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习题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2647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习题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化工原理习题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化工原理习题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化工原理习题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化工原理习题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化工原理习题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化工原理习题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化工原理习题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化工原理习题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化工原理习题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化工原理习题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化工原理习题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化工原理习题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化工原理习题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化工原理习题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化工原理习题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化工原理习题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化工原理习题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习题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docx

《化工原理习题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习题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工原理习题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docx

化工原理习题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

流体流动及输送装置

一、填空

1.按照化工单元操作所遵循的基本规律的不同,可将单元操作分为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

2.化工生产中,物料衡算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热量衡算的理论基础是能量守恒定律。

3.当地大气压为750mmHg时,测得某体系的表压为100mmHg,则该体系的绝

对压强为850mmHg,真空度为-100mmHg.

4.液柱压力计量是基于流体静力学原理的测压装置,用U形管压强计测压时,当压强计一端与大气相通时,读数R表示的是表压或真空度。

5.转子流量计的设计原理是依据流动时在转子的上、下端产生了压强差。

6.静止液体中两处压力相等的条件是连续、同一液体、同一水平面。

7.流体在圆管内作稳定连续流动时,当Re≤2000时为滞流流动,其摩擦系数

λ=64/Re;当Re≥4000时为湍流流动。

当Re在2000-4000之间时为过渡流。

流体沿壁面流动时,有显著速度梯度的区域称为流动边界层。

8.当流体的体积流量一定时,流动截面扩大,则流速减少,动压头减少,静压头增加。

9.柏努利方程实验中,在一定流速下某测压管显示的液位高度为静压头,当流速再增大时,液位高度降低,因为阻力损失增大。

10.理想流体是指没有粘性或没有摩擦阻力,而实际流体是指具有粘性或有摩擦力,流体流动时产生摩擦阻力的根本原因是流体具有粘性。

11.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液体的粘度减小,气体的粘度增大。

12.P/(ρg)的物理意义是表示流动系统某截面处单位重量流体所具有的静压能,称为静压头。

mu2/2的物理意义是表示流动系统某截面处1kg流体具有的动能。

13.雷诺准数的表达式为Re=dμρ/μ。

当密度ρ=1000kg/m,粘度μ=1厘泊的水在内径为d=100mm,以流速为1m/s在管中流动时,其流动类型为湍流

14.流体在圆直管内流动,当Re≥4000时的流型称为湍流,其平均速度与最大流速的关系为u=0.8umax;Re≤2000的流型称为滞流,其平均速度为u=0.5umax。

15.在管内呈层流时,摩擦系数λ与Re有关。

在管内呈湍流时,摩擦系数λ

与Re,ε/d有关。

当Re继续增大到大于某一定值时,则流体流动在完全湍流

区,摩擦系数λ与ε/d有关。

16.当密度ρ=1000kg/m3,粘度=1.005厘泊的水,在内径为d=15mm,以流速为0.1m/s在管内流动时,雷诺数等于1500,流动类型为层流。

17.当20℃的水(ρ=998.2kg/m3,μ=1.005厘泊)在内径为100mm的圆管内流动时,若流速为1.0m/s时,其雷诺数Re为9.93×104,流动型态为湍流。

18.管出口的局部阻力系数等于1.0,管入口的局部阻力系数等于0.5.

19.计算流体局部阻力损失的方法有当量长度法和阻力系数法,其相应的阻力损失计算公式分别为Wf=λ(le/d)(u2/2g)和Wf=ζ(u2/2g)

20.对于套管环隙,当内管的外径为d1,外管的内径为d2时,其当量直径为d2-d1

21.稳态流动是指流动系统中,任一截面上流体的流速、压强、密度等物理量仅随位置而变,而均不随时间变。

22.液体在等直径的管中作稳态流动,其流速沿管长不变,由于有摩擦阻力损失,静压强沿管长降低。

23.流体在管路中作连续稳态流动时,任意两截面流速与管径的关系为

u1/u2=d22/d12所以,流速随着管径的减小而增大。

24.水由敞口恒液位的高位槽通过一管道流向压力恒定的反应器,当管道上的阀门开度减小后,水流量将减小,摩擦系数增大,管道总阻力损失不变。

25.测量流体流量的流量计主要有如下四种:

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

转子流量计,和湿式气体流量计,测量管内流体点的速度则用皮托管

26.孔板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前者是恒截面,变压差;后者是恒压差,变截面。

27.流体在圆形管道中作层流流动,如果只将流速增加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2倍;如果只将管径增加一倍而流速不变,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1/4倍。

