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19978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docx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docx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简介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UNCITRALModelLawonInternationalCommercialArbitration),简称《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

1985年6月21日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主持制定,1985年12月1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批准该示范法的决议,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世界各国调整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

建议各国从统一仲裁程序法的愿望和国际商事仲裁实践的特点出发,对该示范法予以适当的考虑。

《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共8章36条。

第一章,总则(第1-6条);

第二章,仲裁协议(第7-9条);

第三章,仲裁庭的组成(第10-15条);

第四章,仲裁庭的管辖权(第16-17条);

第五章,仲裁程序的进行(第18-27条);

第六章,裁决的作出和程序的终止(第28-33条);

第七章,对裁决的追诉(第34条);

第八章,裁决的承认和执行(第35-36条)。

该示范法在国际商事仲裁的含义中,对“国际性”进行了宽泛的解释,同时对什么是该法所称的仲裁也做出了解释,既承认机构仲裁,又承认临时仲裁。

关于“商事”一词,该示范法没有在条文中作出规定,而是在注释里做了广义的解释,指明包括契约性和非契约性的一切商事关系,以使其涵盖所有具有商业性质的关系所产生的争议。

商事包括但不限于:

任何提供或交换货物与服务的商业交易;销售协议;商业代理;财务代理;租赁;工程建设;咨询;工程技术应用;许可;投资;融资;银行;保险;开采协议或特许使用;合资或其他形式的工商业合作;货物或旅客的空中、海上、铁路、公路运输等。

该示范法公布后,对各国的仲裁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规范国际商事仲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关于仲裁的国内立法以及由此所确立的仲裁制度日益趋同,许多国家或地区按照示范法的规定建立健全了仲裁法律制度,代替了原有的仲裁立法。

如美国的许多州、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意大利、新西兰、英国以及中国的香港等,都以示范法为蓝本稍加修改或直接移植使用。

中国1994年的《仲裁法》在起草过程中也参考了该示范法。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

(1985年6月21日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主持制定,

1985年12月1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批准该示范法的决议。

2006年7月6日,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第39届会议最新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适用范围

(1)本法适用于国际商事仲裁,但须服从在本国与其他任何一国或多国之间有效力的任何协定。

(2)本法之规定,除第八、九、三十五及三十六条外,只适用于仲裁地点在本国领土内的情况。

(2)本法之规定,除第8条、第9条、第17条之九、第17条之十、第17条之十一、第35条和第36条外,只适用于仲裁地在本国领土内的情况。

(3)仲裁如有下列情况即为国际仲裁:

(A)仲裁协议的当事各方在缔结协议时,他们的营业地点位于不同的国家;

(B)下列地点之一位于当事各方营业地点所在国以外:

(a)仲裁协议中确定的或根据仲裁协议而确定的仲裁地点;

(b)履行商事关系的大部分义务的任何地点或与争议标的关系最密切的地点;或

(C)当事各方明确地同意,仲裁协议的标的与一个以上的国家有关。

(4)就第(3)款而言:

(A)如当事一方有一个以上的营业地点,营业地点为与仲裁协议关系最密切的营业

地点;

(B)如当事一方没有营业地点,以其惯常住所为准。

(5)本法不得影响规定某些争议不可交付仲裁或仅根据本法之外的规定才可以交付仲裁的本国其他任何法律。

第二条 定义及解释规则

(1)定义】

在本法范围内:

(A)“仲裁”是指无论是否由常设仲裁机构进行的任何仲裁;

(B)“仲裁庭”是指一名独任仲裁员或一组仲裁员;

(C)“法院”是指一国司法系统的一个机构或机关;

(D)本法的规定,除第二十八条外,允许当事各方自由决定某一问题时,这种自由包括当事各方授权第三者包括机构作出此种决定的权利;

(E)本法的规定提到当事各方已达成协议或可能达成协议的事实时,或在任何其他情况下援引当事各方的一项协议时,此种协议包括其所援引之任何仲裁规则;

