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总体形势概述当前国内政治形势目前国内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98594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国内总体形势概述当前国内政治形势目前国内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当前国内总体形势概述当前国内政治形势目前国内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当前国内总体形势概述当前国内政治形势目前国内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当前国内总体形势概述当前国内政治形势目前国内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当前国内总体形势概述当前国内政治形势目前国内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当前国内总体形势概述当前国内政治形势目前国内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当前国内总体形势概述当前国内政治形势目前国内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当前国内总体形势概述当前国内政治形势目前国内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当前国内总体形势概述当前国内政治形势目前国内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当前国内总体形势概述当前国内政治形势目前国内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当前国内总体形势概述当前国内政治形势目前国内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当前国内总体形势概述当前国内政治形势目前国内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当前国内总体形势概述当前国内政治形势目前国内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当前国内总体形势概述当前国内政治形势目前国内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当前国内总体形势概述当前国内政治形势目前国内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当前国内总体形势概述当前国内政治形势目前国内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当前国内总体形势概述当前国内政治形势目前国内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当前国内总体形势概述当前国内政治形势目前国内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当前国内总体形势概述当前国内政治形势目前国内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前国内总体形势概述当前国内政治形势目前国内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当前国内总体形势概述当前国内政治形势目前国内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国内总体形势概述当前国内政治形势目前国内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当前国内总体形势概述当前国内政治形势目前国内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北京市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以民生和民意做导向,根据自身特点裁撤并设立了有关机构。

湖南省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2008年以后,共取消行政审批项目169项,取消和停止征收6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重庆加大整合力度,将原有的市农办、市农业局、市农机局、市农综办4

个部门资源整合,成立新的市农委,减少了16个处室,50多名人员。

目前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也启动了市县级政府机构改革。

按照中央部署,今后5年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到202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

司法制度改革方面,从2002年起实行统一的司法考试制度,建设专业化的司法队伍。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司法体制改革,将其作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大举措摆上工作日程。

2008年12月,中共中央转发《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提出在继续抓好2004年中央确定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事项的基础上,围绕优化司法职权配臵、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加强政法经费保障4个方面,提出了60项改革任务。

伴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公平和正义的效果逐渐显现司法进一步走向公开透明,司法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完善,司法职权配臵得到进一步优化。

此外,多党合作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中,我国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职能和作用,选任优秀的民主党派人士担任政府部门正职,例如万钢和陈竺分别担任科技部部长和卫生部部长。

二、当前中国政治形势面临的挑战

中国的政治形势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境外敌对势力分化、西化的挑战

境外敌对势力出于对社会主义中国的仇视,不愿看到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存在,

分别采取‚西化‛和‚分化‛的战略策略,妄图演变、牵制、削弱、扼杀社会主义的中国。

在‚西化‛问题上,实行意识形态渗透,通过各种宣传和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交往,

传播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模式、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以最惠国待遇作筹码,以经济制裁作武器,诱压兼施以‚人权‛作幌子,干涉中国内政培植反对派,支持持不同政见者。

在‚分化‛问题上,积极支持我周边一些国家,利用相同民族之便,对我国少数民族煽动狭隘的民族情绪,甚至向我提出领土要求,企图肢解、分裂中国攻击中国的民族政策,挑拨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为叛逃国外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提供支持。

因此,社会主义中国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面临着西方政治模式、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民族分化的挑战。

2

、腐败现象和社会分配不公的挑战

在社会主义中国,腐败现象虽然不反映我们党和国家的本质和主流,但也严重存在。

执政的条件,市场经济的大潮,改革开放的环境,使部分党员干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发生了蜕变。

严重的腐败问题,它导致党群关系的紧张,干群关系的疏远,

如不能有效地抑制和克服腐败现象,将危害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断送掉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造成竞争机会不均等,使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

一些国家垄断性行业,凭着自己的特殊优势,能轻而易举的获取丰厚的劳动报酬。

一些‚三资‛企业凭着国家的优惠政策,经济效益亦非常可观。

一些私营企业,凭着灵活的经营方式和其它手段,收入更加不薄。

加之一些人,通过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占有大量不义之财。

而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并不高。

应该说这种收入差距有些是合理的,

有些并不完全合理。

按劳分配原则应该坚持,但有些高收入者并没有付出多的社会劳动,效率优先应该体现,但兼顾社会公平不够。

由此使社会公众心理失衡,对社会主义产生离心倾向。

3、特殊利益划分而成的官民矛盾隐忧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阶级、阶层、集团和群体越来越复杂化,

特殊利益集团已形成,社会不满日益加深、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严重流失,民众利益诉求满足的不平衡加剧,在复杂的利益格局面前,传统利益协调机制失灵,官民关系由日渐疏离变成直接冲突。

