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同义词辨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21285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同义词辨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古代汉语同义词辨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古代汉语同义词辨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古代汉语同义词辨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古代汉语同义词辨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古代汉语同义词辨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古代汉语同义词辨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古代汉语同义词辨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古代汉语同义词辨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古代汉语同义词辨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古代汉语同义词辨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古代汉语同义词辨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同义词辨析.docx

《古代汉语同义词辨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同义词辨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汉语同义词辨析.docx

古代汉语同义词辨析

第五单元:

同义词辨析

[軍、師、士、卒、兵]

軍、師、士、卒、兵都有好些意義。

它們的大部分意義都是彼此互不相干的,只有作爲軍事方面的用詞,在一定的場合用法有些相近,但基本意義仍是不同的。

軍和師都是集合名詞,指軍隊,《左傳·晏嬰論季世》“卿無軍行”《左傳·曹劌論戰》:

“齊師伐我。

”同是指軍隊,在先秦“師”字一般指出征在外的軍隊,而“軍”字則不是。

漢代以後,多用“軍”字指軍隊,“師”字逐漸很少用來指軍隊,“軍”字可以指出征在外的軍隊,例如《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引軍北還”但成語還是說“出師不利”。

軍和師又都用作軍隊的編制單位。

軍是春秋以後軍隊最大的編制單位。

據《司馬法》載,一萬二千五百人是一軍。

師是西周以前軍隊的最大編制單位。

據《殷契粹編》第五九七片“王作三師,右左中”,說明商代有三師。

西周有六師,《詩經·大雅·常武》:

“大師皇父,整我六師”據《周禮·地官·小司徒》載,一師是二千五百人。

後代往往沿用軍師爲軍隊的大的編制單位,一般師比軍小,人數也因時代或轄属而有所不同。

士是武士、甲士。

上古用車戰的時代,士是戰車上的甲士,與作爲步兵的卒是不同的。

《左傳·襄公十年》:

“諸侯之士門焉。

卒是步兵。

《左傳·鄭伯克段于鄢》:

“具卒乘,將襲鄭。

”卒也是用作軍隊的編制單位,是比伍大的基層編制。

《孫子兵法·謀攻》:

“全卒爲上,破卒次之。

”(卒:

一百人以內。

兵是兵器。

上古時代,兵一般不當兵卒講。

《左傳·文公七年》:

“訓卒利兵。

”卒是人,所以要訓練;兵戈矛之類,所以要利。

戰國以後,兵也可以當軍隊講。

《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

“必以長安君爲質,兵乃出。

”這種兵既不能換成卒字,因爲它不是一個一個的士兵,也不能換成軍字或師字,大概軍師重在指武裝人員,而兵字雖然也指軍隊,但重點還是指武器。

漢代以後,兵逐漸與卒完全同義,可以用來指士兵。

[領、頸、項]

領是脖子。

《詩經·衛風·碩人》:

“領如蝤蠐,齒如匏犀。

頸本是脖子的前部。

《左傳·定公十四年》:

“使罪人三行屬劍於頸而辭。

”屬劍於頸是準備自刎當然是把劍放到脖子的前部,交頸是脖子的前部相交。

這些頸字都不能換成領字,吻頸也不能說成吻領。

可见頸和領是有區別的。

延頸是伸長脖子的前部,向高而遠的地方瞭望,引領是伸長脖子向前面望,二者也是不同的。

領引申爲衣領,領子。

《荀子·勸學》:

“若挈裘領。

”再引申爲率領。

《漢書·魏相傳》:

“總領庶職。

”這都是頸沒有的意思。

後來領一般不用本義,只是用它的引申義於是頸代替了領,所以《說文》說:

“頸,頭莖也。

”頭莖是指整個脖子。

因此,領和頸只是一對古今同義的駢詞,後人不察,把它們在上古的差別也忽略了。

項是脖子的後部。

《荀子修身》:

“行而俯項,非擊戾也。

”項與領頸不同義。

[廟、觀、寺、庵]

廟本是供奉祭祀祖先的地方。

《詩經·大雅·思齊》:

