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方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2806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方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方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方法.docx

《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方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方法.docx

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方法

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方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借款企业是指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金融机构融资或接受授信的企业(经济主体)。

第二条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是对经济主体自主偿债能力和可信程度的评价。

借款企业信用评级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对企业素质、经营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履约情况、发展前景等进行分析论证,并以简单、直观的符号表示被评企业信用风险程度。

第三条本方法是分析借款企业信用状况的框架基础,是公司借款企业信用评级业务的指导性文件。

第二章借款企业评级分析框架

第四条借款企业信用评级考察的因素十分广泛,凡是企业经营管理所能涉及的因素都有可能影响企业的信用状况,因而从严格意义上讲,进行借款企业的信用分析,需要分析人员尽可能地从一切可能影响被评主体信用状况的因素着手,既要突出重要性原则,又要重视特殊性因素的分析。

第五条借款企业信用评级考察分析的主要方面,在突出重要性原则的一般情况下,应当包括:

行业分析、企业基础素质分析、企业经营管理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分析等方面。

借款企业信用分析的核心,是未来一定期限内借款企业自由现金对未来时期需偿还债务的保障程度。

第六条对借款企业所处行业的分析是信用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借款企业信用等级的重要因素。

行业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产业政策取向是否鼓励其发展,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行业准入的难易程度,行业内部竞争态势如何,行业整体发展状况是否稳定,行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如何等。

(二)行业内部的产业组织形式,行业一般的运营特征,行业的风险特征,行业技术装备水平,新技术对行业未来发展的影响等。

(三)对行业市场态势的分析包括:

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容量、行业国内生产总值、行业发展所处周期、行业内部人才流动状况,人才对行业发展的影响程度,供应与销售价格的变动趋势,周期性因素对行业整体的影响状况,行业总体的资产规模、负债水平、销售规模、盈利水平等。

(四)行业未来一个时期发展趋势包括:

国家产业政策取向、市场的变动趋势、行业的周期变化、新技术进步可能带来的影响、业内组织形态的变迁等。

不同行业因上述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可能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行业之间发展状况会因此存在很大差异;即使是同一行业内部不同规模的企业,或者是,同一行业内部规模大体相同的企业,也会因经营环境、市场条件等外部因素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信用评级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的评判。

不同行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面临的风险是不同的。

只有长期、持续的行业研究,才能有效分析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也是把握行业风险的主要手段。

在一定意义上说,行业分析是信用评级的起点。

只有建立在行业长期跟踪研究基础上的信用评级才是有效的。

对行业的考察研究,需要在一个较长的经济发展周期中进行,才可能有助于做出较为准确的评级判断。

而突发事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也是信用评级必须予以关注和深入研究的,一些突发事件对一些行业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改变了行业的组织形态、运营形态。

不同行业的企业,经营效率各有不同,应结合行业特征等因素,对具体企业的经营效率进行具体分析。

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风险特征,高风险行业的被评对象尽管其财务质量良好,也很难获得高的信用等级,但这决不意味着低风险行业的企业都能获得高的信用等级。

一般而言,评级机构对于高风险行业的授信评级多会设定最高信用等级,一些高成长的高技术行业,信用等级最高为AA级,如:

软件行业、生物医药研发业、新型材料研发业等。

此外,虽然行业本身属于传统行业,但其发展状况总体上易受外部因素影响,一般也不会获得高的信用等级,如:

食品加工业、运输业、流通业等。

第七条对借款企业基础素质分析,考察的主要方面包括:

法人治理结构、产权关系是否清晰、内部决策程序执行状况;人员综合素质、专业素养及能力、人才对企业的重要程度;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研发投入水平及成果;企业所处的经济地理环境、可享受的优惠政策,以及来自股东、政府等外部支持的程度等方面。

(一)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完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生存发展基础的稳定与否;而清晰的产权关系是企业价值的体现,也是企业清算价值的基础;企业决策程序的合理与否,是关系其投资、经营、管理效能良好发挥的基础和关键,合理而有效的决策程序有助于企业提高各项运营活动的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稳固其生存发展基础,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二)对被评企业人员综合素质的考察,涉及到员工总体的文化素质、教育背景、技术职称、专业背景等方面,同时也需着重考察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等。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决定企业运营优劣的关键,决策与管理的民主程度、决策与管理的执行状况,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管理质量。

