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5619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docx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docx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

第二章语音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规律,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具有分析普通话语音的能力,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并积极推广普通话。

教学时数:

12学时。

教学重点:

语音单位;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普通话音节的结构;普通话的音变;

【知识点】语音及其性质;语音的基本概念;汉语拼音方案。

【教学重点】语音单位;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普通话音节的结构;普通话的音变;

【教学难点】声母中舌尖后音、鼻音、边音的发音,声母辨证;韵母中ü和i的分辨,前鼻韵母in、en和后鼻韵母ing、eng的分辨;上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常用轻声词,儿化韵的发音。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图表、讨论。

【教学时数】教学时数:

24学时。

 

第一节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它有其本身的性质,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大属性。

(一)自然属性:

是指语音本身所固有的一大属性,它分为物理的和生理的两个方面。

1、物理属性:

和其他声音一样,语音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属性。

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音高、音长、音强,音色四个要素。

1音高:

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音高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音高的区别和物体的大小、粗细、厚薄、长短、松紧有关。

大的、粗的、厚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慢、频率低;反之则高。

语音的高低,跟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

成年男子的声带长而厚,所以声音低;成年女人声带短而薄,所以声音高。

老人声带松弛,声音低,小孩声带紧张,所以声音高。

音高与普通话的声调有关。

2音强:

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

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发音体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振幅大,声音就强,反之则弱。

发音体振幅的大小又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

钢琴击键用力大,声音就强,反之则弱。

语音中的重音、轻声是由于音强不同所致。

(莲子——帘子)

3音长:

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发展体振动时间的长短。

振动时间持续长,声音就长,反之则短。

4音色:

也叫音质,是指声音的本质特色,即一个音区别于另一个音的本质特点。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例如单元音的波形不同,所以音色不同,因此形成了一个个不同的元音。

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是发音体不同。

如拉弦乐器与簧管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其发音体不同,一个弦,一是簧。

人的声带是主要的发音体,但各人的声带的宽窄厚薄是不一样的,两个不同的人说同一句话,我们可以听出其音色的不同。

第二个是,发音方法不同。

如吉它和二胡都是弦乐器,但他的奏出的乐音却不同。

主要是吉它为手拨,而二胡为拉弦。

人发音也一样,不同的方法可以发出不同特色的语音。

第三个是,共鸣器不同。

同样是拉弦乐器,但二胡与小提琴的音是不同的。

主要是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人的口腔,鼻腔就是人发音的共鸣器,在发音时,人不断调整口腔的形态来使发出的语音音色不同。

对语音来说,音色最重要,音色的差别,形成不同的音素,这主要由“发音方法”和“共鸣腔”决定。

对汉语来说,音高的作用十分重要,声调主要是由音高构成的,声调能区别意义。

2、生理属性:

语言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与人的发音器官及其活动有关,所以语言具有生理属性。

人的发音器官由三部分组成:

①肺和气管:

这是语音产生的原动力。

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支气管、气管到达喉头,作用于声带、咽腔、口腔、鼻腔等发音器官,发出不同的语音。

如同演奏乐器时的吹、啦、弹等动作,它为发音体提供动力。

②喉头和声带:

这是发音体,当气流从肺和气管呼出时,就振动声带来产生声音。

喉头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两块勺状软骨组成,上通咽腔,下连气管。

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富有弹性的的带状薄膜,是发音体。

从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控制声带松紧的变化就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③口腔和鼻腔:

这是发音体的共呜器,声带发的音都是单一的,于是人就通过调整口腔的形状来控制声音的特点。

鼻腔和口腔靠软腭和小舌隔开。

软腭和小舌上升是口腔畅通,这时发出的音在口腔中共鸣,叫做口音;软腭和小舌,口腔成阻,气流只能从鼻腔呼出,这时发出的音主要在鼻腔中共鸣,叫做鼻音;如果口腔无阻碍,气流同时从鼻腔和口腔呼出,发出的音在口腔和鼻腔共鸣,就叫做鼻化音(也叫半鼻音或口鼻音)。

(二)社会属性:

   语音表达一定的意义,由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具有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语言是社会现象,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1.从语音表示意义的社会性看:

语音和意义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只要社会公认就行了。

2.从语音的系统性看:

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

二、语音的基本概念

(一)音素: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音素根据发音的状况可以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两大类。

