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机房热交换机组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2953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机房热交换机组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通信机房热交换机组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通信机房热交换机组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通信机房热交换机组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通信机房热交换机组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通信机房热交换机组技术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通信机房热交换机组技术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通信机房热交换机组技术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通信机房热交换机组技术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通信机房热交换机组技术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通信机房热交换机组技术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信机房热交换机组技术规范.docx

《通信机房热交换机组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机房热交换机组技术规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信机房热交换机组技术规范.docx

通信机房热交换机组技术规范

大型通信机房组合式热交换节能系统

技术规范

 

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二零一一年六月

 

 

1目的1

2范围1

3规范性引用文件1

4 术语和定义2

5 组成及系列3

6 技术要求3

7 设计及安装工艺要求7

 

1目的

为规范大型通信机房组合式热交换节能系统设备选型、设计,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有效提升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节能效果和项目实施效益,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2范围

本规范提出了大型通信机房组合式热交换节能系统设备的应用、性能设计和工艺技术要求,并就该系统在现网局站机房的实际应用设计制定了详细的技术规范和参考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运营商已建、在建和即将建设大型通信机房组合式热交换节能系统。

本规范未规定的技术要求,参照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但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8175设备和管道保温设计导则

GB/T21087-2007空气-空气能量回收通风装置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263-98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16-9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41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J16-19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YD/T1363.3-2005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3部分:

前端智能设备协议

YD/T5003-2005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

YD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

YD/T1968-2009通信局(站)用智能热交换系统

YD/T1969-2009通信局(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

4 术语和定义

4.1大型通信机房组合式热交换节能系统

利用室外自然冷空气,系统将外部冷空气经过净化后直接引入设备,在设备内部通过隔离的显热交换芯体与机房内部热量进行交换,排出机房内部热量的空气调节系统。

其本身不带任何制冷元件,实现室内风冷降温,减少局站空调能耗。

可以独立使用或者与其它主要的空调装置共同组成机房空气调节系统。

设备额定风量≥10000m3/h,通过将换热芯体、内外循环风机、智能控制系统及相关附件组合而成;可安装在楼顶、室外平台、空调间,通过风道向机房送风;适用于大型数据中心、通信母局等场所。

4.2空气调节系统

为通信机房设备运行提供恒温、恒湿、无尘等基础环境条件的设备和设施的总称,通常可以包括机房专用空调、分体柜式空调、风机盘管、新风系统、加湿器等。

4.3标准测试工况

室内(隔离型热交换节能系统的进风)温度为26℃,室内、外温差为15℃,室内、外相对湿度为45%。

4.4额定风量

在标准测试工况下,单位时间内设备吸入或排出的空气体积流量,单位为(m3/h)。

4.5额定换热量(制冷量)

在标准测试工况下,单位时间通过系统内换热的换热量,单位为(w)。

4.6消耗功率

在达到额定风量的状态下,机房热交换系统(包含风机及其系统外围控制器件)所消耗的总电功率,单位为瓦(w)。

4.7系统换热效率

在标准测试工况下,系统以标称风量工作,室内侧进、出风口处温差与室内、外进风口处温差之比。

5 组成及系列

5.1系统主要由换热芯体、室内侧风机、室外侧风机、控制器、环境监测传感器、通风管道及其它安装附件组成。

可选配变频控制、加湿装置、集中监控系统。

5.2大型机房换热系统是指额定风量量在10000m3/h以上的节能系统。

6 技术要求

6.1环境条件

6.1.1适用环境条件

机房换热系统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室内环境温度为:

5℃~40℃;

室外环境温度为:

-30℃~45℃;

相对湿度为:

≤90%;

海拔高度:

<2000m,超过2000m,需降额使用或特殊设计

6.1.2风机电源

AC:

380V±15%;频率:

50Hz±2Hz

6.2额定送风量与显冷量基本参数

在标准测试工况下,热交换器芯体的换热效率为50%时,额定送风量与显冷量的基本参数可参考表。

送风量(m3/h)

10000

20000

30000

50000

80000

100000

显冷量(kw)

25

50

74

124

198

247

6.3系统可靠性要求

系统硬件设备应有高可靠性,整个系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不小于20000h,

使用寿命不小于10年。

6.4基本要求

6.4.1系统设备应按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制造。

6.4.2系统设备外表面所粘贴的各种标识、铭牌,位置明显、粘贴牢固。

6.4.3系统设备内部应整洁干净、无杂物,外表面应无明显刮伤、锈斑和压痕,表面光洁,喷涂层均匀、色调一致,无流痕、气泡和剥落。

6.4.4系统设备的装饰性、功能性塑料件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不得有裂痕、气泡等缺陷,塑料件应耐老化。