而在市场化进程日益加快的目前,人才流动已成为潮流,人才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人才队伍的稳定状况将直接关系着企业运营目标的能否达成。

(三)在技术进步的作用下,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先进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以及市场竞争能力。

企业的研发投入是否能够满足需要,研发方向、研发能力、研发条件及研发成果的市场认同度,是决定企业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反映。

(四)除企业本身素质外,企业所处的经济地理环境,将对企业的经营条件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收益与成本结构的变动、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所处的经济地理环境;而企业可能获得的来自股东、政府部门的支持,对提升企业的信用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对企业素质的考察除上述几个主要方面外,评级人员仍需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可能影响企业信用状况的不利因素。

第八条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分析,着重于企业经营策略与目标的可操作性,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有效性,市场拓展能力强弱,市场渠道的稳定性,市场竞争优势,收入与成本构成,收入来源的稳定程度,采购供应渠道是否多元化,对主要供应商的依赖程度,成本与费用变动状况及可能的不利影响,费用控制成效,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及市场前景,经营效率如何,企业规模的扩张速度,资产和收益的增长状况等。

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动,需要分析人员予以格外的关注,这种变动对企业的信用状况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当不利影响出现时,如采购成本上升、销售价格回落、国家政策调整等,要认真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对企业信用状况可能产生的实质性作用,以利于较为准确地认知其风险程度。

当企业内外部出现突发事件,分析人员要及时了解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及程度,一些外部突发事件对一些行业会产生好的影响,对另一些行业则会产生不良影响,如能源价格上涨,对能源生产行业是有利的,而对交通运输、化工等以能源产品为消耗品和原材料的行业则是不利的。

快速成长的企业往往会有融资需求,在向商业银行申请短期流动资金借款时,需要分析企业经营活动产生流动资金的能力,流动资金运用的合理性,银行借款被用于长期投资的可能性等情况,这些因素都将影响企业到期还款的可靠性。

对企业经营情况的分析还应考察其近几年的发展状况,发展速度在同行业中处于何种水平,增长质量如何,一般可通过资产总额、净资产、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变动情况来考察,同时也应考察其经营效率状况,可以通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总资产周转次数等指标进行考察。

在结合企业过往经营状况的基础上,要对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的经营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一般可以通过考察企业过去几年中,实现经营计划的情况来分析,这是研判企业未来偿债能力的重要基础,分析重点是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收入实现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实现经营目标存在哪些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对其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第九条对企业管理状况的分析,需要从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组织架构、议事规程、决策程序、制度建设与执行状况、综合管理水平与效率等。

相对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实现良好管理的基础。

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完善除了看其是否依照《公司法》、公司章程等法规,设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更主要的是考察这些组织是否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其组织规程、议事规程、决策规程等是否有效、运行效果如何,以及各层级职责能否切实发挥等。

公司内部管理组织架构设置应依据自身经营需要,脱离经营需要的管理组织设置,不仅无谓地增加管理成本,更为有害的是会降低管理效率,影响企业内部各管理单元的有机协调,甚至可能出现各管理单元之间的相互挚肘。

因此,公司内部管理单元在设置、运行、协调、制约等方面是否建立相对完善的制度保障,且制度的有效性能够体现在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

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企业管理层的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手段的前瞻性与合理性,也取决于企业管理层整体的管理能力与技巧。

管理理念与管理目标的实现,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的高低,是保障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维系企业短期与长期信用能力的主要方面。

良好的管理可以提高经营效率,降低费用支出,增强自由现金的产生能力,进而强化企业的偿债能力。

对被评对象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的考察,可通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成本费用率、成本变动率、费用变动率等指标判别,但不能完全依据这些指标,需要根据企业不同的经营规模、不同发展周期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客观地判断被评对象的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

第十条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分析与展望,是信用评级中对未来信用风险研判的重要步骤。

信用评级确切地说,是对被评对象未来一个时期按期偿还债务本息的可能性与可靠性的主观判断,因此,被评对象未来的经营状况、实现经营计划的能力、获得现金对应偿还债务的保障程度等,直接关系着被评对象未来的信用风险高低。

