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人民政府.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23203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市人民政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南宁市人民政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南宁市人民政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南宁市人民政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南宁市人民政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南宁市人民政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南宁市人民政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南宁市人民政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南宁市人民政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南宁市人民政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南宁市人民政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南宁市人民政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南宁市人民政府.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南宁市人民政府.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南宁市人民政府.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南宁市人民政府.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南宁市人民政府.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南宁市人民政府.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南宁市人民政府.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南宁市人民政府.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宁市人民政府.docx

《南宁市人民政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市人民政府.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宁市人民政府.docx

南宁市人民政府

南宁市人民政府

办公厅文件

南府办〔2009〕262号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

基地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规划(2008—2020)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级各双管单位,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

《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规划(2008—2020)》已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九日

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

基地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规划

(2008—2020)

目录

一、发展背景与条件…………………………………………3

二、总体思路…………………………………………………8

(一)指导思想与规划总则…………………………………8

(二)发展目标………………………………………………11

三、建设重点…………………………………………………13

(一)重点方向与领域………………………………………13

(二)重大项目与工程………………………………………14

四、空间布局…………………………………………………19

(一)产业布局原则…………………………………………19

(二)产业空间布局…………………………………………20

五、保障措施…………………………………………………28

(一)管理平台建设…………………………………………28

(二)政策平台的建设………………………………………29

(三)科技支撑创新体系平台建设…………………………32

(四)人才平台建设…………………………………………33

(五)投融资平台建设………………………………………35

六、组织实施…………………………………………………37

一、发展背景与条件

(一)生物资源

南宁市独特的亚热带资源造就了丰富的生物质资源。

南宁市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

年平均气温21.70°C,年平均降雨量达1008mm。

南宁市独特的气候资源使其成为广西最大生物制造基地,如南宁市的木薯产量名列广西第一,南宁市的变性木薯淀粉产量名列全国第一。

南宁市是广西农业大市也是农业强市,其中,2008年农业资源中的甘蔗种植面积为286.5万亩、总产量达到1506.29万吨,水果种植面积为132万亩、总产量90万吨,木薯种植面积78.68万亩、木薯总产量60万吨(干片),桑园种植面积50.08万亩、鲜茧产量5.6万吨。

这些农业资源可为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丰足的原料支持。

另外,南宁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她可以获得周边省、市甚至是东南亚各国的资源支持。

(二)产业基础

优良的资源条件促进了一大批生物制造企业的发展。

2007年,南宁市生物制造类产业企业数量为90多家,总产值约65亿元。

其中,共有万吨级以上的生物乙醇企业13家,生产潜力达100万吨以上;木薯淀粉生产企业71家,生产潜能达76万吨以上;规模以上经营的酶制剂生产企业近10家,主要生产脱羟酶、淀粉酶、蛋白酶等产品;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糖醇的企业近10家,主要以生产海藻糖、异麦芽酮糖醇、木糖醇、赖氨酸、谷氨酸等产品。

(三)产业聚集

南宁拥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即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四个省级开发区,即中国—东盟经济开发区、南宁六景工业园区、南宁仙葫经济开发区和广西良庆经济开发区。

这些开发区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都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建立了较好的科研和技术服务平台,为建设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四)技术创新与人才资源

南宁市拥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科研院所及高校,同时拥有一批在全国较有影响力的热带亚热带生物技术及农林业科研机构与试验基地,南宁拥有全广西70%以上的科研院所和60%以上的高校,目前约有各级科研机构380家,国家级技术中心7家(其中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南宁),自治区级技术中心93家,国家及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5家、企业孵化器7家,以及各类企业技术开发机构100多个,科技中介机构300多家,全市拥有各类大专以上专业技术人才约18.74万人。

“十五”以来,广西共建立了两批共21个人才小高地,其中有10个在南宁,这10个人才小高地中有7个是与生物产业有关。

在生物制造开发利用领域,广西拥有学科博士点8个,教授(研究员)400多人,副教授5000多人;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100多人,硕士生导师500多人,博士200多人;有1人担任国家863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2人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1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5人选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初步建立了广西生物产业技术创新开发体系及平台,并在一些重要领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技术优势。

