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语文阅读总复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15822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毕业语文阅读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小学毕业语文阅读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小学毕业语文阅读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小学毕业语文阅读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小学毕业语文阅读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小学毕业语文阅读总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小学毕业语文阅读总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小学毕业语文阅读总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小学毕业语文阅读总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小学毕业语文阅读总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小学毕业语文阅读总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小学毕业语文阅读总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小学毕业语文阅读总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小学毕业语文阅读总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小学毕业语文阅读总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小学毕业语文阅读总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小学毕业语文阅读总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小学毕业语文阅读总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小学毕业语文阅读总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小学毕业语文阅读总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毕业语文阅读总复习.docx

《小学毕业语文阅读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毕业语文阅读总复习.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毕业语文阅读总复习.docx

小学毕业语文阅读总复习

阅读总复习

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有一定的顺序和速度默读(朗读、速读)文本,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2、能借助工具书(字、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本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概括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读中体悟,敢于提出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6、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概况,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情感、理想。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能学会圈画批注,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8、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体会顿号、逗号、分号与句号,破折号与省略号,引号与书名号的不同用法。

9、诵读优秀诗文,注重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诵背优秀诗文60篇。

10、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阅读新空间

一、状物

(一)这棵绣球花株有一尺多高,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就像一棵小树。

那拇指粗的主茎上长三根杈,杈上又长枝,枝枝杈杈上生满碧绿的叶片,就像一把把团扇。

浓密的枝叶中,钻出一根修长的花莲,莲上顶着几颗枣核形的花蕾,毛茸茸的。

花蕾绽开时,四五个球,像是被绣在万绿丛中似的,难怪人们叫它“绣球”呢!

这团团火花像绯红的轻云,像孩子们的笑脸,像一团团烧得正旺的火焰……

1、这段话从哪些方面描写这棵绣球花株?

2、运用归纳法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3、用“——”画出一句排比句。

4、文中分别用、、来比喻花蕾绽开时的“绣球”。

5、文章的结尾处用了省略号,你能再补上一两句话吗?

(二)生物角架子的上层放着一个长方形的玻璃缸。

缸里有几条活泼可爱的小金鱼。

它们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尤其是那朵“水泡眼”鼓着两只灯泡似的大眼睛,在碧绿的水草中间悠闲地穿行。

架子的中间装有玻璃门,里面陈列着同学们收集的珊瑚、贝壳等标本。

架子的下层并排放着几盆水仙花、宝石花和仙人球。

1、这段话按()顺序写的,其中重点写()

2、给本段拟一个小标题:

3、你还养了哪些花,说几个听听,顺便介绍一下特点

春天:

()的夏天:

()的

秋天:

()的冬天:

()的

(三)橘子皮里有理气健脾、去湿化痰的作用;橘核可以作为止痛药;橘叶能消肿散结;特别是橘络能顺心活血,对胸闷、胸痛的病人有一定的疗效。

因而橘络是很好的中药。

注:

橘络指橘肉和橘瓣上的丝。

1、这段话主要向我们介绍:

2、用“”画出中心句,想一想这段话按()顺序写的。

3、你还能介绍其它水果或蔬菜的作用吗,选一种说说。

注意一定的顺序。

(四)我爱落叶

我爱春风和朝霞,也爱小草和鲜花,但我更爱落叶。

它们像彩色的风筝,常常飘到我的梦里来。

在瑟瑟的秋风中,落叶籁籁地飘到地上。

当它们还高高地挂在枝头的时候,秋雨最后一次为它们洗去了身上的细尘,夕阳轻轻地为它们抹上一层金黄的色彩。

于是,它们终于落下来了,从相伴了一个春夏的树上悄悄地落下来了。

它们没有一丝哀愁,也不感到一丝悲凉。

因为它们深深懂得,自己的一生曾给人们献出了一片片绿阴,把大地装扮成绿的海洋。

在瑟瑟的秋风中,落叶籁籁地飘到地上。

当我背着书包放学回家的时候,看到一个老爷爷迎着火红的朝霞,把一堆黄灿灿的落叶轻轻扫到花园里,微笑地告诉我它是一种很好的肥料。

是啊,它们落在地上,或者被踩在脚下,踏入泥泞;或者被烧成灰烬,埋入泥土。

它们仍像离开树枝的时候一样,没有一点怨恨,也不感到一点悲伤。

因为它们深深懂得,虽然自己化成了泥土,但会换来更加美好的春光。

哦,朋友,如果你爱嫩绿的芽儿,那么,你也一定会爱这深秋的落叶!

