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商贸十二五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8035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商贸十二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苏州商贸十二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苏州商贸十二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苏州商贸十二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苏州商贸十二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苏州商贸十二五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苏州商贸十二五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苏州商贸十二五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苏州商贸十二五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苏州商贸十二五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苏州商贸十二五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苏州商贸十二五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苏州商贸十二五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苏州商贸十二五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苏州商贸十二五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苏州商贸十二五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苏州商贸十二五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苏州商贸十二五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苏州商贸十二五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苏州商贸十二五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商贸十二五规划.docx

《苏州商贸十二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商贸十二五规划.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州商贸十二五规划.docx

苏州商贸十二五规划

 

 

苏府〔2011〕158号

 

市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商贸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苏州市商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第7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一年八月十一日

苏州市商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商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

加快商业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双保双转双扩”和服务“三区三城”建设目标的重要基础;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快苏州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发展水平的迫切要求;是改善服务民生、完善城市功能和提升商贸业竞争力的可靠保障。

根据中共苏州市委、市政府对苏州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遵循《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时限2011年至2015年。

第一章“十一五”期间苏州市商贸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全体商贸人员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按照商贸业“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在扩大流通规模、增强服务功能、提升营销能力等方面不断开拓进取;苏州市商贸业在扩大就业、培植税源、服务民生、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一直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

一、“十一五”苏州市商贸业发展的主要成效

(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 ”期间苏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稳定、快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20.8%,2010年达到2405.86亿元,较“十五”末翻一番,规模总量居江苏省排名第一,列全国地级市第一。

2010年,全市商贸业实现增加值1407.14亿元,同比增长15.75%,分别占GDP和三产的比重达到15.35%和37.83%,占比逐年上升。

实现商贸业税收总额达184.4亿元,分别占全市及三产税收的1/10和1/3。

商贸流通业吸纳劳动就业人员74.5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14.1%。

 

(二)城乡网络日益完善。

农村商业网络得到快速发展,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得到全面落实,三年多来新建和改造连锁农家店2843家,配送中心47个,实现了镇、村连锁农家店的全覆盖。

大力实施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双进工程”,加大社区引进品牌企业的力度,落实相关政策和扶持资金。

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市已命名62个市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7个社区被命名为省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4个社区被命名为国家级示范社区。

商业特色街区建设进一步加快,截止2010年底共有6条商业街被命名为国家级商业街和37条苏州市级商业街区。

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截止2010年底,我市已拥有10000平米以上的百货店32家,5000平米以上的卖场超市62家,3000平米以上的专卖店41家,各类购物中心25家,商贸业整体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三)品牌发展成效显著。

加强商业品牌创建工作,对获得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华餐饮名街、中华老字号和国家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加强宣传推广,品牌影响力明显提高。

积极引进世界品牌企业和品牌商品,易买特、家乐福等国际连锁巨头在苏又添新店,随着久光百货、印象城等的开业,LV、GUCCI、托德斯、杰尼亚、海蓝之迷等国际品牌的成功引进,加快了我市商贸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积极打造本土商业品牌,在“老字号”品牌、美食品牌建设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烹饪协会分别授予昆山市、吴江市、吴中区、相城区、苏州工业园区为“中国大闸蟹美食之乡”,太仓市为“中国江海河三鲜美食之乡”,太监弄·碧凤坊为“中国餐饮名街”,双凤镇、木渎镇为“中国羊肉美食之乡”,震泽镇为“中国太湖农家菜美食之乡”,相城区为“中国阳澄湖湖八鲜美食之乡”;平江区松鹤楼、得月楼、吴中区石家饭店、常熟市森林大酒店、吴江市美佳乐酒楼、太仓市陆渡宾馆和娄东宾馆等五家企业被授予“中华餐饮名店”。

(四)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十一五”期间,积极利用假日旅游、商品换季、重大活动等契机,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鲜明的购物促销活动,假日消费不断创出新高。

通过强化对居民消费的引导,消费结构不断改善,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需求旺盛,高技术含量的数码液晶产品、高品质家俱、汽车等成为消费热点,居民对品牌商品消费的认知度不断提高,节庆活动对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提高。

