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法制心理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8211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法制心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安全法制心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安全法制心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安全法制心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安全法制心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安全法制心理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安全法制心理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安全法制心理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安全法制心理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安全法制心理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安全法制心理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安全法制心理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安全法制心理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安全法制心理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安全法制心理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安全法制心理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安全法制心理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安全法制心理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安全法制心理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安全法制心理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法制心理教案.docx

《安全法制心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法制心理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法制心理教案.docx

安全法制心理教案

一年级1班安全教育教案

第一课上学和放学

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

2、使学生平安上学和放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上一年级了,有的同学能够独自一个人或者和小伙伴上学、回家了,但是从家到学校的路上会有很多的危险,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做一个让爸爸妈妈放心的好孩子。

二、教授新课

1、要遵守交通规则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交通规则?

(2)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老师总结一些交通规则。

(3)齐背“红灯停、绿灯行”的安全儿歌。

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抢红灯。

2、坐车时不要抢座位

(1)你们每天是怎么上学来的?

有几个同学使自己坐公共汽车上学来的,你们能说说坐车时要注意什么吗?

(2)师生共同总结坐车时应该注意的安全。

(3)分组表演“坐车上学的路上”

3、不要在街上打闹或者游玩

(1)我们中午或者晚上排队回家,在路上除了遵守交通规则,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2)有的同学比较贪玩,看见街上很热闹,就想去玩一会儿,你们说这样做对不对?

为什么?

(3)为了减少发生危险的可能,放学后一定要早早回家,不要在街上游玩。

(4)如果家里没有人,也要在家的附近等爸爸妈妈回来,不要离家太远。

4、要远离高空危险物行走

(1)我们在上、下学的路上,经常看到一些广告牌、电线等,这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为了防止砸伤,我们一定要远离这些高空危险物,尤其是在刮风下雨的天气,最好能绕行。

三、师生共同总结

为了我们的安全,我们一定要远离危险,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第二课认识交通标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一些交通标志。

2、了解这些交通标志的作用,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平平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

一天,他在爸爸的陪同下来到学校,爸爸教了一首儿歌给平平。

2、一起背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警示要看清;过马路,左右看,交通规则记心中。

二、教授新课

1、交通信号灯

(1)同学们,过马路的时候你们注意过交通信号灯吗?

(2)谁说说交通信号灯是什么样子的?

(3)你们知道这三种不同颜色的信号灯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

(4)老师给大家讲解三种颜色信号灯表示的不同意思:

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通行,黄灯表示警告。

(5)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应该怎么根据各种颜色的信号灯安全的过马路呢?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问题,互相补充,然后各组选出代表汇报。

2、认识交通安全标志

(1)出示几种交通安全标志让学生辨认。

(直行、向左转弯、向右转弯、人行横道、步行)

(2)人行横道是专门为行人设置的安全通道,行人走路要走人行横道。

没有人行横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一定要注意前后左右的车辆,否则容易发生意外。

(3)机动车车道是道路中间的车道,供汽车等机动车行驶。

(出示图,边讲边让学生辨认)

(4)非机动车车道是两边的车道,供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行驶。

(出示图,边讲边让学生辨认)

三、扩展练习

1、除了刚才我们说过的这几种交通安全标志,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安全标志?

2、画一画你知道的交通安全标志,让大家猜。

 第三课认识简单的危险标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一些简单的危险标志。

2、了解这些危险标志所表示的意义,避免危险的发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注意到了吗?

在街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牌子,上面画着一个大大的感叹号,像这样(出示图片),你们知道它代表什么意思吗?

2、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它那样的标志,它们都属于危险标志一类,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二、教授新课

1、禁止标志

这类标志用红色来表示,形状呈圆形,里面有图案或者表示“禁止”“强制”意思的文字。

用圆形来表示,是因为圆形给人的感觉比较直接,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1)圆形里面有一根燃着的火柴,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2)圆形里面有一支点燃的烟,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3)圆形里面有一个人,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4)圆形里面有一个手掌,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5)你还看到过类似的标志吗?

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2、认识警告标志

(1)这类标志用黄色三角形来表示,意思是有危险,要注意安全。

(2)出示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交通警告标志:

三角形里面有一个感叹号,表示要注意安全。

(3)再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警告标志:

当心火灾、当心爆炸、当心有毒、当心触电等。

3、生活中的危险标志

你们见过生活中有哪些危险标志吗?

