快速脱钩所设计的。

伊势尼5-7号大小的钩应用范围最广,可大小鱼兼顾。

专钓鲫鱼可用白袖5号或去倒刺伊势尼1号,专钓鲢鳙及较大的鱼就要伊势尼9号以上。

  用漂:

钓深水用漂宜大不宜小,漂身细长流线型则阻力小。

深水造成整个钓组的传导距离加长、阻力加大,如还用调四钓二校漂就可能失敏了,最好以调五钓二为基准。

在水底不平及坡度大的钓位就要将漂调高点,比如调五目或六目,钓三四目。

在水库并不需要将漂调得很灵敏。

因水库小杂鱼及虾多,调得太灵敏搅到自己异常紧张,浮漂上下飞舞但起不上鱼。

就算在鱼池钓猾鱼时都要将漂调钝,来减少假讯号的出现。

深水校漂比较费力费时,不妨问问两侧钓人或观察一下他们扬竿时水线的长短,以便较快完成定深工作。

  在水库用大漂配重坠,一是可避免因小漂轻坠落水慢吸引中层杂鱼抢食的现象,二是有利于抛竿。

但小漂也要带一两支,以防鱼情有变。

  钓饵:

深水用饵应比正常钓四梢粘硬一些,不然在下落过程中受水较长时间的冲击,待钓饵落底时已快化散,常常形成空钩。

一般说来,用商品饵应较台钓正常用饵少放一成水或适量加些面粉,以钓饵在静水中2分钟至2分半钟内化散为宜。

调饵:

在小杂鱼或虾多的水域应将鱼饵调硬调粘,千万不要用雾化饵,除非你想钓小鱼。

切记:

不要以为太粘太硬鱼会不吃,实践证明鱼是贪吃的,有美食在前一般都肯吃,除非饵不对口。

  抛竿与扬竿:

抛竿不要打满线,这样可缩短坠、饵下落距离,同时也可缩短一些立漂时间;深水扬竿宜早不宜迟,力度也应适当加大,只要判断是鱼讯就扬竿,通过不断的扬竿寻找最佳中鱼时机。

一定要克服正常台钓时形成的观漂扬竿心理定式,不然就可能错过许多中鱼机会。

  说到底,台钓不过是钓法的一种,其许多原理在于个人的灵活使用。

细线、小钩、灵与钝,都是一些基本原理,得看实际情况。

例如即便是钓鲫,休闲钓中20公分以上的脑线实际用得并不很多--原因是通常渔场密度有限,而且50克以上小鲫--竞赛常见的规格--是不多的,因为钓客对此兴趣有限。

用竞赛钓法来做休闲钓,显然不是时候。

  七、常见的浮漂反应及处理

  台湾钓法的专用立漂上可反应出比通常七星漂多好几倍的信号反应,这可能也是吸引成千上万钓友如痴如醉学习、研究台湾钓法的魅力所在。

台湾钓法中,在不同的环境下浮漂信号反应变幻莫测。

这里以基本的“调四目,钓二目”常见的浮漂12种反应及处理办法作一介绍。

  1、抛竿后,按理数秒钟后浮漂受铅坠重力影响会慢慢立直,但在应立直时还平浮躺着不动,这一般是小鱼在中上层接住钩饵(排除钩坠、钱被水草等搁住),应及时扬竿。

  2、竿抛出后,浮漂在还末立直时就发现快速地向河心方向移位。

这是中、上层鱼抢食而走的信号,且很可能是较大的草的、鳊鱼吞钩,应立即扬竿。

  3、抛竿后,浮漂开始立直,自然慢慢下沉,但还未到稳定"钓二目"时就见漂尾上、下跳动。

这种信号反应是鱼在中下层咬钩。

处理办法:

一是在浮漂短促有力下顿的瞬间扬竿。

二是见漂尾回升数目不再上浮(停顿)时扬竿。

  4、浮漂稳定露出水面二目,但突然下沉不见。

大多数不是鱼咬钩信号,而是鱼的身体、尾巴擦到鱼线所致。

如果在风浪中垂钓,这种信号也有可能表示鱼知食。

处理办法是可稍等1~2秒钟,若不见浮漂冒出水面,即扬竿。

  5、浮漂立直,漂尾露出水面稳定二目,不时冉冉升为三目或目半后又缓慢沉到二目。

这是鱼在钩饵周围吃食、活动索引起水流水压变化,不是鱼儿咬钩,不可扬竿。

但说明这时浮漂感觉好,很敏感。

  6、浮漂稳定"钓二目"时,先发现徐徐上升一目左右,而后短促有号.应在见浮漂缓慢上升时,作好扬竿准备,当浮漂短促有力下沉的瞬间即扬竿。

  7、抛竿后,浮漂立直稳定钓二目,只见慢慢上升至三目,但在上升还未停顿时又有短促有力下沉的信号出现。

这很可能是两条鱼分别先后咬双钩饵,应在短促有力下沉时迅速扬竿,往往一竿上双鱼。

人门后,有经验的钓手可专门钓双鱼。

  8、浮漂稳定钓二目时,未见正常"下顿"信号,漂尾徐徐上升到三目、四目,直到上升停顿。

这大部分是鱼咬钩信号,不管其上升至几目,只要认定上升已停顿即扬竿。

但要注意,钓者应有耐心,浮漂还在上升时不要扬竿。

  9、浮漂稳定约二目,只见慢慢露一目或全部沉入水中,但不是短促下沉。

而后又渐渐回升到二目。

这是"假信号"不是咬钩真信号。

常是由于母线本压入水中,受风力影响牵压浮漂;或因水有缓流使浮漂不稳定。

此时不要扬竿,应设法把母线压入水中等稳定浮漂。

  10、抛竿后,浮漂下沉到两目,又缓缓升到三目或四目,这共有三种情况:

一是双钩上的饵化掉一个粉饵,漂会露三目;二是双钩上的二粒粉饵都已化散完,漂露四目;三是小鱼来吃饵,但只是顶在口上,吃不进嘴里。

处理的办法是将竿子稍向身边移动20厘米左右,将浮漂压入水中。

移位漂下压入水后又回到露四目,说明双钩已无饵,应起竿重新装食;如移动时发现浮漂有短促有力下沉的信号,说明鱼已吞钩,应迅速扬竿。

  11、抛竿后,浮漂立直下沉,但一直沉不到二目,而在四目,也不见上浮或移位。

这可能是饵料太松软,已在下沉过程中化散掉;或下沉时被鱼咬掉(常见于有风浪环境);也有可能因池底不平造成。

处理的办法是轻轻后移一下浮漂,将漂压至露二目,如一忽儿又回到四目,则应起竿装食,再抛竿。

  12、浮漂在稳定钓二目时,不见上下浮动,而是不断左右慢慢摇摆,时而为漂尾小幅度抖动。

这不是鱼儿咬钩的信号。

前者是鱼在水体中下层游动、觅食引起水流、水压变化影响到悬坠移位带动浮漂出现的信号;后者则是上层的小鱼在戏线、戏漂,均不可扬竿。

  

  --------------------------------------------------------------------------------

八、台钓的优越性和优缺点

  优越性

  第一,装备精良、齐全。

与传统钓法相比,台湾钓法需配备精致的支架、手抄网、鱼护、工具盒、小凳、伞等。

即使常用的鱼线、鱼钩等,也有很多改进,质量上有保障。

  第二,钩饵制作精良。

台湾钓法中所用钓饵,多是由专家根据不同鱼的特性和嗜好专门配制而成,针对性强,卫生方便,尤其是饵料味道浓烈易吸引鱼儿上钩。

  第三,操作规范。

台湾钓法对垂钓的标准化要求很严,如抛竿、装饵、持竿、收竿、遛鱼、抄鱼等动作都要求很高的标准化,装配各种设备,辅助工具也都有明确规定

  优缺点

  

(1)灵敏度高,鱼在饵边的动态从漂上可清楚反映,这能帮助钓者把握提竿时机。

  

(2)所用的饵料,诱、钓饵合一,其诱鱼效果好,同时诱、钓结合,很容易上钩。

  (3)台湾钓法是根据鱼的觅食特性(特别是鲫鱼)而创造出的垂钓方法,其科学性强,对一些经常垂钓的鱼塘,使用效果更佳。

  但是台湾钓法设备多而全,要求投资大;台钓操作难度也较高;同时采用双钩容易挂住水草,调漂难度也较大,所以学习台湾钓法,应扬长避短,将它和传统钓法结合起来,以取得钓技上的更大进展。

