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82《欧洲西部》教案1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8682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82《欧洲西部》教案1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82《欧洲西部》教案1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82《欧洲西部》教案1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82《欧洲西部》教案1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82《欧洲西部》教案1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最新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82《欧洲西部》教案1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最新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82《欧洲西部》教案1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最新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82《欧洲西部》教案1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最新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82《欧洲西部》教案1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最新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82《欧洲西部》教案1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最新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82《欧洲西部》教案1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最新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82《欧洲西部》教案1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最新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82《欧洲西部》教案1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最新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82《欧洲西部》教案1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最新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82《欧洲西部》教案1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最新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82《欧洲西部》教案1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82《欧洲西部》教案1doc.docx

《最新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82《欧洲西部》教案1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82《欧洲西部》教案1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82《欧洲西部》教案1doc.docx

最新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82《欧洲西部》教案1doc

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读图说明欧洲西部地区的范围、位置;在地图上找到主要的国家及首都,说明本区重要的地理环境特征。

2.通过图表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工业上的差异,说明制造业在本区工业中的主导地位,读图说明本区工业区的分布特征。

3.分析欧洲传统畜牧业的发展条件,明确独特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对地区农牧业的重要影响。

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地图、统计图表说明欧盟在本区内的作用以及在世界经济和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片和资料或课下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欧洲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繁荣的旅游业。

情感目标:

1.通过本节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树立人地协调的发展观念。

3.使学生从欧洲西部区域经济联合发展的成功经验中获得启示。

教学重点:

1.欧盟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

2.欧盟主要成员国及分布。

3.欧洲西部工业区的分布。

4.发达的畜牧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5.欧洲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1.众多国家的名称及分布。

2.各种图表的判读与分析。

3.本区气候的成因和特征。

教学方法:

以比较分析、讲练结合、导游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自备欧洲旅游胜地图片若干张。

2.自制欧洲西部空白轮廓图。

3、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欧洲西部空白轮廓图,请同学们辨认这是世界上的哪一地区?

学生齐答:

欧洲西部。

板书:

第二节欧洲西部

[讲授新课]

学生活动:

将提前印制好的欧洲西部空白图发给学生,让学生对照课本59页图8.15欧洲西部的国家找出欧盟15个成员国并填注在空白的图上,同时记忆各国首都名称。

板书:

主要国家、首都、位置

师生共动:

老师指欧洲西部空白图,然后学生齐说国家名称及首都。

提出问题:

①欧洲西部面积仅500万平方千米,但国家数量(众多),人口(稠密)。

②从填注的国家来看,经济上大多属于(发达国家)。

学生齐答:

老师讲述:

欧洲西部地区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的一半左右,这里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为了进一步加强联系,本区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叫做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过渡:

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一超多极的发展趋势,美国是超级大国,日本是经济大国。

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联合体,以其经济上联合的优势,与美、日成三足鼎立之势,其国民生产总值甚至超过了美、日,同时还在不断地发展扩大。

欧洲统一大市场的运行使欧盟在世界经济领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作用更加重要,与中国的联系也越加紧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欧盟对其成员国的影响。

板书:

对成员国的影响

老师介绍欧盟的历史和概况:

欧洲联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

其前身是欧洲共同体,即欧洲经济共同体、煤钢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的统称。

1993年11月,《欧洲联盟条约》生效,欧共体演化为欧洲联盟。

现在共有15个成员国。

学生活动:

学生读58页图8.14“欧盟成员国密切的联系示意图”,让学生采用抢答形式描述欧盟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学生甲:

人们可以在欧盟的任何国家购买到欧盟的产品,由于货物流通方便,可以节约人们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学生乙:

人们能够在欧盟的任何国家工作、学习、退休和旅行,方便人们的生活。

学生丙:

人们可以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

使欧洲各国经济进一步趋向一致。

学生丁:

人们可以到欧盟的任何国家购买或出售房产。

学生戊:

人们在欧盟旅游时,在任何国家都可以享受医疗保健服务。

过渡: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欧盟已建立了关税同盟,实行共同外贸、农业和渔业政策,创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建立了总预算制度,1993年1月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基本实现了商品、人员、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通。

在欧盟成员国,汽车司机过境不必办税务手续,人们可自由越境采购、旅游、工作和退休。

一个没有国界的大欧洲已逐渐形成。

欧盟的建立对于欧洲各国扩大经济市场,降低成本,减少繁琐手续,推动科技发展,促进内外贸易发展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从此,欧洲各国可以以同一种声音在世界舞台上发言,形成同一种势力与美国代表的世界强势集团抗衡,成为世界政治、经济领域不可小视的力量。

板书:

欧盟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

学生活动: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本59页活动2图8.16欧盟进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1998年)(老师提示:

此图强调了对外贸易分进口、出口两个方面,二者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外贸水平的共同标志,不可偏废)

提出问题:

为什么以轮船的图形表示本区进出口比重呢?

