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59789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4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教学设计.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含教学设计

2016-2017学年度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

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

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

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

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

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

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

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

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

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

(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

(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

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课题

数据收集整理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执教时间

知识

目标

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能力

目标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

目标

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重点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难点

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

复习激趣

目标导学

自主合作

汇报交流

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

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

(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合作探究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

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

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回答:

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

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4)教师提问:

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

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三、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收集数据。

教师提问:

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

为什么?

(2)学习记录方法。

教师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桌上。

师:

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报出名字,同学们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张上,老师报一个,你记一个,一直到把这些纸张记完。

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

讲述:

记录完的讨论一下,哪种方法记得既清楚又方便,将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

2、教学例2.

(1)过渡:

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

多媒体课件出示投票结果。

师:

你能看懂他们用了哪些记录方法吗?

(画“√”、画“正”、画“○”)

(2)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姓名

王明明

陈小菲

票数

15

22

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拓展应用

课件出示第1题的表格图。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作业布置

做一做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姓名

张三

李四

票数

教学札记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

(一)

课题

平均分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执教时间

知识

目标

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能力

目标

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情感

目标

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重点

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难点

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

复习激趣

目标导学

自主合作

汇报交流

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

一、准备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

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班明天要去春游。

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

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合作探究

二、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师:

我们来帮助二

(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

各组为二

(1)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讨论分配方案。

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

(2)动手分一分。

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

(1)班小朋友准备的春游食品,发现:

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

说明: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13页“做一做”。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

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用10张正方形卡片代替面包,分一分。

分好后,同桌检查一下:

是不是分成了5份,每份是不是同样多。

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

三、出示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

计算机课件演示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的画面。

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每条船限乘4人,24人要租几条船?

教师:

每4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应该租几条船?

学生汇报:

每条船限乘4人,就是每条船只能坐4个人,所以每份是4人;那24人里包含有6个4人,所以应该租6条船。

教师:

如果每条船限乘6人,那24人要租几条船?

(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拓展应用

注意让学生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总结

请学生回忆: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作业布置

练习三的第3题。

板书设计

平均分的认识

例24÷4=6(组)

答:

(略)

教学札记

 

 

课题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执教时间

知识

目标

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

能力

目标

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情感

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重点

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

难点

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

复习激趣

目标导学

自主合作

汇报交流

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

一、引入新课

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篮子。

再出示题目: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几个?

提问:

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

(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

合作探究

二、新授课

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那今天我们学习除法,除法的符号是“÷”。

指导书写:

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2.出示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

教师: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

①要分的竹笋是几个?

(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

②把12平均分成几份?

(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

③每份是几?

(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

12÷4=3

3.出示:

15÷3=5

学生自己解答

三、1.出示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

(1)教师:

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

(每一份是4个竹笋)

(2)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3)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

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

分的结果是怎样?

(4)指导算式的写法。

①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

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

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

板书,20÷4=5

②让学生说一说除法20÷4=5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有20个,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5份)

③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0÷4=5

被除数除数商

拓展应用

教科书第19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总结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

并认识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作业布置

教科书第19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板书设计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例4、12÷4=3

例5、20÷5=4

教学札记

 

 

课题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执教时间

知识

目标

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能力

目标

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情感

目标

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重点

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难点

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

复习激趣

目标导学

自主合作

汇报交流

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

一、复习

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6×2=4×3=2×5=3×3=

2.填空。

2×()=43×()=64×()=8

()×3=12()×4=205×()=15

说一说()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3.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合作探究

二、新课

1.引出除法算式12÷3。

呈现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事。

提出第

(1)个问题:

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请学生列出除法算式:

12÷3。

2.探讨计算方法。

(1)引导:

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

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

请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

(2)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计算方法。

(3)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

并且,突出强调:

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

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

(1)出示例1的第

(2)个问题,并让学生列出算式。

(2)请学生用乘法口诀想:

商几?

(3)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诀。

(4)交流想商的过程。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再填写。

如:

要算12除以2等于几怎样想?

用哪句口诀?

在口诀的括号里应填什么?

商是几?

那么,12除以2等于几?

在此基础上独立做"12÷6=□"。

教师巡视,注意对差生的辅导,集体订正。

拓展应用

练习五的第2题。

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

我们发现,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

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句口诀求商。

作业布置

做一做

板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例1、12÷3=4

例2、9÷3=38÷4=2

12÷3=4l2÷6=2

教学札记

 

 

课题

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执教时间

知识

目标

使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除法算式,从而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能力

目标

通过看一个除法算式,说出它表示的不同意思。

情感

目标

使学生对除法的含义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重点

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

难点

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

复习激趣

目标导学

自主合作

汇报交流

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

一、复习和准备

1.说一说平均分是怎样分物品的。

2.操作练习。

先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

摆在桌子的左面。

学生摆完以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小棒。

并问:

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样列式?

然后在小棒下面板书:

8÷4=2

合作探究

二、新课

教学例3。

教师出示8个球拍图。

说明意图:

看图写出除法算式。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下:

看着这幅图怎样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为什么?

然后多让几个学生发言。

你能想出什么样的除法算式?

(8÷4=2)你是怎样想的?

(把8个球拍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个。

)有多少同学同意这种写法?

还有其他的写法吗?

(8÷2=4)你是怎样想用?

