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试题 生物圈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2928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试题 生物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生物试题 生物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生物试题 生物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生物试题 生物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生物试题 生物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生物试题 生物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生物试题 生物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生物试题 生物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生物试题 生物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生物试题 生物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生物试题 生物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生物试题 生物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生物试题 生物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生物试题 生物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试题 生物圈1.docx

《生物试题 生物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试题 生物圈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试题 生物圈1.docx

生物试题生物圈1

台湾国中前言-生物圈与形形色色的生物练习题一

一、选择题

1.能表现生长运动及繁殖后代的现象,称为1生理2生命3养育4生育现象

2.下列那一项不是一般生物所共同具有的特征?

1需要养份2能逐渐生长3有延绵种族的能力4有显著的运动或迁移

3.下列名词(A)狗(B)山羊(C)死猫(D)钟乳石(E)生物课本(F)水笔仔(G)杂草;属于生物的有1ABCEFG2ABEFG3CDE4ABFG

4.要判断某一标本是生物或无生物,有时非常困难,因为1生物有时表现出无生物的特征2无生物有时表现出生物的特征3生物和无生物都存在于地球4生物是由无生物转变成的

5.下列那一项不是维持生命所必须?

1水2日光3空气4土壤

6.小兰身高160公分、体重45公斤,则他体内所含的水分约有1.20公斤2.45公斤3.32公斤4.50公斤

7.二氧化碳是动物呼吸所产生的废物,但对那种生物而言,却是有用的1比目鱼2香蕉3无眼甲虫4梅花鹿

8.有四区域分别缺少(甲)水(乙)氧(丙)日光(丁)二氧化碳;哪区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没有影响?

1甲2乙3丙4丁

9.阿一在攀登高山后,有头晕呕吐的症状,主要原因是1心生恐惧2食物不足3无异性的陪伴4氧气不足

10.若将绿藻放置于下列四处培养(甲)湖泊(乙)100公尺深的海中(丙)800公尺深的海中(丁)50公尺深的海中;何处的绿藻将会死亡?

1甲2乙3丙4丁

11.目前所知生物圈的领域,包括海平面上下各约几公尺?

1.1002.10003.100004.100000

12.海平面以上的生物圈领域约为地球半径的1三百分之一2三千分之一3六百分之一4六千分之一

13.如果将地球比喻为一个苹果,那么生物圈的范围相当于1种子部份2红色外皮3红色外皮及果肉4果肉部份

14.空气之所以能使生物行呼吸作用的成分为何?

1氮2氧3二氧化碳4氢

15.(A)计算机的鼠标(B)阿里山的龙胆(C)采下的竹笋(D)水中的海葵(F)山洞里的石笋﹔以上各项中属于生物者有几项?

1五项2四项3三项4两项

二、填充题

1.地球上因为有水、阳光和________,所以能孕育出无数的生命。

2.下列各现象(甲)植物的种子萌发(乙)甘蔗长出新叶(丙)糖水蒸发成糖(丁)狗变重了;那些表示生长作用?

________

3.珊瑚、死鸭、石笋、黑面琵鹭、茼蒿、病毒;是生物的有几项?

________

4.空气中的________可供生物呼吸;而________则供绿色植物行光合作用。

5.高山上的空气________温度________,不适合生物的生存。

6.地球各处,凡是有生物生存的地方,合称________。

7.生物圈的范围,将来是否有可能改变?

________。

8.海平面以下的生物领域约占地球直径的________分之一。

9.生物维持生命四要素:

水;日光;空气;          。

10.一般构成生物体成份中,含量最多的是    ,约占百分之七十,所以生物缺少这种物质,就无法生存。

11.植物里       物质,可以使绿色植物行光合作用。

12.     生物能生存于一万公尺的高空,它是一种单细胞。

三、简答题说明生物圈的定义与领域。

四、申论题请举例说明地球能够孕育身命的原因。

一、选择题

1.下列何者有误?