(五)上级支持

国家科学技术部为推动北部湾生物能源作物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基地,开展木薯、甘蔗优良品种选育项目的立项,其中木薯、甘蔗的项目示范基地部分落户南宁市;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年初获得批准建立,国家科技部将在非粮生物质能源方面投入500万元,支持南宁市建立研发体系,以支撑产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南宁市在α乙酰乳酸脱羟酶、海藻糖、1,3丙二醇等项目上,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从应用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开发等,全面支持生物制造行业的发展。

南宁市还是广西科技“十一五”发展重点支持的对象之一。

广西科技厅以项目的形式资助了广西明阳生化、广西维科特、南宁中诺、广西庞博生物、广西皇氏乳业等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攻关。

此外,广西科学院、广西大学、广西化工研究院、广西轻工研究院等研究院所和大专院校主要承担着广西生物制造科技研究和攻关的任务,间接支撑了南宁市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

(六)外部技术条件

从技术角度讲,生物制造工程中国际公认有三个需要解决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

一是克服木质纤维素分子对生物转化的抗性——由多糖降解为可发酵糖,二是通过微生物代谢工程和基因工程研究,高速、高效、高收率的利用可发酵糖生物转化,三是简捷、高效的下游过程技术—产物分离,其中第一步将大分子多糖降解为可生物利用的还原糖是目前最大的技术屏障。

经过多年的攻关,世界各国推进生物制造技术开发与产业化条件已基本成熟。

丰田公司用白薯淀粉基塑料制成了汽车配件。

富士通公司用玉米淀粉基塑料替代了计算机的塑料外壳。

杜邦公司用玉米生产1,3—丙二醇(POD)的成本比化学法降低了25%。

卡杰尔—道氏公司用玉米淀粉发酵生产了聚乳酸(PLA)和其他多种聚合物塑料。

南宁市在生物制造领域较窄,产品也较少。

创新不足和产品更新慢成为制约南宁市生物制造产业重要因素。

要壮大南宁市生物制造产业必须通过技术进步。

(七)环境压力

南宁市能源消耗主要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

2007年,南宁市废水排放总量为36305.40万吨,废气中二氧化硫(SO2)排放量6.6万吨,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324.97万吨。

环境污染事故的增多使人们把目光再次投向清洁生产,特别是生物制造和环保,其中生物制造重新受到关注。

生物制造和环保产业既是可再生能源,也能生产出上千种的化工产品,且因其主成分为碳水化合物,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与环境友好,又胜化石能源一筹。

基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制造生产的生物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导致大气环境CO2总量的净增加,是从根本上解决矿物质能源消费导致大气环境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建设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社会。

(八)东盟区域合作

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与东盟各国科技合作的桥头堡,南宁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与东盟各国在生物制造方面的合作有着先天的优势。

而东盟十国总人口约5.3亿,人均占有耕地、森林、草地和淡水资源均高于中国。

东盟国家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生物资源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相当丰富。

到东盟投资,利用东盟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成为南宁市生产企业当前的热点。

目前南宁有多家企业已经在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尼、柬埔寨等国家建立木薯甘蔗原料生产基地、育种试验基地和生物能源生产基地,并有多家科研机构与越南、泰国等进行中越、中泰中草药与水果示范种植,中越菠萝示范种植等,充分显示了南宁与东盟国家在生物资源开发及发展生物产业方面很强的互补性和巨大合作空间。

(九)市委和政府高度重视

南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制造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为了更快地推进南宁市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制订了南宁市科技“十一五”规划、南宁市高技术“十一五”规划,围绕着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在税收、人才引进、项目发展等方面支持和促进生物制造产业发展。

“十一五”期间,市发改委、经委、科技局、财政局、农业局等部门用于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领域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引导资金超过2亿元,带动数百亿元社会资金投入生物产业。

目前,南宁市已把发展生物制造等生物产业作为重要战略产业列入“十一五”南宁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并加强其推进的领导和组织协调。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与规划总则

今后十年是广西生物制造产业加快发展、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要增强忧患意识,把握历史机遇,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大力发展生物基产品,实现对化石原料的部分替代。