“邕邕在宮,肅肅在廟。

”引申爲供奉神祗的地方。

《水經注·巫山巫峽》:

“故爲立廟,號朝雲焉。

觀本是台觀的意思。

後來用來指稱道教的廟宇。

劉禹錫《遊玄都觀》:

“玄都觀外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

寺本是官署的意思。

東漢以後。

只稱佛教的廟宇。

《洛陽伽藍記·王子坊》:

“王侯第宅,多題爲寺。

概括的說,漢代以後,廟是一般的廟宇,奉祀的是神;觀是屬於道教的,奉祀的是仙;寺是屬於佛教的,奉祀的是佛。

庵本是圓形草屋,也作菴。

劉熙《釋名·釋宮室》:

“草圓屋曰蒲。

蒲,敷也。

總其上而敷下也。

又謂之庵。

[盜、賊、竊、偷]

盜和賊都用作名詞,上古盜賊二字跟現代意義正好相反。

現在普通話的所謂賊上古叫盜;現在的所謂強盜,上古叫賊。

《論語·陽貨》:

“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莊子·讓王》:

“卞隨辭曰:

后伐桀也謀乎我,必以我爲賊也。

”可見盜是偷竊的,賊是搶劫的。

但是。

強盜也可以稱爲“盜”。

《莊子·胠篋》:

“聖人生而大盜起”這也許是比較後起的意義。

在上古“賊”主要指違法亂紀、犯上作亂的人。

《左傳·宣公二年》:

“返不討賊。

”或者指事物的敗壞者。

《論語·陽貨》:

“鄉原,德之賊也。

”這都是“盜”沒有的意義。

“盜”又作動詞,表示偷東西。

《左傳·文公十八年》:

“盜器爲奸。

”“賊”用作動詞,是傷害或殺害的意思。

《莊子·秋水》:

“至德者,火弗能熱,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獸弗能賊。

”《左傳·宣公二年》:

“使鉏麑賊之。

”“竊”用作動詞,與“盜”同義。

《莊子·胠篋》:

“彼竊鈎者誅,竊國者爲諸侯。

”“盜”和“竊”的區別是,“盜”可以用作名詞,“竊”不用作名詞。

“偷”字在上古只當苟且講。

《荀子·王制》:

“使百吏免盡而衆庶不偷,冢宰之事也。

”《孫臏兵法·將失》:

“令數變,衆偷,可敗也。

”漢代以後,“偷”字才有偷竊的意思,與“盜”、“竊”成爲同義詞。

《淮南子·道應》:

“楚有善爲偷者,往見(子發)曰:

‘聞君求技道之士,臣偷也。

’”《後漢書·虞詡傳》:

“其攻劫者爲上,傷人偷盜者次之。

[執、秉、把、操、持、握]

都有用手拿的意思,是一組手拿物體的同義詞。

同是拿着兵器,既可以用“執”,也可以用“秉”或“把”,還可以用“操”或“持”。

《韓非子·五蠹》:

“執幹戚舞”《詩經·商頌·長髮》:

“武王載旆,有虔秉鉞”《史記·殷本紀》:

“湯自把鉞以伐昆吾”《楚辭·國殤》:

“操吳戈兮被犀甲。

”《左傳·成公十六年》:

“寡君乏使,使鍼御持矛,是以不得犒從者。

”雖然同是用手拿着,但是意思並不完全相同。

它們又都可以引申爲掌握控制抽象的事物,意思也有細微差別。

“執”是一個會意字。

《說文》:

“執,捕罪人也。

”《詩經·大雅·皇矣》:

“執訊連連。

”引申爲捕捉(動物)。

《詩經·大雅·公劉》:

“執豕於牢。

”再引申爲拿住(非生物)。

《左傳·成公十六年》:

“文子執戈逐之。

”然後引申爲掌握(抽象事物)。

《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又執民柄。

”執的詞義特點總是表示把東西拿緊,把事物掌握牢固。

在古文字中“秉”的字形像手拿一把禾。

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手持一禾爲秉,手持兩禾爲兼。

”《詩經·小雅·大田》:

“彼有遺秉。

”這裏用作名詞,意思是“一把禾”。

用作動詞,秉只見用於禾以外的物體或抽象事物。

《尚書·牧誓》:

“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

”《詩經·邶風·簡兮》:

“左手執龠,右手秉翟。

”“秉”的詞義特點在於表示一隻手從旁邊拿着一種有把的東西,而不在於是否拿得緊,這正是它同執的區別。

引申爲掌握(抽象事物)。

《詩經·小雅·節南山》:

“秉國之均。

”同是掌握國政,“執民柄”有掌握牢固的附加意義,而秉國之均沒有。

“把”字出現較晚。

《孟子·告子上》:

“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養之者。

”趙歧注:

“拱,合兩手也;把,以一手把之也。

”這是表物量的名詞,表示物體的大小可以一手握住。

“把”用作動詞,是拿着的意思。

《戰國策·秦策》:

“(商人)無把銚推耨之勞,而有積粟之實。

”“把”的詞義特點同“秉”相同。

從古音古義來看,“秉”是較古的詞,“把”是從“秉”演變而成的後起詞。

漢代以後,“秉”逐漸被“把”所代替,但有些習慣說法,如“秉承”“秉公”等是把所不能替換的,而“把”的一些後起用法,如“把酒”“把握”等也是“秉”所不具備的。

“操”和“執”的意義相近,但“操”的重點不在拿得緊、掌握得牢固,而是拿得穩、掌握得熟練。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操刀”和“執刀”所表述的重點是不同的。

由於“操”是重在拿得穩、掌握得熟練,因此引申爲操縱駕馭。

《莊子·達生》:

“津人操舟若神。

”用於抽象事物,是熟練地掌握。

《左傳·成公九年》:

“樂操土風,不忘舊也。

“持”也同“執”“操”的意義相近。

金文作,像用手從下往上托扶着物體。

《論語·季氏》:

“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

”《莊子·漁父》:

“左手據膝,右手持頤。

”引申爲拿着有把的物體,仍然有扶住、維持平衡的意義。

《孟子·公孫丑》:

“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其五。

”《莊子·秋水》:

“莊子持竿不顧。

”用於掌握抽象事物,“持”同“執”“操”的差別也仍然保存。

《韓非子·五蠹》:

“夫仁義辯智,非所以持國也。

”“持”的詞義特點在“維護”、“保持”,而不在掌握得是否牢固或熟練。

“握”同其他幾個詞的區別最明顯,它總是把較小的東西握在手掌之中。

《詩經·小雅·小宛》:

“握粟出卜”《楚辭·九章·懷沙》:

“懷瑾握瑜兮。

”但用於抽象事物時,同“執”的意思接近。

《左傳·閔公二年》:

“握兵之要。

[之、適、如、赴、往、去]

“之”、“適”、“如”都是到某地去的意思,它們是同義詞,可能只是方言的不同。

《孟子·許行》:

“有为神农之言者許行,自楚之滕。

”《戰國策·齊策》:

“驅而之薛。

”《呂氏春秋·察傳》:

“子夏之晉過衛。

《詩經·魏風·碩鼠》:

“適彼樂土。

”《論語·衛靈公》:

“子適衛。

”揚雄《方言》:

“適,宋魯語。

《左傳·隱公五年》:

“公將如棠觀魚者。

“赴”的本意是奔向,特指奔向兇險的地方。

《莊子·刻意》:

“枯槁赴淵者之所好也。

”也有泛指奔向的。

《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皆欲赴愬于王。

“往”也是到某地去的意思,同“之”、“適”、“如”同義,但在語法作用上有差別。

在上古,“之”“適”“如”帶賓語,“往”不帶賓語。

《詩經·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到了中古以後,“往”字才可以帶賓語。

《廣州軍務記·三元里抗英》:

“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蕭崗各鄉。

“去”的本義是離開某地,在上古它的意思同“往”“之”“適”“如”正好相反,我們在上冊已經講過。

中古以後,“去”字已經有了到某地去的意思,與“之”“適”“如”“往”成了同義詞,例如李白《與史郎中飲聽黃鶴樓上吹笛》:

“一爲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視、見、觀、察、看、望]

“視”、“見”“觀”“察”“看”“望”都是眼睛的動作,都屬視覺範疇,但是它們的意義各有側重,並不相同。

“視”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看”。

《禮記·大學》: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

”《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莊子·秋水》:

“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它一般是指看近處的東西,但在不強調向遠處望時,也可以是向遠處看,如《莊子·秋水》一例。

“見”是看見,是視覺行爲的結果。

《荀子·勸學》:

“吾嘗趾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莊子·庖丁解牛》:

“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

”王安石《遊褒禪山》:

“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視”和“見”的分別很明顯,一是具體的動作、行爲,一是動作、行爲的結果;因此《禮記·大學》說: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

“觀”是有目的地看。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曹共公聞其(晉公子重耳)駢脅,欲觀其裸;浴,薄而觀之。

”《莊子·人間世》:

“其可以爲舟者,旁十數,觀者如市,匠伯不顧。

”《史記·西門豹治鄴》;“以人民往觀之者三二千人。

“察”是仔細看,看清楚。

《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車薪。

”《莊子·秋水》:

“鴟鵂夜撮蚤,察毫末,画出瞋目,而不見丘山。

”《莊子·秋水》:

“鴟鵂夜撮蚤,察毫末;畫出真目,而不見邱山。

”正因爲察有仔細看,看清楚的意思,所以有視察、觀察、察看等說法。

“看”本是看望、探望的意思。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梁車新爲鄴令,其姊往看之。

”《世說新語·身無長物》:

“王恭從會稽還,王大看之。

”中古以後,“看”才有了現在的意思,與“視”同義,並逐漸取代了“視”。

李白《清貧樂》: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望”是向遠處看。

《左傳·曹劌論戰》: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劌近看車下齊軍的車轍,所以用“視”,登車遠眺齊軍的旗幟,所以用“望”,又如《老子》: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

”《荀子·解蔽》:

“從山下望木者,十仞之木若箸(筷子)。

[哭、泣、號、啼]

“哭”在上古是有聲的哭,與現代可指無聲的哭不完全相同,所以《說文》說:

“哭,哀聲也。

”《論語·述而》:

“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禮記·檀弓》:

“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

“泣”是無聲的哭,流淚。

《戰國策·觸龍趙太后》:

“持其踵爲之泣。

”《墨子·號令》:

“相視坐泣流涕。

”杜甫《石壕吏》: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上古有聲也可以叫做“泣”。

《尚書·益稷》:

“啓呱呱而泣。

”但是後代不用這個意思。

“泣”還可以指眼淚。

《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泣數行下。

”江淹《別賦》:

“瀝泣共訣抆血相視。

”這是“哭”所沒有的。

“號”是帶言詞的哭、哭中帶着呼號和訴說。

《莊子·養生主》:

“老聃死,秦失弔之,三號而出。

”《左傳·宣公十二年》:

“申叔視其井,則茅絰存焉,號而出之。

”啼是放聲哭,發出的悲痛聲音比哭聲更大。

《莊子·天運》:

“有弟而兄啼。

”《禮記·喪大記》:

“始卒,主人啼,兄弟哭。

”“啼”還可以指動物的鳴叫,《左傳·莊公八年》:

“豕人立而啼。

”范仲淹《岳陽樓記》:

“虎嘯猿啼。

上古四個字是有區別的,後代哭和啼的分別己經含混,可以互相替換,也常用爲“啼哭”。

[饑、饥、饿]

“饑”、“飢”、“餓”在古代意義差別較大。

“饑”是饑荒,“飢”是肚子餓,“餓”是捱餓,餓得很嚴重。

“饑”和“飢”古音本不同,“饑”是见母,微部,“饥”是见母,脂部,意义分别也十分清楚。

《墨子·七患》:

“五谷不收谓之饑”这是饑荒,是指年成不好,没有粮食吃。

《诗经·小雅·采薇》:

“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

”在上古文献中,《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饑饥绝不相混,在《墨子》《孟子》中,饑有时当饥饿讲,但是饥字绝不是饑荒的意思。

