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8663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3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崇明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A.汞元素﹣﹣HgB.铵根﹣﹣NH4

C.2个氢原子﹣﹣2HD.氦气﹣﹣He2

12.(1分)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  )

A.硫粉B.木炭C.铁丝D.白磷

13.(1分)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自来水厂明矾作净水剂

C.铜丝用于制作导线D.烧碱能改良酸性土壤

14.(1分)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过滤B.

点燃酒精灯

加热液体D.

夹试管

15.(1分)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现象上判断:

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从变化上分类:

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分析: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分析: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16.(1分)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D.水槽中液面下降

17.(1分)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少量的盐酸,最佳的试剂是(  )

A.Ca(OH)2B.CaOC.CaCO3D.Fe

18.(1分)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

C.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100g水

19.(1分)总结化学知识时,以下归纳或判断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20.(1分)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或应用正确的是(  )

A.10g氢氧化钠溶液与10g硫酸铜溶液混合,得到20g溶液

B.1g碳酸钙粉末与10g水混合,形成11g溶液

C.5g硫和5g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物质量为10g

D.甲烷燃烧时,甲烷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总和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21.(11分)联系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  。

②冰箱中放入活性炭除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③取氯化钠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  色;

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汗水中的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醋酸(CH3COOH)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

CH3COOH的摩尔质量为  ;

1molCH3COOH中约含有  个H原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⑤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所以它们互为  ;

但由于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  (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存在着较大差异。

⑥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该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填微粒名称)。

22.(6分)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数据回答。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g/100g水)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①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填“很大”或“很小”)。

②50℃时,KNO3的溶解度  (填“<”、“>”或“=”NaCl的溶解度;

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和49.0gKNO3固体配成50℃的溶液,再冷却到20℃,烧杯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为  g。

③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的方法是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④要比较NaCl和KNO3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测定的数据可以是:

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溶质完全溶解达到饱和时所需水的质量;

或  。

⑤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填编号)。

A.操作I一定是降温

B.a与b的溶剂质量可能相等

C.a与c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b与c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23.(3分)某气体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气体的成分。

请用装置序号填空(装置不重复使用)。

(1)若检验气体中存在水蒸气,可将气体通过装置  ;

该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  ,可一次性确定该气体的成分。

24.(8分)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按要求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化学方程式为  。

(3)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选择装置C,原因是  ;

装置C中,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的  (填“光滑面”或“磨砂面”)盖住集气瓶;

装置C收集氧气,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  。

(4)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

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I.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根据变化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编号)。

A.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甲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C.最终曲线甲、乙的气压相等,说明最终产生的CO2质量相等

25.(5分)金属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工具。

①某同学在实验室用6.5g粗锌(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和稀盐酸制取H2。

I.配制稀盐酸需要市售37%的浓盐酸稀释。

“37%”的含义是  ;

配制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烧杯、胶头滴管、试剂瓶外,还需要  。

Ⅱ6.5g粗锌完全反应共产生H20.08mol,该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②在“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时,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26.(4分)某白色固体可能含有BaCl2(溶液显中性)、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小组同学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①初步探究:

实验设计如图所示。

【初步结论】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  。

M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一定没有氯化钡。

【交流讨论】甲同学认为:

无色溶液M变红色,说明溶液M中含有碱性物质,但不能说明原白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需要进一步确定。

②继续探究:

无色溶液M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目的

A.取溶液M于试管中,加入

  ,振荡,静置

白色沉淀

_________________

B.取实验A所得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酚酞试剂。

清液变红色

证明溶液M中有氢氧化钠

通过实验,小组同学完成了本次探究活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分析】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

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主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和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分析】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前五种元素分别是:

氧、硅、铝、铁、钙。

A、氧元素是第一位,故A选项正确;

B、硅元素是第二位,故B选项错误;

C、铝元素是第三位,故C选项错误;

D、铁元素是第四位,故D选项错误;

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

氢元素显+1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

2+x=0,则x=﹣2价。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A、泥浆水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A错;

B、白糖水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正确;

C、玉米粥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C错;

D、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错。

【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被认为是最清洁燃料。

C。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分析】化合反应是由多种物质变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是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各种反应类型的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分析】有机物一般有碳元素组成的碳链结构,分子比较大,一般能燃烧,如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

无机物多为小分子,不含有机碳,不能燃烧,如水、无机盐等。

A、氯化钠中不含有碳元素,属于无机物,故A错;

B、蔗糖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A正确;

C、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C错;

D、碳酸钠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故D错。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

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

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A、菠萝pH=4.1,小于7,显酸性。

B、木瓜pH=5.5,小于7,显酸性。

C、草莓pH=3.2,小于7,显酸性。

D、柠檬pH=2.3,小于7,显酸性。

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柠檬的pH最小,酸性最强。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分析】氧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分子的质量、体积不变。

氧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性质和用途。

【分析】A、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

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B、根据原子团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D、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

A、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汞的元素符号是Hg,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B、铵根的符号为NH4,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C、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

2H,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D、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化学式)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分析】A、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D、白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

A.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正确;

B.明矾溶于水会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故正确;

C.铜具有导电性,可用来制导线,故正确;

D.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价格高,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一些酸、碱、盐的用途,同学们需在平常的生活中注意知识的积累。

【分析】A、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试管夹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可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试管夹时,应从试管底部套上取下,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分析】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和变化的特征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A、和负极相通的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较多是氢气,从现象上判断:

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故说法不正确;

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说法不正确;

C、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这个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说法不正确。

D、从微观上分析: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说法正确;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和变化的特征即可分析判断。

【分析】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装置的气密性好;

②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

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

④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

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

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

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

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但不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故选项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空气受热膨胀,完全反应后,消耗装置内的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故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但不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故选项错误。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故选项正确。

D、水槽中液面下降,不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故选项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澄清的石灰水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但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无法判断是否完全反应,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生石灰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过量的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若不用指示剂,不好判断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容易引入新的杂质氢氧化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盐酸能与过量的石灰石粉末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难溶于水的石灰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Fe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亚铁,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质质量分数,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

②根据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结晶的方法等。

A、通过分析溶质质量分数可知,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饱和溶液,故A错误;

B、N点在溶质质量分数曲线下,由曲线的变化可知,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故B正确;

C、通过分析溶质质量分数曲线可知,0℃﹣70℃,溶解度逐渐增大,大于70℃,溶解度逐渐减小,故C错误;

D、由曲线可知,在40℃时,ZnSO4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1%,所以溶解度应该是大于41g,大约是69.5g,故D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分子,进行分析判断。

B、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