三、做游戏认标志

选出十人,分为五组,每组两人。

第一组的一个同学站在讲台上,手里拿一张画有危险标志的图片,第一组的另一个同学来表演。

第一组表演完,第二组表演,比一比哪个组表演的好。

第四课文明行路

教学目标:

知道行路礼仪,并在生活中运用。

教学过程:

 一、了解行路礼仪

1、认识下面的交通标识

(1)铁道路口标识。

       

(2)注意危险。

(3)禁止非机动车通过。

   (4)禁止行人通行。

 2请走人行横道

 3翻越护栏危险

 4不要闯红灯

 二、记一记:

上街紧跟父母亲,

交通法规要记清。

过马路走人行道,

绿灯魁岸走红灯停。

三、参观交通知识宣传栏。

一年级一班法制课教案

第一课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要求:

认知:

1、知道有关公共场所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列举说明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秩序。

行为:

l、在校外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要点:

1、公共秩序是公共场所的纪律,我们应当知道有关公共场所的公共秩序。

2、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公共秩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

3、在公共场所自己要遵守公共秩序,看见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中遵守公共秩序的情况。

2、收集与遵守公共秩序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你在哪些公共场所见过这样的标语?

(出示:

请安静、请依次排队、请勿吸烟)

2、当你看到这些标语时你是吁样做的?

师:

我们是小学生,必须遵纪守法,我们该怎样从遵守公共秩序做起呢?

请大家一起来学习《遵守公共秩序》一课。

(板书课题)

二、学文、明理、导行

1、生跟着录音熟悉课文内容(放录音)

思考:

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秩序?

2、师讲解告诉学生:

公共场所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

公共秩序是人们长期生活中为适应共同生活的需要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规则。

人们按照这些规则办事社会就井然有序。

3、出示(双江小学排着整齐的队伍到剧场看杂技表演)教师提问、学生讨论:

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遵守公共秩序?

(排队入场、按票入座、演出中役有走动、看演出时不乱吼叫、结束时场地上没有瓜皮果壳)

②剧场的叔叔阿姨是吁样称肄他们的?

说明他们吁么样?

③他们遵守了公共秩序对社会生活有什么好处?

(启发学生从心情、演员完成任务的情况、剧场工作人员的态度等方面来谈)

师小结:

遵守公共秩序可以使公共场所里被服务者心情舒畅,服务者满意,公共场所井然有序,展示我们自己的文明程度。

但是有些学校个别同学就不是这样。

4、出示图:

(图画内容:

小明等几位同学在一个车站停车场里打闹,小刚劝他别这样做,他不听,正在这时,一辆客车从车站开出,另一辆正要进站,小明他们不让道,在两辆客车间追打,司机来了个急刹车,才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问:

①几个小学生干了一件什么事?

他们扰乱了哪里的秩序,结果怎样?

②哪位同学的行为是好的?

他做了什么事?

师小结:

不遵守公共秩序害处大

板书:

公共场所需要有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的保证。

三、深化认识

下面这些说法正确吗?

请用事例说明理由。

1、有的同学说:

“如果不要公共秩序;大家随随便便,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更好吗?

2、一个人不遵守公共秩序没有关系。

师小结:

遵守公共秩序是必要的,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板书:

个人行为影响公共秩序

遵守公共秩序从我做起

四、行为指导

1、你到过哪些公共场所?

你知道这些公共场所的秩序吗?

2、议议、做做:

同学们常去公共场所,请你照例子用有关的规则提醒大家,明确有关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a.上车时;b.到影剧院;c.到游乐场;d.在商店

五、深入导行

生分组讨论:

遇到下列情况你该怎么办,为什么要这样做?

1、同学们于图书室里排队借书,你看见了一个同学没排队而挤进了队伍。

2、你班某同学,在商场里乱扔果皮、纸屑,服务员批评他,他和服务员大闹,你上前劝阻,可这位同学不听。

师再问:

当你见到不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该怎样办?

(启发学生答出:

要阻止、批评等)

六、课堂总结

师:

通过今天对《遵守公共秩序》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么?