中国·苏州美食节实现了“三年成规模”的目标,被中国烹饪协会列为全国十大美食展会之一。

各级商贸部门和商贸企业还结合旅游节、购物节、电博会、医博会等大型节庆和会展活动,加大促销力度,有力促进了购物、住宿、餐饮等消费。

(五)市场保供能力提升。

“十一五”期间,制定完成了《苏州市生猪活体储备方案》《苏州市级生猪活体储备管理办法》《苏州市生活必需品供应预案》和《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生活必需品供应专项预案》等。

建立和完善了“苏州市零售企业和超市基本情况”、“苏州市重点商业项目数据库”、“苏州市黄金周市场分析及销售情况”等多个管理数据库。

强化了对生猪等重要农副产品的供需分析,实时跟踪产、运、销、储等情况。

根据商务部的要求,确定了市场监测样本单位,新建了全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监测网络,实施监测周报制度。

(六)市场秩序更趋规范。

全力打造“诚信苏州、消费天堂”形象,目前全市“消费放心场所”已达527家。

放心早餐、放心肉、放心豆制品等放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显著上升,全市县级以上生猪进点屠宰率达到100%,乡镇进点屠宰率达到97.5%。

全市各级商贸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以“让广大老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安心”为目标,针对节庆、重大活动、奥运、世博前社会稳定的要求及夏季市场特点,开展了各种生猪屠宰专项执法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了私屠滥宰、制售注水肉和病害肉等不法行为。

二、“十一五”期间苏州市商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商贸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中心城市商贸业首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2010年中心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的比重为43.85%。

二是本土商贸大型企业较少,走出去发展能力偏弱。

三是缺乏高级商贸经营管理人才,商业人才队伍的教育培训有待强化。

四是商业网点布局有待完善,商贸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项目管理引导力度偏弱。

五是社区商业发展不够平衡,“民生”工程建设还有待加强。

第二章“十二五”期间苏州市商贸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是苏州商贸业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正在实行扩内需、保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但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也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将同时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一、发展机遇

“十二五”期间,苏州商贸业将面临国家宏观环境进一步好转,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政策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实施等诸多良好机遇。

(一)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

为抵御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加大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在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的同时,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在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为重点,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汽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农机具购置补贴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大对困难群众和农民消费能力的支持。

“扩消费、拉内需”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给商贸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

(二)区域发展一体化的机遇。

随着国务院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批准实施,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世界经济城市群,有利于地区进一步消除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利于地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使区域经济从自我循环的封闭模式向内外新型的大循环模式进行升级,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密切和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增强,  为苏州商贸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腹地,扩大了商贸业的辐射半径。

(三)消费需求升级的机遇。

随着苏州经济发展步入产业结构升级、经济持续增长、2010年人均GDP“1.5万美元”的新时期,苏州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已达29219元,苏州将进入新一轮消费升级阶段。

从消费水平看,苏州居民的消费能级正从日常生活消费品向住房、汽车等更高层次跨越。

从消费结构看,全市消费需求由实物消费为主进入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的阶段。

消费水平的提高与消费结构的变化,为苏州商贸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四)交通发展的机遇。

随着高铁、城际铁路设施投入使用,高速铁路进一步放大同城效应,苏州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为发展枢纽型商业创造了更好的机遇。

另外,随着苏州私有小汽车普及,居民相应的消费模式将出现巨大变化,并催生出如城郊型购物中心、城市综合体等新型业态。

在公交优先的战略下,轨道交通将得到大力发展并成为居民重要的出行工具,使人口的分布呈现向地铁沿线和地铁站点周边地区集中的趋势,站点商业的规划建设将成为重点,从而对全市商贸流通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五)商业地产快速发展的机遇。

近年来,我市大规模商业地产的开发,带动了一批高档商务楼宇和大体量现代商业设施建设,这不仅改善了商贸业经营环境,也为苏州商贸业发展培育了新的载体,为苏州引进跨国商业巨头和国际顶级品牌、培育老字号骨干企业创造了客观条件,为商贸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发展挑战

在看到有利因素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经济运行中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一是金融危机影响带来的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虽走出国际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期并出现复苏,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存在,经济发展趋势还不十分明朗,导致居民消费信心不足,给苏州商贸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因素。

二是竞争态势上的挑战。

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苏州与周边城市发展现代商贸业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今后一个时期,上海、杭州、南京等大中城市商贸业发展速度加快,人才、资本要素、信息、品牌资源等将向这些城市进一步聚集,这对苏州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构成了新一轮的挑战,特别是杭州湾大桥建成、城际高铁的开通,城市空间距离缩短,既带来发展机遇,也面临上海的虹吸作用。

