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6转辙机基础学习知识原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1961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ZD6转辙机基础学习知识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ZD6转辙机基础学习知识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ZD6转辙机基础学习知识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ZD6转辙机基础学习知识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ZD6转辙机基础学习知识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ZD6转辙机基础学习知识原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ZD6转辙机基础学习知识原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ZD6转辙机基础学习知识原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ZD6转辙机基础学习知识原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ZD6转辙机基础学习知识原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ZD6转辙机基础学习知识原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ZD6转辙机基础学习知识原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ZD6转辙机基础学习知识原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ZD6转辙机基础学习知识原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ZD6转辙机基础学习知识原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ZD6转辙机基础学习知识原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ZD6转辙机基础学习知识原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ZD6转辙机基础学习知识原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ZD6转辙机基础学习知识原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ZD6转辙机基础学习知识原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ZD6转辙机基础学习知识原理.docx

《ZD6转辙机基础学习知识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D6转辙机基础学习知识原理.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ZD6转辙机基础学习知识原理.docx

ZD6转辙机基础学习知识原理

ZD6转辙机原理及故障处理

ZD—6道岔故障

—、基本概念

1.1、什么叫道岔、什么是单动道岔、双动道岔、复示交分?

由一条线路分岐为两条线路,在分岐点上铺设的转辙线路叫道岔。

作用:

供机车辆从一股道岔转入另一股道。

单动道岔:

一组电动机操动一组道岔。

比动道岔:

二组电动机操纵二组道岔。

复式交分道岔:

八根尖轨、八根合拢轨、四个辙叉组成。

1.2、道岔定位位置是如何规定的?

1.2.1、双线车站各道岔均以开通直线为定位;

122、单线车站进路道岔由车站两端向不同线路开通的位置为定位;

123、区间道岔以开通正线为定位;

1.2.4、引向安全线、避难线的道岔以开通安全线避难线为定位;

1.2.5、其它由车站负责管理的道岔由车站自已规定。

1.3、道岔的编号:

从列车到达方向起顺序编号,上行列车进站端为双号,下行端为单号。

从两端进站处顺序向站内编号,尽头线向线路终端编号。

多个场的用百位数字表示在场号码。

1.4、什么叫电动转辙机及分类?

电动转辙机:

用电力带动转换道岔的一种设备。

分类:

四线、三线、五线、六线

5、电动转辙机组成:

电动转辙机组成:

电机、减速器、自动开闭器、移位接触器、主轴、动作杆、表示杆、底壳、底盖。

(怎样进行道岔的密贴调整?

调整道岔密贴,主要是调整密贴调整杆袖套两边的轴套螺母,(左边不密

贴调整袖套、右边螺母,右边不密贴调整袖套,左边的螺母。

压力大时螺母往后松,压力小、不密贴时往前紧)用手摇皀摇动转辙机,当尖轨完全靠拢基本轨后,继续摇动轨辙机2.5—3转,道岔完全密贴并已有一定压力,动接点打入静接点内,定、反位密贴,达到一压力,并保持密贴调整杆轴套与轴套螺母之间应有10—18mn游间。

(2)表示杆及其缺口的调整

先调主杆(即:

电动转辙机在伸出位置),后调副杆(即:

电动转辙机在拉入位置)

表示杆主杆调整,调整尖端杆舌铁两侧大螺母,调整活节螺栓两侧螺母即可。

(面对尖轨,转辙机在左边,缺口大时,紧舌铁右边螺母。

缺口小时紧舌铁左边螺母)。

表示杆副调整,即电动机在完全位置拉入位置(道岔密贴),先拧松,前

后表示杆的横穿螺栓,再拧动表示杆后端调整螺栓,

调整两检查块间的缺口距离。

试验时,后尖轨第一连接杆处,兴轨与其本轨间插入4X20mn铁板,此时与动接点弧动的两检查柱不应落下缺口,自动开闭器处于四开位置,道岔不能

锁闭。

自动开闭器组成:

四排静接点、两排动接点、两个速动爪、两个检查柱、起动片、及速动片。

6、道岔测试、压力、缺口调整程序

先调压力、,后调表示缺口,先调伸出,后调拉入。

压力调整标准4mn不锁闭,2mn锁闭。

缺口1.50.5

⑤ZD6扳动试验。

进行I级测试

(1)测试动作电压

用万用表直流250v档,测定位动作电压时,正表笔搭在电机1端子上,负表笔搭在电机2端子上;测反位动作电压时,正表笔搭在电机2端子上,负表笔搭在电机4端子上,转换道岔时所测试的电压为动作电压,其应不小于160v.

