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讲义_002.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8703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考试申论讲义_00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讲义_00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讲义_00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讲义_00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讲义_00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讲义_00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讲义_00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讲义_002.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讲义_002.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讲义_002.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讲义_002.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讲义_002.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讲义_002.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讲义_002.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申论讲义_002.doc

《公务员考试申论讲义_00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考试申论讲义_002.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务员考试申论讲义_002.doc

公务员考试复习讲义申论

第一章申论概述

一、申论由四部分组成:

辨析、概括、对策、议论

二、测评要素:

阅读理解能力、提出问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对社会的认知能力

三、试卷结构:

注意事项、给定资料、测试要求

“注意事项”提示考生答题时限、答题要求,并给予指导性建议

四、给定资料

关于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社会热点问题

五、题目要求

1、概括:

对给定材料进行理解、分析、整理、归纳、概括、综合,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主要问题或者影响、观点、趋势等内容(字数限定150-500字以内)。

2、分析:

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既有分析对策的有效性,也有分析原因、后果、意义、必要性等要素,还有要求分析两种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等,涉及到给定材料的方方面面。

3、对策:

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字数限定350字以内)。

既有主要问题明确的,也有主要问题不明确的,还有就材料中反映的一个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方案。

4、论证:

对提出的问题、方案进行阐述、论证(字数限定800-1200字左右)。

六、答题原则

1、所有答案都直接、间接体现在材料中。

2、系统性思考问题,从材料的整体框架、总体特点、反映的主旨等多方面考虑问题。

七、中央国家机关、上海市2000-2008历年申论考试情况分析

时间

中央国家机关历年题材

上海市历年题材

2001年

美国一个研究小组证实含PPA的药物容易引发脑中风后各方面的反映

治理沙尘暴

2002年

网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加入WTO

2003年

近年来发生在我国境内的一些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问题

人力资源和人才流动的新动向问题

2004年

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和困扰大城市发展的交通拥堵问题

关于上海世界博览会提高上海城市“软实力”

2005年

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多种意见。

行政许可法实施问题

2006年

公共突发危机事件的相关问题

新录用公务员基层实习锻炼制度

2007年

土地管理问题

公务员职业道德精神和价值取向问题

2008年

人与自然

政府绩效评估

2009年

农业、农民、粮食问题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1、题材越来越“热”,要从关系全局的重大现实热点问题中选取。

2、材料的阅读量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复杂。

3、题型越来越丰富化。

4、越来越强调对部分给定材料的把握。

5、公文型题目越来越受青睐。

八、备考策略

1、注重公务员能力的培养。

2、关注社会热点。

3、大量练笔。

第二章阅读理解

一、原则

1、时间原则:

30分钟为宜。

2、整体把握原则:

整体把握材料是概括、立意、制定对策的基础。

3、筛选原则:

材料中包含许多多余信息,要对信息进行筛选,否则容易陷入误区。

二、阅读理解的应试方法

(一)阅读第一遍——了解内容

1、材料的三种形式

(1)每一个自然段表述一个信息。

(2)整篇材料不分段落,所有信息揉杂于一体。

(3)材料中虽然分有段落,但有些段落表述一个以上信息。

2、圈点画线、边注眉批、把握关键句、理解词意

(1)速读:

第一遍阅读速度适当放快

(2)圈点画线、边注眉批:

对关键的词句应该边读边做记号;对主体内容一目了然的自然段、层次,可直接注眉批(在第二遍阅读时加以修正)。

(3)把握关键句:

一是提示段意,位于段的起始或末尾;二是提示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位于材料开头结尾的结论性、概括性语句或段落中心句;三是提示材料脉络层次的句子。

(4)理解关键词意:

①多义词:

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的特定意义,与一词多义不同,它的含义不固定。

②代词:

在材料中运用非常多,指代的内容很广。

③重点词:

一般包括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前提、性质、特点、实质、观点、人为、方式等。

(二)阅读第二遍——理清脉络

1、总结自然段

(1)关键句概括法:

关键出现在每一段开头或结尾,有时也出现在中间,有时会有两个以上关键句。

(2)总结概括法:

没有关键句时,归纳出段意。

2、划分段落层次、提炼中心思想

(1)划分段落的方法——合并同类

通过对材料上下文之间内容的比较,将阐述同一问题的自然段归在一段,进行分类和组合,理清材料的段落或层次,继而再通过对所划分段落层次的内容分析和整合,概括出各段的意义。