对被评对象未来的信用状况的考察,主要可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被评对象所处行业未来的发展状况是否向好、行业发展处于哪一周期(可结合行业分析做出判断),这是对被评对象未来经营状况分析的基本方面;二是被评对象以往实现经营目标的情况如何,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否保障经营目标的实现,预期的经营目标实现的可靠程度等;三是被评对象未来一个时期产生的自由现金对同期应偿还债务的保障程度,这需要运用情景分析、压力测试等分析方法,考察其在可预见的、最不利的状况下出现信用风险的可能性。

四是被评主体未来的投资计划是否可行,投资资金如何筹措,资金落实状况,资金缺口如何,对未来经营可能产生的影响等。

第十一条对借款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是信用评级的重点,应着重考察企业执行的会计制度,会计信息质量高低,财务管理完善与否,企业财务结构是否稳健,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强弱。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是分析和判断被评对象财务状况的基础,良好的财务信息,不仅显示着被评对象财务管理的规范与否,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被评对象的财务风险程度。

完善的财务管理不仅体现在制度的有效性方面,而且更体现在各项财务管理的可操作性方面。

财务管理结果是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最终反映,单纯依靠财务报表计算的各种指标,脱离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所做的财务分析和判断,往往不能客观、全面地揭示被评对象的财务风险。

因此,信用评级所做的财务分析应紧密结合被评对象的经营管理实际,在考察各项财务指标的同时,更要关注被评对象的资产规模、营业规模、营运模式、盈利模式,以及所执行的会计政策、审计附注等相关信息。

对财务构成的考察,主要是考察被评主体的资产负债结构是否匹配,资产构成与其经营活动状况是否匹配,资产质量与流动性状况,负债结构及性质,有息债务的利率期限结构状况,财务弹性强弱,财务结构的稳健与否,净资产构成,自有资本充足与否等。

主要考察指标包括:

资产负债率、资本化比率、长期资本化比率、有形资产债务率等。

对被评主体盈利能力的考察,是信用分析的重要环节,良好的盈利能力不仅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支撑企业信用能力的关键所在。

一般而言,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其短期支付能力和长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也相应较强,所反映出的信用能力也相应较强,反之其信用能力也相应较弱。

这里所指的盈利能力是指企业通过持续经营活动,获取现金收益的能力,并不单纯指企业财务报表所反映的损益状况,因为不同的交易条件,不同的收入确认原则,都会对企业财务报表的损益状况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过程中,不仅需要认真分析财务报表,更要关注收入的实现质量,以及其经营管理活动产生自由现金的能力与状况。

一般可通过总资产盈利率、总资本盈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现金收入比率等指标,考察被评主体的盈利能力。

偿债能力的强弱,反映着企业在未来一个时期的信用风险的大小,因此是信用分析的归依。

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核心是在特定期限内,企业拥有的自由现金对有息债务偿还的保障程度,以及这种保障的可靠性。

客观上,企业偿债能力与偿债意愿的强弱,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但企业通过持续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是判断其偿债能力的基本要素。

一般可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自由现金债务比、债务保护倍数,以及偿债倍数等指标进行分析。

由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内外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考察其偿债能力时,分析人员不仅要结合被评主体所处行业的发展周期、行业平均的盈利水平、被评主体自身的经营状况、实现经营目标的可能性、未来现金流量状况等方面,而且,对被评主体未来的偿债能力应当进行压力测试,即将被评主体在可预测的不利条件下,获得现金偿还债务的能力如何。

一般情况下,需要对被评主体在正常状况、最好状况和最差状况条件下进行分析。

在集团公司评级时,或是被评主体对外股权投资应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分析人员不仅要对合并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而且也要对母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以考察被评主体本身的债务状况和自由现金对债务的保障程度。

当然,集团公司在资金调拨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不是绝对的,这需要根据被评主体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核算原则等具体分析。

第三章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方法

第十二条借款企业信用评级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主观判断。

信用等级反映的是评级机构对被评主体信用风险程度的专家观点,这种观点的产生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建立在长期对被评主体违约率、违约损失率、信用等级迁移等定量统计分析之上的。

