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考试质量工程师中级考试公式精华微积分公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2500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7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考试质量工程师中级考试公式精华微积分公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建筑工程考试质量工程师中级考试公式精华微积分公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建筑工程考试质量工程师中级考试公式精华微积分公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建筑工程考试质量工程师中级考试公式精华微积分公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建筑工程考试质量工程师中级考试公式精华微积分公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建筑工程考试质量工程师中级考试公式精华微积分公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建筑工程考试质量工程师中级考试公式精华微积分公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建筑工程考试质量工程师中级考试公式精华微积分公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建筑工程考试质量工程师中级考试公式精华微积分公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建筑工程考试质量工程师中级考试公式精华微积分公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建筑工程考试质量工程师中级考试公式精华微积分公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建筑工程考试质量工程师中级考试公式精华微积分公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建筑工程考试质量工程师中级考试公式精华微积分公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建筑工程考试质量工程师中级考试公式精华微积分公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建筑工程考试质量工程师中级考试公式精华微积分公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建筑工程考试质量工程师中级考试公式精华微积分公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建筑工程考试质量工程师中级考试公式精华微积分公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建筑工程考试质量工程师中级考试公式精华微积分公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建筑工程考试质量工程师中级考试公式精华微积分公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建筑工程考试质量工程师中级考试公式精华微积分公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考试质量工程师中级考试公式精华微积分公式.docx

《建筑工程考试质量工程师中级考试公式精华微积分公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考试质量工程师中级考试公式精华微积分公式.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工程考试质量工程师中级考试公式精华微积分公式.docx

建筑工程考试质量工程师中级考试公式精华微积分公式

(建筑工程考试)质量工程师中级考试(公式精华)微积分公式

理论与实务(中级)主要公式汇总

第一章

1、样本均值:

2、样本中位数Me:

x(),当n为奇数

Me=

[x()+x(+1)],当n为偶数

3、样本众数Mod:

样本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值。

4、样本极差R:

R=X(max)-X(min)

5、样本方差S2:

S2=(xi-)2=[x2i-n2]=[x2i-]

6、样本变异系数cv:

cv=

7、排列:

Prn=n(n-1)…(n-r+1)

8、组合:

)=Prn/r!

=n!

/r!

(n-r)!

9、不放回抽样P(Am):

共有N个,不合格品M个,抽n个,恰有m个不合格品的概率Am。

)(

P(Am)=,m=0,1,…,r

10、放回抽样P(Bm):

P(Bm)=(

)()m(1-)n-m,m=0,1,…,n

11、概率性质:

11.1非负性:

0≤P(A)≤1

11.2:

P(A)+P()=1

11.3若A>B:

P(A-B)=P(A)-P(B)

11.4P(A∪B)=P(A)+P(B)-P(AB);

若A与B互不相容,P(AB)=0

11.5对于多个互不相容事件:

P(A1∪A2∪A3)=P(A1)+P(A2)+P(A3)

12、条件概率:

P(A|B)

P(A|B)=,(P(B)>0)

13、随机变量分布的均值E(X)、方差Var(X)与标准差σ(X)

xipi,X是离散分布

13.1E(X)=

,X是连续分布

[xi-E(X)]2pi,X是离散分布

13.2Var(X)=

,X是连续分布

13.3σ=σ(X)=

14、常用分布

14.1二项分布:

P(X=x)=(

)Px(1-P)n-x,x=0,1,…,n

E(X)=np;Var(X)=np(1-p)

14.2泊松分布:

P(X=x)=e,x=0,1,2,…

E(X)=λ;Var(X)=λ

14.3超几何分布:

)(

P(X=x)=,x=0,1,…,r

E(X)=;Var(X)=(1-)

14.4正态分布:

P(x)=e,-

14.5标准正态分布:

P(x)=e,-

另:

P(u>a)=1-Φ(a);Φ(-a)=1-Φ(a);P(a≤u≤b)=Φ(b)-Φ(a)

X~N(μ,σ2),则U=~N(0,1)

14.6均匀分布:

,a

p(x)=

0,其他

E(X)=(a+b)/2;Var(X)=

14.7对数正态分布:

μx=E(X)=exp{μy+σ2y/2}

σ2x=Var(X)=μ2x{exp(σ2y)-1}

14.8指数分布:

λe,x≥0

p(x)=

0,x<0

E(X)=1/λ;Var(X)=1/λ2

15、样本均值的分布:

E()=μ,Var()=σ2/n

16、方差未知时,正态均值的的分布—t分布:

当σ已知时,~N(0,1)

当σ未知时,=,记为t(n-1)

17、正态样本方差的s2的分布—的分布

=~(n-1)

18、两个独立的正态样本方差之比的分布—F分布

=~F(n-1,m-1)

19、一个正态总体均值、方差、标准差的1-α置信区间

参数

条件

1-α置信区间

μ

σ已知

±u1-α/2

μ

σ未知

±t1-α/2(n-1)

σ2

μ未知

[,]

σ

μ未知

[,]

20、比例p的置信区间

±u1-α/2

21、单个正态总体均值μ,方差σ2的检验

检验法

条件

H0

H1

检验统计量

拒绝域

u检验

σ已知

μ≤μ0

μ≥μ0

μ=μ0

μ>μ0

μ<μ0

μ≠μ0

u=

{u>u1-α}

{u

{|u|>u1-α/2}

t检验

σ未知

μ≤μ0

μ≥μ0

μ=μ0

μ>μ0

μ<μ0

μ≠μ0

t=

{t>t1-α(n-1)}

{t

{|t|>t1-α/2(n-1)}

检验

u未知

=

>

<

=

{>(n-1)}

{<(n-1)}

{<(n-1)}或

{>(n-1)}

22、有关比例p的假设检验

u=近似服从N(0,1)

第二章(返回首页)

1、方差分析中的ST、SA、Se、fT、fA、fe、VA、Ve:

ST==自由度:

fT=n-1=rm-1

SA==自由度:

fA=r-1

Se=ST-SA自由度:

fe=fT-fA=r(m-1)

VA=SA/fA,Ve=Se/fe,F=VA/Ve

2、相关系数:

r=

 

其中Tx=,Ty=

拒绝域为:

W={|r|>}

3、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b=,a=

4、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

总离差平方和ST、回归平方和SR、残差平方和SE及其自由度

ST=Lyy,SR=bLxy,SE=ST-SR

fT=n-1,fR=1,fE=fT-fR=n-2,F=

5、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可以给出1-的y的预测区间(,)

6、一般的正交表为Ln(qp)

n=qk,k=2,3,4,…,p=(n-1)/(q-1)

第三章(返回首页)

1、接收概率

1.1超几何分布计算法:

此公式用于有限总体计件抽检时。

L(p)=

1.2二项分布计算法:

此公式用于无限总体计件抽检时。

L(p)=

1.3泊松分布计算法:

此公式用于计点抽检时。

L(p)=

2、计数挑选型抽样平均检验总数(ATI),记作

=nL(p)+N[1-L(p)]

3、计数挑选型抽样平均检出质量(AOQ)

AOQ

第四章(返回首页)

1、双侧公差过程能力指数:

2、单侧公差过程能力指数:

3、有偏移情况的过程能力指数:

其中K=

第五章(返回首页)

1、可靠度函数、累积故障(失效)分布函数

R(t)+F(t)=1

2、故障密度函数:

f(t)=

3、可靠度:

R(t)=

4、故障(失效)率:

5、平均失效(故障)前时间(MTTF):

MTTF=

当产品的寿命服从指数分布时,MTTF=

6、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可修复产品,MTBF==

完全修复的产品,MTBF=MTTF=

7、平均修复时间(MTTR)

MTTR=

第六章(返回首页)

1、西格码水平Z:

Z=

2、百万机会缺陷数DPMO:

DPMO=

一、多元函数的微分学

 

二元函数的定义

 设有两个独立的变量x与y在其给定的变域中D中,任取一组数值时,第三个变量z就以某一确定的法则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末变量z称为变量x与y的二元函数。

   记作:

z=f(x,y).其中x与y称为自变量,函数z也叫做因变量,自变量x与y的变域D称为函数的定义域。

 关于二元函数的定义域的问题

 我们知道一元函数的定义域一般来说是一个或几个区间.二元函数的定义域通常是由平面上一条或几段光滑曲线所围成的连通的部分平面.这样的部分在平面称为区域.围成区域的曲线称为区域的边界,边界上的点称为边界点,包括边界在内的区域称为闭域,不包括边界在内的区域称为开域。

 如果一个区域D(开域或闭域)中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都不超过某一常数M,则称D为有界区域;否则称D为无界区域。

常见的区域有矩形域和圆形域。

如下图所示:

                                         

 例题:

求的定义域.

 解答:

该函数的定义域为:

x≥,y≥0.

