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浙江省新学考高三全真模拟卷五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5328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浙江省新学考高三全真模拟卷五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浙江省新学考高三全真模拟卷五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浙江省新学考高三全真模拟卷五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浙江省新学考高三全真模拟卷五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浙江省新学考高三全真模拟卷五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届浙江省新学考高三全真模拟卷五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届浙江省新学考高三全真模拟卷五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届浙江省新学考高三全真模拟卷五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届浙江省新学考高三全真模拟卷五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届浙江省新学考高三全真模拟卷五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届浙江省新学考高三全真模拟卷五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届浙江省新学考高三全真模拟卷五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届浙江省新学考高三全真模拟卷五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届浙江省新学考高三全真模拟卷五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届浙江省新学考高三全真模拟卷五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浙江省新学考高三全真模拟卷五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届浙江省新学考高三全真模拟卷五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浙江省新学考高三全真模拟卷五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浙江省新学考高三全真模拟卷五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届浙江省新学考高三全真模拟卷五政治试题解析版

2019届浙江省新学考高三全真模拟卷(五)

政治试题

★祝你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

高考考查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

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

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主观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本科目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8·温州十五校高三期末联考)西周时期,“建国”在性质上总是与“分贰宗”相一致的。

不管是封同姓诸侯或者异姓诸侯,均为周宗族的分宗。

这反映了(  )

①西周分封以宗法关系为基础 ②诸侯之间的等级相同③周王通过分封直接管理地方 ④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建国”在性质上总是与分贰宗相一致的,这说明分封依赖于宗法关系,不管是封同姓诸侯或者异姓诸侯,均为周宗之分宗,这说明周天子是天下诸侯的大宗,故选①和④。

材料没有概述诸侯之间的等级关系,故排除②。

材料看不出直接管理,故排除③。

2.(2017·衢州期末)战国时,赵豹警告赵王应避免与秦国对抗,理由是“秦以牛田……不可与战……”材料反映了(  )

A.秦赵应世代交好永不交战

B.牛耕在战国时已普遍使用

C.先进生产力促进了国力的强盛

D.赵国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理念

答案 C

解析 据“赵王应避免与秦国对抗”可知主要是惧其实力,而不是要修好,故A项错误;牛耕普遍使用是在汉代,故B项错误;牛耕在战国时期是先进的耕作技术,促进了秦国生产力的发展,实力强大,故C项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赵豹警告赵王应避免与秦国对抗是因为惧怕秦国的实力,而不是爱好和平,故D项错误。

3.(2018·浙江学考模拟)孟子弘扬孔子“君子忧道不忧贫”主张,强调“道不同,不相为谋”,对后世影响极大,这说明孟子(  )

A.反对追求物质欲望

B.坚持将精神追求放在第一位

C.反对思想文化专制

D.具有强烈的政治参与的意识

答案 B

解析 “君子忧道不忧贫”指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活的问题,“道不同,不相为谋”指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都强调了“道”的重要性,体现了孟子视纯正的政治理想和学术追求为士阶层的精神支柱,坚持将精神追求放在第一位,B项正确。

4.(2018·嘉兴市学考模拟)《资治通鉴》记载,德宗贞元十三年:

“置白望(唐代宫市宦者派在市场的采办人员。

因他们于市中左右望,白取民物,故人称‘白望’)数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指街巷),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则敛手付与。

”这反映出唐代(  )

①商业活动受到政府严格监管 ②商业活动范围的扩大③“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④宫廷的特权现象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D

解析 题干材料中“数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指街巷)”反映了唐代商业活动范围的扩大;“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则敛手付与”反映了唐代宫廷的特权现象;商业活动受到政府严格监管、“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在题干材料中均没有体现,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选D项。

5.(2018·温州学考模拟)北宋《武经总要》介绍了一种工具的用法,“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而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

”这种工具的用途是(  )

A.鼓风冶铁B.农业灌溉

C.斤两测算D.方向测定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而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工具为指南鱼,主要用于方向测定,D项正确。