  九、台钓中的若干问题

  1、台钓能否钓到大鱼

  台钓的渔具配备确实适于钓鲫鱼,但如果有经验与思想准备,钓到大鱼不慌张,慢慢引遛仍然可以钓上大鱼,因在提竿时先顿后送再扬,有了判断鱼的大小的机会,从而可以从容应对。

  2、台钓的局限性

  可以归纳几点:

一是装备复杂,投资较大。

当然有些可以不必求全求好。

二是调整浮漂较复杂,其实掌握要领,多加实践掌握并不困难。

三是对环境、鱼种要求较严格。

台钓主要钓鲫鱼,对混养的鱼塘,特别鱼体大小差别较大的水塘,使用起来较为困难,这就需要根据情况选择钓法、钓具,不必为台钓而台钓。

  3、对“长脑线”的理解

  众所周知,钓鲫用长脑线,是看中了其落水时的轻曼--速度慢于铅坠,便于小鲫入口。

但是,长脑线同时一定程度上会反而降低灵敏度?

br>浮标在水中承受的重力,不但有铅坠,而且还包括了钩,因此,水中鱼咬钩时,并不需要上浮40公分,而是当其咬起饵粒抬头特别是咬起底饵时,由于钩饵已经离底,浮标--正常的灵敏度就会有反应。

如果真等着40公分,那也太为难小鲫啦!

4、“上下钩”问题

  是否一定要一饵落底、一饵悬浮,对于休闲钓实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儿。

除非渔场密度极高--高到竞技场的水平,否则“上下”钩并非必要。

因为“上下”的设计,除了有“游荡”的好处外,事实上恐怕主要还是为了上双鱼。

  5、看漂问题

  应当以“顿”为基本标准。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如鲤鱼的黑漂。

寻找“顿”感,往往要在调漂上下功夫,鱼是一样的,但天气变了,吃食的模式或许也会变。

比如密度大时,抢食的结果是“黑漂”,且半水抢食是难以有“顿”感的;小鱼吃食的“顿”感也会不明显,这里,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核心是“顿”感,这一“顿”,关键要有力度,一目、两目,甚至半目等都可以,取决于鱼种、天气和水情。

  6、注意灵活性

  台钓中的“细线小漂”是金科玉律,但有严格的前提,如主要针对比赛、池底平坦、风浪较小、水深在1.5-2米等。

但实战中情况千变万化,因而灵活性时时不可忘记。

“细线小漂”对付一斤以上的罗非、对水深在3米以上的水域、对4级左右的风等都是不合适的,你得换成大漂,罗非还得用防咬线。

  7、关于“雾化”

  这是台钓最感兴趣的话题。

但是,“雾化”主要是对密度大的鲫鱼精养池(和鲢鱼)较好,因为可以大量聚鱼和引鱼上浮,提高比赛成绩。

然而,通常的钓场虽然也是养鱼池,但密度要小得多,这时“引鱼上浮”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底钓可能才是最佳选择。

另外,“雾化”容易带来小鱼,对钓深水的,就决不是好办法了。

因为很容易使饵在半水被小鱼劫走。

  8、粘度问题

  为增加粘度,可在松散的饵料中加少量粘粉,尽量不要加面粉,因为容易发酵。

增加粘度,用两种不同的鱼饵也可以(而且还可以用混合饵的方法来改善比重、调节鱼饵沉底的状态呢)。

  9、下列情况确实台钓难以适应:

(1)水深超过2.5米;

(2)水底复杂,高低不平;(3)风浪较大,水草很多;(4)近岸水浅短竿够不到位;(5)小杂鱼闹钩。

  

  --------------------------------------------------------------------------------

  附录:

  自制台钓饵料

  台钓饵也可自行制作。

这里介绍几种自制专用饵的方法,供广大台钓爱好者一试。

  1.主要原料选配

  制作粉状饵的原料分为植物性和动物性两大类,植物性原料常用的有小麦、玉米、大麦、黄豆、豆饼、红薯、土豆、海藻、干青草等;动物性原料主要有鱼粉、南极虾粉、鳗鱼粉、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