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 化学方程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5638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 化学方程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师 化学方程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师 化学方程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师 化学方程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师 化学方程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教师 化学方程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教师 化学方程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教师 化学方程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教师 化学方程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教师 化学方程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教师 化学方程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教师 化学方程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教师 化学方程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 化学方程式.docx

《教师 化学方程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 化学方程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 化学方程式.docx

教师化学方程式

魏老师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

教师:

学生:

时间:

2016年月日

内容(课题)化学方程式

1.质量守恒定律(掌握)

(1)微观解释: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_____________,原子数目_____________。

(2)普遍性:

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适用性:

质量守恒定律对化学反应有意义,对物理变化无意义。

(4)质量守恒:

质量守恒定律只是适用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或分子数守恒。

(5)质量分析:

在反应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包括过量的反应物质量。

2.化学方程式(掌握)

(1)书写

①以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为依据,使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原子数目__________;

②注意反应条件必不可少;

③反应前没有气体和沉淀的需在生成物中标注气体或沉淀符号。

①质的读法:

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②量的读法:

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③微观读法:

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1.含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称为质量守恒定律。

2.实质

参加化学反应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即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守恒。

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四个一定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和“两个可能改变”。

(1)四个一定不变:

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2)两个一定改变:

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3)两个可能改变:

分子数目、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4.质量守恒定律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化学反应”是前提。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参加反应”是基础。

含义中明确指出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如蜡烛燃烧剩余的石蜡不算在内。

(3)“质量总和”是核心。

无论是参加反应的物质,还是反应后生成的物质,计算时不能漏掉任何一项。

如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也应考虑在内。

(4)“质量守恒”是目的。

定律只适用于“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守恒、分子数守恒等。

考点二化学方程式

1.含义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意义

(1)质的方面:

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量的方面

3.读法(以4P+5O22P2O5为例)

(1)质的方面

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2)量的方面

①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②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4.书写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的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注意:

(1)化学方程式必须尊重客观事实。

(2)在配平过程中不得更改化学式中的小角码,只能更改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3)配平后不要忘记标明反应条件,缺少条件的化学反应一般是不能发生的;在标出生成物的状态时

要注意,反应物、生成物中都有固体或气体物质时,箭头不标,只有当反应物中没有固体或气体、生成物中有固体或气体时,才在生成物的化学式后标相应的沉淀符号或气体符号。

5.配平化学方程式

(1)依据

左右两边所有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即质量守恒定律。

(2)方法

①观察法:

对于一些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可直接观察左右两边各物质的化学式,在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之相等即可。

②最小公倍数法:

选择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过一次,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多的元素作为突破口,求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中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推出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考法1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1)准确把握好“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两个关键词。

(2)考查方式: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评价实验方案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等。

解题的关键是保证实验称量的是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

例1(2015·河南)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

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请说明理由。

考法2根据化学方程式推断某物质的化学式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求化学方程式中某物质的化学式。

例2(2015·江苏苏州)钛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点高、抗腐蚀性强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

钛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3)。

冶炼金属钛时,主要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①2FeTiO3+6C+7Cl2

2X+2TiCl4+6CO,②TiCl4+2Mg

Ti+2MgCl2

则X为(  )

A.FeCl2B.FeCl3C.Fe2O3D.FeCO3

解析: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会发生改变。

       Fe Ti O C Cl

反应前原子个数226614

反应后原子

个数(除2X外)02668

2X20006

故X分子中有1个铁原子和3个氯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FeCl3。

答案:

B

考法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

(1)化学方程式书写常见的错误:

写错物质的化学式、错写或漏写反应条件、错标或漏标气体或沉淀符号(注意:

有“气”生“气”不标“↑”,有“固”生“固”不标“↓”)、化学方程式未配平、主观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

(2)考查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时,注意“+”“”的读法。

例3(2015·广东广州)从2H2+O2

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4g氢气与32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g水

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考法4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表格类的试题,根据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和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和,求出某物质反应前(或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根据反应物的质量会减少,生成物的质量会增加,得出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进而获得各种信息。

例4(2015·甘肃兰州)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

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2.0,乙可能是催化剂

B.甲和丙是反应物

C.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是1∶2

D.丁一定是化合物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表格中的数字可知:

4.0g+2.0g+3.0g+2.0g=1.2g+x+2.4g+5.4g,故x=2.0g,乙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可能为催化剂,A项正确。

甲的质量减少了2.8g,为反应物;丙的质量减少了0.6g,为反应物,B项正确。

参加反应的甲和丙的质量比为2.8g∶0.6g=14∶3,C项错误。

丁的质量增加了3.4g,为生成物,而反应物为甲、丙,故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因此,生成物丁一定是化合物,D项正确。

考法5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

常结合微观示意图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类型等,解题的关键是判定好示意图中粒子的种类及变化。

例5(2015·江西)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B.生成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解析:

反应前后存在相同的分子,说明存在没有完全参加反应的物质,将没有参加反应的分子剔除后再分析,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A项错误;反应后存在一种分子和一种原子,即生成物有两种,有一种是由分子构成的,另一种是由原子构成的,B项错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C项正确;生成物中汞是由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D项错误。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1.实验原理的选择

一切易操作、速率适中、便于称量、现象明显的实验都可用于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如:

白磷和氧气的反应;铁钉和硫酸铜的反应。

2.实验装置的选择

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需要在密闭装置中进行;无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可以在密闭装置中进行,也可以在敞口容器中进行。

3.实验现象的分析

(1)化学反应的现象(说明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2)托盘天平的平衡状况(说明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

(3)如果反应后托盘天平不平衡,对此现象的解释(如反应过程中是否有生成物逸出,是否有外界物质进入;用气球收集反应生成的气体时浮力的影响等)。

例题某化学小组分别设计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下图所示:

(1)实验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气球的作用是               。

 

(2)实验B中,反应前托盘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粉末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托盘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     (填“左”或“右”)偏转,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实验C为改进实验,反应后托盘天平能否恢复平衡?