28.离心泵的特性曲线通常包括H-Q曲线、η-Q和N-Q曲线,这些曲线表示在一定转速下,输送某种特定的液体时泵的性能。

29.如果流体为理想流体且无外加功的情况下,写出:

单位质量流体的机械能衡算式为

单位重量流体的机械能衡算式为

单位体积流体的机械能衡算式为

30.有外加能量时以单位体积流体为基准的实际流体柏努利方程为z1ρg+(u12ρ/2)+p1+Wsρ=z2ρg+(u22ρ/2)+p2+ρ∑hf,各项单位为Pa(N/m2)。

31.气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水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32.流体在变径管中作稳定流动,在管径缩小的地方其静压能减小。

33.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是u1Aρ1=u2Aρ2=······=uAρ;适用于圆形直管的不可压缩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为u1d12=u2d22=······=ud2。

34.当地大气压为745mmHg测得一容器内的绝对压强为350mmHg,则真空度为395mmHg。

测得另一容器内的表压强为1360mmHg,则其绝对压强为2105mmHg。

35.并联管路中各管段压强降相等;管子长、直径小的管段通过的流量小。

36.测流体流量时,随流量增加孔板流量计两侧压差值将增加,若改用转子流量计,随流量增加转子两侧压差值将不变。

37.离心泵的轴封装置主要有两种:

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

38.若被输送的流体粘度增高,则离心泵的压头降低,流量减小,效率降低,轴功率增加。

39.用同一离心泵分别输送密度为ρ1及ρ2=1.2ρ1的两种液体,已知两者的体积V相等,则He2=1.0He1,Ne2=1.2Ne1。

40.离心泵的流量调节阀安装在离心泵出口管路上,关小出口阀门后,真空表读数降低,压力表读数上升。

41.离心泵的安装高度超过允许吸上高度时,会发生____气蚀______现象。

42.用离心泵向锅炉供水,若锅炉中的压力突然升高,则泵提供的流量___减少__,扬程_______增大______。

43.离心泵输送的液体密度变大,则其扬程___不变______,流量___不变_____,效率_____不变____,轴功率______变大___。

44.离心泵在启动时应先将出口阀___关闭____,目的是_____减少启动功率,_保护电机。

45.离心泵起动时,如果泵内没有充满液体而存在气体时,离心泵就不能输送液体。

这种现象称为____气缚______现象

46.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有如下三部分:

___泵壳___,___叶轮__,__泵轴____.

47.离心泵的主要参数有:

__流量_,__扬程__,__功率___,____效率____。

48.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有:

压头H~流量Q曲线,功率N~流量Q曲线,效率η~流量Q曲线。

49.离心泵的工作点是如下两条曲线的交点:

泵特性曲线H-Q和管路特性曲线H-Q。

50.调节泵流量的方法有:

改变出口阀门的开度,改变泵的转速,削叶轮外径

51.泵起动时,先关闭泵的出口开关的原因是降低起动功率,保护电机,防止超负荷而受到损伤,同时也避免出口管线水力冲击。

52.若被输送的流体粘度增高,则离心泵的压头减小,流量减小,效率下降,轴功率增大。

53.离心泵的安装高度超过允许安装高度时,离心泵会发生气蚀现象。

54.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流量和扬程指的是效率最高时的流量和扬程。

55.离心泵起动时,如果泵内没有充满液体而存在气体时,离心泵就不能输送液体,这种现象称为气缚现象。

56.离心泵采用并联操作的目的是提高流量,串联操作的目的是提高扬程。

二、选择 

1.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质量称为流体的(A)。

 A密度;B粘度;C位能;D动能。

  

2.流体是由无数分子集团所组成的(B)微团。

 A空白;B连续;C辐射;D漂流。

 

3.气体是(B )的流体。

A可移动;B可压缩;C可流动;D可测量。

4.在静止的流体内,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称为流体的(C)。

 A绝对压强;B表压强;C静压强;D真空度。

 

5.以绝对零压作起点计算的压强,称为(A )。

A绝对压强;B表压强;C静压强;D真空度。

  

6.以(D)作起点计算的压强,称为绝对压强。

 A大气压;B表压强;C相对零压;D绝对零压。

  

7.当被测流体的(D)大于外界大气压强时,所用的测压仪表称为压强表。

 

 A真空度;B表压强;C相对压强;D绝对压强。

  

8.当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A )外界大气压强时,所用的测压仪表称为压强表。

A大于;B小于;C等于;D近似于。

  

9.当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时,所用的测压仪表称为(A)。

 A压强表;B真空表;C高度表;D速度表。

 

