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67013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docx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docx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职业病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保证我公司在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的应急管理,及时有效地实施对事故的控制措施,平稳高效地组织对事故的救援,为防止事故的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维护职工的生命安全,特制定以下应急救援措施。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

王洪发

副总指挥:

全恩雷

成员:

张万贵、胡正波、王桂强、张继达、翟俊杰、王相海、王洪海、王洪运、黄宇田、梁玉成、朴明光、王亮亮、全恩伟、王贵起、王贵安、彭自江、赵帮义、郑福江、颜成金、韩京夫、杨春城

2.现场抢险机构及职责

(1)事故发生后,根据人员受害程度分析判断事故,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2)定成立抢险救援现场总指挥部;

(3)准备或调整现场人员抢救方案;

(4)据事态发展,决定是否请求外部救助;

(5)调物资、设备、医疗、个人防护用品、通讯、后勤等工作;

(6)责组织公司煤气、粗苯等有害物质中毒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三、应急救援应响

1、接警电话119、110、120

2、一旦生产现场发生有害物质中毒、烧伤、中暑等事故,必须立即向总调度室汇报,汇报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员、范围、程度、人员伤害伤亡等以及汇报人姓名、单位。

3、响应级别:

(1)调度室把所得到的人员受害情况第一时间汇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

(2)指挥部根据汇报,进行判断,从而根据情况是否启动“应急启动”。

如果情况不太明确时,可启动预警预案,并电话通知调度室及应急救援办公室。

4、应急启动

(1)、调度室接到总指挥下达的“应急启动”或预警命令后,立即进行命令的下达。

(2)、如果上一级电话通知未能响应,可马上进行其它同级的电话通知,当同一级通知完毕后,再进行上一级的电话通知,如果仍然不能响应,可立即进行下一级的电话通知,直至全部通知完毕。

(3)、救援行动

1)、应急救援办公室接到总指挥下达的“应急启动”或“预警”命令后,立即通知指挥部成员到达事故现场集合。

2)、指挥部成员到达现场后,按照总指挥或副总指挥的指示,成立现场抢险救灾专业组,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3)、救援前,现场指挥部要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抢救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4)、处理事故前,必须首先对当班人员及事故段在岗人员进行清点,首先确定人员受困的情况下,进行事故现场的抢救,如有人员受困,则首先进行人员的救援脱困。

5)、处理有害物质中毒前要进行有害物质的切断工作。

6)、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要护送至安全地带进行救护,可根据情况直接医院救治。

7)、在救援过程中,公司内所有储备物资设备由现场总指挥统一调用。

5、扩大应急

如事故不能达到及时控制或有扩大趋势时,由总指挥部决定请求外援。

6、应急恢复

全部受伤、受困人员救出后,要清点现场人数,抢险人员撤离事故现场。

7、应急结束

(1)、总指挥下达应急结束命令,事故抢救人员返回原工作岗位。

(2)、指挥部进行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并按规定及时向上级汇报。

9、应急物资准备

专业组按照本预案的精神,要求有独立取用方便的应急救援储备库,存放一定数量的应急救援工具和材料。

其中包括有手提式或推车式灭火器、氧气呼吸器,过滤式防毒面具(白、灰、褐色)长管式防毒面具,消防应急照明灯,医药箱、担架、安全帽、防毒口罩、医用口罩、应急灯、对讲机、彩条布、铁锹、沙桶等,要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确保随用随取。

三、主要职业危害防护与抢救措施

1、劳动保护措施

1)、接触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有害、危险施工环境的作业职工,按有关规定发放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检查使用情况,以确保正常使用;

2)、加强机械保养,减少施工机械不正常运转造成的噪音;

3)、对于噪音超标的机械设备,采用消音器降低噪音。

洞内运输机械行驶过程中,只许按低音喇叭,严禁长时间鸣笛;

4)、对经常接触有噪音的职工,加强个人防护,佩带耳塞消除影响;

5)、按照劳动法的要求,做好本工程的劳动保护装备工作,根据每个工种的人数以及劳动性质,由物资部门负责采购,配备充足而且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同时加强行政管理,落实劳动保护措施。

6)、劳动保护装备要符合以下要求:

采购劳动保护用品时,必须审核产品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对于未列入国家生产许可证管理范围的劳动防护用品,按路用劳动防护用品许可证制度进行质量管理;

施工人员必须分工按规定配齐劳动保护用品,并配戴上岗。

进入施工现场的其他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闲杂人员不得出入施工现场;

由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对施工人员进行劳动保护方面的检查,对漏配、缺配劳动保护用品的施工人员,责令补发劳动保护用品;对不按规定配戴劳动保护用品上岗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改正,对累教不改的人员,将采取罚款、停岗等措施予以惩罚。

(2)、医疗卫生保护措施

1、医疗保证措施

联系医院,全面负责医疗卫生和传染病、地方病防治的监测监督工作,落实防治措施,做好职工的健康教育工作。

对项目内出现的疫情信息,及时向上一级医疗卫生机构报告。

对内规范管理、对外加强协调联系,营造一个良好的内外卫生防疫工作环境;

夏季发放防暑药品,防止中暑。

冬季发放防寒防冻药品,防止冻伤;春秋两季是传染病、病毒性疾病高发季节,医务人员将加强对职工的健康检查,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搞好环境卫生,切断蚊蝇等传媒生物孳生源,有效控制疾病的流行;