A、B、C三项与材料不符,均可排除。

6.读下图,我国北宋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

A.洛阳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草市”和集镇开始出现

C.“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D.开始设立专门管理“市”的机构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宋代“市”的发展。

洛阳在唐代时已是国际大都会;草市和集镇在南北朝时已经出现;专门管理“市”的机构汉代已经出现,这些都不是变化,而且图片也没有反映。

从图片中看到的夜市和分布广泛的商业繁华区,可以判断“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故选择C项。

7.(2017·浙江名校联合体学考评估)经济史学家把一些古代诗集作为研究“制度经济学”的要籍。

下列人物中,所写诗歌真切地反映了唐朝劳动人民生存状态的是(  )

A.李白B.杜甫C.李清照D.屈原

答案 B

解析 根据关键词“反映了唐朝劳动人民生存状态”并结合所学可知,杜甫的诗歌属于现实主义,真实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国破家亡、人民生活的困苦。

8.(2017·嘉兴查缺补漏)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

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儒学统治地位动摇

C.南宋的统治者尊道礼佛

D.南宋社会相对稳定

答案 A

解析 南宋时儒学吸纳佛道融合生成理学,因此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故A项正确;宋朝时儒学统治地位动摇的说法是错误的,故B项错误;南宋统治者推崇理学,故C项错误;南宋社会相对稳定不是促成题干变化的原因,故D项错误。

9.(2018·台州市学考模拟)“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刚打完的这场战争不过是一个蛮夷部落的一次闹事而已。

这些蛮夷依仗船坚,袭击占领了沿海地区的一些地方,甚至还控制了大运河沿岸的一处要地,迫使皇上作出一些让步。

”这场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中“不过是一个蛮夷部落的一次闹事而已”说明当时清政府仍以天朝上国自居,根据“控制了大运河沿岸的一处要地”可以判断是南京,据此判断是鸦片战争,故A项正确。

10.(2017·温州高一期末)从1895年至1913年,随着通商口岸的外国工业合法化,至少又有136家外资制造业和采矿企业在华建立,它们创办时的资本投资额都超过十万中国元,导致“通商口岸的外国工业合法化”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 C

解析 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导致“通商口岸的外国工业合法化”,故C项正确。

11.(2017·杭州七县联考)爱国诗人邱逢甲率绅民上书清政府:

“和议割台,全台震骇。

……臣等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台誓死守御。

……如倭酋来收台湾,台民唯有开仗。

”以下符合邱逢甲践行其誓言的行动是(  )

A.驾舰撞向“吉野”,不幸中鱼雷与舰同沉

B.率领黑旗军,在台中附近的大甲溪伏击日军

C.组织领导义军,在新竹、台南等地痛击日军

D.淞沪抗战,多次击退日军进攻,迫使其三易主帅

答案 C

解析 “组织领导义军,在新竹、台南等地痛击日军”是指邱逢甲领导台湾义军反割台斗争,故C项正确。

12.(2017·浙江七彩阳光联考)下表为1895~1911年间,江苏开办的140余家民族工矿企业信息表,这表明(  )

创办者身份

企业数量

官僚、士绅

47家

买办

7家

其他(包括地主、商人、手工工场主等)

89家

A.买办创业的企业规模最大

B.甲午战争后民族企业开始出现

C.民族企业投资主体多元

D.官僚资本阻碍了民族工业发展

答案 C

解析 从民族企业创办者身份看,有官僚、士绅、买办、地主、商人、手工工场主等,投资主体多元化,故C项正确;A、D两项材料无从体现,B项与史实不符,故均排除。

13.(2018·安吉上墅高中学测)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这主要是因为(  )

A.该地区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

B.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促使封建自然经济瓦解较早

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

D.康有为维新派宣传推动

答案 B

解析 这些地区是较早开放的通商口岸,外国列强侵略较早,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较早,这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提供了市场、劳动力等。

14.(2018·浙江学考模拟)琉璃厂书贾记载,晚清以来,自朝廷锐意变法,“谭新学者,都喜浏览欧西译本”,常有文人士大夫拿着梁启超的《西学术书目表》到琉璃厂书铺中按表以求,善本旧书却乏人问津。