(提示学生结合本区地理位置考虑)

学生回答:

本区三面临海,伸入海洋,海运发达。

提出问题:

当今世界经济状况呈现一种什么趋势?

学生回答:

一超多极。

提出问题:

本区进出口额在世界上哪个所占比重大?

学生回答:

出口大于进口。

提出问题:

中国的外贸发展呈现什么现状?

学生回答:

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发展迅速,但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

老师小结:

通过读图可以看出欧盟在经济上以联合的优势与美、日成三足鼎立之势,成为世界政治、经济领域不可小视的力量。

引申思考:

①如果不建立欧盟,欧洲各国以各自的经济实力能否与美、日抗衡?

(不能)②欧盟建立的基础是什么?

(地理位置相近、经济基础类似、发展水平基本相当)③欧盟建立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学生发言:

老师评价总结:

同学们谈得很好,区域经济以集团式发展,可扩大经济市场,降低成本,减少繁琐手续,推动科技发展,促进内外贸易发展,并加强了各国在世界政治、外交上的实力。

过渡:

经济发达首先表现为工业发达,我们接着要了解的是本区工业的特征及工业中心的分布。

板书:

工业

复习旧知:

世界上工业发展最早的是哪个国家?

(英国)

过渡:

从历史上看,欧洲西部是资本主义工业化最早的地区,也是世界现代工业的发源地,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那么现在本区工业部门构成是一种什么状况呢?

学生活动:

师生共读课本60页图8.17不同国家GDP与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数的关系。

(提示:

①横坐标代表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占总职工的百分比。

②纵坐标表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③小红点代表某个国家)将学生分为6个小组分别找出六个不同国家的人均GDP和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占总职工的百分比,并派小组代表报出结果。

1组代表:

英国人均GDP21000美元,从事制造业人口占总职工的25%。

2组代表:

法国人均GDP20000美元,从事制造业人口占总职工的30%。

3组代表:

德国人均GDP25000美元,从事制造业人口占总职工的40%。

4组代表:

马来西亚人均GDP3000美元,从事制造业人口占总职工的16%。

5组代表:

印度人均GDP1000美元,从事制造业人口占总职工的11%。

6组代表:

尼泊尔人均GDP不到500美元,从事制造业人口占总职工的2%。

启发思考:

①人均GDP与从事制造业人口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齐答:

制造业人口比重越大,人均GDP越高。

②从人均GDP看,哪些是发达国家?

哪些是发展中国家?

学生齐答:

英国、德国、法国是发达国家;尼泊尔、印度、马来西亚是发展中国家。

③发达国家从事制造业人口比重怎么样呢?

学生齐答:

比重大。

学生活动:

学生读60页课文找出什么是制造业并齐声说。

学生齐说:

制造业是把原料进行加工,制造成各种各样产品的工业部门。

老师提问:

谁能举例说明。

学生发言:

引导分析:

用实际例子让学生分析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在利润价值、技术难度、生产效率要求三方面的差距,并完成表格(投影如下):

产品类型

举例

利润价值

技术难度

生产效率要求

工业制成品

(汽车)

(高)

(大)

(高)

初级产品

(粮食)

(低)

(小)

(低)

得出结论:

发达国家由于制造业比重高,向发展中国家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

如:

高科技工业产品、附加值高的轻工业产品、以及深加工的农产品。

从国外进口价格较低的原材料、燃料和粮食,为本国带来巨大的财富。

而发展中国家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制造业水平较低,从业人数比重少,导致了经济贫困落后。

板书:

工业部门→以制造业为主

过渡:

欧洲西部工业分布是一种什么状况呢?

展示:

课本61页图8.18欧洲西部工业区示意图。

学生活动:

学生对照图8.15欧洲西部的国家说出本区主要的工业中心分布在哪些国家的哪个方位?

