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8525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docx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docx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

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学习本文所论述的做任何事要有志向、不盲从、努力向上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3、掌握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的用法,特别是“其”、“道”、“名”、“然”等词的用法。

4、熟读背诵,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目的2、3

【教学难点】

目的1、4。

【教学设想】

1、本文的语言比较通俗,可让学生利用注释自己串讲课文,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文中的一些常用词,除弄清它在本课的用法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所学过的篇目及利用查找工具书的方法积累这些词的其他用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关系,从而理解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4、诵读是本文学习的重点,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读课文,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落实本课的背诵要求。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作者及课文简介,疏通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

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明确:

抓住景物特点,表现山水之美。

有人曾将游记比作“纸上山水”。

二、介绍作者、背景。

三、交代本课的教学目的及课时安排。

四、由学生朗读课文。

正音(板书):

褒冢华相谬窈父

五、默读课文,根据注释疏通文意。

六、由学生复述课文,串讲。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做些必要的点拨,特别要点出一些重点字词的用法。

七、由学生质疑,提出存在的其他问题。

八、齐读课文,巩固词义。

九、作业

1.积累“其”、“道”、“名”、“然”的义项。

2.熟读课文,体会叙议结合手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体会叙议结合手法。

【教学步骤】

一、检查上节的重点词语的用法。

二、积累词义。

指定几位学生把自己所归纳的词义及例句抄写在黑板上,并讲解。

三、齐读课文,理清思路。

由学生讨论,明确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2):

记游山所见及经过。

第二部分(3、4):

写游山的心得。

第三部分(5):

游山的时间及同行者。

四、讨论叙议结合的手法。

1.问:

本文的叙议是怎样紧密相连的?

由学生讨论后明确:

(1)两部分间衔接过渡自然。

(2)记仆碑情况突出“花山”二字,为后文的议论作铺垫。

(3)强调前洞路近、地平、游者众,后洞强调路远、奇险、游者少。

为后文议论作铺垫。

2.作者通过记游,阐述了什么观点呢?

作者据仆碑得出了要有“深思慎取”的态度;通过两洞对比,得出了做任何事都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个结论。

3.本文即事明理,借游山抒发了内心的感慨。

诸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你对作者这一感慨的看法。

(本题可由学生自由发言,不求统一。

五、作业。

熟读课文,写一篇读书笔记。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指导背诵。

【教学步骤】

一、检查上节所讲授的叙议结合的特点及作者的观点。

二、启迪思维,深入研究。

从游览来看,这是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

照理,这样的游览并没有多大价值可写,而本文却成为一篇传诵千古的名篇,为什么?

从中,我们对作文之法有什么体会?

提示:

1.首先要重视文章的立意,有新意,能启发人们思考。

2.其次要重视构思布局,使材料与观点有机统一,结构严密。

三、指导背诵第三段

第三段紧承上文,抒发自己的感想。

(1)用“叹”领起下文。

(2)以古人作立论的标准:

“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往往有得”。

(3)世人的做法:

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4)阐述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5)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悔”。

3、结合提示,争取当堂背诵。

张中丞传后叙

【学习目标】

1、语言知识:

读懂文意,辨识、说明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2、文学知识:

了解古代文学家韩愈。

【阅读分析】

认识本文的主要写作特色是叙事与议论并重,从整体上把握前半议论与后半记叙之间的分工和内在联系;理解课文前半部分议论是针对诬蔑许远的错误论调进行批驳,识别批驳中所用论据的类别,说明批驳中所采用的论证方法;分别概括张巡、许远、南霁云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它们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简要分析文中三个正面人物的相互映衬作用,找出文中通过反面人我来衬托正面人物的地方。

【作者简介】

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字退之,河南河阳人。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后人尊称韩文公。

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

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

他的文章,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当时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