这表明(  )

A.废科举有利于民众思想解放

B.维新思想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维新变法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D.传播西学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答案 D

解析 材料反映了晚清维新变法运动以来,研究新学、阅读西方著作的译著成为潮流,文人士大夫经常到北京琉璃厂书铺购买西学书籍,而中国传统典籍的善本旧书几乎无人问津,可见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传播西学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故选D。

A、B两项在材料信息中无体现,故排除;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15.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中偷用西学的“移花接木”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的道理。

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

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

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理论的外衣

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

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

答案 B

解析 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进行变法,是为了减轻变法的阻力,故选B。

16.(2017·嘉兴学考)1914年,袁世凯宣布废除国务院,在总统府设立政事堂和陆海军大元帅统帅部,取消国务总理,改设国务卿并向总统负责。

袁世凯这一调整事实上违背了《临时约法》中的(  )

A.责任内阁制B.君主立宪制

C.两党制D.议会制

答案 A

解析 《临时约法》中实行责任内阁制,通过内阁来限制总统的权力,材料中取消国务总理实际上是取消内阁,违背了责任内阁制,故A项正确。

17.(2018·杭州市学军中学)“喋血沪淞飚,击寇侵嚣。

蹈火赴汤戎百万,三月胶鏖。

国破岁明昭,众志铿骁。

……”与此诗歌反映事件关联合理的是(  )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此事件以八一三事变为开始标志

C.中国军队取得抗战来首次大捷

D.期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惨案

答案 B

解析 诗歌中“沪淞”“三月胶鏖”说明是1937年在上海中日进行三个月陆战的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事变,B正确。

18.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

“(20日)下午五时五十五分,执行主席宣布表决结果:

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

这时,全场欢腾,全体起立,为这个伟大文献的诞生而热烈欢呼。

”投票通过这部“伟大文献”的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 C

解析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是在1949年召开,故A项错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是在1949年召开,故B项错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在1954年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C项正确;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1956年召开,故D项错误。

19.(2018·浙江学考模拟)1955年夏季,中国出现了一场批判“小脚女人走路”的运动,一年后,经济领域就完成了计划十几年才能完成的任务。

当时“小脚女人走路”是用来形容(  )

A.解放区土地改革速度缓慢

B.第一个五年计划速度缓慢

C.社会主义改造速度缓慢

D.社会习俗的变迁缓慢

答案 C

解析 由题中材料信息“1955年夏季”“一年后,经济领域就完成了计划十几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可知,该任务完成于1956年。

分析四个选项可知,只有社会主义改造是在1956年完成的,故选C。

20.(2018·嘉兴市学考模拟)“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法律机构基本瘫痪。

1978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重建检察机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人民法院进行了恢复整顿,1979年9月重建司法部。

随着行政管理领域单行法律、行政法规相继出台,工商、税务、土地、卫生等行政执法机构恢复运转。

这反映了(  )

A.民主集中制原则还需要恢复

B.依法治国方略得到正式确立

C.民主法制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思想路线拨乱反正全面展开

答案 C

解析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新时期“重建检察机关”“各级人民法院进行了恢复整顿”“重建司法部”等措施,反映了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故C为正确选项。

21.(2018·嘉兴测试,14)下图所示为1950~1978年中日贸易概况。

下列各项中对数据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在建国初期与日本没有任何往来

B.中日建交推动双方贸易迅速发展

C.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是中国主要贸易对象

D.经济交流决定着中日邦交正常化

答案 B

解析 据图片可知,1972年之后,中日贸易总额持续上升,主要是中日建交推动双方贸易的发展,故B项正确;A项中“没有任何往来”的说法错误;表格中没有和其他国家贸易对比的信息,故C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

22.(2018·浙江学考模拟)1990年,厦门开始进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时任厦门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的郑金沐在《厦门日报》中发表谈话,提出“股份制既不姓‘资’也不姓‘社’,而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的观点,结果遭到厦门大学四位老教授的一致反对。

