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5797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08 大小:4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8页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8页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8页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8页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8页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8页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8页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8页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8页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8页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8页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8页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8页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8页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8页
亲,该文档总共10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10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学校:

第二片区任课教师:

年级:

五年级日期:

年月日

课题

第一单元1、什么是机械

备注

知识与

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知道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的区分。

2、认识机械的作用。

过程与

方法

1、能够通过分析,知道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的区分。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科学在不断发展。

考点

知道什么是机械及机械的作用,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构成的,复杂机械是机器。

1、知道什么是机械。

2、知道机械的作用。

3、知道人类很早就创造和使用机械。

自主学习

寻找生活中的机械

合作学习

小组活动使用是生活中的机械

探究学习

知道生活中离不开机械

一、导入新课

1、问学生提到机械,想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出示一个有螺丝的盒子。

4、问学生,有人可以帮我打开吗?

5、出示起子。

6、出示一根蔬菜,让学生帮忙弄成小片。

7、出示刀。

二、归纳总结

1、师告知,其实刚才我们用的起子、刀就属于机械。

2、出示P2的图,让学生说说,哪些是机械。

3、你觉得什么样的东西可以称为机械?

4、出示机械的概念。

(降低工作难度)

5、再看P2图,哪些是机械。

6、讲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的概念。

7、请同学说有区分图中的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8、你还知道哪些机械。

9、这些机械大约是在什么年代发明和使用的。

10、讲古人的机械。

(P3)

1、回忆家里用过哪些机械?

2、什么叫机械。

1、在使用过的机械中,哪些是简单机械,哪些是复杂机械。

课堂

达标

测评

1、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作机械。

如:

,钳子、刀、筷子等它们属于简单机械;机械可以分为(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复杂它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这些比较复杂的机械通常叫做(机器)。

2、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利用(石斧)、(石锯)、(石镰)、(弓箭)等作为(生产和狩猎)的工具,利用(独木舟)作为水上交通工具。

这些工具的使用就含有(简单机械)的原理

3、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斜面)、(轮轴)等

教学反思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学校:

第二片区任课教师:

年级:

五年级日期:

年月日

课题

2、怎样移动重物

备注

知识与

技能

1、杠杆原理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力。

2、懂得杠杆的特点,了解杠杆的原理。

过程与

方法

1.能够利用杠杆进行省力的操作,并找出杠杆的支点。

2.能够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喜欢进行科学探索活动,从中感受和体验乐趣。

2.留心周围事物,关系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

考点

1、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了。

2、懂得杠杆的特点,了解杠杆省了的原理。

3、知道杠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了。

2.懂得杠杆的特点,了解杠杆省了的原理。

3.知道杠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自主学习

1.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力。

合作学习

2.懂得杠杆的特点,了解杠杆省了的原理。

探究学习

3.知道杠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一、游戏引人(师生互动引人新课)

老师现在要把讲台垫高一点,在每个桌脚的地方放一个木块,谁能帮帮忙,只能一个人来帮忙。

由学生来试。

(一个人是可以抬起一般教室的讲台的一角的。

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老师觉得刚才**同学的办法有点累人了,可以用更省力的办法。

2、学生用杠杆试。

3、刚才这位同学使用的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名称啊?

4、在使用杠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5、杠杆有哪几个必要的部分组成?

6、生活中还用过杠杆吗?

(结合P5图)

7、是不是支点越靠前就越省力呢?

请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8、学生讨论实验。

9、交流实验、做实验、记录、交流。

10、是不是用杠杆就一定省力呢?

11、为什么有的时候还要用费力的杠杆呢?

三.回顾和解释

1、看阿基米德的话。

2、如果让你帮阿基米德制作一个杠杆来拖起地,你应该要注意哪些地方?

1、杠杆有三个支点().().()。

2、使用杠杆有的是(),有的是()。

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杠杆?

课堂

达标

测评

1、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杠杆”的装置包括了(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人和支点之间长长的棍子放大了人的力量,所以人就能轻松地撬动重物。

2、杠杆上有三个点,分别是(支点)、(力点)和(重点)。

3、天平是一种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天平是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工作制成的。

4、利用杠杠工作时,在杠杠上用力的点叫(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重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支点)。

5、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省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费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不省力也不费力)。

杠杆按省力情况可分为:

省力杠杆:

如(钳子、铡刀、压水井杆、撬棍、指甲刀)等;费力杠杆:

如(镊子、钓鱼杆、缝纫机脚踏板、理发用的剪刀)等;等臂杠杆:

如(天平)。

6、大科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就能够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教学反思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学校:

第二片区任课教师:

年级:

五年级日期:

年月日

课题

3、斜坡的启示

备注

知识与

技能

1、知道斜面也是简单机械,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其组成。

2、知道斜面的变形及其功能

3、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

方法

1、能够针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能够就斜面角度的大小与用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观察记录结实规律。

3、能够发现斜面的变形及其功能。

4、能够运用斜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关注身边简单机械的应用

考点

1、知道斜面也是简单机械,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其组成。

2、知道斜面的角度影响拉力的大小,角度越小所需要的拉力越小。

1、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斜面的呢?

