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5286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84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最新修订

新版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全册教案

2018审定改版最新教案

教案说明:

本教案是2018年审定最新版教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案内容详细环节齐全,可A4纸直接打印。

本教案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网友谨慎下载.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2018年月日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科目

道德与法制

教学

班级

二年级

教科书名称及册数

(2018年审定)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

每周

节数

总授课

节数

180节

时间

单元

教学内容

计划节数

实授节数

出入

原因

 

第一单元

自己拿主意

1让我想想

2我能这样做吗

3学习生活有计划

 

第二单元

我们去发现

4有趣的发现

5我也能做研究

6我们的科学兴趣小组

 

第三单元

谢谢你的爱

7请让我来帮助你

8让爷爷奶奶开心

9叔叔阿姨辛苦了

 

第四单元

你好,祖国妈妈吗

10可爱的祖国

11国旗国旗真美丽

12可爱可敬的中国人

 

第五单元

愉快的收获

13我在长大

14努力才会有收获

15我们的丰收会

期末复习

期末考试

期末复习

期末考试

第一单元 自己拿主意

 让我想想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在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丰题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紧扣生活。

 

2.让学生明白:

在生活和学习中碰到问题,我们应该学会自己拿主意,做个自信的孩子。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引入  

观察“爸爸妈妈”的表情,并讨论为什么爸爸妈妈的日光中透出赞许?

你也和图上的孩子一样,自己挑选过生活和学习用品吗?

遇到难题时,也能自己独立思考吗?

也按自己的想法安排过自己的生活吗?

    

二、学文明理   

1、出示—组情景:

   

A、天大在鞋柜前选购鞋子时,售货员劝他头买一双很多小朋友都有的名牌球鞋;   B、在商店罩选购文具盒时,同伴劝他买一个漂亮的汽车造利但不实用的文具盒;   C、在蛋糕店里选购蛋糕时,也有人劝他买一个又气派又漂亮的双层蛋糕,但他  经过思考后,满面笑容地问答:

“我只买我需要的„„”  教师:

生活中我们可以自主挑选的东西。

远远不止教科书巾的这些,教材特意从我们穿的、刚的和吃的三个方面各挑选一件物 品。

   

2、创设一个较真实的生活场景:

   学生进行模拟表演,在表演中体会自己做主购物的滋味。

   

3、交流:

新学期开始了,你是不是新买了作业本、铅笔等学习用品呢?

你自己满意吗?

  

4、实地练兵   

学了这么多购物的技巧,现在可以“练练兵”了。

如果你攒了5元钱,准备为爸爸妈妈买一份什么生日礼物,你会选什么呢?

  (拓展学生的思维,你的爸爸妈妈有什么爱好呢?

你最想送他们什么东西?

你现在有能力购买吗?

你需要听听别人的意见吗?

你能自己打定主意吗?

还可以模拟真实场景做一些简单购物的表演等。

3、板书设计  

4、课后作业

五、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

小朋友,平时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你都是怎样对待的呢?

  我们要相信自己,敢于对自己说一声:

“让我来试一试!

”    

二、学习课文、指导行为   

(一)明白道理   

1、教师讲解儿童喜爱的童话故事。

   

A、小猴因为想试着自己去摘果子,结果学 会了爬树;  

B、小鸭因为想试着自己到池塘里去洗澡,结果学会了游泳;   

C、小鹰因为想试着自己去 看看山那边的风景,结果学会了飞翔。

   

2、大家谈一谈看了、听了这些童话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想法。

   

3、把这些童话有声有色地演一演。

  (在同学们兴致最高的时候,出示教材的主题文字:

相信自己,大胆地去试一试。

)   

4、教师:

如果行,那你又长了本事,如果不行,你至少积累了经验,想必能给你们带来不少启 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榜样引路   

1、在故事中,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不怕挫 折,不怕失败,做事一定要些持到底。

   

(三)指导行为  

 1、交流:

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试一试”的经历吗?

  先看一看教材提供的例子:

一个小朋友在妈妈不在家的情况下,自己调好了闹钟。

其实,这也不是很难,对吗?

