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观后感16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80712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柏坡观后感1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西柏坡观后感1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西柏坡观后感16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西柏坡观后感16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西柏坡观后感16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西柏坡观后感16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西柏坡观后感16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西柏坡观后感16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西柏坡观后感16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西柏坡观后感16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西柏坡观后感16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西柏坡观后感16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西柏坡观后感16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西柏坡观后感16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西柏坡观后感16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西柏坡观后感16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西柏坡观后感16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西柏坡观后感16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西柏坡观后感16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西柏坡观后感16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柏坡观后感16篇.docx

《西柏坡观后感1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柏坡观后感16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柏坡观后感16篇.docx

西柏坡观后感16篇

  《西柏坡观后感》

  西柏坡观后感

(一):

  最后的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常伴随着片头这几句震撼人心的歌词,我走进了红色电影《西柏坡》的世界里。

  电影名为《西柏坡》,是一部红色动画电影,以儿童团员和革命后代挫败敌人偷袭西柏坡的行动为情节主线,以动画的形式讲述了发生在这一革命圣地的动人故事。

早在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那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建立新中国的指挥中心。

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标榜于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电影中,核桃、枣花、二蛋、长生、柏坡小子以及大金瓜是一群成长在西柏坡的孩子们,他们虽然只是幼小的孩子,但是他们却有着一颗成熟、坚定的爱国心,故事开始时,全村的人们欢送着革命战士们,一位年轻的妻子为即将走上前线的丈夫送行,虽然有着万般的不舍,但是从她的眼神中我读到了支持,是对丈夫的支持,更是对中国革命的支持,与此同时作为电影的小主人公们,他们也想为革命作出贡献,虽然由于年纪小没有被批准参军,但是满腔热血的孩子们没有放弃,并定下了任务口号滴滴,代表着电报声,更是胜利的象征。

儿童团团长核桃带领着枣花和大金瓜以及本电影设置的小动物主角顺毛驴、小鸡一凤、狗獾阿欢,这些动物主角也为电影带来了不少喜感,随着电影插曲《西柏坡的孩子》的响起,一行人也开始了他们的革命道路,途中意外遇见正在山里寻找西柏坡村的敌人奸细,在得知了敌人打算里外合轰炸西柏坡党中央指挥所的阴谋。

核桃决定立刻回到村子报信。

在核桃的带领下,孩子们穿过银河洞,翻越柏坡岭、神龙山,一路勇敢地与追踪而来的敌人周旋。

最后,核桃冒着生命危险为了吸引敌机注意,成了敌人轰炸的目标。

当枣花用力地挖土想找到他的时候,我的眼眶有点湿润了,最终在核桃的掩护下伙伴们逃脱的完成

  了报警信任务,回到村中的众人等待着生死未卜的核桃,就在这时一声熟悉的滴滴声从远处传来,核桃凯旋归来了,正如插曲所唱:

西柏坡的孩子不怕苦、西柏坡的孩子不屈服、西柏坡的孩子最忠诚、西柏坡的孩子成大树。

这群西柏坡的孩子们为这场革命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影片以新中国的诞生,象征和平的白鸽划过天空拉下帷幕。

  《西柏坡》这一红色动画电影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上映,不只是为了庆祝党的生日,更是为了拉近孩子们和历史的距离,让他们了解党的过去,憧憬党的未来,让他们向西柏坡的孩子们学习,在生活中不怕苦,在困难中不屈服。

这让我回忆起往事,小的时候党在我心中,是由一串串故事和一个个英雄组成的,渐渐我长大了、懂事了,党在我心中,已不仅仅仅是一个个英雄和一串串故事,而是由这些英雄和故事贯穿其中,一部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自由、解放的抗战史、奋斗史、革命史;此刻,党在我心中已不再仅仅是一部历史,更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一座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的丰碑。

  忠心祝福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明天更加辉煌。

  西柏坡观后感

(二):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西部山区的一个小山村,50多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那里纵横捭阖,运筹帷幄,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迎来了共和国的黎明,她是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这是一片红色的秀丽的让人深深眷恋的热士,是和井冈山、遵义、瑞金延安齐名的五大革命历史纪念地之一,它的名字是早己连同一个伟大的政党,一个强盛不衰的共和国,震彻寰宇。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西柏坡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