而政府官员动辄将民众利益诉求政治化,动不动出动武警公安弹压,这令官民矛盾普遍化、深刻化,引发社会危机,成为中国社会稳定的致命伤。

4、民主意识上升与政改相对滞后所形成的矛盾压力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开放度日渐扩大,不论是新社会阶层,还是农民阶层,都要申张自己的权益。

另一方面随着传播方法的现代化,令广大民众都看到体制,特别是政治体制的不合理性。

当然,体制性弊端带来种种问题,已严重损害民众的现实利益,已影响到中共的执政合法性。

中共在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民众要求当家作主、参与社会乃至国家管理的呼声日渐强烈。

如不能顺应民意,不加快民主政治建设,腐败、分配不公、官民冲突等问题将更趋严重。

三、中国政治形势的发展前景1、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将长期坚持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能否继续坚持下去,这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能够继续坚持下去,还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逐步深入,中国共产党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基础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将会有着更为新颖、更为全面、更为丰富、更为完善、更为科学的回答,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之树始终根植于实践的沃土之中,注意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不断汲收人民群众的才智、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始终保持它的源头活水。

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将更加巩固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得人心者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也,失人心者背离人民利益谋取个人之私利。

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会加强不会削弱,它作为党的行为准则和实践目标只会坚持不会放弃。

一切言行以是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为最高标准,一切政策以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正确尺度,将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选择和执着追求。

面对新的历史时代,面对新的历史任务,面对新的历史要求,中国共产党将会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通过强化学习,强化实践,强化管理,使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作风素质、业务素质全面提高,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继续巩固,所从事的事业代代相传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面对历史,面对人民,中国共产党将以更加崇高的思想境界,更加自觉的实际行动作出新的回答。

3、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政治局面将继续维护

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使中华民族形成一个‚家‛,融为一条根。

虽然有过短暂的民族分裂,但很快就被新的民族团结所代替。

情同姐妹,亲如兄弟,始终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本质和主流。

心系中华,热爱中华,是十多亿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

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抗震救灾,百年奥运梦圆,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当然,也不排除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者制造事端‚3•14‛事件,影响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但它最终难改中华民族特有的向心力,强大的凝聚力。

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人心所向。

中国人民从自己的切身感受中深深体会到,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昌盛,百姓的康居,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否则,国家会带来灾难,人民会遭受痛苦。

因此,中国人民将加倍珍惜已经取得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愿看到一个动荡的社会、混乱的国家出现。

人心思安,人心思定,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民的政治愿望和政治要求。

如果说什么是维系未来中国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政治局面的最有效力量,那就是民心。

民心所向,就是永不倒的长城。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坚强的政治核心,是维系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决定性力量,

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决定性的政治力量,中国的民族团结,社会安定才有着可靠的保证。

第二节 

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

2009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政府坚持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不动摇,坚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2010年将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发挥好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2009年中国经济主要特征随着2008年四季度出台的应对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的实施,较快扭转了我国经济增速下滑的态势,经济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整体向好态势趋于明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我国经济增长逐季加速,稳步上升趋势基本确立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178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

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8.9%。

连续2个季度的持续上升,

呈现逐季加快态势。

中国经济二季度实现V型反转后,三季度驶入了快车道,表明宏观经济企稳的态势已经明确。

2、投资成为拉动经济主引擎

国内投资增长率大幅度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加大。

在2009年前三个季度的数据中,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3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0

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50710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65418亿元,增长39.0%,

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政府主导现象十分明显。

3、消费助力经济增长

消费增长稳中趋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

在2009年前三个季度的数据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4个百分点。

在国家房地产和汽车优惠政策的刺激下,受刚性需求的拉动,

汽车销售和房地产住宅销售增速远超预期。

其中,汽车销量累计同比增速出现井喷。

随着刚性需求的释放,价格的上涨,以及政策刺激效应的减弱,汽车销售环比增速将减慢,但受基期值较低影响,累计同比增速可能将继续上行。

4、进出口跌幅收窄,出口已在低位企稳

2009年出口大幅度下降,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减少。

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的统计,

2009年1至10月,我国对外贸易累计进出口总值17554.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9.9%,

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592.3亿美元,减少27.2%,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为负。

前三季度的外贸数据表明中国出口已经低位企稳。

二、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影响因素

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经济仍具备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

但也应看到,经济运行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因素,一些长期性的矛盾和问题还需要通过深层次的改革和调整来加以解决。