   

2、引导学生从身边最熟悉的学习生活开始思考,我们在家里做作业遇上了难题,怎么办?

   

一是不做了,等爸爸妈妈回来讲,二是打电话 问同学,三是放下功课,干脆去玩,拖到何时算何时。

  (这都不是有自信心的做法。

鼓励学生相信自己说出自己的最好想法。

)   

教师小结:

一定能做出来,这种信念应该放在首位。

然后,再认真看书,回忆老师讲课内容,再集中精力审题。

经过这个过程,一般情况下,作业中的难题应该是可以解决的。

如果确实做不出来,但 经过于认真的思考,请父母或老师进行启发,就容易解决了。

    

四、板书设计 

五、布置作业

五、课后反思

我能这么做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在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孩子们明白应该怎样做出正确选择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讨论问题,引入课题   

1、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在好朋友提出要你别把自己打碎窗玻璃的事告诉老师时,你会怎样做呢?

  

2、学生讨论。

   

3、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你能处理好这件的事情吗?

 

在讨论时,启发学生想想:

如果你就是教材中的那个小朋友,你会有什么想法?

如果告诉老师,好朋友会怎么想?

怎么说?

他还会和你交朋友吗?

但如果不告诉老师,自己不也成了不诚实的孩子了吗?

你该怎么做呢?

当学生的内心处于矛盾之时,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主题文字:

  “遇到事情我们要仔细想一想: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不应该做。

”(板书)    

二、指导看图,明白道理   

1、图中的学生在面对别人提出的不同请求时,做出了什么不同的反应:

   

A、他接受给同学讲解难题和帮助别人打水浇花的要求,   

B、却拒绝丁把作业借给同桌抄袭,以及帮朋友教训别人,   

2、你认为他做的对吗?

为什么?

   

3、阅读日记,明白事理  一位学生的日记 

我们在遇到任何困难时都要相信白已,对自己说:

“我能行,我一定能够做到。

”就算失败;也不要灰心,重新站起来相信自己!

    

三、指导行为   

1、图中的几个小男孩路过热闹的电游室门口,正为进不进去的问题争论不休呢。

你认为应该怎样做呢?

为什么?

   

2、撕书这件事,你怎么看待呢?

   

3、分组讨论:

   

A、图书室的书上有一张自己非常喜欢的漂亮的画?

撕不撕下来呢?

   

B、阿姨家的玩具以玩吗?

   

C、上课时可以讲话吗?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也需要我们好好动动脑筋,做出判断。

    

三、总结全文         

四、板书设计

五、课后反思

学习、生活有计划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门已的生活,并休会到这样做的快乐;   

2.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生活有计划”这个活动主题的学习是很有现实意义的,这是一个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问题。

教育学生明白“今日事,今日毕”的道理,不要等“明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准备:

  

排练明日复明日的小品。

   

活动步骤   

一、小品表演   

1.选几名同学表演下面的小品,  舞台一分为二,一半是教室,一半是学生冬冬的家。

冬冬坐在中间,左边可够到教室里的课桌,右边可够到家里的书桌。

一学生用手举—日历,分别用大挂历形式展示星期一、星期二„„一学生扮演教师,不断地布置作业;两位学生扮演冬冬的同学,轮流找冬冬出去玩。

日历从星期一开始展示。

   

教师(在教室里):

同学们,今天的课外作业是第一课的练习题。

(冬冬从教室的书桌坐取出一本练习册,放在家里的书桌上)  

 同学甲:

冬冬,咱们去打球吧!

   

冬冬:

我的作业还没做呢!

(想了一会儿)好吧,作业明天再说!

(跟同学甲下场,然后再回到舞台中间)  (日历翻到星期二)   

教师:

同学们,今天的作业题是第二课的练习题。

 

(冬冬从课桌里取出一本练习册,放在书桌上第一本练习册的上面)   同学乙:

冬冬,咱们去公园吧!

   

冬冬:

我的作业还没做完呢!

(想了一下)好吧,明天再说!

走,咱们玩去!