1炎热的死谷没有生物存在2寒冷的南北极仍有生物分布3生物可终生在地洞里过活4干燥的沙漠里有动、植物的生存

2.有一生物的排尿量少,甚至不排汗,则此生物可能生活在1草原地带2沙漠地带3温暖地带4寒冷地带

3.将南极虾养殖在东港外海,结果发现其迅速死亡,因其生存环境可能是1洞穴中2无污染的溪河3无光源照射处4极低温的海水

4.叶片宽大的绿色植物,不适合生活于干燥的沙漠,海边种植的防风林,叶片大都细小,因为1减少风的阻力2便于吸收二氧化碳3有助光合作用的进行4减少水份的散失

5.生活于洞穴中的鱼类,因终年不见阳光,所以那一种器官有退化现象1味觉2视觉3嗅觉4听觉

6.在海洋里,把绿色植物与动物的分布范围做比较,发现1无法比较2绿色植物比动物广3绿色植物比动物窄4两者相等

7.孑孓浮到进水面处的活动目的是1找寻同伴2获得空气3看清外界景象4准备繁殖后代

8.(甲)小民发现池水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看很久(乙)心想这是生物吗

(丙)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看(丁)原来是草履虫。

以上叙述那一个是属于问题:

1甲2乙3丙4丁

10.以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时,第一步是1假设2推论3实验4观察

11.“黑面琵鹭目前在全世界只剩下数百只,可能是人类滥杀的结果”此叙述属于1推论2观察3假设4实验

12.小小参加全国会考,(甲)翻开自然科考卷,发现生物科试题最简易(乙)仔细看,题目灵活又富思考性(丙)可能是老师们希望建立学生对自然科的信心(丁)如果是,仔细做答应可以考的很理想(戊)小小很仔细做答(己)最后笑眯眯离开考场。

以上叙述那一个是属于假设1甲2乙3丙4丁,属于推论的是1甲2乙3丙4丁,属于实验的是1丙2丁3戊4己

15.科学家为证实自己所提的假设,常以什么为重要的支持依据1观察2假设3实验4推论

16.显微镜其目镜有5X、10X、15X,接物镜有4X、10X、20X,此显微镜共有几种放大倍数1.62.83.94.10

17.观察玻片标本时,若视野的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那一部位1目镜2物镜3光圈4反光镜

18.自制玻片标本时,若有气泡,气泡成何形状1方形2三角形3圆形不规则形

19.水中的微生物,判断其为植物或动物的最佳依据是1生长2繁殖3运动4营养

20.下列何种生物不能自由运动1变形虫2眼虫3草履虫4硅藻

二、填充题

1.地球上因为有水、阳光和________,所以能孕育出无数的生命。

2.下列各现象(甲)植物的种子萌发(乙)甘蔗长出新叶(丙)糖水蒸发成糖(丁)狗变重了;那些表示生长作用?

________

3.珊瑚、死鸭、石笋、黑面琵鹭、茼蒿、病毒;是生物的有几项?

________

4.构成生物体的成份中,含量最多的是水,约占________分之一。

5.空气中的________可供生物呼吸;而________则供绿色植物行光合作用。

6.高山上的空气________温度________,不适合生物的生存。

7.地球各处,凡是有生物生存的地方,合称________。

8.生物圈的范围,将来是否有可能改变?

________。

9.海平面以下的生物领域约占地球直径的________分之一。

10.仙人掌的________退化成针状,减少水分的散失,而________可以储存水份,故适于沙漠生活。

11.终年生活于洞穴中的鱼类,因终年不见阳光,所以________器官退化。

12.欲使玻片标本没气泡产生,需使盖玻片与载玻片约成________度的角度盖上。

13.使用显微镜,应先用________倍镜,再用________倍镜观察。

14.用显微镜观察时,若一生物在视野下向右下方游走,则玻片应该往________方移动。

15.(甲)草履虫(乙)新月藻(丙)硅藻(丁)变形虫(戊)水绵;在显微镜下为半透明状的有那些?

________(填代号)

※填充题答案1空气;2甲乙丁;3四;4七十;5氧,二氧化碳;6稀薄,低7生物圈;8是;9六百;10叶,茎;11视觉;1245;13低,高;14右下;15AD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维持生物生存所必需:

(1)水

(2)日光(3)空气(4)土地

2.空气之所以能使生物行呼吸作用的成分为何?