(F)本法的规定,除第二十五条(A)项和第三十二条

(2)款(A)项外,提及请求时,也适用于反请求;提及答辩时,也适用于对这种反请求的答辩。

(2)国际渊源和一般原则

(A)在解释本法时,应考虑到其国际渊源和促进其统一适用及遵循诚信原则的需要。

(B)凡本法未明确解决的与本法管辖事项有关的问题,应依照本法所依据的一般原则解决。

第三条 收到书面通讯

(1)除非当事各方另有协议:

(A)任何书面通讯,如经当面递交收件人,或投递到收件的营业地点、惯常住所或通信地址,或经合理查询仍不能找到上述任一地点而以挂号信或能提供作过投递企图的记录的其他任何方式投递到收件人最后一个为人所知的营业地点、惯常住所或通信地址,即应视为已经收到;

(B)通讯应被视为已于以上述方式投递之日收到。

(2)本条规定不适用于法院程序中的通讯。

第四条 放弃提出异议的权利

当事一方如知道本法中当事各方可以背离的任何规定或仲裁协议规定的任何要求未得到遵守,但仍继续进行仲裁而没有不过分迟延地或在为此订有时限的情况下没有在此时限内对此种不遵守情事提出异议,则应视为已放弃其提出异议权利。

第五条 法院干预的限度

由本法管辖的事情,任何法院均不得干预,除非本法有此规定。

第六条 法院或其他机构对仲裁予以协助和监督的某种职责

第十一条第(3)和(4)款、第十三条第(3)款、第十四条、第16条第(3)款和第三十四条第

(2)款所指的职责应由……(实施本示范法的每个国家具体指明履行这些职责的一个法院或一个以上的法院或其他有权力的机构)履行。

第二章 仲裁协议

第七条 仲裁协议的定义和形式

(1)“仲裁协议”是指当事各方同意将他们之间的契约性或非契约性的特定法律关系上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一切或某些争议提交仲裁的协议。

仲裁协议可以采取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形式或单独协议的形式。

(2)仲裁协议应是书面的。

协议如载于当事各方签字的文件中,或载于往来的书信、电传、电报或提供协议记录的其他电讯手段中,或在申请书和答辩书的交换中当事一方声称有协议而当事他方不否认,即为书面协议。

在合同中援引载有仲裁条款的一项文件即构成仲裁协议,但该合同须是书面的而且这种援引足以使该仲裁条款构成该合同的一部分。

【备选案文一

第7条仲裁协议的定义和形式

(1)“仲裁协议”是指当事人同意将他们之间一项确定的契约性或非契约性的法律关系中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一切或某些争议提交仲裁的协议。

仲裁协议可以采取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形式或单独协议的形式。

(2)仲裁协议应为书面形式。

(3)若仲裁协议的内容以任何形式记录下来,则为书面形式,无论该仲裁协议或合同是以口头方式、行为方式还是其他方式订立的。

(4)电子通讯所含信息可以调取以备日后查用的,即满足了仲裁协议的书面形式要求。

“电子通讯”系指当事人以数据电文方式发出的任何通讯;“数据电文”系指经由电子手段、电磁手段、光学手段或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储存的信息,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电报、电传或传真。

(5)另外,如在申请书和答辩书的交换中,一方当事人声称有仲裁协议而另一方当事人不予否认的,仲裁协议即为书面协议。

(6)在合同中援引载有仲裁条款的任何文件的,只要该援引可使该仲裁条款成为合同的一部分,即构成书面形式的仲裁协议。

备选案文二

第7条仲裁协议的定义

   “仲裁协议”是指当事人同意将他们之间一项契约性或非契约性的法律关系中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一切或某些争议提交仲裁的协议。

第八条 仲裁协议和向法院提出的实体性申诉

  

(1)就仲裁协议的标的向法院提起诉讼时,如当事一方在不迟于其就争议实体提出第一次申述时要求仲裁,法院应让当事各方交付仲裁,除非法院认定仲裁协议无效、不能实行或不能履行。