  日历翻到星期三、四、五、六,教师不断地布置作业题,冬冬不断地从课桌里取出练习册,家里的书桌上叠放的练习册越来越高„„   

这时,观看表演的同学集体朗诵《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   

2.组织学生讨论小品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办什么事都要只争朝夕,“今日事,今日毕,”不要养成拖拉作风,当天应做完的事,决不要放到明天去做。

  

提示:

(1)小品表演应适当夸张,以表现一种拖拖拉拉的作风及其带来的后果。

   

(2)《明日歌》的内容可提前抄写在黑板上。

  

(3)可让学生结合讨论,谈自己在什么方面存在拖拉作风,以及应怎样改正。

   

二、今日与明日   

1.你知道吗?

“今日”你做的每一件事,对“明日”都会有影响。

   

2.小组中讨论,下面这些“今日”的行为,会在“明日”带来怎样的结果。

记录在表中。

 

三、课后总结

四、板书设计

五、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我们去发现

有趣的发现

教学目的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相关的科学常识;  

2、学习用观察、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鼓励学生收集民间谚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探究习惯、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自制卡片   

一、唱一唱:

  演唱《天地之间》(或听录音《天地之间》),导入本单元主题《我们去发现》  

二、讲一讲:

  老师或学生分别介绍牛顿、瓦特、张衡  

三、看一看:

  

1、教师准备一些图片(两张为一组,两张图片大体相同但有细微区别)。

  

2、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找出两张图片的异同。

  师:

请小朋友仔细看图,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看哪一个小朋友有一双会发现的慧眼。

 

 3、教师总结:

仔细观察很重要。

  

四、想一想:

  知了为什么叫得那么响?

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动物这样唱歌呢?

 (指导学生用观察、小实验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五、议一议:

  生活中,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互相说说或分小组讨论后在组里讲一讲。

  

六、读一读:

  出示写有谚语的卡片读一读:

  云往南,雨连绵。

  云往北,一阵黑。

  云往东,一溜青。

  云往西,穿雨衣。

  

问:

1、谚语说明了什么?

  

2、课后收集相关谚语  

3、下雨前还能看到什么现象?

  

七、记一记:

  在自己准备的资料卡片记下你在生活中的发现。

  

八、板书设计

九、课后反思

我也能做研究

 教学目的 :

 

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及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灯片 资料卡    

一、说“研究”导入课题  

1、什么是研究?

举例说说即可  

2、研究尽是科学家的事吗?

  

3、我们研究些什么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同走进今天的课堂,  

二、看一看,提出问题(出示灯片)  

1、图中的小男孩提出了什么问题?

  (小水坑怎么干的)  

2、他是怎样解决的?

  (观察、记录、询问老师、查找资料)  

3、小结:

  小男孩所做的事就是研究,而且是了不起的研究。

研究就在我们身边。

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勤于动脑,把脑海中的大问号变成感叹号,我们就会成功。

   

三、议一议,研究什么  

同桌讨论:

你有什么问题?

这些问题想弄清楚吗?

怎样弄清楚?

   

二、写一写,怎样研究  

发放资料卡,每位同学认真填写,可以相互讨论共同完成,也可以请教老师和父母亲。

 

研究的方法 

1:

上网查阅 

2:

到图书馆找资料  

3:

请教父母 

4、请教老师 

5:

自己观察 

6:

其他形式  

研究时间和地点  

研究结论

 四、板书设计

五、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问一问,导入新课  

1、同学们知道小青蛙怎样变成癞蛤蟆?

  

2、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小青蛙是怎样变成癞蛤蟆。

  

二、议一议,制定研究计划  观察对象  观察时间  观察记录  观察结果  

三、看一看:

青蛙变成癞蛤蟆的幻灯片演示  师出示灯片,让学生了解小青蛙变成癞蛤蟆的过程  

四、读一读,学生的观察日记  

五、玩一玩:

不倒翁为什么不倒  

1、问有什么神奇的力量能让不倒翁不倒?

  

2、出示课前准备的不倒翁玩一玩  

3、在玩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什么吗?