定性分析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投资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并涵盖了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学、人文学等学科的诸多内容。

定性分析是综合分析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政策风险、决策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可能的众多不确定因素,并研判多种风险程度对企业未来引发信用风险的可能性;同时,注重对被评主体经营管理过程的分析,因为风险总是在过程中孕育而成的。

定量分析是以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以及国家有关企业的会计政策、税收政策为基础,在了解企业经营历史与现状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财务指标的计算与趋势分析,判别企业财务风险的高低。

财务风险是决策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风险,以至道德风险等一系列风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信用风险爆发的前兆。

在以信用风险为核心的信用评级中,定量分析的侧重点在于被评主体未来一个时期,通过正常经营活动产生的自由现金量是否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能够满足当期债务的偿还。

单纯以定量指标是不能较为全面的反映企业的风险程度,但以企业经营基本面为基础的财务分析,仍是判断企业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

信用评级中的财务分析,既要注重“总量”分析,更要注重“结构”分析。

总量分析主要是将企业的资产规模、经营规模与同行业相比较,以判断被评主体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地位;而结构分析则是以被评主体的资产、收益的构成为出发点,以判断其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财务弹性的强弱,其收益来源的稳定程度,以及收益实现质量的高低等。

财务结构的稳健与否,不仅反映着企业决策者的风险偏好,也反映着企业经营的风险状况,以及企业未来发生信用风险的可能性;而企业收益来源是否稳定,收入实现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企业通过持续经营获取现金能力的强弱,这是判断企业未来偿债能力强弱的关键所在。

第十三条信用评级是对被评主体未来出现信用风险的判断,因此历史考察与未来展望相结合是信用评级的重要方法。

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的同时,评级还需要运用计量经济学、数理统计学、逻辑学、预测学等方法,通过考察被评主体历史的经营管理状况,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规划,以及为实现这一规划所采取的适当策略等,以研判其未来出现信用风险的可能性。

对被评主体经营管理历史的分析,主要是依据其经营历史数据。

即使这些数据的质量较高,毕竟是反映过去的状况,并不能由此充分判别被评主体未来的经营趋势好坏和信用风险高低。

但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影响,客观上可以通过对经济发展周期性的认知而预测当前处于经济周期的哪一阶段,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行业分析也如此)。

这些分析虽不能完全反映评级个体的经营状况,但评级个体很难超脱于所处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趋势分析对判断被评主体未来的信用风险状况是有很大帮助的。

具体而言,对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应结合行业周期性发展的一般规律,过去一个时期企业的发展速度、增长质量、市场地位、经营策略等是否符合行业发展的一般状况,未来一个时期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市场拓展等能否迎合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通常说来,企业微观层面的经营管理活动如不能较好地迎合行业运营、发展的大致规律,企业的经营管理便可能存在不足。

如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达不到行业中等水平,其市场竞争能力往往出现问题。

总之,对被评主体历史的考察是为判断其未来出现信用风险可能性提供参考的重要环节。

第十四条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是对企业已发生贷款,或将要发生的贷款未来按期偿还的可能性与可靠性的判断,其分析的重点在于已发生贷款,或将要发生的贷款,在未来偿还期内能否有充足的自由现金予以保障,换言之,企业在未来通过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产生的自由现金流量能否偿还到期债务。

企业短期借款信用评级在遵循信用评级的一般方法外,着重应对企业债务的期限结构作出清晰的划分,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对企业未来所有债务的偿还期限有准确的把握,这里即包括短期借款、短期融资券,也包括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长期债券)。

所有这些债务在评级有效期内,企业是否有充足的自由现金作偿还保障。

通常而言,在评级有效期内,企业可预见的自由现金总量减去当期应偿还的债务总额差值为正,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强,反之较弱。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企业偿还当期债务除了自身自由现金状况,还取决于贷款的担保状况、抵质押物的变现能力、股东可能予以的援助等。

更保守和稳健的方法是,以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与当期应偿还债务进行比较,以研判企业未来信用风险的大小。