二元函数的几何表示

  把自变量x、y及因变量z当作空间点的直角坐标,先在xOy平面内作出函数z=f(x,y)的定义域D;再过D域中得任一点M(x,y)作垂直于xOy平面的有向线段MP,使其值为与(x,y)对应的函数值z;

  当M点在D中变动时,对应的P点的轨迹就是函数z=f(x,y)的几何图形.它通常是一张曲面,

  其定义域D就是此曲面在xOy平面上的投影。

二元函数的极限及其连续性

 

  在一元函数中,我们曾学习过当自变量趋向于有限值时函数的极限。

对于二元函数z=f(x,y)我们同样可以学习当自变量x与y趋向于有限值ξ与η时,函数z的变化状态。

  在平面xOy上,(x,y)趋向(ξ,η)的方式可以时多种多样的,因此二元函数的情况要比一元函数复杂得多。

如果当点(x,y)以任意方式趋向点(ξ,η)时,f(x,y)总是趋向于一个确定的常数A,

  那末就称A是二元函数f(x,y)当(x,y)→(ξ,η)时的极限。

  这种极限通常称为二重极限。

  下面我们用ε-δ语言给出二重极限的严格定义:

二重极限的定义

  如果定义于(ξ,η)的某一去心邻域的一个二元函数f(x,y)跟一个确定的常数A有如下关系:

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无论怎样小,相应的必有另一个正数δ,凡是满足

                        

  的一切(x,y)都使不等式

                        成立,

  那末常数A称为函数f(x,y)当(x,y)→(ξ,η)时的二重极限。

  正像一元函数的极限一样,二重极限也有类似的运算法则:

二重极限的运算法则

  如果当(x,y)→(ξ,η)时,f(x,y)→A,g(x,y)→B.

  那末

(1):

f(x,y)±g(x,y)→A±B;

      

(2):

f(x,y).g(x,y)→A.B;

      (3):

f(x,y)/g(x,y)→A/B;其中B≠0

 像一元函数一样,我们可以利用二重极限来给出二元函数连续的定义:

二元函数的连续性

 如果当点(x,y)趋向点(x0,y0)时,函数f(x,y)的二重极限等于f(x,y)在点(x0,y0)处的函数值f(x0,y0),那末称函数f(x,y)在点(x0,y0)处连续.如果f(x,y)在区域D的每一点都连续,那末称它在区域D连续。

 如果函数z=f(x,y)在(x0,y0)不满足连续的定义,那末我们就称(x0,y0)是f(x,y)的一个间断点。

 关于二元函数间断的问题

 二元函数间断点的产生与一元函数的情形类似,但是二元函数间断的情况要比一元函数复杂,它除了有间断点,还有间断线。

 二元连续函数的和,差,积,商(分母不为零)和复合函数仍是连续函数。

 例题:

求下面函数的间断线

 解答:

x=0与y=0都是函数的间断线。

偏导数

 

  在一元函数中,我们已经知道导数就是函数的变化率。

对于二元函数我们同样要研究它的"变化率"。

然而,由于自变量多了一个,情况就要复杂的多.在xOy平面内,当变点由(x0,y0)沿不同方向变化时,函数f(x,y)的变化快慢一般说来时不同的,因此就需要研究f(x,y)在(x0,y0)点处沿不同方向的变化率。

  在这里我们只学习(x,y)沿着平行于x轴和平行于y轴两个特殊方位变动时f(x,y)的变化率。

偏导数的定义

  设有二元函数z=f(x,y),点(x0,y0)是其定义域D内一点.把y固定在y0而让x在x0有增量△x,相应地函数

z=f(x,y)有增量(称为对x的偏增量)

                     △xz=f(x0+△x)-f(x0,y0).

  如果△xz与△x之比当△x→0时的极限

                     存在,

  那末此极限值称为函数z=f(x,y)在(x0,y0)处对x的偏导数。

                     记作:

f'x(x0,y0)或

 关于对x的偏导数的问题

  函数z=f(x,y)在(x0,y0)处对x的偏导数,实际上就是把y固定在y0看成常数后,一元函数z=f(x,y0)在x0处的导数

  同样,把x固定在x0,让y有增量△y,如果极限

                     存在,

  那末此极限称为函数z=(x,y)在(x0,y0)处对y的偏导数.

