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4996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创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创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创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创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创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创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创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创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创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创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创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创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总结.docx

《创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总结.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创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总结.docx

创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总结

 

创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总结

 

黑龙江省二龙山农场

二○一一年四月

 

创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总结

黑龙江省二龙山农场

二龙山农场“十一五”期间被列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单位,创建以来,在上级领导、专家组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场按照《创建农垦农业现代示范区实施方案》的要求,抓好规划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强化项目管理,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总局提出“六化三高”现代大农业样板区发展的目标,坚持“抓城、强农、带工”统筹发展方针,以垦区400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为契机,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北方旱作农业示范场的建设。

促进示范区建设工作科学、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通过四年的建设,已完成了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示范区已成为一集科研、示范、科普、培训、推广、观光等为一体的综合现代农业示范基地,2007年通过了农业部农垦局专家组的验收。

示范区通过4年的完善和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从2006-2010年先后接待了加拿大农业专家博士薛国兴、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炜、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晓、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毅、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谢振华、总局党委书记隋凤富、国际教育合作项目主任黄晓东博士等,2007年获垦区农作物品种试验先进单位、2010年获北安局新品种试验先进单位等称号。

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创建经济强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夯实了坚实的基础,现将创建情况进行如下总结。

一、示范区建设概况

示范区建设做为展示我场现代旱作农业的窗口,不断完善和提高,强化技术能力,与八一农垦大学、农垦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合作共建为平台,每年可引进合作示范项目3-5项,不断丰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容,强化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的试验、示范、展示、辐射功能,加强新技术展示区建设。

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对集成组装的高产示范配套技术的展示作用,提高科技示范推广能力。

该示范园区涉及主要作物优质、高产、高效、攻关、新技术示范、集成、组装展示,建立长期的固定生物预警观测点,棚菜栽培、特色蔬菜种植等,为示范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稳定的、规范的、标准较高的试验示范基地,增强试验、示范、展示、辐射功能,构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新优势,引领现代化大农业快速发展。

二龙山农场于2007年开展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

具有现代农业展示、科技创新研发、技术推广带动、成果转化示范、农业人才培训和休闲旅游观光“六大”功能于一体的示范基地。

示范区建设占地面积1290亩,其中设施占地90亩,核心区300亩,示范区900亩。

示范园区主要为农作物优质、高产、高效、攻关、新技术示范、集成、组装展示,建立长期的固定生物预警观测点,棚菜栽培等,为示范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稳定的、规范的、标准较高的试验示范基地。

增强试验、示范、展示、辐射功能,构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新优势,引领现代化大农业快速发展。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化农业技术水平

   示范区实行水、田、路、沟综合治理,基本达到了田成型,路相通,防护林配套,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要求。

我场在示范区建设中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实施建设主要完成的项目:

1、主要核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2、现代化生物预警测报区的建设。

3、品种试验区的建设。

4、棚菜示范区的建设。

5、作物耕作栽培示范区的建设。

6、标准化土壤分析室的建设。

7、高产攻关示范区建设。

8、农业标准化栽培技术模式建设。

9、主要沿线三条科技示范带的建设。

10、道路、沟渠、铺沙石、农防林、水井、晒水池的建设。

核心区示范区主要进行大豆、小麦、玉米新品种、经济作物品种试验,蔬菜大棚、新农药、新肥料和新技术对比试验;优良品种提纯复壮、病虫草害预测预报;测土配方施肥;微生物技术的开发应用等,已形成了现代化高标准的农业示范区。

示范区展示区主要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的展示,认定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的展示,标准化作业水平的展示,已成为干部、职工进行科技交流、学习、参观的重要场所,是农场新技术、新品种、新作物推广、新成果展示的窗口。

已成为职工技术培训基地。

建立技术推广网络,形成点、线、面工程,为示范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稳定的、规范的、标准较高的示范基地。

通过扩展运用核心区示范区综合配套集成技术、措施,实现模式化栽培,标准化生产,使创新技术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以高科技农业的技术优势与经济效应来辐射带动农场40万亩耕地和周边农村近100万亩耕地的新技术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十一五”累计推广新技术面积140万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了100%,优质品种辐射周边地区近百万亩,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示范作用十分显著