这反映出(  )

A.传统观念阻碍体制改革

B.城市改革仍未取得突破

C.国企改革目标已经明确

D.“南方谈话”推进改革深化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厦门大学教授反对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反映了传统观念对改革的阻碍,故选A项;B、C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南方谈话”是在1992年,排除D项。

23.(2018·台州中学统考)1991年7月,美苏签署了《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计划7年内把进攻性战略武器削减1/3,即把各自拥有的核弹头削减至不超过6000枚。

这反映出(  )

A.霸权主义得到了有效遏制

B.国际局势出现缓和趋势

C.多极化格局促进世界和平

D.冷战范围超出军事领域

答案 B

解析 1991年美苏签署《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这说明美苏军备竞赛缓和,体现了国际局势出现缓和趋势,故B项正确。

24.(2017·浙江宁波模拟)下图漫画反映了当今世界的(  )

A.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B.经济全球化现象

C.“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

D.经济区域集团化

答案 C

解析 漫画中的鹰代表的是美国,其余几个地区和国家分别是欧盟、俄罗斯、印度、日本、中国等。

美国虽高高在上,但其他国家也能提出自己的要求和主张,所以世界总体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

25.“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等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

……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

”对于这段材料,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

①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②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 ③经济区域化使经济全球化无法实现 ④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实现现代化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③错误;④在材料中未体现,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2018·浙江押题卷)政治、经济文明的演进是一个漫长、艰难、复杂的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后期)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俄国的彼得大帝还在南征北战,建立专制帝国;德国和意大利则四分五裂,人民正期待着强有力的王者出现……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摘自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英国议会与法制建设

时间

法制建设

1832年

工厂法通过,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作了规定

1832年

议会制度改革,重新确定下院席位,对选区设置、选举名额进行重新调整分配;工业资本家取得政治权利

1834年

《济贫法修正案》通过,不再无条件为有工作能力的人提供救济,贫困劳工只能通过工作得到救济

1836~1848年

宪章运动提出实现普选权等六项主张

1842年

通过矿业法,禁止使用妇女和不满10岁的儿童从事井下劳动

1867年

第二次议会制度改革,改革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使工人阶级大部分得到选举权

1875年

颁布了健康法

1870~1907年

英国颁布7项教育法,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并对学生提供食品及医疗保健

1875~1909年

先后有5个住房法出台,重点解决工厂宿舍及工人居住区的住房和环境问题

1884~1885年

第三次议会制度改革,再次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农业工人和矿工也得到选举权;男子普选权基本实现按人口分配议席的原则

1885年和1890年

再次颁布健康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从政治、科技两方面指出英国“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的主要表现。

(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在民主化发展进程中着力解决的问题并分析其对英国的影响。

(6分)

答案 

(1)表现:

政治上,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开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先河。

科技上,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开辟了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2)着力解决的问题:

发展与完善资产阶级代议制;加强立法工作,建设法治国家;以法律手段解决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等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

影响:

进一步完善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民主政治的完善和重点社会民生问题的逐步解决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缓和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据统计,美国福特汽车主要部件生产商分布于美、欧、亚三大洲的20多个国家。

美国制造的波音747飞机,由450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除自制外,还由来自6个国家的2万家企业制造。

日本丰田汽车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但汽车零部件大多数并非日本国产,而是来自20多个国家的160家工厂,汽车轮胎等产品甚至是马来西亚等第三世界国家生产的。

由于生产成本低于国外同等企业,而质量和售后服务优于国外同类产品,丰田汽车的销售状况一直呈上升态势。

(1)材料一的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列举与图一并存的两大区域经济集团。

(2分)

(2)图二反映的组织名称是什么?

这一组织的成立有什么作用?

(4分)

(3)材料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历史过程及根源。

(4分)

答案 

(1)趋势:

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

组织:

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名称:

世界贸易组织。

作用:

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的新时期已经开始;表明全球化进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3)特点:

世界经济全球化。

历史过程: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扩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根源: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