(2)本条第

(1)款所指诉讼已提起时,仍然可以开始或继续进行仲裁程序,并可作出裁决,同时等待法院对该问题的判决。

第九条 仲裁协议和法院的临时措施

在仲裁程序开始前或进行期间,当事一方请求法院采取临时保全措施和法院准予采取这种措施,均与仲裁协议不相抵触。

第三章 仲裁庭的组成

第十条 仲裁员人数

(1)当事各方可以自由确定仲裁员的人数。

(2)如未作此确定,则仲裁员的人数应为三名。

第十一条 仲裁员的委任

(1)除非当事各方另有协议,否则不应以所属国籍为理由排除任何人担任仲裁员。

(2)当事各方可以自由地就委任一名或数名仲裁员的程序达成协议,但须遵从本条

第(4)和第(5)款的规定。

(3)如未达成此种协议:

(A)在仲裁员为三名的仲裁中,当事每一方均应委任一名仲裁员,这样委任的两名仲

裁员应委任第三名仲裁员;如当事一方未在收到当事他方提出如此行事之要求的三

十天内委任仲裁员,或两名仲裁员在被委任后三十天内未就第三名仲裁员达成协

议,则经当事一方请求,应由第六条规定的法院或其他机构委任;

(B)在独任仲裁员的仲裁中,如当事各方未就仲裁员达成协议,则经当事一方请求,

应由第六条规定的法院或其他机构委任。

(4)根据当事各方协议的委任程序,如果:

(A)当事一方未按这种程序规定的要求行事,或

(B)当事各方或两名仲裁员未根据这种程序达成预期的协议,或

(C)第三者,包括机构,未履行根据此种程序所委托的任何职责,则当事任何一方均

可请求第六条规定的法院或其他机构采取必要措施,除非委任程序的协议订有确保

能委任仲裁员的其他方法。

(5)就本条第(3)或第(4)款交由第6条规定的法院或其他机构的事情所作出的决定,不容上诉。

该法院或其他机构在委任仲裁员时应适当顾及当事各方协议的仲裁员所需具备的任何资格,并适当顾及尽可能确保委任独立和公正的仲裁员的种种因素,而且在委任独任仲裁员或第三名仲裁员时,还应考虑到委任一名所属国籍与当事各方均不相同的仲裁员的适宜性。

第十二条 回避的理由

(1)在被询及有关其可能被委任为仲裁员之事时,其应该披露可能对其公正性或独立性引起正当的怀疑的任何情况。

仲裁员从被委任之时起直至在整个仲裁程序进行期间,应不迟延地向当事各方披露任何此类情况,除非其已将此情况告知当事各方。

(2)仅因存在对仲裁员的公正性或独立性引起正当的怀疑的情况或他不具备当事各方商定的资格时,才可以对仲裁员提出回避。

当事一方只有根据其作出委任之后知悉的理由才可以对其所委任的或参加委任的仲裁员提出回避。

第十三条 提出回避的程序

(1)当事各方有权对仲裁员提出回避的程序达成协议,但须服从本条第(3)款的规定。

(2)如未达成此种协议,拟对仲裁员提出回避的当事一方,应在他得知仲裁庭组成或得知第十二条第

(2)款所指的任何情况后十五天内向仲裁庭提出书面陈述,说明提出回避的理由。

除非其要求回避的仲裁员辞职或当事他方同意所提出的异议,否则仲裁庭应就回避事宜作出决定。

(3)如根据当事各方协议的任何程序或本条第

(2)款的程序提出的回避不成立,提出回避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在收到驳回其所提出的回避的决定通知后三十天内请求第6条规定的法院或其他机构就该回避作出决定,该决定不容上诉;在等待对该请求作出决定的同时,仲裁庭包括被提出回避的仲裁员可以继续进行仲裁程序和作出裁决。