1、落叶不感到悲伤是因为;不感到悲凉是因为。

2、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包含着一个疑问,可以提示全文的内容。

读读这句话,你能提出这个疑问来吗?

3、文中有这两句话,哪一句是打比方的,在后面的()里画“√”,并想想这么写好在哪?

①它们像彩色的风筝,常常飘到我的梦里来。

()

②它们仍像离开树枝的时候一样,没有一点怨恨,也不感到一点悲伤。

()

4、文中多处把落叶当做人来写,歌颂了落叶的奉献精神,找出句子,用“~~~”标出来,自己也想想,我们怎样向落叶学习?

5、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这种写法叫。

短文(四)

粽子

①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粽子()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②粽子的形状很特别,()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

你知道它包含着几个顶角、几道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

③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

煮熟以后,剥开墨绿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各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着实好看。

④粽子的味道好极了,箬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馅子,甜而不腻。

它()是驱邪消暑的开胃美食,()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大人小孩都爱吃。

⑤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爱国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治国主张,()国君不予采纳。

后来国土沦丧,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

人民怀念他,崇敬他。

两千多年来,每年端午节,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

老人们说,吃粽子可要学习屈原的崇高品格和爱国精神。

是的,每逢端午节,人民怎么会忘记伟大诗人屈原呢?

1、认真读文章,想一想文中的()里应填上什么恰当的词,请在下面的词中选一选。

(但是、所以、既、不但、又、而且)

2、第③自然段写粽子的,请摘录各种颜色的词语写下来:

、、、、、。

你能用什么词能概括这些意思:

、、、。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美食:

忧愤:

4、用“——”画出文中的打比方的句子,这个句子用比喻。

5、用“~~~”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

6、用“”画出文中的中心句(能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

7、你还知道在端午节,人们还会用怎样的形式去怀念、追忆屈原?

我们应该向屈原学习什么?

短文(五)

新叶

①一夜春雨。

清晨,我撩开白色的窗幔,一眼瞥见小窗下那几根光秃秃的枝条上,冷不丁里爆发出些淡绿、鹅黄色的嫩芽。

“新叶!

”我不由眼睛刷地一亮,惊喜地叫出声来。

陡然觉得一阵清风带着春的气息从胸间穿过。

“啊,你好,新叶!

②大自然里的花五彩缤纷,而“绿色的花”却十分罕见。

如果说我见过的话,那就是新叶了。

③人们总把燕子飞来当作春天来临的预告,而我认为,新叶,才真正称得上春的使者。

早在严酷的冬天,它就怀着自己的信念和希翼,坚贞执著地等待着,积蓄着,当冰消雪融,它更急不可耐地从干枝秃条上冒出来,怯怯地朝四处窥探一眼,然后,轻轻抖动小小的身子,亲热地互相招呼着,迎阳光、沐春雨、尽情舒展开来。

不几天,就星星点点地缀满一树,展示出蓬勃的生机。

④新叶一天天长大了,伴着春的脚步。

转眼间,便是满眼碧绿。

仰头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片片澄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芽鲜嫩的新茶投入沸水里。

老远看去,却见一团团、一簇簇,浓淡相间、亭亭如盖。

密处,浓得深远,像汩汩流油;稀处,淡得清亮,像一层薄薄的光晕。

⑤然而,倘若它只有惹人喜爱的风姿,怎值得我动之以情?