三是深层次矛盾带来的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各种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显,如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争端加剧的矛盾;国内物价走高和市场维稳的矛盾;国家住房调控和扩大消费的矛盾;商业快速发展和管理人才不足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都将给我市商贸业发展带来较大的挑战和影响。

第三章“十二五”期间苏州市商贸业发展

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按照商贸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商贸业提速升级,坚持在开放中发展,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创新,在创新中转型,以功能定位提升商业能级,以商旅文结合推进功能拓展,以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商业发展空间,以内外贸加速融合扩大流通规模,以引进和培育国际国内优势企业增强商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苏州商贸业在更高平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的又好又快发展。

力争到“十二五”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00亿元,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商贸中心城市,使商贸业成为苏州经济发展的先导性支柱产业之一。

二、基本原则

(一)科学规划原则。

坚持商贸业发展的重点和时序与我市城市建设的总体发展阶段相一致,城市功能与现代商贸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通过科学规划引导企业合理布点、错位经营、差别化发展;加大调整和整合力度,强化规划执行的严肃性,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二)创新创优原则。

坚持推进存量做优做强和加快增量引进发展相结合;推进生活类商贸服务的发展和加快生产性商贸服务的发展相结合;推进传统商贸业的现代化改造和加快发展新兴商贸业相结合。

以大企业、大集团、大市场为载体,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各类要素合理集聚,降低商贸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构筑现代商贸业优化提升的新平台。

(三)开放发展原则。

扩大对外开放,积极采用国际和国内领先地区商贸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引进新型业态,吸引更多国际品牌和跨国商贸企业落户苏州,加快融入国际市场的步伐;推进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和连锁经营发展,引导商贸企业“走出去”拓展国内外市场。

(四)市场导向原则。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形成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有效监管和可调控的良性发展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协同推进商贸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五)城乡统筹原则。

按照《长江三角洲发展规划》要求,以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优化提升农村商贸流通网络,实现城乡联动、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到“十二五”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产业联动、竞争有序的现代商贸业流通体系。

积极推动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特色商业等新型商业业态的发展,使我市商贸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在全国争先进位。

具体指标是:

到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00亿元,年均增长17%左右;实现增加值比“十一五”末翻一番,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达到2357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达到426亿元;实现90%大中型商贸企业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具有一定交易规模的知名商业网站达到10家;创建市级商业街区45条,国家级商业街区8条;建成100个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力争培育4家交易额超1000亿元的专业市场,5个500亿元市场,形成12个超100亿元的市场,110个年交易额超亿元的市场,年总成交金额突破10000亿元;培育年销售在100亿元以上批零企业4家,50~100亿元企业6家,30~50亿元企业10家。

四、主要任务

整个商贸业“十二五”规划的核心是提速升级,重点抓好五个方面任务:

(一)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推动连锁经营、新型批发代理、先进业态的发展。

特别是大力发展新型零售业态,合理改造传统零售业,形成定位清晰,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竞争有序的零售市场格局;大力推动现代批发业的发展,鼓励发展总经销、总代理等现代批发方式,发展中高级专业批发市场,引入现代交易方式,增强其展示订货、批发采购、信息发布、加工和物流配送的功能,促使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

(二)增强市场主体的竞争力。

加强购物中心、城市综合体等重点商业项目建设,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培育一批按照市场机制运作、有较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规模较大的现代商贸企业,不断提高商贸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支持商贸企业开发自有品牌产品,增强商贸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创业和竞争,扶持中小商贸企业发展,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尽快形成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加大产业创新步伐。

加大对流通领域的科技和现代化建设投入,积极推进商贸企业电子商务建设,鼓励企业运用信息技术,以改进供应链管理为核心,重组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效能,降低经营成本。

适时建立商业研究中心,对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在政策、市场、经营管理和技术方面遇到的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增强行业发展的后劲。

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培养,依托苏州的教育资源,建立人才培训基地,为商贸流通企业发展输送专业人才。

(四)创建良好的营商环境。

建立一个公平、透明、高效、开放、活跃而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加强商贸流通领域内的行业标准、法律法规的制定,建立一套有利于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服务体系。

加大对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的推广应用,推进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打击假冒伪劣,维护消费者权益。

