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5241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docx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docx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

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专项规划

更新时间:

2009-11-269:

26:

00      来源:

      点击次数:

220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精神,实施省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我省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进程,促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特编制本工业化专项规划。

一、现状与发展机遇

(一)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东西两翼各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积极推进工业化,工业发展步伐加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到2003年底,东西两翼七市工业企业约8.5万家,2003年全社会工业总产值4158亿元(当年价),与1995年相比,年均递增12.8%。

—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群体。

各市初步形成了工业门类众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共同发展,以轻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

汕头的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工艺玩具、化工塑料,潮州的陶瓷、食品、服装、印刷包装,揭阳的纺织服装、五金机械、化工医药,汕尾的服装、电子电器,湛江的石化、造纸、纺织服装、家用电器、农副产品加工,茂名的石油化工和乙烯后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阳江的五金刀剪、食品等,已成为当地的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建设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基地。

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澄海工艺玩具生产基地、潮阳音像制品生产基地、潮南纺织服装生产基地、潮州枫溪陶瓷生产基地、庵埠食品生产基地、揭东开发试验区、陆丰东海经济开发试验区、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茂名石化工业区、阳江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等已初具规模。

—涌现一批骨干企业。

2003年,东西两翼地区最大工业企业中国石化茂名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达246亿元;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大型企业有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化公司、茂名实华、湛江东兴、中海石油湛江分公司、阳江喜之郎集团、汕头海洋集团、汕头宜华企业集团等;还有一批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区域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如汕头超声,潮州三环集团、华业包装,揭阳榕泰、康美药业、巨轮模具,汕尾亿达洲集团,湛江纺织集团、冠豪公司,茂名华粤公司,阳江十八子集团等。

(二)主要问题

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发展仍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该地区工业化进程。

—工业总量小,工业化程度低。

2003年东西两翼人口占全省42%,但工业总产值只占全省15%;人均工业总产值12708元,仅相当于全省人均水平的36%,略低于全国人均水平;工业增长速度长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三大产业比例为20.5:

43.5:

36,其中第一产业仍占较大比重,工业增加值只占GDP的38.3%。

总体来看,经济发展阶段仍处于工业化初期。

—产业水平低,县域经济薄弱。

当前东西两翼工业仍以传统产业为主,工业行业普遍“低、散、弱”,支柱产业优势不明显,产业整体水平不高。

企业规模小,专业化生产协作程度低,尚未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带动作用强的支柱产业。

除市级工业有一定发展外,县及县以下工业发展基础较差,县级工业化进程严重滞后。

—技术创新弱,研发投入和知名品牌少。

2003年,东西两翼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仅为6.8%,远低于全省23.8%的比重;东西两翼专利授权量3649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82亿元,新产品产值36亿元,分别只占全省总量的12.5%、4.6%、1.8%;东西两翼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11680人,科技经费内部支出8.5亿元,分别只占全省同口径总额的10.3%、4.3%。

在全省446个(包括国家评定、省评定)工业名牌产品中,东西两翼只有73个(东翼44个,西翼29个),占16.4%,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较少。

—观念意识需更新,投资环境有待改善。

政府职能部门存在思想不够解放,办事效率较低,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发展工业指导思想不明确,造成工业的主导性地位不突出;市场秩序欠佳,地价、电价、水价较高,吸引投资的优惠政策不够落实;道路等基础设施仍有待改善。

(三)发展面临的机遇

—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梯次转移的机遇。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高潮已经出现,以石化、汽车等为代表的重化工业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主流,并呈现制造、研发和服务一体化联动组团式、产业链整体转移趋势。

我国面临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2002年我国引进外资首次超过了美国。

据分析,这次转移高潮将持续到2010年左右。

—我国要建设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机遇。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成为新的世界制造中心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党的十六大提出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发展目标,全国各地纷纷研究制定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把工业化作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提出要抢抓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机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构建国际制造业基地。

