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年出栏1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4372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7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年出栏1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最新版年出栏1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最新版年出栏1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最新版年出栏1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最新版年出栏1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最新版年出栏1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最新版年出栏1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最新版年出栏1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最新版年出栏1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最新版年出栏1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最新版年出栏1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最新版年出栏1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最新版年出栏1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最新版年出栏1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最新版年出栏1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最新版年出栏1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最新版年出栏1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最新版年出栏1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最新版年出栏1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最新版年出栏1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年出栏1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最新版年出栏1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年出栏1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版年出栏1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最新版年出栏1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建昌县茂源养牛专业合作社

年出栏1万头肉牛养殖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概况1

1.2项目背景5

1.3项目实施的必要性8

1.4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10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

第二章市场分析与预测13

2.1肉牛养殖在农业生产中的基础地位13

2.2我国肉牛养殖的发展现状13

2.3牛肉消费市场预测15

2.4市场前景分析16

2.5市场竞争分析19

第三章建设规模、内容和产品方案20

3.1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20

3.2产品方案24

第四章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25

4.1选址原则25

4.2建设地点与地理位置26

4.3项目建设条件26

4.4场址评价28

第五章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29

5.1设计路线29

5.2工艺技术方案29

5.3设备选型38

5.4肉牛育肥饲料饲草消耗40

第六章项目总体布局、公用工程建设及运输41

6.1项目总体布局41

6.2公用辅助工程41

6.3产品运输44

第七章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供应45

7.1育肥牛供应45

7.2饲草料供应45

7.3动力供应45

第八章节水及节能措施46

8.1节水措施46

8.2节能措施46

第九章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及消防48

9.1设计依据48

9.2环境保护48

9.3安全卫生及劳动保护51

第十章项目组织与实施进度56

10.1组织机构56

10.2劳动定员56

10.3人员培训57

10.4项目实施进度58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60

11.1投资构成和估算60

11.2资金筹措61

第十二章效益分析62

12.1经济效益分析62

12.2社会效益分析64

12.3生态效益分析65

12.4风险分析65

第十三章招标内容68

13.1招标依据68

13.2招标范围68

13.3项目招标组织形式68

13.4项目招标方式68

13.5招标程序69

13.6项目招标基本情况表69

第十四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70

14.1可行性研究结论70

14.2建议71

附表:

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汇总表(1.1,1.2)

2、设备采购费用估算表

3、土建工程费用估算表

4、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5、流动资金估算表

6、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7、资产折旧与摊销估算表

8、原辅材料及包装物费用计算表

9、能源动力与人员工资费用计算表

10、不同符合年度直接费用估算表

11、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2、损益表

13、借款偿还期测算表(13.1,13.2)

14、全投资财务现金流量分析表

15、自投资现金流量分析表

16、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17、资产负债表

18、变动因素变动幅度界定值

19、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

20、概率分析与期望值估算表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建昌县茂源养牛专业合作社年出栏1万头肉牛养殖项目

1.1.2建设性质

新建

1.1.3项目拟建地点

葫芦岛市建昌县石佛乡梅杖子村

1.1.4项目承办单位

建昌县茂源养牛专业合作社

1.1.5合作社概况

建昌县茂源养牛专业合作社成立于于2009年6月,注册资本750万元,合作社成员31人,现有农户350户。

是一个以养殖、销售、改良、繁育中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提供饲料、疫苗及防疫技术、提供信息技术培训于一身的综合型畜牧企业。

该社和北京、天津、山东、江苏等地的厂家合作,以产、供、销一条龙,全程为养殖户服务的养牛企业。

合作社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先进的经营理念,对建昌县的肉牛养殖产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合作社位于建昌县东北石佛乡梅杖子村,距省级公路及村落两千米,交通方便,水电设施配套齐全,非常便利为农户服务。

合作社长期以来本着“贡献国家、回报社会、”的经营理念,规模不断壮大,对促进建昌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社会就业、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先后获得“辽宁省龙头企业”、“国家级肉牛标准化示范场”、“省级先进合作社”、“市级示范社”、“辽宁省畜牧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等荣誉。

