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1909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27 大小:31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7页
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7页
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7页
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7页
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7页
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7页
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7页
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7页
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7页
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7页
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7页
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7页
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7页
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7页
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7页
亲,该文档总共1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

《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

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100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1总论

1.1项目背景

XXXX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基础化工、热电能源为主导产业的国家大型企业集团。

现已形成年产二氯甲烷、氯仿25万吨、烧碱22.5万吨、苯胺6万吨,热电装机容量达10WKW。

根据市场要求和公司发展,公司拟在新材料循环经济园区内建设100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受XXXX有限公司的委托,XXXX承担了山东金岭化学有限公司100kt/a有机硅单体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

XXXX接受委托后成立了评价组,确定报告书编写人员,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向建设单位收集与本项目有关的资料,在充分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基础上,编制了本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方案,依照预评价方案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1.2评价依据

1.2.1法律、法规、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2001]第60号主席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发[1987]第105号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2002]第352号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376号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3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006]49号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

《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

《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

1.2.2标准、规范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

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

物理因素》

GBZ2.2-2007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T196-2007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2007

《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2006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89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

《呼吸防护用品的使用选择与维护》GB/T18664-200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石英砂(粉)厂防尘技术规程》GB/T17270—1998

1.2.3基础依据

《XXXX有限公司100kt/a有机硅单体工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

《XXXX有限公司100kt/a有机硅单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号:

LHKX-B027A-2006

《XXXX有限公司100kt/a有机硅单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东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2007年4月25日)

1.3评价目的

1.3.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产业政策,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1.3.2运用科学方法识别和分析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主要产生环节,预测可能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及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3.3从职业病防治角度评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

1.4评价范围

本次评价范围包括:

XXXX有限公司100kt/a有机硅单体项目的30kt/a硅粉加工装置、100kt/a氯甲烷生产装置、100kt/a甲基单体合成装置、45kt/a二甲水解装置、45kt/a裂解及环体蒸馏解装置、本次新建的生产辅助设施及公用工程。

本评价报告不包括本项目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涉及的职业病危害问题的评价。

1.5评价内容

主要包括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

1.6评价方法

1.6.1类比法

通过对与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工程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以及对拟评价项目有关的文件、技术资料的分析,类推拟评价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预测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

1.6.2经验法

评价人员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和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对照职业卫生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借助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对拟评价项目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

1.6.3检查表分析法

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部位、项目、内容、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拟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

1.7评价程序

1.7.1准备阶段 

接受委托后,收集和研读有关资料,开展初步现场调查、编制预评价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原则及要点。

1.7.2实施阶段 

依据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

主要工作为工程分析、、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并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及风险评估。

1.7.3报告编制和评审阶段 

汇总、分析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所获取的资料、数据,通过分析、评价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进行专家评审。

本次评价程序图见图1-1。

 

 

图1-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程序图

1.8质量控制

评价报告编制过程的质量控制,分别按国家标准、检测规范和世通公司编制的《质量手册》(A0版)、《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有关质量控制的要求执行,本项目质量控制图见图1-2。

 

 

图1-2质量控制程序图

 

2企业概况

2.1现有企业基本情况

XXXX有限公司(原山东金岭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基础化工、热电能源为主导产业的国家大型企业集团。

现已形成年产二氯甲烷、氯仿25万吨、烧碱22.5万吨、苯胺6万吨,热电装机容量达10WKW。

2.2职业病危害和职业病防治现状

2.2.1职业病管理机构及制度

XXXX有限公司2008第15号文“关于成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的决定”成立了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小组成员一共21人,同时制定了《职业卫生管理规定》。

2.2.2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情况

2008年9月26、27日XXXX公司委托有关机构对职工等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检查项目:

内科常规检查、耳鼻喉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肺功能、X胸片、电测听等。

本次职业健康检查共检查138人,重度听力损伤伴随血红蛋白下降1人,轻度听力损伤1人,血红蛋白下降1人。

重度听力损伤伴随血红蛋白下降的工人报告中仅注明接触氯气,未注明是否接触噪声及其他毒物;轻度听力损伤1人报告中仅注明接触苯胺、甲烷,未注明是否接触噪声及其他毒物;血红蛋白下降1人报告中仅注明接触氯气,未注明是否接触其他毒物。

XXXX公司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了健康查体,但查体结果与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间尚无明显的必然联系。

2.2.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

2008年9月26日XXXX公司委托有关机构对动力厂脱硫除尘灰库、氯碱一车间压缩机房等进行检测,检测项目有噪声、煤尘,检测结果均不超标。

XXXX公司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检测,但检测项目不全。

2.2.4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XXXX有限公司设立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号Q3/JL17.1-2008)。