加快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生产工艺,减少工业生产能耗与污染物排放。

并努力抢占国内及国际竞争制高点,掌握主动权。

1.指导思想

全面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抓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历史机遇,以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以机制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经济社会效益为中心,以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为核心,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广西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紧紧围绕微生物制造和生物基材料两大领域,大力发展科技型企业,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技术和产品,打造生物质循环经济产业链,使生物制造业成为质量效益好、增长速度快、带动效应强的战略性新产业,成为我国南方最重要的生物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以及泛北部湾区域性生物制造中心。

2.规划总则

(1)规划范围

在区域上,以2006年区域行政区划为基准,包括西乡塘区、邕宁区、良庆区、兴宁区、江南区、青秀区六个城区和武鸣、横县、马山、宾阳、隆安、上林六个县。

在产品上,生物制造涵盖生物基材料和微生物制造两大领域。

(2)规划依据和期限

按照规划一致性的标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07〕23号)精神,以《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2007—2020年)为基础,结合《广西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广西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划,制定2008年—2020年的《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规划》。

近中期为2008—2014年,远期为2015—2020年。

(3)规划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引导的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延伸产业链,运用高新技术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与深度开发,创造企业更大的效益;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宏观管理作用,深化基地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坚持立足市场、重点突破的原则。

产业发展要明确市场定位,要以全球化市场发展的高度进行考量。

要优化区域布局,促进生物企业和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重点优势区域集中,相关产业向重点优势区域汇集,培育生物产业区域增长极,形成若干个各具特色、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专业化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相对集中的专业园区、产业示范区和重大示范工程,逐步走上专业化集聚发展道路。

——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原则。

结合广西生物制造在资源和技术上的优势,紧紧围绕微生物制造和生物基材料领域,展开科技攻关,重点解决影响广西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加速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有技术和产品体系,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生物制造重点产品,推进生物制造领域的产业化进程。

同时,结合广西生物产业布局现状,面向全国及全世界引进生物制造产业的先进技术,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高基地的国际化水平。

——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原则。

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通过科学技术进步来确保产业发展过程中能更科学、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广生物制造生产技术改良传统产业生产工艺,实现节能减排,实现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和生物制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非粮生物产业原料基地要做到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粮,以有土地可持续利用原则。

(二)发展目标

1.总目标

充分发挥南宁亚热带生物资源优势和作为泛北部湾核心城市、处在中国和东盟的战略前沿和结合部的区位优势,通过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平台效应,聚集区域内国内外资源、资金、技术和人才,注重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科研+金融”和农村产业合作社等组织模式,加快生物制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地促进生物技术与特色生物资源的有机结合,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立泛北部湾区域性的以生物质和农产品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的技术创新、技术服务和物流及信息支撑体系,生物制造产业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和产业化实现新突破,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培养和集聚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层次、跨学科的生物科技人才,达到保护和开发并重,实现可持续发展。

重点发展生物基材料、生物化工、微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糖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等六大生物制造产业,把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制造业打造成为具有广西特色的生物质技术开发、制糖与造纸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林产化工技术开发和热带亚热带农产品加工利用公共技术开发平台;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生物制造业技术水平高、科技创新能力强、资源配量合理、产业规模大、市场竞争能力强、经济效益显著和生态效益优良的支柱产业基地,成为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最重要的示范产业之一。

2.近中期目标(2008年—2014年)

——初步形成促进生物制造产业快速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特色突出、聚集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组织体系,和谐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和规范有效的行业管理体系。

建立起泛北部湾区域性生物质技术开发中心、制糖与造纸综合技术工程研究开发中心、林产化工技术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亚热带农产品加工利用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从而使生物制造的研发和产业化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或领先水平。

每年研究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30项以上。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生物企业,并大力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科研+金融”和农村产业合作社等组织模式,加大规模型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力度。

到2014年,形成5个左右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龙头企业和与之配套的骨干企业,其中争取培育1—2家产值超10亿元以上的生物制造产业企业或企业集团。

重点推进1个综合性生物制造产业基地及若干专业性生物制造产业基地建设,形成2个产值过50亿元的生物制造产业基地。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到2014年,南宁市的生物制造产业产值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将由目前的7.6%提高到9%左右,实现总产值180亿元。

3.远期目标(2015年—2020年)