(2)提炼中心思想的方法——透过表面分析本质

①标题是主题

②文章开篇提示主题

③文章结尾提示主题

④关键语句提示主题

⑤通过材料结构、内容的分析归纳出中心思想

第三章总结概括

一、总结概括的作答要求

1、内容——全面、凝练、准确、深刻

2、结构——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3、言语——精简、清晰、准确

4、文面——工整、整洁

二、总结概括的应试方法

1、删减要素的方法:

通过除此概括材料得出的要素有:

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等。

人物和事件这两个核心要素不可删除。

2、分类归纳的方法:

对于相同的意见或方法进行整合,对于不同的意见或方法进行分类。

3、抓住关键句的方法

4、寻根究底法:

也就是因果分析法,寻找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

三、总结概括主要内容的答题步骤和答题思路

1、答题步骤

(1)概括各层次的含义:

使用分类归纳法

(2)概括中心

(3)具体成文:

要注意文气的连贯、文体的特点、字数限制,使用删减要素法和抓住关键句法

2、注意事项

(1)概括内容要点要全面:

注意不能丢掉对反对意见的概括

(2)要对表达相同内容的材料进行合并

(3)语言简练、字迹工整

3、答题思路

(1)提出话题

(2)说明情况

(3)进行分析

(4)做出结论

四、总结概括主要问题的答题步骤和答题思路

1、答题步骤

(1)概括各层次的含义

(2)概括中心

(3)寻找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4)考虑字数,具体成文

2、注意事项

(1)概括材料主要问题一般只有一个

(2)概括材料主要问题一定要准确

(3)语言表述要完整:

“上述材料通过……反映了……的问题”

(4)语言简练、字迹工整

3、答题思路

(1)列举问题(纵向分析)

(2)简要分析(原因、后果、意义)

(3)做出结论

4、格式和套路

对于概括主要问题的字数一定要严格控制,在考试时,回答这个问题要求非常简练。

一般来讲,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述。

第一句话:

用一句话概述出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

基本形为:

材料中的内容、问题,暴露/反映出主要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主要问题。

例如:

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反映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形势严峻,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主要问题。

第二句话:

简要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或简述该问题的表现形式等。

基本形为:

原因1、原因2、原因3,是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或者,该问题暴露出问题1、问题2、问题3等问题。

例如:

它暴露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一些食品企业唯利是图、安全意识薄弱,食品安全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力、缺乏完善的食品安全法规等问题。

第三句话:

用一句话总结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一般为对策性的结论。

建立和完善对策,刻不容缓/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

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评分依据

1、概括要点准确全面

2、叙述言简意赅,概括性强,有条理

3、文面整洁,句子顺畅,标点准确,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4、超字或少字10%以上,酌情扣分

第四章分析问题

一、思维方法——辩证思维

1、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2、特殊性分析

3、多向求异分析

4、因果关系分析

(1)分析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2)分析产生的原因

(3)分析异因同果、同因异果和互为因果

二、分析方法

1、利益分析法

(1)确定利益的主体及其性质,是利益分析的首要程序。

(2)分清利益的层次和地位。

确定利益的主体和性质,还需要进一步分清利益的层次和地位,前者是为了排除非正当的利益,后者则是要在正当的利益中区分利益的轻重、大小,从而为目标选择和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3)利益分析法的落脚点,就是依据分析出的原因,提出相应合理、可行、有效的对策。

例:

将利益分析法结合因果分析法来对污染反弹现象做分析。

污染反弹

企业追求高利润,环保意识薄弱

处罚力度不够

政府的地方保护行为,规章制度有缺陷

地方官员追求政绩

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薄弱

为什么

为什么治理后还会反弹

为什么

为什么

政府为什么会保护这些企业

2、供需分析法

马克思供需平衡理论也适用于认识分析和正确处理社会现象中存在的供需矛盾问题。

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供给与需求之间必须保持适度的均衡发展关系,即平衡比例关系,或协调发展关系,整个国家的社会生产才能保持正常健康状态,整个社会经济才能保持持续增长和发展。

一旦失衡,问题不可避免。

把历史唯物主义的供需平衡理论转化成考察社会现象的方法论,这就是供需分析法。

供需分析法适用于分析市场经济中存在供需的问题,如就业问题、交通拥堵问题、储蓄与投资问题、价格问题、能源问题等等多种社会现象。

例:

将供需分析法结合因果分析法来对交通拥堵问题作分析。

交通堵塞

汽车数量增加

生活水平提高,公共交通不能满足需要

道路的承载能力相对弱

道路狭窄,交通违规现象普遍

布局不合理,交通意识差,对非机动车管理和处罚力度不够

为什么(供)

为什么(需)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大于

3、内外因分析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所谓内因,就是内部矛盾,外因就是外部矛盾。

在事物的发展中,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但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例:

将内外因分析法结合因果分析法来对网络游戏成瘾现象作分析。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

游戏者有乐趣

多数人都渴望成功,同时存在好逸恶劳的天性,在网络游戏中游戏者会轻松得到满足感

网络游戏花样多、有吸引力,有网吧

学业繁重,缺少文体活动和文化场所,网络从业人员自律性差,审批监管控制不到位

对青少年上网缺少正确的引导和规范,缺少对经营者的长效管理机制和可行的管理制度

为什么(内)

为什么(外)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思想认识不正确

为什么

三、说明

当然这些分析方法有时是可以通用的。

也就是说同一个问题,考生既可以用利益分析法分析原因,也可以用供需分析法或内外因分析法分析原因。

例如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现象我们也可以用供需分析法和利益分析法来分析;污染反弹问题除可以用利益分析法还可以用内外因分析法分析原因,但该问题如果用供需分析法就不适用。

因此考生在选择用什么分析方法分析原因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题而异。

例:

分别用利益分析法和内外因分析法来分析“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1、利益分析法

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存在安全隐患,出于各种动机制造事端,人为造成伤亡事故的社会敌对分子的活动

工矿企业领导机构监管不到位

工矿企业追求利益,忽视安全生产

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

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保障措施未完善或执行不力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利益分析)

为什么

为什么(可以得逞)

2、内外因分析法

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存在安全隐患,出于各种动机制造事端,人为造成伤亡事故的社会敌对分子的活动

工矿企业领导机构监管不到位

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

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保障措施未完善或执行不力

为什么(内)

为什么(外)

为什么

为什么

工矿企业追求利益,忽视安全生产

为什么

第五章提出对策

一、对策的结构

1、对策的铺垫:

写在对策之前的一段话,主要介绍对策提出的背景情况,包括对策针对的问题、对策提出的主体、对策提出的原则以及对策数量。

2、对策的主题:

要分条作答,但如果字数不够,或字数限制在200-300字,可以连续写,对策数量应为4-6条。

3、对策的总结:

根据实际情况,可写可不写。

二、对策的形式

1、顺承式:

主管部门+具体操作过程+作用意义

(相关部门)(重点)

示例:

地方立法机关[主管部门]制定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地方性法规,形成统一的电动车管理规定[具体操作过程],规范电动车及相关产业快速、有序发展[作用意义]。

2、总分式:

总概对策(半句或一句)+顺承式★

示例:

完善电动车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总概],地方立法机关制定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地方性法规,形成统一的电动车管理规定,规范电动车及相关产业快速、有序发展[顺承式的具体内容]。

三、对策的逻辑

1、紧急重要→轻微次要

2、观念→制度→操作

3、直接→间接→根本

4、宏观→微观

四、对策的分类

1、依据解决问题的时间期限:

长期、中期、短期

2、依据解决问题的目标:

最优目标、满意目标

3、依据对策实施的轻重缓急:

是否分清轻重缓急,是一个高明的决策者和一个拙劣的决策者之间的核心区别之一。

分不清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根本不可能解决好问题。

五、对策针对的问题及对策

1、人——奖惩措施,职能部门决策、执行、监管问题,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人才问题,领导人问题,人的能力问题,做事方法问题,宣传、教育问题等

2、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补充制定,内容正确、完备,可执行,进行和加大宣传、教育等

3、经济利益——发展生产、提高效益的问题,改进、完善取得经济利益的方式、方法,保证安全,人的问题等

4、科学技术——加快、提高科技研发,科学与实际情况结合,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等

5、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和各职能部门扩大宣传、落实等

说明:

事物的表现形式各异,产生原因复杂多样、变化多端,这里只是较笼统地总结了发现了产生问题的原因之后,针对不同原因,提出较正常、规范且具有代表性的解决方案应该考虑的几个要素,考生在此基础上应发散思维,具体分析,提炼对策。

