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常识判断高频考点之国情社情已整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8407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常识判断高频考点之国情社情已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常识判断高频考点之国情社情已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常识判断高频考点之国情社情已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常识判断高频考点之国情社情已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常识判断高频考点之国情社情已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最新常识判断高频考点之国情社情已整理.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最新常识判断高频考点之国情社情已整理.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常识判断高频考点之国情社情已整理.doc

《最新常识判断高频考点之国情社情已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常识判断高频考点之国情社情已整理.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常识判断高频考点之国情社情已整理.doc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高分冲刺之国情社情高频考点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龚亚芳

在行测考试中,常识判断部分相较其他板块最大的特点是涉及面广,测查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领域。

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题目难易区分度明显。

中公教育为广大考生总结了国情社情高频考点,助考生高效备考。

考点一:

我国的国土概况

中国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穿过南部。

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

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第4位为美国。

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5,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中国陆上疆界从中朝边界的鸭绿江起,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止,长达22000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

我国有18000千米长的海岸线,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韩国、日本、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我国陆地地形多种多样,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

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山区总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是我国的四大高原,它们集中分布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

四大盆地:

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它们多分布在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

准噶尔盆地呈不等边三角形。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地势最高的盆地,东南多盐湖沼泽。

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红土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是中国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

此外,吐鲁番盆地是中国地势最低的盆地(最低点艾丁湖-154米)。

三大平原:

我国地势平坦、面积辽阔的平原主要分布在第三阶梯上,其中,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的三大平原。

岛屿与半岛:

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分别是我国第一、第二、第三大岛。

舟山群岛、庙岛群岛、澎湖列岛、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四大群岛。

浙江省是我国岛屿分布最多的省。

我国的半岛自北向南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咸水湖,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湖泊,东部平原的湖区有著名的五大淡水湖群,它们是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

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黄河为亚洲第二大河。

我国的河流总长度达226800公里,径流总量约为26000亿立方米,相当于全世界河川径流总量的6.8%。

考点二:

气候概况

我国的季风气候十分显著,大半个中国都受季风气候影响。

主要有温带季风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还有云南的西双版纳(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控制和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等部分地区的热带季风性气候。

另外,中国的西北地区由于身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

而西南地区是高原山地气候。

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为温带季风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几个主要方面:

(1)季风气候明显,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2)大陆性气候强,影响的范围广,冬夏两季的平均气温与同纬度其他国家或地区有较大差异,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大。

(3)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不仅地处温带、亚热带、热带各种气候带,而且由于地形崎岖,往往在不同范围内形成不同尺度的气候差异。

(4)水热同期,利于农牧业生产,但气候的稳定性差,旱涝、低温、冻害、台风、冰雹等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影响范围广,防灾减灾的任务繁重。

我国气候之最:

我国最冷的地方在黑龙江的漠河镇;我国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盆地;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属台湾省的火烧寮;我国最干旱的地方当属新疆、青海的大沙漠了;我国阳光最充足的地方是青海的冷湖。

地区

主要气象灾害

西北地区

干旱、冰雹和暴雨等

西南地区

暴雨、干旱、低温冷害、冰雹、台风等

东北地区

暴雨、洪涝、低温冻害等

华北地区

干旱、暴雨、洪涝等

长江中下游地区

暴雨、洪涝、伏旱、台风等

华南地区

暴雨、干旱、低温冷害、冰雹、台风等

我国气象灾害的主要分布状况

考点三:

资源、能源

我国位于东半球,地处欧亚大陆东部,面临太平洋。

我国的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

但我国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世界排名第120位。

因而,总的来说,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中国土地资源分布

主要类型

在土地资源中的比重

分布

耕地

13%

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区

林地

28%

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东南部山区的林区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

草地

27%

内蒙古东部、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

难以利用的土地

23%

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的高原荒漠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害灾害频繁的国家。

水资源总量排在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之后,居世界第六位。

但我国的人口众多,人均年占有量只有25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排在世界第110位,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据统计,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其次为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刚果(金)。

我国是矿产资源大国,又是矿产资源小国。

从矿产资源总量来看,我国堪称矿产资源大国,但从人均占有资源量来看,我国却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量,仅居世界第80位,如:

煤炭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

因而实际上又是一个资源小国。

我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素有“稀土王国”之称,而白云鄂博稀土矿是我国最大的稀土矿,约占全国总储量的90%以上,约占世界探明矿藏量的72%。

从种类上说,我国是唯一一个能够提供全部17种稀土金属的国家,特别是军事用途突出的重稀土,我国占有的份额更多。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山东、河北一带,以及安徽和江苏两省北部,新疆、贵州、云南、黑龙江等省、区也不少。

我国东南沿海各省煤炭资源较少。

山西省煤的探明储量占全国煤探明储量的1/3,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

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

山西、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东部地区、西南地区和新疆。

考点四:

人口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的1/5。

以黑龙江省黑河至云南省腾冲一线为界的东南地区,面积411.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占全国的94.4%;西北一侧,面积548.3万平方公里,人口占全国的5.6%。

55个少数民族人口为1044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1%。

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相差较大,如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有1700万人,而赫哲族只有4000多人。

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有:

壮、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出现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加快,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需求将大量增加。

2011年7月11日,在天津召开的“7·11世界人口日”纪念大会上,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指出,老龄化趋势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新时期人口发展的突出矛盾。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8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会议确定了“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听取了2010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决算情况的汇报,要求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今年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纳入预算编报范围,明年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纳入编报范围。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

1.总人口。

约为13.7亿。

2.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3.性别构成。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我国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

4.年龄构成。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占总人口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5.民族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6.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0413094人,文盲率由6.72%下降为.08%,下降2.64个百分点。

7.城乡人口。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49.68%。

8.东、中、西部人口。

东部地区人口占31个省(区、市)常住人口的37.98%,中部地区占26.76%,西部地区占27.04%,东北地区占8.22%。

9.各省人口总数排名。

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

广东省成为中国人口最多省份。

考点五:

我国经济发展成就

经济指标

数据(2010年)

国内生产总值

39.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3%,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财政收入

8.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3%

连续五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进出口外贸总值

29727.6亿美元,同比增长34.7%

世界第二大进口国

全球第一出口大国

外汇储备

28473亿美元

2010年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6227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3.0%。

黄金储备

1054.1吨,占外汇储备比例为1.7%

中国内地黄金储备总额世界排名第六

三次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已接近第二产业。

粮食总产量

54641万吨,比上年增长2.9%

连续7年增产,连续4年产量超过5亿吨。

经济结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年回落了6.2个百分点;外贸顺差规模连续第二年缩减,2010年下降6.4%;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92%;高新技术产业2010年增长16.6%,增速比上年加快了8.9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

经济增长速度

比上年增长10.3%

创下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

消费价格指数(CPI)

CPI比上年上涨3.3%

城乡居民收入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增长14.9%

2010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1998年以来首次快于城镇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居民消费率上升。

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

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

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达到74.5岁。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57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3个百分点。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

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

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

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考点六:

主要民生工程

水利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12月31日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提出,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

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抗旱能力明显增强。

全国年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2011年7月8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

胡锦涛强调,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局面。

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

要坚持民生优先、统筹兼顾、人水和谐、政府主导、改革创新的原则。

我国主要的水利工程

工程与项目

地位

成果

大型水利工程

三峡工程

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综合效益。

2006年已全面完成了大坝的施工建设。

自2003年实现135米水位运行之后,三峡工程已累计发电3500多亿千瓦时,三峡船闸累计通过货运量已突破3亿吨。

三峡工程历经17年的建设,已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初步设计任务基本完成。

随着175米试验性蓄水的顺利推进,三峡枢纽工程进入全面运行期,三峡工程建设已步入全面收尾阶段。

2010年10月26日,三峡水库水位涨至175米,首次达到工程设计的最高蓄水位,标志着这一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的各项功能都可达到设计要求

葛洲坝水利枢纽

三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枢纽除具有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外,主要任务是担负三峡水电站的反调节,以解决三峡电站不稳定水流对其下游航道及宜昌港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抬高水位,淹没三峡大坝下游至南津关河段的险滩,降低这一河段的水流流速,改善水流流态,加大航道尺度,以改善这段峡谷河道的航行条件

都江堰

现存的最古老的水利工程

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

建于公元前256年,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

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

跨区域调水工程

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

从长江下游江苏省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上,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

