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2doc.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6575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2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2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2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2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2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2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2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2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2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2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2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2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2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2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2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2doc.docx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2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2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2doc.docx

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复习要点2doc

 A.大肠杆菌

  B.绿脓杆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产气杆菌

  E.变形杆菌

  答案:

A题解:

引起腹膜炎最主要是继发于腹部脏器的损伤或感染而所致肠道细菌的易位,所以以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常见。

  14.引起继发性腹膜炎的病因不包括

  A.急性阑尾炎

  B.溃疡穿孔

  C.胆囊穿孔

  D.肝硬化腹水感染

  E.手术污染

  答案:

D题解:

引起继发性腹膜炎的病因包括:

1、器官穿孔,其中最常见的是急性阑尾炎坏疽穿孔,其次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2、外伤造成肠管、膀胱破裂,腹腔开放性伤口。

3、腹腔内脏器本身炎症扩散。

4、腹部手术中污染腹腔及术后吻合口瘘等。

  15.腹股沟深环的体表投影位于

  A.腹股沟中点上方1cm

  B.腹股沟中点上方2cm

  C.腹股沟中点

  D.腹股沟中点下方1cm

  E.腹股沟中点下方2cm

  答案:

B题解:

斜疝是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内环突出,经腹股沟外环穿出,可进入阴囊,易嵌顿。

腹股沟深环在体表投影为腹股沟中点上方2厘米处。

  16.最常见的腹外疝是

  A.脐疝

  B.股疝

  C.切口疝

  D.腹股沟斜疝

  E.腹股沟直疝

  答案:

D题解:

凡腹腔内脏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统称腹股沟疝,约占腹外疝的90%以上。

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又可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

斜疝的疝环是腹股沟管的内环,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上方,疝囊从内环突出,进入腹股沟管或继续穿出外环进入阴囊者,称斜疝。

临床最多见,占腹股沟疝的95%,绝大多数发生在男性,右侧。

  17.男性,20岁,因阑尾炎穿孔行阑尾切除术后1周,体温仍在38~39℃,腹胀腹痛,尿频,大便次数多。

首先考虑

  A.膈下脓肿

  B.肠间脓肿

  C.盆腔脓肿

  D.脾破裂

  E.胃十二指肠穿孔

  答案:

C题解:

阑尾手术后出现发热、腹痛、尿频、大便次数增多时,应考虑盆腔脓肿可能。

  二、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个考题。

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男,6个月,出生不久哭闹时右阴囊有一包块,平卧安静时包块明显缩小或消失。

2小时前因哭闹包块掉出伴呕奶,不停哭闹,精神萎靡,右阴囊可见一似梨状包块。

  (18~20共用题干)

  18.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是

  A.测定血生化

  B.腹部X线光片

  C.测定白细胞计数与分类

  D.直肠指检

  E.B型超声检查答案:

B题解:

斜疝的临床表现与鉴别:

(1)斜疝儿童、青壮年多见,经腹股沟管突出,椭圆形或梨形,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不再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易发生肠梗阻表现。

(2)直疝多见于老年男性,经腹股沟三角突出,半球形,基底较宽,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仍可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不易嵌顿。

(3)股疝中年以上妇女多见,经股管从卵圆窝突出,半球型,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仍可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极易嵌顿,易出现肠梗阻表现。

  19.最有可能诊断是

  A.交通性鞘膜积液

  B.睾丸炎

  C.嵌顿疝

  D.睾丸发育异常

  E.睾丸扭转

  答案:

C题解:

2小时前因哭闹包块掉出伴呕奶,不停哭闹,精神萎靡提示有可能发生嵌顿。

  20.本例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

  A.应用镇静剂

  B.应用止疼剂

  C.静脉补液纠正酸碱失衡

  D.试行手法复位

  E.抗生素治疗

  答案:

D题解:

治疗原则①非手术疗法仅适用于婴幼儿及年老、体弱者;②一般均应尽早施行手术;③术前对慢性咳嗽、排尿困难、腹水、便秘、肿瘤或妊娠等可致腹内压增高的因素进行治疗,而术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以免术后复发。