2、为什么这些地方会用到斜面呢?

3、斜面这种机械能不能帮我们省力呢?

要想知道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去做?

4、设计实验。

5、交流、改善实验。

6、动手实验、记录、交流、小结。

7、出示刚才学生使用的两种不同的斜面,问,这两种斜面哪一种更省力呢?

(这里所选择的实验一定只能改变一个量。

8、你觉得影响斜面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自主学习

1、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斜面的呢?

合作学习

1、为什么这些地方会用到斜面呢?

探究学习

1、斜面这种机械能不能帮我们省力呢?

要想知道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去做?

2、2、你觉得影响斜面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一、集中话题

1、出示P6图,把很重的箱子搬上卡车,有的人是用直接抬上去的方法,你能不能想到一个更容易的方法呢?

2告诉学生这样的方法就叫利用斜面。

二、探索和调查

1、首先将斜面也生活建立联系,再进行研究,这样更符合认知规律。

2、促使学生思考斜面可能有哪些特性。

3、这个实验主要是证明斜面确实省力。

4、这个实验主要结果有哪些因素影响斜面。

三、回顾和解释

1、再用斜面的道理解释生活中一些学生比较难理解的斜面。

 

1、斜坡就是(一种斜面),(斜面)也是一种机简单械。

斜面有(省力)作用,在同一高度下,斜面(坡度)越大越(平缓)越省力。

斜面(坡度)越小越(陡峭)越费力。

2、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变形的斜面有(引桥)、(斧头)、(菜刀)(立交桥)(开瓶器)(盘山公路)等,它们的作用是(省力)

1、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大(×)

2、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3、修建盘山公路是为了车辆行驶上山更省力。

(√)

4、斜面坡度越大越省力(×)

课堂

达标

测评

1、斜坡是一种简单机械吗?

答:

斜坡就是斜面,斜面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2、生活中常见的斜面有哪些?

答:

生活中常见的斜面有:

简单直观的斜面:

如,助残通道、立交桥、锛和凿、斧子、向汽车上推东西所用的直板等;斜面的变形之一:

楔子和斜面的曲折,如,拉链、台阶等;斜面的变形之二:

螺旋,如开瓶器、螺丝钉、螺旋楼梯、盘山公路等。

教学反思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学校:

第二片区任课教师:

年级:

五年级日期:

年月日

课题

4、拧螺丝钉的学问

备注

知识与

技能

1、知道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2、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3、知道轮轴省力的原理。

4、知道轮轴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

方法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上的特点。

2、能够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省力的原理。

3、能够寻找出与螺丝刀相同性质的轮轴用具。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勇于在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乐于进行探究。

2、留心观察和研究身边的简单机械。

3、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考点

1、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2、知道轮轴省力的原理

3、知道轮轴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创设拧水阀的活动的情境。

2.揭示轮轴这一机械。

3.提问:

关于轮轴你想知道些什么?

4.谈话: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呢?

5.引出用实验验证的方法来检验。

6.引导学生制作一个轮轴。

7.谈话:

我们应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我们的想法呢?

8、得出结论:

轮轴的作用是轮轴有省力的作用,轴相同,轮越大越省力。

9.谈话:

那么,你能用杠杆的原理解释轮轴的作用吗?

10.谈话:

每组的木块上都有一个螺钉,你能否用提供的铁棍、螺丝刀和扳子将螺丝钉又快又轻松地拧进木块里。

11.教师小结,引出变形轮轴。

12.看图中的图片,并指出图片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轮轴,说出轮与轴。

13.除此之外,你还知道生产生活中应用轮轴的机械吗?

14.课后寻找身边应用轮轴原理的机械。

自主学习

1、认识轮轴这一机械。

合作学习

1、制作一个轮轴,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我们的想法

探究学习

1、用杠杆的原理解释轮轴的作用

一、认识轮轴

二、制作、研究轮轴

三、实践操作、迁移拓展

1、像(螺丝刀、方向盘)这样,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轮轴也是一种机简单械。

轮轴有(省力)作用;轮轴省力的原因:

当轮相同时,轴越小越(省力)。

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

2、像螺丝刀、方向盘这一类,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

(1)。

①轮轴②动滑轮③定滑轮

一、判断

1、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就可能越省力。

(√)

2、当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费力(×)

二、选择

1、扳手属于下列哪种简单机械(D)

A、斜面B、杠杆C、滑轮D、轮轴

课堂

达标

测评

1、要想又快又轻松地把螺丝钉拧进木头里应选用哪种螺丝钉?