在生回答的基础上师进一步谈话:

生活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微乎其微的事情,实际上都同社会的主产、生活乃至每个社会成员的工作、学习、生活密不可分,如果一个社会的公共秩序受到了破坏,这个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也就受到极大的影响,社会风气就会颓败,反之如果一个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学法、懂法、守法、护法,拥有一个良好的公共秩序,那么社会就会有条有理,井然有序,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是我们大家的迫切希望,希望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遵守公共秩序吧!

附:

板书设计

遵守公①公共场所需要有良好的工作秩序,是人们正常学习、

生活、工作的保障

共秩序②个人行为影响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从我做起。

第二课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打伤怎么办?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什么叫司法

2、懂得用法律手来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

应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

1999年11月3日,蓬莱市王某有一男孩,今年九岁,上小学一年极,在学校期间被另一学生在玩耍时将左眼砸伤。

经住院治疗一个多月,花费医疗费五千余元,现在左眼视力只能达到O.3。

请问,应由谁承担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伤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六十条:

“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精神病医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伤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

”本案中,两学生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应根据双方儿童过错大小由双方监护人承担相应责任。

又因伤害是于校期间发生的,学校也有一定过错,也应承担适当赔偿责任。

第三课:

玲玲能住在生母家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收养法》

2、懂得用法律手来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

应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

玲玲从小就被杨老汉收养。

前不久,玲玲去看望亲生父母,生母见玲玲又懂事又会干活儿,十分喜欢,就让玲玲留在身边,不让她回杨老汉家。

杨老汉几次催促都遭到拒绝。

请问:

杨老汉能将玲玲领回去吗?

为了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维护收养关系当事人的权利,我国于1991年12月公布了《收养法》。

《收养法》第22条规定:

“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于法律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规定。

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杨老汉收养了玲玲,并对她尽了抚养和教育义务,已经形成了养父母与养子女的关系,这种关系不能随随便便就被解除。

因此,玲玲的生母阻挠杨老汉领回养女是违法的。

如果她继续坚持自己的错误,杨老汉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请人民法院依法保护这一收养关系。

法律规定,收养关系建立后,任何一方都不得自行解除。

如果收养关系的一方或双方希望解除收养关系,应该协商解决或诉请人民法院解决。

二、总结全文,分组讨论

第四课:

最常用的报警、报案、急救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监护人必教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常用的报警、报案和急救电话和方法

2、懂得自己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

应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遇到一些紧急情况因此做为监护人不但应当熟练掌握110、119、120、122这几个最常用的报案、急救电话的使用方法还应当教会孩子这些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匪(刑)警报案电话:

110

1.报案范围:

各类刑事案件和社会治安及危害国家安全等案件。

2.报案的正确方法:

①拨通110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所看到的情况简明扼要的叙述一遍。

③主要说明案发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和人数等;作案者(或受害人)的长相、身高、年龄、性别、衣着、特征等;作案时使用的工具;相关的车辆情况(颜色、车型、牌号等)等。

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

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

(二)火警报案电话:

119

1.报警范围:

各种火灾

2.报警的正确方法:

①拨通119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火灾发生的地点(详细地址)、时间、火势情况及发生火灾地方的周围环境等简要的说明。

③如果知道是由什么引起的火灾及主要燃烧物和火灾现场及周围有无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也最好说明。

④说明火灾现场能否进大车(通往火灾现场的道路情况)。

⑤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

⑥待对方挂断电话你再挂机。

(三)交通事故报案电话:

122

说明:

有些地方尚未统一使用122报案电话应以当地公安交管部门公布的交通事故报案电话为准。

1.报案范围:

各类车辆所发生的交通事故。

2.报案的正确方法:

①拨通122(就当地交通事故报案电话)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所看到的交通事故情况简明扼要地叙述一遍。

③说明事故的发生地点、时间、车型、车牌号码、事故起因、有无发生火灾或爆炸、有无人员伤亡、是否已造成交通堵塞等。

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

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

(四)急救中心求救电话:

120

1.急救范围:

各种突发的严重急病和受伤。

2.求救的正确方法:

①拨打120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病人或受伤害的病因、病情简单说明。

如果知道病人或受伤者的病史及过敏药物和血型也最好说明。

③说明病人或受伤害者的详细地址和发病时间。

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

⑥可到路口去迎接救护车以免救护车因找不到病人的地址而延误时间。

提醒监护人特到注意:

监护人应当让孩子熟练掌握110、119、120、122这几个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但同时也要教育孩子:

不要在没事的情况下因为好岐就认为好玩而随意拨打这几个重要号码或虚假报警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年级文明礼仪教案