留意观察许久,我发现一些更使我敬慕的——它的德行和情操。

⑥新叶的一生是短暂的。

春天萌芽,夏日生长,秋风起后,大都飘去了。

短暂的一生,却洋溢着无穷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爱。

首先,它从不挑剔所处环境的恶劣,或安家于深山僻野,或置身于繁街闹市,忠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于地不争丰瘠,于人但求有益。

它辛勤地工作着,日夜不停地吸收二氧化碳,输出新鲜氧气。

它用自己的身体装点河山,美化环境,为大道挡阳拦沙,为路人庇荫遮雨。

它扶持着香甜的果实、艳丽的花朵,却从不炫耀自己,默默地专心致志地垂着绿荫,谦逊而不卑贱,清高而不孤傲,淡妆自持,深根自养,忘我自献。

大地的乳汁养育了它,它报以一腔忠诚,即使凋落下来,也总是挤挤地集在树根前,不肯离去。

而且,大多是叶面朝下,把最后一吻献给母亲!

⑦也许是因为“绿肥红瘦”的缘故,花朵常常比绿叶更容易博得人们欢心。

可是,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没有绿叶的“无穷碧”又哪有花朵的“别样红”?

我赞美绿叶,尽管我也十分喜欢花朵。

⑧新叶青青,使我忽然想到:

即使不能做一朵流芳溢彩的鲜花,做一片纯净高尚的绿叶又何乐不为呢?

人生,本该像它一样青翠、蓬勃、谦逊、勤恳。

⑨朋友,愿你生命之树,永远长满绿油的新叶,四季常青。

1、第①自然段描写作者内心感觉的一句是: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2、第③自然段第一句写新叶时写了燕子,这是一种的写法,文中第自然段也用了这种写法。

3、请用一句话概括第③自然段的内容:

4、新叶是怎样从枝干上长出来的?

请再读第③自然段,把生长的动作词找出来:

5、第④自然段用了打比方来描写绿叶,分别比作、、

、。

6、第⑤自然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作用。

7、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谦逊——()清高——()

8、用“()”标出第⑥自然段中具体写绿叶对人类的贡献的语句。

9、作者赞美新叶:

、、、。

10、请写出第⑦自然段中与“无穷碧”和“别样红”有关的诗句。

11、绿叶对人生有什么启示意义?

(用原文回答)

12、类似新叶一样给人以启示的平凡的事物很多,你在生活中,从哪些事物身上获得过启示,请举出两例。

(1)事物:

启示:

(2)事物:

启示:

短文(六)

春笋

我爱竹山,我爱竹林,我更爱竹山的春色,竹林的后代——春笋。

春日,春雨潇潇,绿幽幽的竹山,翠生生的竹林,像一幅烟雾迷蒙的水墨画。

雨雾纷纷洒在竹叶上,“沙沙沙沙”,像少女轻抚琴弦,像春蚕吞食桑叶。

“滴嗒——滴嗒——”小水珠掉落在地上,渗进土里。

地里的笋芽儿如同婴儿吸吮母亲的乳汁,积聚力量。

嗬,一夜之间,又有无数春笋拔地而起啦!

瞧,漫坡遍地,密密麻麻,一个个像尖锥似的,披着淡绿的嫩衣,在春风中微笑,在春雨里淋浴。

啊,春笋长得多么顽强呀!

春雷一动就破土而出。

冲破地皮蹦出来,顶着沙砾冒出来,窜出石缝钻出来……

啊,春笋长得多么欢畅呀!

迎着阳光,吸着雨露一个劲地拔节。

“叭叭叭”,一节、一节、又一节,你追我赶,竞争着向上,向上!

山泉丁咚为它们伴奏,鸟雀欢鸣为它们唱歌,山花舒瓣对它们欢笑,松柏婆娑给它们鼓掌……长,长吧!

高高的蓝天多么广阔,看谁快快长成材,比谁早日做贡献。

1、填空

①作者把竹山和竹林的美比作

②作者用和比喻春雨的沙沙声。

③文中描写春笋破土而出的动作词是、、、

、。

2、这篇短文主要写了,选择正确的答案写在横线上。

A、“我”爱竹山、竹林的美景。

B、春天,无数春笋破土而出。

C、春天竹山、竹林的美景和春笋顽强欢快生长的情景。

3、认真读最后一自然段,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你能依照文中的排比形式再想象着写下去:

4、细读文末最后一句,你知道小竹子的理想吗?

试着写你的理解:

5、“我”爱春笋的什么?

你呢?