我国已进入重化工业快速发展时期,世界重化工业巨头抓紧在我国投资石化、汽车、钢铁和装备工业,制造业面临新一轮高速发展的机遇。

—区域协调发展的机遇。

省九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山区和东西两翼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既是我省增强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山区和东西两翼人民的迫切愿望。

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急需向外转移,全省面临产业布局结构调整的机遇。

东西两翼大力发展钢铁、石化等重工业,积极主动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有利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朝高加工度方向发展,形成珠江三角洲地区与东西两翼及山区之间的产业垂直分工,为全省的产业整合、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方面看,东西两翼毗邻珠江三角洲,临近港澳、台湾及东南亚地区,东翼与闽西南、赣东南连接,西翼背靠大西南、连接海南省,腹地广阔,是“9+2”合作的关键地带,区位优势明显,将成为我省与泛珠三角区内其他地区产业合作的重要结合点。

—东西两翼自身的发展优势。

东西两翼七市地处沿海地带,海岸线长2229.8公里,拥有湛江、汕头、茂名等深水港口,海陆空交通条件较好,具备发展重化工业、临港工业不可多得的天然资源条件。

西翼土地资源较多,东翼是我国著名侨乡,有侨资侨力、民资民力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东西两翼已建立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呈现群众要求发展,干部要求发展,各方面希望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全省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目前,我省工业正处于重化工发展阶段,东西两翼特别适宜发展原材料和产品大进大出的重化工业,东西两翼是我省制造业发展最有潜力的地区。

二、目标要求

始终坚持“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强化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大力推进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壮大制造业和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以发展滨海工业尤其是石化、钢铁等重化工业为重点,以发展民营经济和利用外资为手段,以重大龙头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形成主导产业突出,技术创新体系完备,骨干企业优势明显,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信息化程度高,结构高级化,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发展格局,为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

主要发展目标:

—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2010年东西两翼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比2000年翻两番。

2005-2010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7%,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

—工业化程度显著提高。

基本建立起现代工业架构,融入国际产业分工的体系,工业化基本完成初级阶段,开始向中期阶段迈进。

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4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形成一批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区内工业产值的比重达20%。

—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

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及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率达到50%,基本普及电子商务。

—资源利用和环境达标。

工业污水达标排放率达8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60%,万元增加值能耗和SO2排放逐年减少。

三、主要任务

(一)坚持“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毫不动摇推进工业化

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经济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

面对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带来的机遇,面对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的态势,面对本地区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艰巨任务,东西两翼各市必须进一步明确思路,坚决克服埋怨思想、等靠思想和无所作为的思想,牢固树立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和赶超意识,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始终坚持“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强化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把加快工业化作为解决当前“三农”问题,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以制造业为突破口,扬长避短,重点发展石化、钢铁等临海工业。

努力改善环境,关键是抓好软环境建设,营造政策优势、体制优势、服务优势。

要进一步端正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作风,增强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和服务意识,建设依法办事、诚实守信、文明服务、清洁卫生和安全有序的环境;坚持基础设施优先,加快交通、能源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用地、用水、用电费用,营造良好的吸引外资、兴办实业、加快工业发展的环境。

贯彻《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粤府〔2005〕22号)的精神,东西两翼各市要积极与珠江三角洲做好产业转移园区的规划和建设,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二)发展特色工业,加快壮大区域支柱产业

东翼地区:

积极培育和集中力量发展化工、电子、医药、机械和高技术产业,通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逐步发展成为优势支柱产业,并带动相关行业和产品发展。

做强做大纺织服装、食品、陶瓷、音像制品、工艺玩具等现有基础较好、轻工类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鼓励和引导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改造提高,扩大经济规模,提高档次。

扶持建设一批茶叶、药材、水果、蔬菜和海洋产品等种养和加工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加工业。

—汕头发挥港口资源和区域中心城市优势,大力发展临港工业、石化工业、海洋产业;重点培育和壮大电子信息、化工塑料、机械装备、纺织服装、工艺玩具、食品医药、印刷包装、音像制品等支柱产业;建设南区化工区和澄海工艺玩具、潮阳音像制品、潮南纺织服装等生产基地。