第十四条 未行事或不能行事

(1)如果仲裁员在法律上或事实上不能履行职责或由于其他原因未能不过分迟延地行事,其委任即告终止,如果其辞职或当事各方对终止其委任达成协议的话。

但如对上述任何原因仍有争议,当事任何一方均可请求第六条规定的法院或其他机构就终止委任一事作出决定,该决定不容上诉。

(2)如果按照本条或第13条第

(2)款的规定,一名仲裁员辞职或当事一方同意终止对一名仲裁员的委任,并不意味着承认本条或第十二条第

(2)款所指任何理由的有效性。

第十五条 委任替代仲裁员

因根据第13条或第14条的规定或因仲裁员由于任何其他原因而辞职或因当事各方协议解除仲裁员的委任或在任何其他情况下终止仲裁员的委任时,应按照原来适用于委任被替换的仲裁员的规则委任替代仲裁员。

第四章 仲裁庭的管辖权

第十六条 仲裁庭对其管辖权作出裁定的权力

(1)仲裁庭可以对其管辖权包括对仲裁协议的存在或效力的任何异议,作出裁定。

为此目的,构成合同一部分的仲裁条款应视为独立于合同其它条款的一项协议。

仲裁庭作出关于合同无效的决定,不应在法律上导致仲裁条款无效。

(2)有关仲裁庭无权管辖的抗辩不得在提出答辩书之后提出。

当事一方已委任或参与委任仲裁员的事实,不妨碍其提出此种抗辩。

有关仲裁庭超越其权力范围的抗辩,应在仲裁程序中被指越权之情事出现后立即提出。

在这两种情况下,仲裁庭如认为有正当理由,均可准许推迟提出抗辩。

(3)仲裁庭可以根据案情将本条第

(2)款所指抗辩作为一个初步问题裁定或在实体裁决中裁定。

如果仲裁庭作为一个初步问题裁定它有管辖权,当事任何一方均可在收到裁定通知后三十天内要求第六条规定的法院对这一问题作出决定,该决定不容上诉;在等待对这种要求作出决定的同时,仲裁庭可以继续进行仲裁程序和作出裁决。

第十七条 仲裁庭裁定采取临时措施的权力

除非当事各方另有协议,仲裁庭经当事一方请求,可以裁定当事任何一方就争议的标的采取仲裁庭可能认为有必要的任何临时性保全措施。

仲裁庭可以要求当事任何一方提供有关此种措施的妥适担保。

【第四章之二临时措施和初步命令

第1节临时措施

第17条仲裁庭命令采取临时措施的权力

(1)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应一方当事人请求,仲裁庭可准予采取临时措施。

(2)临时措施是仲裁庭在作出最终裁决之前的任何时间,以裁决或其他形式采取的暂时性措施,仲裁庭据此命令一方当事人:

   (a)在裁决之前维持现状或恢复原状;

(b)采取行动防止正在或即将对仲裁程序发生的损害或影响,或不得采取可能造成这种损害或影响

的行动;

   (c)提供将来裁决得以执行的保全财产的方式;

   (d)保全对争议解决可能具有相关性和重要性的证据。

第17条A采取临时措施的条件

(1)一方当事人请求采取第17

(2)条(a)、(b)和(c)项所规定的临时措施,应使仲裁庭确信;

   (a)不采取该措施可能造成的损害无法通过判付损害赔偿金得以充分补偿,且这种损害远远大于采

取该措施可能对其针对的当事人所造成的损害;并且

   (b)请求方当事人在实体上有胜诉的合理可能。

对这种可能性的判定不得影响仲裁庭以后作出任何

决定的自由裁量权。

(2)关于对第17

(2)(d)条所规定的临时措施的请求,本条第1款(a)和(b)项规定条件的适用仅以仲裁

庭认为适当的为限。

第2节初步命令

第17条B初步命令的申请和作出初步命令的条件

(1)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一方当事人可以不通知其他任何当事人而提出临时措施请求,同时一并申请作出初步命令,指令有关当事人不得使所请求的临时措施的目的落空。

(2)仲裁庭可以作出初步命令,但须仲裁庭认为事先向临时措施所针对的当事人透露临时措施请求有使这种措施的目的落空的危险。

(3)第17条之二中规定的条件适用于任何初步命令,但须根据第17条之二第

(1)(a)款评估的损害是命令作出与否可能导致的损害。

第17条C初步命令的具体制度

(1)仲裁庭在对初步命令申请作出决定之后,应立即通知所有当事人该临时措施请求、初步命令申请、任何已作出的初步命令以及任何一方当事人与仲裁庭之间与此有关的所有其他通讯,包括口头通讯的内容。