6.4.5系统设备的结构应满足下列要求:

6.4.6.1系统设备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所有钣金件、零配件等应有良好的防锈措施。

6.4.6.2系统设备涉及室外部分的外壳应作相应防锈处理,其它非金属材料应具有防雨、防老化性能。

6.4.6.3系统设备的能量交换芯体及隔热保温材料应具有无毒、无异味,粘贴应平整、牢固。

6.4.6.4系统设备应保证检修、更换的便捷性;有检修门的装置检修门应严密、灵活,人员能进入的系统检修通道门要求内外均能开启。

6.4.6.5需要时,应设置凝结水盘,确保在热交换时凝结水排除畅通和凝结水滴入盘内。

6.4.6.6系统应在能量交换芯体上风侧布置空气过滤器,保证能量交换芯体的正常运行。

6.4.6.7系统硬件设备的总体结构应充分考虑安装、维护和扩充或调整的灵活性。

其安装固定方式应具有防震和抗震措施,设备在常规的运输、储存和安装后,不产生破损、变形。

6.5系统安全要求

6.6.1系统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10080-2001及GB10891-89的相关规定;

6.6.2系统的电气控制及操作系统应安全可靠,接线牢固,接地要求符合YD5098-2005相关要求。

6.6.3系统应有抗浪涌保护装置对控制板进行保护,并符合YD/T1429-2005的相关规定。

6.6.4系统所采用的所有线缆应符合YD/T1173中有关阻燃的要求。

采用的交流接触器等控制执行部件应通过相关国家认证。

6.6系统密闭性

6.6.1系统室外侧进/排风口处应具备隔离装置,防止雨水、动物等的入侵;

6.6.2系统室外侧进/排风口处在停止工作时应有保温措施,防止室外空气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6.7保护与告警

6.7.1系统告警时,应及时向机房监控系统上传告警信息;

6.7.2系统室外、室内任何温度传感器故障,系统应能发出告警,并停止风机,启动空调来保障室内环境;

6.7.3系统风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系统应能发出告警,并停止风机。

6.7.4过滤器堵塞超过设定值时,系统应能发出告警。

6.7.5当系统接收到机房的烟雾、火情告警信号时,应能自动停止运行并关闭风阀。

6.8运行噪声(声压级)

室内外噪声为距设备1m处测量值,室内外<74dB,系统风量较大时,采取消音降噪措施。

6.9智能控制部分

6.9.1系统应采用微处理控制器,具备中文操作界面,系统可选择手动、自动运行模式。

6.9.2实时监测室内及室外温度。

当室外温度低于某个设定值时,控制器开启热交换系统风机进行换热,关闭机房空调达到节能效果。

在确保机房环境的前提下,依据室内外温度,控制风机、空调的切换运行。

6.9.3在空调无法正常运行,系统判断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且室外温度满足热交换系统启动条件时,应及时启动风机以控制室内温度。

6.9.4应有有效防止热交换系统与空调频繁切换的功能设计。

热交换系统与机房空调切换间隔时间应不小于35min。

6.9.5系统应具有来电自启动功能。

6.9.6系统宜应有与空调联动的功能。

(1)系统应与局站原有空调联动,热交换系统优先工作,以保证最大可能的节能;

(2)在系统不能满足室内热负荷的情况下,应发出信号启动空调;当系统能够满足室内热负荷的要求时,应发出信号停止空调运行。

6.9.7显示与查询功能

在显示面板上可进行设定、查询记录等操作,断电后应能保存设定值和记录的信息。

系统应可

查询室内外温湿度,进风装置、排风装置与空调等的历史运行状态,系统风机、空调的累积运行时间以及相关告警信息等。

6.9.8控制与检测

系统的温湿度检测精度应优于5%,控制可靠,告警准确。

6.9.9遥测、遥信及遥控

通信接口:

可选择使用RS232/RS422/RS485接口,接口通信协议应符合YD/T1363-2005中B.13分

散空调通信协议。

遥测、遥信、遥控项目至少应满足如下要求。

遥测:

室内外温度、湿度。

遥信:

系统进、排风风机的运行状态,系统的工作状态,正常/故障状态。

遥控:

系统开关机控制,能对系统的运行控制参数进行远程设置。

6.10过滤网要求

6.10.1系统室外侧应根据安装地点实际情况配置过滤器,以防虫、鸟、树叶等杂物进入。

6.10.2系统室内侧应配置空调用过滤网。

6.11系统换热效率

机房换热系统的热交换器芯体的换热效率不低于50%;