加强园区整合,构筑以省市级工业园为龙头,县(市、区)工业园为骨干的园区经济新格局。

—潮州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包装印刷等产业,着力提高陶瓷、服装、食品及农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产业竞争力。

充分利用“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中国瓷都”等名牌优势,以枫溪、古巷、三饶、新丰的陶瓷,庵埠的食品,彩塘的不锈钢制品,江东的服装机绣等专业乡镇为基础,抓紧建设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层次,培育产业名牌。

—揭阳重点发展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化工材料等支柱产业,建成发达的轻工业基地。

支持龙头骨干企业提升竞争力,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建设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模具、医药、塑料制品、五金不锈钢等生产基地。

积极培育机械装备产业,重点发展工商业用空调、轮胎模具、专用设备、商用车及汽车零配件等制造业。

—汕尾重点培育电子电器、服装、农林海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群。

积极发展以市区电子电器制造业、海丰公平服装业、海丰鹅埠制鞋业、海丰可塘和梅垅的金银珠宝首饰业、陆丰的生物技术、陆丰碣石和甲子镇工艺美术品制造业、陆河县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特色产业群,形成一批专业镇和特色工业园。

依托林业资源,争取建设大型林浆纸项目。

西翼地区:

集中力量发展石化、造纸、冶金等重化工业,充分发挥大型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延长产业链,带动中下游及相关工业发展,使之成为西翼的支柱产业。

发展壮大轻纺、家电、五金、食品等外向型轻纺工业和高岭土、中成药、海洋生物产品等资源优势型产业,大力培育医药、电子、机械等行业,形成一批带动力更强、作用更突出的产业。

—湛江突出实施好“工业立市、以港兴市、建设现代化新兴港口工业城市”战略,发展壮大临海型工业和资源型工业,重点发展石化、钢铁、近海油气勘探开采、木浆造纸、农海产品加工、饲料、纺织服装、电器机械等支柱产业。

依托深水大港和区位优势,建成我省重化工业基地。

—茂名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农产品深加工和矿产资源深加工等主导产业,发展临港工业,努力构建临港石化、冶金、电力等产业基地。

建设茂名石化工业区,大力发展炼油和乙烯后续加工,建成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石化工业区;利用农业和林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林产化工业;加快建立海洋生物加工园区,尽快形成一批以生产海洋保健食品和海洋药物为主的新兴企业;合理利用高岭土、玉石矿等资源,开发精细化产品。

—阳江着重发展五金、食品、纺织服装、家具等特色产业,大力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产业,建成世界著名的“刀剪之都”。

充分利用“中国刀剪之都”、“中国菜刀中心”等一系列品牌优势,以优势企业为龙头,推进强强联合,培育五金刀剪、食品加工、纺织服装龙头企业。

规划建设好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技术、海洋资源开发、新材料和环保等产业,逐步形成具有各个技术层次的梯度产业布局。

(三)发展民营工业,着力培育内源型经济

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精神和各项政策,重点扶持发展民营科技型、外向型、吸纳下岗人员就业型和从事农产品加工型等四类民营企业;在投融资、土地使用、税费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用好省财政补助资金,规划建设好工业园区和民营科技园区,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为民营企业创办、扩大规模和提升素质创造良好条件;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有条件的市、县要发展一批为民营企业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采用委托贷款、信用贷款、财政贴息贷款、联保协议贷款等形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努力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服务型第三产业。

通过创新体制,吸引民间资本投资钢铁、石化、造纸等重要产业基地的建设,延伸下游产品加工,参与公用工程、基础设施投资。

加快东西两翼现有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步伐,引入民间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做大外源型经济

目前,我省已进入重化工业化阶段,国际重化工业正加速向我国转移,东西两翼地区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发挥两翼沿海深水良港多的优势,围绕发展重化工业,承接国际和珠三角产业转移,做好产业配套工作,全方位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工作要创新方式、突出重点,将日本、韩国、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作为对外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有针对性地招商,做好重要客户的工作,采取一切形式、利用所有可能的途径扩大招商引资;引进外资做到“四个并重”:

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引进高科技企业并重,引进大财团企业和引进中小企业并重,引进海外资本和引进内资并重,引进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并重。

同时,主动与珠江三角洲大城市工业配套,吸纳产业辐射,引导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集团、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搞好产业配套合作。

组织以中小企业对接配套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招商活动,扩大发展配套经济的空间。

(五)促进技术创新和资源节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着力实施结构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环境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力求实现质与量齐头并进。

一是集聚人才。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产业人才;做到尊重人才,善待人才,用好人才,努力营造和优化培养、吸引、使用人才的环境。

二是构建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鼓励东西两翼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关联产业密集的区域(包括专业镇)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应用开发、科技咨询等服务;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完善产学研结合机制。

三是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要依托自身产业基础,突出地方特色,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扶持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产业,以及科技含量高的资源型产业。

四是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加大信息技术的推广力度,促进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工作。

通过普及信息化,加快东西两翼产业融入国际产业分工、现代大工业体系的进程。

五是节约和合理使用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加强环境保护特别是水资源保护。

切实保护好耕地、岸线和水资源,坚持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搞好环境保护、工业用水规划和重要资源的综合利用。

防止发生重大工业污染、职业卫生事件,探索适合东西两翼发展的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的工业化道路。

(六)实施“三个一批”发展战略,提高产业竞争力

发展一批企业集团,形成一批支柱产业,创建一批名牌产品。

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通过购并、改组、联合,把一批企业做大做强,发展成为主业突出、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规模优势的国际竞争主体。

发挥龙头企业、名牌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促进人才、技术、资金和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支持知名企业扩大品牌效应,跨地区、跨行业寻找合作伙伴,逐步向跨国名牌企业集团迈进。

坚持把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产品结构调整优化结合起来。

从纺织服装、陶瓷、食品、家电、石化等有较好经济基础的行业抓起,以现有的知名企业为依托,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业竞争力。

积极引导、支持企业争创名牌活动。

推行名牌战略,努力打造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

加大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和保护知识产权力度,树立名牌观念,增强名牌意识。

(七)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环境,推进工业向园区化发展

东西两翼具备发展重化工业的良好条件,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临海、深水良港众多的优势,规划建设滨海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滨海工业,尤其是石化、钢铁工业。

以龙头项目为依托,规划建设重要产业基地,发挥石化、钢铁等大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延长产业链,发展下游产品。

支持东西两翼尤其是湛江、茂名和汕头等市发挥深水良港资源的优势,加快发展临港大工业。

湛江钢铁项目要规划成大型化、综合化、现代化、智能化、生态化、低耗高效的国际一流的钢铁联合企业;湛江市要根据千万吨级钢铁项目的规划,调整东海岛的总体规划,用足优势,保护好资源,用好资源。

茂名市要做好博贺港区的开发建设规划,把它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点,构建石化、冶炼、电力等支柱产业基地。

粤东各市要利用位于惠州与福建泉州两大石化上游龙头项目之间的区位优势和自身的港口优势,大力发展石化下游产品加工项目,探讨发展特色石化工业的道路,建设汕潮揭沿海化工基地。

重点规划建设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潮州经济开发试验区、揭东开发试验区、陆丰东海经济开发试验区、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茂名石化工业区和阳江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等综合性园区。

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化发展,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群培育,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

各市、县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园区建设,科学规划、加快建设、强化管理,为投资者提供低成本、高效率、文明规范的服务。

结合城市、中心镇、专业镇调整发展规划,切实做好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对现有工业园区要进行合理整合,提升园区档次和品牌形象。

依托专业镇、大型工业企业或专业市场,建立特色工业园区。

特色工业园区要突出产业特色,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增强园区在资源、人才、技术、产业和信息等方面的集聚功能和带动作用。

