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安全管理制度汇编.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4960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粉尘安全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粉尘安全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粉尘安全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粉尘安全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粉尘安全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粉尘安全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粉尘安全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粉尘安全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粉尘安全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粉尘安全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粉尘安全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粉尘安全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粉尘安全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粉尘安全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粉尘安全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粉尘安全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粉尘安全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粉尘安全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粉尘安全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粉尘安全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粉尘安全管理制度汇编.docx

《粉尘安全管理制度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粉尘安全管理制度汇编.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粉尘安全管理制度汇编.docx

粉尘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受控状态:

受控

编制人:

xx

审核人:

xx

批准人:

xx

 

xx饲料厂发布

1.粉尘防爆安全生产责任制…………………………………………………………4

2.粉尘爆炸危险辨识和评估管理制度………………………………………………8

3.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12

4.粉尘爆炸危险区通风安全管理制度……………………………………………16

5.粉尘防爆通风除尘系统选用、安装验收、使用定期检测管理制度……………………………………………………………………………………18

6.粉尘爆炸危险区防爆电气选用、安装验收、使用定期检测和维护管理制度……………………………………………………………………………………22

7.粉尘爆炸危险区防静电管理制度………………………………………………24

8.粉尘爆炸危险区防雷装置、设施管理制度…………………………………26

9.粉尘清扫安全管理制度………………………………………………………28

10.粉尘爆炸危险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30

11.粉尘爆炸危险安全教育培训制度……………………………………………33

针对存在可燃性粉尘爆炸危险的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工贸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应急管理部《工贸企业粉尘防爆安全规定》。

粉尘防爆安全生产责任制

1.目的

为了加强粉尘防爆的安全管理,预防粉尘爆炸的发生,保障公司员工和财产的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粉尘作业生产、检维修活动全过程的各职能部门和各类作业人员。

3.职责

3.1总责

1)公司全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2)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工贸企业粉尘防爆安全规定》等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公司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规程、规定。

3)各类人员必须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粉尘作业安全生产负责,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3.2公司主要负责人

对公司粉尘防爆工作全面负责:

1)建立、健全公司粉尘防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公司粉尘防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保证其有效实施。

3)保证公司粉尘防爆装置、设备设施等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公司粉尘防爆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粉尘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公司的粉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粉尘爆炸安全事故。

7)组织制定并实施公司粉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3.3安全主任

1)协助公司主要负责人贯彻执行有关粉尘防爆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2)协助公司主要负责人建立健全公司粉尘防爆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负责建立安全生产工作档案;负责组织建立粉尘防爆安全检查表和粉尘防爆安全管理档案。

3)制定粉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指导落实,组织粉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

4)履行粉尘作业现场安全生产检查职责,对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及时报告主要负责人,督促落实整改。

5)组织实施管理人员、粉尘危险岗位操作人员的粉尘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并记录建档。

6)指导和督促按规定为粉危害岗位人员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作业人员正确使用防尘装备,以避免粉尘对人员的伤害。

7)组织粉尘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定期进行体检,建立相关的职业健康管理档案。

8)及时、如实报告粉尘爆炸生产安全事故,协助主要负责人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3.4生产车间主管:

1)根据行政分工,对主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

2)组织实施安全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组织对粉尘防爆设备和设施进行日常维护管理。

4)在生产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5)加强对粉尘作业现场和作业人员管理,确保作业安全。

6)组织本车间进行粉尘防爆安全检查,及时报告并消除粉尘爆炸隐患;督促每班按规范对粉尘作业区进行清洁。

7)教育和监督员工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做好职业病预防工作。

8)对生产场所的日常监测活动,认真记录监测结果。

及时发现和上报明显超过相关规定标准的生产场所,并积极配合相关人员采取防止措施。

9)及时报告安全事故,负责组织开展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3.5设备部

1)贯彻国家、上级部门关于设备制造、检修及维护保养方面的安全规程和规定,做好主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制定和修改各类粉尘作业设备设施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2)在制定或审定有关粉尘作业设备制造、更新改造方案和编制设备检修计划时,应有相应的安全卫生措施内容,并负责贯彻实施。