(8个球拍,每2个分成一份,分成了4份。

)有多少同学同意这种写法?

哪种写法对呢?

三、1.用圈一圈的方法来教学例题。

教师出示6个苹果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同时口述题目:

6个苹果,每2个一份,可分成几份?

教师演示圈的方法;把两个苹果圈起来,表示2个一份。

然后提问:

继续往下分,该怎样分?

(再把2个苹果圈起来。

)教师在黑板上再圈2个苹果。

让学生注意教师是怎样圈的。

2.让学生打开书,看课本21页的第6题的蝴蝶图。

教师让学生说明题意

3、教学例2。

教师出示12块饼干图,并口述题目:

12块饼干,每3块一份、分成了几份?

提问:

用图一圈的方法该怎样分?

拓展应用

如果又来了3人,每组平均应有几人?

让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看一幅图写出两个除法算式,还练习了根据一个除法算式说出它表示的两种不同的含义。

作业布置

第29页"做一做"

板书设计

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例、15÷5=3

12÷3=4

8÷4=2

8÷2=4

教学札记

 

 

课题

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执教时间

知识

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力

目标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情感

目标

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并很好地为生活服务。

重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难点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

复习激趣

目标导学

自主合作

汇报交流

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

一、用谈话的方式引课。

问小朋友们喜欢逛商店吗?

他们喜欢,再让他们猜猜练习本、文具盒、球、球拍等的价钱。

合作探究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儿童商店,展示各种商品和单价。

2、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开始购物。

(1)先说说你有多少钱,准备买什么?

在组里谈谈自己的购物打算。

(2)小组分工合作,有的扮演营业员,有的扮演顾客。

(3)学生开始购物。

3、在全班交流你们购物的过程。

以表演的形式展示。

例:

A、12元可以买3辆小汽车。

B、我想买5辆小汽车。

C、应付多少钱?

D、应付20元。

4、请表演的D同学说说他们是怎样算出来的。

12÷3=4(元)4×5=20(元)

5、再请一小组上黑板前展示他们的购物过程。

6、小组相互交流。

拓展应用

独立完成第31页的“做一做”。

总结

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作业布置

仔细阅读教材

板书设计

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例、12÷3=4(元)

4×5=20(元)

教学札记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一)

课题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执教时间

知识

目标

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能力

目标

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情感

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难点

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

复习激趣

目标导学

自主合作

汇报交流

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课件,故事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二、探究新知,感受对称

(1)引导观察,感知对称。

师:

为什么说在图形王国里,小蜻蜓、小蝴蝶、树叶都是一家子的呢?

生自由发言。

生1:

我认为......

生2:

我觉得......

生3:

我想......

师:

同学们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下面,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把你的发现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想法。

(2)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

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也很有道理。

下面,请同学们再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对折起来,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课题)

(3)剪“轴对称图形”。

师:

现在,同学们都知道小蜻蜓、小蝴蝶、树叶为什么在图形王国里是一家的了吧。

因为它们都是......(学生看板书回答:

轴对称图形)

师:

对称的东西还有很多,(课件出示)比如:

我们穿的衣服、用的剪刀和戴的眼镜,这些东西也是对称的。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用纸剪出来的图形,来看看都是些什么?

(出示图片:

有衣服、松树、飞机、爱心桃等)请同学们仔细

观察,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吗?

折折看。

播放课件演示:

怎样剪一个轴对称图形。

组织活动:

动手剪一个轴对称图形。

然后让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轴对称图形进行展示。

(贴在黑板上)

(4)认识对称轴。

师:

请同学们动手指一指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哪儿?

好,下面我们就把它画出来吧!

同学们说说,你觉得该怎么画?

生讨论交流。

播放课件演示:

画对称轴的方法。

学生用铅笔画出自己剪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拓展应用

说“生活中的对称”。

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出示:

长方形、正方形、圆,你们说说,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

那么,它们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4)条对称轴

(2)条对称轴(无数)条对称轴

教学札记

 

 

 

课题

平移和旋转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执教时间

知识

目标

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体会平移的特点。

能力

目标

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情感

目标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

初步体会平移的特点。

难点

通过学生的操做体会旋转,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

复习激趣

目标导学

自主合作

汇报交流

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

一、体会感受

1、观察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

2、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它们是怎么动的。

3、举生活中有没有象这样子的一些运动呢,请呢举例子说明。

象这样的一类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

判断:

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旋转。

合作探究

二、格子图中数移动距离

1、课件出示:

房子(烟筒上有一只小鸟,屋檐上有一只小鸟)

请你观察房子做了什么运动?

(平移)

(配音)移动后烟筒上的小鸟说:

我向上移动了5格(对)

屋檐上的小鸟说:

我向上移动了4格(错)

谁说得正确呢?

(学生讨论)你觉得它为什么出错呢。

2、移动房子:

整座房子移动了多少格?

(让学生发表意见,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让学生对他的做法进行评价。

3、出示:

房子向右移动图全班一起完成。

向()移动()格

4、学生自已动手开书完成其他。

三、感受旋转的方向。

1、展示两类按照不同方向旋转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分类。

2、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3、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秒针是怎么样旋转的。

4、给旋转按不同的旋转方向起个名字。

拓展应用

人们在生活中运用了平移,你们觉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