                     记作f'y(x0,y0)或

偏导数的求法

  当函数z=f(x,y)在(x0,y0)的两个偏导数f'x(x0,y0)与f'y(x0,y0)都存在时,

  我们称f(x,y)在(x0,y0)处可导。

如果函数f(x,y)在域D的每一点均可导,

  那末称函数f(x,y)在域D可导。

  此时,对应于域D的每一点(x,y),必有一个对x(对y)的偏导数,因而在域D确定了一个新的二元函数,

  称为f(x,y)对x(对y)的偏导函数。

简称偏导数。

  例题:

求z=x2siny的偏导数

  解答:

把y看作常量对x求导数,得

       把x看作常量对y求导数,得

  注意:

二元函数偏导数的定义和求法可以推广到三元和三元以上函数。

  例题:

求的偏导数。

  解答:

我们根据二元函数的偏导数的求法来做。

       把y和z看成常量对x求导,得.

       把x和z看成常量对y求导,得.

       把x和y看成常量对z求导,得.

高阶偏导数

  如果二元函数z=f(x,y)的偏导数f'x(x,y)与f'y(x,y)仍然可导,

  那末这两个偏导函数的偏导数称为z=f(x,y)的二阶偏导数。

  二元函数的二阶偏导数有四个:

f"xx,f"xy,f"yx,f"yy.

  注意:

f"xy与f"yx的区别在于:

前者是先对x求偏导,然后将所得的偏导函数再对y求偏导;后者是先对y求偏导再对x求偏导.当f"xy与f"yx都连续时,求导的结果于求导的先后次序无关。

  例题:

求函数的二阶偏导数.

  解答:

,,

全微分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元函数的微分的概念了,现在我们用类似的思想方法来学习多元函数的的全增量,从而把微分的概念推广到多元函数。

  这里我们以二元函数为例。

全微分的定义

  函数z=f(x,y)的两个偏导数f'x(x,y),f'y(x,y)分别与自变量的增量△x,△y乘积之和

                         f'x(x,y)△x+f'y(x,y)△y

  若该表达式与函数的全增量△z之差,

                         当ρ→0时,是ρ()

  的高阶无穷小,

  那末该表达式称为函数z=f(x,y)在(x,y)处(关于△x,△y)的全微分。

                         记作:

dz=f'x(x,y)△x+f'y(x,y)△y

  注意:

其中△z=f'x(x,y)△x+f'y(x,y)△y+αρ,(α是当ρ→0时的无穷小)

  注意:

在找函数相应的全增量时,为了使△z与偏导数发生关系,我们把由(x0,y0)变到(x0+△x,y0+△y)的过程分为两部:

先由点(x0,y0)变到点(x0,y0+△y),再变到点(x0+△x,y0+△y).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例题:

求的全微分

  解答:

由于,

       所以

关于全微分的问题

  如果偏导数f'x(x,y),f'y(x,y)连续,那末z=f(x,y)一定可微。

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

 

  在一元函数中,我们已经知道,复合函数的求导公式在求导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于多元函数来说也是如此。

下面我们来学习多元函数的复合函数的求导公式。

我们先以二元函数为例:

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公式

  链导公式:

  设均在(x,y)处可导,函数z=F(u,v)在对应的(u,v)处有连续的一阶偏导数,

  那末,复合函数在(x,y)处可导,且有链导公式:

                    

  例题:

求函数的一阶偏导数

  解答:

        由于

                    

        而

                    

        由链导公式可得:

                    

                    

        其中

  上述公式可以推广到多元,在此不详述。

  一个多元复合函数,其一阶偏导数的个数取决于此复合函数自变量的个数。

在一阶偏导数的链导公式中,项数的多少取决于与此自变量有关的中间变量的个数。

全导数

  由二元函数z=f(u,v)和两个一元函数复合起来的函数是x的一元函数.

  这时复合函数的导数就是一个一元函数的导数,称为全导数.

  此时的链导公式为:

                     

  例题:

设z=u2v,u=cosx,v=sinx,求

  解答:

由全导数的链导公式得:

                      

        将u=cosx,v=sinx代入上式,得:

                      

  关于全导数的问题

  全导数实际上是一元函数的导数,只是求导的过程是借助于偏导数来完成而已。

多元函数的极值

 

  在一元函数中我们看到,利用函数的导数可以求得函数的极值,从而可以解决一些最大、最小值的应用问题。

多元函数也有类似的问题,这里我们只学习二元函数的极值问题。

二元函数极值的定义

  如果在(x0,y0)的某一去心邻域内的一切点(x,y)恒有等式:

                         f(x,y)≤f(x0,y0)

  成立,那末就称函数f(x,y)在点(x0,y0)处取得极大值f(x0,y0);如果恒有等式:

                         f(x,y)≥f(x0,y0)

  成立,那末就称函数f(x,y)在点(x0,y0)处取得极小值f(x0,y0).