      (填“能”或“不能”),用你所学的化学、物理知识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具体说明理由:

                             。

 

解析:

(1)实验A中白磷和氧气的反应会放出热量,小气球膨大,可以防止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使橡皮塞松动,导致白烟冒出或冷却后空气进入。

(2)实验B中装置为敞口的烧杯,所以反应中生成的气体要逸出而使反应后烧杯的总质量小于反应前烧杯的总质量,所以指针要向砝码一边即右偏。

(3)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将气球吹大,从而使浮力增大,所以托盘天平仍然不会平衡。

课后作业

1.(2015·山东东营)对于化学反应:

4P+5O2

2P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②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③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⑤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A.①②⑥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2.(2015·四川泸州)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OH+H2SO4

Na2SO4+H2O

B.Fe+2NaCl

2Na+FeCl2

C.6HCl+Fe2O3

3H2O+2FeCl3

D.3KCl+Al(NO3)3

3KNO3+AlCl3

3.(2015·山东莱芜)纯净物M在密闭容器中微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能得出的结论是(  )

A.M由4种元素组成

B.M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C.M中有氨气

D.M可能是碳酸氢钠

4.(2015·四川雅安)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表示硫原子,“

”表示氧原子。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是SO2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5.(2015·广东佛山,改编)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反应前

反应后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3∶2

D.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6.(2015·贵州黔东南)如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充分反应后,乙的质量+丙的质量=甲的质量

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此化学反应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7.(2015·浙江衢州)如图为小柯做的创新实验:

将铜丝绕在电烙铁上,电烙铁用支架固定在密闭的硬质玻璃管中,玻璃管置于灵敏电子台秤上。

接通电路,电烙铁开始工作,可以观察到铜丝表面逐渐变黑,电子台秤读数保持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2

CuO

B.加热过程中,玻璃管内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

C.加热过程中,铜丝的质量保持不变

D.硬质玻璃管内的物质在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

8.(2015·湖北宜昌)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

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 

(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                       ; 

(3)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4)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  (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9.(2015·湖北黄冈)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实验1、实验2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的实验目的是                              ,当恰好完全反应时锥形瓶中的现象是             ,图中所示称量的质量是  g。

 

实验1

实验2

(2)实验2中可观察到铜丝表面的现象为             ,可得出的结论是                  。

 

 

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学生签字:

________

主任审核批复

教导主任签字:

________

魏老师教育

参考答案

1.D 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①正确;对于化学反应4P+5O2

2P2O5,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分子的总数发生了变化,②错误;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宏观上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③⑤正确;微观上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④正确;反应物中P、O的化合价均为0,生成物P2O5中,P的化合价为+5价,O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⑥错误。

故选D项。

2.C 解析:

A项,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B项,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中,Fe排在Na的后面,反应不能发生;D项,KCl和Al(NO3)3由于生成物中没有气体、沉淀或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3.A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含有的元素种类是相同的,生成物中有氮、氢、氧、碳4种元素,则反应物M中也只有4种元素,不可能含钠元素(不可能是碳酸氢钠)。

微热就分解说明M的化学性质活泼,易分解。

因为M是纯净物,所以,M中不可能含有NH3。

4.C 解析:

由图知,一个甲分子是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甲为二氧化硫,A项正确;该反应中,反应物是二氧化硫和氧气,生成物是三氧化硫,属于化合反应,B项正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发生改变,但分子的种类和个数均发生了变化,C项错误;反应过程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D项正确。

5.D 解析:

通过比较反应前后的图示,可以得出甲物质质量增加了2g,为生成物;乙物质质量减少了6g,为反应物;丁物质质量增加了4g,为生成物。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反应后x的值,x=(4g+10g+3g+4g)-(6g+4g+8g)=3g。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反应物是乙,生成物是甲和丁,属于分解反应,A项正确;反应前后丙的质量没有变化,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加反应,B项正确;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6g∶4g=3∶2,C项正确;反应中生成的丁的质量虽然是生成的甲的质量的两倍,但由于甲、丁的化学计量数不能确定,所以不能确定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D项错误。

6.D 解析:

通过观察图像可以发现,甲、乙物质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丙物质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充分反应后,丙减少的质量=乙增加的质量+甲增加的质量,A项错误;根据图像不能判断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间的关系,B项错误;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项错误;该反应的表达式为丙→甲+乙,为分解反应,D项正确。

7.D 解析:

A选项,化学方程式缺少条件并且没有配平;B选项,在加热过程中,玻璃管内的氧气参与了反应,空气的质量变小了;C选项,在该反应中,铜是反应物,其质量是逐渐减少的;D选项,该反应是在一个密闭的硬质玻璃管内完成的,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8.答案:

(1)1∶1 

(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3)置换反应 (4)不是

解析:

(1)分析该反应前后粒子的种类和数量可知生成物有两种分子,分子个数比为1∶1;

(2)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其原因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3)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也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4)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反应前有2分子X,反应后变成1分子X,所以它是反应物,而不是催化剂。

9.答案:

(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探究酸和碱发生的反应、验证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否反应) 红色褪去(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73.2

(2)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产生 铜的活动性比银强(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解析:

(1)实验1是验证酸碱中和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当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可观察到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逐渐褪为无色;图中砝码质量为70g,游码质量为3.2g,故所示称量的质量为73.2g;

(2)实验2中铜可将硝酸银溶液中的银置换出来,生成银和硝酸铜,可观察到的现象为铜丝表面出现银白色(或黑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由此可得出结论为铜的活动性强于银(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