能简单写一写吗?

6、“竹子”也被文人称为“三君子”之一,诗人、作家是怎样咏颂它的品性呢?

试写一两句(可以是诗、词,也可以是短句)。

短文(七)

深山含笑

我以前见过的含笑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

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一般的甜美。

含笑不(以、已)艳丽著称,妙的是一缕馨香。

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折服。

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迷人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

多么突兀的秀色啊!

她简直像一个绝世独立的北方佳人,(竟、竞)然在大山深处隐藏得如此潇洒,如此豪放,和庭院含笑相比,深山含笑(像、象)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

那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似乎天上的白云都是从她的胸中笑出来的。

从小路那边走过来两个拎着简单行李的年轻人,他们是那个边远的、还没有通车的村子里的老师,跟着他们,我们也进了村。

目睹孩子们围着老师的亲切嬉闹,我忽然感觉另有一株高大的深山含笑在我心中晃动……

我惊叹(俊、峻)美挺身而出的深山含笑,我更敬佩在边远山村默默不闻播(撤、撒)知识的年轻人!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著称:

默默无闻:

3、从文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词语,填入括号里。

鲜明美丽()信服()高耸()

4、根据下列小标题把短文分成三个部分,在文中用“//”表示。

①庭院含笑②深山含笑③另一种深山含笑

5、“另一种深山含笑”是指:

作者写这篇短文为了。

二、绘景

短文

(一)

黄果树瀑布是我国最大的瀑布。

它宽约二十米,夏季水量最大时宽达三四十米,水势汹涌澎湃。

宽阔巨大的水帘拍石击水,发出轰轰巨响,好似雷劈,叫人惊心动魄。

黄果树瀑布从高处泻落下来,成年累月,冲击成一个深潭,潭水碧绿。

瀑布直奔入潭中,激起的水珠高达一百多米,漫天仿佛云雾笼罩,阳光一照现出美丽的彩虹,景色无比瑰丽。

1、本段主要介绍了,突出黄果树瀑布、的两方面特点。

2、本段的说明方法有、等。

3、用“——”画出描写水势的词语。

短文

(二)

西双版纳是花果的海洋。

这时的花,红似火、紫如烟、白如雪、黄似金,五彩缤纷,阿娜多姿、美丽极了!

不但有芍药、美人蕉、紫罗兰,还有许多奇花异卉。

这儿的果子也非常多□香蕉□菠罗密□荔枝□果实累累□挂满树梢□肥硕的木瓜,簇拥在一起。

还有一种芒果,长得又肥又大,一个就有一斤重,果肉有五寸厚,而核却只有拇指那么大。

1、本段写作顺序是先后。

2、用“”划出能概括这段话的内容的句子。

3、本段从、、、这几个方面写出西双版纳的花果盛景。

4、在文中“□”处点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短文(三)

乡间绿阴

乡间,是树的天地。

公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

梧桐枝连着枝,叶盖着叶,像绿色的长廊。

小河两岸,是成(hángxíng)的垂柳。

柳条儿细细的,柳叶儿绿绿的。

山坡上,松树和柏树高大挺(拔拨),枝叶繁茂。

农家小院的前后种着果树:

有()的梅子、有()的李树、有()的杏树……春(末未)夏初,各种果树舒枝展叶,郁郁葱葱,一座座农家小院,就排(映印)在浓浓的绿阴之中。

1、把文中括号里多余的音节和汉字用“ד画去,在空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这篇短文是围绕着“”这句话的意思来写的。

3、作者依次对公路两旁、、和的各种进行描写,突出了“”这一地方特色,表达了作者对乡间的之情。

4、文中的省略号表示:

5、用“——”标出文中的比喻句,句中把比作。

6、本文按顺序写的。

短文(四)

落叶

看,那边又飘飘摇摇落下一片片叶子,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小鸟展翅飞翔,有的像舞蹈演员那样轻盈旋转。

我跑过去伸出双手接住一片。

哈,活像一只金色的小船。

它也许是想要投入小河的怀抱才落下来的吧?