对企业长期借款的评级,与企业长期债券评级方法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长期借款往往存在不同的偿还方式,在评级时应根据借款存续期内所有期内应偿还借款相应的偿还方式,以及在这种偿还方式下,企业能够获得的自由现金流量对期内应偿还借款的配比关系,即自由现金量是否能够对应偿还债务予以保障。

第四章借款企业评级的主要指标

第十五条借款企业信用评级主要定量分析指标如下:

指标

单位

计算公式

管理费用率

%

管理费用/(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次数

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总资产周转次数

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成本率

%

(销售收入-营业利润)/销售收入

债务按期偿还率

%

到期已偿还债务/到期应偿还债务总额

总资产增长率

%

(N期总资产/基期总资产)n-1-1

净资产增长率

%

(N期净资产/基期净资产)n-1-1

销售收入增长率

%

(N期销售收入/基期销售收入)n-1-1

利润总额增长率

%

(N期利润总额/基期利润总额)n-1-1

销售利润率

%

销售利润/销售收入

现金收入比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销售收入

总资产盈利率

%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

总资本盈利率

%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资产+长、短期债务余额)

净资产收益率

%

税后利润/平均净资产额

长期资本化比率

%

长期债务/(长期债务+净资产)

总资本化比率

%

(长期债务+短期债务)/(长期债务+短期债务+净资产)

负债比率

%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有形资产债务率

%

(短期借款+长期借款+长期债券)/(资产总额-无形资产)

债务权益比

%

总债务/净资产

利息保障倍数

EBITDA/利息支出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自由现金债务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总债务

债务保护倍数

(利润总额+折旧+摊销+其他偿债资金)/长短期债务余额

偿债倍数

(税后利润+折旧+摊销+其他偿债资金)/期内应偿还债务

上述财务指标是评级分析时的主要指标,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对具体的被评对象还可以根据其特定情况做深入的财务分析,也就是说,分析所用的财务指标并不仅限于上述指标,分析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其它指标进行辅助分析和判断,这在财务分析中也是常见的做法。

但应当注意的是,分析人员设计新指标时,应紧密结合被评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同时要明确所用指标的经济含义,并能够通过这些指标的运用支持评级观点。

第十六条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指标权重

指标分类

权重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分值

定性指标

(100)

65%

宏观环境与行业分析

(100)

30%

国家产业政策取向

20

行业发展所处周期

30

行业内部竞争态势

35

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5

企业基础素质

(100)

15%

人员素质

15

管理层能力与水平

35

经济地理环境

10

技术装备水平

15

研发与创新能力

25

经营管理分析

(100)

45%

法人治理结构

6

决策能力与执行

10

运营模式及盈利模式的有效性

4

市场竞争力与市场地位

12

营销策略与执行

10

营销渠道稳定与否

6

市场风险控制与防范

10

管理架构合理性分析

3

组织机制运行效果

5

管理水平与内部协调

8

发展速度与增长质量

10

经营管理效率

8

未来经营预期实现的可能性与可靠性

8

其他因素

(100)

10%

经营管理与财务信息质量

50

现场考察印象

30

社会公共记录

20

定量指标

(100)

35%

财务结构

(100)

30%

资产负债比率

10

资本化比率

35

长期资本化比率

10

有形资产债务率

30

债务权益比

15

盈利能力

(100)

35

销售利润率

18

现金收入比

25

总资产盈利率

15

总资本盈利率

20

净资产收益率

22

偿债能力

(100)

35%

速动比率

10

利息保障倍数

15

自由现金债务比

30

债务保护倍数

25

偿债倍数

20

 

第五章借款企业信用等级符号及释义

第十七条借款企业信用等级的设置。

公司的借款企业信用等级反映的是被评主体未来出现信用风险可能性的高低,其设置采用三等九级制:

即AAA级、AA级、A级、BBB级、BB级、B级、CCC级和CC级、C级。

在AA~CCC级别上,可用“+”、“-”号进行微调。

各级别所表达的含义如下:

AAA级:

短期债务的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的偿还能力具有最大保障,经营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不确定因素对经营与发展的影响最小,发生信用风险的可能性最小。

AA级:

短期债务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偿还能力很强,经营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不确定因素对经营与发展影响很小,发生信用风险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