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选修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56159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8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选修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选修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选修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选修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选修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选修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选修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选修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选修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选修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选修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选修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选修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选修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选修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选修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选修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选修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选修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选修试题.docx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选修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选修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选修试题.docx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选修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高二生物2017.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4页,第Ⅱ卷5—8页。

共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

2.将答案填涂、填写在机读答题卡中。

第Ⅰ卷(选择题 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与HCO

、HPO

等离子有关

B.内环境稳态是指组成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等保持相对稳定

C.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升高会引起组织水肿

D.人体稳态的维持都以正反馈调节为基础

2.右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1、2、3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中的多种细胞,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体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B.细胞2也可能是淋巴细胞

C.液体b可能含有激素和血红蛋白

D.b中O2浓度比c中低

3.下列与血糖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作为信息分子,可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

C.肾上腺素参与血糖调节

D.肝糖原可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平衡

4.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突然升至40℃,在B时刻,室内温度又突然降至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B段时间内,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

B.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

C.在BC段时间内,人体的产热量远远高于散热量

D.在BC段时间内,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5.T细胞具有短期保护(效应T细胞)和长期保护(记忆T细胞)的分工:

短期保护的T细胞带有“战士”的蛋白分子标记;长期保护的T细胞则有“记忆细胞”的蛋白分子标记。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受抗原刺激后可以产生效应T细胞

B.T细胞分化产生的效应T细胞能与侵入细胞内的抗原结合,将其杀死

C.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D.记忆T细胞能够呈递抗原并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6.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为抗原首次进入机体引起的免疫反应,表现为发作迅速,反应强烈

B.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感染HIV后,机体能够发生体液免疫,不能发生细胞免疫

D.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

7.经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神经垂体无合成激素的功能。

下图中甲、乙表示结构,a~d表示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结构甲表示腺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若给动物饲喂含a的饲料,c的含量无明显变化

C.物质c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作用为负反馈调节

D.由下丘脑合成并由结构乙释放的d只被运输到肾小管和集合管

8.下右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

刺激a点,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B.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C.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

D.该实验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9.如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据图推断错误的是

A.图1、2中的细胞b、d可以是同一种细胞

B.图1、3所示的方式不能同时发生在免疫调节中

C.图1、2、3所示方式的实现均需要受体参与

D.图1、2、3所示方式利于实现细胞间功能的协调

10.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等的种植、保存方面已有较多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细胞分裂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B.在未授粉雌蕊柱头上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能获得无籽黄瓜

C.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可以在番茄顶芽同一细胞中起作用

D.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中,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

1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把一个胚芽鞘尖端放在一块琼脂块上,琼脂块的中央被云母片隔开,同时被一个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如下图①所示)。

经过以下两种方法处理一段时间:

仅胚芽鞘和琼脂块转动、整个装置同时转动,然后分别把甲、乙所示琼脂块放在两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切口上(如下图②)。

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分别是

A.向右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B.直立生长、直立生长

C.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

D.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12.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A.从试管吸出培养液之前应静置一段时间

B.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计数四条边上的菌数

C.当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数目较多时应适当稀释

D.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1个计数室

 

13.下面的图1和图2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净补充量(为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和种群密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曲线a代表死亡率,曲线b代表出生率

B.海洋鱼类捕捞后应使鱼类数量保持在图1的E点

C.图2中在F点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D.图2中G点代表种群达K值时的种群密度

14.硅藻是单细胞的藻类,硅酸盐是硅藻生活必须的营养物质,将星杆藻和针杆藻两种硅藻混合在一起培养时,种群数量及硅酸盐含量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星杆藻和针杆藻之间是捕食关系

B.硅酸盐浓度高时针杆藻种群密度大

C.硅酸盐浓度低时,针杆藻对硅酸盐的吸收能力弱于星杆藻

D.通过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估算硅藻的数量

15.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可表示火灾后森林进行的演替

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相同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1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B.利用粪便生产沼气,沼渣回田,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17.右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④过程只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

C.物质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甲、乙、丙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图中甲、乙、丙包含的所有种群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18.下列有关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限制酶剪切获得一个目的基因时得到两个切口,有2个磷酸二酯键被水解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序列越短,则该序列在DNA中出现的概率就越大

C.-CATG↓-和-G↓GATCC-序列被限制酶切出的黏性末端碱基数不同

D.T4DNA连接酶和E.coliDNA连接酶都能催化平末端和黏性末端的连接

19.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载体质粒必需有复制原点、起始密码、终止密码和标记基因

B.应用DNA探针可以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完全表达

C.只要抗虫基因能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就能使之表达出抗虫性状

D.PCR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变性、复性、延伸创造条件

20.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的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的需要

B.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定向改变其结构

C.蛋白质工程能产生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D.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密不可分,又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

二、多项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2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手指接触到针尖而产生痛觉属于非条件反射

B.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C.传入神经末梢是感受器,传出神经末梢是效应器

D.只有保持完整的反射弧结构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22.将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结果如下图。

