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试题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1828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3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docx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试题库.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docx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

《普通心理学》网络课程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括号内,每题1分。

第一章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认知B.情绪和动机C.能力和人格D.心理现象

2.在整个科学大家庭中,心理学是一门()。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中间科学D.人文科学

3.能够确定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

4.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A.冯特B.华生C.詹姆士D.巴甫洛夫

5.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学派是()。

A.构造主义B.机能主义C.行为主义D.精神分析

6.在心理学研究中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强调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进行研究的学派是()。

A.机能主义B.行为主义C.格式塔心理学D.精神分析

7.要研究“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心理发展的关系”,最适宜采用的研究类型是()。

A.因果研究B.相关研究C.个案研究D.实验研究

第二章

8.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

A.脊髓B.躯体神经系统C.交感神经系统D.自主神经系统

9.实现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结构是()。

A.细胞体B.细胞核C.树突D.突触

10.病人不能理解口语单词,导致听觉性失语症,可能受损的是大脑左半球的()。

A.布洛卡区B.威尔尼克区C.运动皮层区D.感觉皮层区

11.有关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的言语活动中枢在()。

A.中脑B.小脑C.大脑左半球D.大脑右半球

12.人的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A.枕叶B.颞叶C.顶叶D.额叶

第三章

13.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某种感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称为()。

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

14.在注视电灯光几秒钟之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灯的光亮形象,这种现象是()。

A.视觉适应B.联觉C.幻觉D.后像

15.电风扇高速转动时,人们看到的不再是一扇一扇的叶片,而是一个整体的圆盘在旋转,这种现象反映的是()。

A.视觉掩蔽B.视觉适应C.运动后效D.闪光融合

1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种感觉现象是()。

A.疲劳B.适应C.融合D.对比

17.如果手上原有的重量是100克,至少必须增加2克,人们才能感受到两个重量的差别。

根据韦伯定律,如果原有重量是200克,要产生差别感觉需要增加的重量必须达到()。

A.2克B.4克C.6克D.8克

18.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

A.正比B.反比C.倒数D.对数

19.味觉是人的一种重要感觉,基本的味觉有()。

A.酸、甜、苦、咸B.酸、甜、苦、辣

C.酸、甜、苦、涩D.酸、甜、苦、麻

第四章

20.下列“少女和老妇”的双关图,最能说明知觉的()。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21.观众把篮球比赛中穿着不同服装的运动员相应地归为不同的球队,这体现

A.算法B.手段—目的分析

C.逆向搜索D.爬山法

46.问题解决是整个脑的功能,特别是大脑皮层的功能。

负责编制行为的程序、调节和控制人们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同时还要将行为的结果与最初的目的进行对照以保证活动完成的区域是()。

A.枕叶B.颞叶C.顶叶D.额叶

47.在人工概念形成过程中,有人每次采用一种假设,逐次进行检验,保留正确的假设,放弃错误的假设,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根据布鲁纳的研究,这个人使用的策略是()。

A.保守性聚焦B.冒险性聚焦

C.同时性扫描D.继时性扫描

第八章

48.演讲采用的语言形式主要是()。

A.对话语言B.独白语言C.书面语言D.内部语言

49.与单词的视觉记忆有密切关系,实现着视觉与听觉的跨通道联合的区域是()。

A.布洛卡区B.威尔尼克区C.角回D.额叶

50.语言理解的最高级水平是()。

A.课文理解B.句子理解C.词汇理解D.语音知觉

51.某患者发音器官正常,但说话困难,出现电报式语言,其病变可能发生在()。

A.枕叶B.威尔尼克区C.角回D.布洛卡区

52.某病人谈吐自由、语流很快,但与人交流时不能分辨语音和理解语义,其病变可能发生在()。

A.枕叶B.威尔尼克区C.角回D.布洛卡区

第九章

53.研究已证实,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

A.情绪B.动机C.需要D.思维

54.引起动机的外部条件是()。

A.诱因B.需要C.兴趣D.信念

55.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是()。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

C.正U型曲线关系D.倒U型曲线关系

56.耶克斯—道德森定律反映的是()。

A.动机与需要的关系B.动机与生理的关系

C.动机与目标的关系D.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57.在韦纳提出的归因理论中,稳定的、内控的因素是()。