有《昌黎先生文集》

【题解】

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

张中丞,即张巡,邓州南阳人。

开元未进士。

安禄山反,张巡起兵抗击,同睢阳(今河南商丘)太守许远共同守护睢阳,被拜为御史中丞,故称其张中丞。

“序”是文章体裁的一种,古人常用它来说明著作写作出版的情况,和对作家作品的介绍评论,一般放在书前,变称作“叙”或“引”。

“后序”除具备“序”的作用外,还可对著作进行补充,批语或反驳,一般放在书后。

本文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

【背景】

唐隶宗至德二年(公元57年),安庆绪(安禄山之子)部将尹子奇率领12万大军攻睢阳,张巡,许远率兵匕千人坚守数月,终因粮尽兵绝,睢阳陷落,张巡及部将五十余人牺牲,许远被叛军掳至洛阳,不屈而死。

睢阳保卫战遏制了叛军的攻势,捍卫了江淮地区人民的生命与财产,为唐军积蓄力量,准备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因而张巡,许远等人受到了人民的赞扬传颂。

但当时一些坐观睢阳陷落而不增援的武官,为自己的可耻行为辩解,同某些嫉妒张,许功绩的文人一起,散布流言,对张,许等抗敌英雄诋毁。

张巡的友人李翰写了这篇补叙英雄事迹,批驳流言蜚语,弘扬英雄精神,反对藩镇作乱的散文名作。

语言知识点

(一)

(1)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者:

助词,附在别的词的后面,组成名词性短语。

译“所要孝忠的是国家与君主罢了”。

(2)宁能知人之卒不救

宁能:

怎么。

之:

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卒:

副词,最终。

译“怎么能料到别人最终不来救援呢”。

(3)此矢所以志也

所以:

用来……的。

志:

通“识”作标记。

译“这支箭就是用来作标记的”。

语言知识点

(二)

特殊句式:

(1)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这句既是状语后置句,又是省略句,应该是“疑之畏死而于贼辞服”。

译“怀疑他(许远)害怕死而向敌人说了屈服的话”。

(2)何为久读此:

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为”的宾语前置,应该是“为何久读此”。

译“为什么总读这本书呢”。

(3)为所杀:

为所:

固定句式,表示被动。

译“被武人杀害”。

【主题】

本文热情地歌颂了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为国为民抗击安史叛军而宁死不屈的英雄事迹,批判了那些不顾国家人民安危,忌贤妒能,拥兵谋私的军阀,驳斥了那些小人造谣中伤的流言蜚语,抒发了自己对抗战英雄的崇敬之情,补叙了轶事,澄清了事实,伸张了正义。

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段

(1):

交待写作本文的时间和缘由。

第二段(2,3,4):

驳斥小人的流言蜚语,歌颂张许二人的高贵品质和历史功勋。

第一层

(2):

驳斥“畏死辞服于赋”的错误论调。

三个事实论据:

1)“位本在巡上”2)“苦守尺寸之心,食其所爱之肉”3)“虽愚人变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畏死亦明矣”

第二层(3):

批驳“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论调两个比喻说理:

1)“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斋者”

2)“引绳而绝亡,其绝必有处”“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论调“与儿童之见无异”

第三层(4):

驳斥“责二公以死守”的错误议论。

首先:

指出张许不知旁人会见死不救其次:

强调睢阳尚不能守,逃到他处又何用

然后:

睢阳不能守率残余饿赢能突出重围?

接着:

歌颂张,许“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绩。

最后:

怒斥小人不追究拥兵坐观者,反责“二公以死守”的卑劣行为。

第三段(5),记叙南霁云的事迹

1层:

叙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经过。

2层:

南霁云与张巡壮烈就义的经过。

第四段(6):

补叙张巡,许远的轶事。

1层:

详叙张巡博学与英勇就义的事迹。

2层:

简叙许远宽厚的为人。

3层:

交代于嵩(讲述张、许轶事之人)之死。

艺术特色

(一)

1、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神气流注,章法浑成。

文章先议后叙,看来是两大部分,但毫无脱节之感,这首先是因为不管是叙述,还是议论都服务于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鲜明主题。

从整体上讲文章的前半部分侧重议论,但议论中带有叙事。

例如:

“远虽村若不及巡者,……与巡死先后异耳”。

这节文字主要对许远的高贵品质进行议论。

但也附带叙述了许远开门纳巡,授之柄而处其下的事迹。

把议论与叙述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再如“这诚畏死,何苦守尺雨寸之地……以与赋抗而不降乎?