正是西柏坡见证了中国革命最重要的一个转折时期,也正是在西柏坡产生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曾在那里领导了席卷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好处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精髓的革命精神。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神,内涵丰富。

西柏坡精神体现的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历史必然;包涵着的是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与勇于创新的精神;展现着是实事求是和努力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

西柏坡精神产生在一个特殊的革命时期,是被实践证明过的真理,因此她的生命力是永恒的。

在新时代的发展形势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宣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

将永葆青春的西柏坡精神的宝贵结晶付诸于现实工作中去,有助于我党在新形势下更好的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经受作为执政党所面临的各种考验和挑战,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尽管党中央驻守于西柏坡的时间不长,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落户在那里前后不到两年,毛泽东转战于此也只有短暂的10个月。

我们在那里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什,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雕刻在中国历史年轮上的则是闪烁着时代光芒的深刻痕迹。

更可贵的,是人们在那里还能够从留存的文字和资料中听到一些巨人以前发出过的声音,就像先辈们谆谆的历史叮咛,始终萦绕于耳,久久难以磨灭。

  今日西柏坡,己经变得相当秀丽,那么在今后将会如何呢我想,不容置疑,这颗全国人民的掌上明珠,必须会更加璀琛绚艳,更加光华四射,而我们伟大的祖国,也必将以更加昂扬的步伐飞跃前进,以更加光辉的成就,瞩目于世界,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我们离开了西柏坡,坐在飞驰于现代化高速公路的大客车上,民建的朋友们陷入了沉思。

西柏坡的叮咛,哺育了千千万万具有钢筋铁骨的战士,至今还昂首挺胸地在神州大地战斗着;历史和现实也无情地告诉我们,那些视西柏坡的嘱托为耳旁风而背叛事业的匆匆过客们,已经或将被永久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此刻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久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

  西柏坡观后感(三):

  这次,我校组织学生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西部山区的一个小山村,50多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那里纵横捭阖,运筹帷幄,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迎来了共和国的黎明,她是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这是一片红色的秀丽的让人深深眷恋的热士,是和井冈山、遵义、瑞金延安齐名的五大革命历史纪念地之一,它的名字是早己连同一个伟大的政党,一个强盛不衰的共和国,震彻寰宇。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西柏坡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

正是西柏坡见证了中国革命最重要的一个转折时期,也正是在西柏坡产生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曾在那里领导了席卷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好处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精髓的革命精神。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神,内涵丰富。

西柏坡精神体现的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历史必然;包涵着的是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与勇于创新的精神;展现着是实事求是和努力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

西柏坡精神产生在一个特殊的革命时期,是被实践证明过的真理,因此她的生命力是永恒的。

在新时代的发展形势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宣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

将永葆青春的西柏坡精神的宝贵结晶付诸于现实工作中去,有助于我党在新形势下更好的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经受作为执政党所面临的各种考验和挑战,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尽管党中央驻守于西柏坡的时间不长,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落户在那里前后不到两年,毛泽东转战于此也只有短暂的10个月。

我们在那里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什,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雕刻在中国历史年轮上的则是闪烁着时代光芒的深刻痕迹。

更可贵的,是人们在那里还能够从留存的文字和资料中听到一些巨人以前发出过的声音,就像先辈们谆谆的历史叮咛,始终萦绕于耳,久久难以磨灭。

  今日西柏坡,己经变得相当秀丽,那么在今后将会如何呢我想,不容置疑,这颗全国人民的掌上明珠,必须会更加璀琛绚艳,更加光华四射,而我们伟大的祖国,也必将以更加昂扬的步伐飞跃前进,以更加光辉的成就,瞩目于世界,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我们离开了西柏坡,坐在飞驰于现代化高速公路的大客车上,学生和老师们陷入了沉思。

西柏坡的叮咛,哺育了千千万万具有钢筋铁骨的战士,至今还昂首挺胸地在神州大地战斗着;历史和现实也无情地告诉我们,那些视西柏坡的嘱托为耳旁风而背叛事业的匆匆过客们,已经或将被永久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此刻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久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

