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陵川第一中学高平一中阳城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8463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陵川第一中学高平一中阳城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西省陵川第一中学高平一中阳城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西省陵川第一中学高平一中阳城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西省陵川第一中学高平一中阳城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西省陵川第一中学高平一中阳城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山西省陵川第一中学高平一中阳城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山西省陵川第一中学高平一中阳城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山西省陵川第一中学高平一中阳城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山西省陵川第一中学高平一中阳城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山西省陵川第一中学高平一中阳城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山西省陵川第一中学高平一中阳城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山西省陵川第一中学高平一中阳城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陵川第一中学高平一中阳城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山西省陵川第一中学高平一中阳城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陵川第一中学高平一中阳城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省陵川第一中学高平一中阳城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C.佛道思想强烈冲击儒学地位D.时代变迁影响价值观念选择

6、阅读《宋代已知书籍插图及版画一览表》(局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书名

刊刻时间

备注

《三朝宝训》

皇祐元年书成,御府刻本

彩绘书籍

《卤簿图》

元丰末重印

绘图精美,镂板于禁中

《宸画》

仁宗朝

仁宗自绘,曾镂版印刷

《古列女传》

嘉定七年

列女人物画专集

《耕织图》

绍兴年间

《本草》

动植物插图

《梅花喜神谱》

嘉熙年间刻印,景定年间重新刻印

梅花画册

A.它反映出两宋时期活字印刷术的普及和推广

B.插图艺术在宋朝主流文学小说应用普遍

C.书籍插图及版画有助于提并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

D.插图艺术开始运用到各大类型的书籍中

7、有人做过一个统计,元朝开科取士共16次,录取进士1100多人,其中蒙古族有300多人,而蒙古族参加过科举考试的,一共是10000多人。

这表明元朝的科举考试()

A.促进了元朝政治制度迅速转型B.体现元朝时已经实现公平公正

C.折射出元曲繁荣出现的原因之一D.反映元朝实现了国内民族平等

8、唐代中期后,儒学领域出现了一批“异儒”(出自《旧唐书》)思潮,对唐以前的儒家经典和圣言提出了怀疑和批判,如史学家刘知几就在其《通史》中首次倡言“六经皆史”。

这说明唐代()

A.儒学主流地位受到冲击B.儒学趋向平民化发展

C.儒学的神秘化得到加强D.儒学理论有待于重构

9、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重建儒学信仰目标初步实现B.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C.战乱与动荡社会环境的需求D.佛道二教自我改造

10、朱熹“无极而太极”的观点吸收了道家以“无”为本和“无中生有”的思想。

他把太极解释为总天地万物之理,又只是一个实理,这就将儒学传统中的纲常伦理,以“理”这一最高范畴的普通形式上升为宇宙本体,从而取代了董仲舒儒学中“天”的地位。

由此可知,朱的学说()

A.弥补了儒学思想缺乏思辨的弱点B.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

C.完全否定了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D.完成了重建儒家信仰的任务

11、王夫之说其父严于取与,即使对于已成年的儿子,涉及财产,也界限分明,并不以享用其子的供奉为当然。

其父这样做的理由是:

“其人则吾子也,其物则非吾有也。

”材料表明()

A.保护私有财产观念受到重视B.传统儒家伦理观念受到质疑

C.王夫之思想深受其父的影响D.追求物欲的观念在民间盛行

12、有清朝康乾“扬州画派”的画作里、郑燮的竹石具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李鲜的鹤担负着“唤起人间为善心”的重任,黄慎笔下的鬼则是一副“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神情。

由此可知,他们的绘画()

A.体现了经世致用的精神B.已经失去了文人画特质

C.强烈批判了现实的黑暗D.满足了市民的精神需要

13、顾炎武说:

“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

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

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曰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歌B.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D.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14、近代学者辜鸿铭认为:

宋代儒学是推崇真正的孔子学说的学派,“同欧洲相比,汉代儒学相当于古罗马的旧教,而宋代儒学则类似新教”,按照他的看法,宋代儒学同欧洲新教都()

A.否定真正权威B.注重回归古典C.顺应世俗要求D.精于哲学思辨

15、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总目》说:

“欧罗巴人天人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作迂怪,亦为异端之尤。

国朝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矣。

”由此可见()

A.“西学东渐”促成了传统思想的转变B.认同西方文化价值并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对西学采取选择性的价值认同与学习态度D.是天朝上国观念在文化上的集中体现

16、魏源在《海国图志》对英国有如下描述:

“大事则三年一会议,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会)议允。

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

”材料表明《海国图志》()

A.主要是介绍西方政治制度B.推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C.借以表达反君主专制思想D.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17、《海国图志》发表十年后,还有一些开明人土认为“中国水师与之争锋海上,即便招募夷士,仿其制作,面茫茫大海,无从把握,亦望洋而叹耳!