加强行政执法,扶优淘劣,净化营商环境。

通过政府、中介组织及商家的协作,促进企业实行行业自律,增强社会责任,诚信守法经营,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贸易与投资环境。

(五)积极拓展本地和国内外市场。

建设一批现代化商业设施,提升商贸业的集聚能力,加强社区商业的建设,形成集中度高、定位准确、层次鲜明的本地市场体系;引导和鼓励企业利用连锁经营、专业批发、分拨配送、展览展示等形式,积极向国内外市场扩张,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带动苏州产品对外销售,引导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四章“十二五”期间苏州市商贸业发展重点

“十二五”期间,苏州商贸业将围绕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依靠改革开放、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以全面发展商贸业为核心,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重点拓展商贸服务业建设新空间,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数字商贸业现代化、品牌化、信息化的新飞跃,建成空间布局合理、网络体系完善、业态结构优化、服务功能齐全、方便居民生活的购物天堂,全面提高苏州商贸业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一、优化网点结构布局,促进市场体系建设

(一)提升完善古城核心商业板块。

古城核心商业板块主要是指观前、石路、南门商业服务功能区。

在现状基础上,整合这三个商业功能区,利用各自优势,错位发展,差别竞争,形成功能完善的古城核心商业板块。

1.观前商业服务功能区。

打造成历史传统文脉丰富的集旅游观光、文化宗教、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市级传统商业服务功能区。

“十二五期间”重点加快推进观前商圈西进北扩东连工程,推进东吴丝织厂地块改造和建设,实现同粤海广场对接;加紧察院场、一百西侧商业地块的规划论证,尽早实施启动;规划好观前商圈与平江历史街区的连通。

通过长发商厦的东扩和大儒巷街巷整治改造及临顿路沿河的街景改造,做足水文章,打造东方水城新景观。

2.石路商业服务功能区。

按照文化与商业相融合、旅游与商业相融合、“老石路新石路与洋石路”相融合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升业态,增强功能,把石路商圈打造成“现代风貌,苏州文化”为特色的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市级商业商务功能区。

重点加快推进石路西扩工程,开展大石路商圈业态规划,完成石路西扩工程建设,将石路西区打造成以MALL+商务楼为主体,以金融业和写字楼为辅的高档商贸服务业建筑群;加快推进石路步行街、南浩街区域提档升级工程,完善配套设施,提升环境形象,逐步建成以休闲、消费、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商业服务区域;配合轨道交通建设,优化广济南路两侧的业态布局,将其打造成以中档商贸业、高档娱乐休闲、餐饮及办公写字楼为主的服务功能区。

3.南门商业服务功能区。

在现状百货店的基础上,重点引进现代新型商业业态,形成以餐饮广场、购物广场、滨水广场、地上、地下商业街为主要支撑的市级现代休闲商业服务功能区。

“十二五”期间要大力推进南门商业规划落地,加快市五院、半导体总厂、南门市场的整体搬迁和原汽车南站地块挂牌拍卖;加快南门商贸区步行景观桥建设;是鼓励开设品牌电器、家居等大型专业店和专营店;与“西二路”、“兴业路”实现有效链接,在南门商圈内开辟一条走精品之路的商业步行街,形成汇聚有品位、上档次、成规模的南门商贸流通集群。

(二)加快建设环金鸡湖商业圈和狮山商业圈二个城市核心板块。

――环金鸡湖商业圈。

以环金鸡湖为核心区域,重点培育湖西CBD区域和湖东CWD区域,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速度,加紧高端商业集群,形成“一个核心商圈”、“四个标志地”:

即与苏州中央商务区和东部新城地位相适应的苏州都市核心圈,展示都市风貌的标志地、引领时尚消费的标志地、集聚现代商贸的标志地、体验休闲文化的标志地。

湖西CBD地区(东至星港街、西至星明街,北至苏绣路,南至苏惠路),通过加快东方之门、世纪广场等大型载体建设,增添更多主题性、目的性和标志性元素,打造成为商务办公、居民、休闲旅游三大客群提供融“商、购、娱、赏、会、游、住”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消费体验的苏州地区顶级的超大型城市综合体。

湖东CWD地区(西至金鸡湖东岸及翠园路,北至现代大道,南至中塘河,东至星湖街),依托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发挥重大文化、会议与展览活动对商业的带动作用,合理布局旅游、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住宿等功能,培育成体现苏州现代时尚特征与传统水乡神韵相交融的都市综合商业区、会展文化商业区和景观休闲商业区等不同主题商业集群。