我轻轻地把它放进了小河。

河水哗哗地响着,像是在鼓掌欢迎。

“小船”轻轻地打了个旋,和我依依告别,便开始了它有趣的航行。

这时,一片桃形的叶子落在我的面前,我捧在手里想:

它可能是孙悟空偷仙桃时,不小心碰掉的一棵小小的仙桃吧?

它一落到凡间,变成了一片小小的树叶了。

我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好象真有一般子桃儿的香气呢!

我正在遐想,又一片树叶落在我的脚面上,我拾起一看,啊,还带着绿色呢。

“它大概是看到姐妹们纷纷落下,也想到地面上来玩玩,便忍不住跳下的呢”?

我一边想,一边小心地把它做成一只叶哨吹起来,听,多像牧羊人悠扬的笛声啊!

地上的落叶越来越多,我都不知道该拾哪片好了。

干脆找一根细绳把叶子穿起来,戴在头上。

哈,真有趣,我变成一个头戴金冠的“王子”了!

1、给下面加点字注意。

旋转()遐想()金冠()翩翩起舞()

2、在文中找词填空

()告别()落下()流淌()起舞

()的航行()的舞姿()的皇冠()的笛声

3、照样子写叠词,要求用来形容落叶、雪花等事物

飘飘摇摇、、、

4、请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画出一个拟人句,再选其中的一句话说说这样写好在哪?

5、再回头读一读短文,文中用了大量的比喻、联想,写出落叶的各种想像到的事物有

6、当一片美丽的树叶落在你的面前,你会想到什么?

请用自己的语言也来写一段话,相信你比作者更能写,把落叶写得更精彩,想像更丰富,大胆呀!

短文(五)

竹筏泛舟九曲溪

“咱武夷山的一大特点呀,就是竹筏,到武夷山不泛舟九曲溪,就白来了。

”导游的脸上闪烁着奇异的光彩,骄傲地说。

他的话,给我的脑海嵌入了极深的印象。

现在我站在九曲溪边了。

岸边泊着几只竹筏,艄公热情地招呼我坐在竹椅上,稳稳的,周身围着竹子的清香,使人感到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似的。

九曲溪的水,不深,清清的,溪底的鹅卵石,历历可见,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五彩的光芒。

我时常迷惑,那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却没玷污了它,它竟依然故我,丁丁东东地欢唱着。

船公持着青竹,在岸石上轻轻一点,竹筏一下子滑出很远。

我们顺流而下,溪水轻轻地拍着竹筏,那竹筏的清水的滋润下仿佛更生动了。

环视四周,陡峭的壁崖,直上青天,偶在一两座山下能见到努力攀登的人,人在大自然中是那么渺小的一粟,然而能征服自然,也是人的伟大吧!

竹筏上一时寂静无声,艄公却开口道:

“我给你们唱个歌吧。

”随即自唱起来。

我听不懂歌词,却能听出他对这山水,这土地的眷恋之情,那圆润、嘹亮的歌声在空中久久飘荡着……

不知不觉中,竹筏已漂到了第九曲,水流变得急了,竹筏禁不住左右摇晃起来,我们都大惊失色——被浪花泡成落汤鸡,毕竟不是什么好玩的事。

艄公却不慌不忙,将那根青竹在礁石上左磕右点,绕过急流险滩,最后稳稳地停在岸边。

我忽然感到,每个人的生命都像溪中的竹筏,都会同到急流和暗礁,遇到急流时,就该像艄公一样掌握自己的生命之舵,渡过险滩,去追求新的目标。

现在,我的相册里珍藏着一张手持青竹,站在竹筏上的照片,然而,珍藏在我心中的不只是一张相片……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泊着(bópō)玷污(diānzhān)

一粟(lìsù)照片(piānpiàn)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慕名而来:

3、短文从溪水的、、三方面描绘了九曲溪的特点,写出九曲溪给游人带来了无限的情趣。

4、通过阅读,你知道短文是一篇,游览的过程按顺序写下来的。

5、作者通过泛舟九曲溪,有怎样的感悟?

在文中用“”画出来。

6、文中最后一句“然而,珍藏在我心中的不只是一张相片……”的深刻含意是什么?

7、你有过同作者类似的经历和感悟吗?