1.辅音:

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又叫子音。

如b、p、m。

2.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又叫母音。

如a、o、e。

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

1.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一般要受到某部位的阻碍;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2.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3.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发元音时气流较弱。

4.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二)音节:

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断。

汉字是基本上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语音的小节)。

(三)、声母、韵母、声调

1、声母:

指音节中开头的辅音。

①零声母

②声母和辅音的区别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

2、韵母:

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韵母与元音的区别:

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

3、声调:

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四)音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

在一种语言或方言里,人们可以发出的音很多,其中有的可以区别意义,有的不能。

例如,北京话里的“文”,有人念“wén”,有人念“vén”,北京人听了都一样,其中“w”和“v”的读音差别没有造成意义的不同,所以,这两个音在北京话里就可以归纳到一个音位中,写成\w\。

但是,“d”和“t”的情况就不同,如果把“dǎn”(胆)念成“tǎn”(坦),意思就变了。

所以,“d”和“t”在北京话里可以区别意义,应该归纳为\d\和\t\两个音位。

北京话里的a、o、e、b、p、m、f……都是这样归纳出来的语音单位,实际上它们每一个单位又都各成一类,就是一个音位。

三、记音符号

(一)汉字记音:

直音法:

蛊音古;冶音也;苟音狗。

反切法:

塑,桑故切(桑故反);鲁,郎古切。

(二)注音字母(后改称“注音符号”)

(三)拼音字母

1.汉语拼音方案

建国以后,我国政府就着手制定汉语拼音方案,可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52年到1954年,当时的指导思想,是想结合汉字的特点来制定一套拼音方案,后来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因为结合汉字制定的拼音方案已有“注音字母”,在这方面它可以说已达到极限,要超越它是不可能的。

于是从1955年2月起,开始转向拉丁字母,并从中圈定了几十个字母,这是第二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的工作很顺利,没多久,就诞生了两个草案,一个是王力等三人草案,一个是林汉达等多人草案,经过权衡,最终选用了王力等三人草案,于1956年10月予以公布,征求各界人士的意见,后又经多次修改,于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公布,正式起用。

《汉语拼音方案》包括五个部分:

(1)字母表规定了二十六个字母及每个字母的学名。

(2)声母表提供了普通话二十一个声母的读音和例子。

(3)韵母表提供了普通话三十六个韵母的写法、例子及一些用法。

(4)声调符号提供了普通话四个调类的名称、所用符号及标调方法。

(5)隔音符号提供了隔音符号的形式及其方法。

汉语拼音方案的用途:

(1)给汉字注音,帮助人们准确的识读汉字。

(2)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3)作为少数民族制定文字的依据和基础。

此外,汉语拼音方案也可用来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用语,还可用来编制索引和代号等

2.国际音标

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叫做音标,目前世界上最通行的记录音素的符号是国际音标。

它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一套记音符号,它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遵循一音一符、一符一音的原则,将音素与标写符号一一对应,从而避免了混淆和两可的现象。

(2)以拉丁字母的小写印刷体为基础,必要时采用拉丁字母的大写、倒写、草写、合体或添加符号等办法来加以补充,或采用希腊字母,从而增强了这套符号的灵活性和应变性。

我国的语言学者也都使用这套国际统一的记音符号,为了避免同汉语拼音字母或其他符号相混,使用国际音标时一般加[ ]标注。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语音?

它同自然界其它声音有何异同?

2、什么是语音四要素?

它们在语音中有何作用?

3、解释术语:

音素;音位;声母;韵母;辅音;元音

4、试绘制发音器官示意图,并写出口腔中各发音部位的名称。

 

第二节声母

一、声母的不同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决定的。

(一)声母的发音部位:

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

普通话声母按发音部位可分为七类:

(1)双唇音(bpm)由上唇和下唇阻塞气流而形成。

(2)唇齿音(f)由上齿和下唇接近阻碍气流而形成。

(3)舌间前音(zcs)由舌尖抵住或接近齿背阻碍气流而形成。

(4)舌尖中音(dtnl)由舌尖抵住上齿龈阻碍气流而形成。

(5)舌尖后音(zhchsh)由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

(6)舌面音(jqx)由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阻碍气流而形成,又叫“舌面前音”。

(7)舌根音(gkh)由舌面后部抵住或接近软腭阻碍气流而形成。

又叫“舌面后音”。

(二)声母的发音方法:

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1.阻碍的方式

(1)塞音(bpdtgk)发音时,发音部位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处,爆发成声。

(2)擦音(fhxshrs)发音时,发音部位接近,留下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3)塞擦音(jqzhchzc)先破裂,后摩擦,结合成一个音。

(4)鼻音(mnng)发音时,口腔中的发音部位完全闭塞,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气流震动声带,从鼻腔通过发音。

(5)边音(l)发音时,舌尖与上齿龈接触,但舌头的两边仍留有空隙,同时软腭上升,阻塞鼻腔的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舌头的两边或一边通过。

2.看声带是否颤动

发音声带颤动的是浊音,也叫带音。

不颤动的是清音,又叫不带音。

浊音有m、n、r、l四个。

(古称次浊音)其余都是轻音。

3.看气流的强弱

呼出气流较强的为送气音,即p、t、k、c、ch、q六个;呼出气流较弱的为不送气音,即b、d、g、z、zh、j六个。

二、声母辩正

(一)分辨n和l

1.发音部位。

2.偏旁类推字表。

(二)分辨zhchsh和zcs

1.代表字类推表。

2.音节配合特点:

uauaiuang只拼zhchsh.

3.谐声推理:

dt——zhchshjqx——zcs

貂迢dt昭招沼诏超邵绍

昔x错措厝

(三)分辨f和h

hu——fu

1.代表字类推表.

2.谐声bp—fgk——h

捕b辅脯甫馥fu

古g湖胡葫糊怙瑚蝴猢祜醐hu

骨g鹘滑猾hu-

(四)分辨承r和l

1.声旁类推

襄嚷瓤攘壤让(讓)

尧饶绕荛娆桡

柔糅蹂鞣揉

2.音节推理

uien只与r相拼.

ui瑞蕊锐芮蕤枘睿蚋

en人任忍认刃仁韧妊纫壬仞荏饪轫稔衽葚

3.方音对应

n0——r

附录:

比较下列各组声母的异同

g——k异:

前者为不送气音,后者为送气音。

同:

都是清塞音、舌根音。

f——h异:

前者为唇齿音,后者为舌根音。

同:

都是清擦音。

zh——z异:

前者为舌尖后音,后者为舌尖前音。

同:

都是清塞音。

b——p异:

前者为不送气音,后者为送气音。

同:

都是清塞音、双唇音。

m——n异:

前者为双唇音,后者为舌尖音。

同:

都是浊音、鼻音。

q——c异:

前者为舌面音,后者为舌尖前音。

同:

都是清擦音。

sh——r异:

前者为清音,后者为浊音。

同:

都是舌尖后擦音。

ch——p异:

前者为舌尖后塞擦音,后者为双唇塞音。

同:

都是清音、送气音。

s——sh异:

前者为舌尖前音,后者为舌尖后音。

同:

都是清擦音。

x——h异:

前者为舌面前音,后者为舌根音。

同:

都是清擦音。

b——d异:

前者为双唇音,后者为舌尖音。

同:

都是清、不送气塞音。

t——g异:

前者为送气舌尖音,后者为不送气舌根音。

同:

都是清塞音

 

第三节韵母

普通话39个韵母,有的由元音构成,有的由元音加辅音构成.按结构分:

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带鼻音韵母;按开头部分的元音分(传统“四呼”):

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一、按结构分

(一)、单元音韵母

由单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元音韵母,简称单韵母。

1.舌面元音单韵母aoeêiuü

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叫单元音。

单元音的不同主要是由不同的口形及舌位造成的。

舌头的升降伸缩、唇形的平展圆敛以及口腔的开合都可以影响、造成不同的元音。

舌位:

发音时舌头较高的部位叫“舌位”。

开口度:

口腔开合的程度。

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元音:

第一、看舌位的高低。

第二、看舌位的前后。

第三、看唇形的圆展。

2.舌尖元音单韵母(特殊韵母):

-i(资韵母),-i(支韵母)

3、卷舌韵母:

er

(二)、复元音韵母

复元音韵母由复元音构成,复元音指的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

共13个。

发音时由甲元音快速滑向乙元音。

二合元音9个

三合元音4个

韵头:

出现在韵腹前,发音轻而短,只表示复元音韵母发音的起点。

由于它介于声母和韵母之间,所以曾叫介音或介母。

由高元音iu[y]充当。

韵腹:

韵母的主干。

与韵头、韵尾比,声音最清晰、响亮,所以也叫“主要元音”。

由10个单元音充当。

韵尾:

在韵腹后面,表示复元音韵母滑动的最后方向,音值含混而不太固定。

由iu(o)充当。

普通话韵母结构表。

1.前响复元音韵母:

韵腹在前。

4个:

aieiaoou

2.后响复元音韵母:

韵腹在后。

5个:

iaieuauoüe

3.中响复元音韵母:

韵腹在中。

4个:

iaoiouuaiuei

(三)、带鼻音韵母

由元音和鼻辅音构成。

共16个。

前鼻音韵母8个:

ananuanüaneninuenun

后鼻音韵母8个:

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

(二)、四呼:

根据韵母开头元音的发音口型划分出来的种类。

1、齐齿呼齐齿呼指i或以i开头的韵母。

齐齿呼韵母有:

i、iao、iou、ia、ie、ian、in、iang、ing,共9个,占全部韵母的23%。

2、合口呼合口呼指u或以u开头的韵母。

合口呼韵母有:

u、uai、uei、ua、uo、uan、uen、ong、uang、ueng共10个,约占全部韵母的26%。

3、撮口呼撮口呼指ü或以ü开头的韵母。

撮口呼韵母有:

ü、üe、üan、ün、iong共5个,约占全部韵母的13%。

4、开口呼开口呼指不是i、u、ü或不是以i、u、ü开头的韵母。

开口呼韵母有:

a、o、e、ê、er、-i、-i、ao、ou、ai、ei、an、en、ang、eng共15个,约占全部韵母的38%。

注意:

按实际发音,ong中o的发[u],故归入合口呼;iong中io发[y],故归入撮口呼。

为了避免混淆,《汉语拼音方案》没有用ung表示ong、用üng表示iong。

三、韵母辨证

(一)分辨前鼻音尾韵母和后鼻音尾韵母:

en-engin-ing

(二)分辨i和ü

(三)分辨o和e

(四)避免韵头i或u的丢失

第四节声调

一、调值和调类

1.作用:

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买-卖

2.调值:

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音的高低决定与频率的高低,通过控制声带的松紧来调节声音的高低。

声调中的音高是指相对音高:

就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

2)构成调值的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渐变的,中间没有停顿,没有跳跃。

类似于小提琴上的滑音,而不像钢琴,在敲打每一个琴键时有停顿和跳跃。

3.五度标记法

调值的描写一直是个困扰人的问题。

今天所能见到的我国古代有关调值的描写是唐代处忠的《元和韵谱》所述的:

“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

”到了明代真空的《玉钥匙歌诀》中则扩充为: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道远,入声短促急收藏。

”虽然可以帮助我们大致了解古代四声调值的概貌,但失之空灵,无法一一落实,所以古代音韵学上只讲调类,不讲调值。

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发明了“五度标记法”以后,才使调值的描写走上了科学的轨道。

五度标记法的制作原理是:

画一条竖线,分成四格五个调域,自下而上用1、2、3、4、5代表低、半低、中、半高、高五度;在竖线的左侧,自左至右画一条线,把音高随时间而产生的变化描画出来。

这条线的高低曲折反映的便是声调的高低变化,也就是声调的调值。

在目前已知的各种语言里,平调的高低不同不超过五种,这证明,把调域分为五度是符合语言的客观实际的。

用五度标记法描写调值,可以有三种方法:

(1)符号式,如普通话的阴平,可以用“┐ ”来表示;

(2)数字式,如普通话的阴平,也可以用“55”来表示;(3)文字描写式,如普通话的阴平,还可以描写为“高平”

4.调类:

就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一种语言中有几种调值,就有几个调类。

汉藏系语言中调类最多的可达15个,最少的仅有2个。

二、普通话的声调

1、阴平,又称第一声。

调值55,又叫高平调,标记符号见教材,汉语拼音方案用“ˉ”表示。

2、阳平,又称第二声。

调值35,又叫中升调,标记符号见教材,汉语拼音方案用“ˊ”表示。

3、上声,又称第三声。

调值214,又叫降升调,标记符号见教材,汉语拼音方案用“ˇ”表示。

4、去声,又称第四声,调值51,又叫全降调,标记符号见教材,汉语拼音方案用“ˋ”表示。

不包括轻声和变调

三、标调法

(一)调值标调法

1.五度标记法

2.数字标记法

(二)调号标调法

(三)调类标调法

四、古今调类的比较

1.平分阴阳.