”这一节文字主要针对“畏死”的论调进行驳斥,但又包含了对许远杀所爱的人充饥的事迹的叙述。

2、描写人物,形象逼真,气韵生动,丰富饱满。

文中人物各有性格特征,南霁云的刚烈英武,张巡的从容不乱。

许远的宽厚谦逊,贺兰进明的卑劣无耻。

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具有以下特点:

1)通过若干精彩的场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其中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描写最脍炙人口,文中精心描写了南霁云慷慨陈辞、拔刀断指、抽矢射塔三个场面,歌颂其凛然正气,赞美其忠肝义胆。

2)从人物的言行中塑人物

南霁云在贺兰宴会上的讲话:

“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

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

”三个“食”字,顿为两层,显得强调有力,加上两个“虽……不……”句式连用,将南霁云时刻挂念着围城中父老和同伴们的心理,赤诚报国不图个人好处的品质,生动地刻画了出来。

3)细节描写

“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体现出霁云刚烈无比的激愤难抑的感情,令人触目惊心。

3、衬托手法塑造人物

如:

•南霁云的忠肝义胆,磊落胸怀和刚烈英武,以贺兰进明可耻的居心和卑劣的行径作反衬。

•张巡就义时从容镇定,视死如归,也是由其部下的痛苦哀恸的表情来衬托的。

“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的表现,衬托出南霁云拔刀断指行为的壮烈感人。

重难点问题及答案

(一)

1、谈谈本文的议论与叙事并重的特色

本文最大特色是议论与叙事并重,前半部分侧重于议论,针对污蔑许远的错误论调进行驳斥,在驳斥中补叙许远事迹。

后半部分侧重于叙事,着重记叙了南霁云的动人事迹,并补叙张巡、许远的其他事迹。

2、本文前半部分是驳论,驳论时所用的论据和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类比论证,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理作理论论据。

(全文第三自然节)

对比论证,用“弃城而图存者”、“擅强兵坐而观者”作对比。

(第四自然节)

3、概述张巡、许远、南霁云三人的性格特征。

张巡:

具有从容镇定的气度,视死如归的品质,博闻强记的品格。

许远:

具有宽厚谦和、为国让贤的崇高品质。

南霁云:

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4、分析本文的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

本文采用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传神。

如南霁云的拔刀断指、抽矢射塔的描写,张巡的超人记忆力和就义时的动作、语言描写,都是最精彩的片断。

 

《伶官传》序

【教学目的】

1。

了解“满遭损,谦得益”和“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

理解本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地进行论证的写法,了解文言词语的省略。

【重点难点】

1。

重点:

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论证的方法。

2。

难点:

弄清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及对作者结论的评价。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学生自读课文,熟悉课文,并对照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

二、全体学生齐读。

进入学习氛围。

三、分析、朗读第一段:

1、请一位朗读基础较好的学生朗读第一段,其他学生倾听。

2、全体学生齐读开头“呜呼”两字,揣摩语气

(这两个字的语气内涵比较浅显,学生比较容易把握,教师联系全文内容,提示学生)

答:

“呜呼”这两个字,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慨叹,惋惜。

3、讨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1)请学生翻译:

国家盛衰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也是人事吗?