第一课学会鞠躬

教学目标:

学会与他人打招呼,知道在什么时候行鞠躬礼,学会正确的鞠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一学:

 

(1)互相鞠躬。

           

(2)侧向鞠躬。

(3)见到客人要鞠躬。

     (4)见到长辈要鞠躬。

 二、练一练:

 上课前师生互相鞠躬问好。

 三、读一读:

日本的鞠躬礼

   日本人见面时一般不握手,而习惯相互鞠躬,鞠躬的深度表示被问好人的尊敬程度,鞠躬分为15度、45度和90度,面对不同的人行不同类型的鞠躬礼。

在公务或日常生活中,无论各级长官、工作人员还是亲朋好友、邻居之间总要行鞠躬礼,即使电话道别也要鞠躬以示敬意。

                                   

 第二课课堂礼仪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堂礼仪

小学课堂礼仪

1、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懂得,课前作好充分准备是一种起码的礼貌,是对老师的尊重。

作为学生应在预备铃一响就立即进入教室,准备好课本、联系本、文具等,安静端坐,恭候老师的到来。

2、一堂课起始时的礼仪规范:

“上课”时:

[班长]:

起立!

礼,立正、目视老师,[全体同学]:

(鞠躬礼)同时喊:

“老师好!

”[老师]:

“同学们好!

”(点头礼)。

[班长]:

请坐!

下课时:

[班长]:

“起立”,[全体同学]:

(立正、目视老师)鞠躬礼“谢谢老师!

”[老师]:

同学们再见!

3、上课迟到,应先敲门或喊“报告”,得到老师谅解和允许后,方可悄悄入座。

4、回答问题时,应先举半臂右手,经老师允许后再起立发言,声音要响亮。

专心听讲,不嘲笑回答错的同学。

5、读、写、坐姿应规范统一,科学,有利于身心健康。

忌东倒西歪。

6、严守课堂纪律,不私下说话,不做小动作,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上好每一节课。

二、练习课堂礼仪

 

 第三课课间礼仪

教学目标:

知道课间应该做什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下课后,你们都做些什么呢?

看图明理:

(1)         收拾前一节课要用的东西。

趁这段时间去上厕所。

(2)         下课后负责擦黑板。

(3)         帮助老师收发作业。

 课间可以到操场去玩,但要注意安全。

 二、说一说:

 下列课间行为好吗?

(出示插图)

(1)在楼道里追跑。

         

(2)在教室里吵闹。

                                   

 第四课家庭问候

  教学目标:

懂得在家也要讲礼貌。

  教学过程:

 一、交流明理:

(1)睡觉前道“晚安”。

(2)早起问好。

(3)出门说“再见”。

二、 礼仪提醒您:

称呼与问候 

一个懂礼貌的孩子,做客时,见人主动称呼很重要,请你记一下:

 

爸爸的爸爸是爷爷(祖父),爸爸的妈妈是奶奶(祖母); 

妈妈的爸爸是外公(外祖父),妈妈的妈妈是外婆(外祖母); 

爸爸的哥哥是伯伯(伯父),爸爸的弟弟是叔叔(叔父),爸爸的姐妹是姑姑(姑母); 

妈妈的兄弟是舅舅(舅父),妈妈的姐妹是阿姨(姨母);  

伯伯叔叔的孩子是堂兄弟姐妹,姑姑阿姨的孩子是表兄弟姐妹。

 三、评一评:

 做到了涂上红色:

 

自己评

家长评

 早起问好

 

 

 睡觉前道“晚安”

 

 

出门说“再见”

 

 

 家里来客主动问好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1、请让我来帮助你

教学目标:

克服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

发现同学的缺点能当面指出。

初步培养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培养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

教学难点:

消除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

小朋友,我们在学校里一起生活、学习。

你觉得开心吗?

如果,你看到有位同学犯错误了,你会怎么办?

引出:

打小报告(板书)

2、如果,在学校里有人欺负你了,你又会怎么办?

3、你在哪些情况下,会去报告老师?

(教师随意板书)

二、看小品,明理。

1、小品1:

下课了,同学们在玩,丁丁无意中撞了小明一下,小明不问缘由,就跑去向老师报告,说丁丁打他,急得老师放下要批改的作业本,去处理这件事。

看完请学生说小明是怎么做的?