答:

应选用比较粗一些的螺丝刀更好。

2、生活中的轮轴哪些?

答:

生活中常见的辘轳、自行车把、轮盘、汽车方向盘、门锁、水管开关、螺丝刀等等都属于轮轴。

3、轮轴的实质是什么?

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

轮轴的实质是一种变形的杠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且轮比轴越大越省力。

教学反思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学校:

第二片区任课教师:

年级:

五年级日期:

年月日

课题

5、国旗怎样升上去

备注

知识与

技能

1、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

2、知道两种滑轮的作用以及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过程与

方法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

2、能够识别动滑轮和定滑轮。

3、能够就两种滑轮的不同作用提出假设并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4、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情感态度

1、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数据的重要意义。

2、建立一种物体可以有多种用途的意识。

与价值观

考点

1、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

2、知道两种滑轮的作用以及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1、你认为一个滑轮应该有哪些部分构成?

2、出示滑轮,讲解各部分名称。

3、讲解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

4、定滑轮除了可以帮助我们改变用力的方向,还能帮我们省力吗?

5、动滑轮又有什么用呢?

6、要想做到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可以怎样做呢?

7、实验验证。

自主学习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

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

合作学习

1、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探究学习

1、知道两种滑轮的作用以及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一)引入新课,观察滑轮。

(二)了解滑轮的分类及作用。

(三)学习应用,迁移拓展。

1、滑轮的构造有哪些特点?

起什么作用?

答:

滑轮是圆形的,可以转动,周缘有槽,可以把绳子套在槽里,使绳子不会滑落下来。

2、滑轮有什么作用?

其种类有哪些?

答:

滑轮有时可以省力,有时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滑轮的种类有:

动滑轮和定滑轮。

1、什么叫定滑轮?

什么叫动滑轮?

各有什么作用?

答:

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定滑轮不省力,只能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理论上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实际情况中由于摩擦力的存在,省力要小一些。

课堂

达标

测评

一、填空题

国旗是利用(滑轮)升上去的。

(滑轮)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的优点是能(改变力的方向),缺点是不能(省力);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的优点是能(省力),缺点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它能(省一半的力);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形成了(滑轮组),它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二、判断题

1、定滑轮不仅可以省力,而且可以省距离。

(×)

2、动滑轮不仅可以省力,而且可以省距离。

(×)

3、定滑轮可以节省力气。

(×)

三、选择题

1、不能改变物体受力方向的是(A)

A、动滑轮B、定滑轮C、滑轮组

2、下列几种简单机械中既能省力又能改变施力方向的有(E);只能改变施力方向而不省力的有(B)。

A杠杆B定滑轮C动滑轮D斜面E滑轮组

3、旗杆上安装升旗用的装置是(3)。

①轮轴②动滑轮③定滑轮

教学反思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学校:

第二片区任课教师:

年级:

五年级日期:

年月日

课题

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备注

知识与

技能

1、知道什么是传动装置及传动装置的作用。

2、知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结构和功能。

3、了解自行车是怎样传动的。

4、认识玩具和常见机械的传动装置。

过程与

方法

1、能够在比较现代自行车与过去自行车的差别中发现自行车的传动方式。

2、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一些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3、能够对两种传动方式进行比较。

4、会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方式。

情感态度

1、乐于进行有关传动的研究活动。

2、能够留心观察所见到的机械传动方式。

与价值观

考点

知道什么是传动装置及传动装置的作用。

知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自行车是怎样传动的。

认识玩具和常见机械的传动装置。

1、自行车是如何利用齿轮和链条行进的,请学生画出示意图。

展示、交流示意图。

2、制作链条传动的模型,展示制作的模型。

3、讲解链条传动的概念。

4、让学生解释,链条传动需要哪些基本构件。

5、让学生说,链条传动的作用。

6、如果没有了链条,两个齿轮之间可以构成简单机械吗?