(2)打出幻灯片: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亦乃人事也。

比较它们的异同,讨论他们的优劣。

(教师引导:

原文采用反问句,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而改用陈述句后,语气、力度改变了。

4、讨论: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1)重点:

原,推究。

所以,表……的原因。

(2)问:

可以知之矣的之指代什么

提示: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庄宗的故事贯穿全篇,结果得出这个结论,或者说就是为了证明这个观点,证明这一句正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5、再次向学生明确全文慨叹、惋惜的基调,学生以这种基调再次集体朗读。

四、分析、朗读第二段。

1、学生自己揣摩晋王的临终遗言,并自由朗读。

2、请学生做示范朗读,并总结语气。

(教师引导:

晋王的临终遗言,应该是语重心长,遗恨未消,用幻灯片打出)

3、有条件的教师可示范朗读,然后学生根据相应语气集体朗读。

4、问:

庄宗对晋王的遗命持什么态度?

教师引导:

庄宗对晋王的遗命是恭恭敬敬,兢兢业业。

5、问:

这些态度可以从庄宗对待哪样事物看出?

答:

从他对待晋王的遗矢可以看出。

6、请学生划出本段中与矢有关的、能体现庄宗恭敬的动词。

重点:

受、藏、请、盛、负、纳(用幻灯片打出)

7、学生根据板书提示,熟读、背诵第一、第二段

8、抽查两位学生背诵,然后全体学生集体背诵。

五、分析、朗诵第三、第四段:

【一】1。

先让学生朗读开头两句话,思考它们构成什么关系?

哪些关键词可以看出?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2、学生回答:

构成对比关系,关键词是盛和衰。

3、问:

第一句表现盛的,大家找找看哪些字词可以表现盛的气势。

4、生答:

系、函、入、还、告、盛、壮哉

5、既然这些字词是表现盛的气势的,所以读的时候就应当重一点。

6、阅读讲究语气连贯,这一句首先让学生明确“方”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指出它的管辖范围。

(教师提示;方是正当的意思,所以应该管到“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7、相应的,让学生划分下一句,“及”管到哪里?

(引导:

到“泣下沾襟”)

8、在点明语气和重音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自己把握朗读,教师适当提示,如“何其衰也”,最后两字应适当拖长。

9、请学生朗读,然后教师示范,最后学生集体朗读,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之所以这样设计,因为第一句是表现盛的,男生应该能体验出其中的感情,不会太小声,如果不幸男生没气势,就让女生大声朗读第一句,然后调侃男生,激励他们重新读,也顺势让学生熟读成诵。

【二】以上两句是形成强烈反差的,盛的时候是那么强大,但是却一下子衰败了,什么原因呢?

作者似乎给出了两个供选择的理由: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幻灯片打出)

1、请学生翻译,重点是抑(或者)、本(推究)、自(由于)。

2、这两句是问句,那么作者真的是有疑问吗?

还是有明显有倾向的?

(这一问比较简单,学生应该能回答出,欧阳修倾向于后者,就是庄宗的盛衰都是由于人事。

3。

再来看下一句:

书曰:

“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幻灯片打出)

教师讲解:

庄宗的故事足以证明这两个道理,所以这一段综合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都是为了证明这样一个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的庄宗后来居然被几十个伶人围困,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这就再次提醒人们,要注意到“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啊。

【三】分析“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用幻灯片打出。

1、学生集体朗读后,对照课下注释翻译。

2、提一位学生起来翻译,纠正错误

重点:

第一个于解释为在、从,第二个于解释为被,注意“智勇”的词性,可提示学生,根据文言文对偶句词性一致,前面的“祸患”是名词,所以“智勇”也是名词。

3、讨论“岂独伶人也哉?

”,幻灯片打出。

先请学生自行翻译,然后提问学生,要注意填充省略的内容,

(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这样吗?