   随着示范区农业设施的完善和现代化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示范区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在稳步增长。

   1、产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通过核心区建设,产量不断提高,2007-2010年平均亩增产粮豆28公斤,亩增加销售收入30元以上。

农业劳动力人均农业增加值增加10%以上。

示范区40万亩耕地,粮豆面积25万亩,亩平均增产粮豆20公斤,亩增效益30元,总增效益750万元。

2、社会效益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到2010年,示范区累计培训管理干部、技术员15000人次,引进新品种280个,认证面积达到了95%以上,注册商标1个;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书1个;良好农业规范认证1个。

示范区辐射带动的周边所属13个农场及北安、二井子镇、五大连池周边乡村百万亩耕地,粮豆亩平均增产12公斤,总增产1200万吨,亩增效益22元,总增效益2200万元。

3、生态效益突出,农业生态环境良好。

在核心区建设中,加强了农业环境控制,制定了严格农业技术规程,实施土壤改良,改善耕作条件,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从源头抓起,禁止使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危害的农业投入品,实现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

建立生态农业模式,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二、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四年来,在总局、管局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创建指标和任务要求,健全组织机构,配备配齐专业技术人员,增补各项措施,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狠抓责任落实,着重抓好项目建设,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完善管理体系,高质量完成了示范区建设的目标任务。

(一)抓好示范区建设,确保示范区项目指标的完成

   在原有基础上,通过4年的建设,示范区规划建设的项目已按计划完成。

1、核心区建设

   

(1)作物品种功能区建设

二龙山农场为省、农垦总局品种区域试验点,重点进行了第四、五积温带的品种选育、繁育、推广,同时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北安、克山农科所合作,选育、繁育繁殖适合本地区的品种,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及推广。

品种结构调整本着“优质、特色、专用、高效”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品种质量,发展特色、专用品种。

在农业示范区建设中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繁育、试验和推广,4年来参试品种600多个,引进试验品种130多个,通过筛选、培育6个推广品种。

为本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储备,通过研发、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真正把示范区办成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示范基地和窗口,发挥示范区的研发功能作用。

(2)棚菜功能区建设

   棚菜功能区建设大棚6栋。

主要种植为葡萄棚、无公害蔬菜棚,棚内安装有现代化喷灌设备,示范区的建设带动了农场的特色蔬菜的种植,我场特色蔬菜基地已投资1300万元,现以建塑料大棚50栋,暖棚20栋,蔬菜保鲜加工厂,蔬菜加工包装车间,保证了外销和出口蔬菜的保鲜效果和产品质量。

(3)经济作物功能区建设

我场为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快高效作物的引进,引进饲料豌豆、芸豆、菜豆等作物品种,带动了经济高效作物的发展,特别是玉米、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使我场的作物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4)生物预警植保功能区建设

2006年项目投资16万元,引进先进的生物预警设备与信息系统,装备安装了与周围环境相适应预警设备。

生物预警与植物保护紧密结合。

建立昆虫、病源、病害实物、有害生物的标本室,并逐步建立电子标本与档案。

探索本地区生物预警规律与综合植保措施,建设现代化农业生物预警区,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措施。

(5)土肥耕作功能区建设

2006年我为农业部测土施肥项目区,到目前为止投资240万元,建立410平方米的标准土壤化验室。

依靠测土施肥中心的技术支持,在土肥耕作区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肥料肥效检验、肥料有效成分检测试验等,同时开展耕作措施与土壤肥力相关性研究及对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改进耕作制度和农艺措施。

(6)配套技术组装功能区建设

“十一五”期间主要组装了五大作物高产配套技术,其中:

小麦、大豆、马铃薯、玉米等,同时还进行了专项技术的组装,大垄高台密植栽培技术;马铃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设施农业生产技术;马铃薯脱毒种薯应用技术;进口机械植保喷洒技术;进口机械还田打捆机的应用技术;玉米、大豆等作物原垄互卡技术,农作物化控技术;玉米叶龄管理技术等。

