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8787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Word文件下载.docx

【解析】 有污染的工厂应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故选项A正确。

【答案】 A

6.重庆市的城市地域形态是

A.组团式B.集中式

C.条带式D.分散疏松式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重庆市被河流分割成几部分,应为组团式,故选项A正确。

(2007·

山东)下图为华北某小城镇略图。

读图回答6-7题。

7.该城镇欲依托矿产资源,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你认为最适宜在该城镇布局的工厂是

A.建筑材料厂B.化肥厂

C.冶炼厂D.电镀厂

【解析】 图可可以看出本区有丰富的煤矿而且建有火电厂,因此会有大量的粉煤灰存在。

一方面如果不利用,它会占用大量的空间又会造成环境污染;

另一方面它是很好的建筑材料。

因此该城镇依托矿产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最好建建筑材料厂。

8.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若该城镇规划一处新住宅区,你认为较合理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图中①处邻近化工厂且占用耕地,④处邻近铁路噪声污染大,③处占用耕地,②处既不占用耕地,又远离工矿区,环境好,在公路附近,

交通便利,因此住宅新区选在②处。

【答案】 B

湖南12校5月)下图中,①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②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

读图回答9~10题。

9.①图中地价变化的原因和②图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A.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展中国家

B.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达国家

C.城市规模变小、发达国家

D.城市规模变小、发展中国家

10.②图反映了该市

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B.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发展缓慢

C.许多人和企业从市区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解析】 本题组考查城市地租变化原因,以及对城市化现象的掌握;

同时考查了获取信息、解读信息能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

①图中地价升高,一般是交通通达度提高的结果,不可能是城市规模变小的结果。

②图反映城乡过渡带快速扩大,而城市核心区增长很慢;

说明城市发展很快,应该是发展中国家的郊区城市化过程。

【答案】 9.A 10.C

(2006·

江苏)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按城市化发展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A.a—d—b—cB.a—c—d—b[C.d—b—c—aD.c—d—b—a

【解析】 在城市化的初期,城市的规模不大,故人口密度由城市中心向郊区快速降低,a符合这一时期的特征。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效区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密度在城市的水平分布上也发生不断变化,c→d可体现这一过程。

在城市化的后期,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重视,加上郊区和小城镇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人口开始由环境污染严重的城市中心向外迁移,使得市中心的人口密度得以降低,b图显示了这一情形。

综上所述,B答案正确。

12.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

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解析】 城市中心人口密度的回落是逆城市化趋势的重要标志。

13.b图中距市中心8千

米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行政区 C.工业区 D.住宅区

【解析】 b图中距市中心8千米处,人口密度最大,此处不可能为商业区(商业区应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由于工业区一般分布在郊区或市区的外缘,因而,此处也不可能属工业区;

住宅区是城市最基本的职

能,也是城市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故D最有可能。

安徽)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

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

完成14~15题。

14.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1970~1990年之间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和夜间人口变化越来越大,即白天人口工作到中心商务区,夜间休息到住宅区,体现出住宅区和中心商务区分离,故选项C正确。

15.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解析】 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反映出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住宅区和中心商务区分离的必备条件是城市交通条件改善,只有城市交通条件改善,才能使人们上下班更为便捷。

(2008·

洛阳5月)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的发展情况,工厂①初建时区位是合理的,新城区出现后,其区位变得不合理。

读图回答16~18题。

16.该城市拟建造一座火电厂,合理的区位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我国东部地区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区,而火电厂对大气污染较严重,应建在与冬夏季风垂直的郊外,丁处在东部郊区,且有铁路经过,适宜建火电厂;

17.工厂①可能是

(  )[

A.钢铁厂 B.水厂 C.印染厂 D.纺织厂

【解析】 工厂①在老城区外及河流的上游地区,但新城区建成后,处在新城区市内;

材料中说明原来区位合理,现在不合理,可判断可能是水厂;

18.最近工厂①打算迁往②处,主要是考虑

A.地势、水质B.风向、水质

C.地价、风向D.地价、地势

【解析】 水厂从①迁至②,主要是考虑水质,同时越往上游地势越高,城区地下水也难以影响河水,故②处水质受城市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程度较小而最好。

启东5月)下图为某地区城市规划图,据图回答19~21题。

19.从城镇规划来看,该地区的地形最有可能是

A.平原   B.山区   C.高原   D.丘陵

【解析】 从城镇规划中可知交通线呈环形放射分布,应是平原地区的集中紧凑式布局形式。

20.图中信息显示,城市的服务功能

A.沿铁路线较强B.沿干道较强

C.沿环路较强D.区域内一样强

【解析】 从图中城市、郊区城镇、干道与环路的分布可知,城市的服务功能沿干道较强。

21.10年后,规划部门为快捷准确地获得规划的落实状况,可借助

A.GPS技术B.GPS及GIS技术

C.RS及GIS技术D.GIS技术

【解析】 主要运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对规划落实状况的作用不大。

黄冈2月)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中国和日本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比较图),完成22~23题。

22.图中表示中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日本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D.③④①②