(可采用抢答形式)

学生抢答:

英国的中部、南部;法国的东北部;德国西北部、南部等。

老师补充小结:

本区著名的工业区有德国的鲁尔区、法国的巴黎盆地、英国的伦敦地区及英格兰中部地区等。

引导分析:

工业中心分布特点?

学生回答:

多而密集,呈十字型分布。

板书:

工业分布→多而密集,十字型分布

[课堂小结]

展示欧洲西部空白图,师生共同复习15个欧盟成员国的名称、位置及首都,结合板书了解欧盟的建立对成员国的影响及其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

欧洲西部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目前也是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

工业部门以制造业为主,工业分布多而密集,呈十字型分布。

[反馈练习]

1.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属于()

A.经济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经济落后国家D.殖民地国家

2.世界上发展工业最早的国家是()

A.德国B.法国C.英国D.美国

3.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德国B.法国C.西班牙D.英国

4.法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在()

A.巴黎盆地B.地中海沿岸C.中央高原D.洛林高原

5.2002年12月13日,欧盟哥本哈根首脑会议标志着欧盟开始大举东扩,成员国将由目前的15个增加到()

A.18个B.20个C.22个D.25个

6.下列地区绝大部分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A.中东B.欧洲西部C.大洋洲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7.下列国家和地区与其主要人种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A.欧洲西部——白种人B.澳大利亚——白种人

C.埃及——黑种人D.南非——白种人与黑种人混居

8.下列欧盟国家中属内陆国的是()

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奥地利

9.德国首都柏林位于德国的()

A.东部B.东北部C.西部D.南部

参考答案:

1.A2.C3.B4.A5.C6.B7.C8.D9.B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通过上网、看电视、查资料等多种渠道了解目前欧盟准备吸纳哪些新成员国入盟,以及加强与哪些国家合作。

2.通过各种媒体了解欧盟各成员国加入欧盟后还得到哪些便利和实惠。

3.调查家乡所在地工业部门结构,了解什么工业部门所占比重高。

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吃过西餐没有?

西餐都吃些什么?

(可以让吃过西餐的同学起来描述)我们一起来看一张西方人的餐桌(出示课本61页图8.19图片)看一下欧洲人每天都吃些什么?

(学生齐说)可以看到欧洲人每天的餐桌上都离不开各种牛羊肉制品和各种乳制品。

为什么欧洲人爱吃牛羊肉呢?

好,有的同学看书已经知道了,因为欧洲的畜牧业发达。

板书:

发达的畜牧业

[讲授新课]

展示课本64页图8.23“欧洲西部的地形”。

1.学生看图找出本区主要平原和主要山脉。

(西欧平原、波德平原、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等)

2.启发思考:

本区地形特点?

生答:

地势低平、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广大。

3.老师提问:

本区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哪里?

生答:

西部沿海。

4.老师提问:

山脉的走向以什么为主?

生答:

东西走向为主。

引申思考:

本区这种地形特点会对气候产生什么影响?

(提示学生从本区海陆位置和盛行风带来考虑)

学生回答:

本区常年盛行西风,西风从海洋向陆地吹来,可以带来丰沛的降水,使本区形成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

老师反问:

如果阿尔卑斯山脉不是东西走向,而是南北走向,会形成海洋性气候吗?

学生齐答:

不会。

老师小结:

由于本区平原在沿海,山脉是东西走向,有利于来自大西洋上的温暖湿润的西风气流由西向东深入内陆,给沿途带来丰沛的降水,形成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

而全年温和湿润的气候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板书:

温带海洋性气候→多汁牧草

过渡:

那仅有温暖湿润的气候是不是就可形成发达的畜牧业呢?

学生回答:

不行。

老师反问:

还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齐答:

广阔草场。

出示资料:

欧洲西部草场面积广大,英国、法国的草场面积分别占本国面积的1/2和1/4。

引申提问:

本区草场的分布与地形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本区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评价小结:

由此可以看出,以平原为主的地形也是本区畜牧业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

板书:

以平原为主的地形→草场广布

过渡:

我们了解了本区发达的畜牧业得益于本区平原为主的地形和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那温带海洋性气候是怎么形成的?

它的气候特征如何?

展示:

课本63页图8.22“欧洲西部的气候”。

学生思考:

①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②欧洲西部有哪些气候类型?

哪种气候分布最广?