——狮山中央商务集聚核心区。

重点打造“狮山片中心核”(东起角上路,南至狮山路,西至长江路,北到金山路),规划总用地面积34.29公顷。

该中心核将最终确立五大细分功能区:

酒店办公、商业娱乐混合区,文化创意办公综合区,主题商业、总部办公综合区,游憩商业、文化休闲综合区,金融传媒办公综合区。

(三)深度开发吴中、相城两个城市副中心级商业服务功能区。

——吴中区着力打造以东吴北路为主体,越溪为副中心、东太湖滨湖新城以及尹山湖生态商圈“两翼齐飞”的苏州南城新商圈,同时加快木渎、甪直、东山等旅游古镇以及其他镇级商业服务功能区的开发建设进程。

吴中区中心城区商业服务功能区在现有商业网点整合提升基础上,重点发展新型商业业态,打造功能齐全的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金融和文体于一体的现代商务服务业集聚功能区。

——相城区重点按照建设“水城、花城、商城、生态人居城”的发展定位,以“一轴两翼、三核三片、四湖连心”的城乡空间结构,依托元和塘形成全区公共轴线和生态轴线合一的复合发展轴,串联古城、相城中心区、相城绿心、北组团和常熟,形成东部以阳澄湖为主体的生态翼和西部望亭、黄埭两镇组成的产业翼;中心城区(元和、黄桥)、北组团(渭塘、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桥、阳澄湖)、西组团(望亭、黄埭)三个片区实现有效的分工协作,形成一主(中心城区)两副(西组团、北组团)的核心区结构;三角咀、白荡、漕湖、盛泽湖四湖通过生态廊道实现与相城生态绿心的联系。

(四)合理规划滨湖新城、高铁新城商业网点。

结合《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滨湖新城、高铁新城的规划建设,新城的商业发展将依托重要区域和重点项目,利用现代建筑空间、生态环境以及便捷的交通路网,按照HOPSCA原则,滨湖新城以环太湖景观为核心,着重突出苏州古韵休闲游憩,结合多处景观节点,设置旅游观光、文化娱乐等商业设施,确立融休闲、娱乐、观光、餐饮、购物为一体的配套商业;高铁新城结合交通站点重点发展商务休闲、主题餐饮、购物中心、休闲品牌,积极倡导体验式主题商业,切实实现与古城空间的有机结合,成为城市功能混合使用中心,延展城市的空间价值。

(五)合理布局平江、沧浪、金阊新城商业网点。

——平江新城。

围绕平江新城商务商贸功能区、文化娱乐生态旅游功能区、社区服务业功能区等三大商业板块规划定位及火车站地区交通枢纽、旅游集散中心和住宿餐饮、公共服务综合区目标定位。

规划好地下步行街和SOHO办公楼以及大型百货(万千百货)、娱乐广场(大人家电玩、万达影院、大歌星量贩KTV)和组合店(国美、家乐福)商贸服务业布局;做好平江新城MALL商业广场、银都广场的招商工作,增强综合功能,强化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及促进平江新城和火车站地区商贸业的繁荣。

——沧浪新城。

全面建设完成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的商业商务设施面积。

主要包括:

按照“高起点、外向型、国际化”规划设计的中央商务区将建成以世茂商务广场为中心的45万平方米的商业商务聚集区;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的亿象城(含商业街)、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的四季商业广场;以及新郭老街旅游商业街、运河以南星级酒店,各类商业、公共服务网点,起到商业商贸业发展,增强商贸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提供经济基础支撑的作用。

——金阊新城。

以完善城市副中心功能,加快推进建设城市综合体,提升金阊新城城市形态为重点,提升传统专业市场,发展特色专业市场,扩大现代物流产业规模,高起点规划建设虎丘婚纱城,加快推进区域性中心客货运枢纽建设。

充分利用新城区位交通和物流优势,发展电子商贸和仓储式折扣店,将网上交易中心与仓储、配送有机结合,实现多元化的商业模式。

(六)积极推进各市(县)商业网络体系建设。

市(县)级商业是苏州市域商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拥有独立完整的城市商业服务体系,又与市区联动,成为承接市区商业功能延伸拓展的重要腹地,以及梯度影响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