六、常见的对策

1、完善法律法规

2、加强制度(机制、体制)建设

3、依法行政,科学执政

4、加强监督,强化监管

5、领导重视,形成共识

6、转变观念,加强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

七、对策的有效性分析

通过分析对策指向的目标、方法、职能机构、对策是否合情、合理、合法来验证。

1、对策有效性的分析方法

对策

对策指向的目标是否具有针对性

对策使用的方法能否解决该问题

解决问题的职能机构是否正确

提出的对策是否合情、合理、合法

(1)目标具有针对性:

备选对策必须是针对问题的产生的原因,提出的解决方案。

要检验目标是否具有针对性,就要由对策选项推出提出该项对策的原因,检验这个原因是否就是“提干所提出的问题”产生的原因。

(2)方法能否解决该问题:

备选对策是否有漏洞、有问题,是否具有时效性和必备条件,不能模糊不清、脱离实际,如果备选对策忽略主客观条件对问题的影响和制约,方案极易失去可行性。

(3)解决问题的职能机构是否正确

判断该机构是否具有解决这一问题的职权。

(4)对策是否合情、合理、合法

备选对策一定要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2、对策有效性分析的解题步骤

(1)弄清题干内容

①题干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利用因果分析法分析出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②要求选择正确还是错误选项

③对分析说明部分有什么要求

④字数限制

(2)分析备选对策选项

从备选对策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方面来验证

(3)按要求选出备选选项,具体成文

除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外,还要对不正确的选项进行说明。

八、提出对策的注意事项

1、必须具有针对性

提出的对策必须是依据材料的主要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而且表达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

2、必须具有可行性

(1)要有直接解决问题的政府部门或职能机构解决、落实对策

(2)要有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3)要考虑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和必备条件,不要模糊不清、脱离实际

(4)择优选择,要选择最为可行的、成本最低的

3、必须合情、合理、合法

要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九、评分依据

1、观点明确,内容具体,有针对性

2、方法措施适宜,有可行性

3、叙述逻辑性强,有条理

4、结构完整,有层次性

5、文面整洁,句子顺畅,标点准确,词汇丰富,字迹端正,无错别字

第六章议论文的写作

一、审题和立意

1、审题

(1)读:

审出限制条件

①审清对论述的内容是否有限制

②审清字数限制

(2)析:

针对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不同观点。

(3)立:

对以上不同观点进行分析,选取有现实意义、有新意、自己认识最深刻的、又有材料可写的一个作为论点。

2、立意

(1)立意正确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审题、立意的前提,否则,就不可能准确地把握材料的主要思想倾向,进行正确的立意,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中心主旨和健康的思想内容。

立意,从本质上说,是作者对待所写事物的观点、态度问题。

观点态度错了,文章的中心就不可能正确,思想内容也就不可能健康。

表面看来,这有些老生常谈的味道,但在申论考试中尤其值得强调,这关系到整篇文章的立论能否站稳脚跟。

这并不是说只能唱赞歌而不能尖锐批判,相反,所谓“正其义不谋其利”的意气还是要具备的。

(2)论点准确、突出、有新意

①找好角度,使中心准确

准确,是指确立的文章主旨与命题的含义保持高度一致,不偏离文题的主要指向,论点才能准确。

这就需要从多种立意当中选取一个角度最好、自己认识最清楚的、有材料可写的确立为论点进行写作,才能确保论点准确。

②确保论点突出

一是要论点单一、集中。

论点是文章的灵魂,一篇文章只能集中就一个论题,从一角度,进行论证,才能指向明确。

二是要重复。

为避免写作过程中出现跑题、偏题现象,在行文中要不时照应一下论点。

确保论点集中、突出的方法是:

l文章的题目就是论点。

l第二段单独为一段,点明论点。

第一段是要概述材料的主要内容,紧接着下来第二段,要点明论点。

l文章的每个分论点都要扣住总论点,每段结尾回扣总论点。

l倒数第二段总结论点。

当然,这几处照应不要单调地重复论点,而应注意用灵活的语言进行表述。

(3)力求论点新颖

所谓新颖,是指确立的论点不能落入俗套,人云亦云。

这就需要摆脱思维定式,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对文题进行多方求异思维。

论点的新颖性一定是建立在对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的。

不能为求新颖,偏离材料的主要问题,结果弄巧成拙。

二、论证说理的方法

1、因果析理

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关系,一定的原因必然会产生某种特定的结果;相反,某种特定结果的产生也一定基于一定的原因。