本预案包括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培训和演练、奖励等内容;同时预案还设立了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危化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四个专项应急预案。

2.2.5个人防护用品维护和检修制度

XXXX公司提供的《防护用品管理台帐》中规定了不同工段配备不同的防护用品。

防护用品种类有:

空气呼吸器、防化服、防毒面具、滤毒罐、安全帽、防护眼镜、防酸衣、水鞋、耳塞、防酸鞋、雨鞋、乳胶水套、防酸碱手套、有机面罩、口罩等,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齐全。

 

3工程分析

3.1工程概况

3.1.1项目名称

本项目名称为XXXX公司100kt/a有机硅单体工程。

3.1.2项目性质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

3.1.3项目的规模

本项目拟建生产规模为100kt/a有机硅单体。

3.1.4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85722万元。

3.1.5拟建地点

本项目拟建地点位于XXXX。

该经济园区东临辛河路,北临小清河,100kt/a有机硅单体工程拟建在XXXXX。

3.1.6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状况

本项目拟建地属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

3.1.6.1气温

年平均气温:

12.3℃

月平均最高气温:

18.9℃

月平均最低气温:

6.8℃

极端最高气温:

41.9℃

3.1.6.2气湿

年最高相对湿度:

100%

年最低相对湿度:

0%

年平均相对湿度:

65%

3.1.6.3降雨

年平均降雨量:

589.9mm

年平均降雨日:

74.2天

3.1.6.4风

全年主导风向及频率东南11.8%

全年最小风向及频率北北东1.55%

夏季最小风向及频率北北西0.91%

年平均风速:

2.9m/s

瞬时最大风速:

28.0m/s

各季度及全年各风向出现频率由表3-1-1给出,全年和夏季风玫瑰图见图3-1-1。

表3-1-1各季度及全年各风向出现频率(%)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c

4.46

1.55

5.68

4.22

8.82

3.28

11.8

4.49

8.49

1.95

7.33

3.54

7.94

3.14

6.81

2.20

14.4

3.27

1.17

6.69

5.17

9.04

3.89

12.0

6.63

8.07

3.00

9.06

4.82

6.61

4.06

5.34

2.83

8.30

3.72

2.09

5.19

6.69

10.9

5.70

15.3

4.63

11.8

1.82

5.72

1.81

4.36

1.00

4.55

0.91

13.9

6.52

1.47

6.40

2.39

7.61

1.37

10.3

3.51

8.17

1.75

7.89

7.12

8.81

2.29

7.25

1.65

20.5

4.34

1.47

4.42

2.61

7.76

2.16

9.33

3.09

5.95

1.24

6.64

5.40

12.0

5.19

1.01

3.42

14.8

图3-1-1项目所在地全年和夏季风玫瑰图

3.1.6.5降雪

年最大积雪厚度:

27cm

3.1.6.6大气压力

年平均大气压:

1015.3pa

3.1.7生产制度、岗位设置及定员

本项目生产制度拟采用连续化生产车间或岗位实行四班三运转,八小时工作制;管理和维修实行白班八小时工作制,劳动定员及岗位设置由表3-1-2给出。

表3-1-2各岗位人员配备一览表

车间

部门

每班人数(人)

班次

定员(人)

有机硅分厂分厂厂办

管理人员

--

--

10

有机硅分厂硅粉车间

管理技术人员

--

--

3

操作人员

6

4

24

有机硅分厂氯甲烷车间

管理技术人员

2

1

4

巡检人员

2

4

8

操作人员

3

4

12

有机硅分厂单体车间

管理技术人员

2

1

6

巡检人员

5

4

20

操作人员

6

4

24

有机硅分厂中间体车间

管理技术人员

2

1

4

巡检人员

2

4

8

操作人员

3

4

12

产品包装人员

4

1

4

有机硅分厂中控及配电室

管理技术人员

2

1

4

控制室操作员

2

4

8

配电室操作员

2

4

8

高压开关值班人员

2

4

9

有机硅分厂

管理技术人员

1

1

3

取样、化验员

3

4

12

合计

183

动力分厂厂办

管理人员

--

--

7

动力分厂供水车间

管理技术人员

2

1

3

水源地泵站

1

4

4

净化站

2

4

8

循环水站

2

4

8

生产与消防泵房

1

4

4

动力分厂空分空压及冷冻车间

管理技术人员

2

1

4

空分空压操作人员

2

4

8

冷冻操作人员

2

4

8

动力分厂三废处理车间

管理技术人员

2

1

3

焚烧操作人员

2

4

8

污水处理操作人员

2

4

8

合计

74

全厂

管理技术人员

52

生产人员

205

3.1.4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

本项目由生产装置、辅助设施、公用设施、总图运输等组成。

3.1.4.1生产装置

本项目生产装置包括:

30kt/a硅粉加工装置、100kt/a氯甲烷合成装置、100kt/a甲基单体合成装置、甲基单体分离装置、45kt/a二甲水解、45kt/a裂解及环体蒸馏装置。

3.1.4.2辅助设施

3.1.4.2.1空分、空压、冷冻系统

本项目所需要的压缩空气全部为仪表用气,总用气量为1450Nm3/h;氮气利用压缩空气蒸馏生成,氮气按2842Nm3/h耗气量考虑;本项目建设一个约450m2的冷冻站,冷冻站的位置靠近大部分用冷车间,冷冻系统使用乙二醇作为冷媒。

3.1.4.2.2导热油系统

本项目导热油系统年使用量为120t/a。

3.1.4.2.3变配电

本项目设置的变电所有:

在主装置区附件及冷冻站装置区各设10kv变配电所各一座,并在循环水泵房、生活及消防泵房、焚烧及污水处理装装置区各设10/0.4kv变电所一座。

3.1.4.2.4焚烧系统

本项目将渣油与压缩空气充分混合后分别在焚烧炉的一级转炉和二级固定炉燃烧,燃烧产物经酸洗塔除去微量的粉尘并降温到40度,含尘废酸定期排往污水处理站,气体自酸洗塔顶进入酸吸收塔,通过控制塔顶补水量,使塔釜酸浓度控制在20%连续进入成品酸槽出售,吸收塔尾气经过碱洗塔除去酸性气体后外排。

3.1.4.2.5初级污水处理站

本项目设置污水处理站一座,设计规模为75m3/h,本项目废水含酸,用石灰乳调节污水的PH值。

3.1.4.2.6DCS系统

本项目设置一个DCS集中控制室,各装置的主要工艺参数均送到控制室进行集中显示、监控、操作。

对于重要的工艺参数设置声光报警信号,以确保生产的安全运行。

可研报告中提及本项目DCS系统拟选择液位计中可能有γ射线料位计。

3.1.4.3公用设施

3.1.4.3.1给排水管网系统

本项目设计包括厂区内给水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

生产、生活给水系统设置两台离心泵,一用一备。

循环冷却水系统由冷却塔、加压水泵、循环水给水及回水管网,旁滤设备及加药加氯装置组成;在加药间设加氯机三台,两用一备,定期向系统投加液氯;循环水加压泵房内设循环泵五台,四台工作,一台备用。

消防给水系统由消防水泵、自动稳压消防泵机组、消防水池及消防泵房组成,在罐区设置泡沫消防。

3.1.4.3.2供热管网

本项目供热管网包括装置与装置之间的工艺及供热管道设计,从外管到装置区的盐酸等工艺外管设计,本界区内不另设锅炉房,所有供热蒸汽均来自园区内自备电厂。

3.1.4.3.3通信

本项目通信包括行政通信、调度通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厂区通信网络。

行政通信采用虚拟网在厂区办公室和操作室等地方设置行政管理电焊;调度程控机为STD400/56型40门数字程控调度机,具有广播功能,并与行政电焊接入,设无线转接口,设无线发射电台一套,移动电话20部,供厂内巡检等移动工人使用,并能通过无线转接,实现与固定电话通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分区显示器、及若干带编码的感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组成;重要入口和经常有人活动的场所设有手动报警按钮;氢氯化、包装车间、罐区等爆炸场所安装本设施。

设置可燃气体报警系统一套,可燃气体控制器安装在调度消防控制室内,可燃气体探测器安装在甲类危险性装置可能产生可燃气体积聚的位置。

生产主装置、包装车间、罐区均设报警扬声器、声光报警器。

调度电话通信线与火警总线单独穿管,沿工艺管廊或桥架敷设。

3.1.4.4总图运输

3.1.4.4.1贮运系统

本项目主要的全厂性贮运设施有:

固体原料硅块的临时卸料场地、堆场及贮运设施;液体原料甲醇、盐酸等贮存及输送设施;中间产品粗单体、二甲基二氯硅烷(精二甲单体)、三甲基一氯硅烷(精三甲单体)、一甲基二氯硅烷(精一甲含氢单体)等缓冲贮存及输送设施;产品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环体(DMC)的临时贮存及运输设施。