现将相同长度的茎段浸没在某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生长量为acm,从图中可知其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为4μmol/L和16μmol/L。

为进一步确定其浓度,将待测溶液稀释为原浓度的一半,再取相同切段浸入其中,测得其生长量为bcm,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来促进幼苗切段的生长

B.若a

C.若a>b,则待测溶液的浓度为4μmol/L

D.若生长素溶液的浓度大于18μmol/L时,离体的茎段生长量可能小于dcm

23.在辽阔的蒙古大草原上发生着如图所示的捕食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猫头鹰与食虫鸟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

B.草原生物群落只有水平结构无垂直结构

C.除了图中所示成分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还缺少的是分解者

D.若猫头鹰的能量1/2来自兔,1/2来自食虫鸟,则增重10克,至少需要消耗草750克

2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C.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容

25.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利用反转录技术获得人的β-珠蛋白基因

B.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密码子和标记基因

C.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

D.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常用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5分)

三、非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8题,共计65分。

26.(8分)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的作用机理。

根据图解回答有关问题:

(1)血糖升高后,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的物质有葡萄糖、▲、▲;图中完成通过A途径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反射弧:

葡萄糖感受器→▲→胰岛B细胞。

(2)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会增加细胞膜上▲的数量,促进组织细胞摄入葡萄糖;另一方面能促进细胞内▲的合成加快,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3)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

抗体①与抗体②引起的糖尿病相比,引起的糖尿病的症状较▲,原因是机体可以通过▲促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病。

27.(8分)当人被银环蛇咬了之后会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反应。

如图1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反应的部分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

(1)图1中细胞①的名称是▲,物质A是▲。

(2)在图1的①~

细胞中,不能识别α-银环蛇毒的细胞是▲(填代号),物质B与α-银环蛇毒结合的主要场所是▲。

(3)在野外工作的科研人员,为防止银环蛇伤害,一般要进行预防接种。

分别给甲、乙两人注射α-银环蛇毒的抗体血清和α-银环蛇毒疫苗,一段时间后测量他们血液中的α-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得到图2中的曲线a和b。

再次给甲、乙注射等量的α-银环蛇毒疫苗,请在图中继续画出甲、乙两人的血液中α-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的变化曲线(曲线线形参照曲线a、b)。

(4)研究发现,免疫细胞与下丘脑、垂体之间存在如右图所示的联系。

据图3推知,物质C为▲,该调节过程说明内环境稳态依赖▲调节机制。

28.(9分)下图1表示伤害刺激下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图2为反射弧d结构的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

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图1图2

(1)图1反射弧中b、e结构的名称依次为▲,当b结构上的某区域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

(2)从图2可以看出未兴奋时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这样可避免▲,当兴奋到达d结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引起突触后膜▲,使肌肉收缩。

(3)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会形成痛觉。

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

(4)伤害引起的疼痛可通过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直接促进▲对水的重吸收。

29.(8分)某种南瓜矮生突变体可分为两类:

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和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

为研究某种矮生南瓜突变体属于哪种类型,研究者应用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图2所示。

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为得到某浓度激素处理后的实验数据,研究者需要测量两种南瓜茎▲的长度,并计算出伸长量;而且需要取每组各株南瓜茎伸长量的▲作为该组的实验结果。

(2)赤霉素对正常南瓜茎有▲作用,而对矮生南瓜▲作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的特点。

(3)喷施赤霉素或生长素▲(能/不能)使矮生南瓜的茎恢复至正常,由此可推测:

该矮生南瓜属于▲型突变体。

(4)图3表示两种南瓜茎中内源性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含量,图中显示结果▲(支持/

不支持)上述推测。

30.(6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指导草原牧民更科学地放牧,对草原生物种群进行了各项调查,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确定放牧量,该兴趣小组对该草原上的某种优质牧草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所用的调查方法应该为▲,为减小调查的误差,调查时应注意:

①▲;②▲。

(2)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该草原,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该兴趣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调查,并绘制了以下两图:

①图甲中虚线表示田鼠种群的J型增长方式。

如果田鼠迁入时的种群数量为a,而且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为原来的m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

②图甲中实线表示田鼠种群在该草原上的实际增长情况,AB段实线与虚线重合的原因是▲。

③图乙表示某时刻该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则图甲中▲点不可能出现此种年龄组成。

31.(7分)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是鱼类等海洋生物的饵料,其生长状况受紫外线B波段(UV-B)辐射量的影响。

科学家探究UV-B辐射量对小球藻生长影响的实验,其结果如下:

培养皿编号

UV-B辐射剂量(J/m2)

小球藻相对增长率

A0

0

20×104

A1

0.2

27×104

A2

0.8

26×104

A3

1.6

14×104

A4

2.2

10×104

A5

3.0

6×104

 

实验设计如下:

一、材料用具:

含小球藻的培养液、紫外灯(产生UV-B)、培养箱、培养皿、固定液、显微镜等。

二、请你补充实验步骤:

(1)取6个培养皿,编号为A0、Al、…A5,分别加入▲。

(2)将上述6个培养皿分别置于▲的紫外灯下,给予照射后,放入同一培养箱,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3)一段时间后,取出A0~A5,分别吸取等量样液,固定后观察计数并记录。

三、利用计数板可在显微镜下对小球藻进行直接计数。

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样品就滴在计数室内。

每个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3。

现将1mL小球藻样品加9mL蒸馏水充分稀释后,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

现观察到右图中计数室所示a、b、c、d、e5个中格80个小格内共有小球藻50个,则上述1mL样品中约有菌体▲个。

四、请完成对实验的分析:

(1)在实验所用的辐射剂量中,能促进小球藻生长的剂量有▲。

(2)该实验还应设置平行实验组B0~B5,同时进行重复实验求平均值,其目的是▲。

(3)若将A0中的小球藻培养一段时间后,种群密度稳定在8×106个/mL,则A0中小球藻数量增长最快时,种群密度约为▲。

(4)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32.(10分)回答下列有关某湿地生态系统的相关问题:

(1)湿地中的沉水植物生长于水域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的浅水,喜湿的植物生长于岸边,旱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形成了群落的▲结构。

湿地核心区内的植被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种分层现象有利于提高生物对▲的利用效率。

(2)从2016年以来,该地区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有计划地对湿地进行填埋,此举造成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3)随着环境变化,该湿地陆续出现了不同种类的灌木和乔木,这种现象属于▲演替,在此过程中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

(4)下图1表示该湿地的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部分组成成分,其中▲(填字母)是消费者,▲(填字母)在碳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

图1中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下图2为该生态系统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示意图,其中a由表示该营养级食物的摄入量,f表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则c表示▲,图2中由a流入d的能量应归入图1中▲(用图1的字母和箭头表示)的能量内。

33.(9分)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限制酶

MseⅠ

PstⅠ

EcoRⅠ

SmaⅠ

XmaⅠ

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1)限制酶SmaⅠ和XmaⅠ作用的不同点是▲。

(2)图2中的目的基因D需要使用▲剪切才能获得,因而需要对图1所示的运载体进行改造,构建新的限制酶酶切位点,试帮助完成构建过程(填括号中物质的序号):

首先用

▲处理质粒;然后用▲处理质粒,使被切开的质粒末端连接上相应的脱氧核苷酸;再用▲处理质粒,形成相应的限制酶酶切割位点,它可被▲识别。

(构建需要的所有条件如下:

①EcoRⅠ②MseⅠ③PstⅠ④DNA连接酶⑤DNA聚合酶)

(3)检测筛选是一个重要步骤,图3表示在一系列培养皿的相同位置上能出现相同菌落的一种接种方法与培养方法,以检测基因表达载体是否导入大肠杆菌,培养基除了含有细菌生长繁殖必需的成分外,培养基A和培养基B分别还含有▲和▲。

从筛选结果分析,含目的基因的是▲(填图中编号)菌落中的细菌。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D

A

D

D

B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D

D

C

C

D

B

D

B

二、多项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21.BD22.BCD23.ABC24.BD25.ACD

三、非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8题,共计65分。

除特别注明外,每空1分。

26.(8分)

(1)神经递质胰高血糖素传入神经→下丘脑→传出神经

(2)葡萄糖转运蛋白(或载体)蛋白质、糖原、脂肪(肝糖原、肌糖原、非糖物质)

(3)轻神经调节或胰高血糖素升高(答出一点)自身免疫

27.(8分)

(1)吞噬细胞 淋巴因子 

(2)

 内环境(血浆)

(3)如图(2分) (4)生长激素神经—体液—免疫

28.(9分)

(1)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外负内正

(2)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兴奋

(3)大脑皮层神经-体液调节

(4)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

29.(8分)

(1)处理前后平均值

(2)促进伸长几乎无(无)两重性(双重性)

(3)不能激素不敏感型(4)支持

30.(6分)

(1)样方法 ①随机取样 ②样方大小适宜 ③取足够多的样方(任选两点) 

(2)①amn ②迁入之初草原的食物和空间充足,并且没有天敌等,近似理想条件③D

31.(7分)

二、

(1)等量含小球藻的培养液

(2)辐射量为0、0.2、0.8、1.6、2.2和3.0(J/m2)

三、2.5×107

四、

(1)0.2J/m2和0.8J/m2

(2)减少实验误差(3)4×106个/mL

(4)在一定范围内(少量的)UV-B辐射量可促进小球藻的生长,辐射量过高则会抑制小球藻的生长

32.(10分)

(1)水平阳光等资源

(2)抵抗力(3)次生复杂

(4)B、CA、D20%该营养级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A→D

33.(9分)

(1)切割位点不同

(2)MetⅠ和PstⅠ①⑤④②

(3)四环素青霉素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