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业贡献度实证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56549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业贡献度实证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业贡献度实证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业贡献度实证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业贡献度实证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业贡献度实证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业贡献度实证分析.docx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业贡献度实证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业贡献度实证分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业贡献度实证分析.docx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业贡献度实证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业贡献度实证分析

  摘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其中金融业发展程度不同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金融业对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资本投入量、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以及在区域经济增量中的直接贡献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分析不同地区金融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对于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区域经济金融业贡献度

Abstract:

Financeisthecentreofmoderneconomy,itplaysadecisiveroleineconomic reformandopeningtooutsideworld,theeconomicdevelopmentspeedbetweeneastandmiddlewestregionsinChinahasagreat thisprocess,thedifferentdevelopmentdegreeoffinanceisanimportant playsdifferentrolestocapitalinput,developmentqualityanddirectcontributionofregionaleconomicincreaseforvarious willhaveanimportantsignificancetoanalyzethecontributionofdifferentregionsfinanceonpromotingbalancedandfastdevelopmentofChineseregionaleconomy.

Keywords:

RegionalEconomyFinanceContribution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各地区经济均呈现快速增长之势,但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增长速度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导致各地区经济增速差异较大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金融业贡献度不同是一个重要因素。

了解不同地区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对于利用金融杠杆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区域金融对增加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本投入量的贡献度分析

在经济从不发达走向发达的过程中,储蓄率的高低起着关键作用。

储蓄是资本投入的来源,只有较高的储蓄率才能够带来较高的投资率。

从世界范围来看,几乎所有国家在推进工业化进程过程中都伴随着储蓄率的上升,一些被称之为发展奇迹的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起飞阶段的储蓄率均达到很高的水平。

储蓄率的提高在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推动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由于以上原因,在本文的分析中,我们用储蓄率代表资本投入增长率。

从表1的数据中可以分析出,我国东部地区9年间(1998年至2007年)储蓄率上升了1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长%,这即是金融发展促进储蓄量的增加从而推动资本投入量增长的表现。

东部地区经济在此期间年均增长%①,由此计算出资本投入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

%/%=1357%。

中西部地区9年间储蓄率上升了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长%,中西部地区经济在此期间年均增长%②,由此计算出资本投入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571%。

中西部平均注:

资料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各省统计年鉴。

结论:

区域金融对区域资本投入量提高的贡献主要表现为提高了储蓄率。

东部地区资本投入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而中西部地区的贡献率为%。

当然,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金融市场的完善与发达,金融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还可以提供超过储蓄量的信用货币投入,如果考虑到这些,那么金融对区域经济中资本投入量增加的促进作用就更加显着。

2.区域金融对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贡献度分析

区域经济增长最成熟的表现应该是质的发展,也即区域经济的增长应该最主要来自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区域金融在此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区域金融通过扩大资源再配置在生产率提高过程中的作用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在众多生产、经营部门的资本融资比重变化中实现的。

所谓融资比重是指在投资主体的投融资总额中自身积累和外部融资各自所占比重的大小。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进程中,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规模节约都需要在有效的市场中去实现。

这不但需要有效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更需要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

区域金融市场的发展便利了资本集中、转移和重组,也改变着生产、经营部门的融资比重,可以有效地促使资源配置达到均衡,降低替代成本,最终形成资源的有效非均衡配置。

各区域金融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本的社会化,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外部融资的成本。

因此,企业外部融资比重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可用来反映金融通过促进资源再配置和规模节约从而提高在生产率,以此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因为企业外部融资比重的提高使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规模节约变为现实。

一般说,企业的外部融资有两条途径:

一是向金融机构借款,即间接融资;二是在金融市场上发行产权证券(股票)和融资证券(企业债券),即直接融资。

尽管1992年以来,直接融资的比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总的来看,我国仍然是银行主导型,间接融资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格局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因此我们可以用平均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变化率来衡量各区域企业外部融资比重的增长,以此衡量区域金融通过扩大资源再配置和规模经济在生产率提高过程中的作用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平均贷款余额与GDP的比值在1998年到2007年间增长了,平均每年增长,同期,中西部地区平均贷款余额与GDP的比值增长了,平均每年增长。