  极大值与极小值统称极值.使函数取得极值的点(x0,y0)称为极值点.

  二元可导函数在(x0,y0)取得极值的条件是:

.

  注意:

此条件只是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

  凡是使的点(x,y)称为函数f(x,y)的驻点.可导函数的极值点必为驻点,但驻点却不一定是极值点。

二元函数极值判定的方法

  设z=f(x,y)在(x0,y0)的某一邻域内有连续的二阶偏导数.如果,那末函数f(x,y)在(x0,y0)取得极值的条件如下表所示:

△=B2-AC

f(x0,y0)

△<0

A<0时取极大值

A>0时取极小值

△>0

非极值

△=0

不定

  其中

  例题:

求的极值。

  解答:

设,则

              ,.

              .

      解方程组,得驻点(1,1),(0,0).

      对于驻点(1,1)有,故

              B2-AC=(-3)2-6.6=-27<0,A=6>0

      因此,在点(1,1)取得极小值f(1,1)=-1.

      对于驻点(0,0)有,故

              B2-AC=(-3)2-0.0=9>0

      因此,在点(0,0)不取得极值.

多元函数的最大、最小值问题

  我们已经知道求一元函数极大值、极小值的步骤,对于多元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的求解也可采用同样的步骤。

下面我们给出实际问题中多元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求解步骤。

如下:

      a):

根据实际问题建立函数关系,确定其定义域;

      b):

求出驻点;

      c):

结合实际意义判定最大、最小值.

  例题:

在平面3x+4y-z=26上求一点,使它与坐标原点的距离最短。

 解答:

a):

先建立函数关系,确定定义域

           求解与原点的距离最短的问题等价于求解与原点距离的平方

                  

           最小的问题.但是P点位于所给的平面上,故z=3x+4y-26.把它代入上式便得到我们所需的函数关系:

                 ,-∞<x<+∞,-∞<y<+∞

         b):

求驻点

                 

            解得唯一驻点x=3,y=4.由于点P在所给平面上,故可知

                  z=-1

         c):

结合实际意义判定最大、最小值

            由问题的实际意义可知,原点与平面距离的最小值是客观存在的,且这个最小值就是极小值.而函数

            仅有唯一的驻点.所以,平面上与原点距离最短的点为P(3,4,-1).

  从上例我们可以看出,上面函数关系也可看成是:

求三元函数

                  ,

  在约束条件

                  3x+4y-z=26

  下的最小值.一个多元函数在一个或几个约束条件下的极值称为条件极值。

二、多元函数的积分学

  二重积分的定义

  设z=f(x,y)为有界闭区域(σ)上的有界函数:

    

(1)把区域(σ)任意划分成n个子域(△σk)(k=1,2,3,…,n),其面积记作△σk(k=1,2,3,…,n);

    

(2)在每一个子域(△σk)上任取一点,作乘积;

    (3)把所有这些乘积相加,即作出和数

    (4)记子域的最大直径d.如果不论子域怎样划分以及怎样选取,上述和数当n→+∞且d→0时的极限存在,那末称此极限为函数f(x,y)在区域(σ)上的二重积分.记作:

          即:

=

  其中x与y称为积分变量,函数f(x,y)称为被积函数,f(x,y)dσ称为被积表达式,(σ)称为积分区域.

  关于二重积分的问题

  对于二重积分的定义,我们并没有f(x,y)≥0的限.容易看出,当f(x,y)≥0时,二重积分在几何上就是以z=f(x,y)为曲顶,以(σ)为底且母线平行于z轴的曲顶柱体的体积。

  上述就是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

  如果被积函数f(x,y)在积分区域(σ)上连续,那末二重积分必定存在。

二重积分的性质

  

(1).被积函数中的常数因子可以提到二重积分符号外面去.

              

  

(2).有限个函数代数和的二重积分等于各函数二重积分的代数和.

              

  (3).如果把积分区域(σ)分成两个子域(σ1)与(σ2),即(σ)=(σ1)+(σ2),那末:

              

  (4).如果在(σ)上有f(x,y)≤g(x,y),那末:

              ≤

  (5).设f(x,y)在闭域(σ)上连续,则在(σ)上至少存在一点(ξ,η),使

              

      其中σ是区域(σ)的面积.

二重积分的计算法

直角坐标系中的计算方法

  这里我们采取的方法是累次积分法。

也就是先把x看成常量,对y进行积分,然后在对x进行积分,或者是先把y看成常量,对x进行积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