3)确保粉尘作业机器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灵敏、有效,凡安装、改装、修理、搬迁机器设备时,安全防护装置必须完整有效,方可移交运行。

4)负责公司设备的管理,做好设备台帐和档案管理,保证各种机械、电气、以及通风防尘设备及安全装置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5)加强对属下的重点部位(配电房、料仓、破碎机房等)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应急方案,发现异常进行应急处理并上报有关部门。

6)负责临时用电的审批及使用监督检查。

配合相关机构对除尘设备及安全装置的定期检测、记录和档案管理

3.6粉尘防爆专员(主要负责人指定人员)

1)协助安全主任对粉尘作业岗位员工进行岗位安全培训和考核,确保员工熟悉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规程。

2)负责对粉尘作业岗位的生产设备、设施和粉尘除尘系统进行日常维护管理。

3)负责督促、检查粉尘作业岗位员工每班按规定检测和规范清理粉尘。

4)负责对现场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进行维护保养。

5)负责岗位日常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报告并消除事故隐患。

6)协助安全主任对新员工到粉尘作业岗位的安全培训。

7)及时报告安全事故,积极参加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3.7粉尘车间班组长

1)对本岗位员工进行岗位安全培训和考核,确保粉尘作业人员熟悉本岗位安全职责和安全操作规程。

2)组织对本岗位的生产设备、设施和粉尘除尘系统进行日常维护管理。

3)组织本岗位员工每班按规定检测粉尘浓度和规范清理粉尘。

4)维护现场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5)负责岗位日常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报告并消除事故隐患。

6)组织好岗位的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一时消除不了的,应上报以求得妥善处理。

7)督促班组职工学会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正确使用消防器材、正确使用防护器材。

8)及时报告安全事故,负责组织开展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3.8粉尘作业岗位员工

1)积极参加粉尘防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熟悉公司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制度和本岗位职责及操作规程。

2)对本岗位的生产设备、设施和除尘系统进行日常维护管理。

3)负责本岗位日常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报告并消除事故隐患。

4)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做好职业病预防工作。

5)规范作业现场货物的堆放,确保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6)做好上班前安全准备工作和负责下班后粉尘清理工作。

7)做好上班前安全准备工作和负责下班后粉尘清理工作。

8)及时报告安全事故,参与事故现场救援工作。

4.考核

4.1安全主任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分解成《安全生产责任书》,要求所有职能部门和所有员工都必须向直接上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4.2《安全生产责任书》采取分级签订,即班组长同员工签,车间(部门)主管同班组长签、车间(部门)主管、安全主管同公司总经理签订。

4.3《安全生产责任书》一式两份,责任人保留一份自我检查,所在部门保留一份以备考核使用,经理以上的保留至安全管理办公室以备考核使用。

4.4以责任书内的职责作为各部门和人员的考核内容,每季度进行考核。

安全主管对各部门(车间)及部门(车间)主管进行考核,部门(车间)主管对部门人员(车间班组长)进行考核,班组长对组员进行考核。

4.5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结果分合格和不合格两种,年度内若发现3项次以上未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情况则评定为不合格,年度内若违反安全生产职责小于3项次则评定为合格,具体实施按公司《安全生产奖惩管理规定》实施。

 

粉尘爆炸危险辨识和评估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明确粉尘爆炸风险辨识与评估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回顾、持续改进等,更好的对粉尘爆炸风险进行控制,防范危险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合用于公司内的粉尘爆炸危险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

3.职责

3.1主要负责人负责粉尘爆炸危险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的领导、组织、协调、分工等职责。

3.2安全主管负责粉尘爆炸危险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监测工作,审查风险评价。

3.3各部门主管负责本部门的粉尘爆炸危险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工作。

4.4、一般规定

4.1粉尘爆炸危险辨识的范围

1)公司常规粮食粉尘生产活动公司常规活动(如粉碎作业、通风除尘设备维修作业、粉碎设备维修作业等)和非常规生产活动(如临时抢修)。

2)所有进入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人员(包括本公司员工、外来人员)。

3)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所有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含自有的或租赁设备设施)。