(1)氮

(2)氧(3)二氧化碳(4)氢

3.(A)计算机的鼠标(B)阿里山的龙胆(C)采下的竹笋(D)水中的海葵(F)山洞里的石笋﹔以上各项中属于生物者有几项?

(1)5项

(2)四项(3)三项(4)两项

4.海平面以上的生物圈领域约为地球半径的几分之几?

(1)三百分之一

(2)六百分之一(3)三千分之一(4)六千分之一

5.深海鱼类无法于浅海地区生存的主要因素为何?

(1)光线

(2)压力(3)空气(4)温度

6.在深海100公尺以下,难有绿色植物生存之主要因素为何?

(1)压力太大

(2)光线无法到达(3)无生长的立足点(4)盐分浓度太高

7.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状,主要是为了生存于何种环境下?

(1)缺日光

(2)缺养份(3)缺水(4)温度太低

8.蛇为变温动物,也就是体温随着外界的温度而改变,故推测其较不适合生活于何种生活环境

(1)热带雨林

(2)亚热带森林(3)温带草原(4)寒带冻原

9.在洞穴中生存的鱼类,因终年不见日光,所以哪一种器官较易退化?

(1)味觉

(2)嗅觉(3)听觉(4)视觉

10.比目鱼身体向上的一面,能随着背景颜色改变,下列哪一种作用

(1)有助于增加浮力

(2)有助于寻找配偶(3)有助于减轻压力(4)有助于逃避敌害

11.科学家探讨自然秘密,利用科学方法的第一步骤是

(1)假设

(2)推论(3)实验(4)观察

12.科学定律的形成步骤中,其过程下列何者?

(1)观察→假设→实验→学说→定律

(2)观察→实验→假设→学说→定律(3)观察→学说→假设→实验→定律(4)学说→观察→实验→假设→定律

13.“全球犀牛数量锐减,这可能为人类滥杀的结果”,以上叙述应为科学方法中的

(1)假设

(2)学说(3)定律(4)实验

14.平时蚊子的幼虫孑孓,浮到近水面的原因为何?

(1)获得养分

(2)获得光线(3)获得压力(4)获得氧气

15.(A)提出问题(B)假设(C)实验(D)观察(E)学说(F)定律﹔科学定律的形成步骤之顺序之为何:

(1)A→B→C→D→E→F

(2)B→A→C→D→E→F(3)C→D→A→E→F→B(4)D→A→B→C→E→F

16.普通光学显微镜热要换不同的倍率时,只需要调整

(1)光圈

(2)调节轮(3)旋转盘(4)目镜

17.显微镜的光圈有何功用

(1)调整焦点

(2)接收光线,并反射(3)调节光亮(4)支持镜台

18.操作显微镜时,若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不可有何动作

(1)转动细调节轮

(2)转动粗调节轮(3)调节光圈(4)使放大的部位置于中央

19.四组不同倍率的显微镜观察,试问相同视野位置下,由何种倍率观察的结果细胞数目最多

(1)10×5

(2)10×10(3)15×5(4)15×10

20.『pqbd』字态在显微镜底下为

(1)pbdq

(2)pbqb(3)pqbd(4)bpqd

21.在显微镜底下观察,若要看清被观察物的左方,请问玻片应往哪个方向移动?

(1)左方

(2)右方(3)上方(4)下方

22.显微镜可配备目镜有5X/10X/15三种,与物镜4X/10X/20X三种,则此显微镜倍数有几种组合?

(1)6

(2)8(3)9(4)10

23.下列何种生物于海洋深度垂直分布的范围最小?

(1)绿色植物

(2)鱼类(3)细菌(4)虾

24.有关酵母菌为操作变因的实验,若干试管中有一支不含酵母菌,则该试管在实验中是作

(1)资料

(2)对照(3)实验(4)假设

25.在使用单筒显微镜时,甲生两眼视力正常,惯用左手写字,则他使用显微镜时,应

(1)闭左眼,用右眼观察

(2)闭右眼,右左眼观察(3)两眼张开,用左眼观察(4)两眼张开,以右眼观察

二、填充题

1.生物维持生命四要素:

水;日光;空气;        。

2.一般构成生物体成份中,含量最多的是       ,约占百分之七十,所以生物缺少这种物质,就无法生存。

3.植物里何种物质,可以使绿色植物行光合作用。

      

4.地球各处,凡有生物生存的地方合称        。

5.哪一中生物能生存于一万公尺的高空,它是一种单细胞。

       

6.终身生活于洞穴的鱼类,因终年不见日光,所以何种感觉器官因而退化?