然则将欲以御夷,将何道从之?

”这表明当时()

A.封建守旧势力逐渐占据上风B.魏源的海防思想影响有限

C.开明人士质疑“师夷制夷D.人们对海防状况极为担忧

18、甲午战争前,早期改良思想表达分散;

甲午战后,变法思想形成潮流,并出现群体诉求;

既而又发展为以《时务报》为代表阵地的全国性奥论和以湖南维新运动为先驱的实施层面;

最终促成统治集团内部比较强势的变法意向。

这可以佐证维新派的变法()

A.注重宣传策略的选择运用B.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心理累积

C.突出整体舆论氛围的创设D.由下而上一步一步发展而来

19、晚清某论著写道:

“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

东西律例,以法为宗。

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

“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

”第二百一十三条云:

“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

A.洋务派倡导中体西用B.维新派推崇儒家思想

C.顽固派重申宋明理学D.革命派主张法治社会

20、晚清以前,郑成功至多是以“遗民忠义”的“忠烈”形象受人景仰,也有人视之为“草寇”。

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其“排满驱荷开拓台湾”而备受国人推崇。

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国人信仰推高了郑成功地位B.近代以来传统儒家思想式微

C.国人对民族历史的重构以适应时代D.国人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普遍认同

21、新教伦理所表现的现世禁欲精神,合理安排的伦理生活却无意中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展,新教伦理赋予了经商逐利行为以合理的世俗目的;

印度教、佛教、儒教、道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各大宗教,其古老宗教伦理精神对于这些民族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上述材料体现了()

A.新教伦理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B.只有奉行现世禁欲精神才能发展资本主义

C.没有经历宗教改革的地区经济不可能发展

D.经商逐利的世俗目的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22、有学者指出:

“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

”该学者旨在强调()

A.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B.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

C.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D.部分人文主义者过分追求感官享受

23、古希腊一位思想家说“法律的条文是经过协议达成的,并不是自然形成的。

然而自然的律令(指客观世界发展规律)却不是人们约定的;

法律所确定的利益是自然的桎梏,自然所确定的利益却是自由自在的。

”这位思想家是()

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普罗塔格拉D.柏拉图

24、有科学史家在评价《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时说:

“而今人们却……证明天体也按照伽利略和牛顿根据地面上的实验和归纳所得到的力学原理,处在这个巨大的数学和谐之内。

”这一评价揭示出牛顿时代的“科学革命”()

A.构筑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B.引领人们对自然进行理性的认识

C.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D.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25、某学者认为:

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

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水久居住的场所。

“他们”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

C.进化理论的倡导者D.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26、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时说:

“两千多年来阻碍物理学进步的一个信念是,……运动是由外物的作用引起的,在量上可以由该外物所保持的速度来衡量,而方向则决定于该速度的方向。

”率先打破这一“信念”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B.牛顿C.爱因斯坦D.普朗克

27、1919年2月,保守复古的林纾对陈独秀,蔡元培诸人进行批判。

捍卫文言文与孔孟之道,蔡元培回信辩驳。

这一论战使得《新青年》声名大振,“最高印数达到一万五六千份”。

这反映出当时()

A.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B.文化平民化成为趋势

C.传统文化被新文化否定D.追求新思想成为主流

28、鲁迅先生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说:

“从20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至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新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

”孔夫子“又被重新记得”,主要是因为()

A.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根深蒂固B.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C.辛亥革命未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D.儒家思想符合专制的需要

29、恩格斯说:

“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完备了:

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恩格斯所评价的学说()

A.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B.引发了天文学革命

C.促进人类认识的飞跃D.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30、《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该斩首,情急之下,揭竿而起。

但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按照竹简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斩首。

由此可见()

A.《史记》的记载都必须经过考古证实B.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加真实可靠

C.历史需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进行研究D.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接近历史的真相

二、材料题(31题14分,32题25分,33题16分,共5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14分)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

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

其新颖之处在于:

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

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

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

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

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7分)

(2)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

(4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

(3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25分)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时期,在汹涌的“打倒孔家店”的舆论氛围里,粱漱溟重新举起“仁”的大旗,诠释儒学,大力赞扬儒家的“直觉人生”,批评西方的“理智人生”和“功利人生”。

同时,他以一种开放的视野对待西方文化,充分肯定了西方的民主和科学,做出科学和民主是有绝对价值、普遍价值的判断,对于这两种精神不但要无批评无条件的承认,而且应该加以引进。

梁漱溟反对全盘西化,对国故保守不屑一顾,也不同意梁启超为代表的中西调和。

他试图从儒学中发掘出具有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的精神资源?