如果用这个数值代表各区域企业外部融资比重的年增长率,并以此衡量金融通过促进资源再配置和规模节约推动生产率提高,即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那么,在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中,金融在这一方面的贡献占了22%;在中西部地区,金融在这方面的贡献占了%。

区域金融通过扩大技术进步在生产率提高方面的作用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金融活动为发明和创新提供了大量的资本支持,而且由于金融的支持使科技成果迅速传播和普及并现实地转化为生产力,进而提高了生产率,使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迅速成长起来,并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经济金融化程度越高,科技成果的大范围推广和普及的速度就越快,中间遇到的阻力就越小。

另一方面,各区域经济金融化程度的提高,还为广泛采用国外先进生产及管理技术,为科技成果在区域间有效传播,为促进区域间进行企业技术合作等等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可以说,无论在发展初期还是经济已进入发达阶段,资本投入及其融资制度无疑都是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对经济增长发挥着主导作用。

这里用各区域的全部存款额与各自的GDP的比值来近似地代替各区域广义货币供应量占GDP的比重,从金融相关比率角度来近似反映各区域经济金融化程度。

同时,也用这一比值来近似地测量金融通过扩大技术进步在生产率提高方面的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这个比值提高速度较快。

从1998年到2007年提高了,平均每年增长,也就是说在东部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中,金融通过促使技术进步贡献了%。

同样可以看出,同期中西部地区的这个比值提高了,平均每年增长了,也就是说,在中西部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中,金融通过促使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为%。

结论:

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质的提高的贡献度应该是上述两方面的加总,即东部地区金融通过提高要素生产率而对经济总增长率的贡献度为%,中西部地区为%。

3.区域金融在区域经济增量中的直接贡献度分析

第三产业是一国和一个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的增长对经济增量能够做出直接的贡献。

金融业在第三产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一些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增量的提高很大部分来自于金融业的增长。

然而,不同地区金融业对于区域经济增量的贡献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表4是1998年和2007年各区域金融业产值占GDP比重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由于金融的快速发展。

各区域大部分地区金融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

1998年,东部地区的这个比值为%,2007年达到%,比值增长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长%。

但是,中西部地区的这个比值在1998年为%,2007年仅为%,减少了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减少个百分点。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落后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并没有形成明显的推动作用。

在东部地区,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比较,金融产值增长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为:

%/%=%;在中西部地区,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比较,金融产值增长对国民生产增长率的贡献率为:

-%/%=-%。

综上分析,区域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通过促进储蓄量即资本投入量提高的贡献,二是通过促进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三是通过金融产业自身产值增加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

我们用Q′代表区域金融因素通过促进资本投入量增加而对区域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率,用W′代表区域金融通过促进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对区域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度,用P′代表区域金融自身产值增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度。

则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贡献度为:

T=Q′+W′+P′。

东部地区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贡献度为:

1357%+%+%=%;

中西部地区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贡献度为:

%+%+=%。

我们得出的总体结论是:

东部地区的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是由“低层次均衡”向“高层次均衡”转变,但是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还处于金融压抑阶段,仍是“低层次均衡”阶段。

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由“低层次均衡”状态向“高层次均衡”状态的转化,必须在外生力量的作用下,使区域金融体系规模尽快突破临界点。

注释

①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历年各卷和《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参考文献

[1]崔光庆、王景武.中国区域金融差异与政府行为:

理论与经验解释,《金融研究》

[2]李萍、张道宏.金融发展与地区经济差距,《统计研究》

[3]刘仁伍.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出版

[4]王修华、顾娜.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实证分析,《农业技术经济》

[5]王修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比较,《经济地理》

[6]杨海燕.我国区域金融结构非均衡性分析,《改革与战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