提升生物制造产业技术与竞争能力,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生物制造产业链,即生物基材料产业链、生物基化学品产业链、微生物制造产业链、糖工程产品制造产业链、生物环保产业链等。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继续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生物企业,并注重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科研+金融”和农村产业合作社等组织模式,重点加大规模型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力度。

到2020年,形成10个左右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生物企业,其中争取培育3—5家产值超10亿元以上的生物制造产业企业或企业集团。

重点推进2个综合性生物制造产业基地及若干专业性生物制造产业基地建设,形成2个产值过100亿元的生物制造产业基地。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到2020年,南宁市的生物制造产业产值占南宁市工农业总产值将提高到10%左右,占南宁市生物产业总产值超过20%,实现总产值300亿元。

三、建设重点

(一)重点方向与领域

依托南宁热带亚热带生物资源优势,注重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科研+金融”和农村产业合作社等组织模式,努力打造生物基材料和微生物制造及其深加工等产业链,形成持续稳定和谐的发展态势。

重点开发生物乙醇及生物乙稀、乙二醇、乙醇胺、丁醇、L乳酸、1,3—丙二醇、1,3—二羟基丙酮、丙烯酸、乙醇酸(羟基乙酸)、醋酸、醋酸乙酯、赖氨酸、柠檬酸、山梨醇、聚碳酸酯以及各种糖工程等生物产品。

发展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的塑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陶瓷化竹木纤维新材料以及新型炭质吸附和其他功能材料产品;提高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水平,加快微生物和酶制剂对传统化学制造过程的改造,显著降低医药、化工、食品、饲料、纺织、造纸等工业的能耗和污染水平;开发新型酶制剂,发展生物漂白、生物制浆和生物脱硫等绿色生产工艺,加快推广应用;以水污染治理、有机垃圾治理和石漠化等退化生态系统治理与修复为重点,开发环保生物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快产业化步伐;建立起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制造公共研发平台,使该基地的生物制造的研发和产业化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或领先水平。

(二)重大项目与工程

1.生物材料

支持发展以淀粉、纤维等生物质为原料生产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生物纤维材料等生物材料。

重大专项1 生物材料专项

以替代石油化工产品、降低成本为重点,通过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示范,加快推进生物基高分子新材料、生物基绿色化学品和新型吸附材料规模化发展,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到2014年,与淀粉基可降解生物材料相关的产品达到年产40万吨级规模以上,形成若干年销售收入达5—10亿元的中型生物材料企业集团;到2020年,与淀粉基可降解生物材料相关的产品达到年产200万吨级规模以上,形成若干年销售收入达20—50亿元的大型生物材料企业集团。

主要项目包括(具体项目清单见附表):

(1)近期目标(2008年—2012年)

重点实施吸波调温材料高技术产业示范工程、木薯变性淀粉产业示范工程和开展降解植物纤维等项目,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科研+金融”的组织模式,以木薯为原料改扩建现有设施实现新增30万吨变性淀粉生产能力的目标。

同时,建设年产2万吨1.3—丙二醇产业化项目。

(2)中期目标(2013年—2015年)

重点实施生物质化工特色产业链工程,以“公司+基地+农户+科研+金融”的组织模式,打造以生物质为基础的变性淀粉、乳酸、聚乳酸、乙酸乙酯、丙酮、丁醇等高端生物材料产品链。

生产各类变性淀粉产品20万吨,其中高档变性淀粉10万吨;建设1个年产25万吨乳酸、20万吨聚乳酸、30万吨生物可降解塑料项目;建设1个年产15万吨乙酸、20万吨乙酸乙酯项目;建设1个年产10万吨生物丙酮、20万吨生物丁醇及后加工产业链项目。

开展生物乙烯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年产5万吨乙醇胺、3万吨新型纤维素纤维、100万吨乙二醇和1万吨L—乳酸产业化及其聚羟基脂肪酸酯等项目。

积极发展以松脂、木本油脂和木质纤维素等为原料的绿色表面活性剂、环氧树脂固化剂、聚酯(醚)多元醇等绿色精细化学品合成工业;发展高性能木基复合材料、竹木纤维陶瓷化新材料工业。

(3)远期目标(2016年—2020年)

大力发展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的塑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工业。