7、出示齿轮传动装置。

8、讲解齿轮传动的构成和名称。

9、比较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区别。

10、观察传动装置的正转和反转。

(大轮带小轮和小轮带大轮的区别)

11、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在生活中分别适用于什么地方。

自主学习

1、自行车是如何利用齿轮和链条行进的,请学生画出示意图。

合作学习

1、让学生交流使自行车向前进的动力来源。

探究学习

1、讲解齿轮传动的构成和名称。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三、巩固总结

1、像自行车链条那样,将动力从踏板那里传到后轮上,能够传递力量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常用的传动装置有链条传动、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

齿轮传动可以有(改变运动速度和方向)的作用。

2、大部分机器都是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工作)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

这些机器综合利用了多种简单机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相同点是(C)

A、都可以改变运动方向B、都可以改变力的大小C、都可以改变运动速度

2、齿轮传动与链条传动的差别是(B)

A、是否能改变力的大小B、是否能改力的方向C、是否省力

3、自行车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C);钟表采用的主要传到装置是(B)

A、皮带传动B、齿轮传动C、链条传动

4、链条传动可以(D),皮带传动可以(C)。

A改变轮的转动方向B容易损失动力C远距离传递力D不容易打滑

5、钟表属于传动装置中的

(2)。

①链条传动②齿轮传动③液压传动

课堂

达标

测评

1、自行车中包含哪些科学知识?

答:

自行车中包含的科学知识有:

整个车架是三角形,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轮胎有花纹:

可以增大摩擦;车闸:

增大摩擦;轴与轴瓦之间有滚珠:

减小摩擦;加润滑油:

减小摩擦;车把套是塑料:

热的不良导体;车把套上有花纹:

增大摩擦;脚蹬子有花纹:

增大摩擦;车架上涂漆:

防止铁生锈;车尾灯:

光的反射;自行车前灯: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车座:

增大面积,减小压强;车把、轮盘:

利用了轮轴;

前闸刹车:

利用了杠杆原理;螺丝钉:

利用了斜面原理等等。

2、自行车车轮是如何转动的?

答:

现在的自行车车轮能够转动,是因为链条将动力从踏板那里传到了后轮上,像自行车链条这样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3、传动装置分为哪几种?

各有什么特点?

答:

传动装置可分为三种:

即链条传动、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

链条传动可以最大限度地传递力,也可以远距离传递力,但工作动力不能太大,因为受到链条的承受能力的限制。

齿轮传动装置由两个或多个齿轮组成。

齿轮传动可以传递力,能改变齿轮转动的方向,能改变齿轮传动的快慢。

无论一个齿轮朝哪个方向转动,与它相邻的齿轮一定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

要使两个相邻的齿轮朝同一个方向运动,必须在两者之间再加入一个齿轮。

齿轮的旋转速度取决于两个齿轮的大小,还与两个齿轮齿数的比值有关,比如一个16齿的齿轮会使一个8齿的转速增加一倍。

皮带传送可以远传动,但容易损失动力。

4、常见的齿轮传动装置有哪几种?

答:

常见的齿轮传动装置有:

普通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伞形齿轮传动、内齿轮传动。

5、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答:

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都可以最大限度传递力,链条传动可以远距离传递力,但工作动力不能太大,因为受到链条的承受能力的限制,齿轮传动需要近距离传递,而且它们的用力方向也不相同。

教学反思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学校:

第二片区任课教师:

年级:

五年级日期:

年月日

课题

第二单元1、折形状

备注

知识与

技能

1、认识常见的四种形状。

能识别一些物体的主要形状。

2、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

过程与

方法

1、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

2、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

1、体验与人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与价值观

考点

1、物体有多种形状,但大多数是(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它们是(台形)、(锥形)、(柱形)、(球形)。

2、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同的。

1、物体常见的四种形状。

2、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自主学习

1、物体常见的四种形状。

合作学习

1、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探究学习

1、蛋壳的承重力

一、导入

1、(教师课件出示各种图片)谈话

2、讲述:

物体有多种形状,但大多数是由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它们是台形、锥形、柱形、球形。

课件出示图片讨论

探究不同形状纸的承受力

1、谈话:

纸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材料之一,想一想:

如何用一张A4张纸托起一块红砖?

(学生分组讨论)

2、教师将讲要求(教师展示几种形状)三角形纸筒、四边形纸筒、六边形纸筒、圆柱形纸筒。

3、学生折纸活动。

4、谈话:

预测我们刚才折的这些形状的纸谁的承受力最大呢?

5、学生讨论,记录好预测结果。

6、谈话:

我们怎么来比较这不同形状的纸,谁的承受力大呢?

7、学生讲述方法。

教师提醒:

8、学生实验,并做好记录。

二、交流各种形状的承受力。

教师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薄薄的纸,的确可以托起较重的物体。

其承受力的大小是圆柱形>六边形>四边形>三角形。

(阅读教材17页最后一段文字)

三、了解各种形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拓展应用(课外作业)

五、课堂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