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8465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届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届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届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届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届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届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届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届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届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秘密★考试结束前【考试时间03.259:

00~11:

30】

贵州省六校联盟2017-2018届高考适应性第二次联考

历史能力测试题

★祝同学们考试顺利★

本试卷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题卷共12页,如发现有缺页,考生须马上声明,否则后果自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综合题均须做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请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划定的区域要求规范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35个小题,共35×4=140分,地理44分、政治48分、历史48分。

24.西周时期的城市建制等级比较明显,天子的都城大于诸侯的国都。

战国时期,齐都临淄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华的商业都会,国君在此设立稷下学宫,吸纳各学派人才,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

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A.传统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B.城市的经济文化功能强大

C.百家争鸣促进了经济发展D.个体商人及私人讲学出现

25.宋太祖曾说:

“五代诸侯跋扈,有枉法杀人者,朝廷置而不问。

人命至重,姑息藩镇,当若是耶?

”针对这种现象,他所采取的措施是()

A.设枢密使管理军事以分割宰相的权力B.设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地方的事务

C.各州公文须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D.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委派文官担任

26.“朝奉”本为官名,宋代朝官有朝奉大夫和翰林郎。

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不愿人们称其“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称谓。

久而久之,在徽州,朝奉便成了富有商绅的俗称。

到明清时期,世人通称徽商为“徽州朝奉”。

材料旨在说明(  )

 A.徽商爱慕虚荣思想守旧B.老板不如朝奉称谓体面 

C.古代中国压制和歧视商人D.明清徽商的地位极高

27.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了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

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

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28.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

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抗拒”与“接受”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9.下表是“晚清时期翻译西学简表”。

表中反映出的三类译书比例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类别

1860年~1899年

1902年~1904年

数量

比重

数量

比重

哲学、社会科学

123种

22%

327种

61%

自然科学

162种

29%

112种

21%

应用科学

225种

41%

56种

11%

A.晚清自救的需要B.社会改造的需要C.经济发展的需要D.全盘西化的需要

30.右图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

据此图阴影部分判断,这位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

A.中国革命道路的创立

B.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C.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

D.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31.古罗马的市政官规定:

上市的奴隶须用牌子写明各奴隶的国籍、性别、年龄、技能和有无疾病等

并挂在胸前,事后如发现有出入,允许买主请求减价或解除契约。

此规定体现了罗马法的主要现实意

义是()

A.协调罗马公民间的关系B.维护奴隶主的经济利益

C.保护奴隶的正常交易D.适应商品经济的客观需要

32.15世纪,意大利的剧作家阿尔贝蒂说:

“神也和人一样鄙视穷光蛋”,“不要藐视财富,而要防止贪婪。

物质丰富之后,我们就会生活得愉快、自由”。

此观点()

A.反映了禁欲主义思想B.表明了反神学的态度

C.蕴含了人文主义精神D.批评了拜金主义思想

33.“大地主通常把土地长期出租,租约是长期的,因此他们也感到,同样的土地收入,购买力却下降了。

这些土地贵族自然满腹牢骚。

”这主要反映当时西欧()

A.商业革命促进了经济发展B.价格革命打击了封建势力

C.殖民扩张增加了土地供应D.工业革命加速了社会分化

34.下图为世界财富“500强”跨国公司数量的变化,其信息反映的实质是(  )

国家/年份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美国

167

157

159

153

175

欧盟

128

134

126

148

155

日本

111

119

135

141

112

中国

0

0

0

2

4

其他

47

48

41

14

10

A.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B.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C.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D.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面临严重威胁

35.19世纪中后期,西方宗教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主要是由于下列哪本著作的出版()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物种起源相对论量子力学

A.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B.物种起源C.相对论D.量子力学

第Ⅱ卷(非选择题160分)

二、综合题(36~41必考题,42~48选考题。

地理56分、政治52分、历史52分,共160分)

40.(25分)历史学家黄仁宇主张把历史演变放置在一个总体性的坐标上,从小事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察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看历史事物的特殊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朝社会,人的思想可以自由驰骋了,中国这一思想繁荣时代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

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

在西方那种多元社会里,各种社会力量都通过法制以获得平衡。

而在古代中国,儒家开创的伦理道德传统,使中国文明比其他任何文明都更为注重伦理道德的价值。

——费正清《中国:

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1400年到1800年间,相比于世界其它地区,欧洲政治和军事力量获得显著发展。

这基于两个原因:

亚欧非大陆的科技文化创新最终传播到西欧地区;新型火药武器时代已经到来,而西欧也已准备好迎接挑战……在西欧发生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不断发展,使西欧人的思想传播至世界其他地方,并成为指导人类处理问题的各种方法。

这有助于将理性科学作为衡量和解释自然世界以及人类行为的标准。

——埃德蒙《世界史:

大时代》

材料三西方文明发展史是几个民族的接力长跑,一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后走向了衰老。

一支年轻有活力的民族就接过了这个文化的接力棒,创造了又一个辉煌的文明……一棒一棒传到今天,每次毁灭都是新的契机。

中华民族没有这样的接力,华夏族一直是主体,只是不断的扩大容量。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促使东西方“这一思想繁荣时代”到来的因素。

(12分)

(2)依据材料二,以中国与西欧为例,说明近代历史上世界各地区文明的相互影响和促进。

(8分)

(3)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关于西方文明“文化接力”观点的?