4)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5)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4.2粉尘爆炸危险辨识时机与频次

1)安全主任不间断的组织风险评估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控制风险,每年至少对风险控制结果监测、评审一次,确认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2)风险评估一般每年9月至10月份有安全主任组织一次,当下列情况发生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估:

a.有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出台时。

b.操作变化或工艺改变时。

如:

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

c.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非正常进行时。

d.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产生新的认识时。

e.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时。

4.3粉尘爆炸危险辨识方法

1)首先正确区分第一类危险源或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指活动中可能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工作环境因素,前者是伤亡事故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后者是发生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两者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因此,风险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危险源,然后再辨识第二危险源。

2)公司采用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对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等方法较直观地辨识风险。

4.4粉尘爆炸危险评估

在危险辨识基础上,生产部门可用以下方法进行危险评估:

直接判定法:

借助分析人员的经验、判断能力和有关标准、法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评价。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直接评价为重大危险源:

a.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b.不符合本地区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可能导致危险。

c.相关方(含员工)强烈投诉或抱怨的危险源。

d.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的重大危险和行为性危险因素。

4.5风险分级。

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

1级、2级、3级、4级、5级。

分级的标准见表1:

风险级别

风险名称

风险说明

1

不可容许风险

事故潜在的危险性很大,并难以控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极大,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多人伤亡。

2

重大风险

事故潜在的危险性较大,较难控制,发生事故的频率较高或可能性较大,容易发生重伤或多人伤害,或会造成多人伤亡。

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达Ⅲ、Ⅳ级别者

3

中度风险

虽然导致重大事故的可能性小,但经常发生事故或未遂过失,潜伏有伤亡事故发生的风险。

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达Ⅰ、Ⅱ级别者。

4

可容许风险

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虽然重伤的可能性较小,但有可能发生一般伤害事故的风险。

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为安全作业,但对职工休息和健康有影响者。

5

可忽视风险

危险性小,不会伤人的风险。

事故的后果与可能性的综合评价结果

表2事故后果与可能性综合评价结果

后果

可能性

极不可能

可能

不可能

轻微伤害

5

4

3

一般伤害

4

3

2

严重伤害

3

2

1

风险评价要联系实际,参照以往的经验和控制效果,既要评价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更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发生的可能性,要考虑与需要采取措施的能力相适应。

制定《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表》。

优先选用直接判断法,也可以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等方法。

对下述情况可直接定为较高级别的风险:

①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②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③曾经发生过事故,现今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的;④直接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对应风险评价结果和上述要求,可得表3:

4.6危险控制

4.6.1对应风险评价结果和上述要求,可得表3:

表3风险控制措施表

风险级别

控制措施

代号

名称

5

可忽视风险

不需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

4

可容许风险

可保持现有控制措施,即不需另外的控制措施,但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可不增加额外的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检测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

3

中度风险

应努力采取措施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应在规定时间内实施风险减少措施,如条件不具备,可考虑长远措施和当前简易控制措施

在中度风险与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评价,更准确地确定伤害的可能性,确定是否需要改进控制措施,是否需要制定目标和管理

2

重大风险

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

为降低风险有时必须配给大量的资源,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就应采取应急措施,应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

1

不可容许风险

只有当风险已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若即便经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

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安全措施和安全管理方案。

制定风险控制的原则:

应优先选择消除风险的措施,其次是降低风险(如采用技术和管理或增设安全晓行监控、报警、连锁、防护或隔离措施)。

4.6.2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应在实施前予以评审,应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并保留评审结果:

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

否产生新的危险源;

否已选定了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案;

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计划的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4.6 根据识别的危险源及风险控制措施计划评估结果制定《危险源控制措施表》,企业应每月不少于一次对危险源控制措施进行检查,以确保措施有效性。

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作业场所粉尘爆炸危险区的安全管理,预防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公司员工和财产的安全,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依据《工贸企业粉尘防爆安全规定》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作业场所粉尘爆炸危险区的粉尘防爆安全管理。