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

5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反映的动机冲突是()。

A.接近—接近型冲突B.回避—回避型冲突

C.接近—回避型冲突D.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

59.既怕考试不及格又怕吃苦是()。

A.接近—接近型冲突B.回避—回避型冲突

C.接近—回避型冲突D.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

60.成就动机的高低会影响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心理学家发现,成就动机低的人倾向于()。

A.选择独立决策较少的职业B.敢于自己作出决策

C.喜欢担任富于开创性的工作D.爱毛遂自荐

第十章

61.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

A.情绪B.动机C.需要D.认知

6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表达的情绪状态是()。

A.情调B.激情C.心境D.应激

63.面部表情中最难辨认的表情是()。

A.怀疑B.快乐C.悲哀D.恐惧

64.强调丘脑在情绪中有重要作用的理论是()。

A.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B.坎农—巴德情绪理论

C.沙赫特的情绪理论D.阿诺德的情绪理论

65.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

A.道德感B.理智感C.钦佩感D.美感

66.对知觉和产生消极感情有重要作用,在厌恶学习中也很重要的脑组织是()。

A.大脑皮层左半球B.网状结构C.杏仁核D.海马

第十一章

67.心理学家卡特尔将基于先天禀赋、主要与神经系统的生理机能有关、较少受到后天文化教育影响的智力称为()。

A.流体智力B.情绪智力C.晶体智力D.空间智力

6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成分的是()。

A.逻辑—数学智力B.空间智力C.社交智力D.成功智力

69.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是()。

A.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B.比奈—西蒙智力量表

C.韦克斯勒智力量表D.瑞文智力测验

70.一般认为智力落后者的智商在()。

A.50以下B.70以下C.90以下D.110以下

71.某5岁小孩在斯坦福—比奈量表智力测验中智商为120,他的智力年龄()。

A.5岁B.6岁C.7岁D.8岁

72.首先提出智商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比奈B.特曼C.施特恩D.韦克斯勒

第十二章

73.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区分为()。

A.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B.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C.稳定特质和不稳定特质D.外倾特质和内倾特质

74.小明总是情绪平稳、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反应迟缓,善于忍耐,他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75.人格的核心成分是()。

A.气质B.能力C.性格D.意志

76.诚实或虚伪、勇敢或怯懦、谦虚或骄傲、勤劳或懒惰等描述的是个体的()。

A.性格特征B.能力特征C.气质特征D.认知特征

77.与多血质气质类型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表现为()。

A.强、不平衡B.强、平衡、灵活

C.强、平衡、不灵活D.弱

78.人格测评有很多方法,下列选项中属于自陈量表式测验的方法是()。

A.罗夏克墨渍测验B.主题统觉测验

C.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D.情境压力测验

79.“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体现了人格的()。

A.独特性B.稳定性C.功能性D.统合性

第十三章

80.对学习概念不正确的理解是()。

A.学习以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

B.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暂时的

C.学习是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

D.学习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一种现象

81.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依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

A.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B.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和机械学习D.意义学习和接受学习

82.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认为,在白鼠走迷津的实验中,己经发生却没有从行为中展示出来的学习,称为()。

A.潜在学习B.顿悟学习C.试误学习D.观察学习

83.巴甫洛夫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A.经典条件作用B.操作条件作用

C.尝试——错误学习D.认知学习

84.我们学会的游泳、打字、滑冰、投掷等本领都属于()。

A.智慧技能B.动作技能C.认知策略D.态度

85.高原现象是练习成绩暂时性的停顿现象,引起高原现象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

A.学习热情下降B.身体过分疲劳

C.注意力分散D.旧的技能结构的限制

第十四章

86.吉布森和沃克发明的“视觉悬崖”常用来研究婴儿的()。

A.形状知觉B.大小知觉C.方位知觉D.立体知觉

87.按照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2—7岁的儿童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88.根据弗洛伊德的发展理论,“恋母情结”出现在()。

A.口腔期B.肛门期C.性器官期D.潜伏期

89.研究母婴依恋关系类型的一种典型方法是()。

A.习惯化与去习惯化B.视觉偏爱法

C.陌生情景实验D.照镜子法

90.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A.自主感B.亲密感C.信任感D.同一感

综合练习

9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公元前四世纪B.十八世纪C.十九世纪D.二十世纪

92.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亚里士多德B.弗洛伊德C.布伦塔诺D.冯特

93.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作某种变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个案研究法

94.行为主义观点的代表人物是()。

A.冯特B.弗洛伊德C.华生D.马斯洛

95.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

96.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由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

下列哪一项不是认知操作?