  三、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关系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21~23题共用备选答案)

  A.腹股沟斜疝

  B.腹股沟直疝

  C.股疝

  D.睾丸鞘膜积液

  E.隐睾

  21.青壮年男性,右侧腹股沟区肿块,可下降至阴囊,平卧后消失,可能是:

本题正确答案:

A

  题解:

斜疝的临床表现与鉴别:

(1)斜疝儿童、青壮年多见,经腹股沟管突出,椭圆形或梨形,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不再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易发生肠梗阻表现。

(2)直疝多见于老年男性,经腹股沟三角突出,半球形,基底较宽,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仍可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不易嵌顿。

(3)股疝中年以上妇女多见,经股管从卵圆窝突出,半球型,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仍可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极易嵌顿,易发生肠梗阻表现。

  22.中年女性,腹股沟韧带内侧的下外方突然出现包块,疼痛不能回纳,可能是:

  答案:

C题解:

斜疝的临床表现与鉴别:

(1)斜疝儿童、青壮年多见,经腹股沟管突出,椭圆形或梨形,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不再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易发生肠梗阻表现。

(2)直疝多见于老年男性,经腹股沟三角突出,半球形,基底较宽,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仍可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不易嵌顿。

(3)股疝中年以上妇女多见,经股管从卵圆窝突出,半球型,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仍可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极易嵌顿,易发生肠梗阻表现。

  23.老年男性,腹股沟内侧半球形肿块,压住内环仍可突出,可能是:

  答案:

B题解:

斜疝的临床表现与鉴别:

(1)斜疝儿童、青壮年多见,经腹股沟管突出,椭圆形或梨形,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不再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易发生肠梗阻表现。

(2)直疝多见于老年男性,经腹股沟三角突出,半球形,基底较宽,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仍可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不易嵌顿。

(3)股疝中年以上妇女多见,经股管从卵圆窝突出,半球型,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仍可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极易嵌顿,易发生肠梗阻表现。

  (24~25题共用备选答案)

  A.单纯疝囊高位结扎

  B.佛格逊法修补

  C.巴西尼法修补

  D.麦克凡法修补

  E.疝成形术

  24.男性,24岁,右侧可复性腹股沟斜疝,最佳手术治疗方法应选择:

  答案:

C题解:

常用的术式有3类。

①疝囊高位结扎术:

适用于儿童、疝囊较小、腹壁肌肉发育健全者。

它也是疝修补术或疝成形术的基本步骤之一。

②疝修补术:

适用于腹壁缺损不十分严重的病人。

是治疗腹股沟疝最常用的方法,在疝囊高位结扎后加强腹壁,其修补法主要有加强腹后壁的巴西尼(Bassini)法和加强前壁的佛格逊(Ferguson)法。

③无张力疝修补术

  25.男性,5岁,右侧可复性腹股沟斜疝,最佳手术治疗方法应选择:

  答案:

A题解:

常用的术式有3类。

①疝囊高位结扎术:

适用于儿童、疝囊较小、腹壁肌肉发育健全者。

它也是疝修补术或疝成形术的基本步骤之一。

②疝修补术:

适用于腹壁缺损不十分严重的病人。

是治疗腹股沟疝最常用的方法,在疝囊高位结扎后加强腹壁,其修补法主要有加强腹后壁的巴西尼(Bassini)法和加强前壁的佛格逊(Ferguson)法。

③无张力疝修补术。

  普科3

  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男,30岁,上腹疼痛3小时。

其于晚餐后突发上腹剧痛,迅速波及全腹,伴恶心呕吐。

查:

腹稍胀,全腹有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以上腹为著。

叩诊肝浊音界消失,听诊肠鸣音弱。

化验:

白细胞15.2×109/L,中性粒细胞85%,淋巴细胞15%.最可能的诊断是

  A.阑尾炎穿孔,腹膜炎

  B.胆囊炎穿孔,腹膜炎

  C.急性出血性胰腺炎

  D.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E.肠扭转

  答案:

D题解:

急性穿孔是溃疡病的常见并发症,以30~60岁的男性多见。

1、约80%~90%病人有溃疡病及近期发作史。

症状有急性腹膜炎的表现,如上腹部刀割样持续性痛,且很快波及全腹,体温上升,白细胞增高,甚至可有休克。

2、体征:

早期腹肌紧张,可呈板状腹,伴压痛、反跳痛,穿孔部位压痛始终很明显,肝浊音界常消失,有移动性浊音。

晚期因肠麻痹而全腹膨胀,肠鸣音消失。

  2.诊断溃疡病急性穿孔最有意义的是

  A.溃疡病史

  B.突起脐周剧痛,转移至右下腹

  C.腹痛剧烈

  D.膈下游离气体

  E.腹部剧痛数小时后缓解,提示病情好转

  答案:

D题解:

急性穿孔是溃疡病的常见并发症。

症状有急性腹膜炎的表现,体征:

早期腹肌紧张可呈板状腹,伴压痛、反跳痛,穿孔部位压痛始终很明显,肝浊音界常消失,有移动性浊音。

晚期因肠麻痹而全腹膨胀,肠鸣音消失。

站立位X线透视可见膈下游离气体,腹腔穿刺可得黄色混浊液体等。

  3.腹部闭合性损伤并发腹内脏器损伤时的表现,不包括

  A.早期出现休克征象

  B.持续性剧烈腹痛

  C.有明显的腹膜刺激症状

  D.有昏迷-清醒-再昏迷

  E.有移动性浊音答案:

D题解:

当有以下情况时之一者,应考虑有腹内脏器损伤:

①早期出现休克征象者(尤其是出血性休克);②有持续性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和腹胀等症状者。

③明显的腹膜刺激征者。

④有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消失和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表现者;⑤有呕血、尿血或便血者;⑥直肠指诊在直肠前壁有触痛,波动或指套有血迹者;⑦受伤当时临床症状不明显,但以后逐渐加重者。

  4.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是

  A.肝转移

  B.血运转移

  C.淋巴转移

  D.腹腔种植转移

  E.直接蔓延

  答案:

C题解:

胃癌起病多隐匿,可通过恶性肿瘤的四大扩散转移方式发生转移:

①直接浸润扩散;②淋巴转移,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③血行播散,常发生在胃癌晚期,以肝、肺最多见;④腹腔种植,癌细胞腹膜种植至卵巢称为Krukenberg瘤。

不同的器官受累引起相应的症状。

  5.腹部闭合性损伤多数表现出的三大症状是

  A.内出血、腹膜炎、休克

  B.外出血、腹膜炎、休克

  C.内出血、腹膜炎、昏迷

  D.外出血、黄疸、休克

  E.内出血、腹膜炎、黄疸

  答案:

A题解:

腹腔内脏闭合性损伤,多有内出血、腹膜炎、休克三大表现。

  6.上消化道出血时对病因诊断最有帮助的检查方法是:

  A.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B.内窥镜检查

  C.X线钡餐检查

  D.胃粘膜活答案:

B题解:

急性大出血部位多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后壁和胃小弯侧后壁。

主要症状是大量呕血或黑便。

胃镜检查对诊断有帮助,胃镜可以直接观察到胃粘膜的变化,直观,且不会对胃粘膜有机械性损害。

  7.腹部最易损伤的空腔脏器是

  A.结肠

  B.胃

  C.小肠

  D.直肠

  E.十二指肠

  答案:

C题解:

由于腹腔脏器不同的解剖特点,对损伤也有不同反应。

肠管损伤中以小肠损伤多见,并且往往发生在空肠上段或回肠下端,因系膜短而固定,移动性小,故易受损伤。

  8.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的三项关键手段是

  A.纤维胃镜检查、胃液细胞学检查、X线钡餐检查

  B.纤维胃镜检查、胃液酸碱度测定、X线钡餐检查

  C.X线钡餐检查、粪便隐血试验、纤维胃镜检查

  D.胃液细胞学检查、粪便隐血试验、纤维胃镜检查

  E.胃液细胞学检查、四环素荧光试验、X线钡餐检查

  答案:

A题解:

1、大便潜血试验:

大便潜血试验多次反复检查为阳性,应怀疑胃癌;2、X线钡餐检查:

是目前发现胃癌的常用方法,若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出率更高;3、纤维胃镜检查:

不但可以直接观察病变的粘膜情况,同时还可借助胃镜进行冲洗、摄影及取材活检等,胃癌的发现率和诊断准确率均较高;4、脱落细胞学检查。

纤维胃镜检查是诊断早期胃癌的有效方法,与细胞学检查、病理检查联合应用,可大大提高诊断阳性率。

  9.男,38岁,右下胸撞伤6小时,伤后感上腹部疼痛,头晕。

查:

BP:

90/70mmHg,P:

110次/分,面色苍白,右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较明显。

X线透视示肝阴影扩大、右膈抬高。

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A.外伤性血气胸

  B.肝破裂

  C.右肾破裂

  D.结肠肝区破裂

  E.胃十二指肠穿孔检

  E.核素检查答案:

B题解:

受伤史,右上腹痛,右肩背放射痛;B超、CT、X线检查均有阳性发现;完全性肝破裂的患者除失血性休克外,常有严重的胆汁性腹膜炎,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腹膜穿刺抽出混有胆汁的血液等表现。

偶尔血液经胆道流入十二指肠,会出现呕血或柏油样便,临床上把有腹外伤、胆绞痛及消化道出血等三联征者,称为外伤性血胆症。

  10.溃疡病行胃大部切除的绝对手术适应症是

  A.单纯穿孔

  B.第一次出血

  C.瘢痕性幽门梗阻

  D.医源性溃疡

  E.反复门诊治疗无效的溃疡

  确答案:

C题解:

绝大多数胃、十二指肠溃疡采用内科治疗有效,出现以下情况应为外科手术指征:

①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并发症,如急性穿孔、溃疡大出血、瘢痕性幽门梗阻;②胃溃疡恶变;③顽固性溃疡,内科治疗无效者。

  二、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个考题。

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男性,50岁,“胃痛”史15年,近来消瘦、乏力,持续性呕吐宿食,胃痛规律改变,伴腰背痛

  (11~13共用题干)

  11.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胃窦癌

  B.多发性溃疡

  C.瘢痕性幽门梗阻

  D.萎缩性胃炎

  E.胃后壁溃疡浸润致胰腺

  确答案:

A题解:

胃癌起病多隐匿,有下列情况即应想到早期胃癌:

①消化不良。

以往健康,突然出现顽固性消化不良症状,且病情进展较快,体重明显下降,后期幽门梗阻致恶心呕吐;②胃痛。

过去无胃痛史,突然出现疼痛,或过去有胃痛史,疼痛节律变为持续性,进食后加重,抗酸剂多不奏效;③出血。

有呕吐、黑便,甚至贫血。

  12.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是

  A.胃液测定酸度

  B.查胃液脱落细胞

  C.纤维胃镜检查

  D.四环素荧光试验

  E.CT检查

  答案:

C题解:

纤维胃镜检查是诊断早期胃癌的有效方法,与细胞学检查、病理检查联合应用,可大大提高诊断阳性率。

  13.最可能出现的电解质酸碱失衡是

  A.高氯高钾酸中毒

  B.高氯高钾碱中毒

  C.低氯低钾酸中毒

  D.低氯低钾碱中毒

  E.高氯低钾碱中毒

  答案:

D题解:

后期幽门梗阻致恶心呕吐所致低氯低钾碱中毒。

  75岁女性患者,右大腿卵圆窝反复出现圆形已多年,此次因便秘突出包块增大,用力还纳后右下腹持续疼痛,伴呕吐而求医。

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叩诊肝浊音界缩小,肠鸣音减弱。

  (14~16共用题干)