新建工业项目原则上进园建设,积极推动骨干企业优先入园,鼓励现有企业结合技术改造,加快向园区集聚,提升产业层次。

入园企业符合环保要求,推行园区集中供热、供水、供电,污染集中治理。

(八)加快建设一批工业重点项目,尽快取得发展新突破

在东西两翼建成一批具有投资示范效应、对产业发展起龙头带动作用的重大工业项目,尽快在产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省对东西两翼在项目规划和布局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属省审批权限的项目,省市加强沟通,协调合作,及时办理;对需上报国家办理的项目,积极协助做好国家有关部门的工作,促进项目尽快批准实施;符合条件的东西两翼各市重大工业项目列为省重点项目加以扶持。

建立重点工业项目跟踪落实制度。

各市要将各重点项目报批、征地拆迁、资金、设备材料进口等工作落到实处,责任分解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尤其是领导。

按照不同建设阶段,协助项目单位合理制定实施计划;针对不同问题,进行分类、梳理,抓住项目建设中的关键环节,落实目标责任;做到规划一批、招商一批、建设一批、见效一批,切实增强发展后劲。

通过产业布局和基地建设规划,引导支持省属工业企业、珠江三角洲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到东西两翼建立生产基地;重点推进沿海钢铁、纸浆造纸、炼油乙烯扩建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一批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项目,增强东西两翼工业的自主发展能力。

附表1        东西两翼工业重点项目表

(一)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总投资

(万元)

建设年限

在建项目

 

 

 

1

茂名乙烯扩建项目

乙烯生产能力从38万吨/年扩大到80万吨/年,并调整合成树脂产品结构

430000

2004-2006

2

湛江东兴炼油改扩建项目

进一步填平补齐,年炼油能力从200万吨扩至500万吨

100000

2003-2005

3

湛江华丽金音影碟公司光盘项目

建设80条DVD-R生产线

66400

2003-2005

4

湛江大中纺织企业集团公司凤梨纤维项目

建设2.5万锭凤梨纤维生产线

25591

2003-2005

5

湛江遂溪特级酒精项目

年产10万吨特级酒精

17000

2003-2005

6

湛江德利化油器公司汽油喷射节门阀体项目

年产30万套汽油喷射节门阀体

5300

2003-2005

7

湛江米克化能有限公司液氨加工项目

年储液氨加工能力100万吨

24800

2003-2005

8

汕头和川公司DVD激光头、机芯生产项目

年产72万只激光头及机芯。

30000

2003-2005

9

汕头南美电子实业有限公司可录类光盘生产线

新增可录光盘生产线60条(150个头),达到年产可录类光盘8亿片。

100000

2003-2005

10

潮州长城集团公司抗菌工艺陶瓷技改项目

镶嵌式抗菌陶瓷编织工艺制品技改,形成年产100万件抗菌陶瓷产品能力

15600

2003-2005

11

潮州华塑多功能新型膜项目

年产多功能新型膜2.5万吨

19800

2003-2005

12

潮州创佳电子公司背投彩电项目

年产48英寸卫星内藏背投彩电2万台及光纤放大器

13000

2003-2005

13

潮州三环集团氧化铝陶瓷基片项目

增产40万平方米/年氧化铝陶瓷基片

11800

2003-2005

14

潮州伟辉汽车零件公司汽车启动机项目

年产18万台启动机

7100

2003-2005

15

揭阳富达集团混合动力客车

工厂改造后达到500辆/年产能

27700

2003-2005

16

揭阳榕泰化工材料项目

年产苯酐2万吨、增塑剂5万吨、工业甲醛7万吨、AV复合材料1.5万吨

20500

2003-2005

17

揭阳康美药业公司中药饮片项目

年产1700吨中药饮片

31550

2003-2005

18

揭阳巨轮模具公司免排气孔汽车轮胎活络模具

引进先进设备,年产300套免排气孔汽车轮胎活络模具

5500

2003-2005

19

汕尾信利OLED液晶显示器生产线项目

年产OLED液晶显示器2000万个,显示模块1000万个

60000

2003-2005

20

汕尾力奇珠宝工艺礼品项目

年产各式饰品1600吨

8000

2003-2005

21

阳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