在紧急救援预案中建立突发疫情应急处理方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交通检疫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在工地发生突发性高危疾病、人身意外伤亡事故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病人或伤员及时到医院就医。

2、卫生保证措施

工地卫生管理主要包括环境卫生、食堂卫生和个人卫生三大部份。

①环境卫生保证措施

工地配备一定数量的环境卫生清扫人员,每天对工地的环境卫生进行打扫,尤其是职工宿舍周围的环境卫生。

每天做到场地清洁,房屋四周排水畅通,无污水死水、无病毒滋生的腐质物堆,生活垃圾统一装入垃圾箱并及时运往指定的垃圾场;

积极开展爱卫活动,消除蚊蝇孳生源,开展灭鼠防鼠活动,同时抓好消毒、杀虫工作。

保持施工场地的整洁,每天下班后,施工人员应及时对施工场地进行整理,保证做到材料分类成堆,机械设备停放有序;

②食堂卫生保证措施

设立食堂卫生监督机制,由项目部综合部组织对食堂卫生进行不定期抽查,全体员工进行监督,确保食堂卫生;

对食堂工作人员实行委外职业培训,学习食品卫生有关的规范和法规;食堂工作人员统一着装,保持自身的清洁、卫生;

加强饮食管理,保证职工的营养素供给。

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要求搞好职工食堂饮食工作。

对食品制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保证食品制作,饭菜做熟、营养合理;

加强食品的采购和储存管理,保证食品安全、卫生;采购人员必须具备较丰富的食品卫生知识和较强的责任心,掌握食品优劣的标准。

注意质量的好坏,特别是水产品和肉类,一定要新鲜,对腐败变质的食物一律不能购买,采购动物制品时,必须有动物检疫部门的检验合格证。

食品的储存与保管按规定办理;

为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项目部内部将由职业健康领导小组不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卫生检查,凡是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一律废弃,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批评,对工作不负责任,由于食品卫生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按有关规定从重处理。

③个人卫生保证措施

项目部将积极为职工搞好个人卫生创造条件,如修建洗澡堂、发放劳保用品等。

加强个人卫生的宣传,搞好形象教育,使每个职工能够从我做起,在为单位树立形象的同时,也做好自身的卫生保健工作,使自己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健壮的体魄投入到工作之中。

(3)、职业病防治措施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众卫生法》及所在地政府有关职业病管理与疾病防治的规章制度。

2、各单位配备应有的设施。

负责职工的疾病预防及事故中受伤职工的抢救;

3、邀请卫生防疫部门定期对工地及生活区进行防疫检查和处理,按时接种有关疫苗及消灭鼠害、蚊蝇和其它虫害,以防对职工造成任何危害。

4、强化施工和管理人员卫生意识,杜绝疾病的产生,对已患传染病者及时隔离治疗。

5、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病的检查,发现病情时,及时进行病情分析,寻找发病根源,加强和改进施工方法及工艺,消除发病根源,防止病情的漫延。

对特殊工种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按规定采取防范措施,按规定进行施工操作。

及时发放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检查正确使用。

6、加强健身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员工的抗病能力,积极开展各种文娱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有效地消除员工的疲劳和工作压力,使员工在良好的心态下工作,有效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7、做好对员工卫生防病的宣传教育工作,针对季节性流行病、传染病等,要利用板报等形式向职工介绍防病、治病的知识和方法。

8、保护工作环境,有效消除或控制环境毒源,做好自我防护工作,预防职业中毒事故。

施工现场的各种机械排出的废气废物、材料装卸和搬运过程中产生的扬尘,被人体吸收后,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危害,因此,施工人员一定要配戴口罩进行自我防护,机械操作手要作好机械的维护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机械的噪声和废气的排放量,材料装卸和搬运时应轻拿轻放,减少扬尘对环境的污染,从而有效地预防职业中毒事故。

9、加强施工运输道路和防尘工作。

搅拌站和预制场内的行车道路,均采用砼硬化处理,对粉尘较多的进场施工便道,采取填筑砂砾等材料铺设路面,以减少由于行车造成灰尘增多,指派专人对施工运输道路进行维护,并用洒水车经常洒水,保持道路湿润,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粉尘飞扬。

10、保持作业场地、运输车辆以及其它各种施工设备的清洁。

作业场地经常进行整理和清扫;运输车辆在运输飞扬性物资时,用彩篷布覆盖的维护措施,停运时注意冲洗,保持车辆干净卫生,施工区内的搅拌、运输设备、模板、输送泵等机械设备按“谁管理,谁负责保养”的原则,经常进行清洁,使机械在空闲时不产生扬尘。

11、爱护环境,保护当地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对工地外围的草皮、树木不得进行破坏,必要时对在施工环境中产生扬尘的地方进行绿化,以控制扬尘的产生。

12、对施工场地固定的经常运转设备进行合理布置,分散安置,以分散振动和噪声源,有效避免各种振动和噪声产生共振,降低其危害程度。

13、振动和噪声较大的大型机械布置,尽可能在离居民区及职工生活区较远的地方,并尽可能避免夜间施工,深夜必须停工,以免影响当地居民及员工的正常休息。

14、在各种施工机械和经常运转设备中安装消音器来降低振动和噪声。

15、对产生较大振动和噪声的常运转固定设备(如发电机、空压机等)采用搭设隔离音棚或修建隔音墙等措施来降低振动和噪声的危害。

16、处于振动和噪声区的施工人员,合理配戴手套、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来减轻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