  

4、拆开玩具看不倒翁不倒的真正原因  

5、小组合作,学生动手做不倒翁  

六、做一做  选一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然后给同学作介绍。

七、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一、成果展示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都认真研究了自己要研究的东西,你们一定都很想把自己的发现、研究的成果告诉大家吧。

今天我们就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让大家也来分享你的快乐。

  

2、活动要求:

我们的汇报可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也可以介绍研究过程,甚至可以展示你在实验中发生的有趣事情。

  

二、分组交流展示 

 三、答记者问  

刚才,同学们都展示了自己的成果,也看到了别人的作品。

你对哪些作品感兴趣呢?

有什么问题想问问它们的主人吗?

比如,他是怎么研究的?

在研究中有没有遇到困难?

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当一当小记者,采访一下我们的小小研究员。

 

三、总结讲评  真棒!

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高兴!

你们都是未来的科学家!

        

四、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我们的科学小组

教学目的 :

1、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并从中体会到团结的力量,体会集体的智慧;  

2、 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在成功的欢声笑语中迈向更大的成功。

  

3、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随时随地学科学、用科学的学习品质。

  

重点难点:

  活动小组计划的制定和落实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

 知识卡片若干张   

一、成立科学兴趣小组  

1、 同学们讨论:

怎样成立科学兴趣小组  

2、 建立兴趣小组档案  组名 姓名 喜欢的活动  

二、制定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

 

组名  

组员  

指导老师  

内容    

三、议一议:

活动的收获    

四、板书设计

五、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请让我来帮助你  

教学目标:

1、懂得接受别人的帮助会心存感激;   

2、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无私地去帮助别人。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同学感受帮助了别人,自己也会感到很快乐。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小朋友,我们在接受别人的帮助会心存感激,心感快乐。

但是,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

我们应该怎样做?

  我们要真诚地说一句:

“请让我来帮助你”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教师:

  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有些不开心的时候,朋友就会对我说:

“告诉我,你有什么困难?

请让我来帮助你!

”   

2、说说你听到这句话的心情。

(有勇气、不害怕、不灰心、有好心情了„„)   

3、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当别人有困难时,你会怎样做?

(当别人需要的时候,我们要说:

“请让我来帮助你”)    

三、榜样引路、指导行为   

师:

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些小朋友是怎样做的呢?

 1、出示图画  A、女同学作值日时生病了,一同学送她上医院,一同学帮助她清扫;  B、拖车的叔叔拉车拉不动了,帮助他推车;  C、把课外书寄给山里的小伙伴„„  

2、谈谈体会:

  接受别人的帮助会心存感激;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以不同的方式无私地去帮助别人。

帮助了别人,自己也会感到很快乐。

  

3、阅读日记,加深体会。

  思考:

我是怎样帮助小新的?

我的心情如何?

小新呢?

  

4、你平时是怎样帮助你周围有困难的人的?

  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四、故事引路,加深认识  欣赏故事《光头男孩》,看看大家是怎样帮助这个男孩的?

男孩心情怎样?

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

   

五、总结全文  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你有心,哪怕是带给别人一缕阳光、一丝快乐,对别人来说,也会感到春天一般的温暖。

让我们都来说一声:

“请让我来帮助你”。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让爷爷奶奶开心

教学目标:

  

1、懂得尊重并帮助老人。

  

2、理解老人”的快乐之情;“孝敬老人”的自豪之情。

  

3、以实际行动热爱、关心老人、培养爱心、孝心,做文明有礼、助人为乐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指导学生调查、访问和考察,获取研究资料和信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兴趣和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设计思路:

    针对“做爷爷的小拐杖”主题,采用的活动形式,将“我对老人知多少——了解老人”“我为老人做多少——孝敬老人”两个基本活动环节串联起来开展活动。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1、多媒体       

2、“孝心”调查表       

3、“小灵通”“心连心”“孝心”奖章  

学生准备:

1、爷爷、奶奶的资料、照片的搜集 

2、填写调查表  

教学流程:

  

一、问题激趣,引路入题。

  

1、入题:

今天,我们一同走近爷爷、奶奶:

去了解老人,学会孝敬老人。

   

二、结合故事、学文明理。

  

1、教师讲故事,学生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2、小结:

做爷爷的小拐杖是对爷爷爱的表现。

作为小学生,应该学会向周围的老人表达你的爱。

   

三、开展活动,指导行为。

  