4、谈谈这句话包含的内容和作用。

教师提示、引导:

这句话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

作者在这里含蓄的批评朝政,提醒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5、如有空余时间,则加强背诵第三、第四段。

板书:

晋王:

语重心长,遗恨未消,忧劳盛

庄宗:

恭恭敬敬,兢兢业业

人事

还矢先王,告以成功

宗逸豫衰

宠信伶人,身死国灭

 

祭十二郎文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积淀文言语感,培养文言文的诵读与翻译能力。

2.体会文章深厚、真挚的感情,把握课文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体会遣词用字的妙处,品味叙述中抒情的艺术。

3.继承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珍惜生命,关爱亲人。

4.反复诵读、揣摩,把握文章情感脉络、表达方式的特点和语言特色。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苏子瞻云:

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

(〔宋〕陈师道《后山诗话》)韩愈居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享有很高的声望。

苏轼认为与杜甫的诗,颜真卿的书法齐名。

以前我们学过他的《马说》、《师说》等名篇,今天我们来学他的一篇祭文。

二、背景介绍(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不必全部介绍)

(1)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

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鼐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2)韩愈在散文创作中,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

写了大量的政论、赠序、杂说、祭文、墓志铭,他的议论文很少引经据典地说教,而是以形象化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写得很有说服力,《师说》是典型一例;记叙文也十分生动,写入、记事状物都很感人。

《祭十二郎文》是一篇祭文,悼念侄儿,叙述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抒发悲伤情感,写得情真意挚、凄楚动人,很有特色,后人评价很高。

(3)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由兄嫂抚养长大。

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

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

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而很少与十二郎见面。

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4)作为祭文,因为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所以为后人传诵的不多。

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却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

祭文一般是在祭奠时宣读的,故其开头、结尾都有一个表示祭享的格式。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被后人认为是“千古绝调”,欧阳修的《祭尹师鲁文》、袁枚的《祭妹文》也很有名。

祭文通常是祭奠亲友的有固定形式的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

韩愈的这篇《祭十二郎文》,却一改过去惯例,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宣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

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

三、放朗读磁带。

这篇课文感情真挚,抒情语句较多,有的甚至是泣血带泪。

其中有两处最为突出。

一是作者得到十二郎猝然病死的消息一段,连用三个“邪”字,三个“乎”字,三个“也”字,五个“矣”字,文辞抑扬顿挫,感情跌宕起伏。

二是“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好像与十二郎当面交谈,自然亲切,入情入理。

诵读时要注意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读出应有的感情波澜。

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闻汝丧(sàng)之七日及长(zhǎng)不省(xǐng)所怙(hù)兄殁(mò)南方省(xǐng)坟墓归取其孥(nú)丞相薨(hōng)佐戎(róng)徐州孰谓汝遽(jù)去吾万乘(shèng)之公相殒(yǔn)其生窆(biǎn)不临其穴

尚飨(xiǎng)

四、诵读、感悟

引导学生饱含感情地分段朗读。

在读的过程中,逐段理清文章的思路,揣摩文意。

重点段落可让学生反复朗读,教师加以适当的评点和板书,使学生真正进入到作品的审美意境中。

全文开头几句是祭文开头的固定形式。

正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呜呼!

吾少孤”至“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从“去年,孟东野往”至“其然乎?

其不然乎”),写十二郎之死。

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从“今吾使建中祭汝”至篇末),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4.进行语言方面的讲析点拨

(以边读原文,边对课文词语进行圈点标记和难字的点拨、诠释为主,此处的语词分类归纳,是为了帮助执教者把握语言教学的重点,而并非按这样的顺序来讲授知识)

五、诵读、积累

在诵读中积累

重点实词

衔(含着)哀致(表达)诚掇汝而就(就职上任)

汝不果(成为事实、实现)不克(能够)蒙其泽

吊(抚慰)之孤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恨)

活用

成家以致汝(使动,使家成,使汝来)

业其家(业,名词用如动词,继承……的事业)

长吾女及汝女(养育,使……成长,可视为使动)

重要虚词

其:

其能久存乎?

(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呜呼!

其信然邪?

其梦邪?

其传之非其真邪?

(表选择的连词)

其无知,悲不几时(表假设的连词)

乎:

(助词,表疑问或反问语气,反问语气见“其”的例句)

矣:

其信然矣(判断语气,语气较重)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

这段文字共用了三个“邪”字,三个“也”字(“信也”“梦也”“何为而在吾侧也”),表示不愿相信十二郎的死是真的。

三个“乎”字,表示虽不愿相信而事实俱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