硅块运输:

硅块规格为1000kg/袋,铁路运输到厂、厂内汽车倒运、叉车装卸车。

甲醇运输:

槽车运输到厂,由甲醇卸车泵通过管道送到甲醇罐区贮槽内,从甲醇罐区贮槽到厂内用户均为管道输送。

硫酸运输:

公路槽车直接运送到用户贮槽。

D4、DMC运输:

D4、DMC采用1000kg/桶包装,装置区临时贮存,贮存量不超过1天,厂内运输为汽车,叉车装卸,厂外为铁路或公路运输,本项目详细贮运系统见表3-1-3。

表3-1-3贮运系统表

序号

名称

形态

贮存容量(占地面积)

贮存系数

1

硅块

78m×24m

--

2

甲醇

1000m3×4

0.91

3

30%盐酸

200m3×3

0.80

4

98%盐酸

150m3×2

0.84

5

氯甲烷

200m3×6

0.82

6

粗单体

200m3×5

0.85

7

二甲单体

200m3×4

0.91

8

一甲单体

200m3×1

0.73

9

三甲单体

150m3×1

0.80

10

一甲含氢体

150m3×1

0.90

11

高沸物

150m3×2

0.88

12

低沸物

150m3×1

0.76

13

D4

1000kg/桶,单层,占地面积1000m2

--

14

DMC

3.1.4.4.2总图运输

本项目全厂货物运输量较大,全厂货物运输分为铁路、公路两种方式,部分液态和气态原料及产品通过管道运输,总图运输情况由表3-1-4给出。

表3-1-4总图运输情况表

序号

货物名称

运输量t/a

运输方式

形态

包装方式

运入

运出

1

硅块

25000

--

铁路

袋装

2

甲醇

65000

--

铁路/公路

槽车

3

浓硫酸

6800

--

公路

槽车

4

添加剂

5000

--

公路

槽车

5

稀硫酸

--

8330

公路

桶装

6

一甲单体

--

7880

公路

桶装

7

三甲单体

--

2955

公路

桶装

8

一甲含氢单体

--

4433

铁路/公路

桶装

9

D4

--

10000

铁路/公路

桶装

10

DMC

--

33000

铁路/公路

桶装

3.1.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项目总投资85722万元,厂区用地面积118515m2,绿化面积23700m2,建筑物用地面积38450m2,经济技术指标由表3-1-5给出。

表3-1-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1

厂区用地面积

m2

118515

2

建筑物用地面积

m2

38450

3

管线及管廊面积

m2

7200

4

露天堆场及操作场面积

m2

3200

5

道路铺砌面积

m2

18600

6

建筑系数

%

32.4

7

道路系数

%

15.7

8

场地利用系数

%

48.2

9

绿化用地面积

m2

23700

10

绿地率

%

20

3.2生产过程的原辅料使用量、产品产量

3.2.1生产过程使用的原辅料

本项目生产原料包括:

硅粉、氯化氢、甲醇,辅料包括:

铜粉、氢氧化钾、烧碱、氯化锌,具体年使用量由表3-2-1给出:

表3-2-1:

生产过程使用的原辅料用量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年消耗量

1

工业硅块

一级品

t

24990

2

甲醇

≧99.8%

t

55250

3

盐酸

≧31%

t

123730

4

烧碱

30%

t

850

5

氯化锌

≧99.8%

t

85

6

硫酸

≧98%

t

6800

7

氢氧化钾

工艺品

t

258

8

铜粉催化剂

≧92.5%

t

400

3.2.2产品产量

本项目产品包括甲基单体、D4、DMC,年产量由表3-2-2给出:

表3-2-2:

本项目产品产量

序号

名称

年生产量(Kt/a)

1

甲基单体

100

2

D4

10

3

DMC

33

3.2.3中间品、副产品生成量

本项目中间品包括:

硅粉、氯甲烷、粗甲基单体、细甲基单体,具体年产生量由表3-2-3给出,副产品包括细硅粉等,年产量由表3-2-4给出。

表3-2-3:

本项目中间品生产量

序号

名称

年生产量(Kt/a)

1

硅粉

25

2

氯甲烷

100

3

粗甲基单体

100

4

细甲基单体

100

5

二甲水解物

45

表3-2-4:

本项目副产品产量

序号

名称

年产量(t/a)

1

细硅粉(外售)

408

2

稀硫酸

8330

3

一甲单体

7880

4

三甲单体

2955

5

一甲含氢单体

4433

3.3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整个装置占地118515m2,东西长509m,南北宽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