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经隧洞穿黄河,流经山东、河北至天津。

输水主干线长1156公里;一路向东,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输水线路长701公里。

中线工程

从长江中游北岸支流汉江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输水总干线全长1267公里。

西线工程

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补充黄河水资源的不足,主要解决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等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

交通建设

“十一五”期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建成了武汉至广州、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开通了京津、沪宁城际铁路。

纵横我国南北东西总长达3.5万公里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经过15年的建设已于2007年全部贯通。

我国加速编织立体交通网,我国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均迎来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建设热潮,取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陆海空条条大道畅通,基本满足了百姓出行需求。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继续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统筹规划衔接,合理配置资源,逐步实现各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到2015年,初步建成便捷、高效、绿色、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

五纵七横,是我国规划建设的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公路网主骨架,总里程约3.5万公里。

“五纵”指同江——三亚、北京——珠海、重庆——北海、北京——福州、二连浩特——河口。

“七横”指连云港——霍尔果斯、上海——成都、上海——瑞丽、衡阳——昆明、青岛——银川、丹东——拉萨、绥芬河——满洲里。

铁路

时间

意义

唐山至胥各庄铁路

1881年

由英国人设计,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京张铁路

1909年

中国人(詹天佑)自己勘测、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成渝铁路

1952年

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干线铁路

京津城际高铁

2008年

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

京沪高铁

2008年—2011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青藏铁路

1984年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

宜万铁路

2004——2010年

被誉为我国铁路史上施工难度最大的山区铁路工程

泛亚铁路

2009年6月

它的建设将彻底使中国与东盟从交通运输上联为一体

能源工程

工程与项目

成果

国家节能减排十大重点工程

·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区域热电联产工程、余热余压利用工程、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电机系统节能工程、能量系统优化工程、建筑节能工程、绿色照明工程、政府机构节能工程、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四大油气进口通道

·东北中俄原油管道、西北中哈油气管道和中亚天然气管道、西南中缅油气管道及海上

·有利于实现石油运输渠道多元化,保障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

西气东输

·西气东输主干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全长近4200千米。

·对西部可以充分开发其资源,促进当地工业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对东部地区可以减轻能源压力,调节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西气东输是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条世界级天然气管道工程,是国务院决策的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西电东送

我国正在建设中的“西电东送”工程分北、中、南三大通道:

·北通道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北两大地区。

主要任务是将“三西(即内蒙古西部、山西、陕西)煤电基地和黄河上游水电站的电力送到京津唐地区

·中通道将沿长江展开,长江是深谷型河道。

随着以三峡工程为中心的梯级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将有数万千瓦的强大电力,源源不断送往华中、华东和福建、广东等地区

·南通道以开发云南、贵州、广西的水电为主,以开发贵州等地火电为补充,向广东等东部用电负荷中心送电

考点七:

2011年科技发展成果

天宫一号(Tiangong-1)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

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按照计划,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

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即“921工程”,在“921工程”设计之初,便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实现天地往返,航天员上天并返回地面;第二步,实现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和太空行走、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等多项任务,并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立空间站。

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也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进入批量生产的代表。

神八已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

升空后,“神八”将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实现交会对接,并和此后的神舟九号、十号一起组成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

7月27日5时44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组网的第四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坚实一步。

大亚湾核电基地建设经验总结大会暨岭澳核电站二期2号机组投产仪式8月26日在深圳举行。

岭澳二期的建成投产也标志着我国自主品牌的核电技术CPR1000全面形成,实现了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的“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营”的建设目标,表明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自主供应体系。

大亚湾核电基地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改革开放初期为加强香港与内地的联系、实现我国核电起步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8月25日,来自国家电网山东送变电工程公司的技术人员在西藏拉萨市林周县的拉萨换流站安装电容器塔。

目前该换流站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换流站、青藏联网工程的终点站。

8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海军通过改装前苏联航母“瓦良格”号的首艘中国航母平台早上10时许从海试海域回到大连,至此,我国航母平台首次出海航行试验顺利结束。

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拥有航母的国家。

5月26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在京组织举行风云三号B气象卫星在轨交付仪式,卫星由研制部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正式交付给用户中国气象局。

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三号B星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极轨气象卫星真正实现了升级换代,也标志着我国气象卫星跨越发展、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