10.(A)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比大气压强高出的数值,称为表压强。

 

A压强表;B真空表;C高度表;D速度表。

  

11.压强表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比(A)高出的数值,称为表压强。

 

A大气压强;B表压强;C相对压强;D绝对压强。

    

12.被测流体的(D)小于外界大气压强时,所用测压仪表称为真空表。

 A大气压;B表压强;C相对压强;D绝对压强。

  

13.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B)外界大气压强时,所用测压仪表称为真空表。

 A大于;B小于;C等于;D近似于。

  

14.水在直管中流动,现保持流量不变,增大管径,则流速(B)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

15.判断流体的流动类型用(C)准数

A欧拉;B施伍德;C雷诺;D努塞尔特

16.真空表读数是60kPa,当地大气压为100kPa时,实际压强为(40)kPa

A40;B60;C160;D无法判断

17.流体在直管中流动,当Re<2000,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A)。

A层流;B湍流;C过渡流;D漩涡流

18.压力表读数是40kPa,当地大气压为100kPa时,实际压强为(140)kPa

A40;B60;C140;D无法判断

19.一个被测量体系外柱按上一个U型压差计,出现如图情况,说明体系与大气压是(A)关系

A.体系>大气压B.体系<大气压C.体系=大气压

20.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D)。

A.湍流流速>层流流速;

B.流道截面大的为湍流,截面小的为层流;

C.层流的雷诺数<湍流的雷诺数;

D.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

21.在稳定流动系统中,水由粗管连续地流入细管,若粗管直径是细管的2倍,则细管流速是粗管的(C)倍。

A.2B.8C.4D不变

22.流体的层流底层越薄,则(C)。

A.近壁面速度梯度越小 B.流动阻力越小

C.流动阻力越大     D.流体湍动程度越小

23.为提高微差压强计的测量精度,要求指示液的密度差(C)。

A.大B.中等C.越小越好D.越大越好

24.表压与大气压、绝对压的正确关系是(A)。

A.表压=绝对压-大气压B.表压=大气压-绝对压

C.表压=绝对压+真空度D无法确定

25.流体在圆管内作滞流流动时,阻力与流速的(C)成比例,作完全湍流时,则呈(A)成比例。

A.平方B.五次方C.一次方D四次方

26.流体流动产生阻力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流体流动(C)。

A.遇到了障碍物;B.与管壁产生摩擦C.产生了内摩擦切向力D流体有密度

27.在稳定连续流动系统中,单位时间通过任一截面的(B)流量都相等。

A.体积B.质量C.体积和质量

28.将管路上的阀门关小时,其阻力系数(B)。

A.变小B.变大C.不变D无法确定

29.水在圆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流速不变,若管子直径增大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A)。

A.1/4B.1/2C.2倍D无法确定

30.设备内的真空度愈高,即说明设备内的绝对压强(B)。

A.愈大B.愈小C.愈接近大气压D无法确定

31.流体在管内流动时,滞流内层的厚度随流速的增加而(A)。

A.变小B.变大C.不变D无法确定

32.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滞流内层的厚度随雷诺数Re的增大而(B)。

A.增厚B.减薄C.不变D无法确定

33.流体在管内流动时,如要测取管截面上的流速分布,应选用A流量计测量。

A皮托管B孔板流量计C文丘里流量计D转子流量计

34.离心泵开动以前必须充满液体是为了防止发生A。

A气缚现象B汽蚀现象C汽化现象D气浮现象

35.离心泵的调节阀开大时,B

A吸入管路阻力损失不变B泵出口的压力减小

C泵入口的真空度减小D泵工作点的扬程升高

36.水由敞口恒液位的高位槽通过一管道流向压力恒定的反应器,当管道上的阀门开度减小后,管道总阻力损失C。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判断

37.流体流动时的摩擦阻力损失hf所损失的是机械能中的C项。

A动能B位能C静压能D总机械能

38.在完全湍流时(阻力平方区),粗糙管的摩擦系数数值C

A与光滑管一样B只取决于ReC取决于相对粗糙度D与粗糙度无关

39.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C0当Re增大时,其值B。

A总在增大B先减小,后保持为定值C总在减小D不定

40.已知列管换热器外壳内径为600mm,壳内装有269根25×2.5mm的换热管,每小时有5×104kg的溶液在管束外侧流过,溶液密度为810kg/m3,粘度为1.91×10-3Pa·s,则溶液在管束外流过时的流型为A。