2、展示区建设

展示区主要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的展示,认定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的展示,标准化作业水平的展示,全力打科技示范带,主要通往管局、农场和农场之间、农场通往地方市县村屯的公路两侧以及农场内部重要的循环公路两侧均为管局级科技示范带。

成为干部、职工进行科技交流、学习、参观的重要场所,近4年累计参观学习人数万人次。

是农场新技术、新品种、新作物推广、新成果展示的窗口。

成为职工技术培训的基地。

建立8个科技示范区(组),示范户300户,示范面积12万亩,技术推广网络,形成点、线、面工程,为示范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稳定的、规范的、标准较高的示范基地。

3、辐射区建设

通过扩展运用核心区示范区综合配套集成技术、措施,实现模式化栽培,标准化生产,使创新技术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以高科技农业的技术优势与经济效应来辐射带动农场40万亩耕地和周边农村近100万亩耕地的新技术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十一五”期间在农业生产中通过试验示范主要推广优质高产品种;良种覆盖率达100%。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耕作改制,推广110CM大垄高台垄上双行密植技术、原垄卡播技术、大垄覆膜技术;推广进口机械精量点播技术;推广小麦、玉米、马铃薯化控技术;推广健身防病航化作业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机械化收获玉米直收技术;推广烘干脱水技术。

同时开展高产创建和标准化提升活动,进一步发挥高产创建在推广新品种、展示新技术和运用新机械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新突破。

加大农业科技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促进了粮食的增产增收,通过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累计增收300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加大投资力度,为示范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二龙山农场示范区建设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关怀下,得到政策的支持从2007年至2010年累计拨款260万元,示范区创建以来,农场投资累计750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新技术试验示范、新品引进、新技术改装、机械更新等,这些投资为示范区的建设,提供了资金保证。

(三)强化管理,完善各项制度

1、完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为确保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我场进一步完善了农业生产各项规章制度。

制定了统一供种标准、作物模式化栽培的生产技术规程、农机田间作业操作规程、良种繁育技术标准、投入品采购标准、年度农业生产实施方案、农机具管理标准、各类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岗位责任等,建立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技术、管理和工作三大标准,严格按照有关国家和行业标准规定,制定和完善各项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集成转化适合本地标准化无公害、绿色、有机种植技术,制定了良种繁育、种子检验、加工、供种、作物的栽培模式和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形成配套的技术体系,完善农艺技术操作规程,完善各项管理标准化和规章制度,农药使用标准,新技术操作规程,各项作业按技术标准落实到位。

加强宣传培训,并对标准进行集成,制定了技术手册及明白卡,发放到从业人员,做到了人手一份。

2、建设绿色有机示范区,提升农产品质量

为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北安管理局提出了建设百万亩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区基地,按照基地建设要求,积极扩大绿色有机种植面积,完善质量追溯体系。

2011年绿色食品认证面积将达到20万亩;有机食品认证面积2.5万亩,监测面积25万亩。

为确保农产品的安全质量,加强全过程质量控制,建立了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登记制度,将基地农产品在生产、收购、贮藏、加工和销售等过程按照管局统一印制的生产管理档案由农业技术人员负责记录和存档,逐步形成产销一体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网络。

建立了全过程的生产质量追溯制度。

3、加强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和管理

 农业投入品的合理、安全使用,是确保农产品质量的关键,必须严格管理。

我场按照《农药使用准则》、《肥料使用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了我场“农药安全使用管理规定”来控制,规范使用农业投入品,管理区、居民组在生产及管理的过程中,签订了农药使用责任状,管理区与种植户在土地承包中明确了规定了农药的使用,并实行农药保证金制度。

并与管理区主任签订了农药管理责任状,管理区与种植户在种植业生产过程中,对农药、化肥投入品的品种、数量,均由生产基地农业部门和生产资料供应部门确定,由供应科统一采购,统一供应,由农业科统一指导使用。