6.12风机要求

6.12.1系统应采用高效率、低噪音、性能稳定可靠的风机。

6.12.2系统的风机正常连续运转时间应大于20000h。

6.12.3系统的风机安全要求应符合GB10080-2001的规定,安装的各紧固件应有防松脱措施,中、大型风机固定点应有减震装置。

风机应具有可靠的接地,电机外壳至接地点电阻≤0.1Ω。

6.12.4传动方式可采用皮带或联轴器。

风机的皮带、轴承、联轴器等传动部分应采用具有质量信誉较好的知名品牌。

风机及配套设备应采用底座与系统框架固定,并应设橡胶或阻尼弹簧减震器。

6.13传感器

系统外围传感器配置及参数说明见表

类型

精度要求

室内、室外温度传感器

优于3%

室内湿度传感器

优于5%

6.14加湿器

6.14.1当系统选配的加湿器应符合YD/T1821-2008中规定的各类通信局站湿度要求。

6.14.2加湿器应适应各类软硬水质,保证加湿速度效率,便于维护。

6.14.3加湿器应具有漏水防护及漏水、故障告警功能。

7 设计及安装工艺要求

大型机房换热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是系统重要环节,应由专业人员对机房做勘察设计,根据机房情况设计出最佳的气流组织,以达到系统最高的节能效率。

7.1设计要求

7.1.1在不影响机房专用空调设备安装、建筑美观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安装换热节能设备,实现节能效果的最大化。

系统的风道不得影响机房内工艺设备的安装和走线架的敷设。

7.1.2系统的配置应充分考虑防止冬季换热后的空气温度过低,因而造成机房结露的现象。

7.1.3系统作为通信机房温度调节和控制的辅助设备,不得影响原有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各项控制功能的使用。

当达到换热节能系统的适用条件时,应能优先自动启动,以最大限度的缩短机房空调设备的工作时间,减少用电量,降低运行成本。

当系统遇火警时,应能可靠的与机房告警系统联动,强制关闭系统。

7.1.4系统的进、排风装置,应能防止尘埃、雨水、小动物通过风道进入机房。

在系统不运行时应密闭,防止室外热风侵入、室内冷风散失。

7.1.5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不应产生影响其它设备正常工作的电磁干扰。

所采用的所有缆线应符合阻燃要求;采用的空气开关、继电器等主要电气部件应为知名品牌产品。

7.1.6对于功率大于3.7KW的电动机宜配置星-三角起动器,三相电动机应配置缺相保护器。

供电电压波动范围超出节能系统的允许波动范围时宜自动关机,电压恢复正常后宜自动启动。

7.1.7系统的总体结构要便于安装、维护和扩展调整。

设备硬件应模块化,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控制板与箱体之间应有减震措施;换热节能系统的内、外风道应严格密封隔离,活动部件或面板应拆装方便;固定连接件应有防松动措施;

7.1.8系统中电器元、器件宜能够正面拆装。

各电器元件应能单独拆装更换,而不影响其他元件及导线束的固定。

当元件本身预制导线时,应采用转接端子与柜内导线连接,尽量不使用对接方式。

信号线应选用屏蔽导线。

7.2安装与工艺要求

7.2.1设备外形完整美观,无破损和变形;安装方位横平竖直;系统各部件应安装牢固,具有必要的抗震措施和减震措施。

其中抗震要求应符合YD5059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的要求。

7.2.1系统的室内、外机外壳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室外部分应采用高强度钢材,并经相应的防腐、防锈处理,使用寿命不小于10年;机组外观质量与清洁度应符合ZBJ72029《冷暖通风设备外观质量与清洁度》的规定;

7.2.3安装工程中使用的导线规格应满足设备符合的要求,线径、绝缘层符合国家标准。

设备所采用的所有线缆应符合阻燃要求;采用的交流接触器等控制执行部件应通过国家的3C认证。

7.2.4布放缆线的位置、工艺应符合机房规定;缆线排列应整齐美观,外皮无损伤。

设备及电缆屏蔽层应可靠接地。

7.2.5风管安装美观大方,横平竖直;风管长度、制作材料、厚度符合设计要求;风管的扩大或缩小,应做成渐扩或渐缩;风管的入口应加柔性接头,以免振动影响,柔性接头材料宜采用阻燃材料;风管接口处应严格密封。

7.2.6排水管路应采用硬质管路连接;排水管道沿水流方向应有适当坡度,不允许有积水部位。

7.2.7系统在运行或停机状态下,均应能够防止雨水渗入机房,防止树叶等杂物进入机房,防止老鼠、蛇、鸟类等小动物进入机房。

设备安装具备较好的防盗能力,能够防止室外拆卸机组及入室盗窃。

7.2.8系统安装位置布局合理,运行时机房气流组织合理。

7.2.9系统安装施工时,必须采取严格的防尘和保护措施,不能影响机房设备正常工作。

7.2.10系统设备在常规的运输、储存和安装后,不产生破损、变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