一外部经济发展环境

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但外部需求恢复增长需要较长时期。

在各国开出的‚强力药方‛作用下,全球经济出现大病初愈迹象。

美国经济在经历了前几个季度的衰退后初露增长曙光。

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

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开始出现复苏迹象,但目前仍面临失业率飙升、财政赤字剧增和消费不振等诸多挑战,经济刺激计划也将收缩或陆续退出,经济全面复苏将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二内部经济发展环境

1、消费市场拓展空间广阔,难度却增大国内消费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

首先,农村消费市场将会迅速启动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信心增加,有利于刺激本轮消费升级。

但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增收困难情况下,同时受未来支出和消费习惯等多重因素制约,我国消费增长难以持续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2、投资增长具备潜力,民间投资意愿不强

我国的国内投资增长具备一定的潜力,诸如就业压力和改善现状的迫切愿望形成了高涨的投资热情,房地产、汽车工业发展带来的产业规模扩大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等为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巨大的国民总储蓄和国外投资为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等等。

但目前经济增长动力主要还是依靠投资拉动,政府投资增速比民间投资增速要快得多。

实现经济明显复苏的关键还是要带动民间的投资。

3、稳定出口政策成效明显,外贸形势不容乐观

首先,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上升,美元出现较大幅度贬值。

美元中长期弱势格局难以根本改变,而中国拥有世界

第一的外汇储备和巨大的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压力近期有所上升,不利于中国出口回升。

其次,国际贸易摩擦加剧。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国。

中国未来要想重现出口20%、30%及以上的持续高速增长局面已不太现实。

4、工业增长条件充足,结构调整难度很大

一方面,工业经济增速发展条件充足工业企业利润的增长惯性依然存在公司治理和管理水平的改善消费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投资较快增长的态势将增大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

另一方面,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产能过剩这一中国经济的顽疾。

前几年出口的指数型增长,吸收了我国不断产生的过剩产能。

5、财政和金融环境良好,通胀预期逐渐显现

2010年我国面临的财政和金融环境相对比较稳定和良好。

首先,近年来,中国财政收入出现快速增长趋势,财政实力和外汇储备实力逐渐增强。

其次,我国的外债偿债率、负债率等各项指标均持续回落。

再者,金融监管体系在稳健提高。

但也要看到,2010年全国通货膨胀的预期和压力都将逐步增强。

三、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在发达国家经济继续震荡调整,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由政府转向市场,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稳定性提高的格局下,2010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将会保持平稳上升的趋势。

1、投资仍将保持较大规模

2010年投资增长的可持续性仍然乐观。

主要原因在于其一,新开工项目增速较高,

显示未来仍有大量在建投资项目支撑较快的投资增速其二,2009年中央政府安排新增的财政投资4875亿元之中仍有2000亿元左右尚未投入使用,政府投资空间较大其三,随着外需可能逐渐恢复,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奏效,民间投资有望进一步回升。

2、消费有望再成亮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5,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9.2,均高于同期GDP的增速。

2010

年,随着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政府公共教育和医疗支出的增加,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和推进,中西部消费潜力的释放,以及其它推动消费的政策和结构性改革,

将对居民消费起到更有力的推动作用。

在收入增长、政策刺激、消费信心回升以及物价上升的影响下,2010年中国消费增速将平稳上行。

3、净出口对经济贡献有望转正

受金融危机导致的外部需求减少影响,2009年我国进出口经历了入世以来的首次较强幅度的衰退,预计2009年全年进出口总额同比将萎缩18.2,而净出口对经济拖累较重。

2009年,我国出口价格指数降幅小于进口价格指数降幅在进出口商品数量上,我国出口数量指数降幅大于进口数量指数降幅。

整体而言,2009年外贸条件得以改善,但贸易顺差出现较大幅度的萎缩。

展望2010年,我国外贸条件将回归2006-2008年间的正常形态。

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将出现一定的反弹,但贸易顺差与2009年相比,将为持平或略有增加,

因此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有望转正。

4、严重通胀不会出现

面对2009年的天量货币供给、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等因素,‚2010年必定通胀‛

是极富市场感召力的一种观点。

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中,通货膨胀的生成可能源于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权的使用,向市场注入了过多的流动性,也可能源于商业银行扩大信贷供给,在货币乘数的放大效应下,导致了货币扩张。

但是,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通货膨胀的生成不仅仅导源于以上两个原因,外部因素推动也是一个重要导因。

基于国内和全球过剩产能的存在和总需求的不足,2010年不会出现严重通胀。

5、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延续,结构调整将成为主要抓手

2010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2010年的支出结构将会更加优化,对于民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会加大投入。

2010年货币政策走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适时适度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第三节 