(2)测试工作电流

将万用表放在直流5A档,断开安全接点,两表笔分别搭在05,06端子上,转换道岔时测得的电流为工作电流,其应不大于2A

(3)测试故障电流

将万用表放在直流5A档;断开安全接点•将表笔搭在05,06端子上,并在第一连接杆处尖轨与基本轨间夹入4mn实验锤,然后转换道岔.在摩擦连接器空转时,测得的电流值为故障电流.其应符合下列要

a)正反向摩擦电流相差应小于0.3A

b)ZD6-A,D,F,G,H型转辙机单机使用时,摩擦电流为2.3-2.9A

c)ZD6-E型和ZD6-J型转辙机双机配套使用时,单机摩擦电流为

2.0-2.5A

当摩擦电流超标时,其调整方法为:

面对转辙机站在电机侧,动作杆拉入位置侧摩擦电流超标时,对摩

擦带邻钢轨侧弹簧螺栓的松紧进行调整;动作杆伸出位置侧摩擦电流超标时,对摩擦带另一侧弹簧螺栓的松紧进行调整。

注意事项:

弹簧有效圈的相邻圈最小间隙不小于1.5mm,弹簧不

得与夹板圆弧部分触碰。

(4)测试线圈电阻

将万用表放在RX1档,将安全接点断开,在电机1、3或2、3端子测出两个定子线圈的阻值,其为2.85土0.14欧姆,在3、4端子上测转子线圈阻值,其为4.9土0.245欧姆。

注意事项:

在测试转子阻值的过程中.应用手摇把慢摇电机转动一周,其间万用表指针应无过大变化,这样就能发现转子断线的隐患。

(5)2mm,4mm,6m试验及调整道岔密贴及表示缺口

在道岔第一连接杆处,尖轨一基本轨间插入宽20mn厚2mn的铁板时,道岔应能锁闭。

在道岔第一连接杆处,尖轨一基本轨间插入宽20mn厚4mn的铁板时,

道岔应不能锁闭。

在道岔B机连接杆处,尖轨一基本轨间插入宽20mn厚6mnB勺铁板时,道岔应不能锁闭。

注意事项:

该项作业应在测试并调整故障电流之后进行。

如检修时发现道岔不密贴,应该查找不密贴的原因,若是压力小或强度变化造成的,应立即调整压力,若是轨距变化或尖轨变形造成的,应及时通知工务处理。

道岔密贴调整:

面向尖轨,左侧尖轨不密贴时,应调整密贴杆右侧轴套;右侧

尖轨处不密贴时,应调整密贴杆左侧轴套螺帽。

表示缺口调整:

在密贴调整好后,进行表示缺口调整,先调伸出位置侧主板缺

口,再调拉入位置侧副板缺口。

(1)安装装置绝缘检查

将万用表放在交流2.5v档,一表笔搭在角钢上,另一表笔分别对两轨面进行测试,无电压或电压约相等,说明绝缘良好;若在某轨面测出电压与轨面电压相等,则说明另一侧角钢绝缘破损,但不能断定两根角钢中哪根角钢螺栓的绝缘破损,需要分解一根角钢绝缘,再测量另一根角钢绝缘,若还不好,说明未分解的那根角钢螺栓绝缘破损。

如果分解了所有角钢绝缘未发现破损,应考虑第一连接杆,尖端杆的绝缘是否破损。

7、当道岔两尖轨处于什么状态时禁止使用该道岔

(1)道岔两尖轨互相脱离时

(2)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在静止状态不密贴时

二、机械故障处理

1、常见故障

A、解锁空转齿轮转动32.9后发生的空转

(1)齿条块不动、齿轮与齿条块不吻合有异物,检查锁闭齿轮与齿条块;

(2)齿条块能动、密贴杆空动距离末完成,道岔不方正,二是箱内卡阻。

(3)道岔在四开空转磨擦电流小:

阻力大。

(4)密贴杆能完成空动距离,但尖轨不动。

原因一是压力大二是有肥边。

B、密贴空转(锁闭空转与不锁闭空转)

(1)锁闭后空转启动电路末断开;

(2)不锁闭空转、压力大。

C、不解锁空转(特征是齿条块不动)齿条转动32.9齿条块动作小于这个数值称不解锁空转

(1)磨擦电流小测电流2.3—2.9;