       

7.北极熊能在寒冷的北极生存,“这可能是因为牠皮肤下层有脂质来维持体温”,以上叙述为研究科学方法中哪一项步骤?

       。

8.哪一种鱼的双眼位于同一侧,体表可以随着环境改变成相似的颜色   。

9.(a)龙胆(b)仙人掌(c)鲸鱼;以上三种生物的生活环境由海平面高至低的顺序为何      。

10.有关研究科学方法中,定律形成的步骤为何?

       。

11.使用显微镜时,应先调节的位置及的大小,使适量的光线通过。

12.使用显微镜时,应先用 倍镜。

(填高或低)

13.将一观察物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当时使用的物镜为10X目镜为15X,若像长为5公分,则原物长为公分。

14.说明光线在显微镜行进的路径:

(物镜;光圈;目镜;反光镜)

15.显微镜观察草履虫,当虫往北方移动时,载玻片应往哪个方向移动  (东西南北)。

16.用显微镜观察池水中的小生物,是回答下列问题:

(a)小生物是否都能移动    。

b)小生物是否也分动植物     。

17.欲求证【孑孓需要空气】,我们准备了两个烧杯,盛相同的水,取大小与数量相同的孑孓,分别放入两烧杯内,且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下,其中甲烧杯内有一铁丝网,使得烧杯内的孑孓无法靠近水面,而乙烧杯不加铁丝网:

(是回答下列问题)

a:

甲组加铁丝网目的何在:

         。

b:

哪一组孑孓的活力减退甚至死亡      杯。

18.以滴管取水池时,如何取置于瓶中池水的生物可能量最多:

(水中,水底,水表,)

19.显微镜关时,玻片的处理:

将盖玻片置于载玻片上时,以45度角放下,为了防止的产生。

20.研究科学方法中,第一步骤是观察,最重要的步骤是实验,正确性最大的是。

三、简答题

1.说明生物圈的定义与领域

2.举例说明深海鱼类的觅食与求偶

3.说明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四、申论题

1.请举例说明地球能够孕育身命的原因

2.说明在地球内的环境,限制生物的分布因素有哪些

一、题目分析

1.科学家推算,我们所居住的地球约在多少年前形成的?

(1)56亿年

(2)46亿(3)36亿(4)26亿

2.「黑面琵鹭目前在全世界只剩下数百只,可能是人类滥杀的结果」此叙述属于?

(1)推论

(2)观察(3)假设(4)实验

3.目前所知生物圈的领域,包括海平面上下各约几公尺?

(1)100

(2)1000(3)10000(4)100000

4.下列何种生物于海洋深度垂直分布的范围最小?

(1)绿色植物

(2)鱼类(3)细菌(4)虾

5.观察玻片标本时,若视野的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那一部位?

(1)目镜

(2)物镜(3)光圈(4)反光镜

6.下列那一项不是维持生命所必须?

(1)水

(2)日光(3)空气(4)土壤

7.在使用单筒显微镜时,甲生两眼视力正常,惯用左手写字,则他使用显微镜时,应

(1)闭左眼,用右眼观察

(2)闭右眼,右左眼观察(3)两眼张开,用左眼观察(4)两眼张开,以右眼观察

8.二氧化碳是动物呼吸所产生的废物,但对那种生物而言,却是有用的?

(1)比目鱼

(2)香蕉(3)无眼甲虫(4)梅花鹿

9.要判断某一标本是生物或无生物,有时非常困难,因为?

(1)生物有时表现出无生物的特征

(2)无生物有时表现出生物的特征(3)生物和无生物都存在于地球(4)生物是由无生物转变成的

11.生活于洞穴中的鱼类,因终年不见阳光,所以那一种器官有退化现象?