合作社县目前生产正常,运行良好。

年出栏肥牛达2500头,年销售额2300万元,净利润达245万元。

合作社收益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的机制分配。

该社对成员出资、公积金、国家财政补助、他人捐赠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资产所形成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

该社管理机制健全,设有:

成员大会(全体成员组成),是该社最高权利机构;常设机构有:

理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简称“两会一层”;经营管理层设:

办公室、生产技术部、市场营销部、质量监测部、财务管理部,简称“四部一室”。

合作社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理事会制度、监事会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内部管理制度、社员大会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该合作社财务管理机制健全,理事会负责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接受监事会监督。

按照“财务分开、民主监督”管理原则,实行“资产五分开、审批一支笔”,做到账实相符、往来明晰、价格公开、分配公正、管理透明。

合作社理事长李玉环,男,大学本科文化,中共党员。

他具有现代经营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他长期进行畜牧业养殖技术的研究,并具有大型企业的管理经验。

他带领广大合作社成员及周边农户发展畜牧业养殖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并成立了由农民自愿参加的建昌县茂源养牛专业合作社,使一家一户的个人行为变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合经营组织。

通过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合作社在经营活动中没有出现破产、银行欠资或其他需要说明的有关社会形象和诚信问题等,本人社会形象良好,守信度高。

先后被评为“葫芦岛市十大时尚农民”、“葫芦岛市劳动模范”。

1.1.6项目目标

近期建设目标:

本项目利用建昌县石佛乡梅杖子村适宜的自然环境、丰富的饲草料资源,采用科学的饲养和管理技术,以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方式,建设年出栏1万头优质肉牛养殖项目,形成肉牛的产业化发展。

项目建成后预计肉牛存栏3500头,年出栏1万头。

远期发展目标:

项目建成后,将以现有养殖规模为依托,一年内在建昌县石佛乡新发展合作成员1000户,户均养殖10头繁育母牛,每年能繁育小牛1万头,全部由合作社回购。

合作社经营规模扩大至年存栏肉牛1.4万头,年出栏肉牛4万头。

可新带动1000户村民就业,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

至2017年,合作社预计投资5亿元,新扩建牛舍30万平方米,总占地面积达到550亩。

全县合作农户达到5000户,户均10头牛,发展成为养牛专业县。

合作社经营规模扩大至年存栏肉牛5万头,年出栏肉牛15万头,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可带动5000户农民就业和增收。

并建立合作社自己的精饲料加工厂,建成辽宁省规模最大的养牛基地,成为中国最亮的专业合作社。

1.1.7项目规模

项目总占地60亩,总建筑面积33400平方米。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新建基本装牛250头牛舍14个,规格为长140米x宽12米x高5.7米;新建青储池5个,规格为长100米x宽10x深4米,总储量2万立方米;新建饲料加工车间300平方米、冷库200平方米;场内打1眼水井,井深161米。

新建沼气池800立方米及其他设施,购置沼气发电设备一套。

新建办公室、消毒室、冷库、值班室、职工食堂、地泵房、粪便沉淀池等。

完成场内道路及硬化、绿化5000平方米,修建围墙1000米,采购设备120台(套)及其他附属工程。

1.1.8建设期限

建设工期10个月,2013年4月至2013年11月。

1.1.9资金估算

项目总投资7560.1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5929万元(其中工程费用5117.55万元、工程其他费用323.23万元、预备费用163.22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325万元),流动资金1631.1万元。

1.1.10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7560.1万元,资金来源为两部分:

建昌县茂源养牛专业合作社自筹2235.1万元,申请银行贷款5000万元(年贷款利率6.5%)。

1.1.11收益分析:

本项目充分利用中央、省、市相关政策,紧抓牛肉市场快速增长的契机,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整合建昌地区的畜牧资源,挟资本优势,不断壮大合作社规模,大力促进葫芦岛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当地农民增收。

1.1.11.1经济效益

本项目正常年可实现产值13120万元,年利润1548.19万元,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23.54%,全投资财务净现值6236.97万元。