来弥补在新文化运动中被遗弃的传统儒学所包含的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因素。

——摘编自聂慧丽《梁漱溟“五四”时期儒学思想的现代价值》

材料二作为启蒙精神的儿子,卢梭无疑属于启蒙运动的行列,但他批判的深刻性远远超出了启蒙运动的主流思想:

卢梭承认理性对于人的意义,肯定文明的进步与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

但反对启蒙主义者把道德的进步植基于理性与知识的进步之上,并对理性的扩张、知识的增长和文明的进步怀有深切的忧虑。

他忧虑理性的批判在成功地摧毁教会的信条与权威之后进而破坏对人类生活来说必不可少的信仰与德行。

在他看来,启蒙运动所欢呼的理性的胜利和文明的进步是以人性的异化和精神的败坏为代价的,它们破坏了作为人类社会之精神基础的虔诚、信仰和道德的直觉。

——摘编自刘莘《卢梭与启蒙理性批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漱溟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漱溟和卢梭思想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说明二者不同之处分别产生的影响。

(13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6分)

材料一起初的自由主义者认为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简直就是反市场、反生产的。

因为所谓的“国民经济”建设会严重干预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民族的划分并不有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

但后来的自由主义学者在同传统势力斗争的过程中,逐渐被传统势力所批判排斥的民族主义吸引,抛弃了斯密等人有关民族的反对意见,并于学理和口号形式上找到了与民族主义的相通之处。

——黄鹏旭《民族主义与西欧民族国家建构》

材料二当20世纪民族主义开始在中国知识分子中间兴起时,它体现的是一种要将明显的为中国传统辩护的时髦话语扫除干净的企图。

知识分子那种在理智上要疏远传统,在情感上要依恋传统的困局依然存在,但是民族主义者并不想通过传统证明传统如何正确从而结束这种困局,他们仍然希望在中西之间建立起一种文化上的平等地位,然而他们企图以否认文化是比较合适的单位来实现他们的希望,这只能是一种天真的幻想……他们认为,比较合适的单位只能是民族……尽管他们已具有了进化论和思想自由的新思想,但这些思想在他们进行思想选择时并不能起到指导作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主义在西欧民族国家建构中的作用。

(6分)

历史试题(第6页共6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何西方自由主义的“新思想”对20世纪初的知识分子在思想选择时“不能起到指导作用”?

(10分)

高二历史第三次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30个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1—5DABCD6--10CCDAA11--15BADBC

16-20DBBBC21--25ACCBD26--30ABDCC

31、【答案】

(1)差异:

文艺复兴:

强调人性;

未摆脱神学观。

启蒙运动:

强调理性;

强调科学。

原因:

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自然科学的发展。

(每点1分,共7分)

(2)内容:

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

尊重自然规律和科学法则(反对享乐主义和过分强调人的作用);

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

提倡科学的人性化。

(每点1分,共4分)

(3)评析:

消除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对立;

防止滥用科学;

赋予科学主义以人文精神(情愫)。

(每点1分,共3分)

32、【答案】

(1)特点:

崇尚传统儒学;

重视发据儒学的现实意义;

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

既反对全盘西

化,又反对中西调和。

(每点2分,共6分。

答出3点即可。

原因: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与深厚感情;

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西方思想传播

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前期存在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绝对否定,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的倾向。

(2)相同点:

其思想都具有包容性(或开放性)都承认先进思想的积极意义;

都主张吸纳优秀文

化的精华部分。

(每点2分,共4分)

同:

梁漱溟重视发掘传统文化的作用;

卢梭侧重对理性主义弊端的批判。

异:

梁漱溟的思想有助于树立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对弘扬优秀传统文

化具有借鉴意义;

卢梭的思想有利于理性主义思想的正确发展有利于思想解放。

(答出一点2分,两点5分,共5分。

33、【答案】

(1)作用:

①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相结合,推动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和民族经济的发展;

②增强了民德国、意大利等民族国家的意识与民族认同(或答“增强了适应性”)③促进了德国、意大利等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形成。

(每点2分,共6分)

(2)原因:

①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的矛盾心理;

②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救亡图存成为首要任务;

③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④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⑤传统文化的强大(每点2分,共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