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总站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5239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交总站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公交总站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公交总站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公交总站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公交总站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公交总站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公交总站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公交总站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公交总站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公交总站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公交总站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公交总站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公交总站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公交总站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公交总站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交总站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公交总站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交总站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交总站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公交总站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市公交总站、OO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

项目建议书

xx市交通局

二零零九年五月

第一篇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xx市公交总站、OO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

1.1.2建设性质:

新建

1.1.3建设地点:

(一)、xx市公交总站修建于xx市OO坝,利州大道南侧(原xx灯饰厂)

(二)、xx市OO汽车客运站修建于xx市OO坝利州大道南侧(原xx砖瓦厂)

1.1.4建设规模:

(一)、xx市公交总站占地面积:

50亩

(2)、xx市OO汽车客运站占地面积:

30-40亩

1.1.5项目总投资:

总投资1500万元

1.1.6项目资金来源:

交通部拨款

1.1.7建设期限:

2009年7月至2010年4月底

1.1.8项目申报单位:

xx市交通局

1.2项目背景

1.2.12007年,我市被原交通部确定为17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之一,在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以及大西北大西南等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现《xx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已经市级初审和省、市联合审查,并上报国家交通运输部。

根据《xx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xx将形成以“OO汽车客运中心”为综合枢纽,以“南河汽车站、雪峰汽车客运中心、宝轮汽车客运中心、下西汽车客运中心”为支撑的xx客运枢纽站场体系。

xx市公交总站、OO汽车客运站是xx交通体系中重要的控制节点,是实施《xx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实现公路客运组织功能的最关键载体,也是四川省汽车客运站灾后恢复重建的需要。

1.2.2随着现代新xx建设的稳步推进,城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客运、公交站点的现状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要求,特别是主城区目前的客运、公交站点布局不合理,交通设施关系混乱,各种交通流相互干扰严重,已经成为xx市主城干道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OO汽车客运站、公交总站的规划建设任务迫在眉睫。

xx市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对项目建设做出了统一安排和部署,现公交总站和OO汽车站的规划与选址工作已经基本就绪。

项目的规划方案注重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对OO汽车站、公交总站用地进行了统筹安排和布局。

实现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科学组织和旅客快捷、防办的集疏和换乘、建设现代化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

第二篇现状分析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区域概况

2.1.1历史沿革

利州区东晋置兴安县。

隋改置绵谷县。

南齐至明初先后为东晋寿郡、利州总管府、利州都元帅府、xx路、xx府、xx州治。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改置xx县。

198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xx市市中区。

2007年更名为利州区。

2007年3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xx市市中区更名为利州区的批复》(川府函[2007]44号):

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将xx市市中区更名为利州区。

2.1.2自然地理 

利州区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上游。

地势东北、西北高、中部低,形成北部中山区,中部河谷浅丘及平坝区,南部低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

全区70%属山地类型。

境内山峰属米仓山脉西、岷山脉东,龙门山脉东北三尾端的余脉。

最高点西北部白朝乡的黄蛟山海拔1917米,最低点南部嘉陵江边的牛塞坝海拔454米。

全区被嘉陵江、白龙江、清江河、南河4个水系划割为大光、艮台、黄蛟、云台、南山5个小山系。

2.1.3气候条件

全区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均气温17℃,生长期平均310天,无霜期共263天,年日照时数1342小时。

光热资源丰富,热量集中在4至9月,能满足多种农作物生产。

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698毫米,年内降雨量集中在5至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5%以上,形成了冬干、春旱、夏洪、秋涝的一般现象。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1.1随着xx市城市建设的稳步推进,城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xx市内公交车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但是目前xx市无正式公交车站,交通设施关系混乱,各种交通流相互干扰严重,已经成为xx市主城干道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公交客运设施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要求;公交总站的规划建设任务迫在眉睫。

2.1.2随着xx市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路网络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和地区间、生产和消费间联系更加紧密,人口的流动、商品的流通量将迅速增加,城市和乡村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将承载着一个不断膨胀的压力。