(2)检查柱与表示杆缺口相卡(没缺口);

(3)主轴燃轴;(4)锁闭圆弧与齿条块缺油有没缺肖;(5)动接点轴锈蚀。

2、发生部位

机内、机外、电务设备故障和工务设备故障

3、处理顺序

先处理机外故障,后处理机内故障。

在判断不清机内外时应甩开机外判断。

4、区分机内外故障的方法

A、手摇道岔直至空转,突然松开手摇把,手摇把有明显反转,外部卡阻可能性大

B、甩掉外部,手摇道岔,能锁闭机外,不能锁闭机内

5、电机故障

摩擦电流调至2A电压大于160V正常,低于140V属于电路故障。

(1)四线制电机定子和转子线圈分别是:

定子引出线和炭刷引出线,分别以

红黄区别:

端子1、2为黄色;3为红黄;4为红色套管;端子螺丝用6mm5mm

区别

面对电机右边为3左边为4判断是碳刷3接触不好还是碳刷4接触不好,应该电机碳刷3和电机端子3进行测量。

例1扳动道岔时道岔原位置空转。

分析:

正常1送正电道岔的旋转是从反位向定位旋转,假如从电机的2送电就改变了电机的旋转方向,所以道岔原位置空转。

不管电机1、2接反,还是3、4接反都会出现同样情况,此现象在测回路

阻值时,阻值是正常的。

例2、从反位向定位扳动烧保险,从定位能扳反位。

测试情况:

回路阻值基本正常。

分析:

在定位时电流从12—05流过,

在反位时电流从11—05流过。

断:

电机1和电机2之间的阻值应小于电机1—4之间阻值,

从电机碳刷4—电4阻值,5本应该为0

6、减速器故障

例1、某道岔由定位转向反位时中途空转,检查外部无异物。

分析:

(1)减速器左右夹板折断;

(2)故障电流调整不当;

(3)磨擦带进油;

(4)减速器上的镙钉松出。

最终表现:

测试故障电流及观察故障电流变化

例2:

在排列进路过程中,反位断表示挤岔铃响,定位3A保险烧,现场道岔摇不动,更换减速器后恢复正常。

原因:

减速器轴承架破碎卡阻。

7、自动开闭器故障

动接点与静接点接触不良(怎样计算打入深度)或静接点片折断(怎样排除)。

例1故障现象:

道岔定位向反位扳,快锁闭时有空转现象,反位向定位扳动一样(大约2—3秒)。

原因:

与速动爪连接的小臂角度变型,造成动接点动程不够。

例2、道岔转换到底时一直空转,打开转辙机后启动接点末变位。

原因:

调整拉簧松。

例3、速动爪顶着速动片,造成道岔不能转换。

8动作杆、动作齿条故障

例1故障现象:

道岔摇不到底,甩开外部仍摇不到底,检查机内无异物。

处理:

卸掉动作杆后,恢复正常。

原因:

动作杆碰后轴套。

其它故障:

(1)挤岔销盖顶着齿轮

(2)锁闭圆弧与齿条块缺油

(3)齿条块上有异物

9、表示杆故障

例1故障现象:

道岔摇不到底,甩开外部仍摇不到底,检查机内无异物。

处理:

卸掉表示杆后套恢复正常。

原因:

后套丢失,更换后不配套。

其它:

(1)检查柱与表示杆缺口相卡。

(2)表示杆本身长短调整不配套。

10、移位接触器故障

挤岔时断不开,

不挤岔时接不通。

11、主轴故障

轴承锈蚀或燃轴。

机械故障处理举例:

1、检查道岔外部没发现异常。

2、测试故障电流为2.8A排除故障电流小原因。

3、用手摇把摇动道岔减速器打空转,道岔不解锁。

甩开动动作杆和表示杆内、外部,排除道岔外部和减速器故障造成的原因。

4、去掉自动关闭器,用手摇动道岔,仍不解锁,排除了自动开闭器卡阻造成的原因。

5、检查主轴和齿条块,锁闭园弧,发现主轴套和主轴之间锈死。

6、用450MM扳子卡住主轴来回晃动注油直到活动自由。

三、电动转辙机的测试

四、电路原理

道岔控制理论电路中主要四个继电器:

1DQJ2DQJDBJFBJ

1、1DQJ2DQJ的作用及道岔启动电路的多级控制

(1)检查道岔区段空闲,进路是否在解锁状态,监督电机正常动作

(3—4)线圈一道岔启动前检查

(1—2)线圈一与电机串联道岔启动后不在受控制。

(2)2DQJ控制电机的转向方向,决定使电机将道岔转向定位还是反位,

最后由支流电动机转换道岔。

多级控制:

CAJ-1DQ—2DQ—电机转动,哪级故障查哪级。

2、电路动作顺序

控制电路有两种操纵方式:

进路操纵和单操

控制电路分为:

室内电路、室外电路、表示电路、启动电路。

(1)定位启动电路

A、对道岔启动电路的技术要求:

1、有车不能转(SJ);

2、解锁才能转(1LJ2LJSJ)

3、要转转到底(1DQJ—2线圈完成但转动不受3—4线圈控制)

4、不转就别转(1DQJ—2线圈断电);

5、遇阻往回转(自动开闭器接通另一组接点);

6、转完断电源(自动开闭器完成)

3、启动电路故障处理:

(定位)

(1)电阻方法:

电阻表X1档分别接端子2,端子5。

若阻值说明启动电路开路。

假设11—12之间开路,一表笔固定在端子2,另一表笔侧静接点阻值为零,侧静接点12阻值为,那么故障点在阻值有与无之间,这是同电位测试方法。

(2)同不同位测试:

仍分别测试X2—X4阻值。

这时X4表笔沿回路测试电机端子4、3、2为,说明故障点在后半部分。

测静接点12为、11点为0,故障点在有与无之间。

(3)电压方法:

将室内位置扳到与室外相反位置,让室内的表示电压送到室外启动电路

上,借表示查启动。

故障点同上。

一表笔放在X2,另一表笔放在X3测11有电压,测12无电压。

有和无之间为故障点。

(4)启动短路故障处理:

用甩掉负载的方法判断线间短路:

故障点:

(A)插件2、5短路。

万用表X1电阻档测试X2,X4阻值为0

(B)断11、12仍为0,判断端子2至11为第一故障点。

(C)断05—06阻值为06—端子5为第二故障点。

观察电机阻值判断电机短路;

故障点同上,测试X2X4观察阻值减少,一表笔固定在X4另一表笔从X2测试,假定电机2—3之间短路。

测到电机端子2时阻值不正常,测到电机端子3阻值正常,故障点在正常与不正常之间。

快速处理方法:

将电路一分为二进行测量,以电机端子为中点,一表笔接X1(X2)

或X4如阻值正常,就排除正常部分去找故障部分。

4、定位表示电路:

(1)道岔表示电路应满足的技术条件:

1、只能用J吸起状态,与道岔的正确位置相对应,分别设置DBJ

FBJ不能合用。

2、当发生故障,如混线或混入其他电源时,保证DBJFBJ不能吸起。

3、当道岔在转换或发生挤岔事故,发生停电或断线等故障时必须保证DBJFBJ失磁落下,因此要用安全型继电器而不能用电码继电器。

(2)跑室内外表示电路(略)

(3)表示故障处理

A、开路故障处理(定位)

将万用表放在交流250V档,测试X1—X3,如果有110V电压,说明表示电路开路。

同电位处理:

假如故障点在21、22之间,将固定在X3的表笔移至41,如电压为0,说明端子1至41之间没有开路,将表笔移至31没电压说明31往前是好的,移至32出现电压,说明31—32之间开路了,因为在一根线上不应有电压,同电位处理两表笔顺着一根线走,故障点在有电压与无电压之间。

不同电位处理:

故障点在21—22之间时,用两表笔分别测X1和X3电压为110V,X1表笔移至41有电压说明X1—41之间是好的,移至21有电压,说明

21—41是好的,移至22没电压,说明故障点在21—22之间。

不同电位处理是两表笔分别顺着两根线走,故障点在有电压与无电压之间。

开路故障的快速处理:

(1、3闭合为定位)

把表示电路分为两部分31、32(21、22)接二极管部分为上部,33、34(23、24)接二极管部分为下部。

交叉判断,以定位为例:

第一笔测试X1X3有110V说明电路开路。

第二笔判断上半部,一表笔固定X1,另一表笔移至二极管负端,如有电压说明上半部良好,接着查下半部。

第三笔判断下半部,一表笔固定X3,另一表笔移至二极管正端,如有电压说明下半部良好,接着查上半部。

二笔判断:

第一表同上

第二笔:

一表笔固定在X1,另一表笔移至33有电压向上部查,没电压向下部查。

表示电路短路故障处理:

短路故障实际上就是甩掉负载两条线直接相接,如图:

在处理故障时短路点在电压短开与断不开之间,假如故障点在32和

34之间,处理方法如下:

将万用表放在交流220V档,两表笔分别接X1X3测试没电压,表笔不动断开31、32接点,有电压说明31—X1是好的,(如果没电压应该在电缆合端子1上甩开区分是电缆电压没送过来还是端子1到31有故障点)判断二极管正端没电压。

那么32—二极管正端为第一故障点(断开与断不开之间),查第二故障点,断开13—14如有电压,再断33—34没电压第二故障点在34—13之间。

在处理短路故障时22—32、22—23、32—33之间是一个口子型

的短路线,任意两点短路,都会造成电路没表示。

判断具体哪一点,

应拔掉插件,用电阻档去测量。

在处理室外故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一定认准万用表所放的档位;

2、处理启动开路时要判断电压是否送到定外;

3、处理故障时要注意道岔的室内外的位置是否一致;

4、处理故障时要分清用的是同电位法还是不同电位法;

5、在处理混线时,需要恢复故障时要两头甩线,在断下部接点时应

注意并接的接点;

6、在有接点、端子座的地方甩线时应考虑底下是否短路或接地;

7、表示故障开路时故障点在:

有电压与没有电压之间;

表示故障混线时故障点在:

电压断开与断不开之间。

五、道岔四条线故障现象:

四条线的作用:

X1---反位向定位的启动、定位的表示;

X2---定位向反位的启动、定位的表示;

X3---表示共用线;

X4---启动共用线。

在1、3闭合为定位时,X1X3为它的表示线,X2X4为启动线;

在2、4闭合为反位时,X2X3为它的表示线,X1X4为启动线。

X1断线时的故障现象:

道岔在定位没表示,能扳到反位,但扳不回来。

道岔在反位时表示正常,扳定位时道岔不启动,控制台挤岔玲响。

X2断线时的故障现象:

(1)道岔在定位时表示正常,扳反位时道岔不启动,控制台挤岔玲响;

(2)道岔在反位时没表示,能扳到定位,但扳不回来。

X3断线时的故障现象:

定反位转换正常,定反位均无表示,挤岔报警。

X4断线时的故障现象:

在定位有定位表示,在反位有反位表示,扳动时道岔不动,挤岔报警。

以上扳动道岔时,要注意看控制台电流表是否动作。

X1X2混线时的故障现象:

道岔在定位扳反位时,道岔启动后烧反位DF保险,道岔在反位时道岔启动后烧定位DF保险。

控制台现象:

电流表指针瞬间摆动较大再回零,不能转换到底,无位置表

示。

分析:

在定位时,道岔启动后第三排接点变位,构通41—42接点,这样,电

机两定子线圈的自感电动势相抵消导致回路电流过大烧毁DF保险。

电路接通公式:

DZHX2—X1—41-42—电1—电3;

DZ—X2—11—12—电2—电3。

X1X3混线时的故障现象:

(1)道岔在定位没表示,扳反位,道岔转换完毕时,动接点在反位密贴处来

回窜动;

(2)道岔在反位有反位表示,扳到定位没表示。

控制台现象:

定扳反时电流表指针来回晃动。

分析:

启动接点换位后,DZ电流通过22到二极管的正端,从X3流到X1,至电机的1,使电机反转。

X2X3混线的故障现象:

道岔定、反位转换正常,反位没表示。

X1X4混线的故障现象:

道岔在定位扳反位,先烧RD1后烧RD2道岔在四开位置。

分析:

1DQJ吸起烧RD1(X1X4直接短路)

2DQJ转极后又烧RD2(电机转动31-32接点变位41-42构通,DF从X4---X1---41-42---电1)

X2X4混线的故障现象:

道岔在定位扳反位烧RD2(2DQJ专极后X2X4直接短)

道岔在反位扳定位先烧RD2后烧RD1(原理同上)小结:

(1)烧断DF双保险,一般是道岔需要扳动的方向启动电路混线。

如定位扳反位烧断DF双保险,一般是反位启动电路混线,一个保险是1DQJ吸起烧断,另一个保险是2DQJ转极后,道岔先动的动接点构通X4负电通过启动接点在电机上短路,将保险烧掉。

(2)2DQJ转极后烧断一个DF保险,应该是原位置的启动电路混线造成。

X3X4混线的故障现象:

道岔在反位能扳到定位,道岔在定位扳反位能转换完毕,有反位表示,但烧反位保险。

分析:

守扳反时利用1DQJ缓放,DZ电流通过11—12变位后构通21—22,经过

二极管的正---23---24---43---44--X3--X4—DF

小结:

烧保险故障处理的分析

在所有烧保险故障中,有X1X4X2X4X3X4X1X2在处理短路时X1X4

X2X4阻值为0—测便知,只剩下X1X2X3X4两种短路现象X1X2混线时X3X4上下X1X2X3X4两种短路现象X1X2混线时X3X4上有电压,X3X4混线时X1X2上有电压,而且除X1X2混线时都和X4有关系,最快的处理方法是用电阻档快速碰一下上述两线之间的电阻是否为零。

室内电路故障查找;

分线盘判断:

1、3闭合时:

启动电路的电源极性:

定位X2(+)X4(-)反位(X1+---X4(-)表示电路的电源极性:

定位X1(+)X3(-)反位X3(+)

X2(-)偏极继电器的箭头方向必须和二极管箭头一致,偏极继电器才能正常工作。

在二极管两端,当万用表指针正偏时,万用表正表笔测的是二极管负极,万用表负表笔测的是二极管正极。

(1)道岔表示正常时,测得电压交流70V左右,直流电压60V左右。

(2)若测得约2V交流电压,无直流,则有可能是二极管击穿。

(交流2V电压为电缆线路压降)

(3)若测得交流接近于0V电压,无直流电压,则有可能是室外发生了短路故障。

(4)若测的交流110V左右电压,无直流电压,则说明室外断线。

(5)若测得交流和直流均为0V,则说明室内断线。

(6)若测得直流150V左右,交流160V左右的电压,则说明表示继电器或有关连线断(电容器被充电后的峰值电压)

(7)若测得交流10V左右,直流8V左右的电压,则说明电容器断线。

(8)若测得交流55V左右电压,直流45V左右电压,则说明电容器短路。

(9)启动电路发生故障,不能在分线盘操纵道岔,在分线盘测量步骤为:

A、万用表置于RX1电阻档

B、测X2X4或X1X4

应急处理1、改变进路

2、办理引导总锁闭

3、数不到底时,用锤子、油卡缺口时,踩表示杆

C若阻值无穿大,则说明室外断线故障

D若阻值为30左右,则说明室外正常。

控制台判断:

假定道岔在定位,在室内单操时:

1、道岔定位表示绿灯不灭,则说明1DQJ不吸;

2、若道岔表示绿灯熄灭,但松开单操按钮后又恢复定位表示,则说明1DQJ吸起,2DQJ不转换;

3、若定位表示绿灯熄灭,松开单操按钮后不恢复定位表示,但控制台电流表不动作,说明1DQJ吸起,2DQJ转极,启动电路断开;

4、若定位表示绿灯熄灭,松开单操按钮后不恢复定位表示,但控制台电流表读数为3A左右,下降为1A左右又上升为2.8A左右,说明1DQJ吸起,2DQJ转换,启动电路正常接通,但是道岔不能转换到底。

1DQJ故障:

(3—4线圈)开路时

借KF电源(06-1、2是KZ,06-3、4是KF,应注意不要将

电源短路,测试电源时两表应分别插到06-1和06-4)分别测试SJ81-82-1DQJ3-4…2DQJ141~142・AJ故障点:

有电压与无电压之间。

借KF找KZ借KZ找KF。

(1—2线圈)开路时

两表笔分别测试1DQJ的12和22,有电压说明保险良好,1—2线圈2DQJ第二组接点也是好的。

没电压移动一枝表笔借DZ查DF,借DF查DZ故障点

在电压有与无之间。

1DQJ1-2线圈短路时

继电器瞬间吸起,不能保持,探制台电流表跳动一下,室外道岔不能转换到底。

1DQJ3-4线圈短路

(1)烧控制台KZ保险

例1:

搬动道岔后,控制台KN段无表示,单操道岔KN道岔不动。

(2)烧KF-ZFJ保险

KF-ZFJ保险在方向组合,是通过ZF-J或ZD-J吸起后送出的KF电源。

例2:

搬本咽喉道岔不动,电源组合架的本架有区段时,控制台出现红光带。

原因:

KF断后DGJF落下,构通点红灯电路。

2DGJ故障

开路故障同上短路故障处理:

2DQJ线圈1-2或3-4短路

例1:

搬动某组道岔,在本道岔组合有区段时,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