(1)味觉

(2)视觉(3)嗅觉(4)听觉

12.显微镜的光圈有何功用?

(1)调整焦点

(2)接收光线,并反射(3)调节光亮(4)支持镜台

13.叶片宽大的绿色植物,不适合生活于干燥的沙漠,海边种植的防风林,叶片大都细小,因为?

(1)减少风的阻力

(2)便于吸收二氧化碳(3)有助光合作用的进行(4)减少水份的散失

14.下列那一地区的生物种类及数目会最多?

(1)终年冰冻的极地

(2)干燥的沙漠地带(3)又深又黑的洞穴中(4)温暖有水的地方

15.有关酵母菌为操作变因的实验,若干试管中有一支不含酵母菌,则该试管在实验中是作?

(1)资料

(2)对照(3)实验(4)假设

16.空气之所以能使生物行呼吸作用的成分为何?

(1)氮

(2)氧(3)二氧化碳(4)氢

17.下列何种生物不能自由运动?

(1)变形虫

(2)眼虫(3)草履虫(4)硅藻

18.水中的微生物,判断其为植物或动物的最佳依据是?

(1)生长

(2)繁殖(3)运动(4)营养

19.将南极虾养殖在东港外海,结果发现其迅速死亡,因其生存环境可能是?

(1)洞穴中

(2)无污染的溪河(3)无光源照射处(4)极低温的海水

20.(A)计算机的鼠标(B)阿里山的龙胆(C)采下的竹笋(D)水中的海葵(F)山洞里的石笋﹔以上各项中属于生物者有几项?

(1)五项

(2)四项(3)三项(4)两项

21.操作显微镜时,若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不可有何动作?

(1)转动细调节轮

(2)转动粗调节轮(3)调节光圈(4)使放大的部位置于中央

25.海平面以上的生物圈领域约为地球半径的?

(1)三百分之一

(2)三千分之一(3)六百分之一(4)六千分之一

26.下列名词(A)狗(B)山羊(C)死猫(D)钟乳石(E)生物课本(F)水笔仔(G)杂草;属于生物的有?

(1)ABCEFG

(2)ABEFG(3)CDE(4)ABFG

27.有四区域分别缺少(甲)水(乙)氧(丙)日光(丁)二氧化碳;那区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没有影响?

(1)甲

(2)乙(3)丙(4)丁

28.(甲)小民发现池水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看很久(乙)心想这是生物吗(丙)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看(丁)原来是草履虫。

以上叙述那一个是属于问题?

(1)甲

(2)乙(3)丙(4)丁,那一个是属于实验?

(1)甲

(2)乙(3)丙(4)丁

30.科学定律的形成步骤中,其过程下列何者?

(1)观察→假设→实验→学说→定律

(2)观察→实验→假设→学说→定律(3)观察→学说→假设→实验→定律(4)学说→观察→实验→假设→定律

二、教材考题(题号前是答案)

(3)1.目前由科学家推测出,海洋的形成约在多少年前?

(1)58亿

(2)48亿(3)38亿(4)28亿(5)18亿

(1)2.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于一七五五年发表星云起源说。

他认为,太阳或行星皆由热旋涡气体集合而生成;此说乃得自于什么星云的启示

(1)仙女座旋涡星云

(2)猎户座鸟状星云(3)猎户座鸟头暗星云(4)麒麟座蔷薇星云(5)狐狸座哑铃星云

(3)3.地壳是地球固体部分的最外层,大陆的地壳较厚,平均约?

(1)55

(2)45(3)35(4)25(5)15公里

(4)4.宇宙中的星球沿一假想轴自身旋转的运动方式,称此种运动为?

(1)公转

(2)随着太阳系在银河系中运动(3)逆转(4)自转

(2)5.地球自转一周,费时一日。

赤道地方自转切线速度最大,每小时可达

(1)1766

(2)1666(3)1566(4)1466(5)1366公里

(1)6.以上题可知,若地球缺少什么,万物就会被拋出地球?

(1)地心引力

(2)电磁力(3)科氏力(4)拉力(5)离心力

(1)7.春、秋两季午夜所看见的星座,在冬季里必须在傍晚或黎明时分才看得到,由此现象可了解到地球在做什么?