因此,在评论文写作中常常揭示原因以说明必然会得到某种结果;或者披露结果以证明其原因的正误。

前一种是由原因推出结果,后一种是由结果推出原因。

2、比较说理

比较说理就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比较分析来论证论点。

具体方法有:

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对照比较和类比等。

3、论辩明理

论辩明理就是通过论辩和批驳,在辩明是非的基础上讲述道理的一种说理方法。

写出批驳性的评论文章,当然要展开论辩。

即使是写正面的立论性的评论也离不开论辩。

论辩明理有两种方法:

辨正的方法和批驳的方法。

辨正,指的是对片面或偏颇的观点进行质疑、商榷并提出不同的观点与之论辩交锋,旨在辨别是非曲直,纠正谬误之见。

批驳,指的是通过正面提出理由或根据进行辩论和批驳进而否定对方的错误见解。

批驳的方式不拘一格,主要有:

以客观事实批驳对方论点;揭露对方论据的虚伪性;就本质进行论辩。

4、条件析理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一定的条件。

要使一个论点能够确立,当然也离不开所必需的条件。

议论文写作中,在分析“解决问题”时,我们经常使用这种方法。

5、比喻析理

把抽象、深奥的道理寓于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之中,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这种说理方式可放置于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处。

三、结构和写作方法

1、基本型

(1)基本结构

引论

第1段

引述原材料。

(概括材料的主要问题)

第2段

亮明观点,独立成段,要是判断句,不要太长。

第3段

就原材料进行分析,证明可以得出以上观点,并且观点是正确的。

(略论)

本论

第4段

解决方案一。

(详论)

第5段

解决方案二。

(详论)

第6段

解决方案三。

(详论)

结论

第7段

总结全文观点。

第8段

结尾。

可以是发出号召或其它方法。

(2)本论部分的各段一般采取的结构如下:

提出对策→为对策提出论据→分析材料,找到论据与对策的逻辑关系→呼应总论点

2、三类常用议论文结构

(1)三段式:

最普遍的一种结构形式

①怎么了:

引出论点

提出问题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一般都选用资料中提供的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来提出问题。

②为什么:

分析原因

分析问题要紧密结合材料,不能东拉西扯,海阔天空地乱谈。

要集中力量论述主要问题,论述时有详有略,重点内容详写,次要内容略写,但要兼顾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既要看到正面情况,又要注意到次要问题。

③怎么办:

解决方案

解决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有层次,涉及到相关部门时方案要体现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互相合作精神。

分析问题要按照由此及彼、由表象到本质、由微观到宏观、由特殊到一般的方式进行。

解决方案要紧承分析问题的步骤。

最好是前后对应,一个盖子对应一个杯子式的提出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既要有总体上的思路,也要列举切实可行的手段或措施。

使解决方案既照顾到全局,又照顾到特殊情况,既解决主要问题,又控制次要问题,特别是杜绝新问题重新滋生。

在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时,建议采用分条列项的方式,使阅卷教师一目了然。

或者使用段旨句。

每一段的第一句话都概括表明本段的大意。

总之,考生应当明白,无论从阅卷教师的具体情况还是机关工作作风采衡量,这种简洁快速的作文方式都是应当和值得提倡的。

(2)总分总:

还可以分为“总-分”和“分-总”两种形式

(3)起承转合:

优点是适应性强、广度深度兼顾、富于变化,同时也便于把握

“实下……”——起:

点题(破题、提出问题)

“其实……”——承:

展开、拓宽

“然而……”——转:

换角度,从反面论证

“总之……”——合:

扣题、收束全文

3、新趋势:

由传统的“三段论”模式向“四段论”模式转变

申论命题总体形式从“三段论”向“四段论”发展。

即从过去的“概括问题——提出对策——论证说理”转变为“概括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论证说理”。

“四段论”与“三段论”相比多出了“分析问题”这一环节。

在2007年申论考试以前,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是通过“概括问题”和“提出对策”体现的。

但是2007年,分析问题成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中一个独立的题型出现,并且成为申论考试的最要题型。

“分析问题”题型主要包括分析问题、分析原因、分析目的、分析意义、分析结果,这将成为趋势。

四、四个关键点

1、列提纲的方法

(1)标题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