23.中、日两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分析错误的是

A.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而发生的现象

B.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C.中国工业化水平高于日本

D.中国城乡发展差别比日本大

【解析】 日本已处于后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比重大,工业产值比重较小,其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

中国目前处在工业化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

启东5月)下图是“某市1990~2000年不同方向人口密度分布曲线”图,据图回答24~25题。

24.引起该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恶化B.交通条件改善

C.工业化速度加快D.政府政策的影响

【解析】 该市人口逐步从市区向北郊移动,一方面是北郊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

另一方面是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

25.东南方向距离市中心8千米以外的地区人口密度一直很小的自然原因最有可能是

A.距离远B.处于上风向

C.山地阻挡D.有河流通过

【解析】 距离远可排除,因为其他方向在这个距离上人口密度比较大;

处于上风向环境条件好,人口密度应该较大;

有河流通过条件优越,人口分布密度也应该大。

故可能是山地阻挡。

[

黑龙江3月)读下面某城市区域工业集聚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回答26~27题。

2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2阶段金融商业与工业争地最激烈

B.城市中心的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C.工业区由中心转向郊区发展

D.T5阶段各工业区的空间间隔是工业发展的预留地

【解析】 图形仅仅表达了工业区随时间变化与市中心的距离越来越远,即由城市中心转向郊区发展。

按图形的城市中心区工业区分布状况的变化来看,在阶段T4时工业深受金融商业活动的排挤,大量迁出城市中心区,城市中心区的工业大大减少,将大部分土地让位于金融商业;

T5阶段各工业区的空间间隔开来,可能是卫生防护隔离带,避免工业企业之间的相互污染。

27.工业外迁的最大影响在于

A.减轻市区环境压力和交通压力

B.缓解市区就业压力

C.降低城市经济实力

D.强化城市聚落功能

【解析】 市区工业部分外迁,可以大大减少市区工业企业,降低工业污染集中程度,生态环境会有所改善;

也能让为工业企业服务的部分交通运输不必进入市区,从而缓解市区交通紧张。

外迁的工业仍然属于城市经济,不会降低城市经济实力。

即使部分土地让位于商业或住宅,还是属于人类生活生产的配套设施,所以对城市聚落功能没有影响。

(2010·

湖南长沙一中、雅礼中学2月)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的依据。

北京市“十一五”规划中提出:

到2020年北京中心城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以旧城为核心的中心地区、围绕中心地区的10个边缘集团以及绿化隔离地区。

完成28~30题。

28.中心城规划分为三个层次体现了

A.历史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B.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C.社会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D.行政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29.按照规划,北京在外部环线道路沿线设立多个居住用地,其主要目的是

A.减少城市大气污染B.扩展城市用地面积

C.分散大城市的经济职能D.疏散市区过密的人口

30.北京城市规划中有大面积的绿化隔离地区,其主要作用是

①净化城市空气 ②减轻酸雨危害 ③防止水土流失 ④留有发展余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组题考查城市规划及城市环境问题,正确审题是答题关键。

【答案】 28.D 29.D 30.B

二、综合题(共40分)

31.(2008·

江苏)(10分)下图为“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属于____________。

M、P、Q中____________处是高级住宅区。

(3)拟在甲

、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

石油化工城应建在____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

(1)题,河流有供水和运输功能,是早期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

(2)题,目前城市围绕一个中心商务区展开,属于集中式;

以河流或公路

为界,分成重工业集中区、轻工业集中区,也可以称为组团式。

高级住宅区一般要在上风向、河流上游,与各种主要运输路线保持适量距离,自然环境优美等条件是最佳的选择,结合上述分析,故P是理想的选址。

第(3)题,石油化工工业有较大的污染,要求运量大,所以避开上风向、位于河流下游,接近铁路和高速公路的甲地,是建设石油化工城的适宜位置。

卫星城可以将部分城市职能分散,对各种城市问题都有缓解和解决的效果。

【答案】 

(1)水运便利 取水方便 

(2)集中式或组团式 P (3)甲 位于河流下游;

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水陆交通便利 (4)分担城市职能;

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

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

32.(2007·

天津)(10分)下图中甲、乙两区域都是重要的种植业分布区。

读图回答问题。

(1)依据对应关系,填表说明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自然条件及其治理措施。

(2)说明乙区域河流下游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原因。

(3)填表说明黄河、恒河部分水文特征与气候的关系。

甲区域中Y城市是历史文化名城。

20世纪50年代后,在老城区以西10余千米处建设了以机械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区。

(如下图所示)

Y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4)说明图中A工业区布置的合理性。

【解析】 第

(1)题,影响种植业的主要自然条件有地形、气候、水源、土壤。

由图中的105°

E和40°

N以南及重要的地名信息——黄河,可确定甲区域为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宁夏平原。

题目所设问题为宁夏平原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

性自然条件,由于宁夏平原地处半干旱地区,季风区与非季风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春季气温回升快,干旱多大风、沙尘天气,导致土壤水分蒸发旺盛,土壤含盐量增加。