3.职责

3.1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制定、修订、解释,安全主任审核,公司主要负责人核准、签发。

3.2公司主要负责人负责依规范要求设置粉尘作业场所,保证本制度规定的安全投入,以及组织粉尘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并向政府部门如实报告事故。

3.3安全主任负责组织编写,并监督本制度的落实,指导粉尘车间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3.4车间主管负责落实本制度中相关的事故预防措施,及时处置粉尘火灾爆炸事故。

3.5公司生产部负责依本制度规定和引用的相关规范,正确安装粉尘车间设备,敷设电气线路等,对相关安全设施及时检修,对规定的相关检测项目实施检测。

3.6粉尘作业岗位人员应遵守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除尘设施设备,检查本岗位消防器材和安全标志,保证应急通道的畅通,报告事故隐患。

4.管理规定

4.1粉尘爆炸危险区的划分

1)20区:

饲料粉尘释放存在连续级释放源,并同时存在粉尘爆炸性环境条件的区域。

包括:

a.密封料仓;b.原料仓、筒仓;c.饲料加工车间中的待粉碎仓、配料仓、待制粒仓、粉料成品仓等料仓成品颗粒料仓机内;d.提升机内部;e.脉冲除尘器内部;f.离心式除尘器内部;g.卸粮坑;h.粉碎机;i.分配器。

2)21区:

加工粉尘释放存在一级释放源,并同时存在粉尘爆炸性环境条件的区域。

包括:

a.风机房;b.如果粉尘的扩散受到实体结构(墙壁等)的限制,它们的表面可作为该区域的边界。

3)22区:

机械加工粉尘释放存在二级释放源,并同时存在粉尘爆炸性环境条件的区域。

包括:

a.成品库(包装);b.如果粉尘的扩散受到实体结构(墙壁等)的限制,它们的表面可作为该区域的边界。

4.2粉尘防爆区的安全管理

1)粉碎、制粒等车间,应与其它建(构)筑物分离,其防火间距应符合GB50016的相关规定。

应急疏散、救援通道应保持畅通。

2)车间的电器线路采用镀锌钢管套管保护,在车间外安装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设备、电源开关应采用防爆防静电措施,建筑照明、设备照明应达到防爆要求。

所有金属设备、装置外壳、金属管道、支架、构件、部件等,一般应采用防静电直接接地;不便或工艺不允许直接接地的,可通过导出静电材料或制品间接接地。

3)车间应当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和消防沙。

车间消防器材、安全标志应由岗位作业人员定期检查、维护,实施管理。

4)作业人员应由公司安全部门组织专门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5)粉尘车间(岗位)严禁烟火,杜绝各种非生产性明火,并应使用防爆功能或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确需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进行明火作业的,应遵守下列规定:

a.有安全负责人批准并取得动火证(危险作业审批制)。

b.明火作业开始前,应清除明火作业场所的可燃粉尘并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材。

c.进行明火作业的区段应与其他区段分开或隔开。

d.进行明火作业期间和作业完成后的冷却期间,不应有粉尘进入明火作业场所。

6)粉尘作业车间处于建筑物顶层或除尘装置高于厂房建筑的,应有防雷装置。

7)粉尘车间必须安装通风装置,所有产尘点均应装设吸尘罩,粉尘除、排系统的吸排尘管道系统的风速应为14m/s-20m/s,风管中不应有粉尘沉降。

风管内的可燃性粉尘浓度不得超过可燃粉尘爆炸下限浓度的50%。

8)安全、通风除尘、粉尘防爆预防、防尘密封等设备设施,未经公司安全部门允许,不准更换或停止使用。

9)墙体、梁、支架、地面、设备、管道表面积聚的粉尘应及时清扫,除尘设备、管道中的粉尘应及时清理,防止粉尘积聚,清扫时,防止二次扬尘,不得使用压缩空气吹扫设施设备。

10)在粉尘爆炸危险区和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设备(如除尘器)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及安全生产风险公告。