(1)公转

(2)随着太阳系在银河系中运动(3)逆转(4)自转

(5)8.什么是生命界最简单的生命体,也是目前我们可以找到最古老的化石?

(1)藻类

(2)真菌(3)霉菌(4)藓苔类(5)细菌

(4)9.植物的须水量是相当大的,一斤玉米一天中要消耗二公斤左右的水,那一生要消耗多少的水份?

(1)500

(2)400(3)300(4)200(5)100多公斤的水

(1)10.水中缺气少氧,植物体内都具有发达的什么组织?

(1)通气组织

(2)支持组织(3)分生组织(4)薄壁组织(5)输导组织

(2)11.旱生植物中的少浆植物细胞液渗透压较 ,以加强根部对水份的  ?

(1)高;排除

(2)高;吸收(3)低;排除(4)低;吸收

(5)12.南美沙漠中的仙人掌在高达15-20m时,可储水多少?

(1)20

(2)100(3)200(4)500(5)2000公斤以上

(3)13.在有效辐射中什么光是被叶绿素吸收最多的光线部分,并能促进叶绿素形成具有最大的光合活性?

(1)蓝光

(2)绿光(3)红光(4)紫光(5)黄光

(1)14.不同波长的光不仅对光合作用具有不同效能,而且直接影响光合产物的成份,什么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1)蓝光

(2)绿光(3)红光(4)紫光(5)黄光

(2)15.在一定的条件,光强度增强光合速率,也与之加快植物的光合强度与呼吸强度相等时的光照强度,叫做?

(1)二氧化碳补偿点

(2)光补偿点(3)光引导(4)光依赖反应(5)光呼吸

(3)16.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一般情况下每天每平方厘米叶面积生产20mg的物质须二氧化碳?

(1)9

(2)19(3)29(4)39(5)49mg

(3)17.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状,主要是为了生存于何种环境下?

(1)缺日光

(2)缺养份(3)缺水(4)温度太低(5)缺二氧化碳

(4)18.阿一在攀登高山后,有头晕呕吐的症状,主要原因是?

(1)心生恐惧

(2)食物不足(3)无异性的陪伴(4)氧气不足(5)温度太低

(3)19.科学家为证实自己所提的假设,常以什么为重要的支持依据?

(1)观察

(2)假设(3)实验(4)推论(5)结论

(2)20.有一生物的排尿量少,甚至不排汗,则此生物可能生活在?

(1)草原地带

(2)沙漠地带(3)温暖地带(4)寒冷地带(5)热带地区

()1.地球具备什么条件,能孕育无数生命

(1)高低起伏的地形

(2)闪电和辐射线(3)日光水空气(4)是太阳的行星

()2.关于地球和生命的起源,何者叙述正确

(1)46亿年前即有生物

(2)现在的大气层和古时的大气成分是相同的(3)最早的生物是由大气的成分先组成有机物在海水中再组合形成的(4)最早的有机物是水

()3.下列何者不是生命现象

(1)植物种子发芽

(2)酵母菌一个变成两个(3)蝌蚪长出后肢(4)水分进入细胞

()4.樱木作向日葵向日运动的初步研究(甲)樱木认为花会朝光亮处生长(乙)发现向日葵向光亮处生长(丙)将向日葵移至室内窗口处(丁)每日将弯曲生长的花茎调回弯向室内,依照科学方法进行的步骤排列

(1)(甲)(乙)(丙)(丁) 

(2)(乙)(甲)(丙) (丁)(3)(丁)(丙)(甲)(乙)(4)(丙)(甲)(乙)(丁)

()5.甲生将反光镜对着太阳光以便视野内达到最大亮度;乙生观察头发时,两眼张开,左眼观察,右手画图;丙生发现目镜脏了,于是拿起卫生纸擦干净;丁生使用低倍物镜已看到细胞,仍觉得有些模糊,于是试着调细调节轮;戊生使用低倍物镜看不到细胞,于是他换高倍物镜期望能看到细胞,上述学生操作正确的是

(1)甲乙丙

(2)乙丁(3)乙丁戊(4)乙戊

()6.用复式显微镜观察的标本宜小且薄的主因是

(1)容易切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