自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38%,自投资财务净现值6700.35万元。

静态投资回报期6.38年,动态回收投资期7.73年。

资金利税率30.56%,资金利润率20.48%,资本金利润率60.47%。

盈亏平衡点为24.29%,借款偿还期4.34年。

本项目从整个财务评价的各项指标来看,投资利润率高于贷款利率,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高于贷款利率,财务净现值大于零,从财务评价结果看,本项目是可行的。

1.1.11.2社会效益

本项目能带动周边农户350户,解决350户农民就业和增收问题。

项目将消耗大量玉米及秸秆,将带动发展饲料玉米种植户1500户,每户平均种植面积5亩,户均新增纯年收入2700元;带动当地就业170人,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利税2310.74万元,为地方的财政税收培植财源,提升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效益明显。

1.1.11.3生态效益

项目利用玉米秸秆作为养牛饲料,减少了秸秆腐烂或人为焚烧带来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

1.2项目背景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转折时期。

近年来,政府不断制定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对农业和农村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其中,畜牧业是农村经济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大力发展畜牧业,对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解决粮食转化增值问题,提高土地使用率和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们膳食结构,提高国民体质具有重要意义。

“十五”以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进入了一个生产不断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的新阶段。

但我国畜牧业发展中也存在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抵御风险能力弱,优良种畜的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针对我国畜牧业实际发展情况,党中央将发展现代农业提到了重要位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其中,肉牛养殖是国家大力提倡、扶持发展的重点发展产业,支持规模化饲养,加强品种改良,符合国家农业政策。

配合我国种植业结构逐步调整为“粮、经、饲”三元结构,增产饲料的潜力巨大,为发展肉牛产业提供了强大的资源保障。

1992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增加了对畜牧养殖项目的资金和物质投入,其中,仅中央财政对“秸秆养牛”项目的资金投入量,就从1992年的1000万元增加到了1998年的5400万元,年均增长率为32.5%。

截止1998年底,我国在26个省和自治区建立了141个商品牛基地县,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肉牛业特别是广大农区肉牛养殖的迅速发展。

近年来,国家又积极出台多项扩内需,促增长的政策措施和有利于肉牛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2007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提出“加快推进健康养殖,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创新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规模养殖和畜禽养殖小区,抓好畜禽良种、饲料供给、动物防疫、养殖环境等基础工作,改变人畜混居、畜禽混养的落后状况,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按照市场需求,加快建立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

全面推行草畜平衡,实施天然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制度,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推广舍饲半舍饲饲养技术,增强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能力”,并进一步完善了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完善畜牧业基础设施、扩大对畜牧业的财税支持、加大对畜牧业的金融支持、运用贴息等,以此来加强对畜牧养殖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2009年国家财政部发文的《关于积极开展合作共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通知(财发[2009]34号)》是为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贴息资金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而出台的,该文件的颁发将对中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再一次锁定“三农”,政府继续提出2010年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的政策倾斜和结构调整的力度,反映出我国在发展战略及政策思路方面的持续深化,各级政府都出台了具体措施,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积极落实“三农”政策。

此外,农业部也先后启动了“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无规定疫病出口基地的建设项目”和“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等,鼓励畜牧业龙头企业和协会组织发展,加大品种改良和对养殖小区的扶持力度,加快肉牛优势区域建设,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促进肉牛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从而增强我国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整体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

肉牛产业在辽宁省是具有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的一个产业,是比较适宜产业经营、增值环节较多的产业,既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又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与肉牛产业息息相关的牛肉加工业却发展相对滞后,存在不少问题。

如:

手工屠宰的落后生产方式依然存在,私屠滥宰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工艺落后的中小型屠宰加工厂仍大量存在,市场肉类供应中机械化屠宰率较低等。

这些问题已引起国家及省内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制定了相关政策以促进牛肉加工业的发展。

葫芦岛市历届党委政府也非常重视以牛为主的草畜产业发展,并将其列为全市经济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市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牛产业开发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品种改良、小区建设补贴、市场开发及品牌培育等方面,并将呈逐年扩大趋势。