A.获得B.编码C.选择D.提取和使用

97.()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A.注意B.记忆C.表象D.想象

9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注意品质的一项是:

()。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选择性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转移

99.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外部感觉?

A.视觉B.听觉C.机体觉D.味觉

100.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内部感觉?

A.味觉B.机体觉C.平衡觉D.运动觉

101.人类对颜色的视觉具有色调、明度、饱和度三种特性。

这些特性是分别由光波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下列哪一项中的匹配是错误的?

A.色调——光的强度B.明度——光的强度C.色调——光的波长D.饱和度——光波的成份

102.人类的听觉特性具有音调、音响、音色三种特性。

这些特性主要是由声波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下列哪一项中的匹配是错误的?

A.音响——声波的强度B.音调——声波成份C.音色——声波的成份D.音调——声波的频率

103.下列所列举的心理特点中,哪一个不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A.知觉的意义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持久性D.知觉的完整性

104.从学习程度方面来说,学习重复的次数越多,就越不容易遗忘。

当学习重复的次数达到能刚好完全背诵的()时,对阻止遗忘的效果最好。

A.110%B.150%C.200%D.200%以上

105.根据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的成果的特点,可将思维分为与()。

A.动作思维形象思维B.辐合思维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创造思维D.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106.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的结构,其中()是最强大的。

A.本我B.自我C.超我D.三者一样强大

107.气质主要反映了心理活动在()方面的动力方面的特点。

A.速度、强度、稳定性和选择性B.速度、平衡性、稳定性和指向性

C.灵活性、平衡性、稳定性和指向性D.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

108.人的气质类型是由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决定的。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的匹配是错误的?

A.强、不平衡型(兴奋型)——胆汁质B.强、平衡、不灵活型(安静型)——粘液质

C.强、平衡、灵活型(活泼型)——胆汁质D.弱型(抑制型)——抑郁质

二、多项选择题:

(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

第一章

1.观察法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一般在()情况下采用。

A.研究对象无法控制

B.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

C.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加以控制

D.需要进行因果分析

2.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重要特点是()。

A.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B.主张研究意识

C.主张用实验法D.主张用内省法

第二章

3.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左半球主要负责()。

A.言语B.情绪C.阅读D.数学运算

第三章

4.内部感觉是反应机体内部状态和内部变化的感觉,包括()。

A.动觉B.平衡觉C.机体觉D.嗅觉

5.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是人眼视网膜上的两种感光细胞,二者在形态上和功能上都有不同,其中锥体细胞主要感受物体的()。

A.明暗B.细节C.颜色D.阴影

第四章

6.实验证明,人的听觉定向的规律是()。

A.对来自身体左右两侧的声源容易分辨

B.对来自身体左右两侧的声源容易混淆

C.对来自头部中切面上的声源容易混淆

D.对来自头部中切面上的声源容易分辨

7.下列选项中,属于深度知觉单眼线索的是()。

A.空气透视B.纹理梯度C.运动视差D.视轴辐合

8.时间知觉具有多种形式,包括()。

A.对时间的分辨B.对时间的确认

C.对持续时间的估量D.对时间的预测

第五章

9.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下列选项中对意识正确的理解是()。

A.意识是一种觉知B.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

C.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D.意识包含自动化的动作

10.无意识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有()。

A.对刺激的无意识B.可用语言报告出的一些体验

C.无意识行为D.盲视

11.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有()。

A.刺激物自身的特点B.人本身的状态

C.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D.期待

第六章

12.可以对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作出解释的选项是()。

A.消退B.前摄抑制C.倒摄抑制D.线索丢失

13.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包括()。

A.形象编码B.语义编码C.视觉编码D.听觉编码

14.提取信息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提取的基本形式有()。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

15.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主要有()。

A.按形象编码B.按语义类别编码

C.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D.主观组织

第七章

16.思维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其特征有()。

A.形象性B.概括性C.直接性D.间接性

17.想像过程是对形象的分析综合过程,其综合形式包括()。

A.粘合B.夸张C.典型化D.联想

18.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创作性的主要成分,发散思维具有()。

A.趋同性B.流畅性C.变通性D.独特性

第八章

19.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任何一个语句都包含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其中表层结构是指()。