(2)同时,仲裁庭应在可行的范围内尽早给予初步命令所针对的当事人发表意见的机会。

(3)仲裁庭应立即就任何针对初步命令的异议作出决定。

(4)初步命令自仲裁庭作出该命令之日起二十天后失效。

在通知初步命令所针对的当事人并为其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之后,仲裁庭可以作出临时措施确认或者修改初步命令。

(5)初步命令对各方当事人均具有约束力,但不得由法院执行。

这种初步命令不构成仲裁裁决。

第3节适用于临时措施和初步命令的规定

第17条D修改、中止和终止

仲裁庭可以根据一方当事人的申请,修改、中止或终止其准予采取的临时措施或作出的初步命令;在例外情况下,经事先通知各方当事人,仲裁庭亦可自行修改、中止或终止其准予采取的临时措施或作出的初步命令。

第17条E提供担保

(1)仲裁庭可以要求申请临时措施的一方当事人提供与这种措施有关的适当担保。

(2)仲裁庭应要求申请初步命令的一方当事人提供与这种命令有关的担保,除非仲裁庭认为这样做不

妥当或没有必要。

第17条F披露

(1)仲裁庭可以要求任何一方当事人立即披露请求采取临时措施或者准予采取临时措施时所依据的情形发生的任何重大变化。

(2)申请初步命令的一方当事人应向仲裁庭披露一切可能与仲裁庭判定是否作出或维持该命令有关的情形,这种义务应持续到该命令所针对的当事人有机会发表意见之时。

在此之后,应适用本条第

(1)款。

第17条G费用与损害赔偿

  如果仲裁庭事后决定,根据情况本不应准予采取临时措施或作出初步命令,则对该措施或命令给其所针对的当事人造成的费用和损害,申请临时措施或初步命令的一方当事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仲裁庭可以在仲裁程序的任何时候裁定给予这种费用和损害赔偿。

第4节临时措施的承认及执行

第17条H承认及执行

(1)仲裁庭决定采取的临时措施应承认具有约束力。

除非仲裁庭另有规定,该措施无论在哪一国作出,经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申请,即应予以执行,但须服从第17条之十的规定。

(2)申请或已经获得承认或执行临时措施的当事人,应将该临时措施的终止、中止或修改情形立即通知法院。

(3)如果受理承认或执行申请的国家的法院认为适当,在仲裁庭尚未就担保作出决定的情况下,或者这种决定对于保护第三方的权利必要时,可以命令请求方当事人提供适当担保。

第17条I拒绝承认或执行临时措施的理由∗

(1)只有在下列情形下才可以拒绝承认或执行临时措施:

(a)应临时措施所针对的当事人的请求,法院确信:

(一)根据第36条第

(1)(a)款

(一)、

(二)、(三)或(四)项中所述理由拒绝是正当的;或者

(二)仲裁庭就临时措施作出的提供担保的决定未被遵守;或者

(三)该临时措施已被仲裁庭终止或中止的,或经授权,被仲裁地国法院或被依据其法律准予采

取临时措施的国家的法院终止或中止的;或者

(b)如经法院认定:

(一)临时措施不符合法院的权限,除非法院决定,在不变更临时措施实质内容的情况下,为执

行该临时措施的目的,对临时措施作必要的调整以符合其权限和程序;或者

(二)第36条第

(1)(b)款

(一)或

(二)项中所述任一理由适用于对临时措施的承认与执行。

(2)法院根据本条第

(1)款中所述的任何理由作出的决定,仅为申请承认及执行临时措施的目的而有效。

受理承认或执行申请的法院不应在作出决定时对临时措施的实质内容进行审查。

{∗第17条之十所列条件的目的是限制法院拒绝执行临时措施的情形。

一国采用的可拒绝执行的情

形少于本条所列情形的,与本条力求达到的统一程度并不相悖。

第5节法院命令采取的临时措施

第17条之J法院命令采取的临时措施

无论仲裁程序进行地是否在法院所在国,法院采取与仲裁程序有关的临时措施的权力应等同于其在诉讼程序方面的权力。

法院应按其程序行使这种权力,同时考虑到国际仲裁的特点。

第五章 仲裁程序的进行

第十八条 对当事各方平等相待

当事各方应得到平等相待,并应被给予充分的机会陈述其案情。

第十九条 程序规则的确定

(1)在不违背本法规定的情况下,当事各方可以自由地就仲裁庭进行仲裁所应遵循的程序达成协议。

(2)如未达成此种协议,仲裁庭可以在本法规定的限制下,按照它认为适当的方式进行仲裁。

授予仲裁庭的权力包括确定任何证据的可采性、相关性、实质性和重要性的权力。

第二十条 仲裁地点

(1)当事各方可以自由地就仲裁地点达成协议。

如未达成此种协议,仲裁地点应由仲裁庭确定,但应考虑到案件的情况,包括当事各方的方便。

(2)虽有本条第

(1)款的规定,除非当事各方另有协议,仲裁庭可以在其认为适当的任何地点会晤,以便在其成员间进行磋商,听取证人、专家或当事各方的意见或检查货物、其他财产或文件。

第二十一条 仲裁程序的开始

除非当事各方另有协议,特定争议的仲裁程序,于被申请人收到将该争议提交仲裁的请求之日开始。

第二十二条 语文

(1)当事各方可以自由地就仲裁程序中要使用的一种或数种语文达成协议。

如未达成此种协议,仲裁庭应确定仲裁程序中要使用的一种或数种语文。

除非其中另有规定,这种协议或确定应适用于当事一方的任何书面陈述、仲裁庭的任何开庭、裁决、决定或其他通讯。

(2)仲裁庭可以命令任何文件证据应附具当事各方协议的或仲裁庭确定的一种或数种语文的译本。

第二十三条 申请书和答辩书

(1)在当事各方协议的或仲裁庭确定的期间内,申请人应申述支持其请求的各种事实、争议点以及所寻求的救济或补救,被申请人应逐项作出答辩,除非当事各方对这种申述和答辩所要求的项目另有协议。

当事各方可以随同其陈述提交其认为有关的一切文件,也可以附带述及其将要提交的文件或其他证据。

(2)除非当事各方另有协议,在仲裁程序进行中,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得修改或补充其请求或答辩,除非仲裁庭考虑到提出已迟而认为不宜允许作此更改。

第二十四条 开庭和书面审理程序

(1)除当事各方有任何相反协议外,仲裁庭应决定是否举行开庭,以便出示证据或进行口头辩论,或者是否应以文件和其他材料为基础进行仲裁程序。

然而,除非当事各方商定不开庭,仲裁庭应在进行仲裁程序的适当阶段开庭,如果当事一方如此要求的话。

(2)任何开庭和仲裁庭为了检查货物、其他财产或文件而举行的任何会议,均应充分提前通知当事各方。

(3)当事一方向仲裁庭提供的一切陈述书、文件或其他资料均应送交当事他方,仲裁庭可能据以作出决定的任何专家报告或证据性文件也应送交当事各方。

第二十五条 当事一方不履行义务

除非当事各方另有协议,如在不提出充分理由的情况下:

(A)申请人不按照第23条第

(1)款的规定提交申请书,仲裁庭应终止程序;

(B)被申请人不按照第23条第

(1)款的规定提交答辩书,仲裁庭应继续进行仲裁程序,但不将此种行为本身视为是接受了申请人的申述;

(C)当事任何一方不出庭或不提供文件证据,仲裁庭可以继续进行仲裁程序并根据其所收到的证据作出裁决。

第二十六条 仲裁庭委任的专家

(1)除非当事各方另有协议,仲裁庭:

(A)可委任一名或数名专家就仲裁庭待决之特定问题向仲裁庭提出报告;

(B)可要求当事人一方向专家提供任何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