A层流B湍流C过渡流D无法确定

41.某离心泵运行一年后发现有气缚现象,应C。

A停泵,向泵内灌液B降低泵的安装高度

C检查进口管路是否有泄漏现象D检查出口管路阻力是否过大

42.某液体在内径为d0的水平管路中稳定流动,其平均流速为u0,当它以相同的体积流量通过等长的内径为d2(d2=d0/2)的管子时,若流体为层流,则压降p为原来的C倍。

A4B8C16D32

43.在完全湍流(阻力平方区)时,粗糙管的摩擦系数λ数值C。

A)与光滑管一样;B)只取决于雷诺准数Re;

C)只取决于相对粗糙度;D)与粗糙度无关。

44.离心泵并联操作的主要目的是(C)

A、增大位能B、增大扬程C、增大流量D、增大功率

45.离心泵起动时,应把出口阀关闭,以降低起动功率,保护电机,不致超负荷工作,这是因为(A)。

A.Q启动=0,N启动≈0;B.Q启动>0,N启动>0;

C.Q启动<0,N启动<0;D.Q启动=0,N启动<0

46.离心泵开动以前必须充满液体是为了防止发生(A.)。

A.气缚现象B.汽蚀现象

C.汽化现象D.气浮现象

47.离心泵最常用的调节方法是(B)。

A.改变吸入管路中阀门开度B.改变压出管路中阀门的开度

C.安置回流支路,改变循环量的大小D.车削离心泵的叶轮

48.离心泵的扬程,是指单位重量流体经过泵后能量的值(B)。

A.包括内能在内的总能量B.机械能

C.压能D.位能(即实际的升扬高度)

49.已知流体经过泵后,压力增大ΔP(N/m2),则单位重量流体压力能增加为(C)。

A.ΔPB.ΔP/ρC.ΔP/(ρg)D.ΔP/(2g)

50.当离心泵内充满空气时,将发生气缚现象,这是因为(B)。

A.气体的粘度太小B.气体的密度太小

C.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起漩涡D.气体破坏了液体的连续性

51.某同学进行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启动泵后,出水管不出水,泵进口处真空计指示真空度很高,他对故障原因作出了正确判断,排除了故障,你认为以下可能的原因中,哪一个是真正的原因(C)。

.

A.水温太高B.真空计坏了

C.吸入管路堵塞D.排出管路堵塞

52.在某校离心泵特性曲线实验装置中泵的安装高度为-1m,泵的入口处装一U形管压差计,则测得入口处的压力(C)。

A.自始至终大于大气压力

B.随着流量的增大,经历大于大气压力,等于大气压力,小于大气压力三个阶段

C.自始至终小于大气压力D.自始至终等于大气压力

53.一台试验用离心泵,开动不久,泵入口处的真空度逐渐降低为零,泵出口处的压力表也逐渐降低为零,此时离心泵完全打不出水。

发生故障的原因是(D)。

A.忘了灌水B.吸入管路堵塞

C.压出管路堵塞D.吸入管路漏气

54、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扬程是(D )

A  功率最大时的扬程      B  最大流量时的扬程

C  泵的最大量程        D  效率最高时的扬程

55.用离心泵将液体从低处送到高处的垂直距离,称为(B)。

A.扬程B.升扬高度C.吸液高度

56.流量调节,离心泵常用(A),往复泵常用(C)。

A.出口阀B.进口阀C.旁路阀

57.用离心泵从河中抽水,当河面水位下降时,泵提供的流量减少了,其原因是(C)。

A.发生了气缚现象B.泵特性曲线变了\

C.管路特性曲线变了D.发生了气蚀现象

58.当离心泵输送的液体的粘度增大时,则其(B)。

A.扬程减少,流量、效率、轴功率均增大;

B.扬程、流量、效率均降低,轴功率增大

C.扬程、效率增大,流量,轴功率减少;

D.扬程、流量、效率均增大,轴功率减少

59.离心泵的吸液高度与(A)无关。

A.排出管路的阻力大小;B.吸入管路的阻力大小

C.当地大气压D.被输送液体的密度

60.采用出口阀门调节离心泵流量时,开大出口阀门,离心泵的流量(A),压头(C)。

A.增大B.不变C.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

61.离心泵启动前先关闭出口阀,其目的是为了( C)

 A 防止发生气缚现象 B 防止发生气蚀现象 C 降低启动功率

62.离心泵的工作点是指( C)

 A、离心泵的最佳工况点  B、离心泵轴功率最小的工作点

 C、管路特性曲线和泵性能曲线的交点

63.离心泵启动前先将泵内灌满液体,其目的是为了(A )