农户养牛积极性高涨,党委政府亲自抓、农牧部门全力抓、相关部门协作抓的牛产业发展良好氛围和工作合力正在逐步形成,加快发展牛产业已成为社会共识,为畜牧生产及其产品的加工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

同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食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加,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具体体现在牛肉的消费需求逐步上升,特别是对高档牛肉的需求增长快速,此外我国旅游业及涉外宾馆、饭店的迅猛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高档优质牛肉的需求,从而促进了高档牛肉的生产。

因此大型肉牛育肥场的建设已势在必行。

1.3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3.1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有机生态农业的需要

土地是农业生产最主要的资源,而土壤有机质的增加,主要靠种草养畜以积肥,种草做绿肥,种草留根瘤肥田。

据统计,目前农区每年生产的农作物秸秆中,能够直接利用的部分仅占1/4,其余3/4的秸秆、秕壳等副产品,需要通过养殖业加以利用,以过腹还田的形式,增加土壤肥力,这不仅有利于改良土壤,增产粮食,减少农药化肥对土地的污染,改善农村的卫生环境,而且还可减轻由于燃烧秸秆产生的烟雾对大气的污染,进而保证种植业生产和养殖业生产的健康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建平县有大量的秸秆等农副产品以及青绿饲料,为发展肉牛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农区发展育肥牛业可收获多重效益,对保护林木草地,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3.2是加强科学技术,提高养牛水平,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充分利用本地适宜的自然环境、丰富的饲草料资源及丰富的养牛经验,加强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本地肉牛品种改良、秸秆养殖、塑料暖棚饲养快速育肥和防疫灭病等技术推广应用,提高肉牛养殖业的水平,把肉牛养殖列为支柱产业,使养牛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

本项目的实施,对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3.3是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促进肉牛育肥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在充分利用石佛乡相对发达,玉米、豆类、农作物秸秆等饲草料相对丰富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集约化养殖肉牛,进一步扩张养殖规模,保证了对肉牛加工所需原料的有效供给,提升和带动项目区内肉牛产业链种、养、加、贸等相关行业水平,促进提高畜牧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实现畜产品的大幅度增值。

1.3.4是增加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的需要

本项目的实施,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充分利用企业自身资本优势,引导本地区农村闲置劳动力、返乡农民工以农村现有条件进行简单改造,建立起饲养成本较低的大型养殖基地,农民年增收3-4万元以上,是传统养牛的3倍多。

本项目的建设,不仅带动农民以种植和养殖增加经济收入,而且有效利用了粮食秸秆等中间产物,成为增加项目区农民经济收入的有效手段。

此外,本项目的建成还可带动种植业、牛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促进相关企业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拓宽就业渠道,从而使地方财政收入渠道拓宽且实现稳步增长。

1.3.5是提高牛肉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市场是商品生产的先决条件,中国肉牛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开拓市场。

牛肉的国内外市场很广阔,潜力也很大,但目前国内市场却时有滞销情况,国外市场也很狭窄,只局限于部分低档牛肉的销售,问题根源在于质量制约。

长期以来,国产牛肉中优质牛肉所占比重太小,国内大宾馆、饭店及外资餐厅等所需的牛肉,国内无力供应,只好高价进口。

对于一般大众所需的牛肉,也由于质老、烹饪费时而食用单调,限制了国人消费。

在国际市场上,之所以不能打入西方国家牛肉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牛肉质量不符合要求。

由此可见,提高肉牛质量是中国肉牛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项目旨在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运用科学的育肥方法,树立“品牌”形象,提高牛肉质量,这对开拓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尤为必要。

1.3.6是控制优质牛源,实现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肉牛经过育肥,不仅可以缩短生产周期,降低饲养成本,减少草场载畜量,还可以改善肉质,满足市场对高档牛肉的需求。

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扩大产能,尤其是养殖出栏能力的增强成为合作社发展的关键环节。

所以建立育肥基地不仅可以确保自己的优质牛源供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灵活地应对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变化,有利于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

1.4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

1.4.1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国务院《中国食品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

2、《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3、《葫芦岛市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若干意见的通知》。

5、《建昌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6、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有关政策及规定;

7、《建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8、有关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法规和设计标准;