重点实施二氧化碳深加工高分子材料与化工原料项目,形成二氧化碳深加工高分子材料与化工原料系列产品20万吨;开展年产1.2万吨碳酸二甲脂、年产2.5万吨1,4—丁二醇、年产5万吨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项目、年产20万吨/苯乙烯工程和年产5万吨季戊四醇等项目。

2.生物化工

重大专项2 糖醇酸专项

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降低成本为重点,通过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示范,提高生物基化学品如赖氨酸、谷氨酸和异麦芽酮糖醇、木糖醇等各种糖工程等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扩大其在人类健康、畜牧养殖业等方面的应用,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到2014年,与木薯淀粉和蔗糖等深加工形成的糖醇酸系列产品达到年产20万吨级规模以上,形成若干年销售收入达3—8亿元的中型糖醇产品企业集团;到2020年,与木薯淀粉和蔗糖等深加工形成的糖醇酸系列产品达到年产50万吨级规模以上,形成若干年销售收入达15—20亿元的大型糖醇产品企业集团。

主要项目包括(具体项目清单见附表):

(1)近期目标(2008年—2012年)

重点实施糖醇产品企业改扩建项目,包括异麦牙酮糖醇生产项目、各种氨基酸项目、六元醇和山梨醇扩产等工程;建设谷基酸项目和凝胶多糖等项目。

(2)中期目标(2013年—2015年)

重点开展生物基化学品特色产业链示范区工程。

以“公司+基地+农户+科研+金融”的组织模式,主要打造柠檬酸、味精、葡萄糖、山梨醇、生物羧甲基淀粉钠的生产示范区。

扶持2—3个龙头企业,生产柠檬酸、葡萄糖和山梨醇等产品总量5万吨。

建设糖蜜味精项目、酶法转化木薯淀粉生产海藻糖国家高技术产业示范工程项目、寡果糖等项目。

(3)远期目标(2016年—2020年)

重点实施利用蔗糖高效生产低聚蔗果糖项目和利用造纸废水生产万吨木糖醇项目,建设低聚异麦芽糖、海洋生物活性壳寡糖等工程项目。

3.微生物制造

重大专项3 微生物制造专项

积极推进生物技术在酶制剂、酵母、乳酸、食品等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开发,全面提升食品业、饲料业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

以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新型生物反应过程为核心,加强生物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高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降低原材料、水资源及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

主要项目包括(具体项目清单见附表):

(1)近期目标(2008年—2012年)

重点开展新型食品用酶等酶制剂生产。

重点建设动植物水解混合酶、木瓜蛋白酶和活性干酵母等项目,提升α—乙酰乳酸脱羧酶生产能力。

(2)中期目标(2013年—2015年)

重点开展制药工业用酶、环保用酶等酶制剂生产。

实施高效纤维素酶中试示范工程,建设β—淀粉酶产业、医用和食用酵母项目。

发展生物漂白、生物制浆和生物脱硫等绿色生产工艺,加快推广应用。

为大力发展工业化和规模化沼气工程,建设新型高效沼气生产生物制剂项目。

(3)远期目标(2016年—2020年)

重点发展生物色素、生物香料等食品与饲料添加剂。

为了大力发展纤维素为原料的生物能源和生物基材料,重点建设万吨级高效纤维素酶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

4.生物环保

(1)近中期目标(2008年—2014年)

重点发展高性能的水处理絮凝剂等生物技术产品,开发新型好氧、厌氧和复合的酶、菌产品和高效反应器,加快先进、成熟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

提高有机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水平。

(2)远期目标(2015年—2020年)

实施生物环保专项,支持生物环保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

选育并推广一批适应干旱与荒漠地等的优质高抗造林植物新品种,加快生物环保技术对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气体污染防治以及对荒漠化、石漠化等退化生态系统改良步伐。

四、空间布局

根据南宁生物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充分考虑生物资源分布特点,着眼于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统筹协调、集聚发展,有重点地支持特色基地建设,促进生物制造产业布局优化和有序发展。

(一)产业布局原则

1.产业布局与区域整体规划相结合原则。

产业布局除了要依据《广西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外,还要结合南宁城市建设规划和自治区产业规划,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促进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

2.产业布局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原则。

产业布局要充分考虑区域内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未来自主创新体系发展的建设,特别要加强自主创新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