  西柏坡观后感(四):

  日前,机场党委组织党员赴革命圣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参观学习。

大家兴高采烈,学习了党的历史,重温了党的光荣传统,过了一次十分有好处的组织生活。

大家参观时,细心听,仔细看,有的议论,有的交流,有的抄写革命业绩,大家恨不能把党的这段光辉业绩全部记下来,全部装在脑海中,鼓励自己继续奋斗,为机场的发展贡献力量。

对我而言,更是教育深刻,浮想连篇,思绪又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西柏坡是中国革命史上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这一时期,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关键时期,其中心任务是夺取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和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的伟大战略转移。

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

在这种状况下,敢不敢于斗争,敢不敢于胜利,成为党面临的生死考验。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西柏坡运筹帷幄,决战千里,果断地把我军发动的大规模秋季攻势发展为就地歼灭重兵团的战略决战,连续并交错导演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历时四个月零十九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成为新中国诞生的奠基礼。

  1949年3月,毛泽东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会上毛泽东指出:

从此刻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毛主席还告诫全党: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这一点此刻就务必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持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持续艰苦奋斗的作风。

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

同时还做出了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做地名、不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等六条规定,提醒全党在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历史性转变中,务必预防因为胜利而带来的党内的骄做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安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

这些要求,蕴含了对中国共产党人理想、宗旨、奋斗目标和作风风范等极为丰富的时代要求,开拓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走向执政地位的新视野和新境界,为党在执政条件下如何防止腐化变质,永久持续先进性和革命性,带给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在开国进程中所构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凝聚和体现着共产党人从实际出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永不停

  顿,依靠群众,建功立业、艰苦奋斗为民创业和守业的精神。

  透过参观,在感叹之余赋诗一首:

  革命圣地西柏坡,决胜千里运帷幄。

辽沈淮海平津战,歼灭敌军百万多。

  七届二中全委会,两个务必广传播。

土改运动轰轰烈,全国胜利奏凯歌。

  西柏坡观后感(五):

  西柏坡是革命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那里是一向被人们敬仰的地方。

  西柏坡的电影开始,就有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玩。

枣花妹妹在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在地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妈字,一个男孩走过来说:

又想妈妈了?

枣花说:

不,这是老师这天新交的字阿!

看!

他们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学习的阿!

是他们小小的年纪就参加了革命,在枪林弹雨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他们不惜流血,献出宝贵的生命。

学们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才不辜负党和人名的期望。

  这天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个风雨春秋。

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站在世界各领域的前沿啦!

我衷心的祝福我们的祖国年轻、漂亮;我们中国共产党蓬勃、健康。

  西柏坡观后感(六):

  在西柏坡展览馆,那一幅幅发黄、发灰的图片与手迹,那一件件陈旧、简陋的生活实物,仿佛就是那段浓缩的历史,引领我们进入那烽火年代、峥嵘岁月。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曾在那里领导了席卷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好处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精髓的革命精神。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神,内涵丰富。

西柏坡精神体现的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历史必然;包涵着的是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与勇于创新的精神;展现着是实事求是和努力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

西柏坡精神产生在一个特殊的革命时期,是被实践证明过的真理,因此她的生命力是永恒的。

在新时代的发展形势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宣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

将永葆青春的西柏坡精神的宝贵结晶付诸于现实工作中去,完成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经受作为执政党所面临的各种考验和挑战,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尽管党中央驻守于西柏坡的时间不长,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落户在那里前后不到两年,毛泽东转战于此也只有短暂的10个月。

我们在那里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具,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雕刻在中国历史年轮上的则是闪烁着时代光芒的深刻痕迹。

更可贵的,是人们在那里还能够从留存的文字和资料中听到一些巨人以前发出过的声音,就像先辈们谆谆的历史叮咛,始终萦绕于耳,久久难以磨灭。

  我们参观西柏坡身临其境,缅怀历史,对西柏坡精神所赋予的本质特征和时代好处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睹物思人,感慨颇深,思想上、心灵上受到了很大震撼,也引发了很多感想。