由此可确定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条件有降水少、多风沙和土壤盐碱化。

对应的治理措施应该是引黄灌溉、营造防护林(营造农田防护林)、科学排灌(合理灌溉)。

(2)题,由80°

E~90°

E和北回归线及恒河这一重要地名信息,可确定乙区域为恒河下游平原及恒河三角洲地区。

该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

该区域为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且配合较好,即雨热同期。

地处恒河下游平原和恒河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水稻种植属劳动密集型农业。

Ⅰ区域是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之一,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因此,该地区具有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越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第(3)题,河流的水文特征与气候等要素往往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如:

含沙量大小与植被疏密;

水位季节变化大小与降水量季节变化大小;

流速、流量大小与年降水量大小;

有无结冰期及凌汛现象与河流所处纬度高低,冬季寒冷程度(冬季气温<

0℃,则有结冰期)及河流的流向有关(河流自低纬向高纬流且有结冰期的河流,即有凌汛现象)。

第(4)题,题中A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并不完全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功能分区(工业区)的布局,如考虑风向、河流、交通、环境等,而是在充分考虑了题干中给出的已知条件——Y城市是历史文化名城,所以回答A工业区布局合理性应本着既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不被破坏,又要不能限制Y城市的空间发展的基础上来综合分析。

所以此题若属于一般合理性布局应回答近公路、铁路交通便利,便于机械工业产品的运出和原材料的运入;

与文化生活区之间有绿化带,有利于减少工业区对文化生活区的环境污染;

位于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对老城区及文化生活区的污染小。

而从题干中提炼出来的A工业区布局的特殊原因应是距老城区的10余千米建立工业区,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但同时也为老城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发展余地。

【答案】 

(1)

(2)雨热同期;

地势平坦;

人口稠密。

(3)

(4)交通便利;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

与文化生活区之间建有绿化防护带。

33.(2009·

西安5月)(10分)读“某历史名城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城市地域形态呈________式,老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新城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

(2)在老城区中,①和③哪个形成较早?

简述理由:

(3)综合分析,将图中①~④各处的土地利用方式填入下表适当位置,并简要说明理由。

区位代号

土地利用类型

理 由

商业区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重工业区

【解析】 第

(1)题,图示①和②沿河分布,③靠近铁矿,通过公路与河流把它们联系起来,总体上呈条带式布局。

新城区向东南发展,主要因为铁路的兴建,充分利用铁路的运输功能。

城市区位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变化,古代城市分布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在气候、地形等大环境一定的情况下,城市的具体选址大多取决于河流(沿河分布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且便于设防;

因此古代在有河流且利于航运的地区,河运往往成为最主要的交通方式,特别是河流交汇处更易成为人、货的集散中心,容易发展成城市)。

(2)题,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工矿业的发展,加速了城市的发展,在矿产丰富的地区出现了一些新城。

图示为历史悠久城市,①应为古代城市的位置,形成较早;

③则在工矿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形成较晚。

第(3)题,影响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历史、经济、社会、行政等。

①处于城市几何中心,地租最高,对商业吸引力最大,且体现了对历史的继承。

③处接近铁矿产地,为了减少运费,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就近开发,成为铁矿开采、钢铁、机械等重工业区。

由于收入差异等社会因素影响,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并且高、低级住宅区在位置上会出现背向发展的状况。

高级住宅区往往选择在居住环境最佳的地方,远离市中心和工业区,地势较高,沿河、接近风景区和文化区等;

低级住宅区往往和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答案】 

(1)条带 河流 铁矿 铁路交通 

(2)①该城市为历史名城,形成较早。

早期城市的区位往往取决于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①在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供水充足,且可以利用河面进行防卫。

③区应是在铁矿开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应形成于工业革命以后,

历史较短 (3)

 

位于城市几何中心附近,接近最大的消费群体;

交通通达度最好;

体现了对历史的继承

远离重工业区,在河流上游,地势较高,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在重工业和市中心之间,便于工人上下班和去商业区,环境条件较差

靠近铁矿产地,可减少原料运费,交通便利,且供水近便

34.(2009·

重庆4月)(10分)读下面某城市位置示意图和

功能分区

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该城市的布局形式是________。

中心医院的主要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应将石化、化肥等重污染工厂搬迁到A、B、C、D区域中的________区。

但是由于资金等问题,目前搬迁难度大,现又准备对C区街道进行改造,则应重点拓宽________走向的街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该市发展石化工业的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

(1)题,城市的布局形式有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两种,该城市各功能区紧密连在一起,应该是集中紧凑式;

中心医院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应该接近人口密集地区,同时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2)题,石化、化肥等重污染工厂主要污染大气,应该搬迁到盛行风向的下风向,该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属于季风气候区(冬西北风、夏东南风),则工厂应搬到西南或东北方向的郊外,即搬迁到D或B处。

注意拓宽街道的背景主要是环境问题,现在污染大气的工厂位于东面方向,为了便于东南风把污染气体尽快吹出城区,应扩大西北——东南方向的街道,相当于扩大了风道;

同时也利于街道两侧房屋的采光。

第(3)题,石化工业应接近市场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