③综合分析瓦伦西亚、伯明翰、汉堡三地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状况,描述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

学生A:

根据图上标注的纬线可判断本区大部分位于温带。

学生B:

本区气候类型有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

学生C:

瓦伦西亚、伯明翰、汉堡三地最冷月(1月)气温均在0℃以上,最热月(7月)气温均在20℃以下,可看出这三地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气候比较温和;从三地年降水量来看,各月均有,可看出降水分配较均匀。

评价小结:

同学们分析得非常透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本区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的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是全年温和多雨。

板书:

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

对比分析:

展示课本图6.9和图6.10,比较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差异。

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比较并派代表发言。

得出结论: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综合分析:

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可让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老师小结:

全年温和湿润的气候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大部分草场可常年放牧,适合发展畜牧业,也较适合水果、蔬菜和花卉的种植,但由于阴雨日较多,日照不足,雨热不同期,部分粮食作物的生长会受到不良的影响。

过渡:

以上我们了解了欧洲西部发达的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此外,畜牧业之所以发达也与当地人的重视有关,欧洲西部的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

在英国,畜牧业产值占全部农业产值的70%以上,法国和德国的农业产值中,畜牧业比重也略高于种植业。

荷兰、丹麦等国是世界上著名的乳畜大国,其中丹麦的乳畜产品在出口总额中占30%以上,火腿、熏肉、香肠、乳酪是主要的出口产品。

那欧洲西部国家的农业结构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构呢?

学生朗读:

课本62页阅读材料。

提出问题:

本区是一种什么样的农业结构?

以什么为主?

学生回答:

畜牧业与种植业相结合,以畜牧业为主。

引申思考:

这种农业结构的形成除了受自然条件影响,还与什么社会经济条件有关?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提示学生从畜产品与农产品价格比较)

学生回答:

畜产品价格高,农产品价格低。

老师小结:

这种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结构的形成还受社会经济的影响。

因为深加工的各种畜产品的附加值远高于种植业,在国际市场上可获得更高的利润。

提出问题:

本区劳动力短缺,而农业还高度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出示挂图:

课本62页图8.21“乳产品的生产过程”,老师引导学生读图思考。

得出结论:

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专门化和社会化。

过渡:

同学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年代,世界发达国家一种新的工业蓬勃兴起,并被誉为是无烟工业,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工业?

(旅游业)它为什么被誉为是无烟工业呢?

(投资少、收效快、利润高、无需工业原料、燃料、不污染环境)

教师讲述:

旅游业目前是世界经济中创汇最高的行业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就业部门。

而目前,欧洲是最受世界各国旅游者青睐的地区。

1991年去欧洲的游客占世界游客总数的61.6%。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一下欧洲的旅游景观。

板书:

繁荣的旅游业

学生活动:

学生看课本65页图8.24“欧洲的旅游胜地”,并结合日常生活从各种渠道获知的一些欧洲旅游胜地进行交流。

男女竞赛:

从靠墙第一名同学开始,每人说出一个旅游景点名称及所属国家,后面同学不得重复,遇到不知道的同学起立说“过”,后面的同学接着说,直到游戏结束。

看男女哪一方说“过”的同学多,多者一方为输。

评价小结:

最后结果,男同学获胜,由此可以看出男同学知识面较广。

能说出这么多旅游名胜,女同学要加油啊!

现在你们一定想知道欧洲旅游业是依据什么有利条件发展起来的吧!

板书:

发展条件

回忆旧知:

①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

三面临海,伸入海洋。

②欧洲西部有哪些地形类型?

学生回答:

平原、山地。

③欧洲西部有哪些气候类型?

学生回答:

温带海洋性、温带大陆性、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寒带气候。

启发引导:

得出结论,由此可以看出,欧洲西部自然条件多种多样,使大自然的山、水、光、气、动植物等景观巧妙结合起来,构成千变万化的自然风光。

如南部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夏季阳光明媚,海滨沙滩风景优美。

北部冰川作用形成的曲折、幽深的峡湾,引人入胜。

中部由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阿尔卑斯山是人们登山滑雪的好地方。

板书:

自然条件多种多样

老师讲述:

从人文方面看,历史上,欧洲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这个地区有不少古建筑遗址、文化艺术城市和博物馆。

如意大利首都罗马,是欧洲最古老的名城之一,至今仍保留着不少名胜古迹。

再加上各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如西班牙斗牛等,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板书:

人文景观丰富各异

过渡:

那我们现在就去欧洲的旅游胜地游览一圈吧!