重温历史,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好处。

透过这次参观学习,有几点体会:

  一、要坚定一个信念

  这信念就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在西柏坡时期,虽然西柏坡的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物质条件极其贫乏,但大批仁人志士、无数热血青年涌跃奔赴西柏坡,使西柏坡成为了领导全国抗日的一方热土、中国革命的摇篮。

在当时,人们就已经认定了这一信念,诚如当年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在西柏坡所说:

中国的期望在西柏坡,中国的期望在共产党。

从革命战争到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建国50多年来祖国发生的变化,这些事实,都充分证明了,共产党人不仅仅能砸碎一个旧世界,而且能建立一个新世界;不仅仅能打江山,而且能守江山,能建设好江山社稷。

这天,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作为一名中国人,更要坚持这一信念,坚定这一信仰。

  二、要弘扬一种精神

  就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建国62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在这新的历史条件下,我觉得西柏坡精神和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对我们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好处。

在新的历史时期,艰苦奋斗不仅仅仅是指在生活上节俭、节约、艰苦朴素,它更就应是在工作上的一种自强不息、奋斗拼搏的精神。

因此,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生活上要节俭,不要相互攀比、讲排场、摆阔气、奢侈浪费,在工作上,我们要迎难而上,勇于拼搏,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高标准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工作作风

  就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做人的一种美德,也是一个人修养的外在表现。

谦虚谨慎的品格能够帮忙自己看到差距,不主观武断,不自视清高,不固执己见。

个性是自已在工作中,无论在学识上还是工作经验上,都与身边的同事有很大的差距,更要牢记两个务必,虚心向同事们请教,学习他们宝贵的经验和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增强事业心、职责心和敬业精神,不浮躁、不张扬、不自满,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七.一前夕,我参加了大队党委组织的奔赴革命圣地西柏坡,理解革命传统的再教育活动。

怀着无比崇敬与向往,去寻觅革命先辈们的足迹,重温和了解共和国建立的那段历史岁月。

  经过四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最后抵达了革命圣地西柏坡,此行的第一站首先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

馆内陈列了许多珍贵的文字,图片和历史遗留物,资料丰富而详实,透过对这些资料、实物的参观,使我感同身受的了解了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

在极其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我党的老一辈革命家,硬是凭借着不屈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在那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多么难能可贵阿。

  参观完纪念馆之后,我们又来到西柏坡革命遗址,它向我们展示了包括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革命领导人的旧居及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场,尽管是复原旧址,但它们依然保留了原有的风貌:

泥砖垒砌的平房、精简的家什、节俭的生活。

依稀能够从中望见伟人们的身影。

  就是在这样极其简陋的环境中,揭开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伟大的一页。

毛泽东同志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两个务必: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持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持续艰苦奋斗的作风。

并主持召开了历时两个月的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宣告了彻底废除封建的土地剥削制度;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好处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设计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站在七大会址门前,我们应对鲜艳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霎时我仿佛听到了千千万万个声音同我们一齐向党旗郑重宣誓,这铿锵有力的誓言将代替我们的身影,我们的名字,永久地回荡在革命圣地,回荡在先辈们矢志追随的党旗下。

  带着西柏坡精神,我们离开了西柏坡,先辈们谆谆的历史叮咛将始终萦绕于耳,敦促我努力向前,以实际行动回报党组织对我的信任,感谢党组织给予我这次理解教育的机会,我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加速我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西柏坡观后感(七):

  今年校园组织我们这次看观红色电影《西柏坡》活动,令我受益匪浅。

  里面的人物大多都是小孩子,有:

枣花、大金瓜、长生等,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儿童团团长:

核桃。

他勇敢坚强,不屈不挠,最令我佩服的就是他那种为革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

  故事里面也设置了很多的小动物,如:

顺毛驴、小鸡一凤、狗獾阿欢等动物伙伴形象,从观影的效果来看,动物伙伴成了影片的一大亮点。

小鸡一凤是个功夫高手,不仅仅把阿欢整治得服服帖帖,打起敌人也是绝不脚软,一通鸡爪功就能把敌人挠个鼻青脸肿。

每到此处,都会引来观众的大笑。

顺毛驴也不简单,大嘴酷似狮吼功,一口气能吹人一个跟头。

而会打地洞的狗獾最后更是立了大功:

核桃为了吸引敌机注意,成了敌人轰炸的目标。

当枣花用力地挖土想找到他的时候,很多小朋友掉了眼泪了,而我那不听话的眼泪,也在眼睛里打转了。

而核桃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当时,我心里充满了从未有过的快乐!