  A.防止发生气缚现象 B.防止发生气蚀现象

  C.降低启动功率D.避免损坏叶轮

64.某泵在运行时发现有气蚀现象应(C)

A  停泵,向泵内灌液      B  降低泵的安装高度

C  检查进口管路是否漏液    D  检查出口管阻力是否过大

65.离心泵最常用的调节方法是(B)

A  改变吸入管路中阀门开度    B  改变出口管路中阀门开度

C  安装回流支路,改变循环量的大小  D  车削离心泵的叶轮

66.当管路特性曲线写成H=A+BQ2时(B)

A  A只包括单位重量流体需增加的位能

B  A只包括单位重量流体需增加的位能和静压能之和

C  BQ2代表管路系统的局部阻力和

D  BQ2代表单位重量流体动能的增加

67.以下说法正确的,当粘度较大时,在泵的性能曲线上(C )

A  同一流量Q处,扬程H下降,效率上升

B  同一流量Q处,扬程H上升,效率上升

C  同一流量Q处,扬程H上升,效率下降

68.有两种说法

(1)往复泵启动不需要灌水

(2)往复泵的流量随扬程增加而减少则( C)

A  两种说法都不对     B  两种说法都对

C 说法

(1)正确,说法

(2)不正确 D 说法

(1)不正确,说法

(2)正确

69.离心泵的调节阀的开度改变,则(C )

A  不改变管路性能曲线    B  不会改变工作点

C  不会改变泵的特性曲线

70.离心泵效率最高的点是( C)

A  工作点   B  操作点    C  设计点   D  计算点

二、简答题

1.何谓层流流动?

何谓湍流流动?

用什么量来区分它们?

层流:

流体质点沿管轴作平行直线运动,无返混,在管中的流速分布为抛物线,平均流速是最大流速的0.5倍。

湍流:

流体质点有返混和径向流动,平均流速约为最大流速的0.8倍。

以Re来区分,Re<2000为层流、Re>4000为湍流。

2.简述层流与湍流的区别。

流体在管内作层流流动时,其质点沿管轴作有规则的平行运动,各质点互不碰撞,互不混合。

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其质点作不规则的杂乱运动,并相互碰撞,产生大大小小的漩涡。

3.什么是“当量直径”?

如何计算?

对非圆形截面的通道,可以找到一个与圆形管直径相当的“直径”来代替,此直径即称为“当量直径”。

当量直径等于四倍的流通横截面积除以润湿周边。

5.某液体分别在本题附图所示的三根管道中定流过,各管绝对粗糙度、管径均相同,上游截面1-1’的压强、流速也相等。

问:

在三种情况中,下游截面2-2’的流速是否相等?

三种情况中,下游截面2-2’的流速相等。

 

6.某液体分别在本题附图所示的三根管道中稳定流过,各管绝对粗糙度、管径均相同,上游截面1-1’的压强、流速也相等。

问:

在三种情况中,下游截面2-2’的压强是否相等?

如果不等,指出哪一种情况的数值最大,哪一种情况的数值最小?

其理由何在?

三种情况中,下游截面2-2’的压强不相等,其中(a)的压强最大,(c)的压强最小。

这是因为(c)管上不仅有一个阀门消耗能量,且管子末端垂直上升一段,又使得静压强降低。

7.何谓离心泵的“气缚”和“气蚀”现象,它们对泵的操作有何危害?

应如何防止?

“气缚”:

由于泵内存气,启动泵后吸不上液的现象,称“气缚”现象。

“气缚”现象发生后,泵无液体排出,无噪音,振动。

为防止“气缚”现象发生,启动前应灌满液体。

“气蚀”:

由于泵的吸上高度过高,使泵内压力等于或低于输送液体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时,液体气化,气泡形成,破裂等过程中引起的剥蚀现象,称“气蚀”现象,“气蚀”发生时液体因冲击而产生噪音、振动、使流量减少,甚者无液体排出。

为防止“气蚀”现象发生;泵的实际安装高度应不高于允许吸上高度。

8.为什么离心泵可用出口阀来调节流量?

往复泵可否采用同样方法调节流量?

为什么?

由离心泵的工作点知,改变泵出口阀的开度,使局部阻力改变,而管路特性曲线改变,流量随之改变,此法虽不经济,但对泵运转无其它影响;而往复泵属容积式泵,压头与流量基本无关,若关闭出口阀,则因泵内压力急剧升高,造成泵体,管路和电机的损坏,故不宜用出口阀来调节流量。

9.离心泵的扬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