  14.此时对诊断帮助最小的检查是

  A.白细胞计数与分类

  B.子宫及其附件B超检查

  C.立位做腹部X线透视

  D.直肠镜检查

  E.肛门直肠指检

  答案:

D题解:

理解识记

  15.此患者直肠右侧壁有触痛,子宫直肠窝有液性暗区,白细胞计数12×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80%,腹部X光透视可见左膈下有半月形少量游离气体影,镜检见直肠粘膜充血,应诊断为

  A.溃疡病急性穿孔

  B.急性阑尾炎穿孔

  C.卵巢囊肿蒂扭转

  D.外伤性肠破裂

  E.急性盆腔炎

  答案:

D题解:

结肠破裂诊断要点:

1、腹、腰背部,尤其是腹周围部位受伤史。

2、局部腹痛或压痛轻,伤后逐渐出现腹膜刺激征,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较重。

3、腹腔内结肠穿孔,有血便及腹膜炎表现,膈下游离气体,腹穿可得粪性液体;腹膜后结肠穿孔,可有腰部胀痛、血便、腹膜外气肿和积存粪水等。

  16.对此患者处置中,不适当的处置是

  A.禁饮禁食,静脉输液

  B.严密观察血压,如有下降再行手术治疗

  C.半卧位

  D.胃肠减压

  E.使用抗生素

  答案:

B题解:

对可疑患者,及早剖腹探查,疗效好坏取决于能否早期手术。

  男,16岁,左上腹被自行车碰伤后2小时,伤后腹痛,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自觉头晕、乏力、口渴、心慌。

查:

P110次/min,BP85/60mmHg,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左上腹见一4cm×4cm皮下淤血斑,全腹压痛,轻度肌紧张和反跳痛,以左上腹为著;叩诊有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较弱

  (17~19共用题干)

  17.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肝破裂

  B.脾破裂

  C.空回肠破裂

  D.结肠破裂

  E.胰腺损伤

  答案:

B题解:

诊断要点:

外伤史,左上腹痛,腹内出血征,腹部移动性浊音,腹穿抽出不凝固血液,红细胞数进行性下降等。

  18.为明确诊断最简便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是

  A.腹部X线透视

  B.消化道钡剂造影

  C.腹部CT检查

  D.血常规+血细胞比容

  E.左下腹腔穿刺

  答案:

E题解:

(1)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红细胞容积明显下降,提示实质性器官出血。

(2)B超对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率达90%,可做动态观察。

(3)X线检查(4)诊断性腹腔穿刺和腹腔灌洗术有利于早期诊断并提高确诊率。

  19.考虑为腹部实质脏器损伤伴内出血病人,下列检查哪项最重要

  A.季肋部外伤史

  B.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C.血压低于70/50mmHg

  D.血红蛋白值逐渐减少

  E.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

  答案:

E题解:

诊断性腹腔穿刺和腹腔灌洗术有利于早期诊断并提高确诊率。

  三、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关系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20~22题共用备选答案)

  A.胃窦部

  B.十二指肠前壁

  C.十二指肠后壁

  D.胃大弯

  E.胃小弯

  20.胃溃疡穿孔最常发生于:

答案:

E题解:

识记

  21.胃癌最常发生于:

确答案:

A题解:

识记

  22.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最常发生于:

答案:

B

  (23~24题共用备选答案)

  A.胰破裂

  B.肝破裂

  C.肠损伤

  D.损伤

  E.结肠损伤

声明:

本资料由考试吧(E)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自

服务:

面向校园,提供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英语四六级,研究生考试等校园相关考试信息。

特色:

提供历年试题,模拟试题,模拟盘,教程,专业课试题下载等。

资料丰富,更新快!

考试交流论坛:

考试吧(E)-第一个极力推崇人性化服务的综合考试网站!

服务:

面向较高学历人群,提供计算机类,外语类,学历类,资格类,四大类考试的全套考试信息服务.

特色:

极力推崇人性化服务!

让您最便捷的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对您最有价值考试信息!

坚持每日更新!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