导入:

今天的活动共分为两块——“我对老人知多少”“我为老人做多少”。

  

活动

(一):

我对老人知多少——了解老人  

1、谈话:

首先要了解老人,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生活困难。

  请你把课前获取的信息和伙伴们交流。

我们将会评选“小灵通”奖章。

  

2、学生交流对老人的了解情况:

兴趣、爱好、困难、生日„„  (展示调查表) 

3、小结:

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都是合格的“小记者”,你们已经试着在了解身边的老人。

   

活动(二 ):

我为老人做多少——孝敬老人  

1、师:

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只要你有爱心,老人们都会感到春天般的温暖。

  

2、用说的方式表达你对老人的爱。

“精彩一句话”  

3、用做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爱。

  歌曲欣赏、榜样引路:

 学生“孝敬老人”图片:

(多媒体)  A、、看望爷爷  B、给爷爷捶背  C 给奶奶梳头   

 4、小组交流:

自己是怎样孝敬老人的。

  

5、各组代表汇报;  教师小结:

  对,.一声甜甜的爷爷、奶奶,一杯热气腾腾的暖茶,一次温柔的按摩,一次无微不至的搀扶„„都包涵着我们对老人深深的爱。

  

6、交流感情,颁发“孝心”奖章。

   

三、创设情境,深化认识  

1、欣赏多多日记——我给爷爷选球拍  

2、小小表演台  A、学生分组表演  B、指名表演 (情境:

爷爷到我家)  C、 请一名奶奶到现场,学生进行表演。

  

3、活动总结:

今天的活动非常成功。

理解老人,孝敬老人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

   

四、布置作业,结束全课  

1、设计一张“孝心卡”,写上“精彩一句话”(最想对老人说的一句话。

),送给家中的老人。

  

2、每周按时填写“我爱老人”孝心卡。

(多媒体显示)  

“我爱老人”孝心卡  内容  次数 1 2 3 4 5 6  服务时间  服务地点  服务内容  老人评价  自我感受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叔叔阿姨辛苦了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己周围劳动者的观察和访问,体会他们劳动的苦与乐; 

2、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劳动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对自己周围劳动者的观察和访问,体会他们劳动的苦与乐。

 

教学重点、难点:

 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劳动的优良品质。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调查自己的父母平时的工作情况;调查身边的劳动者,并作出调查报告;寻找身边劳动者的事迹、故事等。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父母每天是怎样工作的吗?

 

二、活动引导

活动一、看看他们怎样工作?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父母是干什么工作的,平时几点钟上班、几点钟下班,在什么地方、如何去上班(使用什么交通工具),他们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他们上班后的感受如何?

旨在用学生身边最熟悉的人推广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

 

活动二、调查采访 

调查学生周围的其他劳动者。

让学生课前自由的组成小组,并确立调查计划,准备好调查问题,并写好调查报告(用自己特有的形式展示调查结果,如文字报告、画画、图片、甚至是录像等),再确定调查对象时,最好选择学校内的校医、食堂工人、商店工作人员、门房或是学校附近的工厂、商店、餐馆、邮局、医院等。

教师要提醒学生调查时注意安全。

(注:

要上好这一课,必须走出教室,只有让孩子们融入到社会之中,去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面对面地接触,去亲眼看到他们的劳动的辛苦,去面对面地交流,了解到他们劳动的辛苦,劳动的快乐,才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与不易,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才能真正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们,尊重他们。

三、板书设计

四、课后作业

五、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人默默无闻的为我们做出了贡献,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

 

二、新授 

活动一、寻找身边的劳动者。

 

 寻找身边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可以用照片记录,也可以画画,可以是文字记录也可以是小故事。

分组讨论后,在班级交流后,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

“这些人默默无闻为我们作出了贡献,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 

活动二、 交流谈感想,谈谈自己的理想,自己长大后要做什么工作?

怎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课堂总结

四、板书设计

五、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你好,祖国妈妈  

可爱的祖国

教学目的 :

 

1、教育学生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

  

2、教育学生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3、让学生体会到祖国就象妈妈一样可亲可爱。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感受到祖国的美丽和伟大,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