对不对?

为什么?

2、小品2:

有一位家长在和老师交谈,冬冬总是插进来说话,使老师和家长都无法谈话。

看完请学生说冬冬这样做对吗?

为什么?

3、 教师小结

刚才两位同学的做法,都是不对的,不仅把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小事夸大,还影响了老师办公。

所以我们“不要动不动就打小报告”(板书)

4、行为指导

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做?

请你帮他们一下好吗?

板书:

请让我来帮助你三、行为指导。

刚才我们同学说了好多事都要报告老师。

那我们现在再来想想,有哪些事我们可以不报告老师,让我们来自己解决?

1、看板书指导。

并贴上小红星。

2、指名表演。

(1)丁丁和同学吵架了,小明看见了,进行劝阻。

(2)老师在办公,冬冬看见了一件不文明的事,本想告诉老师,但思考了一下就走过去劝阻。

(3)丁丁不小心碰翻了冬冬的铅笔盒,摔断了几只铅笔,冬冬原谅了他。

四、表扬与奖励

1、夸夸我们班能主动帮助同学的学生。

2、夸夸能宽容别人的学生。

3、夸夸能自己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学生。

五、总结、唱歌

今天这堂课,使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是呀,只要我们都有一颗宽容别人的心,不依赖老师。

自己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我们就会快快长大,变得更能干,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美丽。

全班齐唱《请让我来帮助你》

2、不当“小皇帝”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认清任性的坏处。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改掉任性的坏毛病。

教学重点:

认清任性的坏处。

教学难点:

改掉任性的坏毛病。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小品——任性的“小皇帝”

 教师要事先挑选好六名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同时指导学生进行排练(强调台词的语调和神态,注意形体动作以及道具的设计)。

1、教师课堂点题:

同学们,任性是我们生活中常常会见到的,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任性的问题,先请大家观看一个小品。

2、出示思考题:

(1)谁是任性的“小皇帝”。

(2)“小皇帝”有那些坏毛病。

(3)任性又有那些坏处。

3、提出观看要求:

认真观看、积极思考,告诉学生这就是对同学的尊重。

二、    讨论

1、讨论方法指导:

讨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在讨论的过程中,要各抒己见,求同存异,要心平气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虚心、仔细地听取别人的见解。

2、就以上问题分四人一组相互讨论。

3、根据小品内容,结合自身情况,讨论任性有那些坏毛病和坏处。

三、    展开

1、自我测试,完成调查卷(要求认真、如实的填写,告诉学生诚实是一个人的美德)

2、找出克服任性的方法

3、针对调查卷所出现的任性问题全班进行讨论交流。

四、    小结

1、自我评价:

这堂课我们主要讨论了一个什么问题?

你认清了任性的坏处了吗?

在你身上是否存在任性的问题,找到改正的办法了吗?

你学会讨论的方法了吗?

你有收获吗?

 2、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讨论了“任性”,大家都很认真,也在克服任性方面动了不少脑筋,相信同学们一定不愿做任性的孩子,对吗?

六、总结:

任性是一个大坏蛋,千万别和它做朋友。

培养自理自律能力

《让我自己来吧》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尤其是穿衣能力。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自学做作业的习惯。

3、让学生愿意并能够为爸爸妈妈做一些事。

第一课时

一、活动:

镜子是我的好朋友

1、教师推出一面穿衣镜,让学生在镜子前整理自己的服装。

2、学生读《镜子是我的好朋友》,教师邀请部分同学在镜子前按小诗的内容进行表演。

3、每个人都想照镜子,但一面镜子照不下那么多的同学,同时,也没有那么多的镜子,怎么办?

——组织“照镜子”活动;请同学两两配对,一人做动作,一人当镜子(模仿他的动作)。

4、学生交流活动感受,通过同学的模仿,也能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动作做得怎么样。

5、师生小结:

要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镜子、同学都是我们的好帮手。

二、穿衣比赛,训练生活自理能力

1、教师准备好十个左右的洋娃娃及相应的小衣裤,以计时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进行“给洋洋娃娃穿衣”的比赛。

2、比赛按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可分为穿背心、穿带拉链的背心、穿扣大扣子的背心、穿扣小扣子的背心或相应的衣服(有袖子的)等。

3、请同学们评价:

穿衣前,衣服的摆放顺序是否合理?

穿衣的顺序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