4.3粉尘检测和监控

1)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场所粉尘检测、监控机制,对车间粉尘采取有效监控,采取合理措施降低空气中粉尘含量,使之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2)公司每年定期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安全教育训练,各生产车间每季度定期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安全教育训练,使员工了解本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掌握危险岗位的安全操作技术。

3)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应加强与生产部门、生产技术部等有关部门间的沟通协作,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水平,从根源上减少甚至消除粉尘危害。

4)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生产场所的日常监测活动,认真记录监测结果。

发现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超标要及时上报,并积极配合相关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当粉尘除尘系统停运期间和粉尘超标时,严禁作业,并停产撤人。

5)公司安全管理部针对粉尘验证的生产场所,为工作人员配备适当的防尘装备,用以尽量避免粉尘对生产人员的伤害。

6)车间严格执行公司粉尘清洁制度,每班规范清理作业场所的粉尘。

清理、收集的粉尘应装入专用的采用经防锈蚀表面处理的金属或防静电材料制成的容器,在指定的安全区域存放,收集的粉尘应交由专业的回收单位作无害处置。

4.4本制度经主要负责人签发后发布实施、修订时间。

粉尘爆炸危险区通风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公司内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安全管理,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依据《工贸企业粉尘防爆安全规定》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防火防爆区域的通风安全管理。

3.职责

3.1主要负责人

负责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通风安全管理制度审核、批准。

3.2安全主任

协助主要负责人对通风安全管理制度档案进行审核及日常管理。

3.3安全管理人员(车间主管、班组长等)

确保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通风安全制度的确切实施及日常管理。

4.一般规定

4.1通风系统应采取防火安全措施。

4.2公司制粒等车间粉尘环境爆炸危险区域应按照GB50019的规定设计通风、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送、排风系统防火安全应符合GB50016的规定,应采用粉尘防爆型的通风设备。

4.3加工车间的集中通风和空调管线,在管线进入生产车间之前应设置防火阀,通风风机、空调制冷加热设备应设置在车间的外部。

4.4通风风道应布置合理,送风均匀,风量满足要求。

4.5通风系统的管道布置,横向宜按防火分区设置,竖向不宜超过5层。

当管道设置防止回流设施或防火阀时,其管道布置可不受此限制。

4.6排除、输送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的排风系统,均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且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地下、半地下建筑(室)中。

4.7加工车间排除粉尘的排风管应采用钢质金属材料制造,并应直接通到室外的安全处,管道不应暗设,不应布置在地下、半地下建筑物(室)中。

4.8下列情况之一的通风系统的风管上应设置防火阀:

1)穿越防火分区处。

2)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3)穿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4)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

4.9防火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动作温度应为70℃。

2)防火阀宜靠近防火分隔处设置。

3)防火阀暗装时,应在安装部位设置方便检修的检修口。

4)在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及其绝热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

5)防火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火阀试验方法》GB15930的有关规定。

4.10当加工车间的通风除尘系统因故障停止运行时,所有的制粒、粉碎作业也要立即停止作业。

粉尘防爆通风除尘系统选用、安装验收、使用、定期检测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公司内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安全管理,预防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依据《工贸企业粉尘防爆安全规定》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通风除尘系统选用、安装验收、使用、定期检测的管理。

3.职责

3.1主要负责人

负责粉尘防爆通风除尘系统选用、安装验收、使用、定期检测的审核等。

3.2安全主任

1)协助主要负责人制定粉尘防爆通风除尘系统选用、安装验收、定期检测管理制度。

2)负责粉尘防爆通风除尘系统选用、安装验收、定期检测的实施及监督。

3)负责粉尘防爆通风除尘系统选用、安装验收、定期检测资料的档案管理。

4.管理规定

4.1总要求

1)除尘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应符合GB/T17919规定的防爆安全要求。

2)公司粉碎、制粒车间所有产尘点均采用符合粉尘防爆安全要求的除尘系统。

4.2一般规定

1除用于包装产品外,在室内不应使用无有效粉尘控制措施的敞开式溜管(槽)和设备。

2开机前,应确保除尘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工艺设备运行时应避免因发生断裂、扭曲、碰撞、摩擦等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