说明理由。

(5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 1956年7月,我国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试制成功。

“解放”牌汽车是以苏联生产的吉斯

150型汽车为范本,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改进部分

结构而设计和制造出来的。

图1

图21983年,中国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有限公司”成立,由美国克莱斯勒公司提供

技术及主要部件,在北京组装生产切诺基汽车。

图2

提取图1、图2中有关中国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教育改革出现两类公立学堂,一曰“皇堂”,二曰“西堂”。

“皇堂”保证满清皇室的皇子们在未谙人事时就在教育上获得最严格的训练。

他们每天凌晨起床,由宫内惟一的太师授课。

第一堂课是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课要上两个小时,然后是用满族的通古斯语和蒙古语作文。

……接下来的课程是在“谙达”(满语,教习皇子皇孙弓马、国语的人)辅导下进行马、步、箭等竞技运动。

  “西堂”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政府资助的,除教授有关“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外,专门修习其他诸如数学或自然科学之类西方课程,“中学”教授中国历史和孔圣人及其他先贤们的著作,“西学”则用英文、法文或日文教习,此类教师虽非国子监毕业,但大都有出国研习经历,他们普遍受到当地满清高官的尊敬和另眼相待。

“西堂”的学生们每月还能从政府那儿领到一笔小小的生活补贴,大约为一元或一元五。

另外,他们在学堂还有一间免费的住处。

——摘编自香港记者自由通讯汇编《帝国的回忆》

(1)根据材料,比较清朝“皇堂”与“西堂”的办学特点。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西堂”出现的背景。

(6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到18世纪60年代,北美殖民地经济蒸蒸日上,呈现空前的繁荣景象。

费城、波士顿和纽约发展为2—3万人口的城市,成为北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在各殖民地,以市镇为单位,年满21岁的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市镇大会,选举市镇行政委员会、其他官员、出席殖民地议会的代表。

大会还提出、讨论和通过议案,处理地方重大事务。

伯恩比在1759—1760年访问了北美。

据他描写,弗吉尼亚人特别“高傲地珍惜自己的自由,忍受不了任何限制,几乎不能容忍任何高高在上的权力的控制,甚至有这种想法他们都受不了”。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上)

材料二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

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

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1)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资产阶级议会民主体制得以确立的原因。

(6分)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公民选举权的变化。

你对此有何认识?

(9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

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

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

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

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

---——日本《停战诏书》(1945年8月14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停战诏书》发布的历史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停战诏书》对侵略战争的辩解。

(9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

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

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

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

---——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

(1)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

(6分)

(2)根据材料二,与孔子相比,康有为的社会福利主张有何特点?

并指出其思想来源。

(9分)

 

历史部分参考答案03.25

一、单选题历史48分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A

D

C

D

A

B

A

D

C

B

B

B

40.(25分)

(1)东方:

处于社会变革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井田制的瓦解,分封制的崩溃。

(6分,任答两点即可)西方:

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工商业的繁荣,(6分)

(2)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传到西欧,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播。

(4分)

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影响了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促进了工业的发展、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

(4分)

(3)观点:

西方文明经历了阶段性毁灭和新生,西方文明的发展是不同民族主体不断传承创新的结果;(2分)希腊民主的泛滥最终导致希腊的衰落,但罗马帝国把希腊的人文主义关怀与自身的法律理性结合起来,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中世纪欧洲的长期黑暗不仅没有毁灭西方文明,反而呼唤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新航路开辟后,随着商路中心的转移,意大利的地位日益下降,但取而代之的是西欧各国在思想和政治上的解放。

(任举一例3分)

41.(12分)答案示例(答出一种即可)

参考一信息:

从半封闭状态到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或者:

从引进苏联先进技术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说明:

从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中国经济的变化等方面展开说明,如:

从两大阵营的对峙到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多边外交政策,从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到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二信息:

从加入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或者:

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说明:

从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国经济的变化等方面展开说明。

如:

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体系并存到经济全球化发展,从学习借鉴苏联模式到改革开放。

45.(15分)

(1)特点:

从教学内容看,皇堂重传统国学教育,西堂偏重西学教育;从培养目标看,皇堂旨在培养满清贵族子弟以保证其统治需要,西堂重在培养实用人才;从学堂教师看,皇堂是国子监传统儒家学者,西堂是有出国留学经历的近代人才。

(3点9分)

(2)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外文化教育交流频繁;(3分)面对民族危机,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进行教育改革以自救。

(3分)

46.(15分)

(1)原因:

独立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有较大发展;具有一定的民主传统;人民具有比较牢固的民主、自由、平等观念;市民社会的形成。

(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变化:

取消了选举权在种族、肤色和奴隶身份上的限制;取消了选举权在性别上的限制;放宽了选举权在年龄上的限制。

(6分)

认识:

美国公民的选举权利在历史上长期受到限制;美国的选举制度日趋完善等。

(3分。

言之成理即可赋分)

47.(15分)

(1)德国战败;《波茨坦公告》发布;美国在广岛、长崎投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中国抗日力量大反攻;日本已无力抵抗。

(6分)

(2)回避了侵略中国和东南亚的事实;美化战争目的;掩盖侵略本质,推卸战争责任;没有写明“无条件投降”;将投降辩解为挽救人类文明;不利于反思战争罪责等。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9分)

48.(15分)

(1)主要观点:

主张国君(或政府)组织救济,不主张个人实施救助。

(2分)

分析评价:

孔子的主张一方面体现了“仁”的思想。

另一方面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担忧个人实施救济会损害到国君的权威,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4分)

(2)特点:

社会福利制度化,强调政府救济与社会救济相结合,救济与教育有机结合。

(5分)

思想根源:

继承了儒家的“仁”的思想(大同思想),同时又吸收了西方的民主思想。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