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后现代哲学《道德经》导读.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87674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的后现代哲学《道德经》导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老子的后现代哲学《道德经》导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老子的后现代哲学《道德经》导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老子的后现代哲学《道德经》导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老子的后现代哲学《道德经》导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老子的后现代哲学《道德经》导读.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老子的后现代哲学《道德经》导读.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老子的后现代哲学《道德经》导读.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老子的后现代哲学《道德经》导读.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老子的后现代哲学《道德经》导读.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老子的后现代哲学《道德经》导读.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老子的后现代哲学《道德经》导读.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老子的后现代哲学《道德经》导读.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老子的后现代哲学《道德经》导读.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老子的后现代哲学《道德经》导读.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老子的后现代哲学《道德经》导读.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老子的后现代哲学《道德经》导读.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老子的后现代哲学《道德经》导读.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老子的后现代哲学《道德经》导读.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老子的后现代哲学《道德经》导读.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子的后现代哲学《道德经》导读.ppt

《老子的后现代哲学《道德经》导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的后现代哲学《道德经》导读.ppt(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老子的后现代哲学《道德经》导读.ppt

燕连福Tel:

13193360116,老子的后现代哲学道德经导读,道德经作者:

李聃。

名耳,字聃。

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

目录一、上善若水:

反本质主义二、绝圣弃智:

反理性主义三、道法自然:

反中心主义四、道淡无味:

反进步主义,一、上善若水:

反本质主义1、世界没有本质:

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世界只有阴阳两个方面:

第2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3、上善若水,水的六个特点第一,不盈:

第4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虚空心态,不为己。

陈嘉庚),第二,不仁:

第5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平等心态,不偏爱。

风),第三,不争第8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不争先)(童第周:

一定要争气;鲁迅: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老子:

实际上是不争功,不争先。

),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第四:

不持:

第9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不逞强)范蠡和文种汉高祖刘邦诛杀异姓王;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明太祖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等等,第五,不死:

第6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世代相生)第六,不生:

第7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天长地久),二、绝圣弃智:

反理性主义西方哲学家认为,世界需要我们用理性去认识;老子则认为:

对道的把握需要非理性的方式;林语堂说,孔子是个实证主义者,老子是个神秘主义者。

其实,在认识论上,老子是个反理性主义者。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48章),1、贵大患若身:

认识目的不是为了追求知识,而是安身立命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2、为腹不为目:

认识的手段不是通过五官,而是通过身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3、能知古始:

认识任务不是知其象,而是知其古始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知识考古学),4、蔽而新成:

认识的宗旨是吐故纳新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5、吾以观复:

认识的具体方式是现象学的直观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6、悬置一切:

认识的指向是顺势而为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

“我自然”。

(17)孔子: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老子:

顺势而为。

7、认识的启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47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48章),三、道法自然:

反中心主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5章),1、反对圣人专制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9),2、反对常人专政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20),3、反对美德,惟道是从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

以此。

(21),4、反对自我中心主义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22),5、反对永恒:

飘风不终朝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

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3),6、反对跨越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

馀食赘形。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4),7、反对求名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27),四、反进化主义进化是西方哲学的基本思维方式老子却反对这种进化思想。

1、小国寡民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返朴归真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如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10)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20)圣人在天下,歙歙x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49)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28),3、反对各种器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1)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6)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57)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67)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80)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41),4、回到清静虚淡清: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15)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39)静: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16)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37)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45)虚: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3)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16)淡: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35),敬请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