严禁私自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等有害物质,全面推广应用生物肥料。

4、完善各项农艺措施

制定了耕作、轮作、施肥、植保、灌溉和良种等全面积的技术标准。

耕作上突出“松耙”。

以深松耙茬为主,推广松、耙结合的蓄水保墒耕作制度。

在栽培上按照区域布局,选择不同的栽培模式。

大豆以深松为主,推广大豆大垄密、垄上覆膜技术。

麦类以秋整地为主,重点推广“一早、两秋、三高”栽培模式。

轮作采用麦-经(玉)-豆三区或四区轮作体系,完善了轮作制度。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生物有机肥的使用,完善施肥制度。

强化农药的管理和农药安全的监测,完善植保制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完善灌溉制度,通过标准化供种,完善良种制度。

5、强化种子的管理。

为确保生产用种的安全,农场在用种上坚持了“五统一”制度,统一生产、统一加工、统一检验、统一包衣、统一标准化供种。

小麦、大豆实现了全场统一供种,建立种子生产基地及用种制度,并建立了严格的田间检验制度,对留种地地块进行田间检验,确保用种的质量与标准,大田所使用的品种全部标准全部达到国家二级良种以上的标准。

加大种子市场监管力度,规范了用种制度,农场已实现全作物的供种,为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提供了基础保证。

6、建立完善各项农机管理制度

我场是一个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农场,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5%以上,有三个现代化装备农机高化点。

在管理上实行“六统一”,即农业机械统一管理和指挥、统一停放和保管、统一收费和结算、统一采购和供油、统一保养和维修。

并制定了严格农机管理岗位责任制,农机田间作业操作规程,田间作业验收标准,农机管理标准,维修保养制度,人员管理制度,设备更新报废制度,安全生产制度,新技术推广制度,农机基础建设发展基金,队伍建设制度,机具停放保管和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7、完善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完善农业配套体制及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示范区的服务功能,拓展农业部门服务领域,以发展农技农资服务为突破口,加快农技服务体系的改革。

二龙山农场2007年组建现代化农业发展中心,农业发展中心将实行农业一站制,一条龙服务。

以农业示范区、测土配方施肥、种子统供、生产资料统供、农业保险及气象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服务。

主要开展农业技术研发、测土配方施肥、种子、生产资料供应及技术咨询、农业保险及气象咨询服务等工作。

为现代化农业示范建设提供技术保证。

(四)推进农业示范区信息管理

信息化管理已是现代化管理不可缺少的管理手段,为推进我场现代化农业示范区信息化管理的步伐,配置了电脑三台,打印机一台,传真机一部,并开通宽带网,实现了计算机、网络、智能化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生产性能数据采集系统、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马铃薯生产-加工-销售等全过程的生产。

同时建立了农户跟踪服务档案,实现数据日常管理、试验数据处理、信息查询、报表打印等。

在示范区创建工作上做到了科学、便捷、高效的数字化管理。

及时准确地了解生产和管理状况,指导生产各个环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建立了农业生产及管理档案,档案管理按照标准,全部分类整理立卷。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4年的建设与完善,我场充分发挥区位、体制、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推进了示范区建设。

   

(一)加大投资力度,建设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区。

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4年来投资近千万元完成了区内路、水、渠等设施的建设。

1、路面硬化建设

(1)建设文化广场4200㎡。

(2)建设水泥面停车场1800㎡。

(3)修建田间步道板长4500米。

(4)修建长500米、宽6米水泥面道路一条。

2、喷灌设施建设

(1)沟渠:

修建U型槽4400米。

(2)修建蓄水量2800m3的晒水池一座。

(3)打深170米深水井2眼。

(4)配置DYP-70型喷灌机械4台。

(5)铺建暗排水管道1500米。

3、雕塑及周边配套工程

(1)建雕塑一个。

(2)建铁骨架观赏长廊两个,长度分别为200米和80米。

(3)建塑料采摘大棚6栋。

(4)制作种植观赏作物用铁槽150个。

(5)制作宣传标牌14块。

为试验示范奠定一定的物资条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了农业龙头企业

   示范区的建设带动了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

2007年北大荒二龙山马铃薯精淀粉加工项目组建在二龙山农场,为二龙山农场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加快马铃薯种植基地与种薯基地的建设,促进农场产业化的发展。