请把它写下来。

短文(六)

东方之珠

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荣繁华)的街市。

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沙滩上,沐浴着(轻柔温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适舒服)极了。

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

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欣赏)海豚精彩表演的游客。

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正在尽情地嬉戏,它们忽而腾空跃起,忽而悠然落下。

铜锣湾是香港三大闹市口之一。

摩天大楼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港湾里(闪烁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贱落人间。

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不息。

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cuǐcàn)的“东方之珠”。

1、把文中括号内不合适的词用“/”画去。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荒凉()狭窄()跃起()

3、补充文中的成语,选一个词说说你的理解。

4、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样写说明。

5、短文主要围绕“”句子来写的,按顺序依次介绍了香港的、、等3个景点的景观。

6、你能仿照短文的写法来介绍家乡的一处景点吗?

相信在你的笔下,家乡的美丽、富饶的风貌更显优美呀!

三、记事

短文

(一)

我非常爱养信鸽。

鸽舍就安在我家的小楼旁,我每天都要照料这些可爱的小鸽子。

一天放学后,我发现鸽群里多了四只大信鸽,它们的样子很疲劳。

这四只信鸽是从哪儿来的呢?

我仔细看,这四只信鸽都戴着铝制脚环,脚环上“台湾”两个字qīngxí()可见。

啊,这是台湾的信鸽,大概是走迷了路才到这里了。

我连忙端出清水和饲料,热情地zhāodài()这些远方飞来的“客人”。

天黑了,鸽子们争着要进鸽舍,我让这四只鸽子先进去,住在鸽舍的最里面。

我想,我一定要把这些“客人”照顾好,将来好让它们去找自己的主人。

我在这四只信鸽的脚上拴上一封短信,信中表达了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愿望,希望它们能把信带给台湾的小朋友。

好几天过却了,四只信鸽在我的精心hēhù()下,长得更壮了,它们和我的鸽子一同生活,一同fēixiáng()。

有一天,四只信鸽飞出去,就再也没有飞回来。

我望着远方的天空,默默地祝愿它们平安地飞回台湾,找到它们的主人,也带去大陆小朋友的美好心愿。

1、在文中找出反义词填在()里,找出近义词填在〖〗里。

细致()冷淡()祝愿〖〗照顾〖〗

2、在文中的括号里按拼音写上词语。

3、“我”是怎样细心照料四只信鸽的?

用“~~~”在文中标出。

4、“我”为什么要往四只信鸽的脚上拴信?

信上有什么愿望,请你将这封短信简洁地写出来,好吗?

相信信鸽的主人会明白你的愿望的,但要特别注意书信格式呀。

6、大陆小朋友的美好心愿是什么?

短文

(二)

给我一个承诺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汽车驾驶员被困在郊外,他的汽车坏了。

正当他焦急万分的时候,有一个骑马的中年男子路过此地,这位男子用把克雷斯的汽车拉到一个小镇上。

当克雷斯拿出钱对他表示感谢的时候,这位男子说:

“我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尽力去帮他。

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帮助了许多人,并且没有忘记告诉被帮助的人同样的一句话。

四年后,克雷斯被洪水困在一个小岛上,一位少年帮助了他。

当他感谢少年的时候,少年()也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永远不会忘记的话:

“我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克雷斯的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

爱心是不需回报的,但爱心是可以传递的。

如果说,每一件善事都是一颗珍珠的话,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条金线。

用爱心把它们串起来,这就是一条最最珍贵的无价的项链。

1、根据短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承诺:

风雨交加:

2、在文中()里选填一个词(果然、竟然、突然)。

3、读下面的句子,完成题目:

如果说,每一件善事都是一颗珍珠的话,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条金线。

①用句中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如果……那么……

②句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写,把比作;把比作。

4、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善事一()珍珠一()好人

一()金线一()暖流一()少年

5、文中提到“给我一个承诺”,这个“承诺”的内容是什么?

6、句子“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帮助了许多人,并且没有忘记告诉被帮助的人同样的一句话”中的“同样的一句话”是指谁的一句什么话?

他为什么这样做?

7、读了短文后,谈谈自己的感想。

短文(三)

独果

①我家后园栽了一棵橙子树,每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