A.听到或看到的语句形式B.说话时发出的声音

C.书写时采用的书面形式D.说话者试图表达的句子的意思

20.内部语言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其特征是()。

A.开展性B.简略性C.隐蔽性D.反应性

第九章

21.从动机与行为的关系上分析,动机具有()。

A.激活功能B.指向功能C.维持功能D.调节功能

22.价值观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A.兴趣B.需要C.理想D.信念

23.耶克斯—道德森定律表明,各种活动都具有最佳动机水平,而且动机水平随任务难度的不同而有差异,具体表现为()。

A.在低难度任务中,处于较高动机水平的工作效率最高

B.在中等难度任务中,处于中等动机水平的工作效率最高

C.在高难度任务中,处于较低动机水平的工作效率最高

D.在低难度任务中,动机水平的高低与工作效率无关

第十章

24.情绪和情感的构成成分有()。

A.主观体验B.外部表现C.生理唤醒D.无意注意

25.情绪和情感的功能有()。

A.适应功能B.动机功能C.组织功能D.信号功能

26.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其中比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

A.心境B.激情C.紧张D.应激

第十一章

27.韦克斯勒智力量表能更真实地反应出一个人的智力状况,其特点有()。

A.采用比率智商B.采用离差智商

C.不受个体年龄增长的影响D.包含言语和操作两个分量表

第十二章

28.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本质特征有()。

A.独特性B.稳定性C.统合性D.功能性

29.A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有()。

A.性情急噪、缺乏耐性B.成就欲高、上进心强

C.性情温和、举止稳当D.动作敏捷、办事匆忙

30.场依存型的人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是外部定向者,其特点是()。

A.表现出较大的独立性和较少的受暗示性

B.喜欢并善于人际交往,社会工作能力较强

C.偏爱社会学科

D.倾向于进行小组学习

第十三章

31.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现象的有()。

A.计算B.阅读C.眨眼D.打球

32.经典条件反射的规律有()。

A.习得B.消退C.泛化与分化D.二级条件作用

第十四章

33.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顺序是()。

A.由上到下B.由四周到中心

C.由简单到复杂D.由无意识到有意识

第十四章

3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重要的概念有()。

A.观察学习B.替代强化C.内在强化D.正强化

35.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前运算阶段思维的主要特点有()。

A.片面性B.自我中心

C.守恒性D.可逆性

综合练习

36.按照需要产生的根源可把需要分为()

A.自然需要 B.社会性需要 C.物质需要 D.精神需要

37.感觉反映的是()

A.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B.客观事物的整体

C.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D.过去作用于感官的事物

38.产生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有多种,如()

A.线条透视 B.运动视差 C.视轴辐合 D.眼睛的调节

39.求异思维的特点是()

A.流畅性 B.可操作性 C.变通性 D.独特性

40.按情绪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可把情绪状态分为()

A.心境 B.情操 C.激情 D.应激

41.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的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可构成三种基本特性,它们是()

A.强度B.平衡性C.灵活性D.指向性

42.思维的间接性表现为()

A.对不在眼前,没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加以反映

B.对根本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加以反映

C.在对现实事物认识的基础上,作出某种预见

D.从部分事物的联系中,找到普遍的、必然的联系

三、填空题(每题2分)

第一章

1.个体心理异常复杂,概括起来,可以分为认知、动机和情绪、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

2.人和动物都有心理,但人的心理不同于低等动物的心理,人的心理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3.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___________表现出来。

4.心理学的诞生有两个重要的历史根源,一个是近代哲学的影响,另一个是____________的影响。

5.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____________的规律。

6.心理学既不是纯自然科学,也不是纯社会科学,而是一门____________科学。

第二章

7.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单位,其基本作用是____________。

8.小脑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大脑维持身体平衡与____________。

9.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与特定功能相连,其中颞叶是_____________中枢。

10.在大脑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有一个言语运动区,该区受损会引发运动性失语症,这个区称为____________。

第三章

11.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种视觉现象称为____________。

12.如果用眼睛注视一朵鲜艳的黄花约一分钟,然后将视线转向身边的白墙,那么在白墙上将看到一朵蓝花,这种现象是____________。

13.肤觉是由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的感觉,有四种基本形态:

触觉、冷觉、温觉和____________。

14.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称为____________。

第四章

15.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工叫自下而上的加工或____________。

16.依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____________。

17.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其稳定性,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____________。

18.当观察者向前移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