这就需要有一个管理规范、高效有序的运输市场。

而现有的OO汽车客运站场由于基础设施陈旧、场地受到严重限制,无法为旅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一座单独为OO汽车客运站提供车辆例检、维修、待班等配套服务、功能完善、设施现代化、规模适当超前的汽车客运站,对实现现代化、科学化、集约化的客运经营机制、提高车载运输效率、完善交通运输服务功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1.3xx市公交、客运站场基础设施的落后不但给城市窗口部位带来了不良影响,限制了旅客的出行和中转,更阻滞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同时引起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建设一座“长途客运舒适化、短途运输公交化的汽车客运站;一座站场建设现代化的公交总站"既能满足旅客运输的需要,而且能大大提高城市的外部形象,也能从根本上消除客运流通不畅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2.2项目的现状及特点

2.2.1xx公交总站:

自改革开放以来,xx市的公共交通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

但是xx目前还无正式公交车站,不利于城市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

在公交车的调度中也存在分散和无序的特点。

随着xx公交运营线路和里程的快速增长,迫切需要建设公交总站。

此外,由于受治理环境污染、城市道路改扩建、市政拆迁等多种因素影响,相当一部分用于公交车辆停放的停车场面积被缩小,使本已紧缺的停车场地更加紧张。

由于停车能力的降低致使占路停车的问题日益严重。

为过一步发展xx公交事业,方便人民群众,建设xx市公交总站已刻不容缓。

2.2.2OO汽车客运站:

xx市OO汽车客运站于80年代建成使用。

客运站总占地面积8600m2,其中停车场面积6000m2,发车场1240m2。

客运站建筑面积1800m2,其中候车大厅662m2,发车位6个,检票口5个。

OO汽车客运站的建成使xx市的客运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仍然满足不了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事业的需要。

客运站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公路客运业的发展。

由于建设年代比较久远,站房结构设计不合理,基础设施陈旧;由于场地狭小、缺乏必要配套服务设施,无法统一规范管理,难以保证客运站的正常运营。

为迅速疏导旅客只能采用其它办法和临时措施,但此举而带来的站前地区客车随意揽客、占道停车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社会治安和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市政府城市管理工作重点治理地段.也严重地影响了xx市的整体城市形象。

随着客运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现客运站无论从规模、局部功能、安全角度上均不适发展需求,与我市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不相适应。

因此另择地修建待班、维修等汽车站配套服务设施项目已迫在眉睫。

OO客运站的建设是改变客运基础设施滞后局落后局面的需要,是培育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客运市场、强化和实施客运市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客观要求对提高公路运输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3项目建设可行性

2.3.1项目建设符合xx市总体规划要求。

长期以来,xx的公共交通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从总体上看,仍存在着技术水平低、场站建设严重滞后、拥挤度高、公交系统使用程度低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市政府本着科学的发展观把城市交通规划和公共交通的发展等课题放在重要地位。

2.3.2国家为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2.3.3本项目建设所需的,河沙、水泥、卵石等建材可以就近取材,xx市本地建材公司即可完全提供。

2.3.4本项目的建设是xx人民迫切期盼的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项目建成后,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第三篇建设条件和项目选址

3.1项目建设基础条件

OO开发区位于xx市利州区区域内。

公交总站拟建于利州大道南侧原灯饰厂处。

OO汽车站拟建于利州大道南侧原砖瓦厂处于公交总站隔一小街相望。

本项目(公交总站、OO汽车站项目,本篇下同)修建地块于高速路出口相连,区域位置优;交通便利,可进出工程车,便于工程的施工;符合建设用地政策。

3.2建设项目选址地地形地貌及工程地址条件

本项目建设场地的地基承载力为140mPa~150mPa左右;地震基本裂度为6度,工程按7度设防。

最大冻结深度可按30厘米考虑。

地下水受大气降水补给,主要是松散类孔隙水、浅层潜水和深层承压水,储量较丰。

水质为HCO3—Ca+型水,对砼无侵蚀性。

多年平均气温为16.6℃,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01.6mm。

本项目选址地场地平整,场地下覆盖土层厚1.5米,其下为红褐色中风化页岩,至微风化的岩层,无断裂构造。

综合拟建地地质情况分析,场地地形高差起伏不大,场地开阔,场地地质条件良好,无不良地质构造,适合于建设项目的修建。

第四篇工程方案内容

4.1总图布置

4.1.1xx市公交总站:

拟建于利州大道南侧原灯饰厂处。

用地北侧为城市道路。

北侧的利州大道为城市主干道,目前已建成。

考虑道路现状及未来交通流量的影响,该项目将站主要出入口布置在北侧,从用地东北角入,西北角出。

由于中心场站的面积较大,为应付临时情况,在场站的南部、通往规划的道路方向设有一个备用出口,待规划的道路建成后也可有效减轻交通压力。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50亩,建设规模为5000平方米。

由于考虑到预留加油站用房200平方米,该项目建设规模为480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办公楼(含业务用房、调度室、会议室、休息室、司售人员更衣室、男女浴室和厕所、库房等)、食堂、配电室、低保车间等。

项目的总平面图详见附件。

4.1.2OO汽车客运站:

拟建于利州大道南侧原砖瓦厂处。

用地北侧为城市道路。

北侧的利州大道为城市主干道,目前已建成。

考虑道路现状及未来交通流量的影响,该项目将站主要出入口布置在北侧,从用地东北角入,西北角出。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30-40亩,建设规模为8000平方米。

OO汽车客运站主要承担着客运车辆的停靠、发送、调度、检测、清洗等功能。

建设内容包括业务用房、调度室、会议室、休息室、司售人员更衣室、男女浴室和厕所、库房、行李托运、活动室、广播室、结算办公室、监控室、维修间、水泵站、换热站、变电站、制冷站等。

项目的总平面图详见附件。

4.2设计方案

4.2.1抗震设防烈度区7度,抗震等级为7级,

4.2.2结构形式:

本项目(公交总站、OO汽车站项目,本篇下同)绝大部分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4.2.3供水

4.2.3.1冷水系统:

根据市政供水能力,本项目采用加压微机供水泵站与外网直供联合供水方式。

站区主供水管线为DN200,以枝状布置形式相应管径的支管分送各用水点。

4.2.3.2消防供水

该工程为二级工程,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建筑物内、外消防用水量分别为20L/S,20L/S。

4.2.3.3供水方式:

在地下室设备间内设一台热水油炉,由管道直接供应各用水点。

4.2.4排水

站区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经站区排水管道排入城市下水管网,生产污水先进入隔油池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下水管网,管径DN350。

4.2.5电气

本项目用电负荷为二级,站房部分用电量按10w/㎡估算,总用电量估算为1180度/日。

在站房附属用房设置配电室,要求设置两路电源,分别来自于不同的变电所。

4.2.5.1强电

4.2.5.1.1照明:

按工作照明、站场照明、事故照明等系统进行设计。

4.2.5.1.2动力:

包括空调、水暖设备电动机及排风系统等的供电;电子部分包括车辆进出站口的同步声、光信号及站内的安检、消防、电子显示屏等的供电。

4.2.5.2弱电

4.2.5.2.1微机联网系统;

4.2.5.2.2电视监控系统:

4.2.5.2.3消防系统:

采用总线制消防系统,事故照明、疏散指示、消防报警、消防泵、消防排烟、自动喷淋等设备的控制与联动系统。

4.2.5.2.4广播系统:

正常广播与事故广播系统兼用,在广播室实行自动切换。

4.2.5.2.5通讯系统:

本项目除设置办公电话外,还要设置调度电话、公用IC卡电话、宽带网络等。

4.2.5.3防雷、防静电

本项目防雷装置为二类,微机控制中心及微机集中办公用房均做防静电处理。

第五篇环境保护、劳动安全与消防

本项目(公交总站、OO汽车站,本篇下同)评价区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大型居住社区等建筑。

所以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是拟建项目周围活动的受影响人群,保护其声学环境及大气环境达标。

声环境:

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类标准。

大气环境:

达到《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5.1施工期的环境保护

施工期内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环节及污染类型见下表。

施工期的污染环节及污染类型

序号

施工期建设环节

可能发生污染的类型

1

平整施工现场

扬尘、噪声、弃土

2

基础建设

噪声、固体废弃物

3

主体施工

扬尘、噪声、渣土

4

装修

噪声、渣土

5

竣工交付使用

扬尘、噪声

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由平整地面、铲除渣土、车辆运输时的扬尘造成。

虽然要铲除的是建筑垃圾,但在长时间堆放情况下,建筑渣土表面已形成固定的表层,而且长有茂盛的野草。

破坏其表土时,会产生较大的扬尘。

另外,运输车辆频繁往返于公路和施工场地,将在路面上扬起尘埃,所运物料沿途遗撒也会产生扬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污染影响。