《墨子·辞过》“是以其民饥寒并至。

”《荀子》有饥字无饑字,个别饥字是饥荒的意思。

《荀子·天论》:

“故水旱未至而饥。

”这种混用的地方,可能是后代传写之误。

因为汉代以后,饑饥大约就己经变成同音字。

汉字简化后,饑并入饥。

饥和饑虽然都是因为没有吃食物而产生的一种现象,但是程度不同,本来分别很严。

饥是肚子空了,产生一种要吃食物的生理反映,同现代汉语的饿字相当;饿是因为长久吃不上饭,饿得很严重,已经是一种病理现象,意思同现代汉语的饿并不一致。

《韩非子·饰邪》: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这说明饥与饿是有区别的。

晁错《论贵粟疏》: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

”一天吃不上两顿饭就会感到肚子饿,这在古代只能说“饥”,不能说饿。

正因为轻微的饿叫做饥,严重的饥才叫做饿,所以吃不饱的叫饥民,而饿死的叫饿莩,上古饥和饿的分别严格,后代界限逐渐消失,饿的意义扩大,包含了饥,饥也间或用作饿。

《广东军务记·三元里抗英》“或为失路饥斃。

[畏、懼、恐、怕、驚]

“畏”是怕,“懼”也是怕。

從語法作用上來看,“畏”是及物動詞,“懼”往往用作不及物動詞。

《尚書·湯誓》:

“予畏上帝。

”《荀子·宥坐》:

“其赴百仞之穀不懼,似勇。

”“懼”字也有用作及物動詞的。

《老子》: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列子·愚公移山》: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

”但是《老子》這句話中,“懼”字是用作使動;《列子》這句話中,“懼”字已不是害怕,而是擔心。

“畏”和“懼”的詞義也有細微的差別。

從古文字和上古較早的文獻來看,“畏”的对象应是上帝、天命或鬼神,因而是“敬畏”的意思。

《尚書·無逸》:

“畏天命。

”後來“畏”的对象擴大到人或事物,往往含有“敬”的意思。

《詩經·鄭風·將仲子》:

“畏我父母”《論語·子罕》:

“後生可畏。

”《孟子·盡心》: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

”“懼”同“瞿”是同源詞,“瞿”的本義是“驚視貌”,因而作爲害怕的“懼”往往也帶有“戒懼”、“警惕”的意思。

《論語·顔淵》:

“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左傳·莊公八年》:

“豕人立而啼,公懼。

“恐”也是怕,但是害怕的程度較深,常常是恐怖的意思,《左傳·僖公二十六年》:

“室如懸磬,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

”“恐”一般不帶賓語,如果帶賓語,也往往是帶謂詞性词组,“恐”的詞義也由“害怕”變爲“擔心”。

《論語·泰伯》: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害怕的“怕”,是中古新興的詞。

杜甫《麗春》:

“如何此貴重,却怕有人知。

”元稹《俠客行》:

“俠客不怕死,怕死事不成。

“驚”是突然受到刺激而精神緊張,同“畏”“懼”“恐”“怕”的意思區別很明顯。

例如《呂氏春秋·察今》:

“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

”賈誼《論積貯疏》:

“安有爲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

”這是重在精神緊張,是驚駭,而不是在害怕。

又如《莊子·達生》:

“梓慶削木爲鐻,鐻成,見者驚猶鬼神。

”這是感到驚異神奇,更不是害怕。

有時候“驚”“恐”連用,是既驚且恐(先驚後恐)的意思,不能說“驚”就是“恐”。

《史記·西門豹治鄴》:

“長老,吏傍觀者皆驚恐。

[計、慮、圖、謀]

“計”、“慮”、“圖”、“謀”在用作動詞时,是一組同義詞,其間只有細微的分別。

“計”的本義是計算,結賬。

《戰國策·齊策》:

“問門下諸客,誰習計會。

”引申爲盤算、計義。

《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

“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

”《墨子·尚同下》:

“知者之事,必計國家百姓之所以治者而爲之,必計國家百姓之所以亂者而辟之。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廉頗、藺相如計曰:

‘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

“慮”是思量、考慮問題。

《墨子·親士》:

“非士無以慮國。

”《荀子·榮辱》:

“其慮之不深,其擇之不謹。

”《史記·淮陰侯列傳》:

“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計”和“慮”可以交替使用。

《墨子·魯問》:

“翟曾計之矣,翟慮耕而食天下之民矣。

”《荀子·榮辱》:

“見其可欲也,則必前後慮其可惡也者;見其可利也,則必前後慮其可害也者,而兼權之,孰計之。

”但是,仔細分析,兩個詞仍有細微區別。

“計”是心中盤算,着重在比較長短以便訂計劃或定計策;“慮”是反覆思考,着重在把事情想透以便考慮得失。

上面兩例,如果把句中的“計”“慮”兩字交換使用,基本意思沒有變,但重點卻不同了。

“圖”是謀劃。

《詩經·小雅·常棣》:

“是究是圖。

”《左傳·僖公三十年》: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莊子·逍遙遊》:

“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引申爲想辦法對付。

《左傳·鄭伯克段於鄢》:

“無使滋漫。

蔓,難图也。

”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

“昔樂毅走趙,趙王欲與之圖燕。

“謀”的本義是諮詢。

《左傳·襄公四年》:

“咨事爲諏,咨難爲謀。

”由遇到疑難向人徵求意見引申爲商議、考慮、謀劃。

《詩經·衛風·氓》:

“來即我謀。

”《左傳·曹劌論戰》: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列子·愚公移山》:

“聚室而謀曰。

”又引申爲暗中算計。

《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墨子·七患》:

“四鄰謀之而不知戒。

“謀”的引申義和“圖”很相近,都有考慮、謀畫的意思。

但是,“圖”是重在考慮後有所決定,更多着眼於達到谋劃的目的;而“謀”重在商議出辦法或計謀。

因此,大多數情況不,兩個詞是不能互換的。

  “謀”和“慮”的意思也很相近,還可以交換使用。

既可以說“深謀”,也可以說“遠慮”兩者還經常並舉。

《墨子·非儒下》:

“今孔某深慮同謀以奉賊。

”賈誼《過秦論》:

“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鄉時之士也。

”但是,如果交換使用,意義的重點也隨之有所改變。

[征、伐、侵、襲、攻]

“征”、“伐”、“侵”、“襲”“攻”都能指軍事上的進攻,但意義並不完全相同。

“征”是褒義詞,最初是用於上(天子)攻下(諸侯)。

“有道”攻“無道”。

《公羊傳·僖公四年》:

“古者周公東征則西國怨,西征則東國怨。

“伐”“侵”“襲”不是褒義詞,“侵”“襲”帶有貶義,“伐”本是個中性詞,不限於上對下,也不限於“有道”對“無道”。

例如《左傳·曹劌論戰》:

“齊師伐我,”齊、魯都是諸侯國,不是上對下,也不是有道伐無道。

後來因“征”“伐”經常連用,“伐”也逐漸用於褒義。

《左傳·莊公二十三年》:

“征伐以討其不然。

“伐”、“侵”“襲”的分別是明顯的。

《左傳·莊公二十九年》:

“凡師有钟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

”這是對三個字的分別作出了簡要的說明。

“伐”是公開宣戰的正式的戰爭,進軍的時侯雙方都要鳴鍾擊鼓。

因此在《曹劌論戰》中有“公將鼓之”,“一鼓作氣”,“齊人三鼓”的敍述,《左傳·鞌之戰》中也敍述了擊鼓進軍的場面。

“侵”是不宣而戰,不要藉口,不用鐘鼓,直截侵犯別人的國土。

例如《墨子·魯問》:

“子墨子使勝綽事項子牛,項子牛三侵魯地而勝綽三從。

”《莊子·讓王》:

“韓魏相與爭侵地。

”再如《左傳·齊桓公伐楚》:

“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這是說,齊桓公要稱霸,先是不宣而戰擊潰了蔡國,再準備進軍楚國,才正式向楚國宣戰。

“襲”是襲擊,偷襲,比“侵”更富於秘密性質,是乘人不備而偷偷地突然進攻。

例如《荀子·仲尼》:

“外事則詐邾襲莒,併國三十五。

”又如《左傳·鄭伯克段于鄢》: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

”這是說公叔段準備偷襲鄭國的國都;所以後面說“夫人將啓之”(公叔段的母親準備作內應,偷開城門)。

下文敍述鄭莊公公開反擊公叔段,因而說:

“公伐諸鄢。

“攻”是進攻、攻打。

《左傳·齊桓公伐楚》: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孫子兵法·謀攻》:

“其下攻城。

”《墨子·公輸》:

“公輸般爲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攻”往往偏重於軍事上的攻堅戰,是軍事進攻的泛稱,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攻打”,不象“征”“伐”“侵”“襲”各有明顯的特點。

[青、蒼、碧、綠、藍]

上古“青”是藍色,不當黑色講。

《墨子·辭過》:

“青黃刻鏤之飾。

”中古以後,“青”才有黑色的意思。

李白《將進酒》: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蒼”是深藍。

《墨子·所染》:

“染於蒼則蒼,染于黃則黃。

”《莊子·逍遙遊》: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

“碧”在上古沒有顔色的意思,本是玉名,《莊子·外物》:

“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爲碧。

”後來指稱淺藍色(青白色)。

孔稚珪《北山移文》:

“碧嶺再辱。

”江淹《別賦》:

“青草碧色,春水綠波”

“青”“蒼”“碧”雖都是藍色,但是有深淺的分別。

人們對顔色的分辨,並不是整齊畫一的,因此三個詞有時侯可以通用。

“蒼天”也叫“青天”又叫“碧空”或“碧落”。

“青草”又叫“碧草”,“青苔”又叫“蒼苔”。

“綠”即今天說的綠色。

《詩經·衛風·淇奧》: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

“藍”字在上古不表示顔色,而是指一種染藍色的植物。

《詩經·小雅·采綠》:

“終朝采藍,不盈一襜。

”直到中古以後,“藍”字還很少用來表示顔色。

杜甫《冬到金華山觀》:

“上有蔚藍天,垂光抱瓊台。

[俱、具]

“俱”和“具”不僅字形不同,古音也不同。

“俱”是見母,侯部;“具”是群母,侯部。

兩個字用作動詞時,意義差別很大;用作副詞時,意義也不相同。

“俱”用作動詞,表示在一起,同去或同來。

《莊子·天運》:

“道可載而與之俱也。

“具”用作動詞,表示準備、具有。

《左傳·鄭伯克段于鄢》:

“繕甲兵,具卒乘。

“俱”用作副詞,是偕、同的意思,用來表示主語的範圍。

《荀子·勸學》:

“白沙在泥,與之俱黑。

“具”用作副詞,表示盡、悉、統統。

《墨子·備梯》:

“皆立而待鼓而然火,即具發之。

在先秦“具”用作副詞,偶然可作“俱”講。

例如《詩經·小雅·節南山》:

“民具爾瞻。

”但是,後代就不這樣用了。

[一、壹]

現代漢語中“壹”是“一”的大寫,但在古代兩個字意義和用法都有不同。

“一”是具體的數字。

《左傳·莊公十年》: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壹”是抽象的概念,表示專一、無二心。

《左傳·成公十三年》:

“是用宣之,以懲不壹。

  “壹”一般只用於“專一”的意義。

“一”除了用作具體的基數外,還用作動詞或形容詞,表示統一、一致。

《荀子·王制》:

“和則一,一則多力。

”但是,由於“一”、“壹”同音,有時候可以互相借用。

《儀禮·士相見禮》:

“君答壹拜。

”這是借“壹”爲“一”。

《荀子·勸學》:

“淑人君子,其儀一兮。

”“一”是指專一,這是借“一”爲“壹”。

“一”和“壹”通用,不能說明二者沒有分別。

《荀子·解蔽》:

“心生而有知,知而有異。

異也者,同時兼知之。

同時兼知之,兩也。

然而有所謂一。

不以夫一害此一,謂之壹。

”這裏“一”“壹”並用,可見“一”和“壹”是有分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