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1.4.2研究工作范围

依据建设单位委托要求及国家有关部门可研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对当前市场情况进行调研与预测;

2、对项目的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进行调研与论证;

3、对项目外部环境、场址方案、建设条件、交通运输及主要资源情况进行可行性调研;

4、对技术、设备方案的设计;

5、对场区总布局及公用工程方案进行设计;

6、对环境影响的研究及环保措施的设计;

7、对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生产的设计;

8、对项目的组织与实施进度的设计;

9、对建设项目作可行性深度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投资估算、财务评价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

10、对招标内容的设计;

11、对建设项目的可行与否做出结论及建议。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表1-1所示。

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总投资

万元

7560.1

1.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5929

1.2

流动资金投资

万元

1634.10

2

年总成本(100%负荷)

万元

10832.85

3

年总销售收入(S)

万元

13120

4

年利税

万元

2310.74

100%负荷

5

年利润(RP)

万元

1548.19

100%负荷

6

建设期

1

7

投资回收期(静态,PP)

6.20

含建设期

8

投资回收期(动态,PP)

7.35

含建设期

9

资金利税率

%

30.56

10

资金利润率

%

20.48

11

资本金利润率

%

60.47

12

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

23.54

13

自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

38

14

全投资财务净现值(I=10%)

万元

6236.97

15

盈亏平衡点(BEP)

%

23.80

第二章市场分析与预测

2.1肉牛养殖在农业生产中的基础地位

肉牛业在全世界畜牧业上占重要位置,长期以来,牛肉一直是主要的肉类,国内外市场对牛肉需求量巨大。

不仅如此,肉牛养殖还是食品加工、化工、制药等行业丰富的原料来源。

肉牛全身都是宝,能为工业提供多种原料。

牛肉可制成系列熟制品,如罐头、卤制品、罐汤、牛肉干等,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牛肉脏、牛血可以加工成食品,用牛骨髓生产食品添加剂,用来强化食品营养,防治儿童、老人缺钙。

牛骨可以生产骨胶、明胶、皮胶、骨油、磷酸氢铵,它们广泛应用于造纸、电影制片、照相、医药、塑料、火柴等行业。

国内外利用牛的脏器已制成400多种生化药品。

胆汁可用来提取胆红素、制造人工牛黄和肝素钠,其他腺体可用来提取胰岛素及一系列酶、激酶、激素等。

用牛脑提取的脑下垂体促皮质素治疗风湿病,用牛胰脏制成胰岛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从牛睾丸中提取睾丸素治疗神经衰弱,牛鞭作为补品补阴壮阳。

与此同时,肉牛产品加工大有文章可作,全国养牛大县安徽省蒙城县,建立起1头牛卖5头牛价格的总体开发体系,他们在1张牛皮、1堆牛肉、1盆牛血、1副牛骨、1根牛鞭上作文章。

目前,这一方面的加工,每样都可以产生出1头活牛的效益,仅用牛血制成的凝血酶,每公斤价格就相当于六七条活牛的价钱。

2.2我国肉牛养殖的发展现状

我国虽有几千年的养牛历史,全国各地的牛种不仅资源丰富,而且质量很有特色,牛肉鲜嫩多汁,大理石状花纹明显,完全符合高档牛肉的标准,且无任何污染,为绿色无公害食品。

但是有计划的由役用向乳用、肉用、乳肉兼用方向进行改良和发展还是新中国建立之后的事情。

建国后,从国外先后引进20余个肉牛品种,除纯种繁殖外,均用来改良本地黄牛,到1986年我国改良牛已达260余万头。

各地黄牛经国外肉牛品种改良后,产肉和生长性能均能显著提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牛的出栏量和牛肉产量迅速上升。

目前,我国牛存栏头数1.38亿头,牛肉产量达到675.9万吨,是世界第四大牛肉生产国。

但牛肉人均产量只有4.3公斤,低于世界平均9.8公斤的水平,更低于一些牛肉主产国家的人均产量水平。

  虽然我国肉牛养殖业发展迅速,但其中还存在一定制约因素:

  1、我国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