同时建立了华疆科研所大豆育种示范基地,示范区的建设带动了种子企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三)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产品质量

   为强化示范的标准化建设,制订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农作物技术规程》、《农机标准化作业技术规程》、《种子使用技术规程》、《生产资料使用技术规程》,以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为契机,建立了安全的生产制度,确保了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

    (四)推进了农业向高新方向发展。

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注意把农业现代化生产与观光旅游结合起来,使示范区成为农业生产旅游观光基地。

2008年10月,二龙山农场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被省旅游局评定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009年3月,二龙山景区被省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因此,在示范区建设上,注重农业观光旅游设施建设,美化生产环境,发展了观光旅游农业。

通过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使农场由过去的传统低效农业发展到目前的粮食和优质高效上发展,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使种植业向高、奇、特、深方向发展,以高科技农业观光园、特色蔬菜生态园和农业科普教育等为代表的农业旅游观光带初步成为农垦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示范区充分利用农业园区这个平台,把农业项目、资金、人才集聚起来,增强辐射力和带动力,为发展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和园区农业提供了样板,成为农场现代农业发展和展示水平的“窗口”。

四、存在问题

   我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基本完成了示范区标准,但是对照上级要求和先进单位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示范区虽人员已基本配置到位,业务能力有待于提高,需引进人才,稳定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

   

(二)示范区科技含量仍然偏低,农业高新技术项目少。

(三)示范区基础建设需一步完善。

(四)环境绿化美化、职工培训等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五、今后工作的目标、思路和措施

“十二五”是垦区跨越和超速发展的时代,为实现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体目标,起好步,开好局,实现总局提出“六化三高”现代大农业样板区发展的目标,完善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科技园区和科技示范带建设,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一)工作目标、思路

为加快垦区“十二五”现代化农业的大发展,围绕“现代农业展示、科技创新研发、成果转化示范、技术推广带动、农业人才培训、休闲旅游观光”六大功能,精心打造现代化科技龙头,农业示范区建设要以实施重大项目为重点、提升园区内在发展动力,进一步完善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科技园区和科技示范带建设,增强试验、示范、展示、辐射功能,引领现代化大农业快速发展,通过“创新、聚集、示范、辐射”,把园区建设成为农业科技集成示范中心、农业科技通过的基地、农业技术培训推广平台、循环农业示范窗口,为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措施

1、优化结构,实现示范区最大效益化。

引进推广优新品种和先进适用的栽培技术,提高生产水平和质量安全水平;棚菜功能区要增加品种种类的种植以及品种改良,增加特色种植,进一步提高产量和效益。

实现“环境园林化、作业标准化、设施现代化、标牌规范化、效益最大化”的园区,成为示范、观光双层的农业科技园区。

   2、扩展示范区的示范、辐射功能作用。

建设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

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原则,建设集科研、生产和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选择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示范作用大的农业高新技术项目,加大生物技术项目的引进,加大基地的发展。

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生物技术项目,突出项目的技术优势,把示范区真正建设成“可看、可学、可推广、有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为职工收入和辐射周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带动作用。

3、完善配套技术,增强服务功能。

完善各项配套技术,加快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完善技术和信息服务为突破口,为种植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4、加大技术合作。

借助与科研院校等国内科研院所的力量,实施“院所共建、校局共建”,实现与农业最新技术的对接。

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把示范区建成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5、加大人才引进与培训。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投入到科技成果推广生产第一,实行成果与技术挂钩,同时也增加科技人员的收入,鼓励他们的积极性。

引导科技人员进入现代化农业示范推广的主战线。

5、建立健全科技成果推广服务。

发挥“专家”的作用,与各大科研、院校建立技术协作单位,依托技术力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及技术创新,增强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后劲。

6、增加科技投入,促进成果的转化。

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投入的力度,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科技资金投入的力度,企业投一块,职工筹一块,整合资金,确保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稳步推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7、加强交流和宣传。

项目之间要经常通过信息沟通和交流,及时组织各种交流会来沟通,使实施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加以宣传,能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同时要加强宣传力度,为促进垦区现代化农业提供可靠的示范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