模拟一次欧洲旅行。

(老师事先准备好一些有关欧洲西部旅游景观的图片,老师充当导游,同学们充当游客)

导游过程:

请同学们准备好,旅游正式开始。

我们从北欧的挪威(出示挪威旅游卡片)起程,观看午夜太阳后,乘船游览峡湾,然后过北海来到“风车之国”荷兰(出示荷兰游览胜地卡片),“观赏花卉与风车,参观围海造田工程”。

同学们个个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可轮船的汽笛长鸣,催促着大家赶快上船驶向英国伦敦(出示卡片),在伦敦首先参观了“格林尼治天文台”,瞻仰了伟大的导师马克思墓地,又怀着崇敬的心情,依依不舍地离开伦敦。

坐上电汽化列车,穿过英吉利海底隧道,来到法国巴黎,观看高耸雄伟的“艾菲尔铁塔”,去世界艺术宝库“巴黎圣母院”,同学们个个眼花缭乱,赞不绝口。

而好戏还在后头,我们又来到西班牙(出示卡片),三五成群地走在地中海沿岸的沙滩上,沐浴阳光,沉醉在欢乐幸福之中。

然后来到罗马古斗兽场(出示卡片),看到精彩壮观的斗牛比赛。

早听说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出示卡片)名扬世界,今日同学们荡起小船,穿巡在大街小巷,犹如在“世外桃源”。

游完水城后,请大家准备好登“阿尔卑斯山”(出示卡片),会滑冰的不妨试一试滑雪运动,不会滑冰的可一睹滑雪运动的风采。

登山累了可休息一段时间,休息期间,爱好音乐的同学可到奥地利(出示卡片)欣赏盛大的音乐会,喜欢逛商场的同学可到“钟表王国”(出示卡片)买一块名牌钟表,作为我们此次旅游的纪念吧!

现在宣布旅游结束。

[课堂小结](口诀法归纳欧洲西部地理特征)

地势低平海岸曲折海洋气候温和湿润人口稠密国家众多

经济发达工业先进农牧兴旺条件优越文化各异旅游繁荣

第二节知识要点与检测

[反馈练习]

1.欧洲西部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山地、高原B.平原、山地C.高原、盆地D.平原、丘陵

2.欧洲西部最典型的气候类型是()

A.极地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3.以奶牛饲养业为主,畜牧业在农业中比重高达70%的国家是()

A.比利时B.荷兰C.英国D.德国

4.法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有()

A.古斗兽场B.水城威尼斯C.艾菲尔铁塔D.曲折幽深的峡湾

5.本区的平原,主要分布在()

A.地中海沿岸B.黑海沿岸C.南部三大半岛D.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

6.亚、非、欧三洲都濒临的大海是()

A.里海B.阿拉伯海C.波罗的海D.地中海

7.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游人最多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8.欧洲西部适宜多汁牧草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A.畜牧业发达B.气候温和湿润C.地形以平原为主D.西欧人民酷爱乳产品和牛羊肉

9.读欧洲西部地区国家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①将下列地理事物的代号,标注在图中恰当位置。

a.北海b.地中海c.波罗的海d.直布罗陀海峡e.冰岛f.巴尔干半岛g.大西洋

h.鲁尔工业区

②A是_____国,所在的地形区为_______,气候类型是________为主。

③B国所在的半岛是_________,其上分布有古老的__________山脉。

④该区是世界贸易发达的地区,试从地理位置分析其原因。

⑤在图中用同一种颜色表示出目前欧盟15个国家的领土范围,说出欧盟在本地区和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B2.C3.C4.C5.A6.D7.B8.B

9.①图略②法西欧平原温带海洋性气候③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斯堪的纳维亚

④欧洲西部地形平坦,河流众多,水系河网发达,内部国家之间交通来往便利;地处亚欧大陆西部,三面环海,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运输,有利于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

⑤图略。

欧盟的成立有利于各成员国扩大市场,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繁琐手续,促进贸易的发展,加强了各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

与美、日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设计一条去欧洲西部的旅游路线,说出经过的国家,描述可能见到的景观。

2.调查家乡所在地的农业结构,借鉴欧洲西部的农业结构,分析其是否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