中国军力世界排名

第二吗——中国国防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2010年《国际形势黄皮书》语惊四座对全球11个大国的综合国力进行了评估,认为美国、日本和德国综合国力排前三,中国位列

第七。

而在军事指标上,

中国则位列

第二,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日本均居中国之后。

国内民众对此嘘声一片。

有人表示,这‚是不是自欺欺人‛也有人表示中国目前没有航母,没有大型驱逐舰,没有战略轰炸机,没有大型运输机,没有反潜机,没有四代高静音核潜艇……没有全球定位系统和三军联合作战指挥系统,也缺乏国产高精度加工机床和合格技师。

如此,何来

第二

中国国防建设到底进行得怎么样中国的军事实力到底如何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国防建设呢

一、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2009年对中国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军事方面有两点引人注目。

一是中国海军编队首次远赴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执行国际护航任务,先后为1300多艘各国船舶护航,解救遭海盗袭击的中外船舶21艘,为有效保护航经亚丁湾船舶的安全作出突出贡献,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和平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

二是在新中国成立周年之际举行盛大的国庆阅兵仪式,大批新型国产现役主战装备首次亮相,既展示了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可喜成就,显示了中国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与地区和平稳定的坚定决心和意志,也表明中国国防建设开放透明的诚意。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取得了辉煌成就。

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加强。

我军与西方国家军队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有党的领导、有思想政治工作这个特有优势。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光荣传统,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持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确保我军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始终保持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是现代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大幅跃升。

我们十分注重适应形势的发展,依据国家安全的需要,加强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

近几年,针对战争形态的演变,军委明确提出,

要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进一步转到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上来,实现了军事战略指导的与时俱进。

我军遵循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要求,大力提高核心军事能力,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

三是体制编制不断调整优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军总员额550万,后来最多时达600

多万。

经过多次调整改革,我军朝着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不断迈出新的步伐。

目前,我军总员额230万,军兵种部队比例趋于合理,部队编成结构得到优化。

四是武器装备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军陆军装备大多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杂牌‛,海、空军装备数量很少,性能也很落后。

现在,我们在天上有军事卫星、先进战机,地面有新型主战坦克、各种火炮、导弹,海上有先进舰艇、潜艇,可以说西方发达国家拥有的各类装备,我军基本都有了,而且不少装备的性能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既体现了我军现代化水平,也反映了国家科技实力的巨大变化。

五是军事外交成果丰硕,较好地服务了国家政治外交大局,服务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六是国防动员建设全面推进,国防动员能力显著增强,国防动员体系在平时服务、急时应急中发挥了特殊的优势和作用。

二、中国国防建设的环境分析

一国际环境

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决定了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国防力量、中国国防建设的紧迫程度和严峻程度以及中国国防建设的速度和方向。

中国在冷战结束之后的新时期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彻底结束,中国失去了20世纪下半期利用美苏的对抗来增强国防安全的条件。

为了维护和延长自己作为世界霸主的有利地位,美国把防止任何可能威胁到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的大国的出现作为国际战略的主要目标。

中国由于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和地缘的特点,被美国视为最有可能成为这种威胁的国家之一,以各种方式来遏制中国的发展,为中国的发展和国家统一设臵障碍。

这使得中国在冷战结束之后的国防建设的环境相对于冷战时期大大恶化了。

冷战结束之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更加右倾,保守势力大大增强,从而更加不利于中国利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分歧来降低对中国的威胁。

与此同时,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种种霸权行径,也引起了许多国家的不满和忧虑。

无论美国的主要盟国,还是其他的大国,如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在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面前,积极发展实力,在国际舞台发挥独立作用。

这一切又为中国争取国际支持,减轻美国的压力,改善国防建设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新军事革命极大的促进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军事实力,美国凭借新军事革命的机遇,大力加强军事力量建设,加大军事革新力度,妄图以军事力量实现自己的绝对安全。

这对中国的国防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美国的绝对安全必将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绝对威胁。

这无疑增强了中国进行国防建设的紧迫感,也使得中国实现国家安全的门槛进一步提高。

面对美国军事实力的迅速发展,面对高技术局部战争具有的‚非接触‛,‚非线式‛和‚非对称‛的新的特点,新军事革命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恶化了中国的国防建设的环境。

但新军事革命的到来,也为中国进行国防建设,全面提升国防实力,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契机。

中国正在采取措施把军事变革纳入国家改革发展大系统,把优化编制体制作为变革的突破口之一。

通过这场军事变革,也改善了中国的国防建设环境。

3、中国和世界各国,包括可能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的世界大国之间的共同利益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领导人更加熟悉国际事务和国际规则,国际交往能力不断提高,从而获得了更大的国际影响力,这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