2.浊上归去。

3.入派三声。

见P82页古今调类比较表

五、普通话四种声调的训练

(一)、四声顺序训练

(二)、四声逆序训练

(三)、四声配合训练

(四)、四声难点训练阳平调上声调

六、声调辨证

(一)明确方言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关系

1.调类的对应。

2.调值的对应。

(二)古入声字的改读

第五节音节

一、汉语音节的结构

传统的音韵学把汉语的音节分为五个部分,即声母、介音(韵头)、韵腹、韵尾和声调,并形象地称之为头、颈、腹、尾、神。

普通话的音节基本上也可以做这样的分析。

声母和声调我们前面已讲过,这里我们主要谈谈韵头、韵腹和韵尾。

   韵头,又叫介音,普通话里只有3个:

Iuü

   韵尾,普通话里共有4个:

o(u)、i、n、ng。

韵腹,是音节韵母中的主要元音,共有10个:

a、o、e、i、u、ü、-i(前)、-i(后)、er。

1.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发音器官肌肉紧张1次就形成一个音节。

3.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儿化词、合音词除外:

我们)。

4.声调不是音节的组成成分。

5.普通话音节结构表。

6.普通话音节结构特点。

1、汉语的音节最多可以有四个音素,最少有一个音素。

2、每个音节都有元音。

3、有的音节没有辅音。

4、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二、拼音

(一)音节拼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声母要用本音。

2、声母、韵母之间不要有停顿。

有人总结拼音的经验为“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这就基本上反映了音节声韵相拼的要领。

3、要念准韵头。

韵头又称介音,在拼音时要注意把韵头念准,有意识地把口张得慢一些,把介音引导出来。

(二)汉语音节拼读的三种方法

(1)两拼法

两拼法就是把音节分成声母和韵母两部分进行连续的方法。

我国目前的中小学基本用两拼法。

如:

zh——uàng——撞

d——uàn——锻

其拼读的口诀是:

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拼猛一碰。

(2)三拼法

三拼法就是把音节分成声母、韵头和韵头后面的部分等三部分进行连续的方法。

q——i——áng——qiáng(强)

j——i——āng——jiāng(江)

(3)声介合拼法

   声介合拼法是先把声母和韵头先连续,作为一个部分,再同韵头后的部分进行连续的方法。

gu—ǎng——guǎng(广)

ji——ā——jiā(家)

(三)普通话的声韵配合规律

普通话共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按理总共可以产生858个音节,再加上四声,那将会有3432个音节。

但实际上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半,个中缘由是,并非任何一个声母均可以与所有韵母拼合,这里面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而且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这里需要我们掌握的有以下几条:

(1)普通话声母中只有n和l可以同四呼中任何一呼的韵母相拼。

(2)撮口呼能相拼的声母最少,仅限于j、q、x和n、l。

(3)普通话韵母ueng不与所有辅音声母相拼(P94-95)

三、音节的拼写规则

(一)y、w的使用

(二)隔音符号的使用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规定按词连写,这样,一些零声母音节就有可能被误读,为了避免这种状况,拼音方案采取了两种不同的处理手段。

(1)齐齿呼、撮口呼的零声母音节前要用“y”隔音,合口呼的零声母音节前要用“w”隔音。

(2)a、o、e开头的零声母音节若连接在别的音节后面,要用隔音符号“’”隔开。

(三)省写

(四)标调法

(1)声调符号要标在韵腹上。

(2)iu和ui这两个省写的韵母,标调标在后面的元音上。

可以这样理解:

iu和ui是iou和uei分别是i+ou和u+ei,省略的是ou的o和ei的e,调号本应标在o和e上,由于这两个字母省去,所以标在u和i上。

(3)轻声不标调。

(4)若在“i”是标调,“i”上的小点要省去。

(五)音节连写和大写

连写:

按词,词内连写;词与词分写

大写:

(1)专有名词和专有短语的每个词开头的字母要大写。

如:

 CáoYìqí     WángLì        BěijīngDàxué

(曹亦奇)    (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