据测试,在静风情况下,运输扬尘污染主要产生在车行道以内20米的区域,在10米内污染浓度最高,80米以外一般不受运输扬尘影响。

但四级以上大风时,施工现场的扬尘会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为防止施工扬尘污染,施工时应做到:

(1)所有工地须达到国家及本市规定的环保标准;

(2)工地周边必须设置围挡,采用洒水、遮盖物或喷洒覆盖剂(3)等措施防治

扬尘,严禁在车行道上堆放施工弃土;

(4)遇有4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土方施工,并做好遮掩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扬尘;

(5)建筑施工工地道路要硬化,车辆驶出工地不得带泥土;

(6)浇注混凝土量100立方米以上的施工现场必须使用预拌混凝土;

(7)对施工现场的灰堆、土堆、料堆全部覆盖。

5.2运营期的环境保护

运营期内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环节及污染类型见下表。

运营期的污染环节及污染类型

序号

运营期流程

可能发生污染的类型

1

车辆进站

废气、噪声

2

洗车

废水、噪声

3

车辆出站

废气、噪声

本项目运营期没有生产性废水和废弃物,因此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是噪声、生活废水、生活垃圾、以及加气站在运行过程中因少量天然气跑冒而产生的甲烷。

车辆全部使用清洁燃料天然气或液化气作为燃料,因此污染物排放量较少。

车辆白天在道路上运行,在站内停留的时间有限。

启动时站内废气排放量较大,但由于车辆均露天停泊,周围空旷而无建筑物,尾气扩散较快,无组织排放的氮氧化物和非甲烷总烃不会超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无组织排放的限值,即0.12毫克/立方米和4.0毫克/立方米。

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影响。

运营期内车辆行驶时可能造成地面扬尘,需要靠绿化、硬化地面和定时洒水予以解决。

本项目设有食堂,会有少量油烟排放,通过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可使油烟达标后排放。

本项目废水主要是生活废水,包括卫生间排水和洗手水等。

生活废水通过场区内的污水管排到市污水管网,卫生间废水排入化粪池。

站内设有食宿,废水污染物浓度高于一般生活污水,建议经营单位在食堂安装隔油池,对

食堂污水进行初步处理后可以达到排放标准。

噪声来自于车辆的启动、刹车、鸣笛。

本项目使用液化气和天然气为车用燃料,噪声相对较低。

由于项目周边均有大片林带,本项目所产生的有限噪声不会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

本项目没有生产废弃物,只有少量生活垃圾和车辆修理时产生的部分废旧零件遗弃。

生活垃圾与废旧零件均分别定期清除、专门回收,不致造成环境污染。

5.3劳动安全

为保证劳动安全,本项目将采取以下措施:

(1)在停车场的进出口处安装限速、引导、警告、禁行和单行等明显标志。

(2)在停车场设置安全备用出入口及消防通道。

(3)保养车间地沟必须配有安全的照明设施。

(4)停车坪应有良好的雨水、污水排放系统,排水系统进水口处应设置沉沙池。

(5)停车坪必须设有相应的行车标志和照明设施。

(6)停车场配备有完善的供电、给水和消防供水系统。

(7)与城市道路直接连通的进出通路(或出入口)不少于两条,保证车辆出入方便。

5.4消防

本项目的消防给水由市政给水管道供给。

场区内设置室外消火栓。

停车场的室外消火栓沿停车场周边及停车场中心处设置。

办公楼与保养车间内设置手提泡沫灭火器。

第六篇建设进度

在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筹措到位,并取得土地征用许可证后,即可开展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包括该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及文件审批、施工准备以及工程施工。

根据该工程的情况,将工程建设进度建议如下:

(1)2009年5-6月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及评估、论证。

(2)2009年6-8月进行工程设计、勘探,同期进行工程及设备的招标采购工作。

(3)2009年8月~2010年6月土建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

本项目实施总工期为12个月(未含项目可研报告及初步设计等申报项目阶段)。

第七篇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7.1工程投资编制依据与说明

7.1.1类似工程概算指标。

7.1.2各项费率:

按四川省建设厅及造价处的有关文件的规定进行计算取定。

7.1.3《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的通知》、规划方案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资料、《市政工程预算定额》、《关于发布工程建设监理费有关规定的通知》、地方建筑材料市场价等。

7.2工程投资估算及分析

7.2.1建设投资估算

按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规定,将建设投资(不含建设期利息)的估算分为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用三个部分分别估算。

工程费用又分为建设工程费、安装工程费和辅助工程三部分。

7.2.1.1工程建设费

工程建设费用包括建安工程费及室外与场外工程费。

建安工程费包括办公楼、低保车间等建筑物的建安费用,地源热泵采暖系统投资,保安监控系统,以及围墙、电动推拉门、门卫亭等附属设施的投资。

地源热泵采暖系统的投资参照了专业公司所给出的方案设计与投资估算。

室外工程费按各专业公司提供的初步设计方案图估算。

对于各专业公司的初步方案中不完善的部分,本报告参考近期类似公交站的建设方案以及概算定额进行了投资估算。

7.2.1.3征地拆迁补偿费

耕地占用税、耕地开垦费与新增建设用地费用分别按国税发[2004]99号、国务院1988年的《土地复垦规定》和财综字[1999]117号估算。

7.2.1.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按各项费用科目的费率或者取费标准估算。

7.2.2不可预见费

本报告取不可预见费率为8%,计算基数为工程建设费用、征地拆迁补偿费用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

本报告的不可预见费未考虑在施工现场地下发现文物等其他不可预见情况。

7.3资金筹措方案

本项目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1018.38万元

7.2投资估算

7.2.1xx公交总站:

经估算,工程总投资为9913.23万元。

其中,建安工程费1483.72万元,占总投资的15%;室外与场外工程费2221.06万元,占总投资的22.4%;征地拆迁补偿费用4833万元,占总投资的48.8%;工程建设其他费用641.14万元,占总投资的6.5%;

预备费734.31万元,占总投资的7.4%。

详细投资估算见下表。

7.2.2OO汽车客运站:

经估算,工程总投资为9913.23万元。

其中,建安工程费1483.72万元,占总投资的15%;室外与场外工程费2221.06万元,占总投资的22.4%;征地拆迁补偿费用4833万元,占总投资的48.8%;工程建设其他费用641.14万元,占总投资的6.5%;预备费734.31万元,占总投资的7.4%。

详细投资估算见下表。

第八篇工程招标计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国家以及四川省招标投标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本项目拟对勘察、设计、工程施工、监理等的单项合同进行招标,招标方式为公开招标,招标组织形式为委托招标。

第八篇项目投资收益

8.18综合效益分析

8.1.1直接经济效益

该项目的建设可以提供上百个就业机会。

在当前国际经济低迷,国内经济增长压力巨大的大环境下,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提出的拉动内需,刺激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

8.1.2为xx市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

通过该项目的建设,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刺激和激发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项目建成后,将使地方的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8.3社会综合效益

项目建成后,为稳定社会,构建和谐xx,提升xx市的整体形象,推动xx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8.4综合效益评估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项目属于公益性项目。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该项目并不具有独立的收益性。

但从长远的观点考虑,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总之,本项目的建设在该地区将会产生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促进经济和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对提高xx形象作出重大的贡献,也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必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为xx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第九篇结论及建议

9.1结论

第一,本项目的建设是利州区政府改善OO经济区投资环境努力的一部分,对促进利州区乃至xx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本项目的建设对整合公交资源,落实市交通委等五部门“驻车外移”公交规划的具体措施,对提高公交运营效率,解决xx地区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本项目建成后,既能方便群众出行,又能进一步增加运营车辆的低级保养能力,改善运营车辆的保养条件,这将提高车辆保修质量和运营车辆的完好率,为公共交通的运营生产创造更好的条件。

9.2建议

经过以上各章节的论述,彰显该项目建设对当地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经分析,该项目的经济效益较好,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显著,项目切实可行。

建议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支持项目建设,同时项目建设单位应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初步设计时应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方案,使之更加合理,增强项目的竞争力,争取该项目早日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