之后才明白,是阿欢的地洞就帮了大忙!

  当我看到核桃受伤的时候,心中隐隐一痛,而当我看到核桃为了吸引敌军的火力而被炸的时候,我的心真的痛了,是钻心的痛,我以为核桃会死,但他在片尾,却奇迹般的出此刻大屏幕上,全场一阵欢呼,有好多人留下了眼泪,我相信,那时发自肺腑的。

  看完电影,我真的不敢相信,儿童团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们,能做出这么惊人的壮举,更不敢相信,一个12岁的小男孩儿核桃,能有为了革命而献身的精神,真是儿童团,出英雄!

  西柏坡观后感(八):

  在绵亘千里的太行山东麓,有一个三面靠山,一面临水的小山村,那里曾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让解放区的亿万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那里还召开了我党具有重要历史好处的七届二中全会;那里是我们党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

这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小山村就是革命圣地西柏坡。

  一路风尘仆仆,在经过近七个小时的车程之后到了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

抬眼望西柏坡满眼青翠,前临碧波荡漾、水光潋滟的西柏坡湖,后倚满坡翠柏、松涛阵阵的西柏坡岭,进入那里,人们立刻感受到一种回到精神家园的亲切和熟悉,一种远离尘世喧嚣与浮躁的美。

大家怀着崇敬的情绪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革命伟人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和七届二中全会会址。

这些富有华北特色的平顶房,又矮又小,外墙抹着一层白灰,屋里都只上了一层黄泥。

家家户户木板门,井字型的方格窗,没有一点雕饰,屋地都是用灰渣和泥土混合打成的,时间长了就有些坑坑洼洼。

正是在这些普通甚至简陋的农家小院里,我们的革命领导人衣着朴素,粗茶淡饭,却运筹帷幄地指挥了震惊世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全面胜利。

那里有革命领导人艰苦奋斗,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血肉相连的故事,有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的精神,1991年9月,江泽东同志来了,2002年12月,胡锦涛同志来了。

他们在西柏坡参观学习,并发表讲话,他们与西柏坡心心相印。

  我们党在西柏坡时期构成的西柏坡精神,资料丰富,博大精深,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国人民宝贵的、独特的精神财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个性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干部群众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而对新世纪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就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用西柏坡精神团结和鼓舞全国人民。

继承西柏坡精神,就要发扬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

西柏坡时期,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略决战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已告结束。

取而代之的新中国又该是什么样貌呢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殚精竭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带领全国人民打碎旧中国的同时,倾心细致地描绘新中国的蓝图。

这个新中国的构想,以过去长期的工作积累和思想积累为基础,在西柏坡时期构成了明晰的理论和政策思路: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牺牲国情,决定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即务必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进而走向社会主义;中国革命胜利后,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并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经济形态以及经济政策

  。

  透过这次活动,我又一次的回顾了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牢记了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要求我从自身做起,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作为一个合格的党员,一名合格的干部,始终持续党员的先进性,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

研究历史是为了现实和未来。

历史虽不会重复,却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

此刻,历史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就西柏坡精神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历史使命和时代主题而言,其实质并没有过时,至今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革命大转折时期构成的西柏坡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优势和宝贵财富,个性值得我们这天继承和发扬。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此刻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正在用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应对这样的机遇的同时,西柏坡精神对于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好处尤其重要。

  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就要强化机遇意识和进取观念,迎接时代挑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

当前,我们国家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个性是新时期的民政事业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壮大自己,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以人民务必肩负起来的历史职责。

因此,我们必须要发扬敢斗敢胜的西柏坡精神,切实增强历史职责感和时代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